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化意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精选文档)

【文化意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07 16:00:1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意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文化意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精选文档)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

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

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53号)精神,为提高我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整体水平,加快文化名市建设步伐,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依托我市科技、人才、文化等方面的资源,辐射并带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县区、设计中心和产业聚集区。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现代材料业、装备制造业、绿色食药业、旅游业、高技术业、建筑业、信息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相关产业文化内涵显著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以及相关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明显提高,文化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省前列,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快速发展,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资源竞争力力争进入全省前四名,基本建成文化名市。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市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和融合发展,规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十二五”的基础上再翻一番,成为我市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个、省级10个、市级20个,培育文化龙头企业100户,培育一批年经营收入过亿元的文化企业。(市文化产业领导小组牵头,市文广新局、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财政局、市文旅局、市体育局等共同参与)

(二)强化装备制造业优势。支持工业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研发型、研发型转变,鼓励在汉工业企业设立创意产品研发基地,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业产品。支持企业、学校、行业协会等举办各类工业产品设计大赛。帮助和支持企业在新上项目和新产品研发中,增加文化内涵和创新设计元素。(市工信委牵头)

(三)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全面推动三网融合。在加快发展传统广电、通信业务基础上,推进广电网络公司、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和联通分公司实现广电、通信业务分阶段双向进入,探索三网全业务发展的模式和推进路线,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上,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与物联网、宽带无线网的融合,积极实施“互联网+传统行业”行动计划,为智慧汉中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适应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建立汉中“全域网”,充分开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文化创意宣传网站,依托兴元新区建立汉中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和众创孵化园,开拓移动网络、互联网等新媒体,大力发展数字媒体,推动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升级,走数字化发展之路。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依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电子商务与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开展特色农产品的网络化销售模式。引导印刷复制加工向综合创意和设计服务转变。(市信息办牵头,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文广新局、市属相关运营商等共同参与)

(四)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完善建筑、园林、城市设计、城乡规划等设计方案竞选制度,强化城乡设计和风貌特色的文化创意研究,统筹推进以秦巴山水园林、名城人文魅力、巴蜀地域特色、现代生机活力、田园城市格局之美的五大城市形象体系塑造,凸显城市品味和彰显城市特色。村镇建设上,重点推进铺镇、青木川、骆家坝等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宜业宜居的大镇名镇。村庄建设上,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产村融合、绿色家园”的要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西汉三遗址、东关、南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结合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着力开展城镇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特色和生态宜居元素的研究,构筑城镇空间结构、产业发展、交通出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五大支撑体系。依托优良的山水资源禀赋,注重城镇建设与山水和谐共融发展,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市城建规划局牵头,市文广新局、市文旅局、市国土局共同参与)

(五)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工程。按照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思路,深入挖掘我市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加强旅游休闲产品创新。依托两汉三国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两汉三国文化景区、龙岗遗址文化保护、兴元汉文化示范区等项目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精品景区(点);依托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加快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九军、红二十五军各类革命旧址项目建设,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旅游文化产品;依托秦岭巴山汉江秀美山水文化资源,提升“四区四湖四园”开发建设水平,打造人文和自然山水生态旅游度假圈;依托乡村古镇特色鲜明的秦巴民俗文化资源,加快羌族苗族风情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度假产品;依托汉中秦巴片区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具有一定实力的现代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购物、科普教育、体育健身、特色美食、文化演艺、康体养生等文化旅游休闲项目,形成一批特色旅游休闲产品聚集区。加快发展智慧旅游,促进旅游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市文旅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共同参与)

(六)提升创意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把发展创意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紧紧围绕我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优化配置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资源要素,发掘农耕文明和民俗文化潜力,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休闲观光农业,不断丰富产业文化内涵;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核心竞争实力;突出打好“汉”字号地方特色品牌,在自然生态、加工工艺、产品包装等环节丰富强化创意内容和形式,开发一批上下游创意系列产品,形成“特色产地的特色产品”知名品牌;发挥生态、规模、品质、技术、文化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功能,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培育高级职业农民为主导,通过培养、引进等方式着力打造创意人才队伍,扶持一批创意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批创意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文化内涵、科技含量、产业融合度较高的创意农业精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创意农业质量和水平。(市农业局牵头,市科技局、市文广新局、市文旅局、市工商局共同参与)

(七)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全面贯彻落实陕西省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和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发展体育产业,依托汉中山、水、绿、美等独特的自然优势,以自行车、徒步毅行、登山、滑雪、健步走、柔力球等赛事为龙头,打造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赛事,具有一定规模的水上运动基地、滑雪基地、露营基地,提高汉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以油菜花节、茶叶节、柑桔节、樱桃节、梨花节、登山节、滑雪节等节庆活动和劳动节、国庆节、春节等节假日为节点,打造一批融旅游、休闲、娱乐、健身、比赛为一体的体育旅游项目,带动体育健身,发展汉中旅游事业。每年承办一至两次国家级、国际级体育赛事。大力开展全面健身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体育产业发展。加快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一级体育设施功能,逐步实施村、镇、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市体育局牵头)

(八)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文化振兴工程的意见》,加快推进全市大剧院、科技馆、青少年儿妇中心文化馆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完善项目规划,提升创意水平和质量,有计划拍摄出版《汉水汉中》、《汉中栈道》、《汉使张骞》等系列音像创意产品,打造一批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标志性文化精品工程,奠定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市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市属各相关文化企业和相关县、区等共同参与)

三、政策措施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积极鼓励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搭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立与省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协作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交易。建立并完善软件著作权快速登记通道,指导企业、单位和个人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行为。探索知识产权入股、分红等形式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产品发展战略,以技术标准推进工程和名牌产品创建工程,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管理的综合能力,占领国际技术标准制高点,提升企业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市科技局牵头,市工商局、市文广新局共同参与)

(二)促进创新协同。努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为依托的区域协调创新机制,支持企业、院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市场利益为纽带打通设计、研发、转化、生产各环节,提高技术创新组织化程度,引导创意、设计和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产业技术的集成创新、协同创新。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陕西理工学院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请成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催生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下的科技型领军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支持和帮助本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申报中省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市本级计划项目重点向市属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倾斜,发挥项目资金的撬动引领作用。定期搜集企业技术需求,通过各种渠道征集各类先进技术,适时组织开展各项技术对接活动,积极为企业产学研联合牵线搭桥。(市科技局牵头,市教育局参与)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高校院所、知名文化企业、园区基地、创业创新孵化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进产学研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探索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创意设计与经营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意和设计人才激励机制,鼓励用人单位对创意和设计人才的创作活动、学习深造、国际交流等进行奖励和资助。积极实施各类引才引智计划,健全符合创意和设计人才特点的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体系,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和职称评定工作。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人才来汉投资兴业。(市人社局牵头)

(四)壮大市场主体。支持创意和设计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成立设计中心,支持汉中经济开发区、航空智慧新城等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建立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中心及成果转化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扩大产品和服务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推进文化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发展以“两汉三国”为内容的数字影音、数字动漫、健康游戏,培育发展以民间文化为内容的网络文学,大力发展以山水园林为题材的现代艺术品制作等,加快形成具有“汉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群。(市工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参与)。

(五)促进资源整合。推动创意和设计优势企业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业务合作,建立跨界融合的产业联盟或产业集团。探索建立由企业、高校和政府共同投入的科技创新平台、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中心,加快科技孵化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国有文化企业引进战略资本,实行股份制改造,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市工信委牵头,市文广新局参与)

(六)落实相关经济政策。加快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认定标准和认定试点工作,确定企业创意设计费用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提出的财税、金融、土地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市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国土局、市物价局等共同参与)

(七)优化发展环境。评估现有行政审批事项,确需保留的,要精简审批流程,严控审批时限,公开审批标准,提高审批效率。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和收费。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收费制度推行市场调节价格机制。(市工商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管局、市物价局等共同参与)

(八)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设立相应基金。从市级各项相关资金中整合设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项目、品牌打造、重点企业、重大活动扶持及优秀创意作品展示等。(市文广新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相关县区等共同参与)

(九)积极参与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西洽会暨丝博会、农高会、艺术节、“陕港粤澳”文化产业发展交流合作周等会展活动,搭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拓展会展内容,提升文化内涵,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创意大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展示、推广、交易等活动。(市文广新局牵头,市农业局参与)

各县区、各部门要深刻领会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按照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和任务分工,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订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要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创新、鼓励创意和设计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类产业统计、核算和分析。

推荐访问:汉中市 文化 创意 【文化意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