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龙城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推荐】

龙城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推荐】

时间:2023-05-19 12:1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简要回顾2010年,区人民政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龙城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龙城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简要回顾

2010年,区人民政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新区建设为契机,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务实尽责,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立的各项工作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亿元,同比增长32%;一、二、三产增加值7.4亿元、21.64亿元和12.96亿元,同比增长19.1%、40.7%和27.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亿元(新口径3.25亿元),同比增长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55.1%;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同比增长15.6%。

(一)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发展迅猛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深入实施“工业强区、项目立区”战略,工业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4亿元、工业增加值17.14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9户,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实现60亿元和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1.5%。

民营经济突飞猛进。全区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增加值和税金分别实现130亿元、32亿元和3亿元,分别增长35%。全年新增亿元企业1户,5000万元企业2户,500万元企业30户。朝阳重机集团日产8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已经完成,黑猫炭黑4、5号生产线正在积极筹建,正大祥和药业集团通过国家GMP(即良好作业规范或优良制作标准)认证,当凯电力荣获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化二级企业,议通公司被评为辽宁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

项目建设成效卓著。围绕新能源电器、矿山冶金水泥机械和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建设,全年共引进域外招商引资项目150个,协议引资额62.8亿元,到位资金51.74亿元,同比增长87.55%。预计实现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全年储备重点项目70个,实施重点项目7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6个(是2009年的2倍),总投资69.1亿元。江西佳辉集团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的光电产业化项目成功签约落户,并已开工建设。高新技术园区入驻企业已达到72户,新引进企业38户,有17个项目建成投产,规模企业达到29户,实现产值10亿元;农业园区新入驻项目10个,总数达到30个,总投资19.82亿元,带动农户10万户,有8家企业建成投产;工业园区异地规划仅8个月时间,已有投产项目2个,协议入园项目6个,总投资2.6亿元;意向投资项目20个,总投资10.7亿元。

(二)设施农业长足发展,农村经济稳步推进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紧紧围绕“五个一工程”和4万亩设施农业建设目标,全力推进高效农业区建设。全区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13.8亿元,同比增长15%,畜牧业和种植业产值分别达到8.28亿元和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61%。大田作物获得丰收,粮食产量达到2.17亿斤。

设施农业高潮迭起。以重点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建设为内容的产业化经营取得重大突破。农事企业发展到36家,有18家成为市级龙头企业,4家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到3.3亿元,带动2万户农户进入产业化链条,占全区农户总数的52.5%。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160个,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9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7.8万亩,葡萄、玉米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圆满完成“五个一”工程畜牧小区和畜禽标准化小区建设任务,新增规模饲养场180户,高效农作物面积达到1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4%。

林业水利再创佳绩。围绕生态龙城建设,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全年植树造林达到12万亩,完成荒山造林10.8万亩,发展经济林1.2万亩,发展酒葡萄、中药材、林下经济3万亩,优质果生产面积达到3.5万亩。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完成灌溉工程4处、高效农业配水10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3.75万亩,完成农村饮水工程11处,解决近6000人的饮水难问题。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卓有成效,改造中低产田6000亩,100户召都巴镇杠头沟村移民喜迁新居。气象部门全年实施人工增雨37次,增加降水4800万立方米。

(三)城区经济日新月异,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

服务业集聚区初具雏形。紧紧抓住全省加快发展城区经济这一历史契机,以构建城区服务业体系为重点,引进了一批投资体量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项目,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投资10亿元的新天地商贸文化城项目一期工程、投资3亿元的金属材料交易市场、投资1亿元的豪德贸易广场二期工程等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总投资50亿元的八里堡新城建设项目启动招商;总投资5亿元的化石文化产业园项目进入规划设计;总投资5亿元的奥特莱斯商务广场项目土地组件完毕,预计全年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超过48亿元。

房地产开发快速推进。以西大营子镇、八里堡村、公皋村改造为重点,切实加大土地征用工作力度,储备房地产开发用地1400亩,新天地商贸文化城、钢材市场、标准化厂房和八里堡城中村改造中华园、盛世龙城、利民花园等房地产、商业地产项目快速推进,八里堡二期、西大营子镇及公皋城中村改造启动实施,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37.66万平方米。

旅游业发展初具成效。充分发挥上河首化石资源和燕山湖生态资源优势,加大旅游招商和宣传力度,倾力打造旅游品牌。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日臻完善,燕山湖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已经完成,有6户工商企业和房地产企业投资入驻,我区被批准为“辽宁省旅游强区”。边杖子乡椴木沟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有2个村被评为“辽宁省旅游专业村”,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2亿元。

(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高新技术园区紧紧围绕新能源电器产业基地建设,建成区3平方公里实现“七通一平”,累计投入征地动迁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3亿元,园区内8条主干路建成里程4995延长米,铺设给排水管线1.5万延长米,栽植绿化树木15万株,铺设彩砖5562平方米。一期建设标准化厂房6.4万平方米并交付使用,二期4.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开工建设。农业园区2平方公里建成区实现“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新投入资金4100万元,完成区间路路基工程450延长米,铺设上、下水管线各650延长米,架设供电主线路500延长米。工业园区规划了总面积20.93平方公里的矿山水泥机械产业园和冶金电力配套产业园,已征用土地约32公顷,按照“举债启动、滚动开发”的方式,全面完成1.5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前期工作。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扩容提质成效显著。城中村改造规划总用地面积24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乡村水、电、路等基础建设全面加强。投资135万元,完善全区环卫基础设施,修改建垃圾散点230处,新(改)建民厕410座。交通工作规划了总长36公里贯通区内南北的主干路工程,完成国道101线龙城段路面工程21.5公里,普通公路绿化50.5公里。

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全区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大幅度提高,环境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监管减排等手段,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超标企业,老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消减化学需氧量126吨、二氧化硫1000多吨,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8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五)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劳动就业工作成绩斐然。大力开发新就业岗位,实行城乡普惠制教育培训和城镇实名制就业,能保证每个家庭都有一人稳定就业,完成城镇实名制就业3994人,劳务输出1.4万人,劳务输出示范乡镇6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等贫困群体救济保障金标准又有提高;残疾人救助基金和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发挥了明显作用;新农合农村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99.85%,已发放补偿基金1600万元,受益农民达11万多人次;全年发放城市低保资金3300万元、农村低保资金530万元、优抚资金220万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每人年提高350元;累计建设廉租住房1.25万平方米。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共向上级争取各类扶持资金1780万元,实施4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区域性中心敬老院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即将投入使用。

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坚持依法行政,实施政务公开,积极推行行政权力运行制度改革,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完善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消防水平得到提升,全年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全面完成“五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主动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结人大代表建议22件,政协提案52件。顺利完成了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加强社区建设,有4个社区达到市级标准化水平,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化解了涉农涉地、城市动拆迁、村屯改造等一批信访问题。不断完善三级安全责任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推进安全社区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确保了全区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了全区社会稳定。

(六)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边杖子乡罗普斯金辛杖子希望小学投入使用,异地新建八里堡小学教学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完成了2.6万平方米校舍安全工程任务。医疗卫生不断加强。区人民医院建设已完成动迁工作,投资230万元完成了西大营子镇中心卫生院主体工程,实现了每乡镇一所卫生院目标。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和医疗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了卫生保障水平。群众文化不断进步。区社会事业大厦主体已经完工,新建2个村级文化体育广场和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农家书屋130个,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调查任务,文物景点总数达到425处。启动实施了大平房镇三座辽塔维修工程,有5处文物景点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了828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任务。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强化。计划生育全程代理服务制被列入省人口计生工作创新项目,家庭健康促进计划被省评为先进区,人口计划生育信访工作被省评为规范化管理先进区。全年有10个村实施“整村道路硬化”工程,总里程达17公里。武装工作全面加强,双拥工作再创佳绩,军民协作区建设成果丰硕,圆满完成了全年征兵任务。审计、物价、统计、农机、民族、宗教、人防、外事侨务、妇儿、精神文明和老龄等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全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期间,区政府紧紧依靠区委的坚强领导、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全区人民的团结奋进,强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了历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加速全区发展,构建和谐龙城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五年,全区生产总值由7.79亿元跃升至42亿元(预计数,下同),比“十五”期间增长了5倍,年均增长39.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596元,年均增长33.5%。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5.3:47.5:27.2,首次实现了二三一排序,到“十一五”末期三次产业比达到17.6:51.5:30.9,二三一排序结构保持稳定。财政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跃上2.8亿元新台阶,总量是“十五”末的11.7倍,年均保持63.5%的高速增长。由于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惠及了全区人民,仅公教人员调资一项就增加支出约9380万元,人均累计增资近1951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15亿元,年均增长6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由19户增至109户,年产值超亿元企业由1户增至9户。全区农业总产值增长172%,年均增长22.1%。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五年实际利用外资2350万美元,域内资金127.7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2.06%、62.26%,累计引进项目438个,利用内外资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园区入园企业突破100户,完成投资超过50亿元。新能源电器产业基地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朝阳新能源电器特色产业基地”,农业园区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龙城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辽宁省最具成长性的工业园区。三个园区并驾齐驱、共同支撑全区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标志的新型流通业态不断增大。豪德贸易广场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市级商业中心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建筑业步入快速发展期,增加值年均增长43.7%,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发展,五年累计开发竣工面积100万平方米。几年来,高投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果,为今后的大发展、快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全力创建“平安龙城”,连续4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区。居民收入和财富积累显著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年均增长18.1%。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理念,狠抓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抓项目建设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建设就是抓落实,只有抓好落实,才能把决策变成实践,把任务变成行动,把蓝图变成现实;必须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勇于开拓创新,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创新的精神凝聚力量,用创新的措施破解难题;必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关注群众疾苦,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干部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的五年;是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为实施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五年。这些成绩凝聚着全区人民的辛劳和智慧,是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关怀支持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监督、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是政府全体同志破难攻坚、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人民群众,向长期以来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帮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在我区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及所有关心支持全区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在全省56个城区中,我区的区域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具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还比较少,发展压力很大;现代服务业刚刚起步,尚不能适应城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保障就业安置能力有待加强;解决民生问题投入与现实需求还不足;土地、资金瓶颈问题还比较突出,与发展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及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区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宏观发展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一是省政府自去年以来高度重视城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为我们增加了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新区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大环境中,将使我区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宽松,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是金融危机后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国际资本流动将再趋活跃,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会有新的突破,环保、低耗、节能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旋律,将有利于我区超级电容器等新兴产业吸引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三是承接产业转移条件更加优越,区位优势更加明显。随着鞍凌钢、燕山湖电厂的建成投产,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将更有利于发展相关上中下游配套产业。京四高速的通车以及高速铁路的修建,将使我区的交通条件更加便利,与北京、沈阳等经济中心地区联系更为紧密。四是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鞍凌钢的投产,龙城新区新城(八里堡新城,下同)的建设,人民生活消费、企业生产配套需求加大,将形成一个10万人左右的新城区,将有力地促进我区全域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进程。五是多年持续投入为今后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保持在50%以上的增幅,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我区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六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新区体制和机制的理顺为新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目前正在进行的开发区和龙城区在新区构架下的完全整合,实现一套人马,几块牌子的完美集合和统一,为下一步新区发展在办事效率上、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上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保障。

同时,我们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加大。“十二五”期间,既要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又要进一步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将使我区面临更大的资源制约和环境压力。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加大。我区产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制造业多处在产业链条的中低端,产业发展既亟需上规模,更亟待调结构,难度和压力会更大。三是区域竞争压力加大。我区周边地区都在加大力度、竞相发展,与邻近城市在自然条件、资源、社会人文结构相似,容易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形成竞争。四是社会矛盾凸显,压力增大。“十二五”时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我区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产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利益协调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难度较大,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社会治安和维稳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依据上述面临形势的分析,确定“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开放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实施突破辽西北和加快发展城区经济战略为契机,以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深化改革开放,坚持走工业发展集群化、服务业发展集聚化、农业发展高效化、社会发展和谐化道路,全面建设和谐富裕的龙城新区。

“十二五”时期我区主要经济指标预期:到2015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9%;城镇化率达到6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5%。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区调整后的起始之年,更是区域经济提速发展的关键一年,全面做好新一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以上,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12%、32%和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5%以上。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

以工业五项工程为重点,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水平。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工业企业提升、并购、项目、产业集群和节能与淘汰落后五项工程,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通过包扶重点工业项目等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上市,通过资产重组、改造扩建、引资嫁接等形式优化资源,做大做强做优一批优势骨干企业。重点抓好投资16.5亿元的光电设备生产项目、投资10亿元的重机集团大型铸锻造生产线项目、投资1.5亿美元的朝阳环电科技有限公司混合动力发动机生产线项目、投资3.5亿元的易索尔光电设备生产线项目及柏慧燕都等项目建设工作。同时,还要按照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做好中小企业的升级培育工作。

加大园区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做好项目用地的组卷报批工作,千方百计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确保建设项目用地需要。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做好园区的主干路网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载体支撑。高新技术园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加快土地征拆工作力度,并完成拆迁区域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完成二期标准化厂房4.3万平方米建设工程并投入使用。做好产业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引资总额15亿元,要确保2010年引进的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农业园区要在加大投入上下功夫,铺设上水管线1500延长米、下水管线281延长米,完成供电主线路200延长米。引进项目6个以上,招商引资额6亿元以上。机械加工产业园区要做好资金筹集工作,加快土地征收报批、补偿、拆迁进度,完成一期水、路、电等配套工程,年内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冶金电力配套产业园区要在基础设施和土地征用上下功夫,咬住入园项目,力争取得重大突破。造纸和新型包装材料园区在完成万顺大桥的基础上,加快两边道路的延伸,加大起步区土地拆迁力度,早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工程,全年引进项目10个以上,引资额5亿元以上。同时,依托五大园区建设,从壮大集群企业总量和产出规模、提升集群影响力、完善集群支撑力和提高集群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出发,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和功能集全建设的原则,打造5个百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依托高新技术园区,以光电项目、森塬活性碳、金能公司和加华电子为龙头,建设新能源电器产业集群;依托农业园区,以柏慧燕都、希波集团为龙头,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集群;依托机械加工产业园区,以矿山、水泥机械成套设备和配件生产为主攻方向,打造矿山、冶金、水泥机械产业集群;依托冶金电力配套产业园区,以重机集团为龙头,建设冶金电力配套产业集群;依托造纸及包装材料园区,以佛瑞达公司为龙头,打造东北亚包装材料产业基地,发展新型包装材料产业集群。

全力以赴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不断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理念,高水平策划包装项目,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要紧紧围绕新区新城建设、产业集群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招商活动。要突出主题概念招商,重点抓好我区产业集群域外聚集区、长三角地区和香港地区的招商活动。同时,各园区要注重引进有牵动力的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注重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前伸后延,注重招大商、引大资,确保全年招商引资额完成85亿元,同比增长63%,力争达到100亿元。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高签约项目落地比例,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速度,全年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任务100个。在抓好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的同时,还要重点做好总投资30亿元的八里堡、西大营子、公皋、吴家洼等城中村改造项目,投资20亿元的龙城新区新城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投资5亿元的奥特莱斯商务广场建设项目,投资5亿元的化石文化产业园等投资超亿元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和总投资10亿元的西部产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快高效特色农业区建设

发展壮大农事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我区特色的农副产品名优品牌,形成以省级龙头企业为骨干、市级龙头企业为主体、中小龙头企业为依托的龙头企业群。2011年,发展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发展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实现农业总产值16亿元,种植业产值7亿元,畜牧业产值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

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步伐,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大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狠抓规模标准化畜牧小区建设,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五个一”工程,加快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以大平房镇为主的生态观光旅游经济和以召都巴镇、边杖子乡及联合乡为主的现代高效农业经济。依托弘鑫养殖、正大祥和、恒基生物及澳珍乳业等龙头企业,加强生猪、蛋鸡、奶牛生产基地建设;依托韩朝北五味子、三庆农业等龙头企业,推动中药材、林下经济基地快速发展;依托鑫丰蔬菜等龙头企业发展设施农业。2011年,新建标准化设施农业小区30个,高产高效作物达到14万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65个,“五个一”工程小区覆盖面达到100%,农民进入产业化链条达到60%以上。

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绿色新区。进一步完善“企业+基地+农户”造林绿化新机制,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大荒山绿化、河滩地绿化和坡地造林工作力度,实现林业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全年完成植树造林1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飞播造林1.7万亩。抓住全市实施120万亩坡地绿化工程的有利契机,以经济林为主导,推行林药间作模式,完成3万亩坡地造林工程,建成15个果树、中药材产业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区生态建设和林业经济同步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充分利用省里支持我市1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的难得机遇,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推进实施大平房灌区改造、农业节水灌溉等工程。2011年,完成节水灌溉工程2处,高效农业配水6处,新增灌溉面积0.3万亩,完成饮水工程32处,解决2934户、1万人、1384头大牲畜饮水问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2.5万亩,河道治理2公里。继续开展“五清五改一绿”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城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保障,围绕高铁客运车站、豪德贸易广场、龙城新区新城三大区域及新天地商贸文化城和红星美凯龙项目,加快龙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朝阳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为依托,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商贸物流市场建设,积极引进一批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物流企业,着力培育一批上规模、高品位物流企业,吸引国内大型购物中心,知名零售企业入驻新区。紧紧抓住全省加快发展城区经济历史机遇,围绕八里堡、西大营子、公皋、吴家洼等城中村建设,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不断扩展城区规模。启动新区新城建设,建设新区的文化、政治中心,做好新城1000亩地的招商和组卷报卷工作。2011年,全区城中村改造开工面积100万平方米,确保竣工50万平方米。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借助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和燕山湖水库品牌效应,继续做好燕山湖旅游风景区的招商工作,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其中,启动实施化石文化产业园建设,着力培育化石文化、亲山乐水等旅游品牌,打造全省知名的旅游胜地。加大旅游资源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我区旅游资源知名度,注重特色农产品开发,推进农产品向旅游商业转化,进一步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全年旅游收入达到1.5亿元。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围绕园区建设、城中村改造,年内全域城市化率达到45%以上。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农民由一产向二产、三产业转移,明显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充分利用省里支持我市实施1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工程的难得机遇,狠抓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6.5公里贯通区内南北的主干路工程及西红线(燕山湖景区)拓宽改造工程。积极推进黄河路、文明路延伸工程。同时,全力抓好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监控和治理力度,大力推进中水回用、垃圾填埋等环保项目,全区重点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发放率力争达到100%。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生产,降低煤电等能源消耗,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污染源治理,全面实施大凌河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综合整治水环境。

(四)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发和发展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亿元。认真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加大教育投入,启动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工作,认真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区属幼儿园建设,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区社会事业大厦年初投入使用,全面抓好群众文化体育工作,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健全医疗服务三级网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工建设区人民医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重大疫情监测防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促进人口计生工作长足发展,积极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先进区,进一步规范全程代理服务工作,把全程代理服务制打造成为群众满意的人口计生服务品牌,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力以赴争创省级文明城,全面加强标准化社区建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实施村屯道路硬化工程,积极争创国家级平安区和省级双拥模范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消防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抵御火灾的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确保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创新就业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积极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认真做好人武、双拥、外事、侨务、红十字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五)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勤政务实高效清廉政府

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力推进权力运行制度改革,实施“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区规划,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促进法制政府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拓展政务公开范围,实施绩效考评、行政问责,强化责任追究,切实解决权责脱节的问题,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改进工作作风,建设效能政府。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强化行政责任,提高工作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紧紧围绕打造最佳软环境,切实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使广大干部始终保持满怀激情、只争朝夕的发展意识,始终保持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优质的协调服务、高效的工作效率、务实的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强化廉洁自律,建设清廉政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行政监察和财政、审计监督工作。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强化廉政警示教育,重点治理工程建设、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和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以争创一流的锐气,负重奋进的志气,团结拼搏的士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2011年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城区 龙城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