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商务规划】虹口区楼宇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商务规划】虹口区楼宇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时间:2023-05-18 15:3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虹口区楼宇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上海市虹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为加快推进楼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特制定虹口区楼宇经济“十二五”专项规划。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务规划】虹口区楼宇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供大家参考。

【商务规划】虹口区楼宇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虹口区楼宇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根据《上海市虹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为加快推进楼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特制定虹口区楼宇经济“十二五”专项规划。本规划具有资源的前瞻性,是“十二五”期间推进楼宇经济发展的依据和保障。

一、“十一五”期间楼宇经济回顾

截至到2010年底,全区竣工投入使用的商务楼宇共计62幢(注:单体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纯办公楼宇。见附件一),办公总面积为144万平方米。其中2005年前竣工楼宇32幢,合计办公面积为75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竣工楼宇为30幢,合计办公面积为69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楼宇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税收总量增长,亿元楼悄然出现。

至“十一五”末,62幢楼宇三级税收总量为23.6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量的23.1%。“十一五”期间,楼宇税收总量呈增长态势,其中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度出现7.9%的负增长。楼宇税收五年平均增幅为8%

“十一五”期间,虹口经济持续发展,亿元楼逐年增加,2008年亿元楼宇增至8幢,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亿元楼宇减至4幢。到“十一五”末(2010年),亿元楼宇数量为7幢。

“十一五”末,楼宇内产生税收贡献的企业约4600多户。户数落地率约达到69%,单位面积产税率为1666/平方米/年。

(二)新楼宇对区域经济贡献明显,呈现南强北弱的格局。

“十一五”末,三大区域楼宇中,北外滩地区企业989户,税收9.37亿元,占区总额9.12%;四川北路地区企业1140户,税收5.32亿元,占区总额5.18%;大柏树地区企业893户,税收3.15亿元,占区总额3.07%。三大区域楼宇产业集聚度和税收贡献度均有所提升,南强北弱格局明显。北外滩地区楼宇贡献度首位,主要聚集众多的航运企业。四川北路地区楼宇贡献屈居第二,依赖于商贸类企业。位于我区北部的大柏树地区虽楼宇数量不少,但品质不高,产业集聚度相对薄弱,小企业成群,税收贡献最少。

(三)加强楼宇管理,形成全区发展合力,使楼宇资源成为招商重要载体。

多年来我区楼宇在“属地化管理,开放式招商”原则指导下,积累了实践经验,形成了以区投资促进办公室牵头的楼宇服务工作小组,多数街道都成立了楼宇管理与协调办公室,为楼宇服务与招商引资提供了组织保障。为促进产业集聚,提升服务功能,实现科学发展,区政府设立了三个3000万的专项发展资金,分别在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四川北路商业街、大柏树知识创新与服务贸易圈三大重点区域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吸引重点企业落户,通过补贴和奖励的方式,提高企业的能级。为改进服务环境,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2008年开发“虹口区楼宇信息系统”,为区招商引资提供资源信息,定期根据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掌握楼宇经济动态情况。

二、“十一五”期间楼宇经济不足

(一)高档楼宇数量不足,软硬件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中心城区新楼宇竣工较为集中,楼宇体量明显增加,我区楼宇“十一五”增量明显,但面积总量仍处于全市中心城区第8位,高档甲级写字楼数量更是稀少。

(二)配套设施滞后,新楼宇分散孤立。

我区楼宇品质档次不高,功能不全,与浦东、静安、卢湾、黄浦等区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楼宇的国际化、全天候、舒适性、节能化、数字化程度不高、配套的商业娱乐、餐饮、金融、电信、停车、物业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可喜的是,一直困扰我区楼宇经济发展的交通问题在“十一五”末得到很大改善。此外,新竣工及部分处于开发中的项目分散孤立,难以形成群体和规模效应。从中心城区楼宇经济发展好的经验看,楼宇也要集聚,一方面容易形成氛围,另一方面节约周边配套成本。

(三)外资项目偏少,产权与管理分离,可持续发展成本加大。

我区楼宇开发商规模偏小,外资项目偏少,楼宇散卖现象严重,小业主众多,使楼宇品质下降。造成规划与产业功能脱离、楼宇设计与入驻企业的需求脱节,产权与管理相互分离,导致外向度低,外资企业落户较少,招商难度增加、成本上升。

三、“十二五”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机遇。

1.区位与联动优势。虹口处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之处,区位优势良好,特别是北外滩与陆家嘴、外滩三足鼎立,形成“黄金三角”,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城一带”的延伸和拓展。同时,我区未来新建一大批楼宇,在规划理念,建造品质上存在超越前期楼宇水平的空间。

2.产业与文化优势。虹口的三大区域中,楼宇经济产业特征已日益凸显:北外滩要以航运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为特色,提高业态集聚度,增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带动作用。四川北路具有传统商业街的发展基础,现代商贸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亮点。大柏树在中小企业的带动下,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行业等其它行业已初具规模。

3.空间与可持续性优势。“十二五”期间,随着北外滩第二、第三层面的开发,四川北路商业街能级的提升,以及大柏树地区功能性机构、高校院所等创新资源的整合,虹口区楼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不断增强。仅北外滩地区,竣工的办公面积为72万平方米,其他地区还将提供53万平方米商务办公楼宇。

(二)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虹口作为航运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组成部分的产业基础、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优势,完善楼宇规划,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率服务,进一步提升楼宇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的载体功能,提高楼宇经济的贡献度。

(三)发展目标。

1.商务楼宇办公面积与楼宇数量:存量商务楼宇62幢,面积为144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开竣工项目26个(见附件二),新增商务商业面积280万平方米,其中商务面积166万平方米。至“十二五”末,合计商务楼宇数量为88幢,面积总量为310万平方米。

2.楼宇税收总量:“十二五”末,占全区税收总量的30%以上。

3.亿元楼宇数量:“十二五”末,为10幢。

四、主要任务

(一)提升规划水平,提高楼宇品质。

楼宇的规划建设水准直接影响未来招商引资的质量。应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合力推动楼宇发展。对于还处于土地动迁、招投标、规划报批等阶段的项目,规划、建设部门与经济部门应加强沟通,在土地动迁、项目招标、规划报批时,相关部门须同步考虑入驻企业的需求和功能定位。

(二)完善配套设施,形成良性循环。

审批部门须加强楼宇形态规划指导,丰富商务商业载体功能,以商业业态调整促进商务能级提升,以商务能级提升带动商业繁荣发展。将商务和商业的配套提高到相对合理的水平,使商业功能与商务功能相匹配,相互依存,共融发展。新的楼宇审批应尽量按照“虹口区甲级写字楼标准”(附件三)来执行。

(三)发展“块状”楼宇群,为产业集聚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区楼宇经济要立足发展以航运、金融、现代商贸、文化创意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产业集聚力度,通过楼宇聚焦、服务聚焦、措施聚焦培育品牌楼宇和专业楼宇,未来的商务楼宇建筑群体的面积至少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才能有效地形成楼宇之间的相互呼应。加上周边较完备的配套设施,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我区多个“块状”楼宇群,为楼宇经济发展服务。北外滩第二、第三层面已在滚动开发中,围绕轨道交通十二号线两个站点形成国客楼群、汇山楼群、白玉兰楼群;四川北路在点线结合的基础上,加强支马路开发,形成虹口足球场区域楼群、东宝兴路区域楼群、10号线沿线楼群;大柏树地区楼宇相对集中,有块状发展的基础,但老楼居多,通过改造一批楼宇,盘活重组楼宇资源,重点为沪办区域楼群、纪念路楼群。

(四)合理配置楼宇资源,吸引外资项目、集聚民营资本和企业。

目前我区楼宇经济南强北弱的格局暂时不会改变。南部地理位置、楼宇资源和商务环境相对成熟,要注重提高区域的外向度,要以外资项目、总部经济、航运、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和功能性项目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北部地区楼宇资源相对次新,还有改造后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将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近年民营企业日趋壮大,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不断激发,聚集日益强大的民间资本,将中档楼宇打造成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集聚地,应是我区招商引资的重点。民营企业经几十年的迅速发展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中小企业也成为新兴产业的生力军,我区应坚持规划引导,选择中低档的次新商务楼作为招商载体吸引民间资本。南部和北部地区的街道在楼宇的招商引资上,可以通过 “错位竞争,互相借势,共推合作”,形成共赢的局面。我区将选择一部分集聚基础较强的专业楼宇作为对象,通过研究产业导向政策,引进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到“十二五”末,打造若干幢品牌特色楼宇。

五、保障措施

(一)抓管理、抓合作。

1.提高政府在楼宇管理和资源配置的能效。政府可以尝试在国资委下属成立专业公司,通过参股、注资等形式与开发商合作,扩大政府在楼宇租、售中的权限,提高引资企业的质量。

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为区域经济服务。实践证明,协会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协会的作用,通过“以企招企、以商招商”的方法为我区招商引资服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各种企业和行业协会,如“航运业联合会”,带动区域的产业发展。

(二)抓队伍、抓服务、抓效率。

1.楼宇管理 “三项原则”。

1)服务属地原则:街道要为辖区内楼宇提供综合服务。

2)资源共享原则:区域内所有楼宇资源,各街道实行共享。

3)重点引导原则:试点重点楼宇由政府统一负责对外招商。除存量企业外,楼内新引进注册的企业,户管归属区政府管辖,对于引进的单位,区给予一次性扶持。

2.实施“两项服务机制”,确保楼宇经济良性发展。

1)联动服务机制。树立服务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提高靠前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你投资、我助力,你困难、我解忧,你成功、共分享”的服务观念。发挥“区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对一些涉及几个部门解决的问题,要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街道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形式,及时解决企业在引、留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和客商营造良好的区域投资服务软环境。

2)快速反应机制提前介入机制坚持属地化管理。提供“需求式服务”菜单,平时以“少扰企业或不扰企业”为服务原则,让重点企业安心经营,只有当企业出现困难时,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第一反应,做到及时及办,迅速为企业提供需求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服务时做到深入、细致、高效。

3.培养一体化服务队伍,提高楼宇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街道的楼宇专管人员一体化服务队伍,每幢楼宇专人负责招商、事务协调、党建联络;统一专管员培训,定期召开例会,确保数据规范、有效。通过分散维护和集中管理的方式,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为区域经济决策提供数据。

推荐访问:虹口区 规划 楼宇 【商务规划】虹口区楼宇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