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一年来,在中共三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山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中共三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为目标,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面对近十年来最高水位,最大汛情,全区上下全力以赴,及时排除各种险情隐患,确保了安全度汛。圆满完成了区一届人大八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预计,到年底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0亿元,同比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43.3%;实现财政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6787元,同比增长12%;人口出生率8.47‰;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一)全区经济快速发展
紧紧把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成立了三山区承接产业转移指挥部,强化重点项目调度,逐个梳理重点项目,排出推进时序,确定联系区领导,负责协调项目做到尽快落户、尽快开工、尽快投产、尽快做强。实行项目落户“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项目投产经常性服务。
工业实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亿元,增长54%;实现增加值13亿元,增长37% ;工业经济占全区经济比重达51.7%,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2%。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7.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15%。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君华科技等企业陆续投产、达产,使全区工业总量迅速放大。12月18日,集瑞重卡、玉柴联合动力产品正式上市,有力支撑全区工业经济再跃新台阶。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申报高新企业4家;申报知识产权230件,同比增长300%;申报高新技术产品8个;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18个;5个项目被列为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挂牌项目。
三产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围绕三山工业快速发展,加快引进生产生活等三产服务业项目进行配套,碧桂园玛丽蒂姆酒店、安徽中瑞小额贷款公司、喜洋洋龙城渔港酒店已开业。华远小额贷款公司、国泰小额贷款公司、皖浙联小额贷款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中外运物流、东汇码头建设。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目前我区有9家银行金融机构。区担保公司合作银行7家,授信总额8.5亿元,其中新增合作银行3家,授信总额2.5亿元。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14家,预计全年进出口3400万美元,增长 104.9%,出口2400万美元,增长51.6%,进口1000万美元,增长1215.8%。大力推进企业进出口孵化工作,新增20家企业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
农业产业化不断巩固。2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年共完成销售收入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利税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安徽芜湖双汇食品产业园于12月18日举行奠基典礼。
(二)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建设提速
招商引资量质并举,全面提升土地使用效益。围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品牌效应好的企业和项目进行招商。招商方式不断创新。坚持领导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和联合招商。积极参加各类重要会展,展示新区特色,提升我区知名度。格力电器出口基地、君华科技、恒安纸业、中外运物流、双汇食品等重大项目的相继落户,使我区电力能源、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电子电器、食品医药、轻纺等优势产业体系雏形初现。
开发区建设进一步加速。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集中区的起步区设在三山经济开发区,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快速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三山经济开发区莲花湖综合配套服务区。开发区承载能力逐步增强,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严格把握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和节能减排等指标,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着力促进签约企业开工、投产和见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完善服务企业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建设、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城市规划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修编三山区分区规划,制定三山区发展战略规划,编制龙窝湖发展总体规划、环莲花湖区域概念规划、开发区“三区合一”控制性详规、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和三山区村庄规划。区政务中心建设加快。市民中心大楼3月份正式启用。
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建三华街、兴隆街等城市道路。完成了中心城区景观渠道工程。启动孙滩雨水泵站工程建设和上游主沟景观渠道工程建设、下游主沟清淤工程建设。开通了206路三华街至澛港新镇、22路碧桂园至鸠兹广场公交班线及114路三华街至中山路步行街夜间班线。华衍水务三山水厂正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全部建成后日供水30万吨,其中一期日供水15万吨。全力开展重点项目杆线迁移工作,临江变投入运行。天燃气管道铺设至开发区临江区域和政务中心区域,调压站设计完成。加速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结合今年汛期暴露的突出问题,将峨溪河浮山联圩圩堤除险加固等工程列入今冬明春水毁工程修复建设。加快项目周边水系改造,将项目区域排涝体系建设列入2010年—2011年度重点除涝工程,做好农排向城排的过渡。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2010年安置房开工在建83.8万平方米,其中:焦湾地块5.1万平方米、保定新城二期17万平方米、孙滩蓝领公寓18.2万平方米、龙湖新城二期22.4万平方米、三华新城21.1万平方米。年底竣工30万平方米。廉租房完工5.76万平方米,共1182套,累计廉租补贴发放429户,实物配租52户。
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积极开展炉窑灶使用清洁环保能源推广工作。认真抓好减排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排放超标企业责令停产,对高能耗企业采取限电措施减排。三山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对鲁港桥头进行集中整治,按规划修建水利工程,江岸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市容整治巩固年和“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引导市民养成遵守公共文明的习惯。启动安置小区建居工作。开展了以“清洁家园”为主题的安置小区整治活动。阳光操作,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征地拆迁工作。拆除违法建设1099户,面积6.14平方米。
(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民生工程稳步实施。总投入10719万元,其中区级投入4675万元,全面完成了29项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开展医疗救助、大病救助、困难群众救助;群众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大力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超额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任务;建成10个省级标准化村卫生室;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加速推进。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校安工程建设;完成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进一步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建设任务;长寿福利中心1、2、3号楼已竣工。办理失地农民生活保障26042人,年发放生活保障金2398万元。通过惠民直达工程发放的补贴有26个项目111批次,共4492.31万元。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1680台次,兑付率100%,发放补贴资金514万元。补贴汽车(摩托车)3245辆,补贴资金394万。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7月底,总投入2000万元的保定中心小学投入使用;碧桂园配套学校(含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基本建成,分别与安师大附中、附小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投入200多万元对4所学校实施标准化建设;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打造平安校园,投入230多万元,为全区所有中小学配备专职保安,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繁荣文化事业,引导文化市场规范运营。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三山区支中心。顺利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资源得到优化。三山卫生院建成使用并整体移交给市第二医疗集团管理,提高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条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稳步推进人口综合管理。争创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通过验收。区计生服务站新大楼建成使用。峨桥镇综合文化站建成使用。统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圆满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
社会管理不断加强。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 “双百日维稳攻坚行动”,继续实行区四套班子领导开门接访、包案下访活动,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保持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档案工作不断加强。新增一家档案目标管理省一级单位、两家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二级单位。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关心下一代、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宗教事务等工作有新进步。
(五)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化。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积极支持区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2件、建议37件;办理区政协委员提案30件,其中:重点提案1件。办复率100%,办结率81.2%,满意率98.6%。主动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的建议和意见。完善区政府门户网站功能。多渠道、多形式推行政务公开。办理回复网友咨询、建议235条。依法治理、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人民群众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切实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区社会治安形势稳定。
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以加强机关效能为抓手,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着力优化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成立区建设规划委员会,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行政行为不断规范。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为抓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以推进阳光村务工程为抓手,积极做好农村“三资”清理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加强“用人、用钱、用地、用权”监管,完善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制度,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积极推进“用制度约束、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抓好政府性投资项目审计,共核减工程决算造价3592万元。抓好征地拆迁等专项资金审计。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廉政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十一五”时期是三山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步阶段,期间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的调整变化,面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诸多困难,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区富民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步伐,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通过五年来的发展建设,全区经济社会正迈向跨越式发展轨道。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滨江新区正向我们走来。
过去的五年,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亿元,年均增长29.7%。财政总收入由2006年的6272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5亿元,年均增长63.66%。规模以上工业由2006年的15个增加到2010年的68个,年均增长45.92%。农民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4384元增加到2010年的6787元,年均增长11.55%。三次产业比例从2006年的32.07 : 32.42 : 35.51调整到2010年的11.67 : 63.33 : 25.00。经济运行综合指数和动态指数位居全市前列。
过去的五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改建公路街、三华路、兴隆街等城市道路。先后开通了4条通往主城区的公交班线。建成市民中心大楼及广场、计生服务大楼、110Kv三华变电站和35Kv临江变电站等一批公共设施。道路、水、电、气等设施不断完善。
过去的五年,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加快了教育布局调整,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快速发展。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事业单位改革、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和卫生监管执法体系,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容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科技、文化、体育、计生、审计、档案、双拥等工作不断进步。
过去的五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全区享受城乡低保人数达8893人,累计发放低保金4987.98万元。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保障面扩大,廉租住房项目累计开工12.8万平方米,累计竣工7.68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累计完成80万平方米。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0000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五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8亿元,年均增长18.1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55%。
过去的五年,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增强。组建了新区政府机构,成立了“一镇三办”,三山区党政机构运转良好。依法设立42个村(居)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深入开展“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完善了行政许可制度。建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制订招标采购制度。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开展“平安三山”创建工作,奥运安保、世博安保成效明显,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力度。深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既经受了严峻考验,更抓住了难得机遇;既保持了经济增长,更增强了发展后劲;既注重了经济发展,更突出了民生改善。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四大班子和各部门各单位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全区人民扎实工作、顽强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值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三山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三山建设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中各种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从我区的发展实际来看,经济总量较小,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发展速度仍然需要加快;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建设,生活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配套滞后;大项目建设争取和推进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征地拆迁和安置房建设的矛盾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事关长远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基础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少数 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去研究和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思路
“十二五”是三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一批重大项目的落户建设和五年来发展的积累,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抢抓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在百舸争流中把握主动,在扬长避短中增创优势,在加快发展中统筹兼顾,在超越自我中寻求突破,以新的作为奋力推进三山经济社会的新跨越。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经济发达。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200亿元;财政与经济同步增长。人民富裕。到2015年,在岗职工年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到市平均水平。环境良好。有效保护三山的山水资源和人文资源,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整治,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完成市下达任务。社会和谐。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健全,科技教育全面推进,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市民文明素质普遍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普遍提高。努力将我区打造成为全省经济第一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
今后五年,三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培育并形成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围绕工业强区这一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科学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培育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电力能源、轻纺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依托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强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打造知名品牌。围绕提升总量、优化结构这一思路,切实提高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水平。
第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
围绕城市化目标,加快城市化建设。加强规划编制工作,高标准做好分区控规、详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政务中心区域和莲花湖区域建设,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推进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山经济开发区扩区扩容,完善区内道路、水、电、气等配套设施。继续实施“村村通”道路延伸工程。结合城排水系改造,建设沿水系的景观绿化长廊,提升我区绿化水平和生活环境。适时启动城区防洪工程。配合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加快防洪体系建设,扩大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设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救济、福利和互助相结合的保障网络,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困有所济。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扩大就业渠道。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开展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强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建设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加快科技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切实维护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区档案馆建设,记载和传承三山历史。
第四,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全面提升三山整体形象。
完善鼓励投资、激励创业、吸引人才等相关政策,强化政风建设,大力推行办事限时制和“一站式”服务,全力打造“效率三山”。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全力打造“诚信三山”。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广泛开展文明村镇(街道)、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和文明市民创建活动,全力打造“文明三山”。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社会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力打造“平安三山”。合理保护和有序开发矿产、土地等资源,加快龙窝湖开发和浮山生态旅游、体育公园和三山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力打造“生态三山”。
三、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开好局、迈好步,至关重要。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城市化步伐,提升民生工程质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增长50%(现价);财政总收入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此,重点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新区规划,改善城市功能
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结合芜湖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三山区发展战略规划和三山区分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各专项规划和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做好环龙窝湖、环莲花湖、三华山、浮山、市民中心区域等规划。加大三产建设力度,加快土地出让步伐,特别是商务政务中心区附近成熟地块抓紧出让。高标准建设,使龙窝湖休闲居住区、商务政务中心区、临港现代工业区、浮山生态旅游区、峨桥茶产业区五个功能组团建设快速有序推进,配套产业发展吸引外来人口,集聚人气,逐步形成芜湖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团。
(二)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工业化步伐
千方百计争取重大项目。要牢牢把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把争取大项目、推进大项目建设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对接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和机构,及时充分把握政策信息,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一批牵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业项目、市政设施项目、商业开发项目落户三山,争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产业链,为三山持续快速发展增添后劲。
继续实行区领导联系包干重点项目、协调处理相关事务的工作机制,坚持每月召开两次项目调度会,听取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汇报,按期进行督导,现场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依法拆迁,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全力以赴支持格力电器出口基地、君华科技、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集瑞联合重工、玉柴联合动力、新兴铸管、新联造船、恒安纸业等项目建设,尽快发挥带动效应。
(三)进一步加速培育现代服务业,构筑大流通体系
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优势,打造沿江港口及物流基地。做好中外运集装箱码头协调服务工作,发挥新联船厂等企业吸引力,协调推进港口、内河、公路、铁路等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五星级碧桂园玛丽蒂姆大酒店投入运营为带动,发展旅游业。挖掘龙窝湖、响水涧、浮山、三华山等山水旅游资源,立足高标准逐步打造新区高端休闲旅游产业。
(四)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
围绕产业招商,着力培育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力能源、轻纺食品医药产业及现代物流等产业。建立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项目早日落地。对恒安纸业、君华科技、金光汽配等项目实行跟踪问效,对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对客商做好全力服务。形成上下联动、并联审核、相互协调、长效服务的工作机制,为项目顺利落户开工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力做好在谈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落户并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打造临港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强化项目的谋划,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全力推进在谈重大项目签约。注重项目的投资强度、质量、带动作用、科技含量,特别注重招商引资的土地节约利用,提高投资强度,力争每亩土地投资强度翻一番,全面提升土地使用效益。抓紧办理新建、续建项目的前期手续,一手抓招商项目储备,一手抓项目落地开工,努力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招商引资更大的跨越。
进一步加大开发区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总投资3400万元,加快水系治理建设,开挖保定河、经三南路明渠工程,总长4570米;完善开发区绿色食品园各道路污水管道工程,推进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做好供水供电供气的配套工程。
(五)进一步重视民生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进步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实施民生工程。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增强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鼓励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启用碧桂园学校,加快龙湖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扩建保定中心小学,启动41中异地重建。继续加强基础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味。筹划建设区文体中心。进一步完善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建成区疾控中心新大楼。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加强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村庄整治,储备一批开发用地,节约和集约用地。加大对生产、生活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快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工程,确保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落实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更加规范的人才资源市场,抓好创业园(街)建设。拟在开发区建一个农民工创业园,引导、支持农民工创业,积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劳动者及用人单位自我维权意识。
(六)进一步加快安置房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整体水平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开工安置房项目130万平方米,竣工30万平方米。廉租房竣工3万平方米。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城市建设框架,改善城市环境。加快城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设施建设,加大水系整治力度,实施大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加强供电基础设施维护,配合供电部门启动220kv和2个110kv变电站及配网建设。继续实施“村村通”道路延伸工程。加快天然气管道铺设,建成天然气调压站,力争全区境内全面供气。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污水管网线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水利普查工作。做好城、农排衔接和保定泵站前期工作,重点做好峨溪河流域防洪堤防工程。
加快商务政务中心区建设。加强S321沿线整治工作。加大龙窝湖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环龙窝湖开发的进度。启动环莲花湖周边道路建设,积极推进莲花湖区域开发建设。高标准建设下游主沟驳岸及景观工程、上游主沟驳岸工程、中心渠道景观工程。启动五联渠泵站建设。认真做好市政维护工作。开展重点区域环境整治,重点整治好鲁港桥头、龙窝湖、三华山、浮山等周边地块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七)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真心诚意地欢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政府服务对象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加强与人民团体的联系。深入贯彻依法治区纲要。启动“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虚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促使政府机关及工作人员提高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企业和投资者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大力提高行政效能。建设完善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实行网上办公,提高政务工作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区长信箱和政府热线建设。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在岗、在行、在状态”,在全区形成以勤奋敬业为荣,以推诿扯皮为耻的氛围。提倡勤俭节约,进一步精减会议和文件,降低行政成本。
着力打造廉洁型政府。严格规范从政行为。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公务人员教育与管理,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完善政府招标采购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和廉政监察,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四用”制度,建立健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和预防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以党风廉政责任制为抓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坚决查处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着力打造廉洁型政府。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时代赋予重任,奋斗铸就辉煌。2011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 也是推动三山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展望“十二五”,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中共三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握机遇,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山区 三山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