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1月21日在信宜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市长梁永全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宜市2011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1月21日在信宜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 梁永全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信宜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奋力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实力在科学发展中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5.89亿元,比2006年增长54.4%,年均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51亿元,比2006年增长18.7%,第二产业增加值62.21亿元,比2006年增长65.7%,第三产业增加值87.17亿元,比2006年增长72.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89亿元,比2006年增加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1.3亿元,比2006年增长92.7%;外贸出口完成5666万美元,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财政总收入18.71亿元,比2006年增加1.17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2亿元,比2006年增加1.2倍,其中税收收入2.5亿元,比2006年增加1.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1元,比2006年增长44%;农民人均纯收入6803元,比2006年增长40.2%。今年1至9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
工业经济迅速壮大。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园基础建设累计投资4.15亿元,开发面积2050亩,已有33家企业落户,园区年产值超10亿元。五年来,共有204个工业项目(企业)落地建设,总投资66亿元,项目涉及毛纺织、电子电器等传统特色产业和新能源、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2010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7.84亿元,比2006年增长71.3%。2006年以来,我市在茂名市“工业立市”年度考核中先后3次获得“一等奖”。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五年来,我市先后两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以三华李、怀乡鸡、凼仔鱼、油茶等为主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效益良好,我市三华李被评为“岭南十大佳果”。创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育了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获得“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20项、“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项,4个农业品牌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集体林权改革基本完成,五年累计造林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3%,比2006年提高0.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日益兴旺。五年来,旅游经济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初步形成了“三山二漂一泉”的生态旅游格局。房地产业迅速壮大,累计销售总额27?25亿元。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金融业较快发展,2009年我市获得省“金融稳定”奖。至今年10月底,市内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比2007年初分别增加1倍和1.3倍。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餐旅服务等行业也实现较快发展。
对外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五年来,累计引进项目220个,投资总额109.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74万美元,新建或扩建外资项目16个。外贸出口呈恢复性增长,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外向型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二)城乡面貌在统筹发展中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洛湛铁路信宜段建成通车;县道改造完成76%,县通镇和镇通村公路全面硬底化,新建镇级客运站场和农村候车亭一批,2010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042公里,比2006年增加31%;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78亿元,实现了户户通电目标;通信邮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0年营业收入比2006年增加1.2倍;全市上网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增加到21万千瓦;新建防洪堤54公里,加固山塘水库和改造木石陂坝一批,整治排灌系统743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和生态修复32平方公里。
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新建了淘金湾大桥、教育城大桥、市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市自来水厂管网改造及引水工程,省道达北线穿城路段B、C标段和城区防洪工程基本完成。市区建成区面积达23.5平方公里,主次干道和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底化,人口增加到24.6万人。18个镇区建成区面积增加到23.9平方公里。完成了城区和部分镇区总体规划修编。去年以来,市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城乡环境大大改善。
(三)民生保障在和谐发展中不断改善
五年来,市财政累计民生支出42.64亿元,占总支出的50.2%。
社会保障网络日益完善。社保扩面工作有效开展,2010年共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2.04亿元,比2006年增加1.25倍。今年启动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顺利推进。“五保”供养和城乡居民低保补助标准比2006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低保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连续4年达100%,2007年以来共支付新农合补偿资金4.13亿元。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五年来,全市“双转移”培训4.56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2010年我市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示范县”。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89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全市50条贫困村的集体年收入均达3万元以上,贫困户脱贫率可达90%以上。农村饮水安全、泥砖房改造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复产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去年“9·21”特大洪灾后,全市累计投入10.2亿元用于灾区复产重建。全面完成1124户全倒户家园重建,完成重建和修复交通设施项目244宗、水毁水利项目2688宗、中小学校舍项目31宗,垦复农田33571亩,供电、通信、有线电视、卫生等设施全面修复。
(四)社会事业在协调发展中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跃上新台阶。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每年免除学杂费8000多万元;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完成,规范化学校建设全面启动;高中阶段教育上新台阶,创办了砺儒中学、职教中心,扩建了信宜中学、信宜三中,形成了市区高中“一个龙头、五驾马车”架构,高考成绩屡创新高,职业教育迅速壮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顺利通过茂名市验收;镇级中心幼儿园建设有序推进;创办了市特殊教育学校;全面解决了代课教师问题。
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五年来,全市获得上级科学技术成果奖15项,获专利授权125项,怀乡、东镇获得“广东省专业镇”称号,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市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文体事业取得新成绩。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新建镇村文体广场、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等一批文体设施;五年累计举办各类体育运动会95次,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一批文学作品和戏剧获省奖励,镇隆飘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先后迁建了市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市慢病站,新建了市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扩建了市中医院住院大楼,完成了镇级卫生院改薄工程、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2009年我市被评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
其他各项事业扎实推进。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现“脱后赶前”目标,各项指标达到“省优”水平。拥军优抚工作卓有成效,2008年我市第四次获得“广东省双拥模范市”称号。残疾人事业迅速发展,我市被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打假治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继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第二轮市志修编工作基本完成。粮食储备工作成绩显著,我市被评为“全国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人防、气象、殡改、档案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五)政府效能在改革创新中逐步增强
各项改革有效推进。积极实施公共财政改革,财政投向更加合理,运转效益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68项。建设电子监察系统,对全市33个行政审批单位的166个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实时监控,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五年来,市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监督,加强与市政协联系,及时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80件、政协提案538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凡涉及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和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决策事项,均由市政府领导班子集体决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政务公开,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
五年来,我们还扎实推进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届内要办好的两件大事和八件实事,取得了较好成效。我们不但在5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中修建了现代化的铁路,开创了我市铁路运输的新纪元;而且在70多公里的工业长廊上创出了省级工业转移园区1个和若干个工业小区;率先办起了茂名市县级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建成了茂名市县级管网最长的污水处理系统;铺设了茂名市县级总里程最长的通村、通自然村及连通线硬底化公路2049公里;新建城区二期防洪工程23.75公里;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8宗,解决了11.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并使1.38万农户告别了泥砖房。所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过去五年,市政府认真履行职责,为促进信宜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五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必须立足市情,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不遗余力地推进传统特色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建设山区特色产业强市;五年的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坚持走“绿色崛起”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为今后建设留下更为广阔的空间;五年的民生事务告诉我们:人民政府的一切工作一切事务,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办好实事为先、办妥民事为上,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目的;五年的管理探索告诉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五年的执政体验告诉我们:人民政府要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须坚持反腐倡廉,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历届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全市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驻我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人民警察、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信宜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五年,虽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工业化水平不高,规模偏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面临较大困难;部分重点项目推进缓慢,水利、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自给能力低,对公共服务和民生投入仍然不足等等。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根据中国共产党信宜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部署要求,今后五年,市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强特色产业,造生态新城,建幸福信宜”为主攻方向,以实现发展更科学、人民更幸福为目的,加快振兴崛起,做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并重,加大资源开发加工力度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并举,生产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两轮齐驱,推动一、二、三产业加快发展,致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努力让信宜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到2016年,地方生产总值实现380亿元,年均增长1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亿元,年均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亿元,年均增长15%;外贸出口1.32亿美元,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万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1.1万元,年均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完成茂名市下达任务。
今后五年,要努力办好十件大事:1、改造市人民公园和锦江大桥;2、完成新农村道路硬底化建设500公里,新建或升级农村客运站场10个;3、建设市行政中心,完善市民广场建设;4、建设火车站站前大道及其配套工程;5、完成总投资10.7亿元的电网建设工程;6、完成154宗农田水利工程、144宗治洪治涝保安工程,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建设市养老护老中心;8、建设市实验幼儿园和市德育学校;9、全面完成22902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10、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任务。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继续做大工业经济。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按照工业化发展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更加注重工业经济总量的扩充。努力运用现代技术、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提升传统产业。竹器编织、玉器雕刻等民间传统产业要通过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带动整合设计技术力量,拓展国内外市场,畅通销售渠道,同时要加强新材料研发利用和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力争三年内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温控元件产业要利用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研发配套系列家用电器新产品,制定产业联盟标准,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家电温控元件生产基地,并形成“信宜价格”。毛纺织产业要加快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替代落后的手工作坊加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伸延整熨、包装等后续工序,建设完整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效益。大力推进小水电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使水电行业增添新的活力。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走外延发展道路,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推进合水、钱排、贵子、新宝、茶山、大成等六个镇的风电项目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上,成为粤西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加快发展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型加工产业。重点抓好矿产资源开发加工业,通过全面规范和整顿,科学处理好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加快建设与安全生产、企业效益与群众利益及社会贡献的关系,引进有实力、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高起点开发和深度加工,为矿产开发这一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松香、南药、水果和禽畜产品的深加?工,拓宽工业发展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着力推进工业载体建设。不断完善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园的基础设施配套,确保明年建成园区污水处理系统,两年内与六运小区连通扩展,力争到2016年园区开发面积达5000亩;扎实抓好镇隆至贵子工业长廊建设,把沿线镇区建成我市重要的工业企业聚集地。扶持一批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16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以上。
努力做强农业经济。围绕我市大宗、特色、优势农产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营销、加工等环节培育一批连接千家万户的龙头企业,着力培育现有的盈富公司、粤信肉类公司、绿业集团、黄华江渔业合作社以及朱砂油茶种植园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并成为行业的“领头雁”。继续在南药、高脂马尾松、三华李和珍稀树种种植、珍稀动物养殖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公司,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推进集约化生产经营。引导专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著名商标品牌,继续做强信宜三黄鸡、凼仔鱼、南肉桂等知名品牌。积极组织科技下乡,提高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主动做好农资供应工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不断做优第三产业。以建设全省重要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依托真山水、纯生态,通过科学论证和整理包装,向外招商引进大公司、大资本,高起点开发建设一批生态庄园、美丽乡村和自然山水景区。同时,加快现有景区增资扩建步伐,力争未来五年新建成2个4A级景区和3个3A级景区。争取朱砂石根山、池洞莲花湖庄园、镇隆温泉等项目尽快建成营业。挖掘和弘扬信宜特色历史文化,打造具有信宜特色的文化旅游、购物休闲等旅游品牌。加快发展与旅游产业相配套的运输、餐旅、购物、娱乐等服务业,高起点建设一批星级酒店和特色商业街区。按照“保障供给、稳定房价”的原则,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大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和廉租房建设,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的住房需求。完善城区专业市场规划与布局,加快建设水果、蔬菜、三鸟、建材、粮食等专业批发市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落实国家促进消费政策,扩大城乡消费。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业。
强化招商引资。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我市旅游、矿产和特色农产品资源,认真整理包装,适时推出一批招商引资项目。以产业转移园和工业长廊为依托,发挥“侨乡”和人力资源大市优势,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活动,重点抓好“回归”工程和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项目落户我市。同时,大力推动“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如期动工建设,不断做大投资规模。继续拓宽融资渠道,激活民间资本,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努力为民营经济营造宽松的、互利共赢的发展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二)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城乡建设
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包茂高速公路(信宜段)建设,争取云茂高速公路(信宜段)列入省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抓好省道370线白石运水江至旺同段、黄京腰至西江段改建,全面完成县道改造,将300人以上的自然村公路改建为水泥路,推动公共交通向村级延伸。加快在建的6座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新建4宗110千伏和3宗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10千伏及以下配套出线工程一批,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完成高城水库等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怀乡引水除险加固工程,兴建石狗水库,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整治,抓好农村饮水、农业基本设施和治洪治涝等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数字信宜”和无线城市建设,力促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大力提升宜居城乡建设水平。继续完善并严格实施城镇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和完善城市专项规划,增强规划的控制力和权威性。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提高城市经营和管理水平。实施市区向东扩大、向南拓展、向西推进、向北伸延的发展规划,建设一批住宅、商贸、物流和旅游服务等新区,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布局。动工建设火车站站前大道、新尚西路,加快南环桥至山背桥一河两岸河堤路建设,抓紧完成省道达北线穿城路段、丁堡路口至火车站路段扩改和市职教中心大道建设。加快城区管道燃气项目建设,力争在2013年前实现城区主干管网全覆盖。推进市区“四大出入口”、人民公园和锦江大桥改造、玉都公园和梅岗公园扩建、城区“绿道网”以及文体、休闲、娱乐、消费等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区配套功能。大力推进“三旧”改造,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合理提供建设发展用地。以镇隆、怀乡、合水等中心镇为试点,鼓励建设公寓式住宅,逐步转变城镇“一址一户”的建房模式。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村庄规划和整治,大力推进改灶、改厕、改水,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名镇、名村和示范村。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坚持“生态发展”理念,围绕把我市建成茂湛地区“生态后花园”的目标,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坚持封山育林,重点保护和建设好现有生态公益林、重要水源涵养区,加强大雾岭、林洲顶、鹿湖顶、五子肚和龙须顶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全民植树造林,绿化宜林荒山,力争到2016年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9%以上。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城区排污系统,推进中心镇及条件具备的建制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动工建设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加快镇级垃圾处理场建设。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进一步净化、美化城乡环境。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做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三)致力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
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化和高中阶段学校基础建设;加快市德育学校、市实验幼儿园、镇级中心幼儿园建设和市幼儿园迁建;建设一批寄宿制学校。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协调,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提高教职员工收入水平,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质量,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全省教育强市。努力繁荣城乡文化。加快推进市人民影剧院、博物馆、文化创意园建设,完成镇级文化站建设任务,抓好村(居)文化室和边远山区文化网络建设,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加强对飘色等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文物保护。围绕“南玉之都”、“竹编之乡”、“李花世界”,打造和创建一批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挥文艺团队作用,鼓励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让群众享受更多文化实惠。着力发展卫生事业。扎实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各项卫生惠民政策,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同时,大力抓好妇女、儿童、计生、殡改、气象、供销、人防、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统计、地志、档案、残联等各项工作,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推进新型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落实“五保”供养、老龄人补贴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救灾救济工作。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逐步完善留守妇女儿童服务机制。全力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加快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步伐。完善养老、孤儿养育、残疾人康复等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依法推进“9·21”灾后赔偿诉讼进程,切实维护灾区群众权益。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领导信访工作包案制度,强化职能部门和镇级信访维稳工作责任,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完善基层民间调解机制,将化解群众纠纷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努力把社会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适当增加镇村两级社会管理工作经费,逐步提高村级干部生活补贴,增强基层管理社会的能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以及防灾减灾的能力。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全面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完善治安防控与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司法、公安队伍建设,推进科技强警,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建设平安信宜,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四)努力建设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执政理念,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全面实施“一条龙”服务和一个窗口办事制度,深入开展“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创业、服务民生”活动。扎实推进行风评议,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理效率。切实加强对政府重大决策事项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跟踪督查,加强对职能部门和镇级发展经济的责任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服务水平。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健全决策公示、决策听证、风险评估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集体研究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广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办理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自觉接受监督,努力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增强各级干部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制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对公车、公款接待、公费旅游等“三公”消费和公共资金、资产、资源等“三资”的管理,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和支出透明化,提倡勤俭节约,努力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信宜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和谐幸福新信宜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信宜市 政府工作报告 信宜市2011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