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伊春市医药化工行业发展规划制药工业是林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之一,化工产业在我市正在逐步崛起。为了进一步落实林区经济转型的战略任务和目标,引导和促进医药化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规划】“十一五”伊春市医药化工行业发展规划【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十一五”伊春市医药化工行业发展规划
制药工业是林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之一,化工产业在我市正在逐步崛起。为了进一步落实林区经济转型的战略任务和目标,引导和促进医药化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增强医药化工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制定《“十一五”伊春市医药化工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经济转型为动力,以“制药兴财政”、“化工促转型”为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手段,围绕把医药化工业做大做强,努力在培育龙头建集团、品牌开发、开拓国内外市场、引进培养人才上搞突破,加快推进我市医药化工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进程,逐步建立结构合理、独具特色、效益突出、科工贸一体化的医药化工经济体系,尽快使林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促进全市医药化工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依托林区的药材资源优势和化工业基础,做强医药化工业。
坚持发展开放型医药化工经济原则。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抓住国内外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结合市情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在我市建立合作、合资和独资等外向型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关键设备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市医药化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品外销。
坚持大上规模、小创特色原则。实施集团带动策略,培育和发展具有伊春特色的、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成为全市医药化工产业发展的支柱;积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速医药化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围绕北药开发,立足林区绿色、无污染的资源品种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着力培养具有“小兴安岭北药”特色的独家名优产品,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坚持科技兴药、兴化原则。要加大科技投入,重点突破,总体跟进,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创新的跨跃式发展;坚持新产品开发、仿制药待开发、老产品改进并重原则,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以制药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新药开发体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
坚持制药经济多元化发展原则。从伊春实际出发,在大力发展制药名优产品的同时,向相关产业进军,在功能保健品、食品添加剂、饮料添加剂等方面取得新成果,形成多元化发展的医药工业新态势。
(三)发展目标
1、全市制药工业增加值2005年末达0.9亿元,到2010年末力争实现3.47 亿元,年均递增31%;销售收入4.39亿元,年均递增27.6 %;利税0.35亿元,年均递增23.9%。“十一五”期末,北药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 以上。
2、全市化工业2005年末实现工业增加值1.12亿元,到2010年力争实现5.38亿元,年均递增36.9%;产值14.3 亿元,年均递增33.3%;利税1.7亿元,年均递增33.6%。我市化工业到2010年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合成氨达到18万吨,尿素30万吨,甲醇15万吨,硫酸4万吨,煤焦油3万吨,可降解塑料3万吨。“十一五”期末,化工经济总量占全市生产总值的 %。
3、“十一五”期间医药工业规划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4.4亿元。化工业计划规划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7.1亿元。
二、我市医药化工业发展的客观基础
(一)医药工业
1、我市医药工业现状
“十五”期间,随着林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市把医药工业摆上重要位置,尤其是近几年把医药工业作为培育特色、重塑优势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推进,使全市医药工业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一个新兴的优势产业。我市共有制药企业6家,都已通过GMP(国家药品生产规范)认证。这6家制药企业大多数是以生产中药制剂为主的中小型企业,职工总人数1,100 人,资产总额22,649万元,可生产中、西成药二大类9个剂型157个品种。经过最近10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营销渠道,拥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概括起来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制药企业GMP改造认证取得圆满成效,龙头企业建设登上新台阶。各制药企业作为改造认证的主体,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坚定信心,克服了诸多困难,有条不紊的实施GMP改造。全市6户制药企业投入GMP改造资金10,160万元,企业GMP改造投资比前十几年企业技改资金的总和还要多,新建面积2.48万m2,占总建设面积的52%。新增设备396台(套),占全部设备的60%。年生产能力可达5亿元,比改造前翻了两番半,企业固定资产较改造前增长了70%。 这些企业认证后,扩大了生产能力及规模,增强了企业的质量意识,产品抽样检查合格率逐年上升。
二是品牌培养意识不断增强。全市有国家和省批准药号的品种达181个,其中部优1个、省优4个、国家级新药4个,生产剂型由片剂不断向丸、颗粒、冲剂、栓剂、胶囊等多种剂型扩展;应用范围也由普通中药向中西药结合及药茶、药酒等医药保健品、生物制药方面延伸,创出了具有林区特色的品牌。铁力红叶有自己的主打品种“康妇消炎栓”,仅此一个品种占企业销售收入的70-80%。格润药业的复方蒲芩片、柏子养心片两个品种分别占销售收入的43%、41%。伊春药业的北豆根胶囊和芩暴红胶囊两个品种实现产值2,020万元,占企业总产值的86%。
三是市场运作更趋灵活。从主导品种销路看好的经验看,各药厂普遍采取了建立自己营销网络和区域总经销等多种方式。铁力红叶制药现有销售人员300余人,在全国28个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络,实行区域经理负责制,今年1?8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945万元。格润药业现有销售人员37人,实行区域总经销的销售模式,部分产品进入专业批发市场,今年1?8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032万元。从整个销售渠道和形式看,药品营销逐步与市场要求相适应。
“十五”期间,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全市医药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龙头企业不强,基地规模不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二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政府引导导向基金缺乏,各地及药材基地建设和各企业缺乏自我积累,筹措资金和外来的投资较少。三是市场开拓性不强,中介组织少,订单生产不多,产加销链条不够紧密,中药材经销相对薄弱;四是药材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的少,市场占有率低;五是新产品开发能力低,技术人才匮乏,高科技新产品和名品名牌少,发展后劲不足。
2、我市北药开发的资源基础
伊春是国家重点林区,小兴安岭纵贯全境。由于伊春地广人稀、昼夜温差大、种群分布集中,使其天然药材不仅储量大,而且药材质量好、品位高。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我市天然药材可分为4类600多种。一是植物类药材,全市约有400多种,进入国家药典的有98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贵药材,如人参、刺五加、五味子、满山红、暴马子、三棵针、龙胆草、龙芽葱木、穿地龙、防风、党参等20多种。二是动物类药材,约有10多种,主要有鹿、熊、獾子、林蛙、蜜蜂、蚂蚁、等。三是真菌类药材,已知的有100余种,如灵芝、猪苓、树舌扁芝、蜜环菌、铆钉菇及粒皮马勃、梨形马勃等属于传统中药或民间药物;四是矿物类药材,已知的有6种,如赭石、玛瑙、白云石母、水晶石、石英石、石膏等。由于林区特殊的气候和环境因素影响,我市药材品种具有相对集中,易于采集;抗逆性强,资源恢复相对较快;人工栽培育易于成活及纯天然、无污染、品位高等特点,是我市地道药材开发和北药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基础。
3、北药产业发展趋势
医药产业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国际化并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产业,也是一个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相结合、第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行业,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医药工业在我市不仅是一个具有区域差异和特色的产业,更是独具发展潜力和高效、高竞争力的产业。
①医药工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据有关方面统计,人民生活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医药消费水平就提高1.3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人均医药消费水平在8美元左右,大大低于世界人均用药50美元的水平,仅为法国的2%、美国的2.3%。预计到2005年末,全国用药总量将由2000年的1,030亿元上升到1,800亿元,全球医药生产销售额连续10年平均增长7.95%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病吃药,无病保健的意识不断增强,从日常消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保健已初现时尚,我国OTC市场容量正在以15%的速度增长。同时,受全球兴起的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意识的影响,人们对中药的依赖性加大、信心度提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国际植物药材市场份额已达270亿美元,已有40亿人使用中药治病,中草药开发利用在10年内将在世界全面兴起。这都将为我市医药工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为“林都北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无限商机。
②北药产业面临的发展氛围和环境。由于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需求,国内外对中医中药的研究开发都在加快,已有124个国家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香港已启动建立“中药港”的计划,成都正在郫县建立“药谷”,杭州拟打造“新药港”,安徽在亳州建立“中药药都”等等。由于医药产业是快速发展的行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2%以上,已成为国内投资热点,许多省市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目前已有30%以上的省、区把医药产业作为本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一些制药企业和药材种植户积极性很高,使医药工业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③入世对医药工业的机遇和影响。中国入世后,国内外市场逐步融为一体,市场竞争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增多,虽然我们获得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更大发展空间,但也面临严峻挑战。而就其以中药为主的我市医药产业而言,则是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随着我国医药产品加入国际市场的空间更为广阔,尤其中药产品既不存在知识产权的限制,又有较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各国将逐步解除中药贸易壁垒,放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限制,为独具特色的北药抢占国际市场提供新的机遇;其三,入世后有利于国际间技术引进和合作,为我市开发北药新项目,优势产品上档次、上规模,将创造新的条件。我国医药工业将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而中药则主要由于生产技术低、结构不合理、种植格局单一、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受到冲击,需要在药材上以绿色、无污染为质量保证,并在加工上提高科技含量和新药研制能力,以特色和市场差异赢得竞争。
(二)化工业
截至2005年末,全市化工业共有企业8 户,拥有资产总额8.3亿元,主要产品品种有合成氨、尿素、甲醛、 煤焦油、硫酸等,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8645万元,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5.5%。浩良河化肥厂是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七家分公司之一,2002年3月29日,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成功,浩良河分公司“油改煤”化肥工程正式启动,2004年7月工程全部竣工投产,年生产能力为尿素20万吨、合成氨10万吨,2005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7645万元。伊春市永丰黄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是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生产黄金、硫酸的专业化企业,该企业主要以含金、硫的精矿为生产原料生产硫酸,提取黄金,硫酸产量4万吨/年。这两户企业已成为伊春化工业的龙头,为我市发展化工业奠定了基础,引领化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医药化工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和战略
(一)医药工业
1、发展方向
我市医药工业在发展方向上应从“区域差异性、市场稀缺性、优质高效性、适度规模性”等特色中确定重点,努力把小兴安岭特有、其它地区也不多的“野山参、北五味、刺五加、满山红、林蛙油、熊胆、鹿茸”等名品发展成为系列化的拳头产品,擦亮绿色、无污染的“林都北药”品牌。同时,在产品应用范围上,从普通中成药向药膳、药茶、药酒、药浴方向扩展;在开发重点上,从传统药物向生物药品、保健药品、功能饮品方向扩展;在产品剂型上,从片、丸、栓、囊向粉针、水针、口服液等方面扩展,努力开发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便(生产方便、储存方便、运输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的北药产品,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
2、发展重点
在当前国内外医药药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加快医药产业发展,要着力培养一个能够充分体现“林都北药”这一地区差异和特色的企业群体、产品系列、独特品牌。因此,要立足长远,抓住当前,突出重点,集中“培育一个集团、打响五个品牌、开发贮备后续品种”,以便在竞争中赢得市场。
培育一个集团,就是以推行GMP认证为契机,以技改、合资合作、改组整合等方式,重点培植龙头和骨干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形成带动“林都北药集团”的建立,以解决分工协作、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对外宣传的问题。
打响五个品牌,就是以目前市场知名度较高、具有带动力的“康妇消炎栓、芩暴红系列、北豆根胶囊、三特感冒片、刺五加片”为重点,通过扩大宣传、扩大销售,形成“林都北药”的市场影响力。
开发贮备后续品种,就是对已着手开发的“多利欣、诺可美、潜米沙坦胶囊、地红霉素肠溶胶囊、六甲嘧胺、无醇消咳喘”等品种,作为贮备产品,加快研制开发进程,增强北药产业发展后劲。
3、发展战略
根据我市医药工业的实际情况,要突出解决市场份额小、企业效益低、融资渠道窄的问题,下力气改变“小而全”、“小、散、低”的粗放型生产格局,按照产业升级的要求,坚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优势品牌为龙头,充分发挥小兴安岭丰富的野生地道药材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四大战略”,努力在布局上调优、在规模上调大、在区域上调专,促进医药工业健康迅速的发展。
一是从医药市场新的消费需求出发,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充分利用种植药材和野生药材资源空间、时间差,大力发展立体种植、生态养殖,重点发展绿色、无污染的地道药材生产,在加工上要突出绿色,以中药为主,优先发展市场容量大、疗效显著的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疑难病症的新产品及滋补保健系列产品。
二是从增加产品附加值出发,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要重点改造老企业、老工艺、老设备,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开发速度,使产品通过创新提档升级,不断把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医药产品、保健品优势,彻底改变药材以输出原料和初级加工为主的局面。
三是从优化配置资源出发,实施龙头牵动战略。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组建由松散型向集约型、紧密型过渡的企业集团,实行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千家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快药材资源向工业延伸,向商业延伸,向第三产业延伸。以名优新特产品或骨干企业为龙头发展订单药业,把制药及流通企业同药材种养殖基地、职工家庭(农户)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以此带起一片基地,兴办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经济。
四是从调动社会资源出发,实施市场开发战略。实施市场经济的集约化管理方法,采取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经济多元化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发展高新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现代产业发展趋势的产业布局、竞争能力较强的产品系列,增强企业市场开发的能力,提高林都北药的市场占有率,使医药工业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二)化工业发展重点
发展化工行业要相对集中,不能搞遍地开花,应以基地化、集约化为发展趋势。我市化工业主要以东部集聚区为主,重点发展化肥、煤化工等产品系列,以浩良河化肥分公司为龙头,依托目前公司在合成氨、尿素生产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前提下,还要进一步多元产品,降低单一产品经营的风险,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把浩化建成以煤化工为龙头,以化肥生产为主,积极开发其它化工产品的现代化企业。抓好“尿素扩大生产能力、10万吨甲醇、二甲醚、可降解塑料等项目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实现销售收入146946万元。伊春市永丰黄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要在生产经营的同时,不断地寻找新的矿源开发新的项目,开拓市场,实现规模效益。抓好朗乡林业局年产5万吨甲醇生产线项目建设,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547万元。抓好龙泰煤化有限公司年加工煤焦油3万吨项目建设,该项目总投资3800万元,主要产品是工业葱油、沥青,竣工投产后,预计年产值7500万元,利税775万元。
四、推进措施
(一)以培育龙头企业为突破点,加快医药化工产业升级。针对我市医药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小、企业分散、缺少龙头的实际,重中之重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促产业升级,带动药材基地建设,促进林都北药集团的形成。要按照扶优扶强、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倾斜的思路,以形成优势产业群体和实现规模经济的目标,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帮扶、企业全力以赴的措施,通过招商、联合、引资改造、资产优化重组等方式,募集各方面资金。以GMP认证为契机,培育龙头,建设现代化制药企业,组建北药集团,带动产业升级。同时,要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促进企业管理整体升级。
(二)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点,全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要抓住科研机构改革的机遇,引导相关科研单位开展北药开发技术研究。同时,要增强企业开发新药的意识和综合创新能力,积极创造条件使企业挂靠一至二个院校或科研单位,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通过成果转让、联合开发、院企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以开发研制生物制药新剂型和高附加值品种为切入点,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效益好的项目。
(三)以市场开发为立足点,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结合我市实际,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培植品牌。依托芩暴红系列、北豆根胶囊、康妇消炎栓等现有的品牌,坚持高起点,依靠高科技,进行产品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打响品牌,创造名牌,以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组织强有力的营销。在我市地处边远、知名度小的比较劣势情况下,要赢得市场必须舍得投入资金和人力。要通过产业化联结,集中资金,统一策划,统一做广告宣传,以其绿色、无污染、原产地药材药品的招牌,以形成高层次、宽领域的影响面。同时,要组织一支具有产业化特点的多层次、多元化联合营销队伍,强化产品的宣传攻势和推销力度,形成市场开发带产品开发,产品开发促市场开发,开拓医药化工业的新领域。
(四)以加快培育人才队伍为着力点,提高医药化工产业竞争能力。要通过培训、进修、面向社会招引、实行联合等方式培养和引进跨学科的学术技术人才、跨领域的经营管理人才、熟悉药品注册法规的专门人才、精通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培养人才要合理规划,逐步实施。长远要立足利用好当地的教育资源,开设与相关的专科班;中期主要是选送优秀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有重点的到有关院校进修;短期主要是针对实际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尽快培养出一批自己的医药化工技术和管理人才。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承认价值的良好环境,在人才管理上,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广开门路,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搞好人与技术的结合,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竞争武器。
(五)加大扶持力度,创造发展医药化工的大环境。政府部门要在管理机构、发展规划、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企业改革等方面突出医药化工的产业地位。用足用好“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转型试点城市”等优惠政策。一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药材基地建设,加强珍惜药材采集的保护措施,实现药材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二是技术、人员培训服务。帮助企业对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其它重要部门、重要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集中培训。三是综合协调及投融资服务。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资金、技术、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各级政府、各企业要搞好配合,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和省的各类投资、贷款,为全市医药化工产业发展积极寻求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四是信息及政策法规服务。及时交流企业生产、质量、人才管理的经验与信息,发布对全市企业有共同需求的医药化工产业发展动态。通过上门指导、现场办公等方式,就医药化工产业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和专业技术向企业开展宣传、咨询和解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