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3篇

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3篇

时间:2023-07-23 15: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中医药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中医药发展实施方案(X—X年)的通知》(X政发〔X〕91号)和X市中医药会议精神,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以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为重点,以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运用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方法,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推进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为建设“健康X”做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X年,公立中医类住院床位数达到550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450人;建设2—3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5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治未病”、中医医疗、中医康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防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可及性明显改善;培育建成1—2个以中医药为载体的特色街区和特色小镇,建成3个省级以上中医药健康服务示范基地,打造5—10个中医药健康服务品牌,形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集群,为“健康X”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重点任务

  (一)发展中医医疗服务

  1.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建成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对我市唯一一家政府办中医医院实施改扩建工程,床位增加至500张,争创三级中医医院。到X年,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全部设置中医科室,在全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全面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责任部门:市卫生计生局)

  2.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充分发挥公立中医医院在基本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加快发展中医医疗服务。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创建2—3个X市中医特色专科,培育出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成立功能齐全、技术规范、环境一流的中医特色康复中心。鼓励和引导中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推进中医药家庭签约服务,促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家庭。(责任部门:市卫生计生局)

  3.促进中医药多元化发展。为民营中医医疗机构预留空间,支持社会力量开办一批特色鲜明和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中医医疗机构。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内部中医药制剂的研制和使用,探索开展中医药制

  剂在全市中医药机构调剂使用工作,鼓励院内中药制剂向专利产品转化,提高产品质量。(责任部门:市卫生计生局、市市场监管局)

  4.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以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构建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健康档案于一体的医疗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在以市中医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医共体内部,逐步建立互联互通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利用智慧医疗平台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等便捷服务。(责任部门:市卫生计生局、市经信局)

  (二)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1.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业发展。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均应设置“治未病”科,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治未病”门诊。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与社会力量联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开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养生会所、温泉、按摩店等服务机构培育成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敷贴以及药浴等个性化服务。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基地、集团和连锁机构。(责任部门:市卫生计生局、市市场监管局)

  2.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实施中医“治未病”工程,鼓励中医医院、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和药膳等技术支持。鼓励开发有中药成分、有养生保健功效、符合食品安全

篇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材料)

  第一篇: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7月中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廖小华带领调研组成员着重就我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中药材产业发展以及实行总医院制以来中医院人才队伍、经费保障和基层建设等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情况汇报并座谈,察看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元区荆西中医馆和三真药业有限公司,并深入宁化、大田实地调研县中医院、部分基层中医馆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近年来,我市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同步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一)中医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主要是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先后下发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通知》和《**市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工作方案》等整体设计与指导性文件,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通过提高中药饮片门诊报销比例、增设中医诊疗辩证费和中药饮片药事服务费以及扩大中医康复医保支付范围等,引导百姓选择使用中药,鼓励和支持中医师使用中医方法诊疗和开展中医特色服务,中医药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得到尊重,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二)基层基础逐步夯实。**市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工作方案指出,到2030年全市有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个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馆。目前,已完成投资1980万元,动工兴建国家标准化基层中医馆109个,完工69个。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4.3%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7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1.2%的村卫生所配备了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

  (三)中医药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目前,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2%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药饮片等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基本预防保健服务等中医药服务,基本形成了以市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县(市)中医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成效明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预防保健科被列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儿科、尤溪县中医院中医外科被评为第六批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已有15个。中医特色传承有所突破,已建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省级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师承带徒指导老师20人。2017年,宋纬文老药师入选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实现零的突破,还编制了《**草药》和《**老药工炮制经验集》。

  (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有序推进。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2016—2018)工作方案》,将试验区建设工作纳入各部门的年度工作任务,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密切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了该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各县(市)根据市政府安排部署,也制定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共同推动试验区项目建设工作。市财政专门安排300万元用于项目引导补助,推进试验区建设。目前,我市5个市级引导补助资金建设项目,已有3项(市治未病中心、市级中药制剂平台和中医药特色传承工作室)投入使用,其他2项(市中医康复技术服务及培训中心和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正有序建设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需要推进和解决的问题。

  (一)政策落实不够到位。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中,明确要求,一是全市公立医院中医类在编专业人员的基本工资由当地财政核拨。二是对新引进到市、县公立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由财政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人才培养补助经费,其中,本科生2万元,硕士研究生3万元,博士毕业生5万元。目前只有宁化、沙县将本县公立医院中医类在编专业人员的基本工资列为财政核拨,其他县(市)包括市本级均未落实。而一次性人才补助政策基本没有落实。

  (二)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在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政策扶持方面,调研中,以下两个问题反映比较集中:一是中医非药物治疗门诊报销门槛较高。我市现行的医保政策只对医保目录内的中药饮片实行门诊取消起付线、报销80%,而对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非药物治疗门诊报销仍设有1200元的门诊起付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的推广应用。二是中药饮片纳入药占比指标考核不合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提出,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国家并未将中药饮片纳入医院药占比统计考核,而我市把中药饮片纳入药占比统计指标进行考核。中药饮片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受药占比的控制影响,其使用程度大大受限,导致中医院西医化现象比较严重。

  (三)中医药专业人才缺乏。一是人才总量相对匮乏。目前,全市有注册中医类执业医师1258人,只占全市执业医师的17.2%;

  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医药人才只有796人,仅占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7.87%。二是队伍年龄普遍偏大。现有中医从业人员多以老年医生为主,乡村中医人员年龄也基本在60岁以上,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中青年医生较少,断层严重,特别是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后继乏人。三是基层人员尤为紧缺。基层中医馆主要靠县中医院轮流选派中医师定期坐诊,普遍缺乏自有配备的中医师,不少中医馆成了“空架子”。此外,由于中医药从业人员收入低于西医从业人员,中医药从业人员改行从事西医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中药材产业发展滞后。一是道地药材发展规模小。我市的草珊瑚、黄精、虎杖、建莲、薏米、葛根等6个品种被认定为全国道地优质药材,但目前除了建莲和薏米作为食用加工具有一定规模外,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在当地形成龙头带动效应,造成本地特色中药材既无规模,又无龙头加工企业,尚未形成产业链。二是种植产业化水平低。目前主要沿袭传统的种养习惯,精细加工水平不高,加之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行情很难把握,没有企业为产品收购、加工销售提供支撑,经济效益不明显,影响了本地中药材的发展。三是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我市拥有的品种多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普通药品,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比如,我市拥有31个中药制剂批文,但常年生产的仅17个品规,除了几个全国独家品种外,其他品种将面临着药品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新政策的影响,存在被淘汰的风险。

  三、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实现“治未病”和以预防保健为中心的重要保障和载体,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有更重要的地位和明显作用。在总医院制探索和改革的过程中,市政府要更加重视和完善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机制体制,特别是那些原有的有益于推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只能强化,不能削弱。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一是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落实市本级公立医院中医类在编专业人员的基本工资由本级财政核拨、一次性人才培养补助经费的政策。二是督促永安、明溪、清流、建宁、泰宁、将乐、尤溪、大田等县(市)强化经费保障,切实将本县(市)中医类在编专业人员的基本工资列为财政核拨,并兑现相应的一次性人才培养补助经费,进一步激发中医类人员的干事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一是取消中药饮片纳入药占比考核。中药饮片在防病治病中具有独特疗效,特别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诊疗中为控制药占比,很大程度上造成中药饮片使用受限。近年,我市中药饮片收入仅占全市药品收入的约1/60,为此,建议在医疗控费指标修定时,应充分考虑中医普遍收费项目少、价格低的特殊情况,取消中药饮片纳入药占比指标考核,使中医药饮片在

  临床治疗和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扩大中医医保报销范围。建议在现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目录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治疗性院内中药制剂、中医特色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

  取消或适当降低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非药物治疗门诊报销起付线,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效”的优势,促进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的推广应用。三是建立市级中医院内制剂统筹调度平台。现有政策规定限制了院内中药制剂的院际流通,导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院内专科特色制剂、宁化中医院的中药膏方等传统特色制剂仅限本院内使用,难以在全市推广应用。为此,建议参照医联体模式,建立市级中医院内制剂统筹调度平台,统筹共享全市特色中药制剂,推动中医药传承和创新。

  (三)强化中医人才培养。一是稳定人才队伍。遵循中医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政策,通过编制倾斜、待遇提高、绩效考核等手段,营造中医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吸引和鼓励医学院毕业生、离退休老中医药专家等投身于中医事业的发展。二是重视传承培养。落实名中医培养计划、基层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项目,院内设立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开展名老中医“传、帮、带”工作,不断培养年轻中医药骨干人才。通过聘请省上中医类专家,定期到我市开展业务指导和临床带教等方式,帮助我市中医类医生成长。三是强化基层建设。卫计、教育等相关部门要继续积极向上争取面向基层的中医类大专生委培政策,解决基层中医药人员紧缺的问题。强化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院学生免费培养和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等人才培养、聘用工作。通过岗位培训、务实进修、跟师学习等方式,提高岗位技能,夯实中医技术骨干。

  (四)夯实中药材产业基础。一是延伸产业链条。立足和发挥我市生态优势和中药材产业特色,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中药材产业规划,为产业延伸打好基础。鼓励中药材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在道地药材主产区积极扶持建设产地初加工和仓储物流设施,加强红豆

  杉、雷公藤、草珊瑚、黄精、罗汉果、虎杖等原料下游产品开发,逐步将我市原料基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突出产业优势。做大中药材种植规模,重点建设红豆杉、雷公藤、草珊瑚、铁皮石斛等特色药材基地,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争取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制药企业、研发机构或通过依托、挂靠知名药厂,深度开发**中药材品种。同时大力承接国内外保健品生产企业、项目和市场营销理念,开发市场容量大、功能确切的保健食品和饮品,形成保健食品产业集群,拓展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空间。三是扶持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民间中医药(含青草药)验方收集工作,开展名方、验方筛选评价研究与普及应用,开发现代中药制剂产品。选择有条件的重要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扶持若干个集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现代中药研究、生产、商贸、信息交流等为一体的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支持中药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将本地药企纳入我市医保用药目录和药品采购目录。

  第二篇:**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报告

  夯实基础

  发挥优势

  全面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县卫生局(*年*月*日)

  多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始终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深化医改为契机,突出中医药特色,挖掘中医药资源,狠抓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大力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促进了全县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万,辖*个乡镇、*个街道、*个华侨管理区,*个村(居)委会。*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物产丰富、交通便捷、风光秀丽,素有“鱼米之乡”、“**粮仓”的美誉,是**文化的发祥地、中

  国书法艺术之乡,特别是中医药在我县蓬勃发展,*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称号。

  全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个,其中:县直医疗机构*个、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所*个、工业及其它部门医院*个、计划生育服务站*家、学校医务室*家、社会办医疗机构*个(民营医院*个、门诊部*个、诊所*个)。*年末卫生系统在编在

  才培养、质量控制、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于*年*月再次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验收。*年,县人民政府划拨*亩土地用于县中医院的整体迁建,项目总投资达*.*亿多元,建筑面积**平方米,开放病床*张,于*年*月竣工并完成搬迁。医院现有在职职工*人,其中中医执业类别医务人员*人;开设门诊诊断室*个,其中中医门诊*个,能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个,全院*年门诊人次*.*万人次,中医门诊人次*.*万人次,占*.*%。县中医院突出中医药特色,注重医院内涵建设,专病专科建设成效显著,针灸科、骨伤科已被列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糖尿病老年病科、肛肠科等*个科室正在努力创建重点中医专科;自主研发胃痛灵Ⅰ号、Ⅱ号、风湿药酒等制剂,中药制剂在**中医集团内部使用;针灸推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在外科开展急性阑尾炎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阴道炎、不孕不育症等中医特色项目广泛服务于病人,使全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院。

  二是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建设。该科设有中医内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理疗、中西医结合皮肤美容、男性科等特色门诊,专设中药库和中药房,开设中医康复病床*张。医院现有中医药人员*人,日门诊量达*余人次,*年中医诊疗*.*万余人次,占全院门诊量的*.*%;有中药饮片*余种,中成药*余种。该

  五是村级卫生所中医药工作建设。按照《**省村卫生室中医工作基本要求》,在村卫生室配臵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做到了“四能四有”(即:能中能西、能防能治,有医、有药、有中药*味、有中药柜)。大部分村卫生室能运用中医或中西医防治疾病并配备常用的中成药和中草药,用针灸、推拿按摩、火罐等治疗手段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工作,部分乡村医生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年,投入*万元为全部村级卫生室配备火罐、电疗仪等设备;*年投入*万余元为部分村级卫生所更换了针灸包、火罐、针灸艾条等设备,翻印国家中管局编制的《全国农村中医适用技术手册》*余册,分发到各村卫生所中医、西医人员手中参考使用,增强了村级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坝区卫生院有中医药人员*人、半山区*人、山区*人的中医人才队伍规划,全县每年在大中专就业分配中,有计划地优先招录中医、针炙、推拿等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分配到各基层医疗机构。制定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结对帮扶制度和乡村医生培训制度,要求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选派中西医结合人员*名到县中医院或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进修学习,鼓励在职人员积极参加“西学中”培训;乡村医生每年必须到卫生院轮训两个月以上,卫生院每年负责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次以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展了名老中医专家师带徒工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万元,*名名老中医带徒*名,通过*年跟师学习,全面掌握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

  项目目录中中医药服务项目,特别是针灸、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纳入住院和门诊统筹补偿范围,门诊减免比例中草药汤剂类较西医提高*%,其中*年中药饮片门诊减免比例达*%,从而引导参合群众优选中医药。

  (七)积极开展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以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试点为契机,在**镇、**等乡镇卫生院,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防治、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等方面的应用,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制定了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定期开展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积极开展中医药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月,组织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卫生所中医药人员,预防、保健中医药

  人员等*余人,开展了中医药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知识培训及中医非药物治疗技术培训,全县启动了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对*岁老年人和*-*月龄儿童进行体质辨识、中医调摄指导,当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三、存在困难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县中医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中医药人才仍然短缺;村级卫生所中医设施设备较少;中医药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基础较薄弱;人民群众“治未病”认识有待提高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借鉴

  第三篇: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我县围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思路,大力改善中医药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认真做好中医药基础性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强了中医药工作,提高了中医药的普及性。现将我县中医药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全县有县级医疗卫生单位3个,乡镇卫生院15个(其中中心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588个,个体医疗机构52家,其中中医医疗机构13家,占总数的25%。在全县村卫生室中,有乡村医生资格504人,执业助理以上资格155人,开展有中医服务和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占乡村医生总人数的40%以上。我县中医院是全县中医药人员的集中点,共有中医人员52名,中药人员6名,占全院卫生医技人员总数的55%。其中高级职称中医师5名,中级职称19名。近年来,我县着力推进以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能够开展针灸、火罐、推拿、熏洗药浴、中医康复、中医药预防等多种特色服务项目;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诊断和中医方剂治疗疾病的基本中医药服务,初步形成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二、中医药政策落实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一)对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扶持

  对开办中医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医医疗机构设臵标准和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通过严格的管理,为群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中医药服务。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大力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积极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大中医医院的改造建设力度,逐步在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臵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和必备中药,通过不断努力,基本实现每个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育、培养一批名科、名医,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二)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三)努力培育特色专科,中医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县中医院通过抓专科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临床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学科和专科初步形成,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强人才培养,中医药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是中医药得到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开展师承教育工作,鼓励

  支持老中医带徒,选拔有悟性、爱学习、能吃苦、有一定工作经验医生做弟子,传承老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推进农村卫生人员中医药专业学历教育工作,鼓励尚无正式学历的乡村医生参加中医学历教育。

  三、我县中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因受到历史、地域和经济发展因素的限制,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中医药技术骨干力量薄弱。中医药从业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农村中医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基层实用型人才缺乏,分布不平衡。中医人才断层,一

  批五、六十年代的老医师基本到退休年龄,而新的人才尚未成长起来,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二)农村基层中医治疗手段相对单一。限于基础建设、设备投入、群众认知感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乡、村两级中医药服务还以中药方剂(饮片)治疗为主,中医适宜技术的普及和一些先进治疗方法的推广尚有待时日。

  (三)中医药科学宣传普及不够深入。一部分群众对中医药缺乏认识甚至并不认可,导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误解、否定和排斥中医药的现象。

  (四)政府投入相对不足。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经济基础薄弱,对中医药事业的总体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四、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扶持政策。增设中医药特色服务收费项目,适当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服务价格;按照医务人员职称,合理确定中医诊查费,并向名老中医倾斜;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降低报销起付线;将治疗效果好、服务价格适宜的中医诊疗项目增补到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支付范围中。

  (二)实施中医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程。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文化积淀,打造具有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的价值

  观,不断提高中医药人员的文化修养;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中医药、感受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渠道,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按照建设“幸福xx”和《政协xx区委员会2013年工作要点》的部署安排,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集中调研。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积极为我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共有公交线路27条,公交车辆288台,分属四家客运公司运营。其中,公交xx分公司,长运xx分公司,唯达xx客运分公司为市属公司,淄博万杰客运公司为股份制民营公司。公交xx分公司经营公交线路20条,公交车辆170台;长运xx分公司经营公交线路7条,公交车辆52台;唯达xx客运分公司经营公交线路2条,公交车辆4台;淄博万杰客运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0条,公交车辆62台。1路、13路、25路、32路等公交线路由多家客运公司共同经营。近年来,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我区公交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1、整合公共交通资源,公交线路集约化改造效果初显。长期以来,我区公交车辆大多采取业户挂靠经营方式,由私营车辆挂靠公交运营公司从事公交运营,导致运营车辆旧,车型不统一,班次不合理,运营能力不足。鉴于上述营运方式的诸多缺陷,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交通主管部门对部分公交线路进行了集约化改造。截止目前,我区共有1路直达、11路、50路、98路、113路、161路、300路等7条公交线路完成了集约化改造,改造后,车容车貌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群众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2、公交站场建设实现突破,公交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10月20日,列入交通部客运站建设计划和淄博市“十一五”交通规划的xx客运站竣工交付使用。该工程采取环形孤岛模式,分为上中下三层,集出行、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该客运站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公交、长途的“零距离换乘”,解决了火车站广场交通拥挤、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增强了中心城区服务功能。目前,该客运站已运营近两年,运营秩序良好。随着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及时延伸调整公交线路6条;更新公交车110台;城区公交车万人拥有率达到5标台以上;更新添置天然气公交车47台;770台出租车进行了双燃料改造。

  3、公交运输能力稳步提高,行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区公共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客运总量、车辆装备稳步增长,服务网络不断扩大,公交运力不足、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目前,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大于70%,城区公交车平均运营速度20公里/小时,公交准点率达到95%以上,公交车辆出行分担率达到20%。共建设完成景观式候车亭5处。公交网络实现了全通达、全覆盖,11路、50路、113路、117路、118路等线路覆盖城区主要地区。离休干部、伤残军警、盲人、65岁以上老人、学生等特殊群体享受到11路公交车的免费或优惠乘车待遇。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乘客满意工程”“爱心送考”等活动,公交行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4、城市客运市场管理有序,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实施“双基”工程,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加强车辆检测、驾驶员驾驶行为监管,始终坚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障了全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交通主管部门对车辆技术和人员档案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在公交客运公司推行了“星级企业评定”和“质量信誉考核”等制度,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治理力度。以开展“道路运输百日安全集中整治”、“迎省运、保畅通”等专项活动为契机,加大路巡路查和路面执法力度,对

  “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黑三轮、黑出租、黑摩的”及“倒客”、“宰客”等不法行为进行查处,维护了城市公共交通市场秩序,确保了我区客

  运市场安全、文明、有序。

  二、我区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公交优先战略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滞后。我区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不高,与公交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公交服务能力不足,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不高,公共交通在缓解城市拥堵、建设低碳交通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构成主要以公交枢纽站为依托,实现点与点的连接。长期以来,我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时没有把公交设施配套纳入统一规划,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3、公交行业发展后劲不足。城市公共交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应对城市公交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但由于财力所限,城市公交缺乏应有的补助和资金扶持,使原本属于社会公益性的公共交通行业发展受到制约,带来班线密度不高、始发时间不早、末班时间不晚等问题,公益职能发挥受限。

  4、公交服务质量与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存在较

  大差距。由于现行体制原因,城市公共交通的许可权限在市交通运输局,我区交通管理部门只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开辟新线、迁站、线路调整等诸多事项,都需多方协调解决,程序较为复杂,致使办事效率不高,不能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愿。目前,我区存在公交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偏低,公交候车时间长、始发时间晚、末班时间早、换乘不方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公交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力和对公众出行的吸引力。同时公共交通线网覆盖不均衡,影响了公共交通服务的普遍性。公共交通企业存在重经济指标、轻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安全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

  5、城乡客运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我区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导致城市公共交通与道路客运班线一直处于二元管理状态。城乡道路、场站、运力等资源难以共享和优化配置,经营成本和票价差

  距较大;城乡客运体系互不兼容,阻碍了城乡衔接、方便快捷的一体化客运网络建设;部分比较偏僻的线路,受客流量小、线路规划不合理、运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存在亏损现象,导致线路经营者服务态度消极,甚至因为无力负担而影响运行;城乡公共客运服务不均等,农村和郊区居民进城难和出行不方便的问题突出,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造成较大障碍。

  第五篇: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政协**区委员会关于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按照建设“幸福**”和《政协**区委员会2013年工作要点》的部署安排,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集中调研。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积极为我区

  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共有公交线路27条,公交车辆288台,分属四家客运公司运营。其中,公交**分公司,长运**分公司,唯达**客运分公司为市属公司,淄博万杰客运公司为股份制民营公司。公交**分公司经营公交线路20条,公交车辆170台;长运**分公司经营公交线路7条,公交车辆52台;唯达**客运分公司经营公交线路2条,公交车辆4台;淄博万杰客运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0条,公交车辆62台。1路、13路、25路、32路等公交线路由多家客运公司共同经营。近年来,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我区公交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1、整合公共交通资源,公交线路集约化改造效果初显。长期以来,我区公交车辆大多采取业户挂靠经营方式,由私营车辆挂靠公交运营公司从事公交运营,导致运营车辆旧,车型不统一,班次不合理,运营能力不足。鉴于上述营运方式的诸多缺陷,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交通主管部门对部分公交线路进行了集约化改造。截止目前,我区共有1路直达、11路、50路、98路、113路、161路、300路等7条公交线路完成了集约化改造,改造后,车容车貌和服务

  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群众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2、公交站场建设实现突破,公交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10月20日,列入交通部客运站建设计划和淄博市“十一五”交通规划的**客运站竣工交付使用。该工程采取环形孤岛模式,分为上中下三层,集出行、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该客运站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公交、长途的“零距离换乘”,解决了火车站广场交通拥挤、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增强了中心城区服务功能。目前,该客运站已运营近两年,运营秩序良好。随着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及时延伸调整公交线路6条;更新公交车110台;城区公交车万人拥有率达到5标台以上;更新添置天然气公交车47台;770台出租车进行了双燃料改造。

  3、公交运输能力稳步提高,行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区公共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客运总量、车辆装备稳步增长,服务网络不断扩大,公交运力不足、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目前,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大于70%,城区公交车平均运营速度20公里/小时,公交准点率达到95%以上,公交车辆出行分担率达到20%。共建设完成景观式候车亭5处。公交网络实现了全通达、全覆盖,11路、50路、113路、117路、118路等线路覆盖城区主要地区。离休干部、伤残军警、盲人、65岁以上老人、学生等特殊群体享受到11路公交车的免费或优惠乘车待遇。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乘客满意工程”“爱心送考”等活动,公交行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4、城市客运市场管理有序,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实施“双基”工程,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加强车辆检测、驾驶员驾驶行为监管,始终坚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障了全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交通主管部门对车辆技术和人员档案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在公交客运公司推行了“星级企业评定”和“质量信誉考核”等制度,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治理力度。以开展“道路运输百日安全集中整治”、“迎省运、保畅通”等

  专项活动为契机,加大路巡路查和路面执法力度,对

  “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黑三轮、黑出租、黑摩的”及“倒客”、“宰客”等不法行为进行查处,维护了城市公共交通市场秩序,确保了我区客运市场安全、文明、有序。

  二、我区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公交优先战略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滞后。我区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不高,与公交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公交服务能力不足,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不高,公共交通在缓解城市拥堵、建设低碳交通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构成主要以公交枢纽站为依托,实现点与点的连接。长期以来,我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时没有把公交设施配套纳入统一规划,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3、公交行业发展后

篇三: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就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一、统一思想,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医药以其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技术和临床疗效,一直承担着人民群众医疗、预防、保健等任务,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在新一轮医改中,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作为医改的重要配套文件。

  浙江是中医药大省,历代名医辈出,流派纷呈,学术繁荣,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历任领导都非常关心支持中医药工作,对发展中医药事业都有明确指示。1997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简称《条例》)后,省政府于2000年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的意见》。2008年,省政府召开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结合新

  的形势和要求,制定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我省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为更好地落实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省政府把“中医药攀登工程”列为卫生强省建设的六大工程之一,把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列入“省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把中医药普及项目作为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分别予以重点支持。强化对中医药工作的考核力度,把是否出台扶持中医药政策、是否落实中医事业经费比例等内容纳入卫生强市、强县的考核指标。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统筹协调,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强化了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职责;成立了由卫生、发改、经信、财政等16个部门组成的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各地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积极推动中医药工作,普遍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不少市、县(市、区)出台了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文件。据统计,全省中医药投入2005年为1..88亿元,2010年达到7.06亿元,增长了3.76倍,高于同期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其中省级中医药投入由2005年的59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67亿元。有关规划和重点项目加大了对中医药的倾斜,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农合工作中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宁波市、嘉兴市先后出台政策,按照中医药服务量对门诊和住院服务分别给予补助。

  总体来看,全省各级政府积极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条件,初步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整体推进,全省中医药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十一五”以来,全省中医药工作以继承创新为主线,加快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改善服务条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中医药科技教育支撑建设,弘扬中医药文化,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不少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初步建成了以省、市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县级中医医院为骨干,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重要力量,基层中医诊疗服务网点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积极壮大中医医疗服务主阵地。省政府支持4家省级中医医院整合医疗资源,扩大发展规模,增强综合实力。2000年,浙江省第二中医院、省中医药研究院和省精神卫生研究所重组成立省立同德医院。2010年,省立同德医院门诊量比重组前增长了6倍,出院量增长了15倍。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全省一半以上的中医医院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其中10家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列入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9家县级中医医院列入中央投资建设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13多亿元,中央投资近2亿元。长兴县

  政府统筹规划医疗资源,对中医院实行异地新建,迁建后门诊量和住院量分别同比增长了57.6%和28.5%。永嘉县政府重视县中医院硬件条件的改善,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启动二期建设,所需资金全部由财政投入。目前,全省共有公立中医医院93家,与2005年相比,资产总值增长了1倍,达到136亿元;建筑面积增长了40%,达到20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增长了44%,达到23280张。不断扩大中医药服务网络。积极开展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和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实施等级医院评审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各地中医药服务网络逐步增点扩面。目前,全省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科设置率分别达到95%和90%,比全国平均高18和15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中医药服务全覆盖。支持鼓励中医多元化办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民营中医药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目前,全省共有民营中医医院39家、门诊部和个体诊所174家。杭州市上城区加强规划和引导,形成了集胡庆余堂、方回春堂、万承志堂、同仁堂、积德堂等多家民营国医馆的“中医名医、名馆一条街”,并与旅游服务业相互交融,为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二)加强“三名三进”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服务能力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省重点围绕

  中医“三名三进”(中医名院、名科、名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建设,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全省重点建设中医名院35家,带动中医医院的整体发展。在2011年等级医院评审中,达到三级甲等标准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由原来的5家增加到10家,市级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三级乙等以上水平。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示范中医科建设,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能力。目前,全省有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重点专科3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58个、重点专科106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7家。国家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杭州市中医院中医肾病专科,2010年门诊量和出院病人分别达到79626人次和3095人次,区域外出院病人占50%以上,服务量与浙医一院肾病中心基本持平。富阳中医骨伤医院作为一家中医专科医院,以其独特的疗法和疗效,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我省自1982年起组织开展省级“名中医”评选工作,把培养新一代名中医放在“三名”建设的突出位置。目前,全省有省级名中医128名,建设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室13个。各市均开展了市级名中医评选,加强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和学术传承。以创建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载体,充分调动各方支持中医药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十一

  五”期间,新增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2个(全国共15个)、先进县10个,新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10个。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确定19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推广成熟、安全、有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60项。积极推动中西医融合,加快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提高中医医院对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强化重大疑难病防治,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服务需求。重点提高11家中西医结合医院服务能力,其中4家达到了三级甲等水平。

  2010年,全省公立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比2005年增长57%,达到3398万人次,占全省医院总诊疗人次的22%;总出院人次增长59%,达到61万人次,占全省医院总出院人次的15%。每医师年承担门诊量达到2988人次,居全国第4位。

  (三)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队伍素质。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我省把培养和造就新型中医药人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中医药工作的重点。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落实各项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机制,完成中医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布点。完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基本实现中医药继续教育全覆盖。全省每千人中医师数达到0.37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26人。公立中医医院有高级职称的卫技人员3421人,比2005年增加了

  1390人;硕士以上学历1563人,比2005年增加了1101人。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强化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选拔和农村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培养。组建省级名中医研究院,为名中医及临床中医药骨干搭建学术交流和传承共享平台;启动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工作,加强中医药临床实用型人才和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目前,全省中医药系统有国医大师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省特级专家2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9名、省级名中医128名、中青年临床名中医31名、基层名中医77名。多渠道培养农村中医药人才,累计培养农村中医骨干661名,完成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419名。提高学历教育层次和规模。省政府支持并推动浙江中医学院整体搬迁并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校现拥有中医药博士点5个、硕士点23个,5年来毕业生人数达到11566人。温州医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新增了中医相关专业,全省中医药学历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

  (四)加快创新步伐,推动中医药科技发展。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我省一直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积极培育中医药科技优势力量。明确中医药科技发展方向。确定了中医临床研究、传承研究、中药开发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重点优先发展方向,对血液病、肿瘤、脾胃病、肾病、风湿免疫、心脑血管病等具有明显优势的中医药

  领域进行重点扶植,培育标志性成果参与国家及国际竞争。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浙江省中医院承担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血液病)建设项目,目前已到位国家和省配套资金1.5亿元,为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搭建了重要平台。集中力量建设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5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20个,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26个,基本形成了一批特色明显、具有一定优势的中医药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努力提升中医药疾病防治研究水平。组织实施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攻关计划、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育推广计划、中药开发和制剂研究计划,围绕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今年新实施的4个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攻关计划,第一期资助金额各达100万元。“十一五”期间,全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高,共承担国家中医药研究课题70余项,并取得了一批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科技成果,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

  (五)注重文化传承,增强中医药软实力。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各地重视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推进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加强中医药知识宣传。成功举办了“中医中药中国行”浙江省活动,广泛开展中医药条例、方针政策和科普知识的宣传,举办百场讲座,直接参与群众达到100多万人。开展“走进浙江中医药”系列宣传

  活动,加强中医药功效的宣传,正确引导老百姓利用中医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立浙江省中医药博物馆,整理出版了一大批中医药古籍文献。全省共有5个中医药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有10个项目入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系统总结梳理浙江中医流派学术特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浙江中医学术流派。强化中医药文化建设。坚持突出特色,围绕医疗机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重点,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重点建设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重点单位3家、试点单位7家。编撰出版了《浙江中医药文化》等一批反映浙江中医药文化特色的著作;绍兴市举办了首届越医文化论坛暨张景岳学术思想研讨会,并编撰出版了《越医千年》,中医药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六)推进转型升级,促进中药产业平稳发展。中药产业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产业,也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战略性产业。我省大力实施重点品种培育、中药现代化专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龙头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加大产品市场开拓扶持力度,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2010年,全省中药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6.7亿元,比2006年增长68%;实现利润总额11.1亿元,比2006年增长127%,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平稳较

  快增长。全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中药工业企业共17家,完成销售收入60.7亿元,实现利税15.5亿元,分别占全省中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利税的79%和88%,康恩贝、正大青春宝、回音必3家企业位列2010年全国中药行业企业销售收入50强。截至2010年,全省中药企业共有8个中国驰名商标、19个浙江省著名商标、16个浙江省名牌产品,中成药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品种11个。建立了省级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和省中药现代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省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近五年来,我省研发成功并批准生产的中药新药有45个,仿制药23个。中药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中药材种植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此外,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我省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全力扶持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省政府经慎重研究,决定中药饮片在基层医疗机构不执行零差率销售,其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等政策按原规定执行。在以药品零差率为核心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中,将中药饮片作为例外,保留医院中药饮片的进销差率。在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要求新农合中医中药的报销比例高于西医西药,并鼓励降低中医药报销起付线、扩大中医药补偿范围。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把中医药防治慢病列入各级政府的医改责任书,开展了哮

  喘病和高血压病中医药免费防治试点,深受低保患者的欢迎。

  三、正视问题,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中医药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这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在卫生投入大幅增加,群众医疗需求急剧增长的情况下,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相对滞后,中西医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此外,中医药工作地区间不平衡问题也比较突出。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困难和制约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医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但仍有一些同志认识还不够到位,一些地方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行业内部对中医药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有待提高,社会对中医药的理解还比较肤浅。中医药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全省11个市仅杭州、温州、丽水三市在卫生行政部门中单独设置中医管理部门。

  (二)中医药扶持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部分地区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力度不够,有些已经明确的扶持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条例》中有关中医药事业经费占卫生事业经费10%的规定尚未得到兑现。中医药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财政投入及补偿机制有待完善;中医药服务价格偏低,不能充分体现中医药技术的劳务价值。

  (三)中医药自身建设亟待加强。中医医院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不少中医院医疗用房不足、设施设备陈旧。中医药特色优势需要进一步发挥,服务领域仍有较大拓展空间。中医药学术发展相对缓慢,科技创新能力仍显薄弱,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近年来中医药治病价格大幅提高,使得中医药便廉的优势正在消失。这有中药饮片价格上涨的原因,也有医院管理不到位的因素。

  (四)中药产业发展活力不足。我省中药企业总体上技术创新力度不够,转型升级进展缓慢,扩张能力不强。传统中药优势发挥不足,药材优势未能较好地转化为产品优势,中药有效处方及民间验方没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开发。中药材质量管理亟待加强。

  针对当前中医药工作存在的问题,根据《条例》的规定和要求,下一步,我们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学习贯彻《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中医药工作的自觉性。组织好传统医药日、走进浙江中医药、中医药健康旅游等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中医药工作氛围。广泛开展中医药政策和知识的宣传,促进中医药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

  庭、进学校,提高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度。

  (二)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各项政策,完善对中医药的财政补偿机制。继续开展名中医评选活动,完善中医药职称晋升、科研立项、成果奖励等政策。支持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中药创新、中成药二次开发、饮片加工、关键技术装备改造升级及创新平台创建。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对中药重点品种、保护品种、专利和新开发品种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省医保目录调整时,对浙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中药新药或优势品种、二次开发的名优中成药给予优先支持。

  (三)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使中医药发展更好地符合自身规律、体现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中医药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落实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中医机构。加大中医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注重科技创新,在把握中医药本质特征、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探索新方法,争取新突破。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中医药人才结构,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

  (四)加大督查力度。对照国家和省有关中医药工作的部署,尤其是《条例》提出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提高中医药在年度医改责任书中的比重,将更多惠及百姓健康、有利于事业发展的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医改责任书,并加大考核要求。提高中医药在卫生强市强县考核中的比重,将“设置中医药管理机构”作为卫生强市申报的门槛,将中医药事业费投入作为卫生强市强县考核的重要指标。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一直以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十分关心和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今天,省人大常委会又专门听取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充分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对我省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对政府工作的有力监督和鞭策。我们将认真接受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虚心听取各位委员的批评和建议,认真研究办理本次审议意见,促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我们坚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通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推荐访问: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药 事业发展 推进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