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内容。201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是为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文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的重要内容,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做分享。
一、充分认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一)什么是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什么叫根本性?就是能够决定我们党的发展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东西。同时,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从七个方面作了论证,这七个方面包括政治方向、政治领导、政治根基、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政治本色、政治能力,从战略高度以及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内涵、要求等方面作了明确指示。
什么是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指执政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政治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即指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正确制定党的纲领和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路线,正确制定与此相适应的各项工作方针政策,并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确保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使全党步调一致地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这是对党的政治建设基本内涵的定义。简单来讲,党的政治建设是围绕党的建设在政治方面,比如政治路线、政治思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等,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为,使全党步调一致地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党的建设是一个大系统,在党的建设中,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指出,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由此可见,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之前,党的思想建设是放在第一位的。有人问,思想建设是不是让位于政治建设了?大家注意,其实这个问题不是这样理解的。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我们党根据形势的发展,根据执政党建设的自身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立足于当下而提出的。
实际上,对于党的政治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这两个重要的建设,我们可以从逻辑和内涵的角度来理解。
首先,从逻辑上看,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党的政治建设内在地包含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党的政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用什么思想作为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政治建设是涵盖思想理论建设的。因此,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不是削弱党的思想建设,也不是党的思想建设不重要,而是党的思想建设首先要有一个政治方向,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这是根本。
其次,从内涵来看,“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也是根据我们党的发展变化作出的观念上的变革。为什么这样讲?我们从党的历史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一时期,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在建党之初,以及红军在创建之初,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就是要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队伍,这样首先就需要理论武装、思想武装。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思想武装、理论武装其实也就是政治武装,只是在当时理论问题更加凸显。随着历史的发展,党员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党员的文化素养大幅度提升,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素养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那么,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又是什么样的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简单讲,一个党员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那就不可能是一个合格党员。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但同时,最终考验一个党员是否合格,关键还是要用政治标准来评价和衡量。以我自身为例,我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因此至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我是掌握得比较好的。那么现在,能不能说因为我是专门从事党的理论研究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就一定是一名合格党员呢?答案是未必。也就是说,在党内有一种人是我们要特别警惕的,这种叫“双面人”。什么是“双面人”?近些年,随着党员学历构成、知识构成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很多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是不低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不合格的,和党是离心离德的,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双面人”。因此,评价一个党员是否合格,理论素养是基础,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在理论学习中,党员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还是虽然学了但并没有在实践中去体现,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把一个党员的政治行为、政治表现等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看一个党员是否合格,首先要看他在政治上是否合格,这就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一个基本原由。
(二)党的政治建设内容
那么,党的政治建设都包括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下面,我们具体来看。
1.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什么是党的政治路线?我们党最根本的政治路线,也就是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不断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作了精辟概括。如果用八个字来概括我们党的百年历程,我认为可以用“一个主题,四个时期”来概括。“一个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个时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今天,我们依然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共列出了六个类别的违纪处分,其中第一个就是“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还明确了对违反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
什么是政治纪律?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党章明确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纪律也会有特定的内涵。今天,最大的政治纪律是什么?就是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除了政治纪律之外,还有政治规矩。纪律和规矩有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是对党员的要求,党员都要遵守。同时,纪律和规矩也有不同之处,规矩相对于纪律来讲,范围更大一点。
1949年3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毛泽东同志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两个务必”。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毛泽东同志明确讲了十二条,其中第十一条是力戒骄傲,他指出“这对领导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没有犯过大错误,而且工作有了很大成绩的人,也不要骄傲”。那么,怎样做到“力戒骄傲”?毛泽东同志提出,“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党内互称同志,也是党员应当自觉遵守的政治规矩。当然,还有很多政治规矩,党员要遵守这些政治规矩。
3.政治立场
什么是政治立场?就是要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政治方向
要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一切工作的发展方向。举个例子,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牢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但是不均衡、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那么,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这需要一步一步来,但是作为共产党人永远不能忘记要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政治方向。
5.政治原则
什么是政治原则?党的政治原则有很多条,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四项基本原则。在四项基本原则中,就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领导都是最重要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就是“十四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九个必须”,其中第一个必须就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也就是“十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是“坚持党的领导”。2022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讲了“五个必由之路”,其中第一个必由之路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我们再来看,“十四个坚持”中,第十四个坚持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九个必须”中,第九个必须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个坚持”中,第十个坚持是“坚持自我革命”;
“五个必由之路”中,第五个必由之路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由此我们看,在这些论述中,第一条讲的都是党的领导,最后一条讲的都是党的建设。也就是说,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贯穿始终的,这就是最根本的政治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喊口号,那么应该怎样坚持?在不同时期,坚持党的领导也有各自的特征。今天我们讲坚持党的领导,其具体内涵、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两个维护”,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些都是政治原则。
6.政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坚持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党的政治建设的三个要义
第一,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确保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必须是一个政治上始终保持先进性、永葆生机活力的政党。
那么,怎么保持?就是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二,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职责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的主要内容
201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发布。《意见》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出发,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强化组织实施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条具体意见,是当前和今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指南。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
《意见》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意见》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
(二)坚定政治信仰
《意见》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夯实思想根基,牢记初心使命,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重点是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决站稳政治立场。
这里我稍做一点阐述和分享。在党的政治建设中,为什么将坚定政治信仰作为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提出来?首先,什么叫信仰?信仰和信念这两个词有某种一致性。信念和信仰,这两个词都有“信”字,“信”字就是指一个人对某种理论或者对某种实践中的事物深信不疑的精神状态。我们都非常熟悉一个词
——理想信念。理想,简单来讲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某一个还没有实现的目标。理想对于人类社会来讲、对于一个政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活着要有目标,一个政党要有目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要有目标,从这个意义讲理想是非常重要的。理想就像一面旗帜,它给我们指引方向、给我们力量,因此不能没有理想。那么,“理想”和“信念”这两个词为什么会连在一起?这就回到前面和大家分享的一个关键词——深信不疑。也就是说,当我们确立了某一个理想目标之后,我们是否能够真正全身心、义无反顾地为这个目标奋斗、努力,这时候起关键作用的就是信念和信仰。通俗一点讲,一个目标摆在那里,是否相信这个目标是最为关键的。这里的“相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价值目标的相信,就是这个目标值不值得去奋斗;
二是可行性的相信,就是这个目标是否能实现。因此,当一个理想目标确定之后,能不能为这个目标去奋斗,取决于对这个目标的信念。如果说理想是一面旗帜,它引领我们前进、指引我们方向,那么信念就是旗杆,没有旗杆的旗帜最后一定是随风飘落;
我们只有高举旗杆,用旗杆支撑旗帜,才能在旗帜指引下不断前进。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但是面临着国内外极其强大的敌人,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苦难走到辉煌,就是无数共产党人怀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理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我们才有今天。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走上绞刑台,英勇就义,时年38岁。张作霖对李大钊采用了“三绞处决法”,非常残忍。张作霖为什么这样做?简单来讲就是两个目的:一是最大限度增加李大钊的身体和心理痛苦;
二是张作霖幻想在这个时候用这种极为残酷的手段逼迫李大钊归降。在第二次绞刑过后,李大钊只说了四个字:“力求速办!”这是李大钊留在人世间最后的四个字。李大钊当年作为北京大学教授,他不是因为没吃没喝才去革命的,他是一个非常自觉的革命者。李大钊站在绞刑架下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在李大钊牺牲后的22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无数坚定信仰的共产党人为之努力、为之奋斗,才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党的政治建设中,政治信仰是极为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
(三)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加强党的领导和推进党的建设方面,党中央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加强党的政治领导,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在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方面,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为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和农村、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的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方面,着眼于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正确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四)提高政治能力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必须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彰显国家机关政治属性,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政治导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本领。
(五)净化政治生态
什么叫政治生态?举个例子,一筐苹果中发现一两个烂苹果把它挑出来扔掉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怎样让环境有利于苹果的保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重点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六)强化组织实施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重大艰巨的政治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要求上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提出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确保党的政治建设取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作出动员和部署,要求全党同志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十三个方面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三、牢记“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在当前形势下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就是牢记“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有人说,“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是不是重复、是不是完全一致?这里我想稍作解释,“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之间有一致性,但又不是完全一致,它们之间是辩证关系。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也是一个根本政治标准。比如,组织上要考察我,我自己也做了自我检查,结果是我在廉洁纪律方面做得很好,在作风建设方面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两个维护”没有做到,这意味着什么?一票否决,政治是不合格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党员而言,没有做到“两个维护”,政治上就是不合格的。这里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党员干部是怎样做到“两个维护”的?是自觉做到的,还是因为党的纪律要求不敢不做到的,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强调“两个确立”,就是要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果“两个维护”是一个政治准则、政治标准那么“两个确立”就是“两个维护”的政治前提和我们本人的政治认知。人的
一切行为都来自思想指导,只有在思想上牢记“两个确立”,才能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这是“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内在的逻辑关系。
我们来思考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李大钊为什么要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一种自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有一个现象,就是革命的领路者往往都是最坚定、最自觉的革命者,而这种坚定和自觉来自哪里?来自认知和思想,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两个确立”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从三个最基本的理论观点来看。其一,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有核心。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巴黎公社仅仅存在了72天,就遭到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关注巴黎公社革命,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恩格斯写了《论权威》。在这两篇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约而同地总结了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之一就是缺少坚强有力的核心和领导。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恩格斯明确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其二,核心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锻炼成长,是历史的选择。其三,一旦有了核心就必须坚决维护。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指出:“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列宁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这是“两个确立”具有的充分理论依据。
“两个确立”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的重要。一百年来,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都充分证明,没有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革命就不能成功。
“两个确立”具有充分的实践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而加强党的领导的核心就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