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人格认知状态”调查报告整理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0 2020 年 “ 大学生人格认知状态 ” 调查报告整理版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更多企业学院 :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3 183 套讲座0 +89700 份 资料
《总经理、
高层管理》
9 49 套讲座8 +16388 份 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
6 46 套讲座0 +6020 份 资料
《国学智慧、
易经》
6 46 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
6 56 套讲座3 +27123 份 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 77 套讲座4 + 324 份 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7 67 套讲座0 + 8720 份 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2 52 套讲座0 + 13920 份 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
3 53 套讲座5 + 17945 份 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
6 56 套讲座0 + 14350 份 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2 72 套讲座9 + 4879 份 资料
”大学生人格认知状态 ”调查报告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重庆交通大学 ”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互动,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课题组
我们在 9 月-11 月, 对全国 23 所高等院校展开了”大学生人格认知状态”的专项调查研究。我们认为, 当前, 大学生人格问题研究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然而, 当前这方面的专题调研成果尚不多见。本调研成果正是力争弥补这一缺憾而展开的深入调研, 力争取得大学生人格优化教育研究新成果, 以丰富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积极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 大学生人格认知状态调研的背景与意义
一个时代的人格理想状态体现着 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在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 、 经济一体化、 文化交融化的全球开放环境下, 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取向必将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全方位的挑战。因此, 加强大学生良好人格教育,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培养和铸造大学生的良好人格, 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 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她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把 把她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确保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地,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后继有人,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 大学生人格认知状态调研的方法与程序
采用高校随机取样的方法, 对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 首都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成都体育大学、 重庆大学、 、 西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等 20 余所高校学生进行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了相关问卷调查。
采用的主要程序是: 第一阶段: 资料准备。经过维普中文期刊、 CNKI 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baidu 等方式检索有关人格、 良 良好人格、 人格优化的信息资料。第二阶段: 调查工具编制。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 经过个别访谈、 文献分析、 专家咨询等方式收集有关调查指标 标, 对其进行筛选、 分类, 编制”大学生人格认知状态调查问卷”。第三阶段: 实施调查。对西部、 中部、 的 东部和北京地区的 20 余所高校中不同性别、 年级、 专业的 520 余名大学生展开人格认知状态调查, 发放调卷 查问卷 520 余份, 回收有效问卷 495 份, 有效回收率 95%, 达到数理统计分析要求。第四阶段: 用 分析与报告撰写。运用 spss11.5 、 excel 等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形成调研报告。
三、 当前大学生人格认知状态分析
( 一) 大学生对”人格”的认知与分析
1。
.大学生对人格内涵的认知与分析。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 ”, 古今中外诸多学者对人格 内涵有不同定义。以不同定义为参考进行调查, 其中 46.26% 的大学生认为人格是人的思想、 情感及行为的模式, 20.20% 的大学生认为人格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19.20% 的大学生认为人格是人的精神的基本品格, 8.89% 的大学生认为人格是人的尊严的表现, 3.64% 的大学生认为人格是人的风度的展示, 1.82% 的大学生认为人格即人性。另外, 不同年级学生在人格内涵的认知上, 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更为成熟。人格是人的思想、 情感及行为的模式, 这一命题较全面概括了人格内涵, 选择此项的一、 二年级学生占 占 37.99%, 而三、 四 四占 年级的学生占 62.01%, 可见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相对全面和深刻。
2。
.大学生对人格主要特征的认知与分析。
人格具有独特性、 、 稳定性、 综合性、 功能性、 典型性、 包容性等特征, 大学生对这些特征的认识较为相同。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人格具有稳定性和综合性, 过半数大学生认、 为人格具有独特性、 包容性, 、 部分同学认为人格具有功能性、 典型性, 在 在诸多人格特征中, 稳定性、 综合性和包容性最为主要, 体现了人格的丰厚内涵, 反映出人格的本质与表征的统一。而大学生首选稳定性和综合性, 对包容达 性的认可多达 53.54%, 反映出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正确把握人格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的特征。
3 .大学生对人格结构因素的认知与分析。
人格的结构因素是指构成人格的成分, 其中主要是气质性格、 思想道德、 认知水平、 、 自我调控、 有 社交能力等方面。调查中有 85.66% 的大学生选择了思想道德, 有 有 58.18%的大学生选择自我调控。可见在高校教育工作中, 不但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育, 还要加强对大学生自我认知、 自控能力的培养。在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 对于人格的结构因素的认识有明显差别。认为思想道德属于人格结占 构因素的理科生占 29.72%, 文科生占 70.28%, 认为自我调控属于人格结占 构因素的理科生占 29.86%, 文科生占 70.14%, 可见文科生对人格结构因素从总体上有较好的认识。
4 .大学生对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认知与分析。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诸多因素与作用。调查显示, 大 大学生选择家庭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占 榜样力量的分别占 92.53% 、 88.69% 、 39.80%, 较其它选项靠前。在这三种因素中, 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是影响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而这两项所占比重说明不可忽视家庭、 社会对人 格形成的特殊重要作用。除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之外, 大学生认为”榜样的力量”对人格形成也具重要作用。调查显示, 大学生认为最具人格魅力人物有一代文豪鲁迅( 占 占 29.70%) 、 国家领袖毛泽东( 占 占 28.28%) 、 、 德高望重宋庆龄( 占 占 18.79%) , 也有先贤圣人孔子( 占 占 15.35%) 、 外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7.88%) 。可见大学生寻找到激励自己的优秀榜样, 因而榜样的力量对大学生人格形成也具重要作用。
( 二) 大学生对”良好人格”的认知与分析
1 .大学生对良好人格内涵的认知与分析。
良好人 格是大学生积极追求的做人基本准则或品格, 对于良好人格涵义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调查中, 13.94% 的大学生认为良好人格是被社会普遍许可、 赞同的人格, 26.87% 的大学人认为良好人格是健康的、 合理的人格, 33.54% 的大学生认为良好人格是自觉体现做人准则的人格, 22.63% 的大学生认为良好人格是具有人格魅力的行为范式, 2.02% 的大学生认为良好人格是善于社交的能力, 1.21% 的大学生认为良好人格是优美风度的体现。就不同年级的比较来看, 也存在差异。良好人格是指被社会普遍许可、 赞同的人格, 对 对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于这一内涵的准确把握, 大一、 大二学生占 39.13%, 大三、 大四学生占60.87% 。这一状态说明高年级学生能更正确认识到良好人格内涵, 因而必须从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开始加强良好人格教育。
2 .大学生对健康、 。
成熟的成年人人格的认知与分析。
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一代, 培养其健康、 成熟的成年人人格至关重要。根据调查数据, 、 大学生认为健康、 成熟的成年人人格应具备: 忍耐力与包容性 性( 81.41%) 、 自我调控能力( 74.75%) 、 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 68.89%) 、 自我扩展的能力 力( 61.62%) 、 趋向性的人生观( 34.75%) 。
。可见, 大学生对于健康、 成熟的成年人人格有良好的认识, 有利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引导和展开。作为在校大学生, 一方面应注重对其健康、 成熟的成年人人格的培养, 以利于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另一方面应加强大学生应具备的良好人格的塑造, 使其成为优秀的大学生。
( 三) 大学生对”个体自身人格类型”的认知与分析
在调查中, 我们设计了”你是哪一种类型的人? ”这一与自身人格相关的问题, 其中包括 15 个子问题。经过对调查答案的分类整理, 能够看出如下状态:
1 .对诚实守信的认知与分析。
认为”能够做到实现自己诺言”的占82.83%, 17.17% 的则不能实现诺言。诚信乃人之根本, 恪守诚信是一种在理性认知中形成的受到社会认可、 赞同的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部分大学生具备诚信观念, 而少数大学生的诚信素养有待加强。
2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与分析。( 1) ”更愿阅读而不愿参加社交”的占 占 40.61%, 并不这样认为的占 59.39%; ( 2) ”觉得很容易跟家人谈自己占 的私事”的占 38.18%, 并不这样认为的占 61.82%; ( 3) 认为”独身一人生活在占 孤岛上可能更幸福”的占 24.65%, 并不这样认为的占 75.35% 。大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有积极交往的愿望, 但有些学生认为独处或许更为舒适, 比如一人阅读、 一人生活。但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多体现在与家人以外的她人, 而忽视了与家人的交流。在家庭关系中, 只有 38.18% 的大学生能够与家人做到无所不谈, 这种与家人缺乏有效沟通的缺陷会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3 .对自我意识的认知与分析。( 1) 83.84% 的大学生”很看重别人对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自己的评价”, 而 而 16.16% 的大学生并不在意; ( 2) 56.57% 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善于控制情绪”, 43.43% 的大学生对此没有把握; ( 3) 84.24% 的大学生”很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而 而 15.76% 的大学生并不在意自身健康。由此能够看出,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 能够关爱自我, 能够在意她人对自己的评价, 关注”社会我”的存在。大部分学生具备自控力,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控力较差。
4 .对生活态度的认知与分析。( 1) 67.07% 的大学生”喜欢事先把各种事情都计划好”, 而 而 32.93% 的大学生并不喜欢如此; ( 2) 74.55% 的大 学生”做事准则是善始善终”, 但 但 25.45% 的大学生并不以此为做事准则; ( 3) 21.62% 的大学生赞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态度, 78.38% 的大学生并不赞成。由此能够看出, 当代大学生在生活态度上是积极向上的, 能够认真处理事情、 热情对待生活, 但也有部分学生的生活态度较为消极, 得过且过、 及时行乐。
( 四) 大学生对”群体人格类型”的认知与分析
大学生群体中现有的人格类型从总体上来讲是健康向上的, 体现了大学生的蓬勃朝气和独立进取精神。但不可否认, 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消极人格类型也有相当 比例。如选择”及时行乐、 得过且过类型”的频数为 为 49.70%, 选择”盲目随从、 犹豫不决类型”的频数为 42.02%, 同时, 有 有63.64% 的人认为, 大学生中存在诚实守信类型人格, 这就意味着有36.36% 的人认为, 大学生中缺乏诚实守信类型人格。对此,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五) 大学生对”应当具备的良好人格类型”的认知与分析
大学生对应具备的良好人格类型的选择, 反映了大学生对人格取向的认知程度。调查显示: 在所列举的 8 类良好人格前 5 种类型中, 选择”讲求诚实、 为 恪守信用类型”的频数为 85.05%, 居于榜首, 表明大学生对于做人准则有较清醒认识; 选择”团结协作、 尊重她人类型”的频数为83.64%, 显示了大学生的团体意识; 选择”善于社交、 融入社会类型”为 的频数为 76.97% 、 选择”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类型”的频数为 74.95%, 反映出大学生注重适应性与创造力; 而选择”注重学业、 善于学习类型”为 的频数为 68.89%, 表明有 31.11% 的大学生对学业不够重视, 此看法对正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而言是不可取的。
四、 大学生人格认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大学生人格认知中存在的问题
1 .人格认知缺陷。
调查显示, 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人格相关问题能够作出基本正确的把握, 可是也有少数大学生思考问题过于片面, 不能做到全面概括, 特别是对人格内涵的认识( 3.64% 的大学生认为”人格是人的风度的展示”, 1.82% 的大学生认为”人格即人性”) , 思想认识水平不高, 缺 缺乏对人格内涵的深刻理解。
2 .专业差异缺陷。
调查显示, 认为思想道德属于人格结构因素的理占 科生占 29.72%, 文科生占 70.28%, 认为自我调控属于人格结构因素的理占 科生占 29.86%, 文科生占 70.14%, 可见文科生对人格结 构因素从总体上有较好认识; 另外, 文科生较理科生对”成熟成年人人格”的认识更为准确 确, 也反映出文科生对人格认知更为深刻, 这也说明对理科生的人格教育特别需要加强。
3 .年级差异缺陷。
调查显示, 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对人格的认知更为成熟( ”人格是人的思想、 情感及行为的模式”, 这一命题高度全面地概括了人格的内涵, 选择此项的三、 占 四年级的学生占 62.01%, 而一、 占 二年级学生占 37.99%) , 可见高年级学生对人格认知程度优于低年级学生。
4 .人格类型缺陷。
调查显示, 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人格类型 中不乏有缺失诚信( 17.17% 的大学生不能实现诺言) 、 、 及时行乐( 21.62% 的大学生赞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态度) 、 得过且过( 49.70% 的人认为在大学生中存在得过且过的人格类型) 等。这些消极的人格类型的存在和表现, 在大学生中将会造成不良影响, 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因而对具有此种人格类型的大学生加强良好人格教育刻不容缓。
( 二) 大学生人格认知存在问题的原因
1 .社会文化原因。
人置身于社会文化之中并受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响, 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伴随着人的终生。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使 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竞争的加剧、 生活节奏的加快、 就业的艰难给大学生以强大的心理压力, 文化观念的冲突、 道德滑坡现象、 腐败现象等, 对于大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学生, 特别是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大学生的人格形成无疑产生种种疑惑和困扰。
2 .学校教育原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对其人格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在学校, 一些人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再加上各种考证、 考级、 考研的困难, 只注重智力、 专业的发展 展, 而对培养良好人格重视不够。另外, 也有一些人对大学教育方式难以适应, 认为与自己理想的大 学学习生活相差甚远, 因而出现厌恶学习、 恐 恐惧学习等心理问题。
3 .家庭环境原因。
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有些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 让孩子随心所欲, 导致子女形成被动、 依赖、 自私、 骄蛮的人格特征, 而有些父母则能做到理性有度, 给孩子积极正确的引导, 在如此环境下孩子的人格特征多表现为活泼、 豁达、 谦逊、 自立。可见, 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 会 会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不同的人格特质。
4 .心理生理原因。
心理包括认知和情绪两个方面。首先, 认知即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式, 影响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也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由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因而造成大学生对于人格的认知存有偏差。其次, 情绪是人对某事物是否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不同情绪会对人格以不同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使其消极情绪加剧, 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排解, 对于大学生人格形成是有害的。另外, 生理遗传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格形成。
五、 大学生人格优化途径的认知与分析
调查显示, 大学生认为人格优化的最主要的五条途径依次为: ①努力提高人文素养( 65.86%) ; 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63.64%) ; ③有力强化社会公德意识( 62.83%) ; ④积极增强自我调控能力( 58.99%) ; ⑤深入改革大学教育模式( 44.44%) 。在这五条途径中, 既有对自身素养的加强和提升, 又有对外部因素的利用, 说明大学生在对人格优化途径具有一定的认识。我们认为, 人格优化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系统教育工程, 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充分发挥各种有利因素, 因此, 大学生人格优化的途径主要有如下重要方面: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 一)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社会公德意识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走向成熟的阶段。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社会纷繁复杂, 大学生面临众多选择与诱惑,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 积极培养教育大学生树立良好人格。另外, 强化社会公德意识也十分重要。社会公德亦称”普适性道德”, 其 其中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尊重她人劳动成果和尊重公共规则规范”。如果大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发展便有了重要的现实基础。
( 二) 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大力加强法制教育
社会舆论导向就是经过广泛的社会传播渠道和积极的舆论引导, 以 以促进大学生形成荣辱分明、 积 积 极向上的人格取向。近段时期新闻媒体对大学生考试作弊、 论文抄袭、 虚报业绩等的暴光与鞭笞, 体现了社会舆论呼唤大学生良好人格的责任感。另外, 由于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法律素养与人格修养具有紧密联系。大学生做到”知法、 守法、 用法”, 形 形成对法的积极依赖和信任, 经过法律的制约和规范作用, 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才不会偏离法律规范的轨道。
( 三) 深化改革大学教育方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经过改造、 调节、 整合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 改变大学生”单向度教育”的不良状态。必须明确, 缺乏较高专业技能不是合格大 学生, 而缺乏良好人格也决非合格大学生。因此, 大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取向。另外, 教师能否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 对塑造大学生良好人格至关重要。当前, 某些大学生诚信缺失, 就与某些教师诚信缺失不无关系。因为教师人格具有极大示范效应, 只有具备良好人格的大学教师, 才能培育具有良好人格的大学生。
( 四) 努力提高人文素养, 积极增强自我调控能力
人文素养与人格养成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 良好人文素养是良好人、 格形成的重要基础。努力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知识、 道 道德情操、 审 审 美情趣, 用于提升人文素养, 进而促进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完善。另外, 一个人的自控力能够反映其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成熟度。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人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格 格, 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 积极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不 不但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 五) 树立良好的人格榜样,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选准一个好榜样就等于树立一面旗帜, 将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使教育更具说服力, 更具导向性。因此, 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去 发现、 感知具有良好品行的典型人物的人格魅力, 自觉塑造良好人格。另外, 经过有计划、 有步骤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工厂、 农村、 、 街道、 社区,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引导大学生切身感受、 全面了解、 深刻认识社会, 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形成良好人格提供重要的社会参照系, 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和人格修养。
【本文由 大学生电脑主页 [] 收集整理, 大学生电脑主页 —— 大学生的百事通 】
推荐访问:“大学生人格认知状态”调查报告整理版 调查报告 认知 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