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重庆市长寿区未来规划
项目名称: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委托单位:
重庆市长寿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设计单位: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设计编号:2005G025协编单位:
重庆市长寿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人民政府
1/5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院
长:赵万民
教授
博士导师
审
定:赵万民
教授
博士导师
总规划师:黄光宇
教授
博士导师
注册规划师
审
核:张九师
总工程师
注册规划师
朱大庸
总工程师
注册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
规划设计:
赵万民
教
授
博士导师
注册建筑师
黄
勇
规划师
城市规划博士生
毕文婷
规划师
城市规划硕士
姜
涛
规划师
建筑学硕士
朱
猛
规划师
城市规划硕士
戴
彦
规划师
城市规划博士生
李
卉
规划师
城市规划博士生
汪
洋
讲
师
地理信息博士生
李俐娟
规划师
城市规划硕士
李
毅
规划师
城市规划学士
乔
柳
规划师
城市规划学士
段
炼
副教授
注册规划师
李泽新
副教授
注册规划师
魏
来
规划师
城市规划学士
江
毅
规划师
道路交通硕士
叶树之
工程师
韦小军
讲
师
注册规划师
聂晓晴
讲
师
注册规划师
道路交通:
工程管网:
重庆市长寿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林家鹤
长寿区副区长
管委会主任
黄天江
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胡晓东
管委会副主任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人民政府
黄世斌
镇党委书记
杨德华
镇长
黄广荣
镇人大主席
2/5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文
本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06年3月
3/5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5第二章
风景区性质与规模
.........................................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
.............................................第四章
总体布局
.................................................第五章
保护培育规划
............................................12第六章
核心景区规划
............................................15第七章
风景游赏规划
............................................16第八章
典型景观规划
............................................17第九章
游览设施规划
............................................18第十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21第十一章
植被规划
.............................................22第十二章
道路交通规划
.........................................23第十三章
基础工程规划
.........................................26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29第十五章
分期发展规划
.........................................29第十六章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30第十七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31第十八章
防灾规划
.............................................33第十九章
附则
.................................................36附表一: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游览线路组织一览表
.....................38附表二: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居民点调控一览表
.......................40附表三:长寿湖风景名胜区规划道路一览表
.........................40附表四:长寿湖风景名胜区码头规划一览表
.........................41附表五:风景区用地一览表
.......................................42附表六风景区用地分类表
.........................................42附表七:现状建筑风貌控制一览表
.................................44附表八:地质灾害中易发区评价及规划用地建议说明
.................48附表九: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
.............................44/5第一章
第一条
总则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是重庆市市级风景名胜区,长寿区旅游业发展和三峡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发挥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保护风景资源,加强风景区管理的科学性,统筹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8);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
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0);
10、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
1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
12、建设部《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1993);
13、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罚规定》(1994);
1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2000);
15、《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
16、《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17、《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
18、《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19、《重庆市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20、《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21、《长寿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
22、《长寿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5/523、《长寿区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03-2020)》。
第三条
规划成果
本规划成果由文本、图纸及附件(规划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其中文本与图纸具有法律效力。
第四条
(强制性)法律性规定
本规划适用于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凡在本规划区内从事各项规划编制、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和开展各项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五条
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严格保护原则
优先保护风景区自然山水、生态和景观敏感地区及历史文化传统地区,维护和强化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以及区域原有物种多样性。
2、区域协调、科学发展原则
解决风景区人与资源以及资源各要素之间配置的空间关系与时间进度。协调各景区及村镇面临的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矛盾,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渔业等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形成环境互补、产业互动的共同发展格局。
3、合理利用、统筹兼顾原则
统筹城乡用地和空间布局充分挖掘和利用风景区生态景观资源、乡土文化资源和土地空间资源,合理开发景区景点游览项目。
4、弹性递进、永续利用原则
坚持以人和自然和谐为风景区发展主线,通过合理分期、科技和体制创新以弹性递进的方式发展经济,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第六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05-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控制2050年。
6/5第二章
第七条
风景区性质
风景区性质与规模
以“湖、岛、山”山水风光为核心主体景观,融自然和人文协调统一,集游览观光、参与体验和休闲度假功能为一体的湖泊型市级风景名胜区。
第八条
(强制性)风景区规模与范围
1、风景区规划范围
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北纬107度12分12秒—107度12分3秒、东经29度52分37秒—30度3分32秒之间东部界线以长飞路(长寿-但渡-临丰-长寿湖-云集-飞龙-垫江)为界,南部自东向西分别以龙溪河-井角湾-江家桥为界,西部自南向北分别以临封镇行政边界-长寿湖镇行政边界-龙河场-金竹湾-龙溪河为界,北部自西向东分别以石包路(石堰-沙石-垫江包家)-长寿区行政边界线-石坝坡-长碾坪-回龙湾-临江寨为界。本规划总用地为245.22平方千米,包括长寿湖水面65平方千米。
2、外围保护地带
指风景区外围大、小河流域水源地、北部涪陵边界处山体分水岭地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为137.41平方千米。
第九条
风景区环境容量
风景区日环境容量为1.37万人/天,其中田园风光景区2500人/天,水上动感娱乐景区5000人/天,林地生态景区2000人/天,狮子滩人文景观区4200人/天。
风景区年环境容量为411万人/年,其中田园风光景区75万人/年,水上动感娱乐景区150万人/年,林地生态景区60万人/年,狮子滩人文景观区126万人/年。
第十条
风景区游人容量
风景区近期2010年游人容量为89万人次/年,远期2020年游人容量为160万人次/年。
第十一条
床位与服务人员规模
1、规划2005~2010年配套旅游床位数达到4667床,远期2011~2020年旅7/5游床位数达到5958床。
2、旅游从业人员数量
类别
直接从业人员
间接从业人员
2010年
2334人
9336人
2020年
2979人
11916人
第十二条
人口规模
1、常住人口:风景区内常住人口14.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3万人。
2、职工人数:风景区职工人数为1.48万人,其中直接服务人数为2979人,间接服务人数1.19万人。
3、游人人数:2020年预计游人人数为160万人次/年。
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
第十三条
景区分级评价
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依据《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与《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生态敏感度分析结果以及对风景区生态环境全面保护和适度开发的要求,进行了分级保护规划,共分为三级保护,风景区分级对应保护分级,即分为一级景区(一级保护区)、二级景区(二级保护区)、三级景区(三级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地带。
第十四条
景点分级评价
依据长寿湖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的特点,参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风景资源评价指标层次表的有关规定,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并作出景点等级评价。
1、一级景点(1个):长寿湖。
2、二级景点(7个):沙田柚基地、东林寺、周恩来视察长寿塑像群、湘子山、安顺岛、长寿湖大坝、六角亭。
3、三级景点(21个):高峰岛、风雨亭、万寿林地、古栈道、团三堡、西部岛群(同心岛、壶梁、瀛洲、方丈、蓬莱、心悦岛、心印岛、连理岛、天伦岛)、赵云寨、跳石瀑布、浴滨岛、沙石镇田园、恐龙化石遗址、大坪岛、人头山。
8/5第四章
第十五条
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
采用“一心三组团”空间布局结构。
1、“一心”:长寿湖主体水域形成的水上娱乐动感景区是风景区核心,是未来发展建设重点。可进行赛龙舟、游艇竞技、水上休闲中心、水中观山等多种水上游赏项目开发和建设。
2、“三组团”:指田园风光景区、林地生态景区和狮子滩人文景观区,根据各自景观资源特色组织开发休闲养生、野外生存、山寨篝火、岛上湖浴、森林浴、农家乐等游赏项目。
第十六条
水上动感娱乐景区
1、景区范围:长寿湖主体水域及沿岸、大坪岛、高峰岛、罗山半岛、大坪岛、壶梁、方丈、瀛洲、蓬莱、同心岛、心悦岛、心印岛、连理岛、天伦岛等。景区总面积70.94平方千米(含景区范围内的湖面)。
2、功能定位:以水景为主。水上娱乐休闲中心、度假休闲区、野外活动。
3、主要景点:长寿湖主体水面、高峰岛、古栈道、风雨亭、安顺寨、人头山、大坪岛、罗山岛、大坪岛、壶梁、方丈、瀛洲、蓬莱、同心岛、心悦岛、心印岛、连理岛、天伦岛。
4、规划总体思路:以水上游赏、体验和娱乐项目为主、沿岸景点观光为辅的核心景区;景区内25度以上的耕地退耕建设风景林,改善植被结构,营造多层次森林群落。长寿湖水上活动区域必须在水源取水点保护区以外。
5、建设重点与控制措施
(1)长寿湖主体水面:水上运动和休闲游览项目主要场所。沿岸为生态保护地带,进行植被恢复。维护不稳定山体和库岸,并禁止游人进入。在长寿湖滨浴岛附近水上设置救援中心。
(2)人头山:特色山体景观。景点主入口设在水上码头。保留和修整沿湖绿化及山体轮廓。设湖滨浴、飞碟打靶、野营等游赏项目。
(3)安顺寨:恢复原有寨门,整修现状民居建筑,成为体现传统民俗风情的特色景区。寨内设民间工艺馆、茶肆、戏楼等。规范和整治现有农家乐项目。
9/5(4)罗山半岛“滨湖戏水”:水上动感娱乐中心。北部港湾设置水上运动基地、游艇俱乐部,西部建设运动休闲公园。开展水上乐园、滑水速降、碰碰船、滑翔伞、速降、水上飞机、泳吧、水中舞会等游赏项目。补栽树木,增加植物种类,建设绿色节点。严格控制建筑高度。
(5)大坪岛:以田园度假休闲为主。配置小卖部、餐饮店、文化娱乐、生态厕所,电话亭等设施,为水陆交通进行旅游线路转换的游客提供服务。
(6)心印岛、连理岛、天伦岛、心印岛:沿岸线开发阳光浴场,形成岛屿休闲圈。保持各岛植被丰度,在满足环境容量条件下组织旅游项目。
第十七条
林地生态景区
1、景区范围:天伦岛以北的长寿湖小河流域及沿岸陆地部分,包括云集镇以北,万胜、万寿林地区域。景区总面积60.61平方千米(包含小河流域水面)。
2、功能定位:以植被景观为主。休闲运动、森林公园、野外宿营、狩猎区。
3、主要景点:小河流域、万寿场森林。
4、规划总体思路:游赏项目必须考虑水源保护。加强原生森林保护,控制车辆和游人量,规划必要的步行游览路线。
5、建设重点与控制措施
(1)小河流域:限制游人容量,沿岸禁止开发性建设活动,25度以上坡地退耕建设风景林。整治地质灾害、危岩区域。
(2)万寿森林:风景区天然林区之一。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加强封山育林和植物造景,突出山脊轮廓和制高点。森林边缘可设森林浴、野外宿营、人工狩猎区等游赏项目。森林入口设景区出入标志,并在交通主要节点处设导游小品。
第十八条
田园风光景区
1、景区范围:大河流域北部,以及沿岸陆地部分。总面积78.63平方千米。
2、功能定位:以田园风光体验为主。田园风光游览、水上漫游、野营。
3、主要景点:大河流域、沙石镇田园。
4、规划总体思路:规范和引导农家乐,恢复田园风光景观资源,合理组织水上路线,严格限制游赏项目内容和强度。
5、建设重点与控制措施
(1)沙石镇田园:依托农业高科技观光园建设古今农业风貌特色区,建设10/5旱地农业示范园、立体农业示范园,安排科研人员定期举办生态农业普及知识讲座,并安排专职导游进行全程讲解,游客参与庄稼采栽,体验农夫感受。改造现有民舍,形成田园风格。
(2)大河流域:合理组织水上游线;保护大河流域沿线自然植被和山体。
第十九条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1、景区范围:长寿湖镇为中心的狮子滩人文景观区,西南到沙田柚基地,东北至长寿湖西岸高峰岛一线。景区总面积35.04平方千米。
2、功能定位:以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为主。建筑人文景观游览、休闲度假、会议商务、步行休闲、商业购物、旅游综合服务基地。
3、主要景点:风景区入口广场、长寿湖大坝、周恩来视察长寿塑像群、六角亭、跳石瀑布、湘子山、东林寺、恐龙化石、赵云寨。
4、规划总体思路:建设风景区人文景观中心。重点开发一日游路线。
5、建设重点与控制措施
恢复东林寺民俗节庆内容,加强沙田柚基地水果产品的建设,完善长寿湖镇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主要人文景点,包括商务休闲区,商业购物区,沿岸步行休闲区、风景区入口广场等。
(1)周恩来视察长寿塑像群:以塑像群为中心建设人文景观广场。广场周边建筑高度控制在4层以内,塑像群与湖面之间应设视线通廊。
(2)跳石瀑布:划定跳石瀑布景点,保护两岸植被及自然地貌。
(3)湘子山、赵云寨整修:整修进寨道路,建造山寨大门,恢复山寨民俗建筑。组织民俗歌舞、篝火等娱乐节目,展示古时山寨生活。加强山寨植被抚育,形成多层次常绿阔叶植被。
(4)沙田柚基地:建设沙田柚基地游览项目,主要入口处设置沙田柚产展销中心,组织筹办一年一次的长寿湖沙田柚展销节。
第二十条
景点规划
序号
1234景点名称
长寿湖
周恩来视察长寿湖塑像群
六角亭
跳石瀑布
景点内容
长寿湖水面
周恩来视察长寿湖时的场面
六角亭
自然瀑布
景点特征
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叙述和见证长寿湖发展的历程
优雅朴实
美丽而具动感
二级
三级
景点等级
一级
二级
11/5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湘子山寨
赵云山寨
沙田柚基地
恐龙化石遗址
东林寺
安顺寨
人头山
罗山岛
高峰岛
风雨亭
寿山
团三堡
大坪岛
沙石镇田园风光
壶梁
瀛洲
方丈
蓬莱
心悦岛
心印岛
连理岛
天伦岛
万寿林地
坝上远眺
高峰岛古栈道
民俗山寨
民俗山寨
沙田柚等水果林
恐龙化石的遗址
寺庙
民俗、文化娱乐景点
自然山景
植物园、游艇俱乐部
古栈道、安全性攀岩
亭榭
野外生存
湖边垂钓
田园风情、度假休闲、水上娱乐
田园风情
岛屿娱乐
岛屿娱乐
岛屿娱乐
岛屿娱乐
岛屿娱乐
岛屿娱乐
岛屿娱乐
岛屿娱乐
自然森林
在坝上远眺山水风光
古栈道思古
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优美的田园风光
科普教育
强烈的宗教氛围
文化与娱乐一体
景色秀丽山湖一体
娱乐休闲
历史遗迹的再现、挑战极限
古典建筑
感受自然中原始生存的乐趣
享受垂钓的悠闲和惬意
自然人文景观与娱乐项目相融合
具有浓郁的田园风情
湖中岛屿如珍珠镶嵌
湖中岛屿如珍珠镶嵌
湖中岛屿如珍珠镶嵌
湖中岛屿如珍珠镶嵌
绿化植被丰富,景色悠然
绿化植被丰富,景色悠然
开发“湖浴”旅游项目
开发“湖浴”旅游项目
山林茂密,植被郁郁葱葱
山、水、人结合,呈现一副美丽的画面
历史遗迹的现代体验
二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第五章
保护培育规划
第二十一条
(强制性)功能分类保护
1、自然景观保护区:环湖消落带、常年水位线外延100-350米、高程330-350米之间的区域,北部的大河和小河流域源头水地区、东部自然植被较为完整的山体。总面积约64.49平方千米。
2、史迹保护区:东林寺及千手观音造像,建于南朝,位于临封场北1.5千米,景观形态为建筑及石刻艺术;周恩来题词纪念亭(六角亭),建于1958年,12/5砖木结构,位于长寿湖拦河坝后山,景观形态为历史见证建筑物。总面积约0.86平方千米。
3、风景游览区:安顺岛,人头山岛,高峰岛,大坪岛、三台堡、寿山、壶梁、团三堡等群岛或半岛,小河流域的心印岛、心悦岛、连理岛、天伦岛,万寿场森林游览区,大河流域高庙沿湖生态农业观光区,临封镇人文景点区。总面积约16.24平方千米。
4、风景恢复区:风景区边缘自然植被稀松、易诱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相对的严重地区。总面积约33.19平方千米。
5、发展控制区:风景区内以上四类以外的地区。长寿湖镇和镇区北部长寿湖西岸片区,是主要生产生活区和旅游综合服务基地;西岸北部龙河场、乐温场发展片区,为生态农业以及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和北岸居民搬迁新村;长寿湖东岸云集镇、万寿场发展片区,为东岸居民搬迁新村。总面积约65.44平方千米。
第二十二条
(强制性)功能分区保护要求
1、自然景观保护区:严禁开山取石及破坏自然植被、山体和湖岸的行为。严格限制开发建设活动,除少量旅游接待、景点建设、安全防护和生态修复建设以外,不得安排其他无关建设设施。控制游人有序进入,可配置必要步行游览设施和环保型交通工具;除已规划控制过境交通线路外,其他区域严禁机动交通工具及其设施进入。
2、史迹保护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东林寺和六角亭两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具体方法为设置文物保护公园。
3、风景游览区:严禁开山采石、污染环境。可适度开发利用资源和安排游赏项目。应调控游人规模、机动交通及旅游设施配置,并分级限制当地居民活动进入。严格控制本区建筑设施性质、规模、体量、高度、色彩、风格等。
4、风景恢复区:恢复、培养、抚育、涵养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引导、控制村民垦殖类型和垦殖强度,减少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杜绝破坏性生产活动。搬迁、合并小型居民点,限制游人和居民活动。
5、发展控制区:可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安排与风景区性质与容量相一致的各项游赏设施及服务基地,安排生产、经营管理等设施,但应该分别控制各项设施的规模与内容。禁止开山采石、乱砍乱伐、破坏山体、污染环境、13/5毁林开荒。
第二十三条
(强制性)分级保护
风景区分为三个等级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地带。
1、一级保护区:对应分类保护中的全部自然景观保护区64.49平方千米,以及湖心的大坪岛、三台堡、寿山、壶梁、团三堡等风景游览区6.56平方千米。总面积为71.05平方千米。
2、二级保护区:对应分类保护中除纳入一级保护区以外的风景游览区9.16平方千米,全部史迹保护区0.86平方千米和全部风景恢复区33.19平方千米。总面积为43.21平方千米。
3、三级保护区:对应于分类保护中的发展控制区,是一、二级保护区以外,风景区范围以内的所有区域。总面积为65.96平方千米。
(4)外围保护区:风景区界线外500~1000米范围内;龙溪河上游沿河100米范围内为外围保护区,保护面积为137.41平方千米。
第二十四条
(强制性)分级保护要求
1、一级保护区:严格保护区内山体、水体、植被、动物,实施针对性的自然保护措施。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乱砍滥伐和开山采石。严格控制游人规模和活动性质。加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自然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在集雨范围内营建水源涵养林,严禁污水、污物直接排入水体,保护水源环境。除必要的生态修复、安全防护、观景服务、景点建设外,不得修建其他任何建筑构筑物,并严格控制建筑风格、体量、尺度、色彩、规模和选址。
2、二级保护区:可开展强度较大的旅游活动,设置少量旅游接待设施,控制其体量、风格和选址,不得设置与风景游赏无关的设施。严禁乱砍乱伐,破坏景观、污染环境,25度以上山地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保护生态平衡;保持地形、地貌特色,不得开山采石。
3、三级保护区:减少生产用地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得建设发展产生各种污染或破坏环境的乡镇企业和项目,加强旅游服务点和农村居民点污水污物的处理,严禁直接排放。退耕25度以上坡地,在主游线视线范围建成茶、果等经济林或风景林。按规划控制村镇和旅游服务基地建设规模。
4、外围控制地带:加强森林植被保护培育,严禁乱砍伐、开山采石和污染性乡镇企业等破坏环境项目建设。
第二十五条
保育措施
14/51、以立法或政府令形式,保证保育规划具体实施,使现有景观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2、设立各级风景管理机构,依法加强管理。
3、加强对现有居民点的控制和管理,严禁乱扩、乱建以及破坏风景区行为。
4、景区内建设严格按规划进行,严防以牺牲景区利益谋取私利。
第六章
第二十六条
范围划定
核心景区规划
核心景区包括规划区内长寿湖湖面,以及规划中确定的自然景观保护区和部分风景游览区。核心景区范围:西部从北到南为风景名胜区边界-余佳湾-王家寺-陈家岩-粉房-焦家下湾;南部从西向东为黑石坡-柏林湾-竹林湾-大燕窝;西面从北至南为小燕窝-黑竹林-大沙磅-屋基湾;北部从东到西为双桂湾-皮家岩-岳家沟-龙颈湾-坝子坡-汪家冲-桐子湾-新店-沙罐岩-凉水井-上新湾-石塔坡。规划总面积130.45平方千米,其中包括自然景观保护区64.49平方千米;部分风景游览区0.1平方千米;史迹保护区0.86平方千米;长寿湖湖面面积65.00平方千米。
第二十七条
保护措施
1、核心景区的保护重点是长寿湖水环境质量,以及湖区两岸良好的动、植物资源。必须严格按照自然景观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的相应保护措施实施,稳定长寿湖生态环境系统。
2、核心景区应该立桩定界,明确核心景区界线及范围。
3、在核心景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严格限制建设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对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批准权限,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4、对核心景区内不符合规划、未经批准以及与核心景区资源保护无关的各项建筑物、构筑物,都应当限期进行整改,分别做出搬迁、拆除或改作他用的处理措施。
5、建立风景名胜区遥感监测系统,严格实施对核心景区保护、规划以及建设活动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破坏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6、加强宣传,使游人和当地居民自觉、主动地参与保护工作。
15/5第七章
第二十八条
游赏内容组织
1、水上动感娱乐景区
风景游赏规划
核心游赏区之一。景区的主景为长寿湖水面及沿岸、大坪岛、高峰岛、罗山半岛、大坪岛、壶梁、方丈、瀛洲、蓬莱、同心岛、心悦岛、心印岛、连理岛、天伦岛等景点,景观以水景(湖泊、其他水景)为主。游赏项目根据其自身特点安排揽胜、摄影、游戏娱乐、水上水下活动、垂钓、寄情、日光浴、民俗节庆、野营露宿、疗养等内容。景区内主要设施集中在大坪岛、玛瑙村与安顺岛。
2、林地生态景区
重要游赏区。景区的主景为万胜、万寿林地,景观以生景(森林、植物生态类群)为主,兼有水景(小河流域水面)。游赏项目安排探胜探险、森林浴、野营露宿等内容。景区主要设施集中布置在万寿场。
3、田园风光景区
重要游赏区。景区的主景为沙石镇南部原有农田,景观以人文景观(建筑、风物)为主,兼有大河流域的水景。游赏项目根据景区特点安排劳作体验、消闲散步、郊游野游等内容。景区主要设施集中布置在乐温场和堰塘新村。
4、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核心游赏区之一。景区的主景为长寿湖大坝、周恩来视察长寿塑像群、六角亭、跳石瀑布、湘子山、东林寺、恐龙化石、赵云寨、风景区入口广场等,景观以人文景观(宗教建筑、纪念建筑、宗教礼仪、植物园、工程构筑物、遗址遗迹等)为主,兼以生景(回龙场西部森林)、地景(湘子山、赵云寨的山景)和水景(跳石瀑布)。游赏项目根据景区特点安排消闲散步、摄影、写生、寄情、寻幽、科普、纪念、森林浴、疗养、宗教礼仪、劳作体验等内容。景区主要设施集中在长寿湖镇及西岸片区,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服务基地。
第二十九条
游览交通方式
以乘船和车行两种方式为主,部分景区段通过步行进行游览。
第三十条
游览行程安排
1、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纳入重庆市旅游产业中,形成以重庆市为客源中心的旅游线路。
(1)重庆主城区—长寿区(城市峡谷)—东林寺—长寿湖(包括长寿湖)—16/5重庆主城区(周末休闲度假旅游路线);
(2)重庆市—长寿(长寿湖)—涪陵—武隆—丰都—重庆市;
(3)重庆市—长寿(长寿湖)—涪陵—武隆—南川—万盛—綦江—重庆市;
(4)重庆市—长寿(长寿湖)—涪陵—武隆—彭水—酉阳—贵州(乌江旅游线)。
2、风景区内旅游路线详见附表1《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游览线路组织一览表》。
第三十一条
配套导游设施
1、标志系统
(1)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参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标志设立标准(试行)》要求设立风景名胜区的标志和标牌,标志标牌应醒目、简洁、大方。渝万高速公路长寿桃花溪和合兴出入口应设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引导性标志。
(2)各景区入口标志:田园生态景区设在进入龙河场的公路旁,以及乐温场长寿湖岸边;水上动感娱乐景区设回龙场旅游入口广场和长寿湖镇中心广场;狮子滩人文景观区设在长寿湖中心广场;林地生态景区设在万寿场。
(3)各景点及设施标牌:由风景名胜区徽志和指示名称组成,游览,交通,接待,服务等设施的引导和指示标牌应图文结合,简洁易识,与环境协调。严禁破景、霸景。
2、导游系统
(1)游客中心:位于长寿湖镇区与回龙场旅游综合服务基地交界处。
(2)导游站:主要景群或景点设导游站,可采用景图对位的窗式观景厅。
(3)说明牌:主要景点、主要树种等设说明牌。
第八章
第三十二条
典型景观利用
典型景观规划
1、开发水上休闲、竞技运动等游赏项目。水上游览路线可与陆上景观相互穿插,主要水上游赏项目与大小河流域融合,延展景观内容与距离。
2、规划设置观景台,利用地势、山体把握高视点、中视点、低视点三个层次的观赏,控制建设小、中、大观景平台,组织相应游览步道。
第三十三条
规划内容
1、湖泊景观规划:维护湖泊生态,提高水景资源质量。保护湖泊沿岸植被17/5及湿地景观,保证湖泊景观完整性。靠近狮子滩水电站的广阔湖面为中心,开发水上赛龙舟、水上摩托、水上滑翔伞、水上休闲等项目。
2、山体景观规划:维护山体完整,保证山体轮廓线流畅,严禁各种破坏山体的建设活动。丰富山体植被,保护现状森林,进行植物补栽,防止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3、植物景观规划:维护原生种群和区系,保护古树名木和现有大树,培育地带性树种、特有植物群落和芦苇、睡莲、荷花等适地水生植物。因境制宜地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以适地适树原则扩大林地。
4、建筑景观规划:严格保护文物类建筑,各类新建筑应服从风景环境整体需求,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并创造特色建筑风貌,形成建筑景观和景点。
水上动感娱乐景区建筑类型应以分散式为主,建筑体量不宜过大,高度宜控制在10米之内,不应破坏长寿湖以开阔水面为主的特色景观,建筑色彩以淡雅色调为主,局部可用蓝色、橙色等点缀,以突出水体景观特征。林地生态景区建筑类型应以分散式为主,建筑高度控制在10米之内,建筑体量宜与山体、树林相协调。田园风光景区建筑类型应以庭院式为主,建筑风格多以农田乡舍、浪漫风情为主题,注重使用当地建筑与色彩风格。狮子滩人文景观区建筑类型应以民居式为主,在历史建筑50米范围内建筑高度应严格控制,不应高于历史建筑,建筑风貌应延续历史文化气息,建筑体量、色彩应以符合原有历史建筑特征为主,不应标新立异,破坏整体的协调性。
第九章
第三十四条
游览设施配置原则
游览设施规划
遵照“湖区游览,近湖住宿;以需定量,渐进调整;利用现状,合理布局;尊重环境,绿色高效”的基本原则布置游览配套设施。
1、“湖区游览,近湖住宿”是指住宿、购物、餐饮等游览配套设施结合土地利用性质尽量布置在长寿湖西岸综合服务区等近湖位置,即有效避免人为活动对风景区的破坏,又能让游人感受湖水及沿岸绿化的自然气息。
2、“以需定量,渐进调整”是指以“必须”为原则。充分对游人的游赏内容和活动需求进行配置设施,“可有可无”的设施不设,“可多可少”的设施少设。
18/53、“利用现状,合理布局”是指游览配套设施多依靠现状村镇进行建设,对现有的设施进行合理的更新完善,局部新增服务点达到合理布局。
4、“尊重环境,绿色高效”是指游览服务设施在体量、色彩、材料、造型等方面要尊重环境,减少污染。
第三十五条
游览设施分类
游览设施分为旅行、游览、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保健和其他等8大类。依据风景区、景区、景点的性质与功能,游人规模与结构,以及长寿湖区域用地、淡水、环境等条件,配合显影的种类、级别、规模的设施项目。
设施类型
设施项目
非机动交通
邮电通讯
1、旅行
机动车船
火车站
机场
导游小品
休憩庇护
2、游览
环境卫生
宣讲咨询
公安设施
餐饮点
餐饮店
3、饮食
一般餐厅
中级餐厅
高级餐厅
简易旅宿点
一般旅馆
4、住宿
中级旅馆
高级旅馆
豪华旅馆
小卖部、商亭
商摊集市墟场
5、购物
商店
银行、金融
大型综合商场
文博展览
6、娱乐
艺术表演
游戏娱乐
体育运动
备注
步道、马道、自行车道、存车、修理
话亭、邮亭、邮电所、邮电局
车站、车场、码头、油站、道班
对外交通、位于景区外缘
对外交通、位于景区外缘
标示、标志、公告牌、解说图片
坐椅桌、风雨亭、避难所、集散点
废弃物箱、公厕、垃圾站
宣讲设施、模型、影视、游人中心
派出所、公安局、消防站、巡警
冷热饮料、乳品、面包、糕点、糖果
包括快餐、小吃、夜餐烧烤点
饭馆、饭铺、食堂
有停车位
有停车位
包括野营点、公用卫生间
六级旅馆、团体旅舍
四、五级旅馆
二、三级旅馆
一级旅馆
集散有时、场地稳定
包括商业买卖街、步行街
储蓄所、银行
文化、图书、博物、科技、展览等馆
影剧院、音乐厅、杂技场、表演场
游乐场、歌舞厅、俱乐部、活动中心
室内外各类体育运动健身竞赛场地
19/5其他游娱文体
门诊所
医院
7、保健
救护站
休闲度假
疗养
审美欣赏
科技教育
8、其他
社会民俗
宗教礼仪
宜配新项目
其他游娱文体台站团体训练基地
无床位、卫生站
有床位
无床位
有床位
有床位
景观、寄情、鉴赏、小品类设施
观测、试验、科教、纪念设施
民俗、节庆、乡土设施
宗教设施、坛庙堂祠、社交礼制设施
演化中的德智体技能和功能设施
第三十六条
游览设施布局规划
依托“环湖”交通和旅游线路结构,呈“层级式”分布。
1、旅游综合服务基地位于长寿湖西岸东岸两处,规划住宿、餐饮、购物、卫生保健、管理设施等设施。
2、二级服务中心设在乐温场、万寿场。提供住宿、餐饮、宣讲咨询、购物、卫生保健、管理等服务。
3、三级服务点分别设置在龙河场、堰塘新村、安顺岛、人头山、大坪岛、玛瑙村,提供住宿、餐饮、摄影点、宣讲咨询、购物和卫生保健、管理等服务。
第三十七条
游览设施配置
旅游基地名称
内
容
设
置
邮电局、储蓄所、车站、停车场、码头、加油站、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宣讲咨询、公安局、消防站、保护管理所、中级餐厅、饮食店、中级旅馆、医院、商店、银行金融、文化娱乐、摄影点、民俗文化(东林寺)、接待站
邮电局、储蓄所、车站、停车场、码头、加油站、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宣讲咨询、公安局、消防站、保护管理所、中级餐厅、饮食店、中级旅馆、医院、商店、银行金融、文化娱乐、摄影点、民俗文化(东林寺)、接待站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保护管理站、饮食点、小卖部、旅馆、消防站、加油站、车站、接待点、话亭
话亭、导游小品、旅馆、车站、停车场、消防站、休憩庇护、加油站、环境卫生、保护管理站、饮食点、小卖部、接待点、话亭、农家乐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度假村、饮食点、小卖部、审美欣赏、话亭
规划床位(近期~远期)
旅游综合服务基地
长寿湖镇及西岸片区
1600~2000长寿湖镇及东岸片区
1433~1873二级服务中心
乐温场
700~834万寿场
527~656大坪岛
407~53620/5三级服务点
人头山
码头、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文化娱乐、摄影审美欣赏、农家乐
码头、导游小品、餐饮点、话亭、环境卫生、审美欣赏
导游小品、码头、导游小品、文化娱乐、休憩庇护、环境卫生、饮食点、小卖部、审美欣赏
停车场、车站、环境卫生、加油站、话亭、饮食点、小卖部
-
堰塘新村
度假村、餐饮点、环境卫生、审美欣赏、农家乐
玛瑙村
安顺岛
龙河场
第十章
第三十八条
总人口预测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控制人口规模为14.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3万人,农村人口6.01万人。
第三十九条
居住强度控制
风景区居民社会用地划分为无居民区、居民衰减区、居民控制区三类区域。
1、无居民区——对应风景区内的核心景区。
2、居民衰减区——对应风景区内的风景恢复区和风景游览区。
3、居民控制区——对应风景区内的发展控制区。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按居民控制区控制。
第四十条
布局规划
风景区内农村居民点划分为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详见附表2《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居民点调控一览表》。
第四十一条
村镇建设用地控制
村镇建设用地10.42平方千米,包括城镇居民建设用地7平方千米,人均85平方米,农村居民建设用地3.42平方千米,人均95平方米。
第四十二条
村镇建设风貌控制
1、位于门户、界面或视线节点上的重要公共建筑,或规模较大、对景观有重大影响的建设行为应重点进行立面形态和环境设计方面的审查工作。
2、加强对现状建筑的风貌整治。将现状建筑分为清理、整治、改造和拆除等四类采用不同方式予以整治。详见附表6《现状建筑风貌控制一览表》。
21/5第十一章
植被规划
第四十三条
植被分区
1、水源涵养林系统:指分布在长寿湖大小河流域、北部群岛区湖滨地段800-2000米宽不等的地区,为保护库岸生态环境稳定、沿长寿湖水陆交错带而培育的植物群落,包括一部分水生植物。植被主要以色叶乔灌景观林、水生植被景观林、湿地植被景观丛的形式配置。提高水源涵养林的观赏效果,丰富季相变化。水源涵养林总面积73.95平方千米。
2、城镇景观林系统:指以长寿湖镇、邻封镇城镇绿化体系为主,与景区相协调,能反映当地植物文化特色的城镇景观林系统。应避免进行破坏性的建设,以保证整个植被系统的稳定与完整。适当作林相改造,丰富植被景观,对局部地段进行植被改造,以满足一定的景观要求植被以观赏花灌木景观林、疏林乔灌缀花景观林的形式配置。城镇景观林系统总面积约6.01平方千米。
3、自然生态林系统:指位于景区东岸丘陵山地的中上部,依托原有较好植被区域而形成的自然生态林,是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植被的核心部分。以保护原有地带性植被结构为主,局部地区单一林相进行改造,体现景区植被的地域性特色。植被以针阔混交景观林、观果乔灌景观林、常绿乔灌景观林、观赏竹类景观林的形式配置。自然生态林系统总面积12.28平方千米。
4、田园生态林系统:指分布在景区东岸和西岸,依托现状较好果林、农田等农用地而形成的农林植被群落。果树主要品种有夏橙、血橙、柚、桃、李等,形成参与、观光、游赏相结合的自助式开放果园。增加技术含量,发展具有现代高新技术和优质品种的风景经济林。结合农业高科技形成展现古今田园风貌特色的区域。田园生态林系统总面积52.67平方千米。
5、人工恢复景观林系统:指位于回龙场、龙河场、乐温场等城镇和大型村庄以及景区边缘地带,由于村民垦殖等原因,植被破坏相对比较严重而需要植被补种的区域。着重地表植被恢复,停止一切开山采石、取土活动,重建生态系统。针对废弃的不同地形类型(如平地型、斜坡型、台地形、绝壁型)采取不同的绿化恢复手段,同时结合植被的景观改造,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植物景观。人工恢复景观林系统总面积35.31平方千米。植被主要以观赏乔灌景观林、疏林22/5乔灌缀花景观林的形式配置。
第四十四条
树种规划
1、水源涵养林系统:水杉、池杉、合欢、广玉兰、枫杨、雪柳、黄连木、乌桕、及荷花、芦苇、菱莆等水生植物。
2、城镇景观林系统:香樟、刺槐、合欢、广玉兰、紫穗槐、臭椿、合欢、大叶黄杨、雀舌黄杨、小叶女贞、石楠、海桐和各类绣线菊、小檗、夹竹桃、紫薇、杜鹃、云南黄素馨、迎春、金钟、野蔷薇、爬山虎、常春藤、扶芳藤、络石、凌霄、石蒜、石竹、红花酢浆草、萱草、二月兰、常夏石竹、紫露草、金鸡菊、刚竹、淡竹、紫竹、孝顺竹、结缕草、马尼拉、假俭草等树种。
3、自然生态林系统:马尾松、杉木、侧柏、榆树、青冈栎、梅花、云南黄素馨、迎春、金钟、野蔷薇、毛竹、刚竹、淡竹、狗牙根、假俭草等树种。
4、田园生态林系统:马尾松、侧柏、银杏、臭椿、合欢、海棠、木槿、夹竹桃、南天竹、紫薇、凌霄、石蒜、石竹、红花酢浆草、常夏石竹、紫露草、地肤、白三叶、金鸡菊、马尼拉、假俭草等树种。
5、人工恢复景观林系统:杉木、枫杨、榆树、青檀、刺槐、臭椿、合欢、黄连木、野蔷薇、结缕草、狗牙根等树种。
第十二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四十五条
交通站场规划
1、规划两个汽车客运站,一个位于长寿湖镇,为长寿区四级客运站,主要为长寿湖风景区居民出行服务;一个位于回龙场,为新规划旅游客运站,主要为游人服务。
2、乐温场、龙河场、云集镇、万寿场、飞龙场分别规划公交停靠点,设置公交站场和停车场。
第四十六条
对外交通网络
长寿湖景区外部交通呈“V”字型。
1、“V”字型东线为“长飞路”,长寿区规划骨架公路之一。主要控制节点为长寿-但渡-邻封-长寿湖-云集-飞龙-垫江界,全长50千米;长寿至云集段规划为二级公路,华中至垫江三溪界段规划为三级公路,按高级路面实施。
23/52、“V”字型西线为“葛狮路”,长寿区规划骨架公路之一。主要控制节点为葛兰-合兴立交-双龙-长寿湖镇,规划为二级公路,规划里程22千米,按高级路面实施。
3、规划区域道路“红丛路”与“长飞路”连接并进入涪陵区,主要控制点为红光村(原云集镇政府所在地)-涪陵丛林乡,规划为三级公路,全长10千米,按高级路面实施。
4、风景区西北为长寿区规划道路“石包路”,区域一般公路。主要控制点为石堰-沙石-垫江包家,是风景区西部与渝巫路、垫江县相连的主要通道,规划为四级公路,全长15千米。
第四十七条
内部交通网络
规划形成“外围环湖、内部环岛、水路连接”的交通体系。
1、风景区北部规划“龙白路”接“V”字型西线“长白路”至垫江白家,主要控制点为龙河镇-乐温-垫江县白家乡,全长19千米,规划为三级公路,并建设乐温大桥。东北部规划“石白路”接“V”字型东线“葛狮路”至垫江白家与“龙白路“相连,主要控制点为云集镇石坪村-垫江白家,全长10千米,规划为四级公路,并需建设珍珠大桥。“龙白路”、“石白路”与“V”字型道路组成环长寿湖公路。
2、风景区东部规划湖滨道路与“葛狮路”和“石白路”相接,形成东岸半岛环线,并延伸至龙头山和蓬莱,规划码头和摆渡与水路衔接;
3、风景区北部规划湖滨道路与“长白路”和“石白路”相接,并延伸至“葛狮路”,形成北岸半岛环线;
4、风景区西部规划“桃罗路”是长寿湖旅游公路,主要控制点为桃花-三平-焦家-罗山,规划为二级公路,全长21千米;规划“双罗路”是长寿湖旅游公路,主要控制点为双龙-罗山,规划为二级公路,全长6千米;“双龙路”主要控制点为双龙镇-龙河镇沙石村-龙河镇龙河村,规划为四级公路,全长10千米。“桃罗路”、“双罗路”以及“双龙路”组成西岸半岛环线。
第四十八条
旅游车与交通设施
1、规划专用旅游车辆以天然气、电力为能源的燃气车或电瓶车为主。近期规划旅游专用车数量为10辆,远期规划旅游专用车数量为20辆。
24/52、长寿湖镇、回龙场、乐温场、云集镇、万寿场分别规划停车场。沙石镇、龙河场、乐温场、长寿湖镇、回龙场、万胜、飞龙场等规划加油加气站。拟规划三座大型桥梁,沟通东岸、西岸和北部的交通联系。
第四十九条
航道与码头规划
1、航道规划:保留现有人渡航线,增设田园风光景区与林地生态景区游览航线,小河流域建立慢行航线,大河流域建立两条快行航线。
2、船只与码头规划:近期规划旅游专用船只最少保有量为机动船只7辆、冲锋舟16辆;远期保有量为机动船只12辆、冲锋舟25辆。摩托艇随市场需要进行调节。水上交通工具应采用天然气或液化气等清洁能源。
3、旅游船只应进行准入制管理,按国家和地方规定配置各项船用安全设施,统一船体形象,上岗人员应进行集体培训。非经长寿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批准的船只不得进行旅游接待服务。
4、长寿湖所有船只都应严格遵守各项环保规定,应严格禁止船只向水面直接排泄生活污水、倾倒垃圾,丢弃废物。应配套好油污防渗漏设备。
5、规划保留并整治现在的人渡码头。设四个车渡码头,一是龙河至乐温码头;二是垫江的绿柏至云集码头,现有长寿湖镇货运码头向上迁移,该码头用于旅游码头,增设大坝西端码头;三是靠近高峰岛的码头,连接对岸度假村;四是同心岛及与其相对的岸边码头。
6、其他各主要旅游景点高峰岛、人头山、安顺岛等主要游览岛屿登陆码头见附表4《长寿湖风景名胜区码头规划一览表》与交通规划图。
第五十条
停车场规划
停车场主要针对外来旅游车辆的停泊,整体布局结合旅游设施规划进行设置,并根据服务基地级别和规模控制停车场用地。
设置在回龙场旅游综合服务基地规划1000平方米停车场;乐温场、万寿场二级服务中心分别规划500平方米的停车场;三级服务点大坪岛、人头山、堰塘村、玛瑙村、安顺岛、龙河场分别规划300平方米停车场。
第五十一条
非机动车道路规划
非机动车道路包括步行游路、自行车道路。本次规划步行游路主要是确定走向原则,包括以下几条。
25/51、长寿湖西岸应结合滨湖绿化形成沿湖步行系统,重点路线包括长寿湖镇区滨湖步行道、回龙场滨湖步行道、环罗山半岛滨湖步行道、环高峰岛滨湖步行道、环咸丰新村滨湖步行道等。
2、长寿湖东岸以自然景观保护区为主,规划步行道应少而精,重点线路包括环人头山岛滨湖步行道、万寿场滨湖步行道等。
3、长寿湖北岸应重点形成高庙滨湖步行道、乐温场滨湖步行道、堰塘新村滨湖步行道、珍珠滨湖步行道、心悦岛滨湖步行道等。
4、步行道选线应依托规划景区和规划居民点,不得破坏自然景观,道路线形宜依势而建。危险路段应增加护栏。步行路面可在1.5-2.5米宽,尽量就地取材,保持平整防滑。
第五十二条
其他交通规划
1、过江速滑:长寿湖大坝——安顺寨,双程2000米。
第十三章
基础工程规划
第五十三条
供水规划
1、供排水量估算
根据常用计算参数,住宿游客日消耗水量为200(升/人·日),一般游客日消耗水量为50(升/人·日),居民日消耗水量为80(升/人·日)用水量为。
项目
总用水量
用水量(立方米/日)
近期
18151880中期
48975043远期
75637745备注
中方案
高方案
2、水源选择以及供水方式
①近期在长寿湖景区湖畔建立供水站,用水泵抽入储水池,水池容积在2000立方米左右,中期把长寿湖水厂扩大到5000立方米/日,远期水厂的规模都要扩大到8000立方米/日。抽水用变频调节水泵抽出后供景区使用,供水方式采用压力供水。边远地区的供水可就地取水经过卫生处理后使用。
②供水管网采用环枝结合。设计流量时变化系数为1.8,并加消防流量予以修正。消防流量按15升/秒,火灾持续时间为2h。输水管网沿各景区主游道路铺设,管材选有铸铁管,并于每处重要的独立建筑物设置消防栓。
26/5③湖心内主要旅游景点可通过近取引湖水作为水源,需增设必要的净化消毒处理设施,并加强水质的监测与管理,保障游客的用水卫生与安全。
加强水源的保护,在汲水点周围半径不小于一百米水域内,不得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湖区取水点上游一千米至下游一百米水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设置有害化学物品的仓库或堆栈。
第五十四条
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排水系统采取雨污分流制。
1、污水系统
①污水为供水量的80%计算,近期排出污水为1452立方米/日,中期为3918立方米/日,远期为6050立方米/日。(按照高方案每天要排出污水近期为1504立方米/日,中期为4034立方米/日,远期为6196立方米/日)。
②滨湖旅游综合服务基地及长寿湖镇的污水排放系统。对于地形高差较大,污水不能直接排入市政管网的,设立污水泵提升,通过压力进入污水管道,最终汇入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③从高峰岛到西岸服务基地的污水干管和东岸的污水干管应该延滨湖公路铺设,输送到长寿湖镇污水处理总厂集中处理。
④要根据长寿湖景区景点分布散远的特点,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可采取污水分区、分点就近集中,然后送污水处理总厂进行处理。
2、雨水排放系统
地势平坦,人工建筑较密的地区,采取管道排水;地形坡度较陡的,以植被为主的地区,采用地面排水。
滨湖公路设置雨水干管,按照地形情况,就近排入天然水沟,最终排入水库。
第五十五条
供电规划
1、用电负荷预测
用电标准按常年常住人口人均综合用电450—550kWh/人·年;旅游综合用电按0.4kWh/天·床计算。预测到2007年用电量约801—811万kWh/年;远期用电约6440—7871万kWh/年。
2、电力规划的原则
27/5①供求平衡原则:规划要有充足的综合供电能力,在满足生产和生活用电的同时,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游客用电需求。
②布局原则:电网布局要有合理的网架结构,使送、变、配电之间比例协调。
③综合改造原则: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从目前入手,逐步对现有的电网进行技术改造,消除电网薄弱环节,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3、用电规划
风景区内供电分别由长寿电网至双龙10KV、龙河35KV、飞龙10KV变电站供应至各用户。长寿湖镇有长寿电网的自备两个变电站供电。
为了改善景观,长寿湖景区中、低压电力线路通过电缆规划入地。
第五十六条
电信设施规划
1、容量预测
预计到2010年电话普及率为75%算,需要电话6000门;2010年旅馆旅游床位需要电话1352—1458对。
③预计到2015年电话普及率为80%算,需要电话10000门;旅馆旅游床位需要电话2178—2666对。
2、电信规划
①完善移动通讯系统,尽快实现移动通讯有效覆盖整个景区;
②在重点景区普遍开设各类邮电通信服务项目;
③除了标准客房设有直拨电话外,各景区景点要根据旅游业发展和接待规模的大小,按每百人设置两部公用电话(磁卡电话、IC卡、IP卡电话),保证游客国际国内通讯的畅通;
④在主要景区景点设立邮政代办点,为游客提供方便的电报、传真、电子、信件等服务,保证游客的邮路畅通;
⑤结合正在修建的景区道路,铺设电信管网,将架空通讯线改为地埋线,并留足电信走廊,为今后增容作准备。
第五十七条
燃气规划
1、气源供应:起源采集由川东9号井至东海配气站在供应给各个景区和用户。配气站的输气管道为108毫米.2、用气量预测:风景区内天然气的消费量主要来之景区居民的日常消费和28/5和部分餐饮客房用气。因此用其主要按照城市综合用气标准预测规划根据城市居民综合用气标准,近期按3000户居民计算,则每户按1.5立方米/日,则用气量为4500立方米。
3、燃气规划:配合滨湖健康社区开发,要将现有的东海配气站迁移到长寿湖镇内。
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第五十八条
经济发展战略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保育规划要求;坚持保护与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2、树立大旅游经济战略,以旅游业为核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旅游品牌,统筹安排旅游休闲及配套服务业、生态农业、土特农副产品与旅游产品加工产业发展。
第五十九条
产业引导
1、旅游休闲及配套服务业:积极开展以湖岛观光、商务休闲、自然体验、田园度假旅游为重点的旅游活动。发展地方特色餐饮、会务、信息、旅游代理、物流等服务业。
2、现代农业:发展外向型、设施型、生态型、特色型、高效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利用风景恢复区、林地等大力发展苗圃、花圃、果圃;削减长寿湖水产养殖规模,控制长寿湖水质变化。
3、土特农副产品与旅游产品加工业:积极扶持有地方特色的土特农副产品与旅游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旅游相关产品的开发。
第十五章
分期发展规划
第六十条
近期建设
1、疏通理顺风景名胜区对外交通道路,建设旅游景观大道;建设景区水、陆游赏道路系统,以利于景区的运营开发与保护。
2、提升水上娱乐动感景区、狮子滩人文景观区及长寿湖周边其他现有景点29/5的景观品质,使景点游线顺畅。
3、加快综合旅游服务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条件和质量,近期形成会务商贸接待能力。
4、加快长寿湖水环境整治及保护,完善景区生态功能。
5、加强对景区内居民点的调控。
6、加强对山体植被的保护,保障风景名胜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文明地向前发展。
第六十一条
远期建设
1、完善景区路网系统及景区内的游览设施系统。
2、加强对山体植被保护培育,形成良好的景区绿化景观。
3、加强景区周边的环境治理,逐渐形成与景区风貌相协调的外缘景观。
4、建设田园风情景区、林地生态区。加强各区游览设施的建设,加强对植被和水体的保护,以及对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提升各景区的旅游品质。
第六十二条
远景轮廓建设
1.继续完善景区的景观建设、游览项目和接待服务设施系统。
2.恢复、改善景区的生态系统,形成环境优美、风光怡人、生态稳定、特色鲜明的游、赏、玩俱佳的风景名胜游览胜地。
第十六章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第六十三条
土地利用原则
1、突出景区土地利用的重点与特点,扩大风景用地。
2、保护各类风景游赏用地、林地、水源地。
3、综合分析各地块的特色,确定规划功能与性质。
4、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发展符合景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
第六十四条
土地利用分配
风景区土地分为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林地、农业用地、水域七类用地。详见附表六风景区用地平衡表。
1、风景游赏用地:包括风景点建设用地、风景保护用地、风景恢复用地等,并包括长寿湖水面,总面积178.49平方千米。风景点建设用地与保护培育规划30/5中的风景游览区相对应,面积为13.56平方千米;风景保护用地相对应于保护培育规划中的自然景观保护区和文物古迹景观保护区,面积为67.18平方千米,(自然景观保护区66.32平方千米;文物古迹景观保护区0.86平方千米),风景恢复区32.76平方千米,长寿湖湖面面积65平方千米。
2、游览设施用地:游览设施用地是指直接为游人服务而又独立于景点之外的旅行游览接待服务设施用地。包括服务点、游娱文体、休养保健、购物商贸、旅宿餐饮等设施。规划长寿湖西岸休闲旅游区作为游览设施用地,面积为7.38平方千米。
3、居民社会用地:包括长寿湖镇、云集镇和邻封镇等居民点的居民社会、生产管理等用地,面积为10.42平方千米。
4、交通与工程用地:主要是经过风景区规划范围的所有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用地,面积为9.3平方千米。
5、农业用地:在本风景区内,农业用地主要指旱地、水田以及果园经济林等,其中包含一部分基本农田。多位于风景区规划范围的边缘地带。面积是23.62平方千米。
6、林地:林地分为经果林、竹林和灌木林,面积为16.01平方千米。
第十七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第六十五条
环境保护与生态分区
1、生态极度敏感区:长寿湖东岸山体分水岭和北岸“V”字型陡崖一线,是重要集水区和源头水地区。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极为敏感,规划控制为自然景观保护和风景恢复区,建设应该严格按照保护培育规划进行控制。
2、生态中度敏感区:与极度敏感区交错分布在长寿湖东岸山体分水岭和北岸“V”字型陡崖一线。一般为水源地和现状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灌草地带,对人类活动敏感性较高,开发必须慎重。严禁破坏山体、植被、湖岸的破坏性建设,对于地质灾害区要配置必要的防护措施。
3、生态轻度敏感区:主要是现状坡度在25度左右的森林和田地,分布在长寿湖西岸、东岸沟槽地和北岸偏西位置。可承受一定人类干扰,但干扰过大会产生水土流失及相关自然灾害,生态恢复慢。在符合生态承载力的前提下合理进行31/5旅游区设施建设活动。
4、生态微度敏感区:主要是现状坡度在25度以下的田地,分布在长寿湖西岸位置。可承受一定强度的开发建设。
5、生态不敏感区:以上四区外的地区。可承受一定强度的开发建设。
第六十六条
规划协调措施
1、保护长寿湖大河和小河流域源头水地区,重点集水区域建立缓冲区,保护冲沟、槽地以及潜水汇集地区;
2、构筑廊道,根据生物习性和联系在长寿湖沿岸构筑生态廊道,尽量维持水循环系统的完整性;
3、增加景观异质性;
4、引入或恢复栖息地,在环境恢复期望较大、生态环境适宜的区域划定栖息地恢复区,引入保护物种,扩大种群,严禁狩猎。
5、建设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环境动态监测监控网络,对风景名胜区的各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跟踪监控。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开发项目和建设行为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执行环境管理保护政策。
6、可实施性协调:在生态敏感度评价分区基础上,整合分区边界。加强保护力度,提高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第六十七条
水土保持措施
1、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基本方针,全面实施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以库岸、江岸、景区道路为重点,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山体上、中、下部统一规划,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2、大力植树造林,营造库岸绿带和护岸林,对森林病虫害应严密监测,并有计划地进行治理,确保植被健康,提高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环境质量。
3、加强旅游开发建设活动中的环境管理,强化水土流失治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
4、加强分水岭保护,严禁在分水岭进行任何建设活动。
第六十八条
环境保护措施与质量标准
1、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较大污染企业实施转产或搬迁;保留企业应结合技术改造推选清洁生产技术,严禁引入污染企业。
2、能源消耗结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推广农村沼气、液化石油气和电能,消烟除尘;近期2010年普及民用煤气、远期2020年普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大32/5气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的一级标准。
3、水环境保护:
(1)严格控制污染源
岸线外延1000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岸线外延1000米内不准设置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风景区内部不准布置任何性质的工业。
(2)完善风景区内部排水排污工程,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所有废水污水均需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7978—1996)一级标准方可排入长寿湖水体,严格执行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的一级标准,以达到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3)加强对长寿湖水体活动的管理
长寿湖及其支流沿岸严禁规模化水禽养殖,对已建规模化水禽养殖场进行搬迁;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要严格按照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
加强对流域内船舶的管理。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船舶应限期改用天然气或液化气等清洁能源;
(4)加强水质管理
制定水质管理目标、制定水质管理标准、进行水质预测预报、水质规划。
(5)充分利用天然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
对于长寿湖现以被污染的水体,要充分利用大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争取以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好的水环境质量。
4、污染废弃物治理:加强固体废弃物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做到日产日清。长寿湖景点、游船和步游线上要设公厕和垃圾箱,集中收集处理。其他可与农、林等结合,转运、处理成为肥料用于农林业生产。
5、噪音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规定的“特别住宅区”环境噪音标准值。
第十八章
防灾规划
第六十九条
防灾体系建设
1、建立风景区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机构和体系,负责灾情预报、防灾规划、33/5宣传教育、指挥协调、制度建立与执行、统计评估等职能。
2、建立风景区综合减灾防灾工作体系,做好“测”、“报”、“防”、“抗”、“救”和“援”六大工作环节。
3、确保风景区综合减灾技术支持,制定综合减灾规划,完善减灾设计体系。
第七十条
防洪规划
长寿湖防洪标高为海拔340米(吴淞高程)。风景区内所有永久性建筑不应低于该标高。风景区内城镇防洪能力为20年一遇防洪标准。同时,严禁在河滩范围内修建任何阻碍河水的构筑物,完善沿岸生态涵养林,并完善城镇排水、泄洪管渠。
第七十一条
抗震规划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1992年颁布的新的地震烈度区划图资料,长寿基本烈度为6度,风景区内城镇与村庄的建设活动均按6度设防。重点城镇的建设活动提高一级设防。
第七十二条
地质灾害防治
1、根据《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规阶段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院2005年8月编制,2005年8月23日通过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审查通过),风景区划分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中易发区。其中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分布面积169.79平方千米,占调查区72.25%;中易发区分布面积12.21平方千米,占调查区5.20%;水域面积53平方千米,占调查区22.55%。地质灾害低易发区规划基本不受限制,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一般不宜规划可能导致高切坡、高填方、深开挖的建设项目(详见附表7)。
2、本规划对地质灾害中易发区控制为自然景观保护区和风景恢复区,严禁限制与生态修复、安全防护、景点建设等无关的建设行为。所有设施和村镇在进行建设活动前,必须严格按照“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的要求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确保在地质稳定基础上建设。
3、涉及下一层次规划、设计阶段时,必须根据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印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对规划区进行相应阶段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评价,为规划建设用地提供地质依据。
第七十三条
病虫害防治
34/5景区的林地要加强对病虫害的治理。要逐步减少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单一树种,通过培育和移植抗病虫害较强的树种,形成多层次混交林。
第七十四条
消防规划
1、消防指挥中心位于长寿湖镇镇区内。
2、沙石镇、龙河场、乐温场、长寿湖镇、回龙场、万胜、飞龙场等规划加油加气站。风景区除加油站和城镇配套天然气储配站以外不得布置其他危险品储藏、转运仓库。
3、燃气消防和消防安全措施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已建和规划的天然气管道和设施,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其防护走廊的位置与宽度。
4、天然气储配站和加油加气站的建设,应按有关规范要求与周围地区设置安全隔离带和安全距离外,还应严格执行有关消防规定。
5、龙河场、乐温场、飞龙场、回龙场建设风景区专用避难场所,主要为中小学校、体育场及停车场等场所。
6、加强建筑消防审核、验收和监督工作,完善建筑防火措施;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和器材应完善配套,并定期检查。加强森林防火安全管理,配备相应消防设施与器材。
7、根据风景区建设时序,配套建设市政消火栓和消防基础设施。与消防关系密切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及医疗等设施应同步开发建设,不留缺口。保证消防通道分布均匀,畅通。
8、消防站布置三处,分别位于回龙场、乐温场和万寿场。
9、村镇居民区根据规模按照《重庆市消防设施管理规定》设置微型消防站,其位置可设置在建筑物平街层,建筑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
1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消防站用地,更不应将消防站用地与其它开发性质用地置换。
11、大型企业应设立义务消防队伍,并应接受消防站统一指挥调度。
12、消防通道主要依靠风景区道路系统,宽度不小于4米。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面积不少于15×15平方米的回车场,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应不小于18×18平方米。
13、确定消防通道路网,设计各类消防通道宽度、路距、路面净空高度和转35/5弯半径。
14、2010年完成消防给水、消防栓、通信等市政配套工程,城镇进行消防通道整治,不留消防盲区。2020年消防站征地拆迁与建设工作,预计投资200万。
第七十五条
安全保障规划
1、交通安全规划
重视进山景区等特殊地段和景区内部道路的安全;在车流比较集中的路段设警岗,以疏通交通,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山路建设要综合考虑景致和安全,在险峻之处要设立提醒标志,特殊天气情况,如雨季要开展山路的巡视和维护。
2、景区景点安全规划
结合旅游项目开发的要求和分期开发程度,各景区景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一些关键地段设立护栏、扶手或其他的安全设施;对在险要地段的观景台要严格执行容量控制。对娱乐项目,一定要确保设施的质量,严格遵守设施的载客能力。对于水上项目,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除了救生器材外,还应配备装备齐全、技术过硬的救生人员。各主要景区景点、各宾馆饭店,按规定配备好安全设施,以及足够的保安人员。
在东岸和西岸两处旅游综合服务基地建立医疗救护中心,其他服务中心和服务点建立救护站,配备好医疗设备和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医护人员,增强景区医疗急救能,为游客提供方便、高效、优质的医疗救护服务。
消防方面,制定景区用火的管理规章,防止山林着火。景区内建筑设计、建筑防火间距要符合国家标准。
各个主要景点均应设立治安点,负责景区内的社会治安,加强治安巡逻,及时解决游客遇到的各类问题。
公共场所设报警点,宾馆饭店以及公共娱乐场所设保安人员,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对各类旅游设施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正常进行。水上娱乐项目要按每百名游客配备2名水上救生员的指标,油船配置救护设备。
第十九章
附则
第七十六条
本规划自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原规划同时作废。
36/5第七十七条
本规划是指导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由长寿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37/5附表一: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游览线路组织一览表
1、一日游路线A一日游线路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A沿途景物景观
坝上风光
坝下湿地接触
行进方式
旅游时段
2、一日游路线B一日游线路
东支域游览区
水上娱乐及游览景区
B沿途景物景观
行进方式
旅游时段
3、一日游路线C一日游线路
沿途景物景观
行进方式
旅游时段
4、一日游路线D一日游线路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沿途景物景观
D行进方式
旅游时段
5、一日游路线E一日游线路
沿途景物景观
E行进方式
旅游时段
6、一日游路线F一日游线路
沿途景物景观
F行进方式
旅游时段
7、一日游路线G西支域游览区
回龙场
乘车
上午
高峰岛
乘车
上午
堰塘新村-乘车
下午
西支域游览区
-高庙田园风光
休闲步行
下午
水上娱乐及游览景区
安顺岛
乘船
上午
人头山色
乘船
上午
罗山岛水上运动体验
摩托艇游艇
下午
罗山岛公园
休闲步行
下午
步行
上午
乘船
上午
乘船
上午
坝上风光
水上娱乐及游览景区
安顺岛
人头山色
水上娱乐及游览景区
壶梁.瀛洲.方丈.蓬莱岛上观湖
乘船登岛步行
下午
步行攀登
下午
同心岛攀岩
水上娱乐及游览景区
安顺岛
乘船
上午
人头山色
乘船
上午
东支域游览区
万胜森林浴
漫步游览
下午
万寿场
步行
上午
新印岛
野外露营
上午
心悦岛
步行
上午
同心岛
步行
下午
珍珠
步行
下午
东支域游览区
狩猎场
步行
下午
步行
上午
步行
上午
六角亭
步行
上午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周恩来视察长寿塑像群
步行
下午
旅游车间步行
下午
恐龙化石
观跳石瀑布
步行
下午
C38/5一日游线路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水上娱乐及游览景区
水上娱乐及游览景区
H沿途景物景观
行进方式
旅游时段
8、一日游路线H一日游线路
回龙场
罗山岛运动休闲公园
罗山岛水上运动体验
摩托艇游艇
上午
大坪岛
高峰岛
步行
上午
乘船
上午
乘船登岛步行
下午
步行攀登
下午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水上娱乐及游览景区
I沿途景物景观
回龙场
罗山岛运动休闲公园
罗山岛水上运动体验
摩托艇游艇
上午
三台堡
团山堡
大坪岛
乘船
下午
行进方式
旅游时段
9、一日游旅游线I一日游线路
步行
上午
步行
上午
乘船登岛步行
下午
乘船
下午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水上娱乐及游览景区
J沿途景物景观
回龙场
罗山岛运动休闲公园
罗山岛水上运动体验
摩托艇游艇
大坪岛
三台堡
团山堡
行进方式
步行
步行
乘船登岛步行
步行
安全性攀岩
旅游时段
10、二日游线路A一日游线路
第一天
上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六角亭
恐龙化石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长寿湖大坝
东支域游览区
沿途景物景观
长寿湖镇
步行
上午
东支域游览区
万寿森林浴
行进方式
旅游时段
一日游线路
步行
上午
水上娱乐及游览景区
罗山岛水上运动体验
摩托艇游艇
上午
步行
上午
罗山岛休闲公园
步行
下午
步行
下午
安顺寨-游览车间步行
下午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长寿湖镇
A第二天
沿途景物景观
长寿湖东支湖线漫游
行进方式
旅游时段
步行
上午
乘船
下午
乘船
下午
11、二日游线路B二日游线第B一天
沿途景物景观
路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长寿湖镇
六角亭
恐龙化石
长寿湖大坝
跳石瀑布
沙田柚基地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39/5行进方式
步行
步行
步行
步行
游览车间步行
游览车间步行
旅游时段
二日游线路
第二天
上午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沿途景物景观
行进方式
长寿湖镇
步行
安顺寨
乘船
人头山色
罗山岛水上运动体验
罗山岛公园
休闲步行
长寿湖西支湖线漫游长寿湖镇
乘船
乘船
摩托艇游艇
旅游时段
上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附表二: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居民点调控一览表
类型
聚
居
型
居民点名称
长寿湖镇
邻封场
沙石镇
龙河场
飞龙场
万寿场
回龙场
乐温场
控
制
型
缩
小
型
高庙
咸丰新村
安顺斋
同心
万胜
长安新村
金明新村
堰塘新村
永兴新村
太和新村
玛瑙
珍珠
人口规模(人)4500010000300030003000300030002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800800800800500500用地面积(ha)
339.7490.8725.526.021.7825.525.516.588.58.58.58.58.56.86.86.86.86.84.254.25附表三:长寿湖风景名胜区规划道路一览表
路线名功能
称
线路主要控制点
里程
规划
规划路
(千米)
等级
面类型
备注
建设要求
40/5长飞路
环湖公路
长寿-但渡-邻封-长寿湖-云集-飞龙-垫江界
葛兰-龙河-合兴立交-双龙-长寿湖镇
50二级
高级
区域骨架公路
改建
葛狮路
221410101521610二级
高级
三级
高级
四级
硬化
三级
高级
四级
硬化
三级
高级
三级
高级
二级
高级
二级
高级
四级
硬化
区域骨架公路
改建
区域重要公路
改建
区域一般公路
改建
区域重要公路
改建
区域一般公路
改建
景区规划路
景区规划路
新建
新建
龙白路
龙河镇-乐温-垫江县白家乡
石白路
云集镇石坪村-垫江白家
对外红丛路
云集镇红光村-涪陵丛林乡
连接线
石包路
石堰-沙石-垫江包家
东岸
湖滨路
人头山-云集-蓬莱
北岸
湖滨路
连接长白路、石白路、葛狮路
桃罗路
桃花-三平-焦家-罗山
西岸
双罗路
双龙-罗山
双龙路
双龙镇-龙河镇沙石村-龙河镇龙河村
区域重要公路
改建
区域重要公路
改建
区域一般公路
改建
附表四:长寿湖风景名胜区码头规划一览表
序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码头名称
进水口码头
东海码头
回龙码头
安顺寨码头
人头山码头
幸福院码头
全家垭口码头
关战河码头
万寿码头
雷祖码头
虾爬丘码头
高峰码头
围子码头
贯岭码头
高山码头
土地岩码头
石塔坡码头
大坪码头
所在河流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长寿湖
计划建设码头数量(个)
投资估算客渡码头
货运码头
(万元)
1111111111111111111805080303030803050803080508050305030实施阶段
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2011~202备注
41/5附表五:风景区用地一览表
面积
(km2)
规划
00010203040506合计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风景区规划用地
风景游赏用地
(含水域)
游览设施用地
居民社会用地
交通与工程用地
农业用地
林地
245.22178.497.3810.429.323.6216.01占总用地比例(%)
规划
10072.793.014.253.799.636.53人均占地面积
(m2/人)
规划
154.55114.144.726.665.9515.1010.24备
注
序
号
用地
代号
用地名称
备2020年,规划总人口175.79万人。其中:(1)游人160万人(2)职工1.48万人(3)注
居民14.31万人。
附表六
风景区用地分类表
类别代号
大类
中类
甲1甲2甲
甲3甲4甲5乙1乙
乙2乙3游娱文体用地
休养保健用地
小类
用地名称
风景游赏用地
风景点建设用地
风景保护用地
风景恢复用地
野外游憩用地
其他观光用地
游览设施用地
旅游点建设用地
范围
游览欣赏对象集中区的用地。向游人开放
各级风景结构单元(如景物、景点、景群、园院、景区等)的用地
独立于景点以外的自然景观、史迹、生态等保护区用地
独立于景点以外的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涵养和保持的对象用地
独立于景点之外,人工设施较少的大型自然露天游憩场所
独立于上述四类用地之外的风景游赏用地。如宗教、风景林地等
直接为游人服务而又独立于景点之外的旅行游览接待服务设施用地
独立设置的各级旅游基地(如部、点、村、镇、城等)的用地
独立于旅游点外的游戏娱乐、文化体育、艺术表演用地
独立设置的避暑避寒、休养、疗养、医疗、保健、康复等用地
规划限定
▲
▲
▲
▲
▲
△
▲
▲
▲
▲
42/5乙4乙5丙1丙2丙
丙3丙4丙5丁1丁2丁
丁3丁4丁5戊1戊
戊2戊3戊4戊5己
己1己2己3己4购物商贸用地
其他游览设施用地
居民社会用地
居民点建设用地
管理机机构用地
科技教育用地
工副业生产用地
其他居民社会用地
交通与工程用地
对外交通通讯用地
内部交通通讯用地
供应工程用地
环境工程用地
其他工程用地
林地
成林地
灌木林
竹林
苗圃
其他林地
园地
果园
桑园
茶园
胶园
独立设置的商贸、金融保险、集贸市场、食宿服务等设施用地
上述四类之外,独立设置的游览设施用地,如公共浴场等用地
间接为游人服务而又独立设置的居民社会、生产管理等用地
独立设置的各级居民点(如组、点、村、镇、城等)的用地
独立设置的风景区管理机构、行政机构用地
独立地段的科技教育用地。如观测科研、广播、职教等用地
为风景区服务而独立设置的各种工副业及附属设施用地
如殡葬设施等
风景区自身需求的对外,内部交通通讯与独立的基础工程用地
风景区入口同外部沟通的交通用地,位于风景区外缘
独立于风景点、旅游点、居民点之外的风景区内部联系交通
独立设置的水、电、气、热等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独立设置的环保、环卫、水保、垃圾、污物处理设施用地
如防洪水利、消防防灾、工程施工、养护管理设施等工程用地
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风景林不包括在内
有林地,郁闭度大于30%的林地
覆盖度大于40%的灌木林地
生长竹类的林地
固定的育苗地
如迹地、未成林造林地、郁闭度小于30%的林地
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作物
种植果树的园地
种植桑树的园地
种植茶园的园地
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5己5庚1庚2庚
庚3庚4庚5辛1辛
辛2辛3辛4辛5壬1壬
壬2壬3壬4壬5癸1癸
癸2癸3癸4癸5其他园地
耕地
菜地
旱地
水田
水烧地
其他耕地
草地
天然牧草地
改良牧草地
人工牧草地
人工草地
其他草地
水域
江、河
湖泊、水库
海域
滩涂
其他水域用地
滞留用地
滞留工厂仓储用地
滞留事业单位用地
滞留交通工程用地
未利用地
其他滞留用地
如花圃苗圃、热作园地及其他多年生作物园地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
无灌溉设施、靠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
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
指水田菜地以外,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
如季节性、一次性使用的耕地、望天田等
生长各种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花草地
采用灌排水施肥、松耙、补植进行改良的草地
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
人工种植铺装的草地、草坪、花草地
如荒草地、杂草地
未列入各景点或单位的水域
包括坑塘
海湾
包括沼泽、水中苇地
冰川及永久积雪地、沟渠水工建筑地
非风景区需求,但滞留在风景区内的各项用地
因各种原因尚未使用的土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规划限定说明:应该设置▲;可以设置△;可保留不宜新置○;禁止设置×。
附表七:现状建筑风貌控制一览表
整治要素
屋顶、檐口及广告、灯饰、绿化等附属物
整治
整治方式
清理
整治内容
面层清洗
檐口清洗
绿化及棚架清洗、修补或拆除
广告、灯饰清洗、修补或拆除
违法建筑或其他违法构筑物拆除
面层修补
面层更换
檐口更换与亮化
44/5屋顶轮廓线灯饰亮化
改造
增加屋顶建筑符号或构架
平屋顶改坡屋顶
坡屋顶改平屋顶
改变女儿墙样式、高度或轮廓线并亮化
墙
面
整治
根据设计局部增加建筑符号等构件
根据设计变更墙面划分带色彩材质或肌理
清理
墙面清洗
违法墙体拆除
悬挂墙面的电线或通讯线等拆除或改道
墙面修补
面砖
涂料
石材
铝塑板
金属型材
色彩变更
加强抹灰线条勾缝
增设壁柱
轻质外墙挂板
木格栅或百叶饰面
外挂金属百叶
外挂玻璃幕墙
增加建筑文化符号并亮化
改造
根据设计变更建筑形体
店面或出入口及雨蓬、大门、店招、根据设计变更局部面层材质、色彩等装饰
清理
根据设计变更墙面色彩、材料、或肌理
面砖
涂料
石材
铝塑板
玻璃幕墙
色彩变更
增加墙裙
楼梯间由封闭变为开放并与主墙面形成前后关系并亮化
外建承重结构形成开放阳台、花台
面层清洗
违章占道座椅、广告、展牌、栏杆等拆除
各类张贴指定位置
台阶、坡道等修补
绿化清洗、修补或拆除
店招清洗
临时设施拆除
文化石饰面
石材饰面
面砖饰面
涂料饰面
45/5台阶、坡道等附属物
整治
店招、空调等整治
铝塑板饰面
金属型材饰面
色彩变更
店面门楣处灯箱广告
平行外墙凸起式店招并泛光照明
平行外墙嵌入式店招并泛光照明
垂直外墙悬挂式店招并泛光照明
垂直外墙构架式店招并泛光照明
地面或离地2.4米以下店招设施必须移至2.4米以上,6米以下
地面或离地2.4米以下空调必须移至2.4米以上
改造
增加建筑小品符号并亮化
加建雨蓬并亮化
取消雨蓬
外建构件并亮化
改建、加建店面玻璃门
改建、加建店面木质门
更换隔栅卷帘门
店面夹层墙体变为窗
加建店面夹层并墙体变为窗
阳台及栏杆、自建封防盗网、花台、衣架等附属物
阳台及栏杆、自建封闭物等清洗
花台等绿化清洗、修补
防盗网拆除
自建封闭物拆除
雨蓬拆除
阳台自建空调机位拆除或转移
衣架拆除或遮挡
闭物、雨蓬、清理
整治
突起式防盗网变更为平面式
统一更换、安装雨蓬
统一更换阳台自建封闭物为塑刚或百叶窗
阳台勾边亮化
阳台附近空调加建百叶挡板
改造
封闭阳台改为开放阳台
开放阳台改为半封闭或封闭阳台
根据设计方案改变阳台栏杆
整栋建筑统一外加构筑物重新布局空调机位、设置防盗网、花台、封闭设施等
窗及雨蓬、防盗网、空调机、衣架
清理
防盗网清洗、除锈
防盗网拆除
雨蓬清洗
雨蓬拆除
空调机位拆除或移位
窗线、玻璃清洗
46/5等附属物
整治
衣架拆除
突起式防盗网变更为平面式
统一更换、安装雨蓬
以“栋”为单位统一窗的材料、色彩
以“栋”为单位增设窗线
窗外设木质、铁艺或其他类型花架
局部改为百叶窗
改造
外加推拉金属百叶窗
外加推拉木质百叶窗
窗洞与墙体前后关系变化
外包格栅、构架、穿孔板等
窗形改变
统一外加构筑物重新布局窗、花台、空调机
空调机及挡板、支架等附属物
清理
整治
空调机挡板、支架清洗、除锈
空调机拆除、移位
原位统一安装空调机挡板、支架
挡板类型:木质百叶板
挡板类型:金属百叶板
挡板类型:金属穿孔板
挡板类型:铁艺板
空调机统一移至外墙隐蔽位置
改造
外墙垂直加设统一空调机位
外墙水平加设统一空调机位
以“栋”为单位窗下统一设置遮挡式机位
以“栋”为单位阳台上下、左右统一设置遮挡式机位
宣传牌架、线网、等其他外挂设施
清理
破旧广告、宣传牌架拆除
破旧或未设照明设施的店招拆除
非拆除广告、宣传牌架清洗
附设建筑的线网拆除
附设建筑的线网改道遮隐
破旧灯饰拆除
附设建筑的其他外挂设施拆除
灯饰、广告、整治
广告、宣传牌架修补、更新
广告、宣传牌架修补、增加泛光照明
广告、宣传牌架修补、增加霓虹灯照明
建筑轮廓光纤勾勒
檐口上投光灯屋顶重点照明
檐口下投光灯立面立面照明
阳台构件轮廓光纤勾勒
楼梯构件内透光照明
楼梯构件线形装饰灯轮廓勾勒
加设墙体广告
47/5玻璃幕墙内透光亮化
建筑底部投光灯亮化
附表八:地质灾害中易发区评价及规划用地建议说明
序位置
号
1调查区北西角龙溪河右岸岸坡
长寿湖西岸岸坡
长寿湖心岛屿岸坡狮子石一带
长寿湖心岛屿岸坡人头山一带
长寿湖北部石坝梁子一带的高陡岸坡
长寿湖北部小湾一带的高陡岸坡
长寿湖北部红岩寺一带的高陡岸坡
长寿东部岛屿及东岸较陡的岩质岸坡
分布特征与评价
面积
Km21.35所占比例
0.57%
用地规划建议
2分别分布长寿湖西岸,为水库岸坡及河流岸坡,均为顺向坡。岩层倾向10~12゜,地形坡角多在15~30゜之间,地形相对高差一般30~60m。因岩层层面临空,在自重、降雨等因素的作用下,较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均分布于长寿湖中岛屿上,地形相对高差50~70m地形坡角20~35゜。地势较陡,坡体上均分布有高10~15m的砂岩陡岩。陡岩下方伏泥岩,泥岩易受湖水浸泡侵蚀,并形成塌方。
0.500.21%
30.350.15%
40.330.14%
56地形相对高差60~150m,地形坡角一般2.5035~42゜,为顺向坡或切向坡。地势高陡,坡体上分布有高10~15m的砂岩陡岩。在外部营力的作用下较易发生滑坡、3.04滑塌等地质灾害。
0.531.06%
1.29%
一般不宜规划可能导致高切坡、高填方、深开挖的建设项目。
70.23%
8均为顺向坡,地层倾角18~30゜,大部分地段岩层层面临空,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较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2.451.04%
10调查区南部龙溪河左岸岩质岸坡
9调查区南西角较陡斜坡
地形坡角较陡,一般15~35゜,相对高差50~70m,多属顺向坡或切向坡,在内外营力作用下,较易沿岩层层面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0.660.28%
0.500.21%
48/5附表九: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
项
目
建设内容
规模
单价
投资额
(万元)
128006880100040060长寿湖镇至双龙段水泥路面
公路
桥梁
交通停车场
设施
主干道1000万元/千米
12.8千米
次干道200万元/千米
34.4千米
中型桥梁
1000万元/座
小型桥梁200万元/座
(两座)
3000平方米
200元/平方米
回龙场、万寿场
码头及附属设施
进水口码头、东海码头、回龙码头、安顺寨码头、人头山码头、幸福院码头、全家垭口码头、关战12处
河码头、万寿码头、雷祖码头、高峰码头、大坪码头
500万元/处
6000给排水工工程
程设电力
施
邮电通讯
所有近期建设景点
2000坝上远眺
周恩来视察长寿湖塑像群
六角亭
跳石瀑布
湘子山寨
景景点建设
区建设
赵云山寨
沙田柚基地
恐龙化石遗址
东林寺
安顺寨
人头山
罗山岛
游船设施
配套设施
环卫设施(公厕、垃圾收集等)
12艘
80万元/艘
15015010010010010010015015020020020096020049/5镇区旅游设施建设
其他
居民社会调控
旅游综合服务基地
长寿湖水上运动区
6平方千米
8000万/平方千米
50000350020010001000100050089200休息观景台、亭及花径、安全护栏等
居民点迁建、整治(长寿湖镇除外)
环境保护(治理污染、垃圾处理等)灾害预防
景区保护
景区植被培育
总计
50/50
篇二:重庆市长寿区未来规划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重庆市长寿区新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14—2025)》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长寿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5.03.04?
【字
号】长寿府发〔2015〕23号
【施行日期】2015.03.0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重庆市长寿区新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14—2025)》的批复
长寿府发〔2015〕23号
新市镇人民政府:
你镇《长寿区新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14—2025)》编制成果报批的请示》(新市府文〔2014〕25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将新市镇定性为:长寿区中心镇之一;长寿街镇工业走廊重要组
成部分;长寿区生猪养殖核心区。新市镇区性质为:以家居(木业)产业、新型楼宇工业为主的工贸型城镇。
二、原则同意新市镇总体规划范围为长寿区新市镇行政范围,面积为36.59平方公里。辖1个镇区,1个中心村(新市村),7个基层村(红土地村、新同村、新合村、河石井村、东门村、惠民村、堰耳沱村)。新市镇规划区为新市村、河石井村和惠民村行政辖区范围,面积为1426公顷。至2025年城镇建设总用地为363.68公顷。
三、原则同意新市城镇发展规模及城镇发展水平
1.规划期限:2014—2025(近期2014—2020,远期2021—2025)
2.人口发展规模:2025年辖区人口3.48万人,镇区人2.43万人。
3.城镇化率为70%。
四、原则同意新市镇用地构成
镇区规划二类居住用地57.78公顷,占建设用地面15.89%;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4.1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3.88%;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5.66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4.30%;工业用地167.6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46.11%;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70.4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19.36%;公用设施用地4.41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1.21%;绿地与广场用地33.58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
9.23%。
五、原则同意新市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新市镇场镇规划道路分为:镇区道路分为三个等级:主干路红线宽度为70、40、42米,次干路红线宽度为30、26、24米,支路红线宽度为16米。
六、区发改委、区建委、区规划局、区国土局等有关部门严格依法管理、依法建设、认真监管,确保《重庆市长寿区新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14—2025)》的顺利实施。规划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确需调整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报批。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
2015年3月4日
篇三:重庆市长寿区未来规划
长寿区渡舟街道旧城“双修”规划介绍一、“双修”规划目标与“双修”策略渡舟街道旧城“双修”规划目标为:站前水岸,活力社区。拟将渡舟街道打造为高铁站前生态活力宜居区、长寿区社区旧城“双修”先导区、桃花溪滨水空间活化示范区。采用三大“双修”策略:增存并举,融入站前门户形象;提质升级,优化旧城功能设施;增绿留白,激活滨水公共空间。二、重点规划内容规划确立了现状保留、统筹建设、综合整治、引导开发四种空间资源管控模式,对各模式提出相应的具体管控要求。重点解决对片区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影响较大的五个主要方面:公共开敞空间、道路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景观风貌,其中公共开敞空间和道路交通系统两个方面问题较为突出。三、综合整治区“双修”规划整治区范围包括渡舟街道办、半岛花园和医药学校,面积共计23.79公顷。综合整治区具有小街区、小尺度的空间特征,结合开放街区理念。规划提出“街区化”“微改造”的设计理念,打造体现时代记忆、休闲生活气氛的渡舟时光城。
长寿区八颗街道旧城“双修”规划介绍一、“双修”规划目标与“双修”策略八颗街道规划以旧城“双修”为契机,将规划区定位为:特色城镇、旅游驿站。拟将八颗街道打造为以服务驿站为特色,以生态居住为主体的八颗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八颗组团产业生活服务站及明月山脚旅游服务驿站。采用三大“双修”规划策略:统筹互补,构筑服务配套保障;升级提质,优化街道功能设施;倚山融绿,塑造特色旅游小驿。二、重点规划内容规划确立了现状保留、统筹建设、综合整治、引导开发四种空间资源管控模式,对各模式提出相应的具体管控要求。重点解决对片区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影响较大的五个主要方面:公共开敞空间、道路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景观风貌,其中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交通系统两个方面问题较为突出。三、综合整治区“双修”规划八颗综合整治区面积约为8.66公顷。主要包括八颗村、农贸市场、八颗幼儿园、八颗村民委员会周边以及信用路部分沿街商住等地段。整治区规划设计理念采用“添绿、提质、感受乡土风情”。致力于将八颗街道打造为环境良好、交通便捷、富有活力的新型小镇生活示范点。
篇四:重庆市长寿区未来规划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总体规划修编(2014—2025)》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长寿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5.10.23?
【字
号】长寿府发〔2015〕128号
【施行日期】2015.10.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
关于同意《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总体规划修编(2014—2025)》的批复
长寿府发〔2015〕128号
海棠镇人民政府:
你镇关于《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总体规划修编(2014—2025)编制成果报批的请示》(海府文〔2014〕7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将海棠镇定位为:长寿北部生态环保的工贸小城镇。以新型建材生产、现代农业粮油生产为主的长寿区北部边贸重镇。镇区性质为:镇区海棠组团是海棠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发展商贸、居住功能为主的休闲小城镇;镇区土桥组团是以居住及新型建材生产为主的边贸小城镇。
二、原则同意海棠镇总体规划范围为海棠镇行政辖区范围,幅员面积为4500公顷。辖1个镇区,2个中心村(分别为龙凤村、清泉村),7个基层村(海棠村、古林村、土桥村、建生村、庄严村、小河村、金子村等)。海棠镇城镇建设范围包括海棠组团和土桥组团,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10.47公顷。其中海棠组团建设用地31.86公顷,土桥组团建设用地78.61公顷。
三、原则同意海棠城镇发展规模及城镇发展水平
1.规划期限:2014—2025(近期2014—2020,远期2021—2025)
2.人口发展规模:2025年辖区人口2.4万人,其中镇区人口1.1万人。
3.城镇化水平45.83%。
四、原则同意海棠镇用地构成
镇区规划二类居住用地30.9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28.02%;镇区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7.7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7.03%;镇区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6.8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6.20%;镇区工业用地31.8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28.87%;镇区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9.56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17.71%;镇区规划市政设施用地0.31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0.28%;镇区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为13.14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11.89%。
五、原则同意海棠城镇道路交通规划
1.海棠组团:规划道路形成“一纵两横一环”的道路格局,辅以生活性支路和巷路,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统。道路等级:主干路26米、干路18米、支路14米。
2.土桥组团:规划道路形成“两纵三横多联”的道路格局,辅以支路和巷路,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统。道路等级:主干路26米、干路18米、支路14或12米、4米。
六、区发改委、区城乡建委、区规划局、区国土房管局等有关部门严格依法管理、依法建设、认真监管,确保《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总体规划修编(2014—2025)》的顺利实施。规划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确需调整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报批。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
2015年10月23日
篇五:重庆市长寿区未来规划
长寿区关口最新规划
一、坚持规划引领,推动沿江农村区域高起点发展
一是强化总规引领。《长寿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速推进长寿区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明确要推动沿江沿岸生态综合治理,打造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第一站和生态滨水城市展示窗口。二是强化专规衔接。《重庆市长寿区乡村振兴“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明确,要建设沿江美丽乡村示范带和三峡移民生态农业区,其中三峡移民生态农业区基本涵盖龙溪河河口至黄草峡沿江区域,其功能定位为服务长寿中心城区和经开区的乡村休闲旅游和特色种植基地,以乡村休闲农旅融合为核心产业,配套打造生态蔬菜、生态竹笋、生态花椒、生态观光果园等产业。要重点打造新时期长寿的“八景”,其中,黄峡塔影包含黄草峡、桓侯宫、文峰塔,凤山春色包含西岩瀑布、定慧晓钟、三倒拐古街,有效整合沿江区域历史古迹,提炼升级沿江综合景观示范带。
三是启动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围绕健全金融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5项任务,拟草了《长寿区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2022年度工作要点(送审稿)》,将凤城街道望江、关口片区纳入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库,打造城乡结合新范例。
二、大力争资增项,推动沿江农村区域高标准发展
一是抓项目储备。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等为重点,加强项目储备。2021年以来,我区储备农林水利类项目53个,总投资30.47亿元。涉及沿江区域项目19个,总投资2.43亿元。
二是抓资金争取。会同农业、水利等行业部门策划储备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21年以来,共向上申报农林水利项目32个、投资25.97亿元。成功争取到上级资金项目25个、投资5.31亿元。其中,涉及沿江区域项目12个,总投资1.03亿元。
三是抓建设进度。加强对沿江区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等12个项目的监测、调度,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用。三、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沿江农村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重要交通枢纽。在区政府的全力推动和区级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沿江高速长寿支线二期工程(含长江三桥一座)已取得涉铁方案批复、可研批复、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已完成稳评、地震安全评价、两评一案等前期编制工作,并通过PPP财政部入库审查。
二是抓农村道路提升。按照构建“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的基本思路,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网络,畅通农村交通小循环,加速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目前,我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043公里,村民小组通达率100%,村民小组通畅率达100%。启动主干“四好农村路”升级改造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6.5米以上,同步完善公路服务设施,大幅提升公路品质。目前,已建成产业路、旅游路40余公里,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和旅游热度。
三是抓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凤城、江南街道实施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2个,房屋外立面整治约270户,新改建道路20.9km,步道9km,污水管网约16km,给水管网约10km等等内容,实现沿江区域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四是抓农村饮水工程。依托凤城街道长风水厂、江南街道江南水厂进行管网延伸,基本解决了凤城街道复元、永丰、江南街道锯梁、扇沱等村的饮水问题。启动城乡居民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总投资17亿元,通过八颗水厂管网延伸,对凤城街道复元村、永丰村进行管网改造及一户一表改造,提升该片区供水保障水平,目前,业主单位正委托设计单位开展设计工作。实施江南街道天子坪自来水厂改造升级工程,总投资400万元,对江南街道锯梁村、扇沱村等区域老旧的管网进行改造更换,新建管网及更换安装入户水表,提升该片区供水保障水平,目前,已完成方案初稿。
五是抓燃气管网布局。渝长燃气公司已与凤城街道复元村、永丰村接洽,并到现场进行了初步燃气管线查勘,并详细沟通后续安装所需提交资料。目前,正在进行管线设计、工程预算,待设计方案、安装费用接洽成功后实施安装。
六是抓产业升级。加大区域内涉农聚商选资力度,大力引进绿色生态产业为主的高质量农业企业入住。积极配合凤城街道引进栗脆生态农业租地400余亩发展绿色冰糖李种植,昶辉农业、珈鼎农业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永沃农业发展水产养殖和特色水果种植,通过上述企业的示范带动,该区域的特色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初显成效,其中栗脆农业两个产品获绿色认证。
推荐访问:重庆市长寿区未来规划 长寿区 重庆市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