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2022年)

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2022年)

时间:2022-06-22 08:05:09 调查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2022年),供大家参考。

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2022年)

一、我区城乡卫生事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区城乡卫生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城乡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以建立覆盖全区医疗卫生药物基本制度为目标,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城乡统筹,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我区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一)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服务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近年来,区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一是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我区有区级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4家,村卫生室47个(已建成规范化卫生室32所),个体诊所6家,区镇公立医院有病床210张。区镇两级医疗机构有在编人员238人(其中乡镇卫生院75人),有卫生技术人员197人(其中乡镇65人)。在编人员中大学本科52人,专科93人,中专66人,中专及以下27人; 高级职称5人,实际在岗2人(其中2人内退不在岗,1人非领导职务正科级),中级职称61人,初级职称131人。基本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级卫生室为基础,民营诊所为补充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基本解决了城乡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初步统计,近年来争取中央、省、市专项资金以及区镇配套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改善业务用房、新增设备、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城区改厕、配置急救车等,使区镇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了改善。

(二)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一是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采取医技大比武、在岗培训、选送进修和开展乡村医生培训等措施,对职工进行了业务水平提升和医德医风教育。二是全面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全区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了各项质控措施,制定了医疗服务考评标准,并将服务质量与个人工资挂钩,严格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了医疗安全,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制度改革,逐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2020年起,制定实施了《xx区医疗机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今年,开展了招贤镇卫生院副院长公开竞聘试点工作,乡镇卫生院院长逐步实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人员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由于强化内部管理,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就诊人员不断增加,业务收入不断提升。据初步统计,全区4个乡镇医院中,年营业额超100万元的2个,占乡镇总数的二分之一。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进,医疗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新农合工作自2020年开始在我区推行以来,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坚持以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制定了《xx区新型城区合作医疗实施细则》,相继成立了区农医局和乡镇农医所。工作中强化宣传动员,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监督体系,促进了全区新农合工作扎实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逐年稳步提高,补偿方案不断优化,补偿标准连续提升,农民群众受益面持续扩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6年来,全区参合率由85%逐年提高到98%,累计筹资5400余万元(其中个人筹资870余万元)。累计就诊18万人次,其中住院统筹2万人次,医疗费用5600万元(截止2020年12月),总报补金额达4200万元,报补率达75%以上。大病住院补偿封顶线由原来的5万元调整为12万元,实行了个人账户过渡到门诊报补,建立了新农合与民政医疗救助制度的无缝衔接机制,完善了农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使参合农民重大疾病补助总额得到不断提高,极大地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使民生工程得到进一步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社会和谐得到进一步促进。

(四)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区政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公共卫生职责,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构建了区、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一是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各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法定乙类传染病病例(如对麻诊、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及时报告。二是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区镇医院分别开设了肠道专科门诊,加强对外环境的监测,对报告的麻疹病人进行了个案调查。认真开展以甲流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各乡镇卫生院按照甲流防控预案的整体要求设立了发热门诊室,购置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及医疗消毒药液,有效地防止了传染病的传播。三是计划免疫工作得到强化。区人民政府认真部署,强化责任,重视接种门诊达标建设,目前已有达标接种门诊6个,免疫工作有序推进。四是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推进。结合城乡降消项目的实施,区镇医院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放松,切实开展产前健康检查和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建立了妇幼保健和孕产妇管理系统,为妇幼保健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重点对制药、砖瓦、化工、有毒有害工种等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制定和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开展对企业职业卫生的专项监督检查和整治,今年,对全区有毒有害行业生产企业职业卫生开展了专项整治,加大了对造成职业中毒的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六是开展城区和城镇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加强对精神病及慢性病人的救治和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服务,并对精神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建立了一病一卡一上报制度,适时开展家庭随访。

(五)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食药市场得到有效净化。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一是加强对从事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二是加强对食品市场的检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加强打击非法行医力度,2020年立案查处各类非法行医案件4起,取缔非法行医场所1个、人员3人,没收医疗器械3件、药品2箱,罚款0.9万元。通过一系列的监督检查,有效地净化了城乡食品、药品市场,保障了食品、药品的安全。

(六)医药购销体系和乡村医疗机构管理不断创新,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得以体现。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区人民政府积极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严格按照《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2020年版)》,将国家规定的520种和省里增加的226种药品品种作为我区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品,区镇医院药品统一实行网上采购,从2020年起又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构建了有效的城乡医疗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药品供应制度的改革,保证了药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药品采供中间环节,降低了药品价格。据测算,药品实行网上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后,使药品价格较以前下降了12%左右。为了进一步彰显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建立和完善了政府补偿机制,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各级财政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药品价额的30%予以补助。

(七)强化环境治理,城乡爱卫工作蓬勃开展。一是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以学校、托幼机构、村庄为重点,采取上卫生知识课、专题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广播电视、黑板橱窗等形式对传染病的预防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2020年6月被评为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二是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各乡镇结合新农村建设,把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点来抓。自2020年以来,共改厕3000余户,各乡镇都聘请了清洁员,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实行了垃圾集中处理,有效地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

二、我区城乡卫生事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城乡卫生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区城乡卫生队伍,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现象。一是学历、职称偏低,年龄老化。目前我区75名乡镇医务人员中,还有中专及以下学历16人,初级58人,中级职称只有8人,80名村医中50岁以上的有45人,占56%。二是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都因为人手紧缺,经费紧张,无力安排医务人员外出培训学习,造成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个别医务人员,特别是村医职业道德不高,乱开药方、使用过期药品、套取合作医疗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缺员严重。2020年全区卫生系统编制总数474人,现有在册人员238人,有编缺员236人,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区卫生监督所有编缺员4个,正常工作难以开展。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区卫监所、区妇保所自聘人员40人,乡镇卫生院自聘人员17人,如果按照保证正常运转安排人员上下班,乡镇卫生院和区直医疗卫生单位目前有编缺员分别在19人和217人。由于人手不够,一些医务人员一兼多岗,部分医院的有关科室无法运行,设备闲置,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还客观存在。

(二)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城乡医疗体制的改革,政府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如不加大宣传力度,群众难以知晓,结果惠民就会不到民。调研中了解到,部分边远山区群众对新农合政策还不够了解,只知道乡村干部在收钱,对医院药品实行零差额、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实行全免费、医院药物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网上采购的知晓率就更低了,这些都影响着民生工程的落实,更影响了城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经费筹集难。一是相当部分农民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没有生病,缴了也是打水漂,有的认为自己已参加了企业的保险或学生保险或其他商业保险,所以不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是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不扎实,缺乏与农户沟通。有的没有主动上门,而是等待群众上门缴纳,不注意协调合作医疗服务、管理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三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大部分群众对从个人账户过渡到门诊统筹理解不够,加之每年的个人缴费都有所增加,有种不信任感。

(四)财政投入还相对不足。我区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与对教育事业投入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及其他方面的事业经费基数偏低,增加缓慢。一是乡镇医务人员同时承担着城乡预防和保健等日常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工作任务繁重,由于乡镇卫生院有编缺员现象严重,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不得不自己出资临聘人员,负荷较重。二是区新农合报补监督面大,全区有35个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其中村卫生室30个),还加对外地住院报补的核查,行政成本的增加,导致经费紧张。区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区72家医疗机构、130余家公共场所单位、8个生活饮用水单位、62所学校及托幼机构的监管任务,经费尤显不足。三是部分医疗单位因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欠账大,无力偿还,如区人民医院还有外欠845万元。

(五)村级卫生室的监管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村医素质的参差不齐,乡镇新农合管理能力跟不上,加上天高皇帝远,他们在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问题。调研中发现,存在过期药品、新农合医报补缺乏真实性、缺乏基本医疗急救设备等。

三、我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宣传,加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物网上采购和零差率政策的宣传,加强大病救助政策的宣传,加强降消项目政策的宣传。二是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加强《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的宣传。三是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政策法律的知晓度,不断增强经营者遵章守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全区医疗机构严重有编缺员实际,特别是边远乡镇卫生院。一是加大留住人才力度,做到感情上留人、待遇上留人、事业上留人。二是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到大专院校招录大中专毕业生到我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三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制定优惠政策,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四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二是加大新农合资金和城镇职工、居民医保的报补监管力度,避免新农合和城镇职工、居民医保资金的流失。三是加大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和零差率销售的监管工作。

(四)重视和加强中医药事业和民营医院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曾得到过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尽管发展不尽人意,但毕竞保住了区中医院的牌子,随着建成小康社会的日益临近,国家和省有不少县级中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安排,我区要力争挤上此班车。民营医院是公立医院的补充,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我区应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让民营医院健康发展。

(五)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国家对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应不断加大医疗卫生的投入,区卫生主管部门要继续与区发改、财政等部门一道,要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力度,不断改善我区医疗卫生条件,化解已建项目债务。同时,区财政也要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断推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提高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

推荐访问:某区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某区 调查报告 事业发展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