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2022年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报告

2022年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报告

时间:2022-07-04 11:25:04 调查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2022年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报告

一、问卷调查及座谈会情况综述

通过问卷调查及其调查座谈我们认为热爱祖国、积极向上、诚实守信、遵守公德、遵纪守法是小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但小学生的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存在以下几方面较为突出的不足与问题:

1、部分青少年思想道德偏离主流价值

调查显示,当前部分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认识偏离主流价值。如有2的学生认为身为中国人,无所谓自不自豪,有1的同学认为身为中国人不自豪。而在向往的职业中,演艺界明星或体育明星比例最高,为21;而在心目中的偶像一题中,选择歌星、影星的比例最高,为26。

2、审美取向倾向感官刺激

审美能力是衡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一个内在度量指标。一般而言,审美能力越强,其思想道德水准和境界越高。

调查显示,在孩子们平时主要看的电视节目,动画节目占了40,平时主要看的书中,卡通漫画类也比较高,占了38。然而值得关注并引起警惕的是,一方面处在长知识年龄的孩子们,对于科教类节目却比较冷漠,城市学生还好,占了却30,而农村孩子只占了10。

3、以自我为中心现象较为普遍

调查发现,公交车上5的学生对老人或者孕妇没有座位时视而不见;放学回到家,有4的同学认为家务是家长的事,我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即可,有12的同学在家长的要求下才会帮忙。

4、情感荒漠化现象开始显现

调查显示,有3的同学对父母感觉很烦,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有20的学生感到父母偶尔问问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还会说,问多了就会烦;有5的学生校内外看到教师会假装没看见,低头走过。

5、责任感缺乏

调查发现,14的学生在和同学发生冲突后,老师询问情况时会推卸责任;对待值日生工作上,有4的同学很不情愿,尽量逃避,马虎了事,有11的同学时常忘记,经别人提醒后才完成。当作业未完成时,有11的同学视老师态度而定再说明原因,5的学生会随便撒个谎应付了再说。公交车上发现有人行窃,有13的学生选择视而不见。

6、公共伦理素质亟待提升

调查显示,有16的学生会闯红灯,其中10的学生是有人走过去,他也走过去;有5的学生是有交警在,就等绿灯亮了再走,交警不再就闯红灯;1的同学不管红灯绿灯,都照走不误。又如在外出旅游,喝完的空饮料瓶和吃完的果壳,选择随手扔地上的同学有3,选择有垃圾桶就扔垃圾桶,没有就扔地上的有25。到图书馆借书后有16的同学有时会忘了归还,经教师提醒才记起,有1的同学总是忘了归还。

7、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

调查显示,27的学生上网主要是玩游戏,有2的学生上网浏览不健康网站,16的同学上网主要是聊天;60的同学上网是为了查学习资料,30的同学上网是为了制作电脑作品。有1的同学经常出入网吧。

8、心理健康问题开始显露。

调查发现,当有了烦恼,谁也不说,憋在心里的学生有15;有1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快乐。

二、小学生思想道德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因素。

1、家庭结构残缺。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死亡或一方再婚,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忙于生计、外出打工,孩子缺乏父爱和母爱,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性格孤僻、脆弱、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据统计,现在城市中每个班级中约有20的孩子来自离异家庭,而农村家庭中离异家庭也在逐渐上升,现在每个班级中约有10的孩子来自离异家庭。

2、家庭教育不当。有的父母采取高压、专制和棍棒,造成未成年人自卑、逆反、压抑、焦虑,甚至对他人充满敌意。有的父母对孩子过份溺爱,百依百顺,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问题。

3、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带来的新的家庭教育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征地而带来的“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了教育中的一个新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失地后因为素质偏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再加上家庭本来的经济条件尚可,因此在拆迁赔偿中都赔到了多套房子,靠着承租房子的房租也能应付生活,因此一些家长索性就沉浸在牌桌舞场,对孩子疏于管教,也缺乏正确的引导,在孩子面前往往灌输 “我们家有好几套房子,够你一辈子化的了,读书成绩差点没有关系”的观念,这对孩子潜移默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社会因素。

1、不良的影视、录像、文学作品、广告等在消磨未成年人的意志,起着负面影响。有些影视多半属于武打格斗或带有黑帮性质的帮派打斗,或谈情说爱,对小学生来说,由于情节曲折惊险,感情缠绵离奇,黑帮老大威风凛凛,正适合他们的口味。

2、来自网吧、游戏机厅娱乐场所的影响。由于未成年人自空能力差,加上部分网吧、游戏机厅经营者违规经营,不少孩子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沉溺于上网、游戏、甚至通宵达旦。

3、校园周边各类商店违规经营现象十分普遍,引发学生畸形消费。

4、社会对不良少年帮教缺乏有效的办法。一些未成年人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劳动改造够不上,学校教育没办法,最后导致越陷越深直至违法犯罪。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德育目标与学校受教育者存在较大的“坡度”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一大弊病。一方面制定得过高、过全、过空,忽视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的德育目标使缺乏社会生活基础的学生难以做到。而面对过高的要求,也很容易培养这样一种学生,即在学校里能按学校要求去做,是“好”学生,出到社会则按自己的要求去做,从而形成虚伪人格。另一方面制定得过于笼统,缺乏层次性的德育目标,也使学生不能区分什么是道德要求和什么是道德追求,导致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而无法落实。

2、德育内容上人文教育的失落。长期以来由于德育目标上的过度理想化导致了德育内容的片面化,而这集中体现在人文教育的失落上。小学阶段便把不具推广性的理想道德和人格如“先人后已”、“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当作德育的主要内容,而恰恰忽视了人的尊严、理解与宽容、自由与责任、对人类和自然都怀有关怀、慈爱之心等人文精神的培养。

3、德育方式上的弊病。今天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已经逐步摆脱了过去一味的训导、灌输,过分地强调“外烁”,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的弊病,而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来落实德育目标。但是为看似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也存在着弊病:

一是德育活动缺少整体规划。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德育活动规划缺少横向整,往往各自为政,既造成学生疲于应付的局面,也没有发挥德育资源的最大效益。其次是学校德育活动缺少纵向的系统的有层次的规划。德育活动规划缺少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认知能力、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同的关注,往往随意性很大,容易跟随社会上的所谓“热点”、“中心”工作走,看似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但由于学生缺乏应有的知识,情感基础,甚至没有相应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故而效益极小。

二是德育活动缺少对学生主体的尊重。现行的德育体系中的不少德育活动,往往是在教师、学校、家长与社会的“要求”下,由整体对学生个人的、从上而下的、自外向内地单向地“组织”或“发起”、并要求学生“参加”的。这种“参加”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动的,学生是“客体”、“旁观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这种忽视学生的道德愿望、意志和需要,忽视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的形成,被动地“被人塑造”或“被人模造”的活动正是造成学生言行不一、缺乏责任感等道德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德育活动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学校德育活动往往囿于课堂,学校,而很少考虑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是如何成就良好道德生成的意识和能力,很少考虑学生道德的社会性体验,学生即使有一些机会参与社会活动,也仅仅是上街做好事,去福利院慰问等一些比较形式化的活动,而鲜有机会到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环境中去亲身实践,去感悟生活,在亲身体验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今天的学生知行脱节,“假性认知”现象突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化的道德实践所造成的。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对策

学校层面

(一)小学生人格化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应成为小学阶段德育的首要任务。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道德习惯是道德行动自动化的过程,是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个人品德的突破点,是品德发展的质变的指标。儿童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期,也因此,小学生人格化习惯的培养应成为小学阶段德育的首要任务。

之所以提出小学生人格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是针对以往学校过分注重技能化的行为习惯培养的弊病,技能化的习惯学生虽然也能使学生养成习惯,但学生往往缺乏内心的认同与热情。什么是人格化?就是发自真心的,真心诚意的。具体地说,就是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应当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注意观念与情感的培养,使孩子对每一个好习惯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晓之信之践之。如何培养人格化习惯?

1、良好习惯培养统摄在人格教育中,以健康人格的培养为指向制定学生行为习惯的基本规范。

2、采用柔性外控机制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人格化好习惯。

(1)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

(2)有效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积累

(3)目标明确的训练、强化

(4)细致而人性化的人格化好习惯评估方法

3、努力培育自主内控机制引导学生养成人格化好习惯。

(1)尊重学生权利,引导学生自主制定人格化好习惯养成目标,决定养成方法。

(2)加强人格化好习惯养成的自我规划、自主实践、自我控制。

(3)强调人格化好习惯养成的自我体验、自我监督和自我鼓励。

(4)注重学生对人格化好习惯养成的自我评价、自我调控。

(二)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应成为小学阶段德育的主旋律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应成为小学阶段德育的主旋律。通过体验教育组织引导少年儿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获得民族精神的真切感受,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少先队队礼的内涵扎根于幼小的心灵之中,使他们成为热爱祖国的一代,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代,爱好和平的一代,勤劳勇敢的一代,自强不息的一代,富有朝气和激情的一代。重点可开展以“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了不起”系列活动,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三)“体验中的教育”——在实践中育人应成为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让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体验教育”。德育不能没有“体验”,首先因为道德素质必须经过内化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内在特征,成为个性的一部分。而内化必须在反复的体验中才能形成。其次因为少年儿童正处在成长发展的特别时期,由于人生的阅历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较浮浅的层面,更多的是感性的、直观的、形象化的东西。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感悟生活,在亲身体验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体验中的教育”有以下两种操作思路:

1、“小课题研究”少先队系列主题探究活动

“小课题研究”活动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自己到社会上做调查,到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访问、请教,上网、到图书馆、书店找阅资料,和老师、同学、家长讨论问题,自已寻求如何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他们实实在在地承担责任,实实在在地动手动脑,实实在在地合作解决问题。实践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留下认识的痕迹,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学着去理解“德”的规范,体会“德”的要求,履行“德”的规范,内化“德”的准则,多次的实践,反复的体验,使孩子逐步养成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

2、“红领巾志愿者”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红领巾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生以社会志愿者的身份,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亲身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大自然的各个方面,寻找一个“服务岗位”,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少先队员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体验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或“跟爸爸、妈妈上一天班”,体验父母的辛苦和工作状况,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与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

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少先队员把为老师为同学服务作为“岗位”,担任“小小辅导员”、“一日校长”、“一日校工”等角色,体验组织活动、备课、讲课、维护秩序、后勤服务等,获得为人师表的真实感受,明白尊敬师行的道理,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本领。

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少先队员把社区服务作为“岗位”,担任“社区志愿者”、“小交警”等角色,体验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明白做合格公民的道理,养成文明礼貌、团结合作、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质。

在大自然中体验,少先队员把爱护大自然作为“岗位”,担当“环保小卫士”、“环保宣传员”、“废旧电池回收员”等角色,体验动植物观察、水文气象调查、生态环境

评估、回收可再利用资源等,获得自然界和谐与美好的真实感受,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养成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品质,学会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本领。

(四)系列化的主题德育活动的开展应为成小学德育的主要形式

相对于德育活动缺少整体规划,容易跟着社会“热点”、“中心”走的弊病,系列化德育活动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将由大队部组织开展的少先队大中队活动与校教导处、文艺组、体育组、科技组、信息技术中心等组织开展的蕴含丰富德育因素的文化活动整合起来,将校内和校外的活动整合起来,形成有德育主题引导下的几大板块的系列化活动体系,既使学校的德育活动在外延上有了拓展,也避免了过去德育活动与其他活动各自为政、相互割裂的状态,避免了德育工作只是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工作的局面,以此构建学校德育活动的崭新模式。其次是对每一板块的德育活动根据学校的德育目标,并依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系统整体的规划,形成自身的系列。活动规划既考虑到不同的教育阶段有适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相对独立的德育活动,又考虑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从而避免了过去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孤立性,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倾向。而随着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和活动的不断深入,活动设计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序列化地逐步提出新的要求,设计新的活动。前面的活动为后面的活动打基础,作铺垫,后面的活动巩固前面的活动,并又为更新的活动创造条件,这样前后连贯,使学校德育工作呈螺旋式上升的轨迹。

(五)营造绿色网络文明学校应成为信息时代学校德育的新课题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英特网这一新新的事物已逐渐成为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少年是多种年龄段中接受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最快的群体,网络的资源无限,点击无限,拓宽与探索无限,对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但是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也犹如一柄双刃剑,在其绚丽多姿的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暗流,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生更是严峻的挑战。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无处不在,我们不可能将孩子与网络隔绝,一味地“堵”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只会激起孩子的更强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使孩子流转于社会上的网吧而一发不可收拾。而青少年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一味的放任自流将更加危险。因此正确认识网络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各种挑战,帮助广大学生和家长找到行之有效的驾驭网络之道,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是信息时代带给学校德育的一个新课题。作为学校应充分挖掘、开拓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上的人力、物力资源,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让孩子真正成为新世纪网络世界的主人。主要的实施策略有:

1、挖掘学校现有资源,成立“红领巾网校”,以此为主阵地营造绿色网络文明学校的活动环境。

2、“雏鹰电脑节”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电脑网络活动

3、“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为基点,构建渗透于学科教学的网络文明应用环境。

4、“家校协同”为着力点,构建网络文明的社会大环境。

家庭层面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们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1/3之多。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少年儿童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社会。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品格,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和父母的身教言教相比,家庭环境涵盖的范围要广泛得多。能够传递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不仅仅是父母的语言和行为,父母的心态、家庭中的实物环境、心理环境、人际环境等都是影响少年儿童行为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提倡孩子自我教育。

尊重儿童的主人地位,家长首先要相信儿童,相信他们有接受教育的能力。当然相信孩子们的接受能力的同时,也要正视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如果“拔苗助长”,则同样违背了孩子的生长规律。尊重儿童的主人地位,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儿童,根据儿童的天性来培养道德品质。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人格、兴趣、爱好,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提倡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家长努力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评价。

(三)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育人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

1、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的气氛。

2、畅通家校渠道,尤其加强信息时代家校沟通的新形式的研究。

社会层面

我们在注意对家庭和学校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时,更需要对整个社会(区)这一少年儿童成长与学习的隐性环境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主要可以从二方面入手:改善青少年成长的媒介环境、改善青少年成长的社区环境。

(一)改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媒介环境

1、规范和改善媒介内容,发挥媒介对少年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引导作用。

规范和改善媒介内容,总体上说,要根据当代少年儿童发展需求来设计媒介内容,并重点考虑如何使少年儿童能获得更多的发展他们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的资源。

(1)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加强执法,以法律手段来净化少年儿童所接收的媒介内容。

(2)积极扶持和发展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媒介节目与内容。

(3)加强媒介及媒介工作人员的道德自律建设。媒介应为少年儿童树立起有利于其成长与发展的、符合社会未来方向的多元化榜样,而不是像目前一样,媒介几乎造就了一个没有榜样的时代,或者造就了一个只有歌星、影星和英雄的时代。

(4)还需要改善少年儿童对媒介的参与:①要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人格和权利,让他们在表达自己意见时成为主角,鼓励少年儿童说出他们真正的意见,不要将成人意见强加给少年儿童,使之成为成人“操纵”的对象;②建立一个较完善的机制来专门进行少年儿童的受众调查及处理、回复少年儿童来信,以保障大多数儿童有机会表达自己对媒介产品的意见;③注意平衡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利用媒介发表言论的机会;④借鉴国外经验,在评审少年儿童产品或制定有关少年儿童媒介政策时,成立少年儿童评审团或有计划地听取少年儿童的意见。总之,应该努力使儿童成为少年儿童媒介的真正主人。

2、制定少年儿童媒介保护的政策、法律,完善少年儿童媒介保护的技术

(1)政策上。对有益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及其创作、表演者,政府实行扶持、优惠或奖励政策,与此相应的是对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者的打击和惩治。

(2)法律法规上。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工作,以尽可能为少年儿童的媒体保护提供相对系统而完备的法制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的与少年儿童媒介保护有关的规章主要有等等有十多种。但是从以上有关的保护性措施来看,主要还停留在部门性规章上,而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内容。因此,尚须在以下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及时地把对少年儿童媒介保护方面的已成熟的做法纳入立法与司法程序;二是积极研究信息传播、文化市场、信息交往的跨地区和跨国际性,以及少年儿童自身的发展变化,在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前对少年儿童的媒介保护进行立法。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执法本身是法律发挥实际作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依法保护少年儿童不受媒体不良信息的侵害,预防青少年儿童的违法犯罪。

(3)技术上。如开发相应的商业软件,限制未成年人的邮件通讯对象和网上聊天对象、设定能够访问的站点、限定上网时间、对浏览器进行实时监控,拦截网址和过滤内容,可自动升级反黄数据库等。

(二)、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1)从社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入手,构建一个有利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健康人格塑造的良好社区文化环境。

①从社区物质文化建设来说,要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复合型的活动和发展空间。既有适合儿童嬉戏、玩耍的公共体育场所,也可适当建一些劳动基地,让孩子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欢乐,更应有文化设施,如社区纪念馆、社区标志、图书馆、阅览室等。

②就社区制度文化建设来说,应为儿童构筑一个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秩序井然的规则体系。首先要创建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组织。如社区教育委员会,可由社区成员代表、各级各类学校代表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共同组成,协调社区儿童教育事宜,管理社区内的各种活动场所和文化设施,规划和落实各种具体的教育措施。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法律和规章制度,如社区代表会议制度、社区成员民主政治参与制度、社区教育制度、文化和娱乐设施管理制度、媒介传播制度、影视游戏分级制度等。

③社区精神文化建设要承担起双重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一方面要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建立一个多样化的精神家园,以满足儿童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形成有效的导向机制,帮助孩子们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去鉴别、选择,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所以,社区文化建设首先要注意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引导和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网络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另外,社区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对儿童进行文化教育。

(2)构建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区监护和支持系统。一是建立综合性的青少年、儿童事务所(中心)。在城市可以作为社区行政机构的一个组织部门。中心有心理咨询机构、学习辅导机构、成长环境欠缺或流浪的少年儿童支持机构、流动少年儿童支持机构、失足少年儿童矫正和救助机构以及少年儿童成长与发展研究机构等。机构里的工作人员可以由社会知名人士、学者和社会志愿者(如离退休干部与教师、各级职能部门的干部和具有法律、教育、社会、伦理、心理、美学等学科知识的热心人士)组成。要设一定量的专职人员,大部分可以聘请兼职人员,要注意吸收大学生和青年充实力量。二是建立专门的问题少年儿童预防和矫正机构,以完善少年儿童司法保护与社会保护制度,使少年帮教、矫治工作落到实处,使失足的违法犯罪少年走好人生之路。这种矫正教育,是对被矫正少年进行特殊教育辅导、特殊关心帮助的一种社会教育福利。三是鼓励和支持社会慈善机构、社会公益性组织等非政府组织设立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

推荐访问: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小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