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3篇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3篇

时间:2023-07-14 10:5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外来文化也日渐进入到我们的生活。目前,初中学生对于自身观念的强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学生纪律性不高、道德感缺失、集体意识不强、法制观念弱化的情况。而教师作为学生受教育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引路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怎样更好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初中历史老师在授课过程当中不但要根据教学目标实施教课,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其自然的将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到实际教学课程当中去。

  历史课程奠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在我们近几年的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不难得出,历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历史是基于真实事件发生的,极易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以抗日战争为例,在长达八年的艰苦战争当中,学生可以从黄继光到邱少云,从卢沟桥事变到南京大屠杀、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再到最后的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华民族面临着最大的危机的时候,无数个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英勇牺牲,学生可以深切感受到内心的一腔热血,从而将历史铭刻于心,不忘国耻,增强学生保卫华夏、保卫家园的决心,在国与家之间的选择当中,增强自身的爱国主义的意识,从而坚定自己“为国争光”的决心,而更奋发图强的读书[1]。

  多种多样的教学素材更有利于爱国主义的教育

  在初中的历史课本当中,不光有中国历史事件的解说,还有国外的世界史、科学的发展、气候条件、市场经济、文化艺术等内容,课本里面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可以说得上是丰富多样,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学生从我国的发展历史和国外的发展历史相比较,更能体会到我国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放弃,发展的迅速和崛起,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更能了解我国的发展历史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情。在初中的历史课堂教课过程当中,学生还能学到我国的地势、地貌,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结合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使让学生满腔热血,从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使学生满腔热情的去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回报祖国[2]。

  充分利用时代精神和时事政治是培养爱国主义高效的途径

  爱国主义赋有时代特征,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表现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在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当中,不管是精忠报国的“岳飞”精神,还是吃苦耐劳、团结一致的长征精神和井冈山精神,也不论是“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自古以来,这些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作为华夏民族,要有饱满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主义教育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品质,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经历的所有危难,爱国主义的表现都是在如何拯救中华之上,而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就成了在如何振兴中华、发展中华之上。所以,每个时代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爱国表现,在初中的历史教学当中,老师应结合时代特色和历史事实来对学生进行爱國主义教育,特别是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迅速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都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未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从而增强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学习的决心。另外,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适当结合一下当下所发生的的时事政治,例如,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让自身强大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此为动力,深刻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样不但符合了教学目标也加入了时政知识的相关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

  结合家乡实践教学可以完善爱国主义教育

  一个个绚丽多彩的家乡历史才组成了我国的灿烂文化,家乡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生长的地方,学生对家乡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伟大事迹都肯定多多少少有一定的了解。在初中的历史课堂当中有效的结合一定的家乡本土历史可以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也能提升学生的自豪感,进而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且针对一些乡土历史的英雄人物更能激起学生的光荣感,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了,从而使学生将家乡和祖国更为紧密的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志力建设美好家乡和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4]。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但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朝一夕逐渐积累的,是个长期的工程。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梦想、有文化、有素质、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我们每一位历史老师所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措施浅谈[J].数码设计(上),2019,(3):247.

  [2]张牧笛.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德育培养——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抗击八国联军》为例[J].现代交际,2019,(2):152,151.

  [3]李红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研究——以语文课《邓稼先》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0):212-213.

  [4]缪世娟.历史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忧患意识--以一堂初中历史抗战课的教学为例[J].才智,2016,(19):165-165.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二: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行爱国主义教育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准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情操的教育,特别不能有效地利用历史科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不能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种舍本求末的教学现状实在是令人痛心。下面我将结合我十几年初中历史教学的经验,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我的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我国是人类祖先最早发源地之一,同埃及、印度、巴比伦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中国有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世界闻名的四大发明;有伟大的万里长城;也有碧波千里的南北大运河;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文明带着她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一个高峰接着一个高峰,直到今天仍是奋斗不息,前进不止!通过向学生实行祖国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文化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再结合我国已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它将为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从而使学生坚信祖国“四化”一定能够实现,并立志为实现祖国“四化”贡献自己的?

  ?力量,增强学生的历史历史使命感。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够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的精神气质。“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又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批留学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

  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但是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家长“小太阳”教育的影响,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具有自私性、心胸狭窄性,缺乏集体责任感等弱点。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能?

  ?够利用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对此类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的心灵,从而鼓励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崇高的气节。

  三、进行忠于祖国,维护祖国尊严和统一的爱国教育

  ??

篇三: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历史教学发展为爱国主义阵地,史实是很厚重的爱国主义素材。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把精力全部放在历史知识的记忆应考上面,没有在历史教材中挖掘爱国主义的题材,荒废了历史教材的德育教育功能。我执教初中历史以来,认真研究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挖掘爱国主义题材,优化德育教育功能,把爱国史实和爱国人士置于特定历史背景下,学生深感震撼,升华着爱国主义情感,取得了较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本文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旨在进一步完善。

  一、历史教材独特德育教育功能

  历史包罗万象,什么政治、经济、文学、法律、科技艺术等都囊括其中,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百科全书。俗话说“读史使人明志”,学习历史可以了解人类的演变历史,认识人类的伟大智慧,自觉做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

  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国历史的所占比例较大,史实丰富,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给学生传递着爱国主义信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深深扎根于学生心灵深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等四大发明不仅推动了中国文明向前发展,也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伟大进程,学生作为华夏子孙自然感到无比自豪。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深深注入学生沸腾的血液,历史教学天生带有一种强大的德育教育功能。

  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艰深的理论色彩,是通过丰富的史实感染学生,学生容易接受;没

  有空洞的说教,通过声音、图像、图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学,学生激情四射、兴趣盎然。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历史,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荡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像陈天华、邹容、黄兴为了中国革命赴汤蹈火感动学生肺腑,激起爱国热潮,国魂永留学生心中,是其它德育教学无法替代的高效方式。

  历史学科具有趣味性、广博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对比,爱憎分明,明确了爱国光荣、不爱国可耻;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学》开启学生爱国天窗,觉得身为中华少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愫油然而生,爱国信念坚定,任何历史风风雨雨改变不了他们爱国的热情。这种德育教育富有坚不可摧的稳定性,从心灵深处改变和塑造着学生灵魂。

  二、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历史教材中,爱国人士层出不穷,我们通过讲述先烈故事,多媒体播放革命先烈血雨腥风的战斗历史,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那气吞山河的壮举、撼动日月的呐喊、富有逻辑的滔滔演讲,在炎黄子孙心灵中如薪火代代相传,深深吸引着学生。林觉民的《与妻书》,谭嗣同那刚劲有力的朗笑,如一把犀利的匕首插入心脏,“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在华夏大地荡气回肠。

  血与火的感人事迹永驻学生心间,邓世昌、黄炎培、李大钊、林祥谦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对他们理想的形成有着强大的导航作用。

  三、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科很多,但主要承担这项教学任务是思品和历史学科。历史和思品学科互相渗透,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注入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我们要抛弃历史教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短见做法,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1.做爱国专题讲座。

  历史史实教材比较分散,我们要以教材为蓝本,梳理、整合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做专题讲座,做到爱国题材详实、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如我在教学中国近代时,把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海战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做成了专题爱国篇。学生看到清政府腐败无能,把祖国大好河山拱手让给西方列强,好多中华儿女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主权的独立前赴后继,在历史长河中给学生树立了爱国的坐标。

  2.开展课外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情怀。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学生会愉快接受各种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不例外。如:开展“历史故事会”、“演讲比赛”、“历史知识抢答竞赛”等等活动,都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可利用历史纪念日进行专题讲座。如:“五·四”时的《弘扬“五四”精神,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奋勇前进》,“一二·九”时的《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一二·九”精神》。历史讲座结束以后让学生谈感想、写心得、出墙报,从而反复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充分挖掘地方教材,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地方教材是根据地方历史编写的,学生学起来感到十分亲切,耳闻目睹很多的地方史,有很多历史文物学生可以实地参观,学生现场感受远远超过对书本的讲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爱国主义与日俱增。我组织学生参观了《禹王宫》、《山洞历史博物馆》、《红四门》、《巴山游击队指挥部》遗址,学生回到学校演讲巴山革命故事,撰写《我爱祖国,我爱巴山》征文,爱国教育效果良好。

  总之,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爱国主义的热情和激情。这种感情是与生俱来的。但爱国主义情操不能只停留在人的心里,应是激励人们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做贡献的动力,时刻表现出来。爱国主义情操需要不断的培养、浇灌,这就是历史教师肩负的使命。

推荐访问: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探究 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历史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