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曲江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曲江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3-06-06 12:3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月26日在韶关市曲江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代区长各位代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二五”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曲江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

曲江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16126日在韶关市曲江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区长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建设韶关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幸福美好新曲江的总体目标,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加快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时期,我们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为主要目标,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初步核算,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6亿元,五年(下同)年均增长8.4%,人均生产总值4.5万元,年均增长7.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含韶关发电厂)为9.758.531.82015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亿元,年均增长13.9%。外贸出口总额1.4亿美元,年均增长2.9%。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24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加了273.7亿元。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15年全区完成农业增加值13.5亿元,年均增长5.8%。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9.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4万亩,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一批大型农业项目落户我区,成功培育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家。新增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2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达1.7万亩。成功创建“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 和“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坚持以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2015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72.6亿元,年均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0家,比2010年增加33家,税收达4.8亿元,比2010年增长33%。钢铁、电力、机械加工、食品饮料、纺织等支柱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比从94.9%下降到92.7%,民营工业占比从7.9%上升到34.5%

第三产业增势强劲。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取得快速发展。2015年全区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44.4亿元,年均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亿元,年均增长11.6%。圆满举办了纪念六祖惠能圆寂1300周年暨2013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2015年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等活动,马坝人遗址创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曲江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南华诞祈福文化节”、“罗坑茶文化节”、“枫湾白水蜜桃节”、“小坑曹角湾露营节”、“樟市芦溪穿越活动”等一批旅游节庆活动逐渐形成品牌。着力打造“九龄故里·百里画廊”和“生态休闲·梦里茶乡”两条乡村生态旅游线路。五年来,共接待游客16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5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分别增长91.7%415%。交通运输、商贸、餐饮、信息、物流、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园区建设加速推进。曲江经济开发区和莞韶华南钢铁深加工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特钢园”)管理体制不断创新,项目承载平台不断完善。五年来,共引进项目34宗,合同投资金额44亿元,新建成投产企业18家,建成待投产企业3家,在建项目12宗。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园区税收分别从2010年的5亿元和1.3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18.7亿元和2.2亿元,分别增长274%69%。投资6亿元,完善“两大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园区承载能力日益增强。授权开发区管委会在园区内行使区发改、经信、住建、城管等4个部门的10项行政审批事项和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创新园区建设模式,与省食品行业协会、制造业协会合作共建专业园区,与东莞市政府、宝钢(韶钢)集团达成了“两地政府+央企”的合作共建模式,引进了一批规模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落户园区, 合作共建模式初见成效。

项目建设扎实有效“十二五”时期是我区投资项目多,投资规模和强度较大的时期,一批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大项目顺利完成。五年建成或在建的重点项目有110宗,总投资约300亿元,分别占“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74.6%90.6%。其中,韶关电厂“上大压小”2×60万千瓦机组建成投产。武广高铁、乐广高速、韶赣高速、韶关汽车客运南站投入使用。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曲江方园生态园——大唐花海项目正式营业。大宝山铜硫矿开发、韶钢转型升级、韶钢生活区环保搬迁、台泥(韶关)水泥生产配套生活垃圾处理、“特钢园”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韶关港水运口岸码头、韶电港、龙头寨码头、曲江新城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二)坚持提升品位,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

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深入实施分区发展和创建绿色宜居城市战略,启动编制曲江新城规划,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明显加快,135”城镇发展格局(“1个中心城区、3个副中心城镇、5个特色小镇”)初步形成。启动实施影剧院周边、马坝粮所及一小运动场、府前中路以南等片区旧城改造以及上门村改造、演山水厂扩建、马鞍山绿道等一批城市建设项目。建成了源河汇景、源河鸿景、锦绣华城、亿华明珠城等一批住宅小区,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至18.1平方公里(含韶钢、十六冶),建成区人口达1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7.1%。完成了人民公园、江畔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一批城乡文体健身广场和便民服务市场投入使用。打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初见成效,2013年以来强制拆除违法建筑145宗共12.8万平方米。实施了省道248线、马坝河“一河两岸”等一批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完成全区9个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城乡规划体系基本成形。名镇名村建设有序开展,建成名镇1个,名村8个。“大清洁,乡村美”工程深入实施,建成镇级垃圾中转站12座,垃圾收集点1700多个,城乡生活垃圾清扫收运处置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资4.6亿元,完成罗坑水库除险加固、枫湾河(枫湾镇河段)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域治理等一批水利工程。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2宗,全区80%以上的农村居民饮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完成新农村公路硬底化改造200多公里,新建农村客运候车亭135个,开通城乡公交线路29条,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国道106线、省道248线、253线和县道312线、315线、317线、353线等路段改造工程,建成了江畔桥。实施狮岩路、建设北路、环山北路、梅花中路和环城路等城市道路和桥梁改造工程。连接韶关主城区的东环线二期、新白线、曲江大道和营顶至邓屋四条道路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延伸供水管网184公里,解决了松山学院、韶钢周边村庄、韶关发电厂等单位及其沿线村庄的安全饮用水问题。完成了马鞍山变电站和白土变电站扩建、南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等工程建设。城区马坝河防洪工程基本完成,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加快实施。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启动实施了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完成造林3.8万亩,森林景观改造2130亩,森林面积达178.8万亩,蓄积量达75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4.7%。新建市级森林公园1个,罗坑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节能减排扎实有效,五年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4万吨,2015年节能降耗工作考核在全市排名第一。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白土污水处理厂、大塘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3%。大力开展马坝河、梅花河污染整治,加快实施沙溪民采历史遗留矿山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完成230家养殖企业污染物减排设施建设。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三)坚持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富民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十二五”时期,全区民生支出4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4%2015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亿元,比2010年增长13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8亿元。我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工作被列为全市试点单位。五年来,共发放优待金970多万元,发放各种种粮补贴1亿元,生态林补偿金8300多万元。发放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1.3万多宗,占全区应发证宗数的94.7%。建成保障房3761套。扶贫“双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15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高标准兴建了九龄小学、余靖小学、曲江艺术幼儿园和罗坑民族幼儿园,全面落实教师待遇保障和农村教师岗位激励政策,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科技工作成绩显著,2011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单位”。全民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事业齐头并进,体育设施逐步完善。档案工作卓有成效,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加快推进“卫生强区”工作,区人民医院新建住院大楼全面启用,并开设体检中心。建成城西中医综合门诊部和白土、小坑镇卫生院综合大楼,引进民营启德医院,医疗卫生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数字曲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搭建了曲江地理信息平台。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2013年荣获“首批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称号。创新供销合作社管理体制,我区被国家列为第一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文化建设和创文巩卫申名工作扎实开展,顺利通过“文化先进县(区)”和“卫生城市”复评,乌石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人民武装、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连续8次被省评为“双拥模范(县)区”。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广电、新闻出版、工商、审计、统计、人防、外事侨务、对台、残联、史志、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六五”普法扎实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稳步推进,全区107个行政村(社区)实现全覆盖。建成“平安曲江”视频监控系统和政法网二期工程。认真开展“三打两建”、“3+2”专项整治行动,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各项安全措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升级改造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应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抗灾复产工作取得实效,最大程度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网络问政和“民声热线”工作,大力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积极化解信访积案,有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坚持转变作风,政府建设开创新局面

各项改革稳步实施。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整合组建区农业(林业)局、区卫计局、区城管局、区食药监局,撤销区驻穗办、驻深办,设立松山街道办事处,进一步理顺职能和工作职责。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十二五”时期,全区事业单位压减32%,核减事业编制90名。基本完成区直机关和镇(街道)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完成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模式。完成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区重大工程的“招、拍、挂”管理。组建区众益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和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着力打造投融资平台。社会治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土地管理体制、分区发展战略、生态协调发展体制改革和不动产统一登记稳步推进,改革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

自身建设持续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区政协的联系,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81件、政协委员提案188件,办复率100%。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联系,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建成了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和网上办事平台。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和管理,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强化政府投资项目预结算审核,五年共核减财政支出4.8亿元,核减率达13.2%

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制,扎实推进政府部门廉政建设。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府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政府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大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着力解决行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机关服务质量、行政效能有了新提升,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超过预期,取得的成绩好于预期。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官兵、预备役、公安民警和各界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受经济运行大环境以及转型升级的影响,钢铁、冶金及相关联行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二是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缺少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产业链层次和产业集聚度较低,创新驱动发展后劲不足;三是产业结构仍然不够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四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两大园区”配套设施仍不完善;五是税源结构单一,重点税源增长乏力,新增税源发力滞后;六是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仍然比较困难,需要更加关注;七是一些干部的作风有待转变,驾驭和推动经济社会工作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奋发进取,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把握开拓发展的主动权。

“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力争到2019年比全国提前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年均增长9%左右。三次产业比例为7.259.333.5。城镇化率达60%以上。全面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乡更加宜居。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就业、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法治曲江建设成效明显,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着力打造“一城五地”,即:

——韶关南部智慧生态新城。以马坝、大塘、白土三镇部分区域纳入韶关市芙蓉新区建设发展为契机,以曲江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为抓手,将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和节能、生态、环保、智能融入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打造韶关南部智慧生态新城。

——韶关融入珠三角示范地。充分发挥交通优势、产业优势和体制优势,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不断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加快融入珠三角步伐,争当韶关融入珠三角示范地。

——粤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钢铁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机械加工、汽车配件等产业,着力打造“特钢园”,促进曲江装备制造产业与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核心配套区融合发展。加强与省食品协会和省制造业协会合作,着力建设食品机械设备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电子电器、半导体照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开发等产业,打造粤北先进制造业基地。

——粤北重要临港经济集聚地。充分发挥曲江高速公路、铁路、航道三位一体的交通优势,加快推进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以及韶关港水运口岸码头、韶电港等配套项目,进一步促进曲江与珠三角地区的货物流通,打造粤北重要的临港经济集聚地。

——广东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重点打造“大南华”、“大马坝”等旅游景区,以及大塘、樟市、枫湾、罗坑、小坑等特色旅游小镇,大力推进“九龄故里·百里画廊”和“生态休闲·梦里茶乡”等生态休闲旅游线路建设,打造广东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特色文化产业承载地。加大对禅宗文化、石峡文化等优质文化资源和岭南文化、九龄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开发保护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旅游、文化创意、节会庆典等文化产业,打响世界级“禅宗祖庭”和“马坝人故乡”两大品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承载地。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力争新增5家以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大农业发展新格局;二是推进专业园区建设,对接珠三角,打造优特钢精品基地,主动融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核心配套区;三是全面加快“大南华”、“大马坝”旅游区建设及乡村游发展,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步伐,服务城市经济打造第三产业;四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互联网+”战略,进一步优化投资创业环境,锻造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五是坚持绿色发展,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六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七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八是抓好曲江新城规划建设,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九是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民生优先战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十是发展统筹各项社会事业,确保社会安定和谐。

三、2016年的主要工作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新常态下抢抓发展新机遇,增创发展新优势,开拓发展新局面极为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狠抓省委、省政府补齐“三大短板”的重要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突出抓发展,重点抓项目,高度重民生,强力优环境,持续保稳定,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2016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量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一)以招商引资为龙头,着力促进经济增长

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坚持一二三产业并重,强化产业招商,注重以商引商。进一步转变思维,根据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劳动交流合作。采取“敲门招商”等手段,主动上门招商,重点抓好钢铁、有色金属、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物流、高新技术、旅游等产业招商。力争新增5家以上规上企业,新签约项目总投资完成25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动工率70%以上。

强化发展园区经济。加快“两大园区”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健全园区管理制度,提高园区办事服务效率,加快项目引进、投资、投产。完善“特钢园”的规划编制,做好土地调规工作,完成5000亩土地征拆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面向珠三角开展产业招商,推动宝钢(韶钢)集团在韶关建设优特钢长材精品基地,建设机器人特种金属材料生产基地,打造集钢铁深加工、汽车零部件、整机生产和产研结合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核心配套区。力争“特钢园”新引进项目总投资20亿元,到位资金10亿元。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影剧院周边旧城改造、十六冶棚户区改造项目以及玥珑山、凯旋城等城市建设项目步伐,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抓好大宝山铜硫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项目,帮助驻区省属企业做大做强。协调推进金光食品、阳光富源LED、娃哈哈饮用水等一批企业的新建、续建项目,提升区属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重点推进台泥(韶关)水泥生产配套生活垃圾处理、曲江区分布式光伏电站等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大力推进曲江新城、龙头寨码头、韶电港等项目,提升发展水平。

加大创新发展力度。充分发挥曲江作为全国科普示范区、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的优势,打造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健全财政支持创新驱动发展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助推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韶关市曲江区园区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韶关市曲江区园区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落实技术改造、技术研发、品牌提升、产品推广、发展贡献等方面补贴,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技改动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区属经济实力。探索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对接新途径,促进人才的双向流动,提升产学研创新水平。

(二)以转型升级为核心,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做特做细农业产业。逐步完成马坝、大塘、乌石、枫湾、小坑等镇的农田标准化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落实农机具补贴政策,提升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抓好“粤北现代农业示范区”曲江片区建设,支持火山粉葛等农业科技项目和曲江方园现代农业生态园等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扶持创建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保护和发展马坝油粘米、罗坑茶叶等特色产业,建成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做优做强工业产业。促进钢铁产业转型发展,深化发展有色金属产业,稳定发展电力产业,聚集发展食品产业,优化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推动全区产业改造升级,进一步挖掘产业潜力。支持鼓励驻区中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延长企业产业链,重点推进韶钢技改提升等项目,力促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深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信息化应用,推进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加快融入珠三角汽车产业供应链配套体系,加快曲江汽车零部件(韶关)生产基地建设,打造珠三角重要的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基地。

做大做精第三产业。加快“大南华”、“大马坝”旅游区建设,将马坝人遗址打造成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推进大南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汤溪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打造“九龄故里·百里画廊”和“生态休闲·梦里茶乡”两条乡村生态旅游线路。完善旅游公路、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标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大物流”,加快推进曲江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总部经济,创造条件促使重点企业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业务本地化,稳步推进限上批发零售企业发展。稳定房地产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培育休闲娱乐、社区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科技、文化等新兴服务业,繁荣第三产业。

(三)以扩容提质为抓手,着力推动城镇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编制曲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步推进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区整体功能。实施“东进、南连、西扩、北接”扩容规划,统一协调城区道路、供水、排水、供气、电力、通讯等行业规划。加快编制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推进村庄规划。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加强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推进“三规合一”,使规划真正成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和龙头。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东环线二期、新白线、曲江大道和营顶至邓屋四条道路建设,加强与主城区对接。改造城区上门路,整治京港澳高速韶关南出口连接线。加快建成狮岩路、建设北路、环山北路、梅花中路和环城路等城市道路和桥梁工程,完善城区交通网络。配合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协助做好韶关港一类水运口岸建设工作。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完善城乡公共客运交通体系。抓好停车场地建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实施马坝河“一河两岸”及中心城镇“扩容提质”工程,进一步改善城镇面貌。加快饮水水源改造和演山水厂扩建工程,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生活用水。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按计划完成中小河流治理、灌区改造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属地责任,加大打击“两违”工作力度,坚决遏制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进一步加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控制城市扬尘污染,加大城区“五小”、“六乱”行业整治力度,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四)以深化改革为重点,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坚持管放结合原则,明确市场监管主体责任,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力度。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和权限,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税,利用“互联网+”税务,优化纳税服务,培植壮大财源。

力促农村和谐发展。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继续抓好农房改造和农网改造工程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加快县道改造、改建及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底化步伐。分批安装农村村道太阳能LED路灯,解决农村照明问题。加快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形成覆盖农村的供水安全体系。重点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精确识别、精准帮扶,抓好我区30条贫困村1992户贫困户的脱贫工作。做好第五批省级名村示范村的选点规划工作,积极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入实施分区发展战略,明确各主体功能区定位,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协调健康发展,构建135”城镇发展格局。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实施封山育林和碳汇林工程,力争森林覆盖率达75%。支持罗坑、沙溪自然保护区建设,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屏障。加大城乡中小河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高沿河环境质量。抓好大气、水、空气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实施沙溪镇民采历史遗留矿山尾矿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和原曲江县天顺冶金化工厂遗址治理工程。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耕地红线,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8.8万亩以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省、市要求,城区空气质量指数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行业、部门和个人信用建设,提高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全面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进一步健全现代产业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五)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科教兴区战略,推动人才、科技和信息化等支撑平台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巩固提升“广东省教育强区”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成果,争创“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和“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以建设体育休闲驿站为重点,推动全民健身户外运动开展。巩固和强化基层文化宣传阵地,继续做好“南华诞庙会”、“扛阿公”、“十点梅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开发工作。推进“卫生创强”工程,以大塘、白土、樟市等镇卫生创强为试点,总结经验,示范带动全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实施区妇幼保健院改造工程,吸引和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服务型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推进大塘、樟市卫生院医技大楼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优化人才工作发展环境,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建设质量强区,着力提升全区质量整体水平和质量竞争力指数。落实民族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大武装和双拥工作力度,推动国防建设稳步发展。协调推进统计、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史志、档案、侨务、对台等工作。

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工作,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统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感。加快“安居工程”建设,逐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实施危旧房改造,有效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零容忍”机制,保证食品药品质量和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建设曲江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增强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建立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建设平安曲江。积极开展“七五”普法,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引导和支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区、镇、村综治信访维稳三级平台,健全基层综合治理机制,扎实开展领导大接访、矛盾纠纷大排查等活动,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今年,区政府重点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城区饮水水源改善工程;2.推进马坝河(城区段)治理及美化、亮化工程;3.稳步推进中小学校运动场改造工程;4.大力实施“卫生创强”工程;5.建设幸福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单位;6.实施城区小街小巷及城中村LED路灯安装工程;7.实施农村光明工程;8.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9.完善生态镇旅游基础设施;10.改造马鞍山田径运动场。

(六)以转变职能为契机,着力提升政府形象

加快建成法治型政府。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职能,不断改进政府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提高满意率和落实率。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确保依法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扎实做好网络问政、“民声热线”和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行政机关工作透明度。完善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和职责行使权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加快建成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机构职能整合,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能力素质。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推行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厘清机构职能,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加快政务服务电子化、信息化工程建设,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使用,健全行政审批和区、镇、村三级便民服务工作体系。加大民生项目财政投入,继续推行为民办事承诺制度,着力解决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加快建成廉洁型政府。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严格执行“四重一大”的决策规定,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规范权力的监管和制约。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评估,加强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公共资产管理、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管。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提高执行力,加强重要工作任务的督查督办,大力整治“慢浮僵推梗懒怕”七种问题,加大问责追责力度。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形象。

各位代表,蓝图催人奋进,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担负起加快曲江发展的责任和重托,激发起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勇气,释放出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智慧,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为开创曲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曲江 区政府 工作报告 曲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