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连同《马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关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连同《马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马关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关心、支持下,团结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马关为目标,克难奋进,扎实苦干,圆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过去的五年,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县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比“十五”末净增20.8亿元,年均增长18.7%,实现了翻番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9204元,比“十五”末净增4921元,年均增长16.5%,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提出的人均生产总值900美元的奋斗目标。完成财政总收入5.3亿元,比上年增长38.8%,比“十五”末净增4亿元,年均增长32.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亿元,比上年增长37.6%,比“十五”末净增 2亿元,年均增长32.2%;财政总支出14.3亿元,比上年增长48.9%,比“十五”末净增11.2亿元,年均增长35.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2%,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6亿元,比“十五”增长4倍,年均增长33.5%。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0.4亿元、2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38.3%、0.9%,比“十五”末净增27.4亿元和12亿元,年均增长25.2%和15.9%。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比“十五”末净增8.9亿元,年均增长20.4 %。
(二)过去的五年,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按照“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思路,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比重由34︰29︰37调整为22︰45︰33,全县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第一产业不断优化。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累计投入财政支农资金5.3亿元,发放各项涉农补贴2亿元。出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奖励办法》等政策,加大对涉农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2010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9.6%,比“十五”末净增6.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4亿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63公斤,分别比“十五”末净增1560万公斤和21公斤。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8亿元,比“十五”末净增3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676元,比“十五”末净增248元。完成烟叶收购11.5万担,比“十五”末净增5.4万担;五年累计实现烟农收入2.6亿元,比“十五”增长1.3倍,创税5671万元,比“十五”增长1.1倍。第二产业不断加强。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马关县发展工业经济考核奖励办法》等政策,工业发展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年产10万吨锌60吨铟冶炼一期工程、60万吨水泥粉磨站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10万吨燃料乙醇技改项目一期工程即将竣工投产,年采矿210万吨、日选矿8000吨等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以锌、锡、铟为重点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县工业经济总量、质量和效益实现新跨越。2010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比“十五”末净增24.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7亿元,比上年增长7.4%,比“十五”末净增9.6亿元。第三产业不断发展。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具下乡”等促进消费的惠农政策,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二次创业”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房地产、商贸、物流、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蓬勃发展。2010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1亿元,比“十五”末净增6.5亿元,增长1.2倍。
(三)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牢固树立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理念,以突破“瓶颈”制约为目标,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一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建成。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5亿元,马鞍山、灿可、绿差塘3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竣工,达号水库建设进度加快,马洒水库开工建设,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6918件,新增蓄水量403.8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解决了6万人1.9万头(匹)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水利化程度由“十五”末的32.6%提高到35.2%,被省政府表彰为“2007至2009年度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累计完成电力投资10.1亿元,建成了咪湖河、拉气、花坝子等一批骨干电站,全县电力装机容量由“十五”末的8.3万千瓦增加到26.4万千瓦;实施了马鞍山220千伏、田头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城网、农网改造扎实有效,农村同网同价覆盖率达73%,比“十五”末提高13个百分点,工农业生产用电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0.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2.7倍。文山至都龙二级公路即将建成通车,相继改造建设了马关经八寨至古林箐、八寨至底泥、董亮至南捞、都龙至金厂等一批通乡油路,实施通达工程66条616公里,建成农村客运站11个,开通了城乡公交客运,群众出行难、出行安全问题进一步缓解。
(四)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县乡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不断深化,行政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农民负担明显减轻;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有效,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取得实效,健康农场改革进展顺利。殡葬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劳动就业、教育、文化等各项改革持续深入。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引进云铜、云锡等大型企业集团入驻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累计实施合作项目75个,到位资金29.2亿元。都龙口岸联检楼、查验货场等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开放条件日趋成熟。对越合作交流不断深化,边境贸易稳步发展。2010年,实现边贸进出口总额4.3亿元,比“十五”末净增2.6亿元。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0.3亿元,比“十五”末净增13.2亿元。
(五)过去的五年,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七彩云南马关保护行动”深入推进, “森林马关”建设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中越国际界河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生态重点工程卓有成效,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保护。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5平方公里,建成沼气池2.9万口,实施退耕还林11.8万亩,划定公益林70.5万亩,建成木本油料基地2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2%。国土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确保了项目用地需求和年度耕地占补平衡。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矿业秩序进一步规范。认真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高度重视工业污染防治,着力抓好重点矿区、出境河流污染治理,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南北河、小白河出境河流水质明显改善。
(六)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集镇为纽带,实施城镇发展战略。县乡总体规划修编、县城新区控制性详规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县城区开发建设有序开展,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明显,县城生活垃圾处置工程顺利竣工,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开发了玫瑰园、园丁花园、鑫泽园等8个商住小区,新增住房962套11.2万平方米,商品房消费市场稳步拓展,县城功能设施日趋完善,品位日益提升。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7平方公里,比“十五”末净增0.7平方公里;城镇绿化面积达186.9万平方米,比“十五”末净增65万平方米。累计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2421户,改造危房2960户,完成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006个,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都龙、八寨、仁和等小城镇开发建设成效明显,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率达32%,比“十五”末提高13.2个百分点。
(七)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亿元,实施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建成整村推进、易地扶贫开发项目327个,基本解决了13.5万人的温饱问题。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参保率达90.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深入落实,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92.6%和92%;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达4.2万人(次),城乡居民低保在保对象达8.9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建成廉租住房1633套8.2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946户403万元。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等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累计开发就业岗位4571个,推荐就业38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6%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6.8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9.9亿元。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加强,共发放资金2.1亿元,在全州率先成立了慈善会,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得到保障。抗旱救灾取得重大胜利,投入抗旱救灾资金6300余万元,临时解决了13.4万人9.6万头(匹)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57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5元,比上年增长16.1%,比“十五”末净增1563元。
(八)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投入资金9760万元,排除中小学危房8.4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0万平方米;“两基”各项指标达到国检要求,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从6.15年提高到7.43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县民间艺术馆和9个乡镇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首届民间艺术节,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实效,茅坪国门被省推荐申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2%和95%;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开展,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改造和新建了16所乡镇卫生院及83个村级卫生室。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群众食品药品消费环境安全有序。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深入落实,“少生快富”工程顺利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和“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称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二轮县志编纂工作进展顺利。双拥工作扎实有效,军政军警军民团结局面进一步巩固。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档案、保险、保密、人防、红十字会、气象、邮政、通信、消防、外事、侨务等事业协调发展。
(九)过去的五年,是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努力提高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质量,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86件,政协委员提案363件,办复率达100%。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强化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普法工作,全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五五”普法顺利通过验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推进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平安马关”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县”称号。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启动实施了以都龙地区为主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发展,被省政府授予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深入落实“两个主体” 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十)过去的五年,是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实施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54项,制定和实施了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审批、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财政追加预算支出审批、重大投资项目上报审批和核准等制度,政府决策机制不断完善。累计对工作不力的52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行政问责,全县限时办结率、首问首办率、投诉回复率均达100%,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3607条,实施重大决策听证7项、重要事项公示266项、重点工作通报555项,开通了“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切实强化政务督查,严格实行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目标倒逼管理,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和公务卡结算制度。2010年因公出国(境)经费和公务用车购置经费实现零增长,会议、庆典、论坛和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以上,政府工作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廉政建设扎实推进。严格公务员管理,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用发展的眼光、思路、举措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让群众共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充分激发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必须始终坚持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执行力,才能提升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首“十一五”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各族群众、省州驻马单位、各企业、驻马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虽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发展竞争压力较大,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发展后劲急需增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居民收入的差距都较大,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因资源整合、征地拆迁、移民搬迁、城镇建设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增多,社会稳定形势依然严峻;对外开放水平亟待提高,发展环境还需改善;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仍需提高,工作作风仍需改进。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务必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和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根据《中共马关县委关于制定马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两强一堡”和文山建设“新高地”的重要战略机遇,坚持强基础、增后劲,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增活力,重统筹、促协调,保民生、促和谐,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进程,把马关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的重要前沿,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奋斗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力争主要经济指标比2010年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6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3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60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500元,年均增长17%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牢牢把握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按照“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基本思路,以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努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禽养殖、烤烟、核桃、草果、八角、三七、蔬菜、地产药材、薯类、热区经济林果等特色优势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依托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以锌锡铟为主的有色金属综合开发基地,着力推进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加快发展能源产业,优化发展建材产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大企业、大项目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聚区,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运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培育创新主体,提升产业科技水平,提高工业竞争力。全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和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创造条件积极发展旅游业。优化农产品交易市场、商业网点布局,继续实施好乡村流通工程,大力发展边境贸易,积极推进金融、保险、咨询、家政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二)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着力破解“瓶颈”制约。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水利建设。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五小”水利等工程建设,切实保障防洪抗旱减灾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加强电力建设。加大电源点及输变电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农网改造升级,鼓励发展新能源电力,不断改善城乡用电条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贵州纳雍—丘北—文山—马关—河口,广西那坡—麻栗坡—马关—屏边等高等级公路启动建设,扎实抓好文山—马关—河口段铁路前期工作,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努力建成“畅通、安全、高效、舒适”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
(三)坚持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着力改善城乡面貌。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着力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城镇化发展。主动融入滇东南次级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强城乡规划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城镇吸纳力、承载力和带动力。建立完善农民工就业政策及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村庄建设规划,以整村推进为抓手,继续整合资金、整合力量,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着力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继续深化对农村、行政体制、社会事业、投融资、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州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各项政策,以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加快马关发展。抓住云南“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机遇,主动融入珠三角、北部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合作,争取早日开放都龙口岸,加快推进马关边境贸易加工区建设,加强与越南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努力把马关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的重要前沿。
(五)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着力建设绿色马关。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强化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产业,充分发挥香料、药材、林果、蔬菜等种植业优势,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和精深加工产业。扎实推进“森林马关”建设。积极探索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推进重点区域、重点河流生态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创建活动,大力倡导低碳文明生活方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建设和谐马关。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等制度,着力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进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建立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马关特色文化产品。完善医药卫生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基本医疗全覆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巩固提升“平安马关”建设成果,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切实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民族团结,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抓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统筹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2011年政府工作建议
我们的主要预期发展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要实现上述目标,2011年我们应着重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抓好“三农”工作,力求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抓好小额信贷扶贫贴息工作,引导提高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抓好气象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探索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投入机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200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以“兴地睦边”为重点的4.3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850件农村“五小”水利工程、100个整村推进项目以及515户2142人的易地搬迁安置工作。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政策性补贴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300万元。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确保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43亿公斤以上。狠抓烤烟生产,努力提高烟叶生产综合效益,确保完成11.94万担烟叶收购任务,实现烟农收入9500万元。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充分调动林农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完成7万亩核桃种植任务。加快推进畜牧业向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力争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720元以上。积极培育草果、蔬菜、薯类、八角、三七、地产药材、热区经济林果、速生丰产用材林等特色产业,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以上。
(二)扎实抓好工业发展,力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科学布局园区功能,抓好工业园区控制性详规编制;积极探索以企业投资为主,财政、信贷等多渠道、多元化的园区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路等配套服务功能,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争取更多企业入园投资兴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继续实施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制度,强化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加强煤、电、油、运、水的调度保障,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强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益。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与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建材、化工、冶金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升级改造,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三)扎实抓好现代服务业,力求消费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坚持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加快构筑以专业市场为龙头、商业核心区为基础、乡村市场为补充的流通格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认真落实促进市场繁荣的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各类企业进驻马关。抓好边境贸易加工区、县城物流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主业鲜明、辐射力强的现代物流体系,把马关逐步打造成辐射周边、面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健全乡村流通网络,完善农村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流通体系,提高“农家店”覆盖率,逐步形成县有配送中心、乡有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的流通网络。结合城镇居民需求,完善城市功能区划分,拓展社区服务,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咨询中介、家政、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节假日消费,深入推进家电、汽车、摩托车等商品下乡,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发展。
(四)扎实抓好项目建设,力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再上新水平
按照“增投入、扩总量”的要求,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
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认真筛选、储备、包装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汇报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州计划盘子,为全县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继续抓好达号水库建设,确保年内竣工投入使用;加快马洒水库建设进度;认真做好河边水库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小白河二级电站建设,确保年内竣工;启动八寨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做好鱼塘暗河三级、南溪、花坝子三级等电站建设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村供电条件。继续抓好文都二级公路建设扫尾工作,确保按时竣工;加快塘子边至小坝子、湾子寨至健康等油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路面工程建设,不断提高路面等级。加快推进年采矿210万吨、日选矿8000吨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步伐。抓好健康农场基础设施及民生改善工程建设,促进场区稳定发展。
(五)扎实抓好财税金融工作,力求财政收入再创新佳绩
加大对规模企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不断培植新兴财源和后续财源,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严防跑、冒、滴、漏,加大对税收薄弱环节和税种的稽查力度,实现应收尽收,力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强化预算管理,压缩一般性支出,在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支出的基础上,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和“三农”工作的投入,逐步实现财政支出重点从保运转向促发展转变。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认真研究政府债务问题,建立债务约束机制,严控新增政府债务,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信贷资金重点投向中小企业、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项目和产业。同时,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拉动投资有效增长。切实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努力降低金融投资风险。
(六)扎实抓好城镇建设,力求城乡面貌实现新变化
认真抓好城市交通、消防、供排水、绿地景观等专业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科学指导城乡发展建设。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工程等市政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夯实城镇发展基础。加大房地产开发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县城逢春大道开发建设,掀起新城区大开发热潮;加快电力花园•亚龙尚城、荣阳机电城等商住小区建设进度,不断增强县城承载能力。加大建设领域执法监察力度,规范城区交通秩序,强化市政设施管理及市容市貌监管,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七)扎实抓好生态建设,力求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就
全面推进“森林马关”建设,认真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沼气池建设、中低产林改造等工程,积极做好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严厉打击滥砍滥伐等违法犯罪行为。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严格野外用火管理,提高森林火险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资源整合,加大矿区综合治理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生态保护水平。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狠抓重点矿区和出境河流污染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和取缔违法排污、非法洗选矿等行为。深入推进“七彩云南马关保护行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抓好工业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国际界河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大清洁能源建设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落实节能减排措施,确保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实现。
(八)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力求发展活力实现新提升
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完善新一轮县政府机构改革后续工作,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步伐,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健康农场改革,统筹抓好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寻求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引进新的合作伙伴参与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都龙口岸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开放条件。积极推进对越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提升马关外向型经济水平,力争边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九)扎实抓好民生保障,力求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努力扩大就业。认真落实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政策,推进“贷免扶补”工作,强化职业技能和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认真做好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下岗职工等人员的就业工作,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解决城乡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程,着力抓好失地农民保险、社会保险扩面及城乡低保工作,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力争排除危房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2.2万平方米,启动建设城区第四小学和马白镇幼儿园,完成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逐步实现规模化集中办学。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综合利用率,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实施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和边境村寨通有线广播工程,着力解决边远地区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扎实抓好以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为主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大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抓好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力争年内竣工投入使用。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统筹抓好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加大优生工程实施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二轮县志编纂工作。加强国防、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县创建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抓好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统筹推进消防、外事、侨务、红十字会、档案、保险、保密、气象、邮政、通信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十)扎实抓好社会管理,力求开创社会和谐稳定新局面
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抓,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深入开展“六五”普法,不断提高公民法制意识。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领域,依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以民为本,扎实推进“平安马关”创建活动。继续推行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下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提高信访办理质量,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不断健全防灾减灾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把贯彻落实《意见》与省政府推行的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四大主题十六项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科学发展的能力。要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行政成本控制等八项工作。今年要按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的目标进行精减,全面完成县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任务。县人民政府将继续对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工作进行督办,全力推动工作落实。加大治庸治懒力度,严格行政问责制。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发展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中共马关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马关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马关县 政府工作报告 马关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