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水务规划】津南区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完整版】

【水务规划】津南区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完整版】

时间:2023-05-25 12:5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津南区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1.总论1.1任务由来建设节水型社会,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是我市应对水危机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温家宝总理要求:“加强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务规划】津南区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水务规划】津南区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完整版】


津南区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


1.总论 

1.1任务由来 

建设节水型社会,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是我市应对水危机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温家宝总理要求:“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应作为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这些重要论述都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阐明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津南区在市里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为实现津南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资源保障,加快我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步伐,特编制本规划。 

1.2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从津南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跨越式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出发,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水利工作方针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节流、综合保护,多渠道开源的原则,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重要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和自觉节约水资源的社会风尚,使我区有限的水资源得以满足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需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建设津南区节水型社会的基本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水和谐,正确处理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用水的关系,优先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用水,保留适度的生态用水,逐步改变对水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和浪费,通过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满足经济社会用水增长。 

(2) 坚持建立健全用水制度,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的定额指标,明确各镇、各部门、各单位以及餐饮业、洗浴业等用水指标,通过控制用水指标来实现节水目的。 

(3) 健全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在取水许可审批和年检时要求用水户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管理制度到位,保证各个用水户按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4) 坚持统筹协调,促进优化配置。统筹考虑供水、用水、排水与治污,统筹考虑城乡用水、部门用水,把节水与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全过程与全面节水。 

(5) 坚持宣传发动工作,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营造氛围。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多层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搞好宣传,充分发挥群众力量,把节水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宣传到农村、工厂、机关、学校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增强水资源危机感,强化节水意识,树立节水光荣的观念,做节约用水的模范。 

(6) 坚持政府主导,促进公众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加强对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使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1.3总体目标 

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完善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水资源规划制度;用水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新建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权制度等。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良性节水运行机制,建立起全区科学用水指标体系,切实转变全区对水资源的粗放利用方式,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近期目标。初步建立起节水型社会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到2010年,初步使我区主要地表水供水水源地的主要引水工程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III类以上标准。基本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引导、用水户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远期目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程,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2020年将全区所有地表水供水水源地的重要引水工程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Ⅱ类标准。水污染得到基本控制,有水体功能要求的河流全面达到规划的功能要求。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计量设施完善,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全社会自觉节水的机制基本形成,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在维系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1.4规划主要任务 

根据节水型社会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津南区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需水预测、供水预测、节水规划。通过全面规划节约用水的工程和非工程性措施,构建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供需平衡,促进和保障津南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5规划水平年 

本次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03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以近期规划水平年为重点,对远期规划水平年提出展望。 

1. 6编制依据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天津市水资源暨节水管理工作会议》文件; 

《天津市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 

《天津市中长期供水规划》; 

《天津市水资源保护规划》; 

《天津市水生态环境修复规划》;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天津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天津市南水北调城市水资源规划报告》; 

《天津市行业用水定额》; 

《天津市抗旱预案大纲》; 

《天津水利发展“十五”计划》; 

《天津市节约用水“十五”计划》; 

《天津市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天津市津南区统计年鉴》; 

《天津市津南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实施方案》; 

《天津市津南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区划报告》; 

《天津市津南区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1.7技术路线 

1.7.1收集经济社会、水资源、节水管理等统计资料、技术文件、专业规划。 

1.7.2开展实地调查,补充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内容,分析供用水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 

1.7.3采用定额法,趋势法等进行需水量预测。 

1.7.4结合市水利局水资源优化配置项目,确定本区现状及规划水平年的可供水量。 

1.7.5进行水资源供需一次平衡分析,以暴露未来供需中可能发生的最大缺口,为节水规划提供定量基础。 

1.7.6节水规划。确定津南区各部门、各行业分类节水标准与指标,进行节水潜力分析与计算,落实实现节水目标的措施。 

1.7.7进行水资源供需二次平衡分析,完成水资源在空间、时间用水目标、水量、水质的优化配置过程。 

1.7.8确定津南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方案。 

2. 基本概况 

2.1自然地理状况 

津南区地处海河尾闾右岸,介于东经117°1432″-117°3310″,北纬38°5002″-39°0432″,东邻塘沽区,南连大港区,西与西青区接壤,北与东丽区隔海河相望。境内为海积与河流冲积形成,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地多为盐碱地,“有水则润,无水则碱”。年降水量较小,且年内分配极不均匀。由于地势平坦,水滞流缓,排泄困难,造成排涝标准较低。 

2.1.1地形 

全境为海河三角洲的一部分,地面高程一般在2.53.70米,西高东低,南稍高于北;长期引灌马厂减河水的北面河堤地势最高,高程为4.2米,葛沽镇西关村最低为2.66米。 

2.1.2地貌 

区内有两条裸露的贝壳堤,一条北起辛庄镇建明村至八里台镇巨葛庄村,宽约35米,厚约2米,另一条北起双桥河镇西泥沽村,经葛沽镇邓岺子村、小站镇新开路村,纵穿全区后入大港区,最宽达7080米,厚薄不一,一般为1.5米。据197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证实,巨葛庄遗留的贝壳堤为距今约3400年的海相沉积物,邓岺子堤距今约1800年。由此可见,该区的土壤是年青的,但主要由海积和冲积物形成。 

2.1.3地质 

津南区处在沧县隆起,黄骅坳陷两大地质构造北部,北端沿海河右岸有海河断裂,两大地质构造形成的沧东断裂在津南区东部,三合南南西-北北东走向。基岩在沧县隆起的地质构造上又在白塘口西南坳陷,在万家码头及北部有两个隆起,因此又有三个断裂形成。 

海河断裂:由沧县隆起,黄骅坳陷形成。西起郭黄庄,经白塘口北部、东泥沽、盘沽、东沽至渤海。 

沧东断裂:由沧县隆起,黄骅坳陷形成。南起增福台北断裂,经双闸、北闸口、沿马厂减河左岸至西关,北与海河断裂相接。 

马房断裂:由白塘口坳陷及万家码头隆起形成。经八里台、咸水沽、北接海河断裂。 

白塘口断裂:由白塘口坳陷、万家码头隆起形成。西起鸭淀水库南部,经巨葛庄、白塘口、北接海河断裂。 

水文地质 

区内主要分布为第三、四系松散岩层孔隙水,咸水覆盖全区,咸水底板下分布为孔隙承压淡水层,是区内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1972年以后,由于过量开采,加上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已产生地下水降落漏斗,并引起地面沉降,恶化了环境条件。其下深埋有第三季孔隙热水和中上元右界白云岩溶裂隙热水。 

区内地下水开采主要为松散地层中的孔障水。 

浅层淡水(第一孔隙浅水)为全新统层,底板埋深20米左右,上部矿化度为25/升。咸水层层上更新统上段,多为冲积、海积的中细粉细砂层,呈透镜体分布,出水量为极贫区,水位埋深浅,其矿化度大于5/升。第二孔隙水承压含水层主要属上更新统至中更新统地层,含水组埋深一般为180230米,砂层以中细砂为主,单层厚为25米,总厚2040米。导水系数4.178.33/小时,PH8.4左右,由于七十年代我区开凿的水井大部分为该层水,且多为水泥管,经1976年地震造成井管损坏,加之没有保护措施,使部分地区咸水底板下降到190米左右,葛沽少部地区达380米。第三孔隙水承压含水组属下更新统上段地层,底界埋深290315米,矿化度小于0.5/升,PH值为7.58.5,含氟量3毫克/升左右,基本符合饮用水标准。第四孔隙水承压含水组主要属于下更新统下段地层,底界埋深370430米,矿化度较低,PH7.78.7,含氟量35毫克/升。第五孔隙承压含水组及其以下,是目前我区的主要开采层,除含氟量46毫克/升超标外,符合III类饮用水标准。 

2.1.4气象 

津南区主要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光充足,年日照时数2711.2小时。春季干旱少雨多风,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常有春旱发生;夏季受大陆低压和太平洋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东南风,高温高湿,炎热多雨,降水高度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降水少,晴天时数多,昼夜温差较大;冬季漫长,受西伯利亚、蒙古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气候干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1.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4℃。全年无霜期平均216天,无霜冻期平均191天,平均积雪日数为12.3天。 

全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53.5毫米,平均年降水日67.7天。雨季一般从6月下旬开始,8月下旬结束,平均持续59天,丰水年最大降水量为747毫米,枯水年降水量仅244.5毫米。 

2.1.5水文 

津南区原为平原感潮地区,境内各主要河道受潮汐及上游来水影响,修建海河防潮闸后,潮汐逐渐减弱。1971年以后,来水完全断绝,用水完全靠外调水和开采地下水,水文情势受人为影响。 

2.1.6河流 

由于历代屯垦的原因,境内河道多为南北走向。 

用水河道6条 

马厂减河:西起万家码头,东至西关,全长28.85公里,河底高程-1.0米,河底宽度12米,河坡比12.5,设计流量35立方米/秒。

洪泥河:北起辛庄镇生产圈村,与海河相通,南穿马厂减河至万家码头,与独流减河相通,全长25.8公里,河底高程-0.2--1.0米,河底宽度2520米,河坡比12.5,设计流量4025立方米/秒。 

月牙河:北起咸水沽镇潘庄子村,与海河相通,南至小站镇,与马厂减河相通,全长16.2公里,河底高程-0.2--0.8米,河底宽度1520米,河坡比12.5,设计流量1523立方米/秒。 

双桥河:北起咸水沽镇潘庄子村与海河相通,南至小站镇西沟村与马厂减河相通,全长9.87公里,河底高程-1.0米,河底宽度10米,河坡比12.5,设计流量20立方米/秒。 

双白引河:西起双港镇郭黄庄村,东至辛庄镇白塘口村,与洪泥河相通,全长6.56公里。河底高程-0.5米,河底宽度5米,河坡比12.5,设计流量为10立方米/秒。 

十米河:北起双闸镇西小站村,与马厂减河相通,南至独流减河,全长9.5公里。河底高程-1.0米,河底宽度15米,设计流量为30立方米/秒。 

排水河道7条 

跃进河:北起双桥河镇东泥沽村,与海河相通,南到葛沽镇邓岑子村与大沽排污河相通,全长:8.1公里,设计流量为8立方米/秒。 

咸排河:北起双桥河镇南房子村,南到双桥河镇小营盘村,全长2.76公里,设计流量为5.0立方米/秒。 

石柱子河:北起北闸口镇裕盛村,南到小站镇南北河村,经横河与双桥河排通,全长9.23公里,设计流量为7.229.84立方米/秒。 

四丈河:北起北闸口镇西右营村,与幸福横河相通,南到八里台镇西小站村,与马厂减河相通,全长7.82公里,设计流量10立方米/秒。 

幸福河(南白排河):北起双洋渠扬水站,与海河相通,经导虹穿大沽排污河南到八里台镇北中塘村,与马厂减河相通,全长30.8公里,设计流量10立方米/秒。 

八米河:西起万家码头引河,东到小站镇营盘圈村东,与马厂减河相通,全长22.72公里,设计流量10立方米/秒。 

卫津河:区界内西起辛庄镇建明村,东至咸水沽镇赵北庄村,与海河相通,全长11.5公里,设计流量10立方米/秒。 

2.2经济社会状况 

津南区现辖8个镇1个办事处,其中一个办事处为长青办事处,八个镇为双港、辛庄、咸水沽、双桥河、葛沽、八里台、北闸口和小站镇。2003年津南区有户籍户数122416户籍人口37.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49万人,非农业人口9.83万人,外来人口5.38万人,当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1.98。 

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852442.6万元,其中一产为26858.2万元,二产为454821.7万元;三产为370762.7万元,三次产业比例为35443。城镇职工年人均收入13801元,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923元,区级财政预算收入4.83亿元。 

津南区农业在不断优化结构过程中稳步发展,200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4943万元,其中种植业20073万元,畜牧业12266万元,渔业12312万元,林业292万元。全区现有耕地面积218293亩,粮食播种面积82516亩,粮食产量16255吨,蔬菜总产量180576吨,水果产量3356.5吨。牛奶产量2640吨,水产产量13200吨,肉类产量15945.7吨。 

2.2.1发展思路 

1)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科学制定和完善规划,拓展并留足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狠抓招商引资、园区经济、海河经济、优势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等着力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发展公共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实力雄厚、人民生活富裕、文化繁荣昌盛、民主法治健全、社会文明和谐、生态环境优良的新津南。 

2) 主要目标。“十一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 

3) 功能定位。津南区是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扩展区,要建设成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循环经济特色鲜明的新型产业区和宜居型海河南岸新城区。 

4) 构建“三带五镇一新城”的总体布局。 

“三带”即海河与津沽公路之间的海河综合开发带;津沽公路与津港公路、唐津高速公路之间的现代工业经济带;津港公路、唐津高速公路以南的生态休闲旅游和都市农业经济带。 

“五镇”即双港与辛庄镇合建为市中心城区的宜居型海河南岸新家园;葛沽镇建成以先进制造业和民俗文化旅游业为特色的滨海新区中心镇;小站镇建成以小站练兵为特色的近代历史文化名镇;八里台镇建成以天嘉湖生态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生态镇;北闸口镇建成以电子信息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城镇。 

“一新城”即咸水沽与双桥河镇合建天津城市发展主轴上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中部的“津南新城”,成为海河中游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与信息的中心。 

工业布局:在现代工业经济带上建设三个工业区。即东部的津南经济开发区东区(含咸水沽、双桥河、葛沽工业载体),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现代冶金、机械设备、金属制品等行业。西部的津南经济开发区西区(含双港、辛庄、长青工业载体),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行业。中部的天津微电子(津南)工业区(含八里台、北闸口、小站工业载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 

服务业布局:规划建设三个功能区。一是海河经济区。建设贯穿双港、咸水沽、葛沽等新型城区的海河南岸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二是特色旅游区。以小站近代历史文化名镇和八里台生态镇为重点,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三是现代物流区。沿海河下游、蓟港铁路和津晋、唐津两条高速出口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农业布局:规划建设四个园区。即在都市农业经济带上继续建设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4万亩水产养殖区,1万亩畜牧养殖区,6万亩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形成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互融的插花镶嵌式、适度集中型都市农业布局。 

5) 发展战略。从区情出发,重点实施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发展战略。既要拓展发展空间,做大做强支柱行业,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共同加快发展;也要解决瓶颈制约,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2.3水资源现状 

2.3.1降水情况 

津南区19562000年系列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3.5mm。 

津南区地表水在保证率50%时年径流量为0.3亿立方米,自大港水库作为引黄蓄水以来,我区已没有外来水源。 

2.3.2地表水情况 

由于全区二级河道污染较为严重,降雨产生的3000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很难满足农业灌溉用水的需要,目前全区有中型水库1座蓄水能力2966万立方米,小水库41座蓄水能力2100万立方米,二级河道14条,蓄水能力629.5万立方米。 

2.3.3地下水资源情况 

津南区所开采利用的地下水为松散地层中的孔隙水。第一孔隙浅水层咸水和微咸水,难以直接利用,只有部分微咸水作为养殖利用,利用量较少。从1972年开始大规模打井至今经1976年地震破坏,第二孔隙水层大部分受到污染,目前全区有机井 818 眼,第三孔隙层以下706 眼,占86.31 %

1998年与地矿局合作,对全区的地下水开采情况作了调查,做出了津南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区划报告。我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600万立方米。 

2.3.4水资源评价 

津南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3.5mm。从自产水源来看,津南区地表水资源量为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0.16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在理论上有部分淡水,1997年我区也进行了浅层淡水的查找。在葛沽、咸水沽、小站、双港、八里台、辛庄等6镇共打浅井33眼,最浅的是葛沽新房村3.1米,其矿化度平均为8.1/升,最大的矿化度为13.1/升,经化验我区的浅层地下水基本属于咸水,没有符合灌溉标准的浅层地下水资源。所以,当地水资源总量为0.46亿立方米,按当地户籍人口37.33万人计算,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为123.23立方米/人,不足全国水平的1/17。 

水质方面,津南区所开采的地下水都为深层地下水,除氟化物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能达到饮用水标准;城镇所饮用的市供自来水,符合饮用水标准。我区地表水资源受大沽排污河影响,污染较为严重。 

2.3.5水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水资源严重短缺,使区内河道功能被打乱,形成了封闭状态,河水不能流动丧失了自净能力。污灌和污水排入河道造成了水质不断恶化。 

(1)建立水循环体系。将海河做为我区客水来源河道。通过洪泥河、幸福河、月牙河、双桥河将水引入我区,马场减河做为排水河,通过水体交换将污水、弃水经葛沽西关泵站排入海河下游。 

(2)重新划定用水河道与排水河道。根据目前区、镇所形成的工业小区来划定,使工业小区的污水迅速排出。 

(3)区内洪泥河、幸福河、月牙河、双桥河、跃进河等主要二级河道具有一定的生态用水功能和农灌调水功能,应予重点保护。防止工业污水排入。 

(4)工业小区今后不得引进污染大且污水难治理的企业,尤其是不能直接往大沽排污河、双巨排污河排放污水的工业区,更应严格控制。 

(5)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节水农业,禁止污水养殖、污水灌溉,减少污水对地表水及河水的污染。推广中水回用技术,争取做到污不出厂。 

3.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水现状分析 

3.1范围 

津南区的用水范围,分为城镇、农村两大部分,其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市供自来水。 

1)地表水:以农村为主,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水产养殖。 

2)地下水:主要用于农村生活、农业灌溉,部分城镇生活、工业、餐饮业。 

3)地热水:主要用于取暖用水,农业园区用水、洗浴用水。 

4)市供自来水:主要用于城镇生活,部分农村生活,工业、餐饮业。 

3.2分析内容及方法 

3.2.1供水工程设施及供水能力 

1)地表水蓄水工程 

截止2003年底,津南区总蓄水能力为5695.5万立方米,全区已建成中型水库1座,蓄水能力2966万立方米,小型水库41座,蓄水能力2100万立方米,二级河道蓄水能力629.5万立方米。

2)地下水供水工程 

全区现有生产机井580眼,供水能力8468万立方米。生活机井235眼,供水能力3431万立方米。农灌机井313眼,供水能力4540万立方米。

3)自来水供水工程 

津南区自来水供水范围为咸水沽镇、葛沽镇、小站镇、双港镇和双桥河镇部分人口约20万人。 

3.2.2供水量及供水水质 

3.2.2.1现状供水量 

2003年现有供水设施的实际供水量为8221.12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947.09万立方米(在地表水中大约有1000万立方米的水为地下水和生活污水),地下水3806.03万立方米,自来水468万立方米,分别占总供水量的48.01%46.3%5.69%。地表水实际供水量中,主要是津南水库、小水库、 二级河道。

地下水实际供水量主要是深层承压水。 

自来水供水量中主要是津南区自来水分公司。 

3.2.2.2供水水质 

1)地下水水质 

津南区农村生活、部分城镇生活、工业用水,都以取用地下水为主,除氟化物超标外,符合国家III类水标准。 

2)地表水水质 

由于我区二级河道污染较为严重,因水质大部分为劣Ⅴ类,主要用于农业和水产养殖。 

3.2.3用水量 

2003年津南区总用水量为8221.12万立方米。 

按原口径统计,生活用水1900.82万立方米,工业用水698万立方米,农业用水5083万立方米。

按新口径统计,生活用水1642.69万立方米,生产用水6578.43万立方米,生态用水0。 

3.2.4节水水平 

3.2.4.1综合用水水平 

津南区2003年用水总量为8221.12万立方米,人均用水量为188.13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109.62立方米,城镇人口用水量20.11立方米/.人,日平均55.1升,农村生活用水量47.02立方米/.人,日平均128.8升,建筑业用水量100万立方米,每平方米用水量0.76立方米,三产用水量539.3万立方米,万元产值用水量17.6立方米,自来水管网漏失率为21%。 

3.2.4.2工业用水水平 

全区工业用水量698万立方米,万元产值用水量17.6立方米。由于数据统计困难,我区的水的重复利用率、万元产值新水量等无法统计。 

3.2.4.3农业用水水平 

截止2003年底,已完成节水灌溉面积7.18万亩,其中防渠明渠面积4.66万亩,暗管输水面积2.1万亩,喷滴灌面积0.3万亩,建成防渗干支渠长度143.09公里,铺设大口径低压管道270.34公里,渠系水利用系数0.65。 

3.2.5废污水排放量 

津南区废污水排放,主要出处是大沽排污河。2003年城镇生活排污量为415.2万立方米,工业排污量1621.9万立方米,排放的污染物COD1290吨,氨氮129吨。由于大沽排污河贯穿洪泥河、幸福河、月牙河、双桥河,四条二级河道,加之沿途闸、站、口门、漏水严重,在雨季,使全区用水河道不同程度受到污水污染。 

3.2.6水资源开发利用变化趋势 

津南区是小站稻的故乡,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用水量占全区的80%以上,从1997年没有外调水源以后,逐步对农业实行了结构调整,到2001年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完成,其农业用水量减少了约3000万立方米,这期间我区开始建设农业节水工程,提高渠系利用系数,到2003年,全区农业用水由1995年的10801万立方米减少到5083万立方米,占全区用水量的61%。 

津南区地表水资源匮乏,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主要以开采地下水为主,过去尚有一些外调水源来补充农业用水,现在由于引滦水供水量与需水量缺口很大,加之水源紧张,主要以居民生活用水为主,为解决供需矛盾,发展经济,只有过量开采地下水。目前我区地面平均沉降最大的地区为78 mm,长期超采地下水如造成地质灾害,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应对地下水开采采取限制措施。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这种供需矛盾将得以缓解,但我们要以我为主,开辟新水源,依托我区环兴污水处理厂及市分配给我区的中水,使中水回用在我区得到普及,同时加大节约用水管理的力度,在各行各业抓好节水工作,实施节水工程,提高节水、用水水平,挖掘各种潜力,增加蓄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3.2.7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2.7.1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地下水 

津南区现有机井818眼,市属驻区单位57眼,地下水是我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多年开采量都在3000万立方米以上,个别年份加上市属企业开采量在4000万立方米以上,而我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只有1600万立方米,属严重超采地区。七十年代,由于严重干旱我区开始大规模凿井开采地下水,由于当时钻井队伍水平不高成井工艺水平较低,而且一般为水泥管,容易损坏,成井率很低。当时没有注重对废井及时回填,导致全区咸水底板下降很快,从最早的60米到现在的90米。目前由于咸水串层,我区的Ⅱ、III含水组的机井能利用的已经不多。早在1988年,我区就着手废井回填工作,成效明显,Ⅳ、Ⅴ含水组受污染的机井开始好转。 

我区所开采的地下水为平原第三、四系沉积物下岩溶裂隙水和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水。其PH值一般在89之间。年补给量不足1600万立方米,由于连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平均静水位由1995年的76.35 米下降到2003年的 81.85米,其水质大多符合III类水标准,但含氟量较高,大多在26mg/l。 

2)自来水 

1983年饮用滦河水以来,水质基本稳定,符合III类水标准,含氟量也较低,但由于水量不足,有时掺一些地下水使咸水沽居民在饮水上增加了一些喝高氟的疑虑。2003年自来水供应量为468万立方米,离人民生活用水要求相差甚远。 

3)雨水 

津南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3.5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809.6毫米,蒸发量大于降雨量,为拦蓄雨水,我区修建了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41座,最大限度的拦蓄雨水,蓄水能力已达5000万立方米以上。 

3.2.7.2存在的问题 

津南区目前是以需水量而定供水量,这样就造成了超采所谓取之不尽的地下水。随着人们节水意识的提高,节水技术、节水设施的推广,节水条例、节水法规的完善,这种状况将得以改善。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节水宣传,使人们只注重经济发展的思想得以改观,认识到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以最小的用水量,使经济得到最大的发展。 

津南区目前的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和措施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 

1)水环境恶化加剧 

近年来,由于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均未达标排放,而且有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区二级河道造成水质污染,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使粮食、蔬菜和水产品受到污染,生物性污染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2)水资源浪费严重 

我区水资源虽然短缺,但浪费水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和农村用水。由于企业节水意识与节水技术不高,使得高耗水和水重复利用率低的企业,还占较大比重。农业方面由于渠道、取水建筑物的不配套及农村灌溉用水还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渠系水利用系数不高,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3)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津南区水利局自2002年接手节约用水管理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涉水的管理体制还未完全理顺,还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如不及时理顺,改变区域之间人为分割,将对我区的经济发展起滞缓作用。应从节约用水管理开始,制定有力措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整体合力,政府要作好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后盾,带头做好节水、用水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同时,加大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用以增加工程投资,使节水、用水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4)地面沉降速度加快 

由于我区工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来维持,使我区的地下水开采量居高不下,地面沉降逐年增加,而我们对地面沉降所产生的后果尚未引起重视。区委书记郭天保曾指示过:“能用自来水的单位(村)尽量使用自来水”。但由于地下水水价较低,利用较为方便,水质也比较稳定,又没有指标控制,加上有的用水单位有政策上的优惠,使本来很低的水资源费收取困难,所以多数企业选择开采使用地下水。长此以往,造成我区地面沉降加快,沉降量最大的镇每年下降78mm。目前我区年平均沉降量为45.42毫米,从1990年到200314年间我区下沉了63.6厘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发生地质性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5)部分单位领导节水意识淡薄 

节水用水虽然是全民的责任和义务,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领导。有些单位领导对节水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只注重经济发展,抓政绩,对基础工作过问较少,没有把节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都曾对节水工作有过重要指示,所以提高领导的节水意识势在必行。因为水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有预言家曾预言,假如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起因就是为了争水。单位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应积极配合节水工作的开展,搞好节水工作是为了我区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要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计划用水制度。安装计量设施,也使企业做到用水心中有数,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不能浪费我们有限的水资源。 

另外,(1)农村生活用水由于暂不收取地下水资源费,装表计量很艰普及,建议政府出台相应措施,使用水计量化即有利于节水管理,也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2)加强特殊行业用水管理与工商局联合实行用水许可验证制度,以加强对用水大户的节水管理、节水监督,使水资源配置合理。 

4.需水分析预测 

4.1预测原则 

4.1.1以规划水平年社会发展指标为依据,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兼顾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部门对水的需求。 

4.1.2考虑水资源对需水量的制约作用,全面贯彻节水方针,实行总量控制,优化配置。 

4.1.3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对未来需水的影响。 

4.1.4重视本区现状调查资料,结合历史资料情况进行规律分析和合理的趋势外延,力求需水预测符合我区的特点。 

4.2预测方法 

需水预测以净定额法为基本方法(需水预测参数参照《天津市中长期供水规划》成果),在城市和农村范围,按生活、生产和生态三类汇总。 

根据津南区“十一五”规划和各职能部门的规划方案,统计的基础用水量近期水平年2010年全区需水量为20194.14万立方米,其中城市需水量为9314.07万立方米,农村需水量为10880.07万立方米;2020年全区需水量21972.47万立方米,其中城市需水量为12421.99万立方米,农村需水量为9550.48万立方米。 

4.2.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预测中的经济发展指标系根据津南区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十一五”规划成果确定。主要指标包括人口、一、二、三产业产值及增加值、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工业万元增加值耗水量、建筑面积、灌溉面积等。 

规划水平年2010年全区流动人口61万,其中城市用水人口20万人,城镇用水人口30万人,农村用水人口1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231亿元,工业总产值105.4亿元,工业增加值86 亿元,万元增加值耗水量51立方米。农业总产值6.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0 亿元。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灌溉面积13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13万亩。 

规划远期2020年,全区用水人口83万元,其中城市用水人口30万人,城镇用水人口43万人,农村用水人口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462 亿元,工业增加值168 亿元,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第三产业增加值 200 亿元,农业总产值13.9亿,灌溉面积11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 

4.2.2生活需水量预测 

生活需水量分为城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类,需水预测即考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和改善,用水标准不断提高,也要考虑节水管理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还要考虑节水管理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需水定额的增长趋势逐步变缓。预测方法采用人均日用水量法。参考附表18中对本区适用的净用水定额的界定范围,根据对各水平年供水系统的水利用系数状况的分析,结合人口预测成果进行生活净需水量和毛需水量的预测。 

规划水平年2010年,全区用水人口61万人,其中城市用水人口50万人,(咸水沽镇20万人,其他镇30万人),农村用水人口11万人。按照天津市2010年生活用水定额,城市居民生活用水140/.天,城镇居民110/.天,农村居民100/.天,管网漏失率按14%计算,则城市居民生活用年净需水量为2226.5万立方米,毛需水量为2538.21万立方米。农村居民生活年需水量为401.5万立方米,毛需水量为457.71万立方米。 

规划近期2020年,全区用水人口82万人,其中城市用水人口73万人(咸水沽镇30万人,其他镇43万人),农村用水人口9万人。按照天津市2020年生活用水定额,城市居民生活用水150/.天,城镇居民120/.天,农村为110/.天,按管网漏失率12%,城市居民年净需水量3525.9万立方米,毛需水量3949.01万立方米,农村居民净需水量361.35万立方米,毛需水量404.71万立方米。 

4.2.3工业需水量预测 

工业需水预测采用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法及万元产值耗水量法预测,本区利用趋势法校验,宏观趋势上考虑合理,并结合本区规划发展条件确定。按照津南区经济发展目标,2010年工业增加值 86亿元,当年天津市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51立方米,则净需水量为4284万立方米,按管网漏失率14%计算,毛需水量为4883.76万立方米。2020年工业增加值 168 亿元,当年天津市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36立方米,则净需水量为6048万立方米,按管网漏失率12%计算,毛需水量为6773.76万立方米。 

4.2.4建筑业和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建筑业需水量以单位建筑面积用水量法进行预测,以建筑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法进行复核。第三产业需水采用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法进行预测,根据津南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成果。 

2010年全区规划建筑面积210万立方米,当年建筑用水定额1.0立方米/平方米,净需水量为210万立方米,按管网漏失率14%计算,毛需水量为239.4万立方米,商饮业增加值50亿,根据万元增加值10立方米计算,净需水量为500万立方米,毛需水量为570万立方米。服务业增加值50亿根据万元增加值14立方米计算,净需水量为700万立方米,毛需水量为798万立方米。 

2020年全区规划建筑面积210万立方米,建筑用水定额为1.0立方米/平方米,管网漏失率按12%计算,净需水量为210万立方米,毛需水量为235.2万立方米,商饮业增加值100亿,根据万元增加值4.5立方米计算,净需水量为450万立方米,毛需水量为504万立方米。服务业增加值100亿根据万元增加值6立方米计算,净需水量为600万立方米,毛需水量为672万立方米。 

4.2.5农业需水量预测 

农业需水包括农田灌溉和林、牧、渔业及大小牲畜需水。采用定额法进行预测,考虑农业状况及发展,我区只按50%保证率预测农业毛需水量。 

毛需水量计算公式为净定额水利系数灌溉面积。农田净灌溉定额参照天津市用水定额标准,水的利用系数一方面体现本区特点,另一方面遵循全市的布局。 

津南区地表水资源匮乏,50%保证率地表水径流量只有3000万立方米,因此今后在结构调整上,应考虑种植耐旱作物。农灌需水预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的灌溉定额,结合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复种指数加以综合确定。林、牧、渔业需水量也只按50%保证率预测成果。 

规划2010年农业毛需水量为:大牲畜22.05万立方米,小牲畜194.4万立方米,水田164.38万立方米,水浇地2260.27万立方米,菜田821.92万立方米,林果657.54万立方米,牧业8.16万立方米,渔业5561.64万立方米,合计9690.36万立方米。水的利用系数0.73。 

规划2020年农业毛需水量为:大牲畜19.21万立方米,小牲畜163.07万立方米,水田151.9万立方米,水浇地1708.86万立方米,菜田759.49万立方米,林果607.59万立方米,牧业11.24万立方米,渔业4992.41万立方米,合计8413.77万立方米。水的利用系数0.79。 

4.2.6生态需水量 

生态需水量包括河道修复需水量、湿地生态修复需水量、水土保持需水量、城市河湖生态需水量、河口生态修复需水量,以“天津市生态环境修复规划”为基础,量化津南区生态需水指标。 

2010年,津南区建成绿地面积1148万平方米,按定额0.8T/平方米、45%计算灌水面积、四个月灌水周期净需水量63.73万立方米,管网漏失率按14%计算,毛需水量为75.2万立方米。满足河道最低用水量209.5万立方米,满足农村小水库最低用水量732万立方米,合计生态毛用水量1016.7 万立方米。 

2020年,津南区建成绿地面积1263万平方米,按定额0.8T/平方米、45%计算灌水面积、四个月灌水周期净需水量68.2万立方米,管网漏失率按12%计算,毛需水量为78.52万立方米。满足河道最低用水量209.5万立方米,满足农村小水库最低用水量732万立方米,合计生态毛用水量1019.52 万立方米。 

5.可供水量分析预测 

5.1分析预测原则 

5.1.1对现有供水设施的工程布局、供水能力、运行状况、水资源来水条件、水资源开发程度以及水权分配与存在问题等进行调查。 

5.1.2兼顾南水北调实施前后水源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 

5.1.3供水工程建设优先考虑配套改造工程。 

5.1.4充分考虑本区节水后的需水量,安排新建供水工程项目。要考虑经济可行性,分质供水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1.5合理调配水资源。 

5.1.6供水预测要充分吸收和利用有关专业规划,并根据本次规划要求和新的情况变化,对成果做适当调整。 

5.1.7结合市水利局水资源优化配置项目,本区成果纳入全市供水系统,不断调整完善。 

5.2分析预测方法 

5.2.1地表水可供水量 

本规划只在保证率P50%来水情况下计算地表水可供水量,计算部分由市局协调完成,南水北调实施前津南区没有外来水源,南水北调实施后我区可增加引江水量0.6亿立方米,引滦供水在本区的调配变化及引江水在本区的情况纳入本规划中。 

津南区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53.5mm,全区面积389平方公里,产生径流可利用量3000万立方米。由于市区排放污水的主要河道大沽排污河贯穿我区,随着天津市城市规模加大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二、三产业的发展,市区用水量增加,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大沽排污河贯穿我区四条二级河道,闸、站、口门、导虹已建多年,漏污现象时有发生,使我区本来资源量紧缺的地表水,受到污染,如不及时治理,发生大面积漏污,津南区将无地表水可用。 

5.2.2地下水可供水量 

紧密结合《天津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地下水评价成果及《地下水限采规划》,确定津南区地下水可供水量。 

根据《天津市津南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区划报告》,本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1600万立方米,按此量开采基本达到开采与补给平衡,而我区浅层淡水资源量很少,所以多年来严重超采地下水来保障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需要,造成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面沉降量逐年增加。到2010年南水北调通水后,可保持允许开采额度或压缩、限制开采地下水。 

5.2.3其他水源可供水量 

其他水源开发利用主要指参与水资源供需分析的雨水集蓄利用、微咸水利用、污水处理再利用和外调水源。以现状分析及专业规划为基础,以落实我区具体实施项目为重点,补充完善。 

2010年可供水量按南水北调实施前后,两种情况汇总。 

津南区的浅层微咸水储量很大,目前有少量开发用于企业生产、农业咸水鱼类养殖,冷却等。市局也有开发浅层微咸水的意向,但因资金不足尚未实施。到淡水资源紧缺时,是开发利用的后续水源,为此对微咸水我们要加强管理,避免造成地表水的污染。 

天津市已建成了相当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能再利用的中水,分配给我区的约5500万立方米,如水质符合要求,价格低廉,农民可以承受可以考虑作为我区的外调水源。 

我区目前建有环兴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3万立方米,准备再投资修建2个生态过滤池对处理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达到中水再利用标准,预计年可处理中水约400万立方米,用于水产养殖及河道景观用水。 

6.现状条件可供水量与需水预测成果进行一、二次平衡分析 

完成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利用、雨水利用等水源在城市与农村两种供水系统在50%保证率的情况下,生活、生产、生态三类用水水源配置。 

6.1预测成果一次平衡分析 

由于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按照规划要求,不作为资源量考虑,但根据我区用水实际问题及允许开采的数量,农村生活用地下水400万立方米,工业用地下水考虑1200万立方米,因为在南水北调实施前,自来水供水只作为城市生活供水水源,如果再不考虑地下水源,我区将面临工业无水可用,地表水资源量3000万立方米基本都用于农业生产。如果我区再生水利用工程进展顺利,水质能达到要求,将有5900万立方米(本区400万)再生水用于农业、生态及水产养殖。经一次平衡结果,2010年(南水北调实施前)我区总需水量20194.14万立方米,供水量11000万立方米,尚有9194.14万立方米的缺口;2010(南水北调实施后)市分配给我区的引江水有6000万立方米,我区年供水量17000万立方米,但还有3194.14万立方米的缺口;2020年我区总需水量21972.47万立方米,供水量17000万立方米,缺水4972.47万立方米,所以必须加强用水管理及优化配置,开源与节流并重,全面实行节水,农业采用非充分灌溉等,节约水资源。

6.2预测成果二次平衡分析 

经节水潜力分析及采取节水工程、消减用水定额等措施,使我区的可供水量尽量满足用水要求。二次平衡结果如下:2010年(南水北调实施前)我区需水量19753.6万立方米,供水量11000万立方米,缺口8753.6万立方米;(南水北调实施后)我区需水量19753.6万立方米,供水量17000万立方米,缺口2753.6万立方米。2020年我区需水量21745.18万立方米,供水量17000万立方米用水缺口4745.18万立方米。所以,还需要加大节约用水力度,来弥补水资源不足问题。

津南区现状水平年2003年用水量为8221.12万立方米,用水水平较低,随着我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的发展壮大,用水量将逐步增加,在南水北调通水前应考虑现状供水量的条件,适时调整各行业用水结构及用水需求。在南水北调通水后,我区尚有用水缺口,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压采,用水缺口将增大,如不再增加引江水量,只有在节流上作文章,必须实行强制节水,采取行政措施、工程措施、经济措施、科技措施,结合结构调整逐步实行用水的指标定额管理。达到提高水资源使用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7.节水规划 

7.1节水目标 

根据供水预测及水资源供需一次平衡结果,分别确定津南区不同规划水平年城市与农村节水量,进行节水现状及节水潜力分析,落实节水措施,使我区水资源配置最终达到以下要求: 

近期目标。到2010年,全区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通过采取开源、节流、治污等综合措施,扭转缺水形势,水资源满足生活、生产用水需要,南水北调实施前,在保证现状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城市河湖环境最小生态需水量。南水北调实施后,保证城市河湖最小生态需水量,保证地下水限采规划的实施,部分二级河道及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远期目标。到2020年,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程,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水资源满足生活、生产需要,进一步修复生态环境。 

7.2节水潜力分析 

用水定额、用水效率指标是衡量各部门、各行业用水与节水水平的重要依据。通过现状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找出差距和问题、原因,估算节水潜力,为落实节水措施打下基础。 

7.2.1节水考核指标 

参考《节水型城市目标考核标准》及《天津市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考核标准,建立我区的节水指标体系,用于不同规划水平年节水水平的比较分析。 

7.2.1.1综合节水考核指标 

津南区发展很快,2003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5443,人均用水量188.13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103.69立方米,城镇人口年人均生活用水量20.11立方米,日平均55.1升。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17.6立方米,建筑业用水量100万立方米,每平方米用水0.76立方米。农业用水仍有大水漫灌现象,目前已建成了低压管道、防汛明渠、喷、滴灌等多种模式的节水工程,全区节水灌溉面积已达7.18万亩,农业用水量5083万立方米,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为0.65。 

7.2.1.2工业节水考核指标 

根据工业生产特点,工业节水分为三类 

1)系统节水:通过改变生产用水方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系统节水一般可在生产工艺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2)管理节水:通过水平衡测试,找出症结,经加强节水管理、节水宣传及与职工利益挂钩等方法,减少水的损失。 

3)工艺节水:经改变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合理进行工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生产规模效益,以减少水的需求。节水考核指标包括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锅炉冷凝水回用率、工艺水回收率、浓缩倍率、万元产值取水量递减率等。另外要求各用水单位,必须有单独的计量设施,以保证考核指标的完成。 

7.2.1.3农业节水考核指标 

农业节水包括灌溉输水工程节水,以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为主;灌溉技术节水,以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为主;农业综合技术及农田科学管理节水,以降低用水定额为主。 

农业节水指标包括亩均灌溉用水量,主要农作物用水定额及林果地渔业用水定额,可能达到的最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节水灌溉工程率等。 

7.2.1.4生活及建筑业第三产业节水考核指标 

节水的目的是减少水的浪费和损失。 

1)通过普及节水器降低用水量; 

2)依靠节水宣传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提高水价减少用水浪费; 

3)通过供水系统改造减少跑冒滴漏现象,提高用水效率。 

节水考核指标主要包括用水定额,供水管网漏失率,节水器具普及率,用水装表计量率等。 

津南区现状供水管网综合漏失率为21%,规划至2010年下降至14%2020年降低到12%,节水器具使用率达90%以上。 

7.2.2节水潜力分析 

7.2.2.1综合节水潜力分析 

根据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国际标准,分析本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通过降低高耗水、低收益产业占GDP的比重,使用水量下降。 

分析现状供水水源输水损失情况,通过工程改造,提高供水保证率。分析用水管理、节水管理能力建设、节水政策法规建设,节水宣传教育、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提高全社会节水水平。 

7.2.2.2工业节水潜力分析 

分析工业各行业现状用水水平与节水指标条件下用水定额的差距,估算工业节水潜力,计算成果见表7-1。工业节水重点在现有工业,原则上不计算新建工业的节水潜力,视为已达到节水标准。现有工业节水规划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可在未来规划水平年实现潜力。 

7.2.2.3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分析种植业的不同作物、林牧渔业(林果地、草场、牲畜、鱼塘)现状用水与节水指标实现条件下灌溉定额或用水定额的差距。分析种植结构调整对灌溉面积和综合灌溉定额的影响。分析井灌区、渠灌区、井渠结合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的限度,估算农业节水潜力,分析农业节水潜力时要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严重缺水地区,只考虑提高水利用效率措施,可不计算节水量;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的地区,要扣除防渗措施对地下水补给量的减少量。分析计算成果见表7-2。 

7.2.2.4生活、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节水潜力分析 

分析现状各类城市生活用水定额、城市管网输水损失率与节水指标之差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定额普遍呈增加趋势,生活用水定额的变化是生活用水正常需求增加与采取节水措施减少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从生活用水定额的变化不能全面反映节水的作用,应主要根据管网漏失率的变化,分析城镇生活用水的节水潜力。分析计算成果见表7-3。 

随着农村城市化率的提高,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速度加快,农村生活用水水平提高,应从起步阶段重视节水措施的普及。 

7.3节水措施 

根据节水目标及节水潜力分析,按照因地制宜、重点突出、注重实效的原则,确定本区需采取的主要节水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技术、经济、管理等非工程措施。各规划水平年节水措施要与本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实力相适应。 

为推动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创建节水型社会过程中,要严格计划用水管理,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的原则,依据全区生活、生产、生态,服务行业等实际用水情况,制定计划用水指标,实行用水许可证、核定卡及用水档案的管理体系,推进高新技术节水,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我区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生产和生活方式。 

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以计划为总体的控制制度 

按照我区计划用水总量,依据《天津市行业用水定额》、用水单位、实际用水情况,每年为用水单位核定计划用水指标,实行定额管理、累进加价制度。 

2)实施和健全节水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建立节水器具准入制度,对生活、生产节水器具的企业实行审查、认证制度,加强对生活、生产节水器具企业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高耗水 

产品进入市场,防止不符合节水标准的节水器具进入市场。 

3)建立依法行政、依法节水管理制度 

根据我区实际用水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区特点的节水管理办法,在全面分析各单位用水现状的基础上,依照《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相关措施,对水事案件依法行政。 

4)制定和实施节水鼓励和超标处罚制度 

依据《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关于节水奖励和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制定本区节水鼓励和超标处罚的管理办法,对节水贡献突出的单位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和表彰鼓励,给予个人以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鼓励,同时建立并完善举报和监督制度,加大对违法用水行为的处罚力度。 

5)建立健全用水节水统计和检查制度 

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和报表制度,并实施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包括报表核实和现场检查,有计划地经常深入用水单位检查用水管理情况和节水设备、器具的使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跑、冒、滴、漏现象,及时纠正并限期整改。 

6)规范行业管理 

①在全区建立节水器具准入制度,推广一户一表用水制度,到2010年,城镇小区磁卡水表入户率将达到100%,农村将达到90%,到2020年,全区磁卡水表入户率将达到100%。②在日常生活中推广高效用水。以“一水多用”和“用多少放多少”的原则,节约用水,积极推广节水小窍门。③在我区30%的住宅小区推广中水利用,提高节水效率。采用先进技术,在全区推广中水利用,使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50%。④规范建筑业、餐饮业、服务行业、游泳业等行业用水管理.按《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规定,对临时建筑业要定期检查,对未办理临时用水指标的,严格进行处罚、累进加价,并补办手续。对餐饮、服务业计划用水核定,严格规范管理,对超计划用水,按不同水价严格累进加价制度。对违法洗车业定期检查,规范管理,实行中水洗车。 

7)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大力加强节水和节水型社会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并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公众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实现由行政推动节水转变为制度和公众推动节水。 

8)建立和实施水事公示公开制度 

以人为本,接受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实行“政务公开”政策和“举报、登记、落实”制度,制作公示牌和意见箱,建立举报热线,接受公众举报,并及时深入现场,了解情况,给予答复。 

9)建立照前审批,照前年审制度 

根据我区餐饮、服务业的用水特点,为加强节水、用水管理,对用水单位,在起营业执照前,根据行业用水定额办理计划用水许可证。 

在营业执照年审前,根据计划用水指标及实际用水完成情况,办理未超用水指标手续后,实行年审。使我区的节水、用水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10)建立信息管理制度 

参照塘沽区节水办与自来水公司信息联系方式,与区自来水分公司建立信息联网,以便掌握用水单位的用水情况。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全区建立节水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把国内外先进的节水技术、节水信息及时发布给各用水单位。 

11)建立三级节水管理机制 

在各镇设立节约用水管理机构,业务上由区节水办公室指导,建立市、区、镇三级节水管理机制。 

7.3.1生活、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节水措施 

生活、建筑业及第三产业主要节水措施有: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加强节水宣传与教育,调整水价及改革水费收缴制度,推广使用节水器具、中水利用和改造城市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漏失率等。进行农村饮水管网入户工程,实行农村饮水计量设施安装,严格执行天津市建设项目用水计划管理规定。 

7.3.2工业节水措施 

工业节水措施: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回用率;②实行计划用水,提倡一水多用、优水优用;③进行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淘汰高用水工艺和落后的设备;④应用节水和高效的新技术,如高效人工制冷及低温冷却技术、高效洗涤工艺等;⑤根据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⑥制定合理的水价,实行优水优价和累进制水价收费制度;⑦对废污水排放征收污水处理费,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⑧加强节水技术开发和节水设备、器具的研制等。 

7.3.3农业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技术、经济和管理等非工程措施。采取工程措施可降低输水损失、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主要措施有:工程配套、渠系配套与渠系防渗、管道化输水、喷灌、微灌等。 

技术措施的作用是提高农田生产效率,提高作物根系层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减少无效蒸腾蒸发量。主要措施有:土地平整、良种化和平衡施肥、水稻“浅、湿、晒”、秸秆覆盖、膜上灌溉等先进灌水技术和耕作保墒技术等。 

经济措施包括研究和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利用经济杠杆改变种植业结构,加大节水工程投入等。 

管理措施包括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定节水灌溉政策法规、加强组织管理、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教育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 

8.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以及对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水资源保护规划在“天津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天津市水生态环境修复规划”基础上进行,确定本区纳污总量,重点为本区水保护的治理措施、投资,及对全市相关总体规划进行补充和完善。 

8.1地表水资源的保护 

津南区地表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来自贯穿我区的大沽排污河,一部分是利用污水灌溉的双港镇三个村,辛庄镇5个村,其沥水排入区二级河道。另一部分是大沽排污河的闸、站、口门漏水造成。解决污染问题,一是要彻底杜绝污水灌溉,二是对大沽排污河进行治理,防止高水位时外溢。 

津南区2003年自产污水1621.9万立方米,除大部分排入大沽排污河外,少部分随雨水泵站排入区二级河道,污染我区地表水资源,应加紧解决。一是修建排污管道;二是加大排污执法力度,必要时联合执法;三是修建污水处理厂。 

8.2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津南区地下水资源为严重超采地区,由于早期成井质量不高,一些地区咸水底板最深已达190米,已经造成了污染,必须考虑控制开采并进行治理保护。由于地下水的治理难度较大,而且短期内不见成效,必须下大力量,其保护及治理措施包括: 

1)合理布局,分层开采,压缩深层开采量,严禁串层开采。 

2)严格履行打井审批手续,并核查打井队伍资质,保证质量,核定取水量,认真贯彻执行取水许可制度。 

3)逐渐封井停泵,实现绝大部分机井停采备用,对废弃损坏的机井及时进行回填。 

4)进行咸水开发利用和改造的研究。 

5)建立健全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加强环境水文地质监测。 

6)采用符合水质要求的地表水资源,适时进行回灌,补充地下含水层中水量。 

水资源保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估算投资7000万元以上。 

9.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资源配置是节水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它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为基础,结合“需水预测”、“供水预测”、“节水规划”、“水资源保护”等有关部分进行,成果作为制定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的基础。 

水资源配置在多次供需反馈并协调平衡的基础上进行,采取水资源供需二次平衡分析完成。成果要求完成在城市与农村两种供水系统,50%保证率下,生活、生产、生态三类用水户的配置方案。配置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分质供水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现以供定需,实行总量控制。 

本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03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规划期水资源配置指导思想是:以全区多水源联合调配为框架,开发非常规水资源,强化各业节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其次为二三产业和生态用水,兼顾农业发展。 

9.1需水增长分析 

本区2003年用水量8221.12万立方米,其中生活1642.69 万立方米,工业及建筑业798万立方米,三产539.3万立方米,生态0万立方米,农业5241.13万立方米。 

至近期规划水平年2010年毛需水量将达到20194.14 万立方米,其中生活2995.92万立方米,生产16181.52万立方米,生态1016.7万立方米。至远期规划水平年2020年毛需水量将达到21972.47万立方米,其中生活4353.72万立方米,生产16598.73万立方米,生态1016.7万立方米。 

9.2水资源合理配置。 

本区水量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其中农业灌溉需求太大,如果将城市再生污水和本区自产污水处理后充分利用,再考虑水库、河道、坑塘清淤挖潜提高蓄水能力,农作物种植调整,搞节水型农业,基本还能达到要求。生活和生产因为本区正处在跨越式发展阶段,需水量也必将有很大提高,必须探讨各行各业节约用水,减少对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制约影响。 

9.3水资源配置方案 

在地表水处理上,应坚持“雨污分排、分别处理”的原则;水源利用应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坚持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以水权、水市场为导向,制定水权分配方案。由水利局负责,水利管理站管理,建设灌溉自动监测系统,按定额把水权分配给用水户,用水户剩余的水可自主交易。以用水定额为依托,合理分配水源。全区以水库、河道为依托分为四大水系,水量不足部分由市局调配。 

1)津南水库水系(八里台镇) 

以津南水库水源为主,以八里台镇小水库为铺,重点保证稻田和经济作物用水和部分大田用水。到2010年预计耕地面积3万亩,农业用水量4000.71万立方米,由八里台镇水利管理部门把水权分配给各村、各户,在主干渠上设立计量装置,由水利局负责管理。具体建设项目为:新建节制闸3座需投资24万元,分水闸15座需投资60万元,安装无线电计量装置18套需投资360万元。 

2)洪泥河水系(双港镇、辛庄镇) 

以洪泥河为主,以小水库为辅,重点保证菜田用水和经济作物用水,必要时可调用津南水库水源及市区分配的中水。到2010年预计耕地面积1.5万亩,农业用水量1343.58万立方米。主干渠由水利局负责,双港、辛庄的水利管理部门把水权分配给各村、各户,具体建设项目为:新建节制闸4座需投资32万元,分水闸36座需投资144万元,安装无线电计量装置40套需投资800万元。 

3)月牙河水系(小站、北闸口、咸水沽) 

以月牙河为主、十八米河及小水库为辅,保证菜田及经济作物用水。到2010年预计耕地面积5.5万亩,农业用水量2702.31万立方米。主干渠由水利局负责,各镇水利管理部门把水权分配给各村、各户,具体建设项目为:新建节制闸6座需投资48万元,分水闸69座需投资276万元,安装无线电计量装置75套需投资1500万元。 

4)双桥河水系(双桥河、葛沽) 

以双桥河为主,十八米河、小水库为辅,重点保证菜田用水及部分大田、经济作物用水。到2010年预计耕地面积13万亩,农业用水量1463.76万立方米。主干渠由水利局负责,各镇水利管理部门把水权分配给各村、各户,具体建设项目为:新建节制闸4座需投资32万元,分水闸41座需投资164万元,安装无线电计量装置45套需投资900万元。 

在地下水处理上由于农村居民离自来水管网较远,接口投资较大,所以主要考虑农村生活用水。 

10.实施方案 

根据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优化配置成果,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对供水、用水、节水、治污、保护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实现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他水源在不同区域,不同用水部门水量与水质的统一、合理调配、协调好开发与保护,近期与远期、城市与农村的关系,要特别重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与保护等非工程措施的制定。 

10.1工程实施方案 

10.1.1生活供水设施改造 

津南区自1964年建立自来水厂以来,先后对供水设施分批进行了改造,因老城区改造、扩充及设施老化等原因,为减少管网漏失损失,保障供水畅通,在城镇计划2010年更新输水管道长度10千米,需投资400万元,新建输水工程2 处,投资800万元,2020年更新输水管道长度10千米,需投资500万元,新建输水工程2处,需投资900万元。在农村2010年更新输水管道长度750千米,需投资300万元,按装水表1810块,需投资7.24万元。 

另外,按节水型社会的指标要求,有条件的情况下2010年安装节水器具2万套,2020年安装1.3万套。 

10.1.2农业设施改造 

1)为提高津南区河道的输水蓄水能力,计划2010年前对三条区二级河道实施清淤工程,清淤土方量170.26万立方米,需投资7645.73万元,2020年清淤二级河道四条,清淤土方量248.24万立方米,需投资12431.26万元。 

2)为增加渠系水利用系数,修建低压输水管道3720公里,需投资2232万元,使水的有效利用率达到0.73。 

10.1.3工业节水设施 

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有限的水资源,2010年修建冷却水回用及冷却水循环系统改造工程20处,需投资1034.4万元,节水工艺改造工程10处,需投资671.66万元,2020年修建冷却水回用及冷却水循环系统改造工程20处,需投资1231.6万元,节水工艺改造工程20处,需投资1431.6万元。

10.1.4污水处理工程设施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用水需求的不断提高,排污量将逐年增加,为加强治污能力,尽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我区到2010年修建污水处理厂(站)10座,处理规模达28.96万吨/日,投资3.02亿元。

2)津南区到2010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亿立方米/年,由于受处理能力的制约,能深度处理回用的污水约1500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工业冷却水500万立方米、河湖补充用水500万立方米、绿地灌溉用水500万立方米。

10.2非工程实施方案 

津南区为天津市新四区之一,尚未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处于“多龙治水”的局面。城镇居民以自来水公司为主,城镇排水以建委为主,自20021月,区节水办公室由建委划归水利局以后,津南区的节水工作才实现系统管理,工业、生活、农业一体化管理也逐步走上正轨。经过近四年的工作实践,节约用水工作困难很多,从源头上不算太顺,节水办正逐步理顺节水与用水的关系,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使本规划目标得以实现,制定非工程保障实施方案。 

10.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并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即有分工有协作,保障具体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建立起一套运转灵活、信息通畅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日常工作机制,在纵向、横向两方面都切实做到沟通及时、工作高效。三是各成员单位领导,切实加强对本部门的领导,要靠前指挥,要象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一样,重视节约用水工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10.2.2完善水务一体管理体制,提高节水管理能力 

由于津南区乃至天津市是多水管理机制,管水部门多,管理往往衔接不上,对人力资源是一种浪费,给用水、节水管理带来一定的弊端,所以进行水资源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如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处理好行政区范围内水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利于处理好流域管理的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做到统筹兼顾,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水资源在水质与水量、地表水与地下水、城市与农村的优化配置,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促进节水事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中长期供水规划的顺利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不是争夺地盘,而是有利于有章、有序的管理好我们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0.2.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及水法规体系 

效率和效益是建立在良好的制度上的,也要靠职能部门利用好有效的制度。 

1)水资源规划制度。在天津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框架下,结合津南区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专项规划,在进一步分析区域水资源边界条件下,从全区高度统筹区内水资源的开发、配置、利用、节约、保护与管理。津南区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由政府实施。 

2)计划用水与水资源总量控制制度。按照天津市建设项目用水计划管理规定的通知,津政发[2003130号文件要求,在建设项目上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和水法中的取水许可制度,在全区实施以计划用水为主体的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根据水资源配置方案,结合各行业用水定额,对各用水单位取用的自来水、地下水进行用水指标核定,在水平衡测试的基础上,强化对用水单位的监督管理。 

3)建立健全用水、节水统计与检查制度。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和报表制度,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自来水公司有核定用水户用水量的义务,应与节水办公室在用水数据上积极配合。对取用地下水的用水单位实行超采区的监督检查,严格控制超采地下水。 

4)制定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对入河排污口进行普查,根据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将初始排污权分配给各用水单位,进一步加大对各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控制超标和超量排污,对现有排污口超标超量排污的,要制定削减排放计划,对不能做到达标排放的企业,要核减其取水量,直至责令停产整顿或关闭企业。 

5)健全法规体系执行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天津市制定了《节约用水条例》、《天津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在今后的节约用水管理和实施节水规划中,应加大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力度。 

10.2.4构筑以水权为中心,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 

新世纪中国面临三大问题,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干旱缺水在我市表现的尤为明显。城市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经济,就要深刻分析当地水资源能够承载人口与经济发展规模。包括经济结构生态用水等。在我国水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通过某种方式赋予水的使用权给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明晰水权是水权管理的第一步,要建立两套指标体系。一是水资源的宏观控制体系,二是水资源的微观定额体系。水权可以有偿转让,超采、占用了他人的水权就要付费;反之,出让水权,就应受益。制定用水指标,定额管理制度和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这是实施水权管理的第二步,一是建立必要的公共财政支付机制,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满足居民休闲观赏的公益型的防洪除涝工程,水环境建设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等建设与管理资金由政府财政支付解决。二是建立节水奖励机制,鼓励和支持节水技术改造、中水利用和废水回用,根据“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从水资源费、超计划加价水费中,安排适度比例资金,用于节水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广、技术改造等,并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有利于节水工作的奖惩措施。三是建立公从参与机制,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等需要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公众的支持、配合与监督,才能落实到实处,发挥显著的作用。 

10.2.5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 

建立以用水单位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投资为导向、地方财政为纽带、社会投入作补充、财政和信贷资金相结合的水利投资体系。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多元投资体制,支持水利事业的发展。 

10.2.6建立水资源管理和节水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显得更加重要。因此需要建立一支系统的水资源管理和节水信息队伍,组建信息管理中心和研究中心,为水资源的管理与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依据。 

10.2.7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各种形式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树立资源观和节水观,启动一批节水型社会试点项目让群众参观了解,将节水型社会教育纳入到全民素质教育、义务教育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团体、组织的积极性,使广大民众在建设节水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建议加强地热水资源的管理,使其与地下水资源一样,得到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10.3工程实施方案资金估算 

津南区节水型社会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总额为68331.49万元,其中新建污水处理厂所需资金30200万元,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所需资金1250万元,其它工程项目所需资金36881.49万元。

推荐访问:津南区 规划 水务 【水务规划】津南区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