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白云区政府工作报告

白云区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6-04 13:40:1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8日在白云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代区长各位代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云区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白云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638日在白云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区长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白云区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五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千方百计打基础、增后劲、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是区域发展实力明显提升的55年来,全区经济总量稳步提升,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538.01亿元,比2010年净增598.92亿元,增长62.1%GDP总量居全市第5位,人均GDP和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分别增长50.6%64%,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这是区域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的5。“功能布局+平台+片区+专项”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一心四片、一轴多点”的区域发展布局逐渐明晰。完成492594亩土地出让和174407亩土地储备,发展空间潜力逐步释放。交通路网不断完善,空港大道(黄石路-嘉禾车辆段)、均禾大道(一期)等一批主干道路建成通车,形成“八纵四横”主干路网,地铁236号线已通车,814号线正加快建设,机场三跑道投入使用。电力保障能力不断增强,500千伏木棉变电站等12座变电站、220千伏木棉至凯旋输电线路等电力设施项目投产运营,新增110千伏及以上主变容量676.9万千伏安。

--这是城乡环境面貌持续优化的5。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78天,流溪河水质保持平稳,大气和水环境逐步好转。环卫保洁水平不断提高,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创建取得新成效。旧城面貌发生新变化,推进3条城中村改造、28条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新增违法建设数量和体量逐年下降。绿化美化水平逐步提升,新建绿道209公里,新建或改造公园18座,新增公共绿地86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27.02%,白云湖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这是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改善的5。“十二五”时期民生社会事业支出29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城乡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7535元、19631元,年均增长10.5%11.4%。累计实现城镇就业87618人,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社保、救助、扶贫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基本药物制度实现村卫生站全覆盖,建成农民工博物馆和区民俗文化博物馆,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坚持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理清发展思路,夯实区域发展基础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空港、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带动作用,强化中心城区高端服务功能,初步明确“一心四片、一轴多点”空间布局。确立白云新城、空港经济区、广州民营科技园和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四大战略发展平台,引导临空经济、总部经济、商务商贸、先进制造、大健康等产业集聚发展。目前白云新城5-8期江夏地块已基本完成征收,白云绿地金融中心、新加坡凯德商用等高端产业项目已投入使用,中航油集团南方总部基地、太安堂·康爱多医药电商中心等总部项目已落户,高端发展动力源逐步成型;空港经济区已完成综合保税区(南区)一期围网建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FBO)等临空经济项目已落地,临空经济增长极的打造不断加快;广州民营科技园扩容提质成为创新发展新引擎,“总部经济+先进制造业”集聚,2015年营业总收入42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79.19亿元;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完成医药研发片区、职业教育片区和帽峰山片区的控规编制和审批,广药集团旗下4家企业已经摘牌取得土地。

破解掣肘发展难题。强化国土规划引领支撑作用,着力破解规划滞后、用地低效等发展瓶颈。完善规划体系,完成“三规合一”工作,系统开展功能片区规划编制,完成白云新城、陈田永泰、嘉禾望岗等22项平台片区控规、111条村的村庄规划及交通、留用地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部分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腾挪、盘活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推行“五统一、两同步”模式,规范土地征收储备,推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节点同步开发。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成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完成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新增设4条街道。全面实施全口径财政预算管理。深化城市管理事权改革,三级城市管理运行体系进一步巩固。启动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创业热情,全区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3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1210.7亿元,较商改前分别增长13.4%54%,企业登记增长已超个体工商户。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主要指标平稳向好。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8.01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21亿元,比2010年增长88%,年均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448.97亿元,比2010年增长96.8%,年均增长14.5%;规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均超10%,特别是进口总额,2015年总量42.78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增速跃居全市首位。

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建立项目库、企业库和税源库,摸清发展底数。成立招商引资和服务重点企业领导小组,设立区招商办,制定企业增资扩产、总部经济认定、科技扶持创新等惠商政策,优化招商引资和服务软环境。完善项目服务机制,促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来,共推进白云绿地金融中心、南航总部大厦、空港大道(一期)等重点项目196个,引进九元航空、中航油集团南方总部、无限极集团等一批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产业质量明显提升。2015年全区“四上”企业总数2030家,年均增长11.7%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结合“退二进三”工作,关停并转一批落后产能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融资租赁、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现代高端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效能提升。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21.776.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66.6%,年均增长10.7%,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全区36家规上、限上企业自建电商发展平台,林贰林跨境电子商务公司成为全省获国家批复同意的两家跨境电商试点企业之一,易江南贸易公司成为全市首个专营生鲜果蔬的跨境电商。实施创新驱动,广州民营科技园核心区被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体系,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五年来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6家,新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0家,专利申请20781件,新增驰(著)名商标118个。2015年高新技术规上工业企业产值265.05亿元,年均增长10.1%,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三)坚持建管并重,提高城市发展承载力

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机场三跑道投入运行,噪音区治理稳步推进。地铁2号线、3号线北延线、6号线顺利通车,8号线北延段、14号线全面开工,11号线、花莞高速、北三环、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征地工作已启动。主干路网不断完善,空港大道(黄石路-嘉禾车辆段)、均禾大道(一期)、望岗大道(106国道-军区生产基地)、同德围南北高架桥、金沙洲大桥拓宽、106国道升级改造等18条、约35公里主干路建成通车,“八纵四横”主干路网逐渐成熟,中心城区功能日益完善。

城市更新改造有序推进。通过“三旧”改造、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工业小区和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等方式,提升低效闲散用地效能,推动城市形态和产业业态双提升。完成134.7平方公里“三旧”标图建库及58205亩历史用地手续完善工作。陈田永泰片区、棠涌片区、萧岗片区城市更新策划方案已通过市土委会审议;田心村已通过公开方式选择合作开发企业,小坪村、陈田村等城中村改造方案已获市批复,永泰村、萧岗村综合整治有序推进;茶山庄等20宗集体旧厂房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其中2宗已完工;基本完成28条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正改造整治75宗历史产业用地项目。

城市管理方式日益精细。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五年来检查企业15.47万家次,整改隐患12.04万处,三元里街、棠景街火灾隐患重点地区已“摘帽”,各类安全事故总起数下降37.7%。推进质量强区,规范市场监督管理,开展重点地区打假专项行动,完成省打假重点市场“摘帽”工作;推进“食得放心”城市建设,较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零记录”。建立区级保重点、镇街属地当主体的城市管理运行新机制。推进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创建工作,开展校园周边、城市主干道两侧、地铁站点周边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实施“八街联动”、“一街镇一重点村社整治”,打造样板示范路,持续控“两违”、清“六乱”,整治“五类车”等城市乱象。五年来共查处违法建设1.9万宗2023万平方米,整治违法用地18036457亩,清理“六乱”75万宗、违法户外广告5万宗8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垃圾压缩站34座,新增公共绿地86万平方米,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城乡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及禽畜禁养区工业企业、流溪河及其支流岸线、生态公益林、河涌岸线控制区域和河道等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实施河长责任制,大力整治广佛跨界河涌、珠江西航道黄金围左岸段等76条河涌,整治河长97.7公里,配合完成截污支管建设136公里。推进石井净水厂、北部水厂建设,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76宗,完成农村二次改水项目111宗。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环境违法“黑名单”,五年来查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2915宗,查封企业216家,淘汰整治燃煤锅炉439台,清拆治理生猪养殖场、菇棚、窝棚2372家。

(四)深入开展社会治理,筑牢基层管理根基

完善基层服务管理网络。推进幸福社区创建、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工作,完成107个幸福社区创建、2472个基础网格划分和第一批入格事项梳理。全面完成镇街“一队三中心”建设,设立263个社区服务站,实施118条行政村“便民服务直通车”工程,扩大服务群众“半径”。深化流动人员党支部、融合社区建设,成立全市首个少数民族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建立大源村社会管理综合服务站,下沉社会服务管理重心。

加强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强化出租屋和来穗人员管理服务,推进电子门禁、视频监控、大数据管理等工程建设,累计建成视频监控点5.6万个。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规范组建2004人的辅警队伍,全区案件类警情连年下降,两抢和入屋盗窃类警情年均下降7.8%8.9%。加大暴恐、毒品犯罪防范与打击力度,2015年吸毒人员收戒数和毒品破案数均居全市首位。建立三级信访责任机制,推行“一站式”联合接访、带案下访,5年来未发生大规模集体上访或因信访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被选为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之一,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村居治理机制改革。建立“三资”财务监管和资产交易两个平台,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完成集体资产交易3397宗、65.72亿元,溢价金额32.09亿元,溢价率95%。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农村资产权属确权。全面推行城中村政经分离,经济联社股份固化率达83.3%。完成大田、寮采、北村等8个美丽乡村建设,寮采村被国家农业部评为“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白云流溪湾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涌现出方石丰华园、寮采世外桃源等一批农业观光休闲基地,农业电商及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不断加快。

(五)推动发展社会事业,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工作思维,共投入民生社会事业支出299.5亿元,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市区民生实事全部落实。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就业携行计划”,建设市级创业基地10个,帮扶创业6487人。2015年发放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待遇177.36万人次。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2015年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7.87万。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持续提升,分别比2010年增长58.5%124.1%,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全市率先完成养老床位建设目标。

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完善“全区统筹,分片管理”教育管理体制,成功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验收。中考成绩跻身全市前列,高考升大率连续五年突破90%。建立健全等级学校、标准化学校、特色学校扶持机制,推动民办学校规范、特色发展。推进教育惠民工程,完成129项校安工程建设,统筹安排1003名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免费入读公办学校。

医疗卫计服务日趋完善。有效理顺卫生计生服务和管理职能,实现卫计服务工作下沉镇街,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顺利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启动区中心医院建设,组建3个区域医疗联合体,完成15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15个村卫生站建设,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抓好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登革热、埃博拉、H7N9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得力。

文化体育事业持续推进。区文化馆和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建成社区(村)文化室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368个,实现全覆盖。完成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等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区第六届运动会暨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区第九届足球赛暨百村(社区)足球联赛,完善室外健身路径、水泥篮球场等约13.2万平方米的体育运动场地建设。火龙文化节等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过去五年,武装、物价、粮食、经协、旅游、双拥、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应急、民防、妇儿、残疾人、档案、保密、气象、地方志、志愿服务等工作均取得进步。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定期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五年来共办复各级人大代表建议711件、政协提案661件。实施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听证目录管理,创新成立同德围和金沙洲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五年来共审查、制定规范性文件242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868宗,办结率100%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主动公开政府部门预算、“三公”经费,推行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梳理公布职权事项3253项。完成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备案事项154项,审批时限提速45.8%。深化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服务,推行企业审批代办服务模式,推进社会治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开展“综合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

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强化农村权力运行制约和公有资产资源监管。完善区廉情监控中心建设,推进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全覆盖,完善和深化机关“作风曝光台”,对失职渎职问题严肃倒查问责。开展“小金库”、违规使用专项资金专项整治行动,规范“三公”经费支出,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切感受到,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紧紧扣准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要牢牢抓住区域发展的主动权,坚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结合白云的短板和优势,主动破解难题、谋划发展;必须要发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全力依靠全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脚踏实地、埋头实干,抓好落实;必须要具备勇于碰硬的魄力担当,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敢于较真碰硬,为白云发展谋出路。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白云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人民群众、驻军官兵、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向关心和支持我区发展的中央和省市直属驻区单位、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表示衷心感谢!

总结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布局集聚程度不高,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带动效应不足,产业低端零散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水电气路及通讯设施欠账较多,特别是带动城市开发、形成功能集聚、高端发展的功能性市政道路不多,部分地区交通路网仍有待完善;三是社会治理难度大,城中村、出租屋脏乱差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突出,“两违”、河涌污染等顽疾尚未根治,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四是公共服务城乡发展不均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优质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差异仍然较大,民生改善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五是部分干部思想作风、职业素养和执行力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行政效率不够高。对此,我们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直面短板和困难,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编制了《广州市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推进供给侧改革等重大战略,广东省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州市重点建设“三大战略枢纽”等,都为我区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通达,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特别是我区作为广州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土地资源丰富、市场主体活跃、有一定产业基础,是广州未来最具发展潜力和空间的区域之一。“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努力推动政府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建设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都市区总目标,围绕建设创新宜居空港区总定位,优化形成“一心四片、一轴多点”组团式、网络型空间格局,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培育发展新动力,推进依法行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提下,不断加快创新宜居空港区建设,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显著增强,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城市环境宜居宜业,社会服务管理不断优化,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200亿元,年均增长7.5%,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认真贯彻区委十一届八次和九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实施创新驱动,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以观念创新为引领,对接广州“三大战略枢纽”部署,聚焦“三中心一体系”,实施枢纽战略,打造“一心四片、一轴多点”空间布局,优化提升一河两岸三带,着力打造国际航空中心总部集聚区、国际物流中心创新发展区、国际商贸中心转型升级区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坚持价值导向,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化提升都市型农业,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构建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优化提升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强化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推动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科学性、整体性

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高水平规划建设管理,在协调发展中拓展新空间。狠抓规划落实、强化土地保障,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和再开发利用,连片集中开发留用地,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创造条件。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科学布局交通路网,落实轨道交通建设,优化货运物流体系,统筹市政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推动存量用地整备与更新开发联动发展,打造主干道沿线更新改造产业带和流溪河流域经济带、创新带、景观带。加强“三农”工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和完善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健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出租屋和来穗人员管理及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增强民众凝聚力和幸福感。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美丽白云

树立生态价值观,构建多层次生态安全格局,开展生态保护及绿化美化行动,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区级基本农田和生态公益林保护激励机制。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计划,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完善绿道网络体系。强化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垃圾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全面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进低碳示范社区创建,发展绿色生态建筑。

--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完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深化镇级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区属国有企业、镇街集体企业改革。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建设。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城市更新改造、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农村集体用地流转、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改革攻坚。创新服务企业模式,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加强内引外联交流合作,加强和推动国际友好城市拓展,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战略,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坚持共享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完善就业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加强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保障服务,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推动教育优先、优质、均衡发展,健全医疗卫计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加强食药品安全监管,提升食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三、201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启之年,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确保70%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按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和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要求,不断自我加压,瞄准短板、精准发力,切实提升城市环境和发展品质,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优化布局,着力打造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

落实枢纽战略打造动力源。围绕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整合现有航空资源要素,大力发展航空总部等临空产业,力争一批航空总部项目落户我区,加快推进广州航空产业基地、穗佳华南空陆联运集散枢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等项目,申请纳入国家航空经济示范区,着力打造航空总部集聚区。围绕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加紧配合市推进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广州火车站改造、广州铁路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花莞高速、地铁11号线等一批客货运枢纽、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集“铁路、公路、水路、机场”于一体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围绕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整合广州民营科技园“一核四园”、科研院校等创新资源,力争广州民营科技园“一核四园”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围,打造区域创新枢纽。

优化产业布局形成新增长极。按照“一心四片、一轴多点”空间布局,积极推进重大发展平台和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中部综合服务功能区要抓紧推进核心区前期工作,力争将19.5平方公里纳入国家航空经济示范区范围,推动轨道交通嘉禾望岗站点周边地区规划方案稳定和土地收储,积极打造白云“发展之心”。南部白云新城中央商务区要借助白云新城与北部地区城市设计成果,加快白云新城南部项目实施和5-8期萧岗地块收储出让,推进商务总部基地、会展及商务园区建设,谋划黄边建筑设计产业园开发,完善规划路网和公共交通,提升整体服务环境。北部空港经济区要大力发展临空经济,重点集聚航空总部,推动东方航空公司、华南国际商务航空公司开工建设、正式营运。推进核心开发区域的规划调整以及机场三跑道安置区、噪音区治理搬迁等工作,加快周边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区要加快广州民营科技园“一核四园”新控规落地实施,推进新增用地、存量地块收储,完成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扩建改造和技改工程,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推进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和大朗铁路货运站场转型升级,加快白云湖北部地块土地收储,打造空铁水陆联运现代物流枢纽。东部医药制造与健康产业区要加快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健康服务片区控规的调整审批,启动项目谋划,加快广药一期、二期项目建设,推动何济公等4家企业尽快进场施工。空港大道经济发展轴要加快空港大道(二期)和沿线重点地块、重点项目开发建设,结合地铁站点周边综合开发,着力培育一批楼宇经济项目,努力建设现代产业和企业总部集聚带。大力推进“一镇街一经济亮点”,规划建设人和航空小镇、钟落潭健康小镇及一批法律服务集聚区、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实现错位、协调、联动发展,形成多个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

(二)创新驱动,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创新导向促进高新产业发展。全面实施《关于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增长机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型企业示范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促进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争年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高新技术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0%。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争全年研发投入强度达1.8%以上。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打造白云特色的联盟式孵化器。加快科技金融创新融合,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培育工作。

双轮驱动健全现代产业体系。从高从优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高端商务、航空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健康医疗、文化旅游、房地产业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跨境电商标杆企业。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开展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加快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推动一批优质企业新增技改项目投产增效,通过现有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和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壮大、集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运用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提升物流、批发等产业,强化皮具、化妆品、服装等传统产业品牌质量意识,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建立跨境电商园区和展览平台,带动外贸企业发展。

创新招商思路提升发展质量。紧抓“投资载体、投资主体、投资环境”,坚持引资引技引智,推动经济高端高效发展。强化招商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发挥侨资侨智优势和商会作用,调动镇街、部门积极性,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多渠道引入高端专业人才,组建以区招商办为主体,覆盖各镇街,具备跨产业招商能力的国际化招商团队,建立区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加大招商协调服务力度,力促已出让地块项目尽快实施建设,已储备项目加快出让,优质项目加快落户。树立高端视野,实施靶向招商,争取一批航空总部、大数据中心、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落户,以及设立总部、跨国运营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数据中心、研发设计中心、共享服务中心。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高端主导产业特色专题招商及代理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市场化招商,建立招商工作奖励机制,构建多元化招商网络体系。以镇街为主体,整合辖区招商资源,统筹、引导村社做好留用地招商工作。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完善镇街财政管理体制,对镇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充分调动镇街主动招商、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三)拓展空间,着力增强区域发展承载力

提高土地开发质量。加快编制重点片区规划,逐步完善、更新城乡规划。建立全区统一的土地、物业资源库,实行全区土地资源统筹规划、高效利用。建立年度土地征收、报批和储备出让台账。加快白云新城、广州民营科技园核心区、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区域174407亩土地出让,扎实开展2111422亩土地收储。加快落实历史欠账留用地指标兑现和新增留用地办理工作,推进留用地集中落地,促进土地高效开发利用。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处置一批闲置用地,加快低效用地转型升级,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

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分片分类分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工作,重点推进陈田永泰、棠涌、黄边等片区更新改造,完成永泰村茶山庄改造项目主体工程。有序推进田心村、小坪村、陈田村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力争年底前田心村、小坪村启动清拆。完成29条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加快推进江夏村局部改造等一批已纳入计划的微改造项目、石井街庆丰电缆厂等集体旧厂房改造项目,加快专业市场、工业小区转型升级和优质企业增资扩产,通过城市更新改造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优化提升一河两岸。制定流溪河(白云段)沿岸保护与利用规划,依法整治两岸违法建设和污染排放。加强清淤、截污、保洁,完善沿岸道路等基础设施,推进两岸重要节点的绿化美化亮化,规划建设沿线绿道,优化两岸发展环境。适度发展生态休闲等旅游经济,重点推进白海面湿地公园、罗冲围湿地公园等建设,加快启动罗冲围高端商务集聚区建设,打造流溪河流域经济带、创新带和景观带。

(四)建管并重,着力巩固提升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新环境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市推进地铁14号线、11号线及花莞高速、机场第二高速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提高区域整体过境及对外交通疏解能力。全力推进46条市政道路、10座人行天桥等56个道路交通设施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均禾大道(二期)、湖滨南路隧道工程(朝阳-石沙路)等22个项目新开工,加快完成空港大道(黄石东路-106国道)新科村段、怡新路道路及线外排水工程等9个项目的续建工作,做好空港大道(二期)、白云五线(空港大道-106国道)等25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柏塘、齐富等35个输变电工程建设,强化用电保障。全面推进内街内巷升级改造、排涝、北部山区9个用水困难村供水、城中村(农村)二次改水、生活污水、垃圾压缩站点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建设。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重点区域城市管理,提高“五路一城”等核心区域和重要干道维护管养水平。6月底前完成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环境综合整治向内街内巷延伸,推进垃圾分类减量,从源头减少卫生死角和管理盲区。全面推行公安城管联合执法模式,依法查控“两违”,持续整治“五小”、“六乱”,以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为抓手综合治理“五类车”,提升城区市容环境面貌。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经费增长机制和监督考评长效机制,实行条块结合、层级管理的查人查事责任追究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深入开展污染源排查整治行动,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重点河涌、重点企业环保监测频次,加强水、大气、土壤污染综合防治。配合市推进26宗截污工程,以沙坑涌为重点加大河涌综合整治力度,完成7条广佛跨界河涌三年行动计划工程任务,改善河涌沿线环境卫生和水质条件。全面完成高污染锅炉整治任务。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完成禁养区内禽畜养殖场清理整治。深入开展城区、主干道绿化和景观提升,推进花城绿城建设。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加快推进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乡村绿化美化、森林围城建设。

着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继续推进智能门禁、视频监控和数据建设等工程,力争重点地区三层以上出租屋实现智能电子门禁全覆盖,来穗人员和出租屋登记纳管率达95%以上,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总结推广石井街综合整治模式,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重点地区综合整治。继续推进社区网格化和来穗人员融合社区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反恐机制,加强巡防力量投入,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环境。深入推进禁毒重点整治专项行动,坚决“控毒情、打链条、摧网络、严管理”,全力整治毒品中转、集散突出问题。深化质量强区建设和商标品牌培育,深入开展打假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展“食品安全年”活动,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重点加强临小工程、危化品、油气管道、余泥渣土堆放、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及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和管理,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健全防空防灾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体制。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继续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

(五)民生为本,着力推动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继续办好民生实事。认真落实广州市民生工作要求,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2.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3.促进创业就业;4.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帮扶力度;5.解决交通出行问题;6.提升环境保护能力;7.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8.强化困难群体住房保障;9.提升公共安全保障;10.推动文化体育惠民。

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推进“就业携行计划”,实现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以上。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保险参保全覆盖,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标准。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实现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完善社会救助机制,扩大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覆盖面。进一步规范社会养老机构管理,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完成保障性住房年度工作任务。

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学区化建设,扩充公办学校数量,推进幼儿园规范化、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造提升学校用水、用电和体育卫生基础设施,启动机场三跑道及噪音安置区1所幼儿园、1所小学和1所中学建设工作,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对帮扶力度,有序规范推进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积极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区中心医院建设和医联体组建,提高应急疫情处理能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发展文化体育产业,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白云有线电视数字整转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民俗文化系列活动及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继续推动武装、物价、粮食、经协、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应急、地震、民防、妇儿、残疾人、档案、保密、气象、地方志、志愿服务等其他工作取得新进展。

推动“三农”事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白云(流溪湾-白海面)都市农业观光园等现代园区建设。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打造“一村一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互联网+农产品购销”产业,推进农业电商化、品牌化、产业化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农村金融改革等试点工作。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运营机制。做好村社换届选举准备工作。加快中心镇建设,完成8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优化镇村环境和功能。完善农村综合帮扶和农民增收“造血”机制,开展精准扶贫,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六)依法行政,着力建设法治政府

加强依法行政。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情况,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使权力,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体系,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制度建设,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相关考核及责任追究办法,加强行政执法案件质量检查和结果公开,推进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优化政务服务。推进审批事项标准化管理,拓展延伸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服务和代办审批服务。深化“暖企”行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落实政务服务综合受理改革。完成社会治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府服务管理工作的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业务联动。继续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环境。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行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拓展政务公开内容,全面公开、简化优化公共服务事项。

建设廉洁政府。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加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专项经费等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狠抓政府机关作风建设,用纪律整治不作为,用惩治整治乱作为,用机制激励敢作为。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监察智能化,从作风、廉洁、绩效考核方面强化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推进有重点、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加强对农村和街道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公有资产运营管理及村(社)务公开等重点领域监管。抓好监督执纪,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五年征程已经正式开启,实现今年和“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使命光荣、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抓机遇、开拓创新,积极作为、敢想会干,共同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创新宜居空港区建设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区政府 工作报告 白云 白云区政府工作报告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