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关于建立推动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工作机制的意见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和省“调转促”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信意见】铜陵市关于建立推动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工作机制意见【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铜陵市关于建立推动铜基新材料产业
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工作机制的意见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和省“调转促”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现就建立和完善基地工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四大机制”
(一)建立三级联动机制
建立以市政府主导、市直部门协同、铜陵经开区管委会具体落实的三级联动基地建设推进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铜陵经开区管委会,下设规划指导、项目推进、招商引资、投融资、基础建设等五个专项工作推进小组,分别由市经信委(铜产业办)、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市政府金融办、铜陵经开区管委会牵头负责。(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铜陵经开区管委会)
领导小组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基地建设重大政策措施,统筹协调处理基地建设重大问题,指导、推动、督促省、市关于基地建设重大政策措施的组织落实。(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铜陵经开区管委会)
各专项推进小组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本小组相关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研究需要提请领导小组审议的政策措施及问题,指导、推动、督促领导小组决策部署的细化落实。(牵头单位:各专项推进小组牵头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领导小组议定的基地建设各项工作,配合各专项推进小组做好相关工作推进。(牵头单位:铜陵经开区管委会)
对照《安徽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统计监测方案》(皖发改产业〔2016〕8号),建立基地统计体系,跟踪了解省内其他基地发展情况,发布基地月度统计报告。(牵头单位:市统计局)
编印基地建设专刊,每月20日前将上月基地龙头企业发展、创新能力建设、重大项目进展、政策制定落实等情况上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编印专刊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参阅(牵头单位:铜陵经开区管委会)。
各相关部门要主动配合铜陵经开区管委会做好基地建设服务,各类资源的配置要重点向对基地建设具有较强牵动性和带动力的企业和项目倾斜。(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安监局、市人社局、市政府金融办等)
(二)建立市领导联系机制
建立市领导联系制度,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各负责5—7家基地企业及项目,对口联系,包保推进(见附件1)。市政府领导要经常深入对口联系帮扶企业进行调研,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情况,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牵头单位:铜陵经开区管委会、市发改委)
铜陵经开区管委会明确一位分管领导负责市政府领导联系工作,发挥帮扶干部作用,收集梳理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按月分类、分级报送联系的市政府领导、各相关部门,重要事项及时上报市政府,同时抄送市政府督查室,限时办理。解决方案提交重点工程分级分层调度会议研究,已办结的问题予以销号,未办结的问题查明原因,针对症结继续督办。(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铜陵经开区管委会)
(三)建立项目协调机制
建立完善“统一平台、分级调度”的重大项目协调调度机制。在全市重点工程分级分层调度会议中专门设立基地项目调度单元,明确基地项目专项议题,对基地项目进行统一调度。市级调度层级包括市政府、市有关部门、市发改委三个层级。市政府主要领导按月调度涉及基地的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重大项目,市政府分管领导按月调度对口联系的基地企业项目。市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项目的调度。市发改委负责汇总、筛选、上报有关单位提请市政府综合调度的项目,并对市政府交办的项目进行调度。(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铜陵经开区管委会负责按月更新基地重点项目清单,对基地所有项目进行协调调度,摸排影响项目推进和企业运营的问题,并及时上报需市级层面调度的项目。(牵头单位:铜陵经开区管委会)
(四)建立招商推进机制
市招商局、市经信委(铜产业办)会同铜陵经开区管委会共同成立铜基新材料产业专业招商队,根据细分产业链条下设铜箔、铜板带、铜线缆、铜管、铜合金等招商小分队。每个产业链招商小分队由2—3人组成,每个小分队每年至少开展6次外出招商推介活动。一是开展精准招商。紧密跟踪铜基新材料及相关领域的世界500强、央企、行业50强企业最新动向,加强对接沟通,力争吸引一个龙头,带来一批配套产业。二是开展板块招商。针对铜基新材料、电子信息、废杂铜回收、配套化工材料等产业板块的薄弱环节和外延领域,着力突破瓶颈,加快板块外延,快速提升产业板块竞争力。三是开展以商招商。发挥铜陵有色、全威铜业、精达铜材等龙头企业作用,借助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加强基地宣传,吸引关联企业落户。四是开展集约招商。重点做好全威铜业、五株电路等企业闲置土地上项目和华纳铜箔、浩荣电子等困难企业重组,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源,实现招商资源效用最大化。力争每年吸引1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2—3个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在基地落户。(牵头单位:市招商局、市经信委、铜陵经开区管委会)
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安监局等部门负责做好招商项目要件办理及相关服务工作,加快招商项目落地。(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安监局)
二、强化措施保障
围绕基地建设“四大机制”,重点加强创新能力、政策扶持、平台建设、督查考核四大保障措施。
(一)提升创新能力
鼓励和引导基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申报的指导,支持现有企业研发机构升级的同时,高水平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做好铜陵有色国家铜基材料及加工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基地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发改委)
推进基地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对生产装备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广企业资源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管理系统,每年在基地创建2—3个“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和“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力争“十三五”期间基地80%以上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每年主导或参与5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牵头单位:市质监局)
在基地筛选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予以重点培育,强化品牌创建,力争每年开发2—3个“名、优、新、特”产品,争创中国质量奖、安徽省政府质量奖、安徽省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安徽工业精品。(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市质监局、市工商局)
进一步推进开放合作,帮助有实力的基地企业在全球开展企业、技术、品牌并购,支持基地企业通过委托开发、专利授权、众包众创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力争基地企业每年开展1次以上并购活动,引进5项以上先进技术。(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计划”,将基地作为计划实施的核心区域予以重点扶持,构建集创业辅导、融资、指导咨询、市场推广、孵化服务等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力争每年为基地培育5个以上创新型小微企业。(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完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政策,积极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科研成果的高层次团队来铜发展,鼓励市属高校设立流动岗位引导科研人员开展兼职活动,力争每年为基地引进1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牵头单位:市人才办)
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铜陵技师学院等学院及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开展新型学徒制、“工学一体”就业就学等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试点,力争每年为基地输送200名以上高技能人才。(牵头单位:市人社局)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举办职业经理人、铜产业经济发展、“1155”创新创业人才、“暖企行动”等培训班,力争每年为基地培养1—2名领军型企业家、3—5名成长型知名企业家、3—5名创新型企业家。(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二)强化政策扶持
严格落实省基地建设目标责任状,铜陵经开区管委会按规定比例1:1配套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牵头单位:铜陵经开区管委会)
由省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市财政配套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县(园)区财政资金出资,设立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金,建立健全基金投资制度,年内启动基金运作,争取国家、省级产业发展基金及其他战略投资者入股。(牵头单位:铜陵经开区管委会、市财政局、铜陵大江投资公司)
切实兑现《铜陵市人民政府转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意见的通知》(铜政〔2016〕5号)中的扶持政策,优先向基地倾斜。(牵头单位:意见中明确的各牵头单位)
加强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绿色债券等重大稳增长政策的研究,每年谋划10个以上基地重大项目,加快前期要件办理,积极参与相关专项申报,争取获得更大份额资金支持。(牵头单位:铜陵经开区管委会)
(三)加强平台建设
推进中科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合工大铜陵工程技术研究院等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完善合作方投资、企业投资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院所引进、建设、培育模式,力争“十三五”期间在基地落地1—2个技术转移机构,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加快安徽铜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作,每年梳理3—5个制约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瓶颈,设立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予以支持,引导企业、院校合作开展攻关。(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聚焦行业技术创新需求,提升国家铜铅锌质检中心等基地现有各类创新服务平台能力,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创新服务机构,为基地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品牌、人才培训等服务,重点做好国家印制电路板质检中心申报与建设工作。力争“十三五”期间再建设1—2个国家级创新服务平台、5—10个省级创新服务平台。(牵头单位:铜陵经开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国家铜铅锌质检中心)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综合采用买(卖)方信贷、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供应链融资、融资租赁、科技小额贷款、集合信托、科技保险等方式,支持基地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融资。(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人行铜陵市中支、铜陵银监分局)
协助铜陵经开区利用国家发改委、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机构间报价系统、沪深交易所等市场,做好非公开公司债、小微企业集合债、绿色债券、短期融资债券、中期票据等各类债券、贷款申报,力争每年融资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发改委、人行铜陵市中支)
帮助国元担保公司争取省财政增资和风险补偿金补贴,列入“政银担”风险分担体系,提高国元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政府金融办、铜陵发投公司)
市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优先参与基地优质企业的股权投资,支持金誉担保公司、通源担保公司提高基地优质企业担保额度,增强基地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牵头单位:铜陵发投公司)
优先支持基地优质企业资源挂牌上市,力争每年2—3家基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十三五”期间争取1—2家企业实现IPO上市。(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
按年度对铜陵经开区的债务额度进行核定,根据相关规定合理调整债务限额,保障铜陵经开区办理增量贷款的能力。(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四)抓好督查考核
不定期对获得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扶持的企业进行调研,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基地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年度绩效评估。市领导小组根据调研及评估结果,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对企业作出追加奖励、追回资金等决定,确保资金效用最大化。(牵头单位:铜陵经开区管委会)
认真研究省基地考评指标体系,对照考评重点和要求,每年初编制印发基地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分解表。(牵头单位:铜陵经开区管委会)
每月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对基地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开展跟踪督查,对进度滞后的单位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年底对基地建设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提交市领导小组,考核得分纳入全市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务必使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确保基地建设工作在全省争先进位。(牵头单位:铜陵经开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