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浅谈如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浅谈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第一篇:浅谈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浅谈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之外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重要手段,一直被誉为“东方经验”,也被称为纠纷解决的“第三条道路”和“绿色”纠纷处理机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给人民调解工作赋予了更大的责任,也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要求,面临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和北海经济的发展,如何正确处理新时期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助力构建和谐、稳定、文明、繁荣的社会已成为当前我市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北海市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现状
(一)组织建设
1、北海市辖一县三区23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5个农场,426个村(居)委员会,已建成人民调解委员会461个,占应建数100%。
大部分人民调解委员会做到“六有”:一是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按要求配齐调解主任和调解员。二是有标牌和公章。三是有固定办公场所。四是有各项规章制度。五是有档案资料。六是有工作台帐。基本实现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印章、标识、程序、制度、文书“六统一”,规范执行纠纷管理、调查、调处、移送等一整套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2、建立完善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实现小
纠纷不出村级调解小组、较大纠纷不出村级人民调委会,重大纠纷不出乡镇的调解工作目标。
(二)队伍建设
截止2008年上半年,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基本配备齐全,全市共有人民调解员2540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579人。人民调解员的年龄结构老中青结合,以青年为主。乡镇(街道、农场)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基本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他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其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数三分之二以上。全市人民调解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目前,无调解员因违反纪律被投诉的事件发生。
(三)建立健全调解工作制度。
1、纠纷调查处理制度。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坚持将每月一查和非常时期排查形成制度,认真做到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对本辖区内易发生纠纷的重点村、重点户、重点人、重点场所进行反复深入排查,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难易程序以及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分门别类,立档建册,及时梳理分析,按案件性质、类别进行重点防范。同时,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实行专人负责,坚持调解工作宜早不宜迟,宜细不宜粗的原则,对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及时提请上级协调督导,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限。在处理纠纷过程中,依规依法,尊重历史,照顾现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2、岗位责任制度。各乡镇结合当地纠纷的特点,做到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发现苗头及时防控。因采取措施不及时或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各乡镇调委会在发现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纠纷苗头后,要立即向当地党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如有故意隐报、漏报等情节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党纪政纪责任。
4、纠纷案件分级调解制度。村、居委范围内的矛盾纠纷由村、居委会调委会负责排查调处,跨村、居委会的或重大纠纷由乡镇一级的调委会负责排查调处,跨乡镇的纠纷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处并做好防激化工作。
(四)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取得成效。
随着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和北海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及大项目落户北海,北海因征地拆迁、城乡镇改造、土地承包等原因引发系列矛盾纠纷,有的涉及群众人数众多,但这些矛盾纠纷最终皆因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主动及时介入,通过走访有关的当事人耐心做好思想教育,并和有相关部门协调,得到了较好地解决。
今年1—10月,全市共排查出生产经营、邻里、婚姻家庭等各类矛盾纠纷1455起,调处1455起,调处率100%,调解成功1363起,调解成功率93.6%,防止民转刑案件44起。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无重信重访事件发生,无因调解不及时、不正确引发的矛盾激化案件,为构建和谐、平安北海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基层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人民调解工作客观存在基层调解队伍不稳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影响到基层调解工作不够深入,不够到位,矛盾信息反馈不够及时。
1、乡镇司法所作为政府指导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工作的基层行政机构,还存在一定缺陷。如合浦县仅有公馆镇司法所等6个较大乡镇配备了3个政法行政编制,其余9个司法所仅配备2个编制;海城区海角司法所只有1个编制,东街、中街、西街3个司法所编制、人员尚未落实。
2、有些地方、部门对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的人民调解工作不够重视,造成个别调解委员会有组织无专职人员,多为挂名兼职,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
3、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相对紧缺。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经费没有保障,办案没有补贴。而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初级阶段的今天,人们已对社会调解等公共服务有较高要求,这必然产生经济与公共服务两则不协调的矛盾。因此调解工作经费不到位,是引起队伍不稳定、造成有牌子没有
队伍重要原因之一。
4、部分调解人员素质不够高、业务不够精通,人民调解员接受系统培训的机会很少,人民调解职能作用还得不到更好的发挥。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质量要求高,调解难度大,这对调解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解员的素质包括思想、业务素质,在需要社会经验和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为社会奉献的精神。民间的矛盾纠纷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许多发生在休息时间,需要调解员有奉献精神,同时,调解纠纷反复性大、工作量大、而报酬低,调解纠纷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没有良好思想业务素质,就很难做好调解工作。
三、对新时期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建议
1、加强对人民调解队伍的指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人民调解组织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调解工作队伍的领导,不断建立健全调解考核奖励制度、培训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大力开展对先进人民调解组织和优秀人民调解员的表彰活动,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
2、切实保障人民调解经费。根据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标准。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各级政府要把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3、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员选任、聘任制度,积极吸纳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并热心人民调解工作人员,如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官以及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大中专毕业生等志愿者参与到人民调解工作中来,不断调整、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
第二篇: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汇报
柳山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落实情况汇报
柳山司法所以《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为契机,突出社会管理创新这一工作重点,依照《人民调解法》的规定,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
作组织网络化管理模式,切实加强了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化建设和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较好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依据《人民调解法》的规定,全面建立了镇(街)和
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并积极推动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努力实现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全覆盖。目前,全镇21个行政村已全部组建起了人民调解委员会。
二、选任好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按照《人民调解法》的规定,依照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要求,在全镇各人民调解组织中重新选任了198名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并确保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中有女成员和少数民族成员。
三、统一规范了标牌、标识、印章、调解文书、统计台帐等。明确规定村(居)、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名称,由所在村民(居民)委员会名称或所在镇(街)行政区划名称和“人民调解委员会”两部分内容依次组成。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名称,由所在县或者镇(街)行政区划名称、特定区域名称或者行业、专业纠纷类型和“人民调解委员会”三部分内容依次组成。
四、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一是细化了调解工作流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信息传递、分类处理、请示报告等制度。二是建立了学习培训、登记统计、档案管理等管理制度。三是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的职责。
由于大力加强了人民调解基层基础工作,全镇各人民调解组织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纠纷,较好地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据统计,今年1-5月份,全镇各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46起,调处成功率达100%。,第三篇:2011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方案
2011年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
市司法局:
二0一一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年,是推进跨越式发展、构建“平安华山”的关键年,也是“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稳步推进第一年。玉泉人民调解工作要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宣传中心工作,为我辖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为妥善处理不稳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现结合我所实际,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街道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为打造平安玉泉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各村(居)、委员会要按照“排查得了,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要求,全面掌握、有效调处本辖区、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继续坚持以建立规范化人民调委会为基础,以巩固“平安华山”创建成果为重点,充分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能作用。
1、要继续大力发展“十百千万”人民调解示范活动,切实抓好各级人民调委会的规范化建设。我所将对各村人民调委会进行相应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调委会的“六统一”,即个人民调委会必须做到有标识、有标牌、有印章、有工作制度、有调解程序、有调节文书,是各级调委会制作的调解协议书具有“执行力”的法律效力;同时进一步完善街道办、村和组调解员三级调解网络,继续探索建立专业性调委会。
2、要继续抓好村级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我所在今年春秋两季通过一会代训和集中培训的方式方法,以政治理论、法律知识、调解实务、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加强对村级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个调解员的调解技能和调处水平。
3、要把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作为维稳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切实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实施,抓好工作落实。今年的目标是:西王、三合、红岩、华山、王道
一、河南、仙峪口、仿车等村要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
三要继续抓好矛盾纠纷大排查调处工作。我所要认真贯彻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化解矛盾为主线,从源头上解决群众诉求,以定纷止争为目标,充分利用调解手段解
决社会矛盾,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1、突出三个重点。今年我所及各村调委会要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各种社会热点、难点纠纷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和隐患上来,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区域,既突出抓好矛盾纠纷多发、频发、易发区域的排查调处工作;二是突出重点对象,即对进京非正常上访,到省、地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等重点对象,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重点调处;三是突出重点时段,要特别突出加强对重要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
2、围绕五个方面。一是因土地征用和承包、房屋拆迁、涉法涉诉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二是因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三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等重大政策措施实施工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四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生产经营性纠纷、产权性纠纷、村务管理纠纷;五是敌对势力渗透插手上访活动及群体性事件的动向等。
3、采取四项具体措施。一是认真排查,要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原则,依靠村调委会、各方面力量,对本街道办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归类,分类归档,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二是要及时调处,对矛盾纠纷要实行边排查边调处,排查一起,调处好一起,切实做到
不积压、不耽搁、不延缓,对一般性能够当场调结的要当场调结,对重大疑难的要建立联合调处机制,确定牵头部门,成立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门调处机构进行联合调处;三是掌握信息,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对可能发生重大矛盾纠纷的隐患及群体性事件,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及时掌握苗头和趋势动态,及时提出工作意见,以电话或汇报等形式向镇党委、政府报告,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成为镇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也使矛盾纠纷得到正确的处理,从而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玉泉司法所
2011年6月29日
第四篇:基层组织建设
福田镇措施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强思想。通过镇召开党委会,各村召开党员大会,领导、驻村干部走访群众,悬挂标语,发送短信等形式多措并举对基层组织建设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各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思想。二是注行动。积极落实“三项制度”,组织民意调查、“三百干部大测评”,打响后进党组织集中整顿攻坚战,坚持“一讲二评三公示”,严格落实党务、村务公开制度,规范党建文化建设,各村、社区悬挂党旗、国旗,开放农家书屋,积极筹建文明院落和农村风貌改造。三是重效益。基层领导机构战斗力得到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得到加强,新党员发展质量、数量得到提高,多数基层群众生活疑难问题得到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到资助,镇清露茶叶打出品牌,煤炭产业链得到延长,中高低山带特色农业形成,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第五篇: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固本,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带动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机体中的细胞,只有健康,充满生机和活力,整个党才会朝气蓬勃,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那么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固本,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带动力,是更好的开展创先争优工作,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的动力和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指导思想要明确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作出的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抓好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场所阵地
建设,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不断开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带动力。
二、思想作风要抓好
优良的思想作风,能有效地把创先争优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和实现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重视思想作风建设,才能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的扎实开展,才能确保经济建设目标的不断实现,才能确保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得以贯彻落实。市河渠办党支部通过抓领导班子和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转观念、强素质、练本领,增强大局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极大的促进了河渠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好的服务了新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活动开展要抓好
市河渠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通过领导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建设发展为主线,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相结合,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在维护机关的团结、融合、稳定中创先争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坚持学习制度,广泛开展党支部学习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
“重温入党誓词”、“创先争优”先进典型事迹演讲、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河渠建设管理第一线等活动确立起与时代和形势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层次、党性观念、道德修养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河渠人的形象,增强了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带动力。
四、廉政建设要抓好
市河渠办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带头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以身作则,做到廉洁从政;在强化党建工作中坚持积极探索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悬挂廉政展板、观看廉政教育记录片、参观廉政建设摄影展等廉政教育活动,筑牢系统党员干部的反
腐倡廉思想防线。
五、抓好党建主导作用,全力推动河渠建设管理工作。市河渠办根据队伍和职能特点,突出部门特色,抓住基层各处和执法人员,分类指导,明确工作侧重点,切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围绕推进基层职能转变、提高基层履职尽责能力,提高河渠建设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岗位练兵、志愿者服务队、绿化美化技能竞赛等活动,使全办干部职工比学有模范、赶超有榜样,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全面提高河渠建设管理水平,推动河渠建设管理事业在创先争优中不断发展。
篇二:浅谈如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怎样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第一篇:怎样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怎样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1、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就是要求我们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前提,只有公平公正了,才能得到双方当事人的信赖,为纠纷的最终解决搭好一个良好的平台,才能为当事人所自愿接受,做到案结事了。公平公正首先要求我们要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绝不能偏听偏信,先入为主。现实的大量纠纷,都有可能出现一方当事人先向我们反映纠纷的情况,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不要轻易表态。公平公正其次要求我们要做好调查工作,在调处纠纷时,往往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只有掌握了纠纷的真实情况,才能找准问题的症结,调解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顺利解决纠纷。公平公正还要求我们遵守人民调解员的行为规范,不要做影响公平公正的事情,比如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吃请,收受一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的利益。
总之,不论是弱势的一方还是强势的一方,调解员都要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靠正气感人,靠正派服人,靠诚信打动人。
2、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说到调解,有些同志就说了,这个简单,不就是“和和稀泥”,做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做做“和事老”就可以了嘛?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是不
负责任的,不利于解决问题。就“大错特错”了。过去,做调解工作讲的是“情、理、法”,情字当头,法律则摆在次要的位置,许多调解协议是通过人民调解组织所拥有的公共舆论和公共权力对当事人的心理强制达成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与法治相冲突,达成的协议显失公平。现在,根据我们前面讲的合法原则以及调解协议效力的提高,做调解工作应该是“法、理、情”,把法摆在第一位,结合考虑情理的因素。必须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不能背离国家法律、政策,无原则地调和,片面追求调解率。否则,不仅难以收到良好的调解效率,反而可能留下隐患,引发新的矛盾纠纷。这也是前面提到的人民调解员的任职条件的具体原因。
说到掌握法律知识,我们不可能和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这些专业法律人员相比,能掌握大量的法律专业知识。所以,我们提出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一方面是我们得掌握一些如《民法》、《宪法》、《婚姻法》、《侵权责任法》、《刑法》等基本法律里面的法律知识,能够用这些基本的法律知识解决具体的纠纷。另一方面是要求我们要养成遇到事情翻看法律书籍的良好习惯。记不到翻得到,不知道找得到,只要肯翻法律书,一定能找到解决具体纠纷的法律知识。
3、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具体的调解工作方式方法有很多,这里也不可能一一列举。但是下面几个原则性的东西一定要注意,一是始终要保持住“裁判员”的身份,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处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引导双方当事人谈判,注意说话技巧,绝不能说一些不利于纠纷解决的话,从而使当事人对调解员的中立角色产生怀疑,反而把双方的矛头对准了自己,把自己绕了进去,引起矛盾纠纷的激化。二是做调解工作要抓打放小,要抓住纠纷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纠纷的主要问题解决了,就要提醒双方当事人不要在无关紧要的小事少纠缠,从而有利于纠纷的快速处理。三是要抓住矛盾纠纷中的关键人物,也就是抓住说话算数的人,多做他的思想工作,当直接做工作效果不明显时,我们可以利用当事人社会关系中的积极力量来帮助说服当事人,只要关键人物的工作做通了,纠纷也就解决了。四是即使纠纷没有解决,也要做到不要让矛盾纠纷激化。因为种种原因,有些纠纷在我们这里解决不了,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不要激化矛盾。
4、要告知好当事人。告知好当事人,就是要求我们在调解纠纷的每个阶段,都明确告诉当事人应该干什么。在纠纷调解开始前,要告知他们权利和义务,一般就是“约法三章”,第一,遵守调解现场秩序,没有经过调解主持人的宣布,不
能随意提前离开调解会场。第二,确定参加调解的人数,选择能够做主的人参加,一般3-5人即可。第三,一方当事人做陈述时,对方当事人不能随意打断讲话,要压得住阵。
在调解的过程中,首先要双方当事人说话以事实为依据,就事论事,举止文明,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要让谈判在一个和平的氛围中进行。其次要双方确定主陈述人,在主陈述人讲完后,其他的人只能做补充发言,而不需要再次重复前面人的发言,从而避免冗长的会议。
在调解工作做完后,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要告知当事人履行好协议,这是当事人的法定义务,如果没有达成协议,一是告诉他们可以回家多考虑下,可以为他们进行下一次的调解,二是要告诉他们如果不愿意进行下一次的调解,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等途径式维护自己的权利,千万不要采取违法方式去主张自己的权益。
5、树立调解无小事的观念。我们要树立“抓调解就是抓稳定,抓调解就是抓发展”的观点,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真正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我们现在有的同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开始出现的矛盾纠纷不够重视,不积极主动的开展调解工作,久拖不决,等到小纠纷变为大的群体性事件,悔之晚矣。有些同志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来形容“公、检、法、司”的职能,公、检、法是“扑火队”,司法是“防火员”。公、检、法是出了问题再解决,司法是以预防为主,防止问题的出现。现在我们各级的人民调解组织一年大约处理大大小小的纠纷1500多起,试想下,这里面只要有1/3的纠纷不处理或者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多大的社会稳定问题。
6、树立保一方平安的观念。树立保一方平安的观念就是要求我们大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自己的辖区,就地化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确保一方平安。这首先要求我们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只有知道哪里可能发生矛盾纠纷或者发生了矛盾纠纷,才能更好的去调解,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大村委调委会和治保会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确保基层维稳工作有人抓,有
人管。树立保一方平安的观念;其次要求我们自觉落实“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维稳责任机制,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相互推诿,不相互扯皮。
第二篇: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纠纷数的不断上升,案件类别的不断更新,出现了一些派出所管不了,法庭判不了的案件。但是矛盾还是存在的不能任由矛盾的肆意发展激化。不能使用强制手段只能用调解的方式将矛盾化解。做好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应当更加重视并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实现新的发展。人民调解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
2010年XXX所人民调解工作重点是做好人民调解网络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城镇社区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村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完善镇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化解疑难复杂纠纷、指导村调解组织开展工作的作用。加强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的自律性调解组织建设,推进在流动人口聚居区、毗邻接边地区、大型集贸市场、等建立调解组织,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第三篇:浅谈怎样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www.5YkJ.coM人民调解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人民调解是人民调委员会对纠纷当事人通过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从而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的群众性自治活动。近三年来,我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1049件,调解成功10729件,调解成功率97%,预防纠纷激
化83件。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积极稳妥地调处各类民间纠纷和社会矛盾,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我县社会稳定做出了较大贡献,切实起到了维护我县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呈上升和复杂趋势,社会需要公正快捷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司法部颁布了《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中央的三个文件对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就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
一、切实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
目前,我县已建立乡镇、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348个,有人民调解员1821名。同时我县建立了纠纷信息员制度、重大疑难纠纷和突发性事件专报制度,基本做到组织、制度、人员的落实。但是长期以来,我县人民调解工作无经费保障,县、乡镇两级财政均无此项预算,而人民调解按规定又不能收费,广大人民调解员完全是凭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对人民群众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从事着自己热爱人民调解事业。这种长期以来的无经费保障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与新时期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严重不相适应,这也是我县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无法建立的一个根本原因。要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必须解决经费保障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把人民调解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充分认识到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切实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问题。
二、认真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和管理
如何抓好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和管理是摆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又一项重要任务。《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进
行工作。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司法助理员负责。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都负有职责,但是,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较少,而县司法局又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是虽然我县19个乡镇都建立了司法所,但只是落实了“户口”问题,目前只有14个乡镇有司法助理员,人员严重不足,加之司法行政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中难免不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人民法院着重是从是审判工作,而往往忽视对人民调解
工作的指导。要加强对人民调解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管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二是司法助理员要积极参与本乡镇重大疑难纠纷的调解,通过调解进行指导;三是要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民间纠纷的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四是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庭要开展巡回审判,以案讲法等形式进行指导;五是人民法院可以选聘为人公道正派,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人民调解员为人民陪审员参与民事案件的审理工作。
三、抓好人民调解员的培训,着力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我县基层人民调解员大多数是乡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村、社区(居)干部,专职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甚少,调委会中均没有聘请专职调解员,而现有的调解员中文化程度偏低,法律知识政策水平有限。据统计在我县的1821名调解员中,大专以上学历112人,高中(中专)学历1403人,初中以下303人,低学历者占93%,而这些低学历人员又是直接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村、社干部,他们很容易凭经验和习惯调解,有的调解员甚至认为调解工作就是“和稀泥”,往往忽视法律的规定,调解后又很少制作规范的调解协议书,甚至有的连调解记录都没有,当然就谈不上依法调解和规范调解了,调解理念也不适应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要与时俱进必须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素质。加强对人民调解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就成为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司法行政
机关是人民调解工作的管理指导机关,人民法院是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机关,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都负有职责,应按照司法部《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培训工作的意见》认真开展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懂法律、懂政策、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人民调解员队伍。
总之,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必须不断地认真加以研究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加以落实。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www.5YkJ.coM第四篇:怎样做好推荐工作
怎样做好推荐工作
推荐是直销事业的血液,直销事业要成功需要不断地推荐,亦就是推荐加上推荐,源源不断:因为惟有透过推荐您的生产网才会快速扩张,您的时间效率才会倍增。推荐者要推荐成功,必须对于公司背景、产品专业知识、福利制度、沟通技巧等方面有深入了解与得当应用。而推荐有一定的步骤与技巧:
1、具备专业知识:从事任何行业都需要具备该行业的专业知识,有道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有了专业知识后再作邀约、沟通时让对方感觉我们是“专业人”,了解对方需求、创造对方需求,透过得体的应对、真诚的赞美,往往容易说服对方得到成功。
2、改变自己:从内心、外在两方面的改变,让人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进而引起认同,往往会给人留下好印象,改变自己是不容易的,但是要知道“扮演什么角色就像什么”的重要性。不怕挫折、困难,努力去做好它。
3、自己就是老板:当投入直销的那一刻开始就要有“自己就是老板”的观念,“老板”就要有老板的格调、作为、气质。但往往许多经销商没有此种观念或认识不够,因此,很容易自己被自己打败;若是每位伙伴都有“老板”的架式,相信不会轻易成为直销的逃兵。迈开推荐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具备“老板”的内涵与外表,因为你是一个“无店铺老板”的直销商,当家作主人的经营者,岂可不具备老板
的架式?外形很稳重厚实,谈吐诚恳,就给人一个初步的好印象。生意进行。稳操胜券。相反的,“望之俨然不似人君”,如何教人听信他的一切?所以具备一副老板相,是很重的。“老板的外表”。指的应是:重视服装礼仪。男士最好穿白衬衫,可表现诚恳明朗的正派形象。领带则以红色系列较佳,可展现亲和力、积极开朗的活动力;西装则以较稳重的深蓝或深灰等颜色较佳。女士方面,不妨穿较整齐的洋装,以及高度适中的高跟鞋皮肤色彩丝袜,可显出优雅的气质。此外,不妨薄施粉脂,看来较有精神。但是,身为一个女直销商也不宜太招摇,例如穿露肩、露背装或迷你裙、热裤等太性感的装扮,以免分散了听你讲话的男士的注意力。
不要小看了服装的威图形个仪容不整、不修边幅的人,说什么也不会带给人太好的印象。外表除了服饰整洁之外,最不可遗忘的就是面带乐观、自信的微笑。有了笑容,你的外表至少可以被加个十分。其次,所谓具备“老板的内涵”,通常指的是:对产品要有自身的深刻体验;专业知识,脱口而出;对推荐产品有使命感。在这三点中,使命感格处重要。因为自从你与你的朋友面对面谈话,你已开始把产品推荐给他了,说不他会从此爱上这一项产品,甚至广为推荐给他人,变成一个新直销商,那么你无疑是开始改变对方的命运了,既然如此,你就得负起改变人家命运的责任来。此后,如果你要发展给织的过程中,不好好辅导他,不时时并切或协助他,甚至连自己也中辍不做了,那么不只陷自己于不义,也扼杀了对方的前途!所谓使命感,正是一个老板的内涵中最可贵的素质。
4、列名单:每位伙伴都有亲朋好友,可运用“缘故法”,“缘”是指血缘、人缘、地缘关系的人。“故”是指故旧知交。
因此,绝对可以列出许多名单来,就像办喜宴一样,一下子可以联络到几百位亲友来共襄盛举。但是,有些伙伴常常列了半天列不出来,因为他(她)替别人算命,“这个人不行、那个人不会做、这位亲戚很固执、这位同事没有时间??”应改变这样的作法,直销事业的领袖刚开始是看不出来的,不可太早下定论做得好与不好,如果没有去做怎能知道呢?
5、排顺序:
①找出产品最适合的对象。
②找出直销观念比较好的人。
③找出不满意目前工作的人。
④找出交情最好的人。
⑤找出经济有压力的人。
6、展开联络拜访:拜访或联络不要开门见山,应先做暖身动作(话家常、嘘寒问暖??),有了两三次的聊天,沟通再切入主题,千万不要“吃紧弄破碗”,直销是细水长流的事业。直销的业绩来自行动,有行动才有成绩,不可空谈理论不付诸行动,这样是不行的。
7、与上级研究并检讨改进:有积极行动之后必会产生结果,无论是好是坏都需要与上级充分沟通、检讨。上级或许提供意见与建议,帮助我们在下一次的行动更加顺利、更加有收获。
8、推荐与技巧
直销最有效的方法,首推“缘故法”。“缘”是指血缘、人缘、地缘,“故”指的是故旧知交。
直销原则是:先从容易着手的地方出力。当你的直销对象是有血缘、人缘、地缘的故旧知交时,应该先进行。在容易进行的地方着力,很快就有收获;一有收获,就会做得更带劲,有助于培养信心。向亲朋好友推荐产品,做示范,场面比较轻松,万一说错话或搞砸了,场面也很好收拾。不过尽管谈话容易,在推荐的进程,仍要注重步骤与技巧,才不会手足失措。
怎样做好跟进工作
没有跟进,直销事业就会变得虎头蛇尾,事倍功半。那么跟进主要针对哪些对象呢?跟进的要点是什么呢?跟进的技巧又是什么呢?
1、跟进的对象
(1)跟进自己
洛德瑞克?索伯曾说:“我们必须学着当自己的朋友,因为我们太容易变成自己最大的敌人。”大卫?瑶斯也说:“藉着爱自己,我得到自己的力量,这力量是爱别人之前必须拥有的。”的确,跟进自己就
是珍爱自己,也只有先武装自己的思想,才能应付一切可能有的挫折和打击。
我们跟进自己时,应该常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是为什么我要从事直销?
第二是我想要在直销事业中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第三是我必须要在直销事业中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明白、确定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您才能解答任何一个有关行销的疑虑。把答案写在日记本上,每天看它三回。
跟进自己,再看看前面的目标设定潜能开发的精华,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会放弃自己,也只有自己能成就自己。做一个明智的抉择——做自己的敌人或做自己的贵人?
(2)跟进上级
泛指一切的“A”。没有一个上级、组织或公司会去伤害他的下级经销商,正如父母对子女、老师对于学生。所以跟进你的“A”,这是获取动力、能源的最佳途径。常常接近“A”,和上级联络、沟通能有许多的获益。
当你挫折、怀疑、焦虑??时,请向“A”反应,这些垃圾思想无助于你的成功,却有助于你的“A”对您的了解。“A”将会给你一些走出负面情绪影响的建议,并适时地修正做
法或想法上的偏差,让你很快地渡过低潮期。
当您兴奋、快乐、积极??时,请向“A”做出反应,将这样的气氛感染给“A”,你的“A”将因你的正面反应而得到刺激,而对你有意外的帮助,例如多抽时间出来约你的组织,或找机会让您更成长,这种相对回馈,通常是一般团队成功的原因所在。
当你一切如常时,请向上级做出反应,直销是个逆流而上的事业,不进则退,所以当热忱消退时正是死亡的开始。必须和“A”多做联络,激励心志、激荡思考、激发潜能,往往由此迈向另一高峰。
(3)跟进下级
有人说跟进下级最好的办法是邀约,而邀约最好的办法是跟进,确有几分道理。您的下级伙伴的心态未必都一样,如何做好跟进呢?
最好的方式是运用公司或组织办的各式会议,鼓励、邀约他们参加,从联谊性质的烤肉、爬山一直到激励性质的潜能开发和表扬大会,或有教育训练性的密集训练、旅游研讨会,都是再燃起希望之火的支援系统,针对下级的个案,分别给予适当的激励是省时省力的方式。
至于平时的一对一跟进,应注意是下列几点:
第一,做一个最佳的聆听者。若属正面而积极的,应给予肯定,并适时提供资料(书、录音带等)加强配合,若是负面消极的,则先行“垃圾分类”,再对症下药。问题的表面常是技术的方法缺失,但事实上,问题后面的想法、心态的错误,才可能是症结所在,所以不要忘了和他讨论“跟进自己”中的三个问题,他将有所收获。最好能把下级的需求记录下来,以便于探讨。
第二,定时定点、互相联络,以免因为一两次联络不上下级,便索性不联络了。第三,提醒他的承诺、梦想,并鼓励行动。
第四,共同研究其组织网的成长和业绩是否成正比。
第五,在意他周围人、事、物的情况,例如他的工作状况,家庭??直销伙伴不仅是事业的合伙人,也是生活上的好朋友,应该彼此关心、照应。
综合以上种种的跟进,你一定会发现跟进是一种生活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深入而普遍时,跟进也是一种艺术,所以当你有机会接触一些成功的直销大师时,您会感受到,他们都是生活的艺术家。有人说,看一百本书不如交一百位朋友,交一百位朋友不如接近一位成功者一百次——多跟进成功的直销商,以上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2、跟进的要点
(1)48小时内跟进,趁热打铁,但是不要死缠烂打;
(2)服用产品反应再好的人因乱讲话的人也不会从事,反而反应不好的人会因为跟进而从事;
(3)对有兴趣的朋友:
帮助业务员订目标、列名单、使他感觉有信心;
再次约定时间,使他有参与感;
积极帮助业务员筹备,办手续做发展计划;
但要保持冷静,主动观察、积极引导。
(4)对无兴趣者:
解决其中问题,为何无兴趣,探究其原因再作对策;
以朋友关心口吻,但要保持联络。
(5)对犹豫者:不赞成、不反对。
要在2天到14天之内做密集的跟进;
利用ABC法则。
3、跟进的四大技巧
(1)务必要在四十八小时内进行跟进
要在四十八小时内进行跟进的理由是,因为一般人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学习的速度参差不齐,一般说来:大概在二十四小时内,他对于在说明会所听到的新资讯,能记得的不超过40%。而到了四十八小时,可能只剩下不到12%的印象;超过四十八小时之后,可能对于说明会的内容只有5%左右的概念。
所以,一旦超过四十八小时,再进行跟进,可能有关这个事业机会的一切理念,都必须从头来过一次,颇有事倍功半之虞。所以,务必要在四十八小时内进行跟进。
(2)如果说情况允许,最好选择面谈的跟进方式,尽量勿使用电话跟进
之所以会有这一项要求的原因,在于一般人都有所谓“见面三分情”的概念。使用电话跟进,因为没有办法见到本人,可能对方在电话中,随口敷衍你几句,就会拒绝这个事业机会,或是推说再考虑几天。
而如果能够选择面谈的方式来进行跟进,基于双方的情谊对方可能比较容易诚恳地跟你谈一谈,有关他心中对于直销的不解之处,便于你回答他的问题。
至于,如何能要求对方,接受你面谈式的跟进?有一个技巧可以灵活运用:新人如果来了会场,而没有立即加入,我们可以在会后,准备一些录音带让他带回去听,或是请他拿一些公司的简介回去参考,让他感受到产品物超所值。用意是希望对方能够带一东西回去,但是,这样让他带回去的东西,并不是要送给他,而是借给人;因为是借来的乐西,他才会认真听、认真看。
因为他是借回去的,我们就有理由约他见面,拿回借他的路录音带及资料。这样,彼此才能有下一次见面的机会。在直销的进行模式中,“永远拥有下一次见面机会的聚会,才是成功的聚会。”这样的运作技巧,一定要长存于自己的心中。
(3)跟进的过程不忘再次的促成持续跟进的目的,还是只有一个——“促成、签约”。所在,在跟进的面谈过程中,还是需要不断的做要求签约加入的动作;千万不要在跟进的流程当中,天南地北的闲聊,谈一些言不及义的内容。
在沟通过程中,自己的一句一字清楚。别忘了“我们要当两个小时的坏人,而当新人一辈子的好人”这个重要技巧。
千万不要不好意思要求对方签约,这也是为什么不适合用电话跟进的原因之一;因为在电话中,你如何能从话筒内递出“加入申请书”请对方签字呢?不断地要求签约加入,将会使你的跟进动作更扎实有力。
(4)跟进时,顺手带个小礼物
这是一项短小精悍的必密武器。如果新人的家中有小朋友,不如顺手带些孩子喜欢的饼干、糖果,或是小玩具;这么做的原因,并不是我们认为新朋友会看在这些小礼物的份上而签约加入,也不是试图贿赂他们家的小朋友。
关键在于,一些合宜的小礼物,往往可以成为人际关系上极佳的润滑剂同时也可以化解跟进时彼此之间的紧张对立,对方更可以放松心情,好好地与你商讨这个美好的事业机会。
在跟进的运作流程当中,只要善用上述的这四项简单技巧,就能让你驾轻就熟地帮助许多新人,更快速地了解直销事业机会,进而帮他、也帮你自己迎向成功,创造另一波高收入。
第五篇:怎样做好……工作
怎样做好……工作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争取领导重视
一个单位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领导的重视,才能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领导对档案工作的价值和认识程度,决定着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态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发展。因此,把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是规范档案工作的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则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去争取领导的重视。要使一个单位的档案工作有起色,领导和档案人员都必须重视档案工作。就档案工作而言,档案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成果是决定档案工作好坏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工作是内因,领导的重视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领导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1、爱岗敬业,使领导满意自己的工作。领导是否重视档案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不满意。因此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在领导和群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2、积极宣传,使领导增强档案管理意识。有些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很多都是因为缺乏档案意识,认为档案工作在一个单位可有可无,因此,对领导加强有关档案方面的宣传是十分必要的,要经常把有关文件、材料给领导看,在领导的脑海里留下印象,尤其是一些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材料,很可能会使领导看后受到启发,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向领导汇报档案工作情况,多谈一些搞好档案工作对单位的益处,使领导更加重视档案工作。
二、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档案数量越来越多,数量的庞大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困难。管理方法手段的落后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才能有效地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
1、增强责任感,提高管理意识。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的方法管
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涉猎广博的专业知识,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
2、掌握管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以前,档案材料的形成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归档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可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统计等工作,这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操作管理技术,都迫切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去掌握和运用。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都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者的必然方向。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是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文化的学习掌握,努力使自己具备信息知识和网络文化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3、利用现有资源,整理档案。档案汇集着大量的指示,也记载着丰富的信息,成为一种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人工立卷时,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件进行分类,尽管都依照统一的标准,但因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对同一个文件有不同的分类,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分类不准的现象,影响案卷的质量,给利用工作带来不便。因此,要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了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够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首先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由于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管理方法要不断改革,因此,对档案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原来那些传统的业务知识与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所以必须对档案人员加强继续教育,尽快培养一批既能掌握新技术,又能熟悉档案专业知识的人才,才能
完成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任务。
1、提高认识水平,强化继续教育。发展继续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实际意义,认识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服务质量的提高,其根本出路在于档案人员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其次,21世纪的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机遇挑战并存,必须真正启动档案人才工程,培养世纪人才,将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运行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是开展档案工作者教育培训的关键和保证。首先,要建立和健全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如登记、统计、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其次,要建立继续教育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者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主动地参加定期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比如,档案管理工作者上岗前和轮岗后的岗位培训,档案专业技术人员获得的专业技术职务可由终身有效改为动态管理。这样,便可以激发档案工作者增强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开展综合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应从实际出发,按岗位、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进行教育培训。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实效”的方针,切实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第一要给档案专业人员提供全面系统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的机会,尽快提高其专业水平。给档案专业人员提高吸收、补充档案学新理论、新方法、新观念的机会,弥补一次性教育的不足。第二要普及相关学科知识。档案工作融汇了许多相关学科知识,如哲学、历史学、心理学、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等,档案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应注重对相关科学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第三要强化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档案工作的特征之一,也是档案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档案工作者应加强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科技软件等新技术的学习,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4、建立奖惩机制,细化考核监管。要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
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要通过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档案法》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规定的宣传教育,使档案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搞好档案管理工作是自己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增强自觉性,为提高效率创造条件。把档案材料的积累工作纳入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加强对档案材料的控制、积累并进行检查考核,做到奖罚分明。要建立一个档案管理组织的领导体系,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考核,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一、档案的重要性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工作。京沪处档案室存放着自建设期至运营期所形成的文书、科技、会计、照片、声像等档案资料,为京沪今后的发展及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档案管理人员应意识到当前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将档案工作收齐、管好、用活,为维护京沪处的历史真实面貌和今后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档案的收集为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并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档案资料的完整收集,需要各科室(单位)的紧密配合与支持。各科室(单位)要指定一名档案员负责本科室文件材料的收集,一方面要根据档案管理规定抓好上级来文的传阅和归档,定期对文件材料进行清查,确保材料齐全;另一方面,要抓好本单位活动所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确保文件材料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档案人员在做好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到统一收发。凡是往来文件,档案人员应统一拆封、统一登记、统一管理,防止文件材料的散失。文件材料的收集除了领导重视,各科室配合外,更重要的是档案人员要积极主动,尽职尽责的做好档案收集工作。
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很多人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实,档案管理工作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立足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逐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历史责任感感和使命感,进而激发广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
一、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呢?这个问题是摆在每一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面前所必须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提高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企业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企业档案记载着这个企业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对研究本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好教材。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了,一方面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状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提供准确依据,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各方准确认定企业经营成果,为企业与各有关方面进行有益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勇敢探索和尝试新的档案管理手段,以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整体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档案管理成果同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决定了该企业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决定着企业的商业版图和未来发展,对于实现该企业经营战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档案管理工作的边缘化危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淡化,很多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再加上一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就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没有积累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因而不能充分认识到档
案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实际意义。工作中存在失位现象,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够,档案管理无用论在本部门滋生蔓延到整个企业。不利于形成企业管理层关心、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氛围,整个企业的档案意识进一步弱化。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方式新旧更替的历史进程遇到新的障碍,在整个企业发展进程中有边缘化危险。
三、坚持依法治档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
3.1立足于法,搞好建章立制工作
法制化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以依法治档为根本,实现档案管理制度化。档案管理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特点决定了档案管理方法要不断改革,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因此,日新月异的形势对档案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走依法治档的道路。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应运而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新的形势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地方要充分利用地方的立法权限,建立一整套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法律法规,是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各部门都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项制度要管理,项制度要效益,只有这样,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灵活有效。
3.2实现档案管理同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认为:只有正视这个挑战,实现档案管理同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档案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有档案管理者应具备服务意识,又要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档案汇集着大量的指示,也记载着丰富的信息,成为一种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档案的整理工作
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科技情况下的档案管理可按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打印,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档案管理中要注重档案信息的组织化、系统化,在输入检索词时再点查找范围,检索得出的文件就是与事件密切相关的,既准确又不浪费时间,只有这样,丰富的库藏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然而,现代科技的一大弊端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系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为了保证安全,就必须制定严密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电子文件流转跟踪登录管理。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建立有效的操作权限管理体系,按照信息安全、人员职责、设备管理等因素,对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操作权限进行合理划分,在工作模式和软件功能上周密设计。同时结合电子签章、口令管理、活体指纹识别等新技术,提高身份认定的精度。其中应重点对最常用的口令方式进行严格管理。设置自动启动的电子文件操作日志,以备日后进行安全查考或真实性鉴定时作为依据。
3.3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档案利用
档案运用的合理有效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把握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全面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为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服务。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直接手段,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管理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档案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社会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要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加强档案基础管理。档案员除了在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方面下功夫外,应着重做好档案的编目、检索、编研工作,编制较适用的检索工具,建立健全检索体系和档案文件汇编等参考资料,及时、系统、完整地提供、满足档案利用工作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档案的保管工作,随时准备为利用者提供所急需的档案。重要、珍贵的档案要备有微缩或复制件,以代替档案原件提供利用。同时加强档案库房设施建设,减少外
界条件对档案造成的损害。在管理好档案的基础上,档案管理工作也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寻求更为有效的服务新途径,以提高档案利用的质量和水平,把“死”档案变成“活”档案,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全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为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
综上所述,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可以不断地提升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不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共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抢抓机遇,避免消极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管理优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管理道路,一定会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
创新档案工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任何工作的跨越和创新,都必须有一个崭新的有创意的思想观念作前导。要充分认识创新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档案工作题中应有之意,档案工作的建立、发展、壮大离不开创新。而现实工作中,创新档案工作面临着许多思想障碍和框框套套。有的片面强调原则,习惯照既定的框框办事。思想上患得患失,工作上畏首畏尾,改革怕出乱子,创新怕担风险;有的片面强调继承,缺乏辩证的观点,对过去的经验、做法一味照搬照套,食而不化。所有这些,在本质上都是思想僵化、观念陈旧的表现,导致在工作上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出不了新意,迈不开步子,到头来,怨天忧人,落伍于形势,打不开局面。
其次,要在宏观管理上创新。宏观管理包括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方向,档案工作的宏观决策及人员素质的培养。宏观管理创新,一是由近到远的创新,即把近期发展目标定在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二是实现由小到大的创新,就是走出档案工作单纯是档案部门之事的误区,把档案工作定位在全社会各项事业之必需的基
点上。三是由浅到深的创新,就是档案不但要保管好,而且更要利用好。把档案工作的重点放在开发利用,全方位为社会搞好深层次的服务上。四是由低到高的创新,把档案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现代化管理水平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好的基点上。五是实现由单一向全方位的创新,即改变过去单纯面向机关的现象,逐步能做到为全社会服务。改变过去主要管理和利用文书档案的现象,逐步做到保管和开发利用多种信息资源,特别是加强科技档案,专业档案和特色档案的征集、保管和开发利用的工作。
第三,要在微观管理上的创新。微观管理,主要包括一个单位的档案管理或一个方面的档案管理。档案的微观管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到开发利用。基础工作是为利用工作创造物质基础和工作条件的,利用工作则是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即为机关工作服务,为生产建设,科学技术工作以及社会各项事业服务和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我们档案工作的根本宗旨和目的。
第四、在服务的观念上要创新。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是档案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就档案服务来说,一是要真正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特别是知识经济的意识。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扩大宣传,扩大档案工作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进而让更多人利用档案。二是要全面认识档案的利用价值。不断丰富馆藏,特别是加强科技档案、专业档案和特色档案的收藏,提供给利用者为现实服务。三是重视和加强对利用者的研究。不仅研究当前的利用者,还要研究潜在的利用者,不仅研究利用者当前的需要,还要研究利用者潜在的需求,以便最大限度消除利用者利用档案的障碍,以利用者的需求和潜在需求来加强档案服务的创新。
第五、在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上要创新。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档案服务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从编史修志到历史研究,从证明年龄身份到处理经济合同,作用越来越大,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档案服务的范围和内容上,特别是要增强和提高档案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一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各级
领导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满足广大人民
群众服务的要求,结合馆藏内容,主动地开展深层次的加工,主动地为社会各方面服务。二是结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文档信息服务。三是依托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服务的及时性。
第六、在服务机制上要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只有不断创新,档案工作才能生机勃勃,档案部门的服务水平,才能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发展得到不断提高。在当前,档案服务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应为领导决策,为经济建设和各部门工作提供服务,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工作为主要内容;以开展能够公开的现行文件利用工作为主要方面,把为加强社会基层组织建设服务为主要途径。通过服务机制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实现档案工作服务由被动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一服务向全方位服务转变,由一般服务向深层次服务转变。真正做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随着高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的保管条件逐步改善,利用范围越来越广,我们的服务方式也应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创新。走向社会宣传档案意识,宣传档案工作,变“看摊守业,等客上门”等被动式服务为“招客上门”主动式的服务。创特色,抓实效,使档案服务真正走进社会,走近群众。
三、创新档案工作主要措施
创新档案工作是应对时代变革,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市档案工作要实现创新,我个人认为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抓调研,在工作思路上创新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一个档案部门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功。档案工作要创新,就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研出思路,调研出对策,调研出成果。通过调研开拓视野、掌握实情,通过调研形成科学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大胆实验,形成创新的成果,以达到加强和促进档案工作发展的目的。(二)抓规范,在工作机制上创新
档案工作要创新,必须有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保证。创新工作机制,就是要克服和防止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促进档案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要形成系统完整的工作程序,用于指导和规范档案工作,要完善岗位责任制度,严明岗位纪律,真正形成一套职责明确,程序严谨,落实有力,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为档案工作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坚实的保证。
(三)抓服务,在服务意识上创新
增强服务意识,档案工作就有了市场,收集工作要改变过去“坐等收集”为“主动收集”,如“一事一案”要形成制度,同时要从基层档案室抓起,变一家的积极性为千家万户的积极性。整理工作要改变过去先收后整为边收边整,并重点放在基层档案室进行,使档案归档工作从源头抓起。查阅利用工作要改变过去“等客上门”为“主动送信息上门”。开发利用工作要改变过去以档案部门利用馆藏档案资料搞编研为主,为以组织社会力量搞合作会战,开发利用社会档案资源,利用网上信息,研究市场经济新课题为主,由关门服务向开门服务、上门服务、网上服务转变,从根本上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四)抓特色,在馆(室)藏档案结构上创新
客观地说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业务千差万别,所形成的档案也各具特色。建立各具特色的档案结构体系,应该是完全可能的。就目前情况来看,丰富档案内容应从机关文书档案为主体的基础上加强专门档案的建设,加强专业档案建设及“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不同载体的档案建设。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必须分类进行,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特点,突出不同的重点,形成与各自工作特点相对应的档案结构体系。(五)抓队伍建设,在知识技能上创新
作为信息产业组成部分的档案工作,急需高素质人才。就目前情况来看,档案部门引进人才的能力不强,还必须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道路,通过各种培训和研讨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阔眼界,扩展视野,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尽快培养一支新型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六)抓典型,在整体工作上创新
通过树立方方面面的典型,推动档案工作的全面展开,促进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要全方位树立各条战线、各个层次的典型,采
取扶持、帮助、指导的办法,总结典型经验,不断培植新的典型,及时排解典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着力构筑档案工作的先进群体,以典型带动面上工作,整体推进。
篇三:浅谈如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浅谈人民调解工作
浅谈人民调解
双石司法所刘智伟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规定以及社会公德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劝解、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人民调解作为一种群众性、自治性的纠纷解决方式,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调解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已被我国宪法和其它基本法律所确认。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主和法律制度,人民调解在及时化解民间纠纷、维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主要特点
我们作为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民调解制度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这是因为,人民调解与诉讼相比,有三大优越性:一是人民解调能够及时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恶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民间纠纷虽多因小事引起,但又有着易激性的特点,如果不及时控制解决,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二是人民调解基于自愿原则,当事人在心理上易于接受,并有利于调解协议的履行。调解员大多与纠纷当事人本乡本土,平时就相互熟悉、了解,在处理纠纷时当事人容易沟通和接受,觉得“心里有底”,在调解
员主持下基于双方自愿而签订的协议,在履行时也比较自觉。人民调解工作这一极佳的效果,恰恰与法院的判决“执行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是人民调解可以极大地节约社会成本,同时减轻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如果农民群众因为一些不大的纠纷而诉讼,所需要的费用加起来,往往会超过所期望得到的经济利益,况且在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民间纠纷如果都涌到法院打官司的话,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势必会造成法院工作压力过大的后果。而人民调解制度恰恰相反,调解组织近在身边,调解形式不拘一格,田边地角都可以成为解决纠纷的场所,另外调解不收费,对当事人来讲,几
乎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对社会来说,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能够有效地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因此,如何搞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解决民间纠纷中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两年的工作实践,我深深的感受到当前人民调解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条例限制,经费紧缺。在我国,《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11条规定了人民调解不收费的原则,导致运转经
费缺乏保障,这是一直影响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市司法局、县财政已经落实了人民调解个案补贴、案件录入补贴等政策,但其只对调解成功并且卷宗完整的案件实行补贴。首先,针对目前我镇纠纷的实际情况,大多数为山林土地纠纷,调处纠纷必须现场查看、取证。而林地现场均在较为偏远的大山深处,车辆无法到达,只有依靠步行前往,每次往返都需六小时左右的路程,仅此一次调查就用去一天的时间。其次,各乡镇调委会均没有日常的工作经费保障,兼职调解员没有误工补助和工作津贴,有很多调委会成员外出打工谋生,或经商办企业而无暇顾及调解工作,不少村调委会已经名存实亡。与此同时,长期以来,一些部门把资源重点放在诉讼机制建设上,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投入微乎其微,很少给予财政资助和法制支持,人民调解因缺乏法律资源的支持和物资条件的保障而陷入艰难困境。因而影响了其参与调解工作的积极性。
(2)职能交叉,造成混淆。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都设在各乡镇司法所,加上法律服务所、信访、综治维稳中心,司法所成了“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司法所干部既是国家公务员,又是群众性组织成员,有的兼职法律服务工作者。而乡镇的人民调解员也由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兼职。当各人工作繁忙时,调解纠纷工作就落在司法所仅有的两个人身上。并且司法所工作人员也参与政府内政策宣传、解释等工
作,并且实行包村负责制,使人民调解工作更加薄弱。(3)立法滞后,制度不健全。人民调解程序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并且现行的人民调解规章制度及司法解释未就一些重要程序及相关制度作出规定,如调解立案制度、调解人员的组成、调解结案期限等等相关制度和程序。
(4)缺乏权威性,效力较弱。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纠纷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反悔,协议就无法履行,最终又进入诉讼程序,增加了当事人的纠纷解决成本,导致当事人不愿意通过调解解决纠纷,为提前解决纠纷而选择诉讼途径。
三、对策建议
我国现行人民调解制度实行于五十年代初期,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变化,其规模与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其地位也勿庸置疑,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这一社会背景下,其与社会的发展明显不适应也日益暴露出来,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不断完善人民调解机制体制,及时解决制约工作开展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人民调解的功能的有效发挥,人民调解工作才能真正起到期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一)加快立法,为人民调解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1)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范围。我国宪法第111条和《民
事诉讼法》第16条都规定了人民调解调整的对象是“民间纠纷”。“民间纠纷”的范围到底是什么?如何来界定这一概念?目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没有明确统一的答案,这对基层的实践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和混乱。由于人民调解组织的薄弱和自身的局限性,使其无法承担一些重大复杂纠纷的调解工作;由于人民调解范围的不明确,人民调解组织承担了大量其力所不能及的工作,带来了自身巨大的压力,而且许多本来应该由法律调解的纠纷没有得到法律的调解,这无疑将会阻碍我国的法治进程。
(2)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关于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尽管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11月1日施行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这一司法解释,但它仍没有限制当事
人可以无条件地反悔调解协议,只是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合同性质,没有确保人民调解协议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笔者建议,从立法上应当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高于合同效力,在协议没有被人民法院依法变更和撤销前,应当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在强制执行时法院可以应当事人请求对协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这样才能实现人民调解协议的完善。
(二)积极探索新的调解途径,寻求新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及各地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视,各地纷纷在实践中在不断寻求新的调解途径,根据
我镇山林土地纠纷较为突出的实际特点,我镇成立了由派出所、林业、国土等部门组成的山林土地专攻小组。目前,我镇已开始试行,并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经费保障
为保障人民调解工作的正常运行,各级财政应拨出专项资金保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以及人民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员的奖励制度和补贴机制。《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成绩显著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委会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补贴,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调解委员会的补贴经费,由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解决”。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规定,及时兑现人民调解工作的各项经费,确保人民调解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
(四)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质
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提高进人门槛,规范进人机制,多方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法律人才,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一是上级司法部门定期抓好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对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
二是乡镇调委会在农闲时节,以及利用例会等机会,对调解员进行经常性短期培训。三是利用典型案例,针对调解员进行培训。各级
司法行政部门加强与各级人民法院在人民调解工作方面的业务联系,选派人民调解员到人民法院进行业务训练。同时请业务能力强的法官和律师经常指导民事调解业务,使人民调解员尽快提高业务能力。
总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需要人民调解,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人民调解。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民调解工作,坚定信念、知难而进、抓住机遇、勇于实践、与时俱进,才能巩固人民调解这座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基层社会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推荐访问:浅谈如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浅谈 如何做好 人民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