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乡镇典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乡镇典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时间:2023-05-29 09:2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拓宽路子创新机制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全面实施集体经济薄弱村奔小康工程,着力增强薄弱村集体经济自身实力,努力帮助薄弱村完善基础设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典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供大家参考。

【乡镇典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拓宽路子 创新机制 

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全面实施集体经济薄弱村奔小康工程,着力增强薄弱村集体经济自身实力,努力帮助薄弱村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扎实推进全市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全市各级各部门切实落实责任、强化帮扶,广大薄弱村干部群众紧抓机遇、积极有为。据统计,截止今年9月底,全市重点扶持的11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共启动实施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类等各类建设项目215个,总投入资金1.25亿元,其中有90个村新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25个,预计项目完成后为村集体年增收570.71万元,村均增收6.34万元,实施项目村村均集体稳定收入可从2007年的2.91万元增加到20099.25万元。市本级60个薄弱村中共有45个村实施了50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市里立项),项目计划总投入4369.27万元,预计项目完成后村集体年增收394.53万元,村均年增收8.77万元,实施项目村村均集体稳定收入可从2007年的2.83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1.6万元。这些项目作用正在显现,薄弱村经济发展呈现了良好势头。

一、领导重视,示范带动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作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突出任务来抓,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定点抓的工作格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一是带头调研。各级领导带头深入薄弱村开展调研,专题研究薄弱村发展问题。去年和今年分别由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副主任牵头,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调研。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多次听取调研情况汇报并共同进行研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相关政策,为薄弱村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示范联系。建立各级领导联系薄弱村制度,一定三年,不脱贫不脱钩;35位市级领导与市本级35个薄弱村联系结对,县区所有领导及部门与辖区内薄弱村结对。建立定点联系后,各级领导经常深入联系村,开展调研指导,经常过问联系村的发展进展情况,并专门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题论证会、协调会,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尽力协调解决问题,在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三是强化推动。强化工作考核,把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列入各级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有的县区还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把脱贫工作与相关责任人员的工作绩效奖励挂钩;强化督促检查,市里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组织二办督查室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进行专项视察和督查。

二、完善政策,强势帮扶

针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过程中资源匮乏、人才缺少、资金不足、信息不灵等问题,各级专门制订出台帮扶政策,为薄弱村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意见》,今年又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德清县也在去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长兴县出台《关于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等“含金量”较高的集体经济扶持政策,吴兴区下发《关于深化村企结对共建促进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的通知》,南浔区出台《关于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意见》,安吉县新一轮扶持集体经济发展政策也将于近期出台。

一是设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市财政从2008年起每年设立600万元的薄弱村项目(造血项目)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补助;各县区也专门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扶持薄弱村发展各类造血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各村通过实施发展项目,增加村集体经常性收入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在各级领导定点联系的基础上,组织市(县区)级部门与薄弱村挂钩帮扶、选择优势规模企业与薄弱村结对联系,同时把农村工作指导员重点派驻到薄弱村驻村指导,形成“领导+部门+企业+指导员”的帮扶机制。据市本级60个薄弱村统计,至今年9月底,除政策补助资金外,各结对帮扶主体共帮助薄弱村协调解决实际问题212个,帮助落实帮扶资金(物资)1430万元,为薄弱村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三是建立政策倾斜机制。针对薄弱村的实际,为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市、各县相继出台政策,对薄弱村实施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实行优先立项并提高财政补助力度。据统计,一年多来,仅市本级薄弱村共实施老鱼塘改造、林道改造、土地整理(复垦)、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等基础设施项目189项,年度实施项目数量在各村历史上是少有的,为各村尽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健全机制,强化指导

我市紧紧围绕推进薄弱村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这一关键,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构建以村为主体,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不断增强薄弱村的自我造血功能。一是建立项目实施促进机制。把实施薄弱村发展项目作为逐级考核的重要依据,每年排定、下达脱贫计划,加强工作考核,引导各地积极上项目、快脱贫。市、县区、相关职能部门分别组织薄弱村负责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帮助他们理思路、明政策、拓视野、增信心,提高立足薄弱村项目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工作水平;一年多来,仅市级就组织薄弱村支部书记开展了三次培训,还组织编写《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100例》供各地参考借鉴。市农办在牵头抓好薄弱村发展综合协调工作的同时,对市本级60个薄弱村进行了普遍走访、逐个指导;对个别薄弱村自身资源匮乏、发展项目实施进度偏慢的区、乡镇,协调统筹实施异地发展项目。二是建立项目质量保障机制。市里相继制订出台《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项目验收办法》,突出项目实施将对村里增加长期稳定收益这一核心,对项目申报条件、支持环节、验收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引导各村高标准实施发展项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专门成立由市委组织部、市农办、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国土局等部门组成项目评审(验收)小组,通过现场勘察、材料审核、情况问询,对项目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充分论证,对项目资金使用、财务情况、长效管理等环节进行认真审核、指导,最终形成集体决议;至今年9月底,市项目评审(验收)组共组织了三批申报项目评审、一批完工项目验收,先后否决了16个村11个申报项目和1个村的验收项目,较好地保证了实施项目的质量,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导向。

四、因地制宜,实施项目

积极引导各地立足实际,以持续增加村级稳定收入为目标,顺应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形势,按照“宜农则农、宜物(业)则物(业)、宜异(地发展)则异”的思路,因地制宜、积极实施薄弱村发展项目。从各村项目实施情况看,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发展物业型。即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方式建设集体物业项目,获取稳定的物业出租收益。如善琏镇观音堂村投资兴建近2000平米标准厂房出租,每年村里净增收入10万元;仁皇街道俞家田村开发建设休闲观光农业项目,预计每年可增收近20万元;道场乡钱山下村投入近100万元建造1200平方米标准厂房,每年租金达10万余元。二是异地发展型。即对一些村域内资源匮乏、发展空间难以挖掘的村,由上级党委政府牵头,在区位较好的地方为这些村提供异地发展平台、安排持续增收项目。如吴兴区埭溪镇在104国道沿线建立350亩的蔬菜脱贫基地,由镇农办、农高园区和镇里6个薄弱村联合开发经营,预计每村每年可增收近8万元;南浔区和孚镇经协调,把复乐村部分复垦指标置换到集镇规划区内,建造3层共计3000平方米的物业用房用于出租;德清县禹越镇计划将全镇备用建设用地留出十分之一计100亩,进行统一规划后供村里发展物业经济和农民创业平台。三是资源开发型。即村经济合作社对集体统一经营的各类土地或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土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后,以入股、合作、租赁等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或休闲旅游等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如吴兴区妙西镇关山村与企业合作开发苗木生产基地,村集体每年可增收近10万元;长兴县洪桥镇橡树下村通过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农户600亩土地进行流转,村集体利用县里扶持政策对土地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后,对土地统一对外发包经营,租金提升,村集体每年分红13.5万元;吴兴区八里店镇五新村牵头流转农户887亩土地,通过建设养殖塘、给排水、道路、电力线路等工程后,发包给6位大户经营,通过租金提升,使村集体每年增收9万元。四是盘活存量型。即盘活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会堂、老校舍、厂房、仓库等各类房产及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挖掘存量物业资产(或建设用地)价值,搞活存量物业(或建设用地)租赁经营。如南浔区和孚镇新荻村对村里旧仓库拆除后,新建成沿路店面房、农贸市场和标准厂房,每年新增租赁收入近8万元。

推荐访问:典型 集体经济 村级 【乡镇典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