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毕业德育论文2篇

毕业德育论文2篇

时间:2023-07-15 15:0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毕业德育论文

  

  德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德育毕业论文范文篇1:《浅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德育环境》

  新媒体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以较强的开放性、传播性和互动性为主要特点,通过各种便携式互联网终端,将海量的信息即时传播给用户的新型网络媒介。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带来了全新的德育环境,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地改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趋向于通过新媒体学习知识,获取资讯,新媒体中丰富的信息使大学生的认知和观念受到影响。

  一、新媒体视阈下的高校德育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是一切事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的德育环境是指,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依托数字化技术和庞大的用户群体而产生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环境[1]。

  新媒体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德育环境,高校要对新媒体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机遇,同时要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主动应对新媒体为高校德育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环境的现状

  (一)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环境的积极影响

  1、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一直以来,高校德育工作是通过课堂、校园活动等方面开展的,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注重道德内涵等理论知识的宣传[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新事物、新文化的兴趣更加强烈,同时,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新媒体整合了传统的网络媒介,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抒发自我的空间,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德育工作的开展开辟了新的空间。通过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将德育工作的内容拓展至课堂以外,变传统的灌输式为启发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空间。

  2、高效的传播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影响力

  与以往的道德教育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教育者可以通过实时上传,即时分享等方式开展德育工作,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在工作内容上,突破了传统传授内容来自书本,来自案例的界限,以图像、音频、视频等丰富的媒体语言进行展开,全面开展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在表现形式上更生动具体,增强了所宣传内容的趣味性,学生易于接受。

  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开放性、传播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使得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广泛的参与性,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维度,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环境的消极影响

  1、丰富的媒体信息,冲击了德育环境

  众所周知,高校的德育工作注重道德内涵的传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道德意识2。而新媒体无门槛的特点,使得其使用者和所传播的内容不需要经过筛选和过滤,信息资源来源广泛,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新媒体中掺杂着大量暴力、色情、庸俗的信息,这些良莠混杂的信息内容,冲击了德育工作的大环境,高校德育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因此,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德育环境更加复杂。

  2、价值观多元,道德意识薄弱

  与其他互联网媒介相似,新媒体具有较强的虚拟性和开放性,这样的特点导致了新媒体中信息的来源模糊以及媒体言论的开放性。在新媒体中,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新媒体中不乏鼓吹西方价值观念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消极的、庸俗的言论,大肆宣扬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念。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稍有偏差都会导致大学生认知的偏差,从而影响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新媒体中多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冲击了高校当前的主流德育环境。

  三、新媒体环境下优化高校德育环境的策略

  (一)借助新媒体,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就要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德育工作的融合,在开展德育工作,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实现德育工作的现代化,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在确保德育工作宣传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的基础上,增强所宣传内容的趣味性。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阶段性,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打造宽松、平等的教育环境,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优化高校德育环境。

  (二)提升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要实现新媒体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优化高校的德育环境,最基础的工作在于切实提高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媒介使用者对媒介的使用能力,对媒体语言的接收、加工、处理能力以及对这些媒介信息的甄别能力和思辨能力。教育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力争能占据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平台中的主动地位,有指向性地引导、影响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中出现的紧急事件及其他状况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和处理能力。另外,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要重点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中海量信息的甄别能力和思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思维方式。只有实现师生媒介素养的提高,才能真正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使新媒体为高校德育工作所用,使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环境得以优化。

  (三)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新媒体中的信息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用户都可以实现实时上传,其中信息真假难辨,其中不乏网络谣言等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事实上,开放的新媒体并不代表着完全的自由,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抒发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自由地展示自己,发表言论,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责任感,要使大学生认识到,网络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是基于一定的道德和规范之上的,要构建良好的新媒体网络秩序,需要参与者规范自身的行为。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对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育毕业论文范文篇2:《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为成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大力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从小就形成良好的精神和品德,这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所以新时期中学生德育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二、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问题分析

  德育是指有意思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人内化,或者说有目的促进个体思想的德的社会化。但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中学生的德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而这些问题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并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

  1.道德认识的缺乏

  德育内容来自生活世界,德育内容应是现实的、生动的。学生很难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无法内化为信念,为外为行为。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学生仅表现为一个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完整的精神世界和独立个性的生活着的人。在道德事件上,个人的道德认知往往是极为重要的。就某一个体而言,这样才称得上道德,这涉及道德的实质――意向和理由,离开这个实质,便无从谈论道德。

  2.道德情感的缺失

  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道德信念,以便规范他们日常生活行为,信念的建设,绝非单纯的说教就能实现,而是要学生自己理解,通过悟性将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德育信念。中学生当前的德育主要是灌输说教,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正确认识,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学生的主体意识。这种德育,不能触及道德结构的核心――道德信念,极易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刻板和不稳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道德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干枯、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3.道德内化的缺失

  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然而,我国中学生德育是教师与学生不平等对话。学生常常被视为客体、被动的。教育者忽视了学生是一个具有能动、反思的主体,他们依靠自己的权利或权威,迫使学生接受德育内容,忽视了学生理解与否。因此造成师生之间形式上的交往、思想上的断层。造成你讲我听、我行我素的局面。

  三、中学生德育的应对策略

  1.重新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与方向

  学校德育管理上作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行动的动力;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工作就失去了方向,成为毫无意义的徒劳行为。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要以中学德育大纲为依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上作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具体实际制定。培养四有新人是学校德育上作的基本目标,学校应依据这个目标,制定了学校德育上作的学期目标和长期规划,定向导航,稳步推进。

  2.正确认识德育和智德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国家的发展主要是科技的发展,学校应该而且必须理直气壮地抓好智育,抓好教学质量。但部分地方因应试教育体制的存在,只重视智育,忽视乃至丢失德育,就会走向一个极端。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状况,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

  3.正确引导学生情感

  中学生就其年龄特征而言,爱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接受新事物迅速,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我们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如: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安排,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重大节日,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春游、登山、参观访问、文艺演出、智力竞赛、口头作文、演讲比赛、辩论会、报告会、诗歌朗诵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加强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

  4.采取多样、灵活的教育方法

  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为人正派,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比如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表扬能起到发扬学生优点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批评使学生克服或根除不良的思想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识别与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品质。

  虽然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归根到底就是如何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落实,教育方法的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培养,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意义十分重大。因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讲究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德育毕业论文范文篇3:《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德育培训的重要性》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道德行为是人类开展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则属于一种社会实践,实践主体和对象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在管理中必然会受到道德的制约和导向。目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道德层面上的研究并不多,管理过程中的道德缺失现象不断发生,这是必须要引起企业关注与重视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中德育培训的重要性研究富有时代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道德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建立在一般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对于职业道德的认可和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道德规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现今企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道德指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充分、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分配,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蕴含以人为本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道德体系,可以令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在实际的情况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常出现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不尊重员工个体价值、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等道德缺失的现象,有的情况甚至严重到构成违法的行为。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道德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套合理、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道德体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道德缺失现象的成因

  1.理念上以人为本的意识缺失

  目前,存在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并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意识观念,不注重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一味地为寻求公司利益,随意压榨员工,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超时加班,并且没有加班补助,以未完成公司任务为借口,增加员工的工作和心理负担,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很直观的例子就是深圳富士康员工连跳事件。很多员工在工作时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例如生命健康权、隐私权等,属于自己的基本权利都无法保障,就无法使员工端正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人文关怀其实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观念。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员工能够感受到公司的关怀,自然在情感上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就更愿意付出,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公司带来效益。

  在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员工时,更多地是关注人才自身所具备的技能与价值和人才对公司的贡献,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有助于个体专注自我价值的训练和提升。但与此同时,企业往往忽略了员工进入公司后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素养的培育,令员工在初入公司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难以找到认同感,在工作中会产生迷茫,最终要么遗憾请辞,要么就是被公司淘汰。既不利于员工个体发展,也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长远发展的。

  2.制度上缺乏公平、公正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些制度的制定本身就是有悖于职业道德的。例如很明显的性别歧视:在企业招聘广告上就明确注明了需要男性或者女性,即使该岗位本身对性别没有任何要求。还有一个最普遍的现象是薪酬分配不公:很多企业制定的薪酬标准与员工自身的工作任务并不匹配,这样往往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公平的对待会使员工消极工作。流水的兵并不利于企业长足稳定的发展。针对员工的培训制度,也会有不公允的地方,许多企业都会将培训机会特意分配给资历深、经验足的老员工,而新员工获得培训的机会微乎其微,这样不利于企业积累专业人力资源,也就无法快速健康地发展下去。

  3.企业自身忽视了道德建设

  企业自身立足社会就应该遵循道德要求,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诚信是一个企业长足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大多企业都明白并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依然会存在一些诚信缺失的问题。例如,在招聘信息中,发布虚假信息,要么是对薪资的随意抬高,要么是不存在的岗位,为了证明企业实力或者广纳员工,采取的这些失信手段,损害了公司的诚信度。

  对知识产权的忽视,在招聘时以考验的名义,要求应聘者针对企业某一具体时间提出解决方案,最终无偿窃取有效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企业难题,严重损害了应聘人员的知识产权和个人利益。

  欺骗员工,拖欠工资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也是企业失信的表现。诚信是劳资双方建立劳资关系的首要前提,也是劳动合同签订的基础。在现实中,存在着部分企业与员工签订虚假合同,欺瞒员工,最终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的现象。例如,在招聘时承诺员工各种福利待遇,但到实际支付时又以各种借口或者绝口不提来敷衍了事;一些小型工程企业会存在严重的拖欠工资的现象。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德育培训

  1.人力资源管理中德育培训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力资源中的德育培训有利于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从道德层面开辟一个更合理、全面的管理途径,加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合理结合,使利益最大化的有效管理手段,引入道德观念,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有助于到企业和员工的良好发展。将道德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作为风向标引导和制约管理规范,有利于净化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业界的风气,将之引导向科学、合理、健康、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从观念上培养职业道德

  道德意识是一种隐性资源意识,企业要稳步健康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德育培养。要将道德意识作为重要的管理理念,作为行为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有自身独特的企业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为出发点,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在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强调公平、公正、公开,用企业的诚信换取员工的信任和归属感,合理规避道德缺失的现象。

  3.从制度上完善管理体系

  一个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进行适当合理的优化。一方面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制定合法的管理制度,加强法律监管,对员工进行合理制约,进而避免发生管理过程中道德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完善管理制度,政府部门需要加大社会舆论监督,提高民众的道德素养,监督企业道德缺失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加速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4.从企业自身德育培训做起

  企业管理者自身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在加强工作能力的同时,必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企业的管理层的道德修养往往会关系到整个企业的道德建设。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在日常工作时,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在管理中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

篇二:毕业德育论文

  

  毕业生德育论文

  2012届毕业生毕业德育论文

  题目,致即将逝去的大学时光

  班

  级

  工商二班

  学

  号200815070201姓

  名

  苏梁

  指导教师

  致即将逝去的大学时光

  每年的六月份总会有那么一批人,他们穿着学士服,走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我也曾经目睹过很多回,毕业典礼我也看过很多次。但是,这一次与众不同了,因为这一次的主角是我了。当我看到那些毕业典礼的时候,我并不清楚这些对我意味着什么,也许还很遥远,可是这一天匆匆的来到了。这一次,我想对学校说,再见了,我们要走了,那些美妙的记忆和余音缭绕的上课铃声将牢牢地烙入我的心中。

  四年来,我认真的对待并且保存着最初的那一份回忆。记得刚刚来到学校时,学校还没有建好,土堆随处可见。学长们把我带到了宿舍,宿舍不大,但是很干净。之后是辅导员给我们开了会,向我们讲解专业的知识,和以后的一些情况。其实当时,我并没有对以后的事情想得太多,可能基于自身的学识和经历也不可能像

  太多。到了晚上的时候,宿舍的人基本上都到齐了,大家大多比较拘束,还没有完全放开,记得第一天晚上很早就睡觉了。

  接下来就是班内的事情,我们的班主任很负责,而且也很慈祥,带着大家了解学校。军训很轻松,完全没有高中时候的严格和严肃,可能是自己年龄也大了的缘故吧。大家在一起很自在,教官和我们闲聊,游戏,无话不谈。也就一周的时间,军训便匆匆结束了。

  记得军训完上的第一节课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当时我很困,可能是不习惯。但是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老师并没有马上就讲课,而是教导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大学时光,多看书,多锻炼自己,因为大学时光稍纵即逝。他希望我们从大一开始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大学获得最大的收益。那时候我只是觉得很在理,但是并没有多大的共鸣,因为可能觉得大学还有四年,时间还是比较富裕的。可是现在,就在我写德育论文的此刻,这四年就过去了,那么匆匆的过去了,我不能不感慨老师的话是那么的精准。最初的学习完全就是停留在“有课上课,没课宿舍”的状态。对于学习自己的态度是接受,被动的接受。大一的时候,我们的课很少,所以有比较多的剩余时间,我们大多的时候在宿舍闲聊,要不就去逛街。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学校图书馆里有很多的书,而且还可以借,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应当利用起来。那个时候我还不清楚将来我从事什么样的行业,只是

  觉得自己对文学和历史比较感兴趣。一次我看到一本书中将现在的大学称作“九三学社”,意思就是,早上九点起床,下午睡到三点。开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确的论断,而后,我越来越觉得很悲哀,也很讽刺。可能这种状况在大学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甚至是很大比重,但这也不是大学生的主流,我要改变。这是一个对我有很大意义的改变,我很珍惜,也很留恋。

  四年来,我注重认识并且努力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我本身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喜欢沉默和静静的思考。在高中时候,别人向我指出过我这个缺点,但是我

  那时一直以为,我的沉默和寡言并不是缺点,在许多时候可以发挥优势,看怎么去对待。到了大学,我的这一特质再次遇到了挑战,开始我以为和高中时候一样,自己也始终自信的认为自己的内敛和沉默不是缺点。我甚至还感觉别人没有内涵和修养,不能理解我。可是渐渐的,我感觉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最贴近人性的一面,要学会融入和沟通。

  经过我的努力改正,我逐渐地拉近了和大家的关系。我也渐渐懂得了,外面的环境永远不会跟着你的步伐去走,我们必须改正因为不适应而对过去的留恋,过去的那个我可能是快乐的可能是幸福的,但那只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自己的生命还在延续。不管自己的沉默寡言是不是缺点,但它至少不适应大学这个阶段,阻碍了我的成长,所以我必须改正。

  四年来,我努力培养自己的觉悟和能力。我在2009年6月份的时候成为中共预备党员,这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是一个重要事件,我很荣幸。我开始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关注时政新闻,了解高层动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意味着要有更高的政治理念和觉悟,要有更加坚定的意志力,要有更加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更加宽广的大局观,要彻底告别之前的懒散作风。尽管这一过程是比较辛苦的,但是对我来讲我很光荣,我感觉能为党组织辛苦,再辛苦我也感觉很幸运,从此之后我的肩上又有了一份责任感。大二的时候,我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我又离组织更近了一步。也许是一种满足的心理,也许自己是在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许是一种人人会出现的现象。在大三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开始有了很大的滑落,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也是我极其厌恶的。甚至有时候开始怀疑,开始不信任自己,这种不信任感持续了相当的一段时间。

  从我成为正式党员开始,我便担任了我们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开始我并不清

  楚自己需要做事情,以为和之前的班干部一样。可是后来,随着入党事情的增多,我也感觉这不是一个清闲的角色。从大三开始我注重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和能

  力,努力调节积极分子和老师的关系,让各个方面都感到满意。尤其到了大四,在最后一批入党的时候,情况最多,入党人数也最多。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他们全部聚齐,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我也得照顾每个人的情绪。最终顺利的完成了入党的各项工作,没有耽误一些同学的公考报名。

  四年来,我注重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自己的自信。在我大学期间,由于自己受到了一些挫折和不顺,自己开始怀疑自己,甚至产生了一些自卑情绪。这种情绪令我很苦恼,我也能够感觉到它就像潜伏在自己体内的一个恶魔,时不时的出来作祟。大四的时候我重点解决这个心理问题,我阅读了一系列关于身心灵的修行书,克服自卑心理,努力找回自己。当然,光学习理论是不够的,现实的事件是最好的证明。我通过做一些小事来坚定自己的自信心。同时,同学间的相互鼓励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大学的四年,教室渐渐成为了自己最经常的去处,那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围绕着我,教师的讲课声时不时的传来,再加上那窗外匆匆走过的同学和那即将落幕的余晖,这一切构成了我永远难忘的回忆。

  大学的四年,图书馆渐渐演变成了我的学问海洋,各种各样的书籍,不断更新的报纸,品种繁多的杂志,这一切让我感觉那么的陶醉与温馨。可是当我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大学的尾声也逐渐接近了。

  大学的四年,我感谢这四年,感谢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陪我一起度过。感谢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叶一花。在现在这个弥留之际,我致我即将逝去的时光,我要毕业了,但是这段时光永远无法在我记忆中抹去,它随着我的大学成就和习惯一起组成了我永远都不会忘却的回忆。

推荐访问: 毕业德育论文 毕业 德育论文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