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 > 2022年霸州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完整)

2022年霸州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完整)

时间:2022-04-30 13:30:07 策划方案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霸州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年霸州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完整)

  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2021年霸州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因素,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是减灾保丰收的关键举措。麦蚜、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穗腐病是影响主要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大病虫害,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为切实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遏制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重大病虫危害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思路目标

  (一)总体思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及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要求,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千方百计保持粮食发展好势头,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强化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突出统防统治,实现病虫综合防治、农药减量控害。同时,抓住关键时期,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坚决遏制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暴发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二)行动目标。确保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跨区域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关键孳生区和重发区防治处置率达到100%。加快推进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示范推广,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6%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打好小麦防病治虫攻坚战,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重点抓好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茎基腐、麦蚜、吸浆虫、红蜘蛛等病虫监测预警,健全信息周报制度和病虫害预警制度,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汇报及时。抓好防控关口,组织发动农民合作社、专业化服务队伍、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农民等各方面力量,适时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保证小麦生产安全。

  (二)做好玉米穗期病虫防控,保障秋粮提量提质。重点开展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二点委夜蛾、桃蛀螟,玉米穗腐病、玉米褐斑病监测预警,突出抓好玉米穗期病虫防控工作,解决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穗虫、穗病、穗腐难题,实现玉米生产“一控双提”(控制穗期病虫害,提高产量,提升品质)。

  (三)统筹做好其他粮食作物病虫防控,实现安全生产。农区蝗虫要加强对蝗区重点区域东亚飞蝗监测防控,在采取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措施基础上,突出抓好高密度点片应急防治。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切实加强测报工作的基础地位,充实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队伍,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聘用农民植保员,保证测报工作的顺利完成。严格执行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准确掌握发生消长动态。根据部、省要求实行一周一报制度,不得瞒报、谎报、缓报、漏报。提升监测预报信息化水平,通过“河北省病虫疫情信息调度指挥平台”定期报送相关数据。通过病虫害情报、周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病虫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积极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精心组织,积极参与全国“统防统治百县”创建活动,积极参加省级统防统治先进县创建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大力推广高效新型植保机械,提高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植保技术和规范管理水平,提升统防统治效率、效果和效益。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宣传和交流,形成利于统防统治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统防统治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三)全面推进科学安全用药。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指导,推广高效环保型农药品种来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提高对症选药水平,强化适时、适期、适量用药和交替轮换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用药规定,严防违规用药,避免乱用药,促进农药减量增效。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切实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学制定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顺利开展。

  (二)强化指导服务。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防控关键时期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现场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力争做到每户有一份防控技术明白纸,每村有一位防控技术明白人,每乡镇有一名技术员,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

  (三)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行动安排

  (一)制定行动方案。3月初,制定印发《2021年霸州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并组织实施。

  (二)准确监测预报。2月下旬开始积极开展病虫害越冬基数(春季)调查,结合作物布局、历史数据和气象因素等进行科学分析,对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准确预报。在全年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全面开展小麦条锈病、蝗虫、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做到监测调查全面,分析预测准确,信息报送及时,预报发布广泛,科学指导防控。

  (三)严格信息报送。做好病虫害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汇报工作,通过国家和省级病虫疫情信息调度指挥平台,实行重点病虫发生防控信息“周报”制度,同时执行新发突发重大病虫害当天即报制度,及时掌握发生防治动态。

  (四)及时防控重大病虫。在准确监测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病虫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技术方案,积极开展宣传,普及科学防治技术,组织和协调社会力量特别是要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用,及时控制危害。

  附件:1.2021年霸州市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2.2021年霸州市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3.2021年霸州市农区蝗虫防控技术要点

  霸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3月1日

  附件1

  2021年霸州市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一、防控目标

  重点防控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重大病虫,兼顾麦蜘蛛、纹枯病、根腐病、赤霉病、茎基腐病等。防治处置率9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6%以上,高产创建示范片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化学农药使用量明显降低,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45%以上。

  二、防控策略

  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绿色防控,应急处置与持续治理相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抓住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关键时期,实施科学防控,注重用药安全,实现小麦生产安全与农药减量有机结合。

  三、防控措施

  (一)分区防控重点。针对我市实际,小麦病虫害防控要以麦蚜、吸浆虫、地下害虫为主,兼顾麦蜘蛛、白粉病等。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明确主攻对象,兼顾次要病虫,综合防控。

  (二)主要技术措施。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明确主攻对象,要统筹兼顾,全程谋划,综合防控。在小麦生长全过程,严密监测和及时防治小麦条锈病,防止大面积流行危害。

  1.小麦返青-拔节期。

  重点防控纹枯病,兼顾白粉病、蚜虫、麦蜘蛛、茎基腐病等和麦田杂草。一是农业措施。清沟理墒,合理施肥,科学化控,控旺促弱,培育适宜群体数量;二是生物防治。提倡人工释放异色瓢虫、蚜茧蜂等天敌控制蚜虫;使用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苦参碱、耳霉菌等生物农药控制纹枯病、蚜虫。三是药剂防治。推荐使用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噻呋酰胺等高效低毒低风险化学农药以及生物农药,用足水量,确保效果。

  2.小麦孕穗期-扬花期。

  重点防控赤霉病、吸浆虫,兼顾麦蚜、白粉病、条锈病等。坚持立足预防、适期用药的防控策略。一是适期用药。掌握小麦扬花初期这一关键时期,主动用药预防赤霉病;针对吸浆虫,重点应做好成虫期防治;二是对路用药。选择氰烯菌酯、戊唑醇、高氯等高效对路安全药剂,防治赤霉病要尽量不使用效果差、用量大、抗性水平高、易刺激毒素产生的药剂,如多菌灵;三是精准用药。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作业效率高、农药利用率高、防治效果优的药械,用足药量和水量,保证防治效果。

  3.小麦灌浆成熟期。

  重点控制麦蚜、白粉病、条锈病、纹枯病等。一是针对病虫害发生种类,实施“一喷三防”措施。选用氟环唑、噻虫嗪等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菌剂、杀虫剂,并与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科学混用,药肥混喷,综合施药,防病治虫,防早衰防干热风,一喷多效。二是适时抢收。小麦成熟收获期,及时收割、晾晒,如遇阴雨天气,应采取烘干措施,防止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湿度过大,导致赤霉病菌再度繁殖,造成毒素二次污染。

  四、重大病虫防治技术

  (一)条锈病。加强病情监测,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烯肟·戊唑醇等。

  (二)赤霉病。在调优种植结构、推广抗性品种的基础上,做好病害的适期预防工作。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小麦抽穗扬花期一旦遇连阴雨或连续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立即组织施药预防,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在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抗药性的麦区,停止使用多菌灵,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等单剂及其复配制剂,以及耐雨水冲刷剂型,并注重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提倡使用自走式宽幅喷杆喷雾机械、机动弥雾机以及自主飞行的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同时,添加适宜的功能助剂、沉降剂等,提高施药质量,保证防治效果。

  (三)白粉病。当病叶率达到10%时进行喷药防治,抽穗至扬花期可与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相结合。病害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等;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要用足药液量,均匀喷透,提高防治效果。

  (四)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当病株率达10%左右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丙环唑、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

  (五)茎基腐病、根腐病。重发地区实行轮作换茬或改种非寄主作物;采用戊唑醇、咯菌腈、氰烯菌酯等药剂进行种子拌种或包衣;茎基腐病在返青拔节期,选用戊唑醇、丙硫菌唑对准茎基部喷施防治。扬花初期叶面喷施丙环唑、戊唑醇等防治根腐病。

  (六)蚜虫。当苗期蚜量达到百株500头时,应进行重点挑治。穗期田间百穗蚜量达800头,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苦参碱、耳霉菌、绿僵菌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瓢虫等进行生物控制。

  (七)吸浆虫。提倡小麦穗期成虫防治。即在孕穗期田间设置黄板(10cm*15cm)监测,黄板顺麦垄双行设置,行间距20cm ,行内板间距10cm。当孕穗或抽穗前期,每10块黄板诱集到1-2头成虫时,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头以上成虫时,尽早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药剂防治。重发区间隔3天再施1次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八)麦蜘蛛。在返青拔节期,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达200头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通过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农业措施进行控制。

  五、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一)小麦条锈病全程防控技术。采取“加强监测、及时防控,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的技术措施。对发病区应全面开展专业化应急防控,严格控制病情,防止条锈病大面积爆发危害。

  (二)小麦赤霉病预防技术。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预报,如天气预报未来2天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应于小麦扬花初期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做到见花打药,主动预防。

  (三)穗期病虫“一喷三防”防治技术。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危害的关键期,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杀虫剂、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科学混用,综合施药,药肥混喷,防病治虫,防早衰防干热风。

  “一喷三防”常用农药种类如下:

  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辛硫磷、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抗蚜威、阿维菌素、苦参碱等。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杀菌剂: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噻呋酰胺、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氰烯菌酯、丙硫唑·戊唑醇、丙硫菌唑、氟唑菌酰胺、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

  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磷酸二氢钾、腐殖酸型或氨基酸型叶面肥、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等。

  附件2

  2021年霸州市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一、防控目标

  草地贪夜蛾虫口密度达标区域防控处置率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其它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9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46%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针对我市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优先选用抗耐病虫品种,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行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实施秸秆粉碎还田、种子处理、深耕土壤、播前灭茬、苗期害虫防治、成虫诱杀、赤眼蜂防虫、穗期“一控双提”等技术,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三、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

  春播玉米重点防控玉米螟、地下害虫、二、三代粘虫、双斑萤叶甲、大斑病、茎腐病、线虫矮化病等。夏播玉米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三代粘虫、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褐斑病、穗腐病、小斑病、粗缩病等。

  (一)草地贪夜蛾。

  1.种子包衣。选择含有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包衣,防治苗期草地贪夜蛾,同时可添加芸苔素内酯等提高防效。

  2.理化诱控。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物诱杀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压低发生基数,减轻危害损失。

  3.生物防治。提倡采用白僵菌、绿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苏云金杆菌(Bt)等生物制剂早期预防幼虫,充分保护利用天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可持续治理。

  4.科学用药。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重点关注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推广应用茚虫威、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风险农药,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二)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可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可释放赤眼蜂灭卵。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喷施。

  (三)棉铃虫。利用生物食诱剂诱杀成虫,可有效降低田间落卵量,减少虫源基数。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卵孵化盛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制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喷雾防治。

  (四)玉米蚜虫。玉米抽雄期,蚜虫盛发初期通过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进行有效防治。

  (五)粘虫。一是控制虫源基数。在粘虫卵孵化初期喷施苏云金杆菌制剂,注意临近桑园的田块不能使用。二是成虫防治。为减少有效卵量,成虫发生期在田间安置杀虫灯,集中连片使用,傍晚至次日凌晨开灯。三是幼虫防治。要注意及时防除田间杂草,突出早查早治,低龄幼虫可用灭幼脲。抓住幼虫3龄暴食危害前关键防治时期,在幼虫3龄之前施药防治。玉米田虫口密度二代达30头/百株和三代50头/百株以上时,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喷雾防治。

  (六)二点委夜蛾。一是农业措施。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或在播种机上配置清垄器,播种时直接清除播种沟上的覆盖物。二是种子包衣。利用含有溴氰虫酰胺等药剂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三是药剂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采用喷雾、毒饵诱杀和撒毒土等方式进行防治。

  (七)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灰飞虱等苗期害虫。利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来预防。

  (八)玉米叶螨。播种至出苗前,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中下部叶背及地头杂草。

  (九)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优先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咯菌腈·精甲霜、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十)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在玉米心叶末期,选用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褐斑病重发区在玉米8至10叶期用药防治。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或添加有机硅助剂可减量增效。

  (十一)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发病初期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喷施生物农药井冈霉素A,或选用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

  (十二)玉米粗缩病。选用抗病品种。避免小麦与夏玉米套播;夏玉米适期晚播,避开灰飞虱传毒盛期;玉米2叶1心至4叶1心期田间喷施吡虫啉、噻虫嗪和吡蚜酮等药剂,消灭粗缩病传毒媒介灰飞虱,兼治蓟马和其他害虫。在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三、大力推广玉米穗期病虫“一控双提”技术

  近年来,玉米穗期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各地应根据穗期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穗腐病等病虫的发生情况,准确把握防治适期,在小喇叭口期到穗期利用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植保机械,结合生物食诱剂等绿色防控产品,大力推广 “一控双提”(控制病虫、提高产量、提升质量)技术,控制后期穗腐病、玉米螟、棉铃虫等病虫的发生,降低玉米籽粒伏马毒素、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含量,起到增产提质双重作用。

  附件3

  2021年霸州市农区蝗虫防治技术要点

  一、防控目标

  蝗区东亚飞蝗达标区处置率达100%,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到90%以上,生物防治占70%以上;土蝗达标区处置率7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70%以上,生物防治60%以上;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总体目标。

  二、防控策略

  贯彻“改治并举”治蝗工作方针,协调运用农业、化学、生物和生态方法,狠治夏蝗、抑制秋蝗,把蝗虫控制在不起飞、不危害的水平。应急防控落实属地责任,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强化应急防控演练。扩大秋蝗查治范围,及时防控秋蝗高密度点片,严防造成局部暴发态势。中低密度发生区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等绿色治蝗技术;突发高密度发生区及时开展应急防治,科学选药,精准施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蝗区生态环境,促进蝗虫灾害的可持续治理。

  三、防治重点区域

  重点防治区域为扬芬港镇、辛章、胜芳镇、王庄子镇等蝗区的国有荒地、苇荒地及沟坡堤埝等特殊环境,对可能出现高密度、群居性东亚飞蝗的区域,实施统防统治。

  四、防治措施

  (一)重点排查蝗情隐患。

  加强监测队伍建设,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保证监测的准确到位。在蝗蝻发生的关键期,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乡镇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合作社、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和农民群众,及时开展大田普查,明确蝗虫发生区域、蝗蝻龄期和密度,尤其要加强国有荒地、苇荒地及沟坡堤埝等特殊环境蝗情的调查监测力度。从5月1日开始到9月份残蝗调查结束,实行蝗虫发生防治信息动态周报制度,重要蝗情和突发蝗情要随时汇报,切实做到及时准确传递,不得延误蝗情。

  (二)优先采用生态控制。

  通过进行兴修水利和改造蝗区工程、种植棉花和苜蓿等蝗虫不喜食的作物、搞好垦荒种植和精耕细作,深翻土地等措施,开展生态治理,改造生态环境,改造蝗虫孳生地;在土蝗常年重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

  (三)大力推进可持续治理。

  主要在中低密度发生区(飞蝗每平方米0.5头、土蝗每平方米5头以下)及生态敏感区(包括湖库、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农药的区域),优先使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合理使用苦参碱、印楝素植物源农药,持续将蝗虫控制在低密度水平。

  (四)科学应用化学防治。

  在高密度发生区采取化学应急防治,可选用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农药。对飞蝗发生密度每平方米10头以上、土蝗每平方米30头以上高密度发生区可组织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使用大型施药器械或无人机开展防治。重点推广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芦苇、玉米等高秆作物田以及发生环境复杂区,重点推广烟雾机防治,应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五)加强防范境外蝗虫。

  按照“御蝗于境外、备战于境内”的防范策略,密切关注境外蝗情动态,提前储备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对路防治药剂等应急物资,组建应急队伍,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发现迁入,立即组织查治行动,及时开展应急防治扑灭迁入蝗群,确保入境蝗虫不二次起飞危害。


 

推荐访问:霸州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 霸州市 丰收 方案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