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参考:读红色家书传先辈家风,供大家参考。
党课参考:读红色家书传先辈家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视频聊天的年代,人们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便是写信,尤其在战争年代,一封家书更是弥足珍贵。那么对中国******人来说,家书是什么样的存在呢?从他们家书里又能看到一些怎样的故事和蕴含的精神呢?
董必武:身居高位不忘初心
我们来读第一封家书,家书的作者可以说是身居高位,与中国******共成长的人。
“……你说我的性子太急,也说得很对,我不仅性子急,对人的态度也过于严厉,有使人不敢接近或接近而不能尽其词的地方。参加******以后有些改变,但病根没有完全去掉,有时复发,你这次揭发我这毛病,我下决心改。你遇见我旧病复发时就提醒我,总会改掉的……”这封信写于1960年,收信人是我党的缔造者之一、一大代表董必武的女儿董良翚,她已经把这封信收录在2016年出版的《董必武家书》中。该书收录的是董老写给妻子、儿女、子侄以及同辈的68封书信,其中大部分家书都是首次公开发表。董良翚说,她自己居然也是通过这些家书,才真正走近了自己的父亲。“对于我父亲的历史,我们真的是知道得很少很少,他在家里也不讲他自己的事,他不说他的过去,他觉得这不是他个人的功劳,这是党做的工作,他所做的仅仅是党赋予他的职责和他的任务,他的党性、原则性,特别的强。”董良翚如是说。
对于父亲写来的这封信,董良翚记得是她上中学的时候,这封信主要是提醒她、批评她有事不跟家里人说,没有把父亲当朋友。那次她提前回校是补考,不是光荣的事,所以离开的时候,招呼也没打,偷偷地跑了。父亲就说这个事,就是批评她很不懂事,女儿就回一封信说他脾气急,所以有些事不愿意跟他说,后来父亲很快就给女儿回了这封信。”
在另一封信中,董老写道:“现在想凭借私人力量,以介绍方式去找工作,那是直接违反***的政策。”董家是大家族,人口众多,一些亲属觉得董必武身居高位,便要求他帮忙解决工作、升学、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这种做法也遭到了董必武的强烈反对和严厉拒绝。董良翚的大哥曾来信说他参加工作了,当时是供给制,他就希望能富余一点钱养家使,董老就跟他讲,你要想养家,你就应该让家属也投入到社会劳动当中去,不能要求政府解决啥问题。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董老还专门写了一封“通函”,告诉亲友们不应该通过领导干部个人关系办私事。
对于子女,董老要求严格,家里的支出,都要求记账。在给子女的一封家书中,董老写道:“妈妈要良翚用钱记账,不简单是怕你多花了钱,而是要你心中有数,将来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要用钱的时候,就会从实际出发……”董老一直保持着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有一次女儿陪他出去散步,他要把桃树胶刮下来,说可以粘毛笔的笔头。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始终坚守******人勤俭节约,不谋私利、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一封信中,他写道:“一切革命工作都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只要人民大众的利益问题解决了,革命者个人利益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假使参加革命是以解决个人利益为目的,那是绝对错误的……”
董必武的家书是长者的谆谆教诲,下面这封家书却成了与亲人的诀别信。
王尔琢:革命不成不回家
“父母大人:
……儿何尝不思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烈士殷红的血迹燃起了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上孤儿寡母的哭声斩断了儿的万缕归思。”
这是王尔琢在1927年5月写给父母的一封家书,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歉疚之情。王尔琢的妻子叫郑凤翠,两人青梅竹马,于1923年的农历八月结婚。但是,结婚才三个月,王尔琢为了寻求报国的途径,毅然去报考了黄埔军校。从此以后,两人再也没有见面。1924年,王尔琢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他思想进步、才学超众,在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培养下,他加入了中国******。
1927年,王尔琢随北伐军到达武汉,原本要写信约妻女到武汉团聚,却因为革命形势的变化而错过了团圆。心怀歉疚的王尔琢,于是给父母写去了这封家书。王尔琢在这封信里表达了革命者在家庭与国家命运发生冲突的时候,宁可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情操。王尔琢一直坚信自己的理想不忘初心,在大革命处于低潮时,他面对血雨腥风,也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救国救民。
1928年,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兼第二十八团团长。
“……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尽管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异常艰苦,王尔琢始终坚守他在家书中所言的“以身许国”的赤诚信仰。”
关于王尔琢,还有一段小故事。******湘赣特委委员何长工看到王尔琢没有剃须且长发披肩,就说你这像马克思,而王尔琢则回答说:“革命不成功,我就不理发不剃须。”看似一个笑谈,却也表明了王尔琢不实现革命理想誓不罢休的一种决心。
1928年8月,二十八团第二营营长袁崇全叛变投敌,为了挽回更多的革命有生力量,王尔琢不顾个人安危,劝说被叛徒带走的部队跟自己归队,不幸被叛徒开枪打中胸部。王尔琢真的像自己在家书里写的那样以身许国了,年仅25岁。这封家书竟成了与家人的诀别信,他与妻子共处的时间也仅有新婚的三个月,甚至连女儿的样子都没有见过。尽管他对妻女心怀愧疚,却依然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因为共产主义事业,是他不惜用生命为之奋斗的信仰和初心。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和王尔琢一样的革命先烈,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新中国,重温家书,铭记历史,不忘先烈。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人兢兢业业工作一辈子,一生清廉两袖清风,我们来看看他写的家书。
吴波:“我永远是个无产主义者”
遗嘱
我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从没有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因此,我决定不购买财政部分配给我的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4号楼1101103两单元住房。在我和我的老伴邸力过世后,这两单元住房立即归还财政部。我的子女他们均已由自己所属的工作单位购得住房,不得以任何借口继续占用或承租这两单元住房,更不能以我的名义向财政部谋取任何利益。
我去世后后事从简,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火化后骨灰就地处理不予保留。
立遗嘱人:吴波
见证人:王沈京、梁志义
家属:吴本宁、裘企阳、吴威立、吴本立
2000年10月9日
“面完达摩十年壁,换得金刚百炼身。今日灵山问正果,此生犹愧镜浮尘。”这是一位老党员对自己革命生涯的总结,他1939年加入中国******,一生牢记自己是一名无产者的初衷,即使当上了财政部部长,也没有凭着自己的关系和权力,安排任何一个子女的工作。当了40年财政部部长,过世后只有不到五万元的存款。这份遗嘱成为这位一生清廉、坚守初心的“无产部长”,写给子女们的一封特别的家书,这位部长就是我国第五任财政部部长吴波,留下这份遗嘱时,他已经94岁了。这份遗嘱表明了吴波坚守自己无产者的初心,也是一封交给子女的最特殊的家书。
1956年,吴波一家搬进了西四大街旁的大酱坊胡同20号,一住就是四十年。时任吴波秘书陈纪祥介绍说:“那平房你想想,都是老房子,夏天一下雨什么的,就漏雨,老得修,到后来就想给他大修一下,他都不干。”吴波的儿子吴威立回忆说,住在平房那儿的时候,大一点的小汽车都进不去,1998年的时候,吴波已经九十多岁了,出门上台阶都很不方便。在吴波的心里,公与私的界限就是一条绝对不能伸脚的鸿沟。到了1998年,大酱坊的房子实在漏得厉害,吴波夫妇才在儿子和秘书的劝说下,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搬进了万寿路的财政部职工家属楼。老人家相当的简朴,搬家的时候,他住的那个房子北屋靠着墙有一溜儿书柜,当时那柜子都快散架了,也没有什么可搬的,到后来就把书整一整弄过去了。
后来,国家出台房改政策,鼓励大家购买分配的住房。吴波的子女中也有一些人希望留下房子,但是吴波却坚持要把房子退回财政部,他认为房子是公家的,自己不用了自然要还给组织。面对吴波的这个决定,当时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吴威立回忆说:“他说参加革命以后,就成了一个无产者,所以不打算留财产给子孙,你们有困难都自己找自己的组织去解决,然后呢,我们兄弟们经过几次的商量,大家觉得应该尊重老人的意见。”
吴波在财政战线担任部领导三十多年,为新中国财政的奠基、发展和壮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他把权力和地位看得很淡,他从不利用手里的职权搞特殊化,也坚决不允许自己的子女利用自己的职务谋求便利。陈纪祥介绍说,吴波的子女也没有要求部里给解决什么问题,从来没有搞过特殊化。
不给儿孙留一分钱,不给儿孙留一间房,在很多人看来,吴老对儿孙实在不通情理,难以理解。没有走近吴老,总认为他“古怪”,不合时宜。了解了吴老的内心,了解了他的风范,就觉得他不但不怪,还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思想情操高尚得让人仰望的人。是老一辈革命家的缩影。下面的这位巾帼英雄,在祖国的北方建造绿色的屏障,书写无悔青春。
陈彦娴:用青春构筑绿色屏障
2017年12月5日,位于肯尼亚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三位来自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分别代表三代造林人,获得了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其中,陈彦娴是第一代造林人的代表,在老人家中,她拿出了一封特殊的“家书”。
“尊敬的刘文仕场长,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给您写这封信,我是承德市二中高三的学生陈彦娴……我和同宿舍的六个姐妹决定放弃高考,到坝上机械化林场做一名林业战士……”读着这封决定了自己一生命运的书信,74岁的陈彦娴回忆起当初写信的初衷,“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当时对毕业生都是这么要求的,就是说呢,你要能考上大学就上大学,如果考不上大学,就服从祖国的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家呢,跟刘文仕场长家是挨着的,我听我父亲说,刘场长那里正在开展大规模的机械化造林。”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塞罕坝,来自北方的沙漠不断南侵,其中的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为了阻断风沙对北京的侵袭,保护北京不被沙化,1962年,林业部在塞罕坝开始建设机械化林场。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肩负着“阻沙源、涵水源”的使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当陈彦娴到了坝上以后,几十里地内都看不到人家,到处都是半人高的野草,到处是沙窝子地。当时刚刚8月份,她们从承德出发时都是穿的单衣,结果到了厂部一下汽车,北风一吹,就把她们冻得浑身直打颤,就觉得好像进入冬天一样。
塞罕坝气候恶劣,年平均6级以上大风47天,平均气温零下摄氏度,加上偏远闭塞、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老人回忆说:“我们这一批就是第一代造林人嘛,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把每一棵树栽活,因为有这个责任,所以说几十年都坚持了下来。”
如今的塞罕坝林场造林面积达到112万亩,和承德、张家口的绿色走廊连成一片,在北京北部构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将浑善达克沙地南下的黄山,挡在了河北最北端。每年为滦河、辽河涵养的水源,相当于10个西湖的蓄水量。
55年来,有三代林场人相继奋战在塞罕坝,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战友视如亲人一般。这封信也成为了陈彦娴最珍视的一封特别的书信,从这封书信开始,她奉献了青春,洒下了汗水,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正是众多陈彦娴似的林场员工的无悔选择,才续写了如今塞罕坝的绿色传奇。
一封封家书,讲述着一个个******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故事;一个个故事,展现着一代代******人的为民情怀和高尚情操。重温家书,永葆初心,这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后人最宝贵的财富。炮火硝烟的年代,******人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结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让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人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就是为了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让人民富起来。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人只有勇于担当、锐意进取,才能不辜负时代和人民的重托。
时代在变,******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未变。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担当。从中国******第一个纲领、第一份决议,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党带领人民一步接一步,从蓝图到现实,前所未有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逐梦的脚步不能停歇,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推荐访问:家风 党课 先辈 党课参考:读红色家书传先辈家风 红色家书党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