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徐汇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8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徐汇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徐汇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人民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目标任务。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715亿元,增长近1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07年的76.5%提高到77.5%。完成财政总收入202.4亿元,增长21.9%,其中区级财政收入73.3亿元,增长14.5%。以世博配套项目为重点的城区建设顺利推进,市容环境管理有效加强。10方面36项民生项目和12方面政府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全面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制定并实施《徐汇区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纲要》及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窗口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动员三个专项计划,为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积极筹办世博会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区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现代服务业加快由“先导”向“主导”转变。按照“1+6”行业发展框架,注重发挥信息、专业、金融、科技研发等主要行业的支撑作用,积极推进生命健康、旅游会展、教育培训等其他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00.2亿元,增长23.9%,实现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量的35.4%。楼宇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商务楼宇每平方米产生税收1668元,比上年增加450余元,税收超亿元商务楼宇达到11幢。先进制造业、商贸业稳中有升,房地产业总体仍处于低迷状态。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举措,及时制定关于投资项目管理的实施细则和发展总部经济及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切实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加快启动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和民生项目,全力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各街道、镇积极做好安商、兴商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建立能耗统计监测跟踪体系,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4万平方米,新增节能技改项目22个。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制定中小科技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已累计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62家,支持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84个。加强与漕河泾开发区、中科院上海分院、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等合作,一批市区联动、区企联动项目加快实施。漕河泾开发区“宝石园”、W16地块等招商工作全面展开,W19地块建设加快推进。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启动项目建设和实体运行,葛兰素史克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已基本明确落户意向。建业里成片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淮海中路3号地块等项目开工建设。
(二)城区建设和管理有效推进。规划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编制完成黄浦江沿岸南延伸段C单元控详规划,长桥、斜土社区和漕河泾开发区控详规划通过审批,基本实现社区控详规划全覆盖。世博配套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七路二隧”基本完成动迁并全面开工,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启动建设。轨道交通9号线宜山路站试通车,11号、12号线15个站点前期工作启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吴中泵站、宛平电站等工程完成前期动迁,龙川北路、漕东支路等排堵保畅项目稳步实施。旧区改造和旧住房综合改造按计划推进。制定实施旧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旧改地块15块,全年动迁居民4100户。完成旧住房平改坡综合改造11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整治30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1.9万平方米、家庭卫生设施改造1600户。落实13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城区管理能级进一步提升,实现市容环境示范区、规范区、达标区“三类区域”全覆盖。大力开展户外广告和交通文明综合整治,徐家汇、上海体育场、上海南站等重点地区市容景观进一步改善,交通秩序不断优化。确定32条边界道路和重点道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跨门营业、乱设摊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对30条背街弄堂实施环境改造,在湖南街道探索开展“弄管会”管理方法。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积极推进,重点开展武康路历史风貌区整治。华泾地区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和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创建成为“扬尘污染控制区”。加强生态专项工程建设,全年新辟公共绿地45公顷。启动“服务世博、共创文明”上海南站志愿者活动基地迎世博志愿行动,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大家学,有礼有序在徐汇”等主题实践活动,城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加强服务规范、上岗业务等培训,商业、旅游、交通等窗口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内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归口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向导向性产业的集聚发展。加强国资项目预算管理和经营绩效评估,制定实施国资项目绩效评估管理办法及国资经营收益收缴和支出管理办法,国有经营性资产运作更加规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2%。发挥国资在产业发展、土地储备、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全年投入资金12.3亿元,参与枫林生命科学园区、普天科技园、滨江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投资项目管理改革,明确了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和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的实施细则,投资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区共有私营企业1.66万户、三资企业(含分支机构)3545户,完成税收107.2亿元,增长40.7%。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新批设立美国联合技术、日本富士电机等总部企业5家,吸收合同外资7亿美元,吸引内资66亿元。不断拓展国内外友好合作交流,先后与内蒙古满洲里市、辽宁鞍山市等签订友好协议,与韩国釜山市东区签订友好交流协议。继续加强对西藏日喀则、新疆阿克苏、云南红河州等对口支援工作。区域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和社区信息化发展,徐家汇地区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深入实施《徐汇区质量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07—2009年)》,积极开展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迎奥运、保安全”集中执法行动,市场经济秩序不断规范。
(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积极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和教育设施等软硬件建设。建成13个街道、镇育儿指导中心,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布局。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高中内涵建设,全面实施“教师发展达标校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功能。创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中国中学高中部、华泾小学等一批教育设施项目竣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面推进《徐汇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7-2009年)》,针对“手足口病”、“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一步加强了食品药品监管、卫生防治等工作,保障了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制定并启动《徐汇区居(村)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基本形成“区—街道(镇)—居(村)委”公共文化服务三级网络,实现市、区和街道、镇图书馆“借阅一卡通”。全年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6400余场。龙华庙会等三个项目被公布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成徐汇游泳馆改扩建工程,新建1个公共运动场和7个健身点,组织举办2008年衡山路国际时尚飞镖赛等活动。召开区体育工作会议,制定并实施《徐汇区体育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科普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完成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复查评估工作。区档案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先进档案馆。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相关工作全面启动。徐汇区海联会第五届理事会顺利换届,台侨资企业参与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区红十字会加强卫生救护培训和防病知识宣传,完成初级急救培训2万余人。徐家汇天主堂、基督教国际礼拜堂、龙华寺被评为市级文明宗教活动场所。“五五”普法、人口计生、双拥、妇女儿童、民族、对台、侨务、民防、兵役以及健康城区建设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五)民生保障和平安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完善促进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和对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49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15万人次。依法开展劳动仲裁,严格实行工资收入行政函告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区13个街道、镇建成社会救助“一口上下”信息系统,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各类保障救助金1.6亿元。稳步推进公房和售后房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化管理试点,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不断深化,直管公房的物业管理满意度有明显提高。认真落实廉租住房政策,新增享受廉租政策家庭655户,并在全市率先开展实物配租试点。社区“三个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实现“一口受理”,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受理项目等基本统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和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全覆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运作管理进一步完善。加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完善社区代表会议等制度,基层民主自治能力不断提高。养老服务工作继续加强。全年为1.77万名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建成10个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和20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新增养老床位500张。文明城区建设有序开展。创建成市级文明社区10个、市级文明镇1个,湖南、徐家汇、田林、康健街道创建为上海市和谐示范街道。平安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建2005—2008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工作已通过考核验收,10项平安建设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深入推进领导干部集中接访下访活动,积极开展突出社会矛盾、突出治安问题排查及重信重访专项治理,注重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妥善化解了一批事关民生的疑难信访矛盾。公安“三基”建设得到加强,梅陇消防中队驻地投入使用。完成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工作机构调整。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应急管理等各项工作,全区公共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六)奥运会徐汇综合保障工作圆满完成。徐汇是北京奥运会足球赛上海赛区所在城区。围绕“平安奥运”目标,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奥运足球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保障,广泛动员,周密部署,顺利完成了奥运火炬徐汇段传递、12场足球赛事综合保障任务,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徐汇籍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残奥会上奋勇拼搏,展现了风采,取得了佳绩。公安分局被中央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参与奥运足球赛综合保障工作中,我们以上海体育场为中心,以安全保卫、环境整治、赛事组织等为重点,落实赛场、接待宾馆等重点区域安保和交通、消防等配套措施,组织公务员和志愿者开展轨道交通和公交站点安全值班,保障了赛场周边交通秩序和安全稳定。开展奥运百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确保了赛事期间的环境整洁和食品卫生安全。积极实施“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通过文化广场、公益劳动和残疾人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传播和弘扬了奥运文化、奥运精神,营造了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七)全力以赴参与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区人民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急灾区之所急,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区共募集资金1.2亿元,并对友好城市绵阳灾区定向捐赠1330万元。在救灾援助工作中,我们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派遣消防官兵、卫生防疫和医务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等赶赴灾区抢险救灾,积极筹集运送医疗用品、帐篷等抗震救灾物资。全力参与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工作。投入各类资金6000多万元,援建都江堰灌口镇北区中学、北街小学等项目4个。派遣公安干警、医疗队伍和优秀教师赴川参加援建,接收120名灾区学生来区入学并免除全部学杂费用。此外,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了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区有关部门和街道、镇以上海南站为重点,参与做好交通秩序管理,加强旅客临时安置、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确保了上海南站春运任务的顺利完成。积极做好区内的防低温雨雪冰冻工作,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八)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工作深入推进。定期向区人大、区政协报告或通报工作,主动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完成408件区人大代表书面意见、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办复率达100%。制定《徐汇区依法行政督察实施办法(试行)》,对21个单位开展依法行政督察。认真落实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积极推动依申请公开业务系统应用,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55条,受理信息公开申请127件。以企业登记注册服务和建设项目审批为切入口,开通企业服务网上协同办事系统,完成建设项目网上审批系统工作方案。认真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和规范工作,从2008年下半年起取消和停止征收与我区行政权限相关的收费项目48项,涉及收费5200余万元。公共财政管理进一步加强。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社会事业、科技创新及重大项目的政府投入,压缩机关经常性经费预算开支5%。基本完成非税收入收缴分离改革,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性资金、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的使用管理和审计监督。以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勤政廉政教育和监督,政府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继续做好政风行风测评工作。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坚持每季度政府系统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制度,注重抓好公务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学习,并对300余名科及科以下公务员进行了挂职锻炼或岗位交流,公务员的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徐汇发生了令人自豪的巨大变化。行政区划也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至1992年基本形成目前的区域范围。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级财政收入从1992年的3.2亿元提升至2008年的73.3亿元。城区面貌日新月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轨道交通从无到有,目前区内已建成轨道交通28.5公里,与高架道路、地面干道、铁路上海南站等共同组成了立体化、高效率的现代化交通体系。道路面积从1992年的300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53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1992年的1.86平方米提高到2008年的5.0平方米。各项社会事业投入持续增加,基础进一步夯实,科教文卫体事业费财政支出从1992年的7423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3.2亿元。民生保障工作切实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年前,区委、区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全面总结了30年来徐汇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全区营造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我们感到,30年来徐汇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历届区委、区政府的拼搏奋斗,归功于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归功于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徐汇区人民政府,向辛勤耕耘、团结奉献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市有关部门、驻区部队、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徐汇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徐汇在发展中还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区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特别是2008年上半年区域经济高位运行,而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快速下滑,这对保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二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各类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对信访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形成较大压力,化解的难度也比较大。三是民生工作推进力度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物业管理、为老服务、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需要强化。四是城区综合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在部分行政区域交界处、“城中村”等地区脏乱差和治安隐患问题比较突出,条块协同管理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在政府自身建设中,政府服务不到位问题仍存在,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破解难题、敢于负责的精神和狠抓落实的干劲还有待增强。
对于上述五个方面的困难或问题,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将更加主动地应对,采取更加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改进,积极解决。
二、2009年的发展形势和主要目标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国内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在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上海经济发展也正面临着自身经济发展转型和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双重考验,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2009年是徐汇发展面临更多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对形势有清醒认识,对困难有充分准备,对发展有坚定信心。中央明确把“保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已经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更加有力的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海也推出了一系列拉动内需、促进发展的政策举措。在加快推进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由世博带来的综合效应也将逐步转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效应。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徐汇已经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我们战胜困难、推进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做好2009年的工作,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区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世博机遇,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全力推进迎世博各项任务,加快实施一批群众期盼的实事项目,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民生持续得到改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世博会筹办有序推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有:
(1)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完成780亿元,增长9%。
——财政总收入实现218亿元,增长8%以上,其中区级财政收入78亿元,增长7%以上。
——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826亿元,增长18%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54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工业产值比重超过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7亿元,增长8%。
——单位增加值能耗进一步下降。
(2)民生和环境主要预期目标
——新增就业岗位2.9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以内。
——为1.79万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500张。
——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控制在550吨以内,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不少于85%。
——新辟公共绿地不低于3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26.7%。
三、2009年重点工作安排
综合上述形势分析和确定的预期发展目标,我们感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加深,实现今年各项预期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拿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坚韧不拔、负重前行的昂扬斗志,咬定目标不放松,狠抓工作不松懈,力争在逆势中飞扬、在逆境中突破,全力以赴推进今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向全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确保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争取尽快取得拉动经济发展的成效。一是加强投资拉动。在产业发展领域,以启动深化一批“部市合作、市区联动”项目为重点,主动对接国家和市重大发展战略和项目,培育潜在项目,加快土地出让,推进产业项目22个、涉及资金44亿元左右,建成商务楼宇和园区30万平方米以上。在市政和公共服务领域,安排城建投入65.4亿元、社会事业等项目投入7.2亿元,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强招商引资。按照“引大引强”的思路,大力引进总部经济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力争全年吸引内资70亿元,吸收合同外资5亿美元以上。三是加强为企业服务。继续落实支持企业上市以及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等政策,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实现发展。四是加强行政效能建设。部门和街道、镇要主动联手,加强协同,形成安商、兴商、扶商的合力,为企业在徐汇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努力保持产业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势头。实施政策聚焦,发挥信息、专业、金融和科技研发等主要行业的支撑作用,力争现代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达到40%左右。加快总承包、总集成、节能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涉外教育培训、职业培训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培训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商务楼宇开发建设,鼓励企业利用工业旧厂房、仓储用房等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提高楼宇和各类园区单位面积效益。支持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挥先进制造业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基础性作用。针对周边地区商业发展的新变化和现代商业发展的新趋势,积极促进徐家汇商圈消费结构和能级的提升。继续发展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认真落实国家和市政府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积极推进国有经济、非公经济的共同发展。注重发挥国资在促进产业发展和民生项目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大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的投入。贯彻落实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理顺出资人关系,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建立完善责、权、利统一的国有企业制衡机制、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注重在营造公平的环境上下功夫,积极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开展与外省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交流。
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提高节能降耗成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深入实施区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与市节能服务中心、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合作,明确节能项目100项,实现节能改造9500吨标煤。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和关闭高能耗企业,减少工业能耗1万吨标煤。全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上年再削减7.5%以上,总量控制在550吨以内,进一步提高环境空气质量。结合区域实际,科学选择示范主体,积极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二)全力以赴推进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大力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2010年世博会筹办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迎世博工作的各项部署,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窗口服务和社会动员三个指挥部作用,全力推进迎世博市政设施和市容环境建设、民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和世博经济“五大板块”75项重点任务,并争取年内完成其中主要的、基础性的任务。
举全区之力、保全市之重,切实加快重大工程建设。全力推进“七路二隧”世博配套项目和滨江地区规划建设,完成轨道交通11号、12号线15个站点动迁。启动宜山路拓宽工程,完成龙川北路拓宽,推进中环线徐汇段、上海南站地区配套道路建设。加快新宛平等泵站建设,完成龙华泵闸外移工程。协调做好水、电、煤等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架空线入地和燃气管道占压整治等工作,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功能完好。聚焦重点区域、高架道路沿线和历史文化风貌区,大力实施市容市貌改观工程,推进成片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加大对乱设摊、跨门营业及非法广告等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城区市容环境品质。
着力优化窗口服务,不断提升配套服务功能。按照服务设施、服务品质、服务水平、消费环境“四个一流”的要求,不断优化窗口服务方式,创新窗口服务举措,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和质量。推进商业语言交流、刷卡消费、残障设施、便捷服务“四个无障碍”建设,进一步提升徐家汇、上海南站等标志性区域的配套服务功能。扎实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创建社区商业示范点,推进餐饮等行业服务标准化,探索为商务楼宇企业提供就餐服务。加强服务行业诚信建设和企业信用管理,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深入开展迎世博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加大世博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世博会的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度。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双语培训等系列活动,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培养文明习惯,引导市民以文明行为体现世博会东道主的良好形象。积极开展迎世博志愿者服务行动,在全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三)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加大旧区改造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力度
越是经济形势严峻,越要关注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安排、全面落实民生工作9方面37项任务,其中11项列为区政府实事项目。安排财政资金25.1亿元,比去年增长16.3%。区政府将落实保障机制,加强跟踪督查,确保全面按时完成。
切实加强促进就业与鼓励创业工作。要高度重视稳定就业对于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重要意义,通过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增加公益性岗位和见习岗位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保持区域就业状况的总体稳定。研究制定稳定并促进就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用工,尽量降低企业劳动成本;探索建立产业园区、高校校区和政府服务互动的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职介成功率。围绕筹办世博会,开发各类公益性就业岗位;积极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建成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相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并进一步形成与招商服务中心的联动机制。整合扶持创业的政策和资源,提高开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青年和大学生等群体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注重提高职业学校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提升职业素养和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企业停产歇业和关闭的预警监测,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稳定就业岗位。推进劳动争议仲裁院建设,认真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及劳动纠纷调解等工作。
大力推动旧区改造及旧住房综合改造等工作。以世博配套道路沿线和重点功能区为重点,启动建设新村、陆家堰等地块旧区改造工作,年内实施5000户以上居民动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龙吴路沿线、漕河泾开发区东块等保障性住房项目,并利用闲置地块试点开发经济适用住房。继续加强旧住房综合改造,年内完成多层旧住房综合改造250万平方米、高层旧住房综合整治120万平方米,启动12.4万平方米成套改造项目,多途径解决家庭卫生设施约3600户。按照市政府出台的政策标准,对符合廉租住房政策的家庭做到应保尽保,推进廉租住房实物配租。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助残服务。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医疗救助、社会互助等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的社会救助综合体系。深化社会救助“一口上下”信息系统功能建设,探索建立区级收入核对中心及救助事务管理中心,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倡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开展“结对包户”、“扶弱帮困”等活动,拓展社会互助渠道。进一步关心、支持老年人事业发展。制定老年人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强政府和社会对家庭养老的扶持,逐步形成以家庭养老为主、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全年为1.79万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新建社区为老服务中心3个、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10个,新增养老床位500张。加大养老机构社会化推进力度,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和社会服务购买的相关政策。发展残疾人事业,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相关工作。
(四)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推进区域联动发展
增强创新意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科教优势、人才优势及区域综合服务优势,以项目共建为纽带,深化产学研联盟的合作机制,切实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
持续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并参与“部市合作”、“院地合作”在徐汇的国家重大项目,与中央所属企业和机构共同建设航空服务业集聚区、核工程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深化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合作,努力将双方合作项目纳入“院地合作”内容。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支持企业新品研发和自主创新,推进10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双百工程”,争取到年底累计培育100家左右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和100项以上的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完善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上市,为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提供更宽的融资渠道。加大领军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注重在项目共建中实现联动发展。落实张江高新区“一区六园”创新资金匹配工作,支持漕河泾开发区在创新环境、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二次创新”;推进漕河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部园区及普天科技园、仪电科技园、新能源技术服务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建设,推进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葛兰素史克公司全球研发中心等项目。完成上海南站地块土地出让,加快徐家汇中心项目、淮海中路3号地块、建业里项目等开发建设。加快建设4个产业园,新建2个特色园,稳步推进15个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产业化项目。
(五)着力加强城区长效管理,不断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探索建立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建设。
着力提升市容综合管理水平。完善城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广边界道路和重点道路市容环境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和巡查制度,加大查处违法建筑力度,逐步形成快速发现和处置的长效管理机制。拓展和延伸“三类区域”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户外广告设施、店招店牌专项整治和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落实环卫作业“十项承诺”,提升环卫作业水平。继续加强重点区域管理。进一步优化部分街道和重点地区的管理模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和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以疏导交通和保障市容为重点,增强徐家汇地区管委会各成员单位工作合力,有效提升徐家汇地区综合管理能级。深化上海南站站区公共事务分类管理和网格化管理的对接,探索建立区域治安信息互通平台,提高上海南站地区的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市政交通设施和商业网点布局,持续推进集体资产处置、老宅基改造、农村劳动力就业安置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华泾地区城市化水平。
扎实推进物业管理。以物业管理行风建设为主线,持续推进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提高居民群众对物业管理的满意度。完善区应急维修呼叫平台功能,探索建立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与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双中心”联动机制。深入推进公房和售后房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优化业主自我管理模式。严格落实物业安保责任制,力争90%以上的物业安保人员实现持证上岗。进一步规范房屋租赁行为,继续开展治理“群租”专项工作。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启动实施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以蒲汇塘河道水质治理为重点,完成吴中泵站工程建设,启动田林泵站改建污水外排工程。推进新一轮环境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等治理。以重大工程建设工地创建“环保、便民工地”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力争区域降尘量持续降低。继续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确保区域环境安全。以生态专项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确保全年新辟公共绿地不低于35公顷。积极推进破墙透绿、垂直绿化建设,完成老居住区绿化改造10公顷。
(六)注重加强条块联动和公共资源整合,促进社会事业、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协调发展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夯实社区管理和服务基础,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基础教育的特色发展和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启动新一轮五年规划,积极应对幼儿入学高峰,鼓励小学创建“一校一品”特色,完善初中“示范带动、校际联动”工作模式,推进新一轮高中示范性学校建设,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建成南模中学、百花街中学、中海瀛台小学等教育基础项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提高学生创新和公共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继续开展“名教师”、“名校长”工程,关爱教师并加强师德建设。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的教育工作。加强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着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深化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力度,全面完成公共卫生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区公共卫生中心、漕河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启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区-街道(镇)-居(村)委”公共文化服务三级网络,重点推进居(村)委综合文化活动室达标建设。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场所和团队。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快土山湾历史文化陈列馆等行业博物馆建设。积极推进体育事业发展计划。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效率,广泛开展以迎世博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探索多元化的办训模式,深入推进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加强社区管理服务等基础性工作。深化社区“三个中心”建设。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快民政、劳动、医保、社保、计生等“五网合一”,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完善的“一口受理”服务。积极推进虹梅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探索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专业化、社会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居委会直接选举,完成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80%的街道和居委会创建成市级和谐社区示范街道和示范居委会,力争创建成首批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
积极做好对口支援、科普等其他工作。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开展对都江堰灌口镇的帮扶和灾后援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市民科学素养提升。加强人口计生社会管理和服务,推进社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市民自救互救知识普及和救护培训。加大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执法监管,扎实推进档案开发利用和信息化建设。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继续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社区示范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对台政策,促进对台经贸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海外引智引资和服务世博各项工作。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任务。加强国防教育,继续做好双拥、妇女儿童、地方志和《徐汇年鉴》编撰、外事等各项工作。
(七)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快构建和谐城区。
深化平安城区创建。围绕打造“平安世博”,启动新一轮平安建设实事项目,深入推进各项平安创建工作,提高创建成功率。启动并加快街面、学校、小区监控视频技防设施联网建设,在老旧里弄较多的地区推广“弄管会”管理方法,在各街道、镇推广建立居(村)委综治工作站。围绕“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目标,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大对治安混乱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切实提高公共安全防控管理能力。全力做好全国和市、区“两会”以及建国60周年庆等重要节点期间稳控工作。继续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探索建立信访督查制度和终结制度,努力化解或终结一批群体性和疑难信访矛盾。积极推进网上信访工作,在各街道、镇开通运行全国信访信息系统。继续推进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机制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
持续加强人口服务和管理等工作。深入实施居住证制度和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人房一致”双向互联机制,实现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的全纳管和全覆盖,并切实加快实有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区级民防指挥所暨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继续做好各类应急预案完善和演练工作。全面开展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公众聚集场所、特种设备、地下空间等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建立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快速处置新机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八)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根据中央和市委的部署,区级机关和街道、镇将分别在今年上、下半年启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区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方案》,认真分析检查、深入整改落实,切实通过这次活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并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重点项目、实事项目创造条件。认真做好区“两会”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切实将办理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工作作为夯实民生、突出重点、改进作风的有力抓手。重视社会监督,发挥好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的作用。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理顺部分区级机关机构职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与政府机构改革相配套,对涉及机构调整部门的下属事业单位作相应调整,优化事业机构组成。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规范政府决策程序和行为,重点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财政资金安排、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开展依法行政督察工作,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责任追究。
加强政务公开和公共预算管理。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深化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从清理审批事项、改进审批方式、再造审批流程等环节入手,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期限。继续推进跨部门、集约化的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企业服务网上协同办事系统,建设项目网上审批系统年内向社会开通,建成电子监察平台,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效率。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管理。推进基本支出预算定员定额管理,项目支出预算实行项目滚动管理模式,不断提升部门预算编制水平。加强财政预算公开,促进依法理财,着力提高预算执行力和经费使用效益。依法推进审计项目计划、结果、整改“三公开”,在公开的范围、方法和内容上实现突破;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工程、社会事业等领域的监察和审计力度;加强对内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各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制定可操作的节约规范,确保压缩公用经费等支出5%落实到位,实现节约支出的规范化、长效化。
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面对发展中的严峻困难,更要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在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保障民生等各项工作中,着力营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的通知》,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在服务基层中落实政策,在服务企业中推动发展,在服务群众中改善民生。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构建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勤政廉政建设。继续开展纠风专项治理,不断加强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窗口作风建设,做好政风行风测评工作。加强公务员管理制度化建设,推进科及科以下公务员的竞争上岗、挂职锻炼和交流等工作。加大公务员能力培训力度,健全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公务员综合能力和素养。
各位代表:徐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需要冷静观察、积极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项任务需要勇于承担、加快推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推荐访问:徐汇区 政府工作报告 徐汇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