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9篇)

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9篇)

时间:2023-07-31 09:2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Lifeisnotperfect,ifyoufinditwrong.简单易用

  轻享办公(页眉可删)

  用文学理论分析作品

  文学理论是基于对以往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而归纳出来的一系列能够描述文学作品的内涵、解释文学讨论中的问题的理论建构存在。那么,如何用文学理论去分析作品呢?来看看吧。

  学会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________于生活实践,它属于艺术的范畴,艺术自然________于生活,这无可厚非,而艺术往往都会高于生活。

  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同的人可以体味出不同的感受,当然文学理论也不是一尘不变的,它其实来自于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阶级的各类人群对文学的见解和栓释。

  不过对于学习文学的同学来说,要想对一部好的作品有更深刻于其它人的理解,就要运用文学理论,拿起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去拨开那些作品表面层层朦胧的面纱,让作品的本真状态像古代希腊的雕塑一样,真实动人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更大的震撼和冲击。

  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

  【1】学习文学的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的角度,而应当更理性的去剖析它、解释它。

  例如海子的作品之一《亚洲铜》,如果不用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的科学体系去分析它,那么也许我只能读出无尽的浮想,读到诗作意象鲜明生动、联想丰富而大胆、视域广阔、节奏张驰有效和极具情绪感染的效果,而对于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却只是一种朦胧的美,就像一团云雾,早晚有散去的时候。

  但要是通过我们这半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它就可以挖掘出诗的更深层含义,甚至得出该诗价值之所在。

  文艺学做为一门学科,其理论基础是多元性的,它是教我们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一样作品。

  所以我就只选择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说《亚洲铜》。

  “亚洲铜”作为一个统领全篇的核心意象,在此具有深刻的双重象征含义,它既是贫穷祖国形象的精妙比喻--“亚洲铜”在视觉形象上容易让人联想起北方贫瘠广袤的黄土地,同时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形象命名与概括,表达了诗人对于民族苦难生存景况的深沉广阔的文化反思。

  “亚洲铜”指的也许就是中国广阔的黄土地,但“亚洲”的背后回想着东方文明的悠久历程;“铜”更是鸣响着历史与传说的神圣延续,它是兵器、祭器和乐器,是气势恢宏、悲壮崇高的代名词(所谓黄钟大吕是也)。

  “铜”奠定了这首诗抒情与述说的基调。

  作者关怀的是生命、土地和历史,是自然、艺术和诗歌,它们交织成大地上壮美的舞蹈,也使诗篇成为钟鼎轰鸣的颂歌。

  在读完全诗后,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我们发现“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上层建筑又基于经济基础,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社会上的问题促使诗人完成了该诗写实的完美艺术创作。

  “意识形态原则上只有在各种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

  【2】当然这里包括文学作品,既然包括我们学习它也当然要知道它。

  文学还可以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理论的一种重要的形态。

  文学社会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远的渊源。

  《傲慢与偏见》一部反应18、19世纪之交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事态人情的作品。

  通过欣赏根据该著作拍的电影以及对著作本身的接触,一般首先可以知道其是一部描写爱情的作品。

  尽管这部小说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奥斯丁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韦克翰姆、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

  同时,奥斯丁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当时的英国社会流行伤感小说,内容和写法矫揉造作,而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却独树一帜,并打破了这种笼罩在英国文坛上的压抑气氛。

  其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毕竟物极必反嘛!资产阶级革命和开化的意识,都是文艺学在社会角度上的体现。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掌握了文学理论的基础,就等于把握住了文学艺术审美的关键点,更是透过文学解读社会的重要桥梁。

  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

  阎嘉《文学理论》:文学作品论

  一、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一)如何理解作品的存在方式

  文学作品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它是传达其表现内容的媒介(语言、文字、书籍等实体)?还是由媒介所要传达的内容(思想、情感、形象等无形之物)?抑或是将内容传达出来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二)西方文学理论的观点

  1.西方传统的文学理论的观点

  2.西方现代的一些文学理论的观点

  (三)中国文学理论的观点

  二、文学作品所传达的内容

  (一)题材与主题

  1.题材的内容和要素

  2.主题:主题又称主题思想,是指贯穿文学作品始终、由形象和形象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意义和中心思想。

篇二: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文学社会学

  作者:丛婷婷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3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200000)

  【摘

  要】19世纪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盛极一时,社会学的发展势不可挡,文学本身与社会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使得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进行文学研究成为一种必然而又必要的趋势。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学研究,人们不再局限于文学内部,而是将关注的重点转向文学外部,积极探索文学从创作,到传播、流通,直至最终消费的全过程中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本文笔者试从文学社会学的诞生背景,其主要流派、研究对象及其发展与演绎对文学社会学进行归纳,并试从文学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出发,指出其研究方法的缺陷和弊端。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学社会学;经验实证主义

  关于什么是文学社会学,恐怕连文学社会学家们也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定义,而文学与社会又是个大得无边的话题。只能说,文学社会学关注的是文学的批评与研究,即从社会学的角度或利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文学。i从这一点来看,文学社会学的诞生无疑是为文学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一、文学社会学的诞生背景

  谈到文学社会学则不得不提到19世纪兴起的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方法。19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科学严谨的研究手段和探索方式也在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实证主义哲学应运而生。文学领域也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有了新的研究手段。

  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产物,正如布莱希特所说的那样“艺术是独立而不孤立的领域。”一部作品应当是作者所生活的那个大环境的综合产物。要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自然少不了对作品外部环境的探究,如果仅仅是作品内部分析那么对于作品的整体理解便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实证主义文学研究便着眼于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

  赫尔德认为,要了解一部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民族、国家、历史、语言以及世界观,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真的理解作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了解果实,就必须先认识果实生长的大树。此后,孔德,泰纳,舍雷尔等人又将实证主义文学研究进一步推进,各自提出了自己关于文学研究的看法和观点。其中泰纳在其著作《英国文学史·序言》(1864)中主要阐述了他的“文学发展三要素”学说,即:种族、环境和时代。泰纳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文学发展的“内部主源”、“外部压力”和“后天动量”,而作为德国实证主义文学研究集大成者的舍雷尔则更加强调“历史学的标准是一切文学研究工作的基础。”纵观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的发展可以看

篇三: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的社会学研究

  读尤·库岑斯基的文学评论

  “新批评派”的衰落使笔者联想到另一种文学批评的研究,即所谓“文艺社会学”,因为就研究的特点而言,“文艺社会学”恰恰与“新批评派”相悖而行。

  “新批评派”发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而在五十年代的西德,也曾流行过一种注重形式的文学批评,那就是以沃尔夫冈·凯塞尔(WolfgangKaier)为代表的学派。这一学派主张把文学作品当作“语言的艺术”来研究,一度影响较大,但到了七十年代后期,这一学派已逐渐失势,其原因也正如“新批评派”的衰落一样,是由于自身固有的弱点所导致,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文学作品是不能脱离产生它的社会而孤立地进行纯形式的分析和解释。在当今的西德文学评论界,除了一般传统性的研究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强调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他们认为,文学与产生文学的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用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作家的成长和作品的产生——这就是所谓“文艺社会学”。同时,还有不少研究者特别注意作品与读者的关系,研究作品如何被读者所接受;研究作品发生什么影响和作用;探讨作家或作品在历史的某个时期被人冷淡而在另一个时期又受到欢迎的原因;等等。他们把这种研究称为“接受美学”(Rezeptionthetik)。

  无论是“文艺社会学”还是“接受美学”,都属于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应该说,这类性质的研究并不始于七十年代,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了“文学的社会学研究”这种提法,而且也不仅仅限于西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些学者亦早就写过这方面的论著。他们对文学所作的社会学研究,与西方的“文艺社会学”在观点上有所不同,但方法大致雷同。为便于说明问题,这里不妨以民主德国著名学者尤尔根·库岑斯基(JürgenKuczynki)的文学评论为例,对文学的社会学研究作一概述。

  一、《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贝格——一个睿智明达的英国式德国人》是《形象与作品》中的首篇论文。库岑斯基在文中指出,利希滕贝格不仅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思想进步、优秀的讽刺作家,但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在本世纪对一位德国来访者所说:“我真不能理解今天的德国人对这样一位作家竟是如此忽视。”

  库岑斯基论证说,虽然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在十八世纪末叶的世界舞台上,最进步、最先进的国家却是英国,是英国代表着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这并不在于英国有了君主立宪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英国已发生了工业革命,它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因而英国的宪法、教育、哲学、伦理学都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更主要的是伴随着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工人阶级,他们的思想感情与当时法国的市民阶级显然不同。所以,深受英国影响的利希滕贝格在对待法国大革命的态度中站在英国这一边,完全是从社会进步的立场出发,这和当时德国的一些诗人(如歌德、席勒等)出于惧怕暴力而反对法国革命根本不同。同样,在文学领域内,利希滕贝格也是站在社会进步的立场上,推崇英国十八世纪的小说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而反对被德国的封建知识阶层所美化的法国古典派。

  利希滕贝格对陈腐落后的德国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尖锐批评充分表现在他那闪耀着哲理光辉的《格言集》之中。

  二、荷尔德林是德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伟大诗人,可是正当他才华正茂之时——三十六岁,就开始神经错乱。库岑斯基在《荷尔德林—

  —一个革命理想主义者的悲剧》一文中,通过旁征博引许多著名文艺评论家(贝歇尔、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契等人)对荷尔德林的评价指出:一、荷尔德林是一位“语言抒情、和谐、有力”、最优秀的诗人,在艺术上绝不逊色于歌德、席勒;二、荷尔德林所具有的毫不妥协的革命精神,是同时代的歌德、席勒和黑格尔不能与之相比的。库岑斯基说:“荷尔德林是一位革命者,而且是作为这样一位革命者:他明确地反对席勒和另外一些诗人逃遁到内心的王国。他在一首颂歌的片断中直言不讳地劝告这位诗人和艺术家(席勒)不要进行这样的规避。”然而,正如库岑斯基在论文一开始所指出的那样,人们经常举行纪念歌德或席勒的活动,总是用赞美的口吻谈论席勒的“反抗性”、“人民性”,而对席勒的“妥协一面”视而不见;同时却把另一位真正具有革命精神的诗人——荷尔德林几乎遗忘了。库岑斯基认为,荷尔德林短暂的创作生涯和不幸的悲剧丝毫不应影响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果然,最近几年在东、西德都出现了“荷尔德林热”。这虽不能说是由于库岑斯基个人一篇研究论文的功绩,但却能看到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对正确评价一个作家作出的贡献。

  三、诺瓦利斯是德国十八世纪的著名诗人。文学史家一般把他视为反动的德国浪漫派的主要代表,认为他沉湎于死与梦的神秘境界里。对此,库岑斯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迪尔泰对诺瓦利斯的看法和实际状况——几点考虑》一文中指出:一、诺瓦利斯死时年仅二十九岁,而且文学创作不是他的主要事业,因此,作为一个诗人的诺瓦利斯并不是他一生的全部。当我们评价他的作品时,必须分析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必须看到整个诺瓦利斯的为人;二、对诺瓦利斯的主要代表作《夜的颂歌》,一般文学史家认为全诗是对于死的歌颂,对于生的否定。库岑斯基则认为对于这部作品也要作具体分析,即这些诗歌的产生和诺瓦利斯的个人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一七九四年,二十二岁的诺瓦利斯在维登贝

  尔格大学通过法学毕业考之后,遵从父命到了坦史台特(Tenntedt),在父亲的一个朋友属任文书职务。坦史台特地处图林根森林和哈尔茨山之间,那里风景优美、一片幽静,远离喧嚣的世界,又加之诺瓦利斯公务清闲,因此在那安谧的环境之中,繁星密布、皎月如洗的夜空常常引起他的无限遐想,于是诗歌中自然不乏对夜之美的歌颂。其二,一七九五年,二十三岁的诺瓦利斯在坦史台特附近的格律宁根农庄遇到了索菲·冯·屈恩,一见钟情。当时索菲十三岁,不幸两年之后她就离开了人间,诺瓦利斯忧伤万分,于是在他的诗歌中又加上了对死的赞颂,而实际上无非是寄托了他对索菲的深情思念。其三,他的诗歌之所以含有神秘的色彩,也有客观的社会原因,这就是一七九○年贾法尼和伏特发现电流的动物(青蛙)实验传到了德国,引起了人们莫大的兴趣,可是又不能作出科学的关于电的解释。——当时种种不能作出科学解释的自然现象,以及不幸的爱情遭遇带来的宿命论观念和虔诚的宗教信仰,使诺瓦利斯时而陷入唯心论的神秘主义;四、然而,诺瓦利斯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一七九七——一七九八年,他在弗赖堡矿业学院学习矿山管理,自然科学的学习又使他具有唯物主义的一面。库岑斯基赞同达恩克对诺瓦利斯的分析:“神秘的虔敬主义的宗教信仰;泛神论和自然哲学的思想;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思考;反封建主义和反资本主义;既希望于一个未来的‘黄金时代’,又留恋历史上过时的社会形式——这一切都在诺瓦利斯身上形成一个矛盾的整体。”米尔蒂茨也说:“总把诺瓦利斯看作梦想家和幻想家,这是不对。”库岑斯基指出,不能设想一个梦想家和幻想家能有象诺瓦利斯和席勒之间这样密切友好的关系,例如诺瓦利斯在一七九一年十月五日致赖因霍尔德的信中就对席勒倍加赞扬,而且在诺瓦利斯的书信和著作中,许多地方表现出了理性。五、诺瓦利斯不仅是一位抒情诗人,而且还当过文书,学过矿业和自然科学,在盐场和矿山担任过管理工作……因此他也同样注意社会现

  实,关心当时的政治。他在一七九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致史雷格尔的信中说:“三个月来我脑子里想着一些事情。首先是诗歌,其次是政治,然后是物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年轻的诺瓦利斯对法国大革命也象当时许多人一样采取热烈欢迎的态度。尽管不少人至迟到一七九三年又转到了反对的立场,他们对罗伯斯庇尔的暴力感到恐惧。然而诺瓦利斯还是称赞罗伯斯庇尔的革命坚定性。这是他与许多同时代人的不同之处,也可以说是表现诺瓦利斯进步一面的突出例子。总之,库岑斯基认为,对于诺瓦利斯不能由于他的消极浪漫主义的诗歌而加以全盘否定,还必须看到他的全部为人。这种观点并不始于库岑斯基。对诺瓦利斯的评价,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评论家亦早有争论。只不过库岑斯基从文学的社会学研究角度作了进一步论证。

  库岑斯基对文学所作的社会学研究,范围相当广,德国的、外国的;十八、十九世纪的、现当代的文学,都涉及到了。这里当然不可能一一枚举。

  库岑斯基通过他对文学的社会学研究,确实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有益于文学批评的正确开展。其中有些论点已被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所接受,如关于《布登勃洛克一家》的主题的阐释(参阅《读书》一九八一年十一期载《寄的读者》一文);有些看法则是综合了其他文艺评论家的论述,库岑斯基只是作了归纳和必要的强调,如对荷尔德林的推崇;有些意见有待于进一步商榷探讨,如对诺瓦利斯的评价。

  从库岑斯基的文学评论中,可以看出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大致有如下这些特点:

  一、在作家和作品两者之间,把研究作家放在首要的地位;详尽地研究作家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形成、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包括作家所处的历史时代、整个社会状况、家庭与个人的社会地位、自身的经历和遭遇(如爱情的美满和失意、职业、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与之交往的人(父母、师长、亲戚、朋友、直至妻子)对自己的影响,等等。

  二、除了把作家当作一个作家研究之外,还注重考察作家的其他社会活动,特别强调作家对当时社会现实和重大政治事件(如革命运动)的态度,并以此作为评价一个作家的重要标准。

  三、对一部作品,着重研究产生它的各种社会因素;考察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当时社会现实的关系;特别强调作品的社会效果,即作品的思想性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从写作方法看,除了围绕上述这些研究特点进行考证、论述之外,还大量地引用作家本人的书信、日记、讲演以及作家本人作品中的内容作为论据,从而给人以事实胜于雄辩之感。例如,库岑斯基在《亨利希·曼——一九二三年的政治家》一文中就是围绕着亨利希·曼一九二三年写给当时德意志帝国首相施特雷泽曼的一封公开信进行分析,指出亨利希·曼当年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这种方法是库岑斯基著作的一大特色,也可以说是文学的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特点之一。

  随着西方以“新批评派”为代表的各种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衰落,“文艺社会学”或“文学的社会学研究”目前正大有方兴未艾之势,甚至有人把文学史与社会史并列起来。然而文学的社会学研究也同样可能产生另一种偏向,即只讲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而忽略文学创作本身的特殊规律。“新批评派”那种绝对的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就作品论作品,已显露出它致命的弱点;同样,“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如果一味强调文学创作的社会客观因素而忽视作家个人的主观因素,甚至以研究作家的生平来取代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分析,它也会产生严重的弊端,离正确的文学批评相去

  很远。当代苏联研究德国文学的学者塔玛拉·玛特洛娃在给库岑斯基的信中就这样直言不讳地说过:“在您这样一位社会学家看来,托马斯·曼、霍赫胡特、杜仑马特、西蒙娜·德博瓦尔等人,几乎是一个没有区别的整体。而对我们这些文学批评家来说,他们是相当不同的个人。我本人不认识霍赫胡特和杜仑马特。但我认识伯尔。无论是从世界观和生平来看,他都不是属于大资产阶级。在他的创作和思想中,甚至他的举止行动,确具有明显的(即便不是无产阶级的)平民特征。对评价一个艺术家来说,这类特征根本不是无关紧要的。”

  文学批评中的流派往往是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正确的文学批评则要博采各家之长而避其所短才能达到。

篇四: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篇五: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作者:马风出版物刊名:当代作家评论页码:68-74页主题词:汪曾祺小说;小说家;小说创作;社会学角度;习俗;历史内容;文化意义;认识价值;掌故;题材来源摘要:<正>汪曾祺是一位学者型的小说家。他学识渊博,博闻强记,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花草鸟兽,琴棋书画,均有深厚造诣。丰富、驳杂的知识,已经成为他的小说的主要的和重要的题材来源。尤其是色彩浓郁的风情、习俗,妙趣横生的轶闻、掌故,更为他器重珍爱,津津乐道。完全有理由这样认定:汪曾祺小说的框架,正是以这些风情、习俗、轶闻、掌故为主的文化内容支撑起来的。我把它称之为文化内容,是因为被纳入汪曾祺小说中的风情、习俗、轶闻、掌故,大都被小说家把它们与之共生的历史的、社会的肌体上剥离下来,割断了它们之间的血肉联系,从而具有了一种超越性,成为仅仅具有文化意义的纯粹的风情、习俗、轶闻、掌故。即使由于小说家的这种“剥离”和“割

篇六: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社会学读书笔记

  《文学社会学》这本书写的是关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对于作者奥威尔,我们所熟知的可能是《动物农场》、《一九八四》等政治讽刺小说,但其实这本书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每一种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态。当代很多有名的小说家都写过以反映社会的黑暗面为题材的小说。像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等。因此,当你想要了解一个作家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他的生活环境。读《文学社会学》这本书也算是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有机会从文学作品中感受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如果说我们想要理解小说、诗歌或者散文等等体裁,我们首先就要理解它们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形式,它们如何被创造出来,以及它们在哪些社会阶层中最为流行。

  这些不同的文学作品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创作时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那些我们从没有听说过的创作技巧,比如通过倒叙的手法来描述某件事情或者故事的发展。正是由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隔阂、对社会局势的担忧、对世界各国的报道等等原因,才使得人们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文学社会学》中提到“平民作家”这个概念。文学作品中的平民形象其实是具有双重性的。首先,作者对自己作品中所描绘的平民

  -1-

  形象是肯定的,认为平民作家一定有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然而,作品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总是光彩夺目,作者只是以作品中平民作家的口吻向大众讲述他们的故事。

  其次,作者把平民作家放到了更高的社会位置上去评价。他指出平民作家属于草根阶级,为大众创造文学艺术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他们还承担着“平凡英雄”的角色,他们虽然没有超凡的力量,却也是现实生活中的英雄。平民作家既是世界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世界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人。在奥威尔看来,人类就像大自然的一片叶子,社会的发展如同树木生长,是互相影响的,也会引起变化,作家的作品就像自然界的一条树枝。

  -2-

篇七: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学概论第?章?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名词解释:1、?学理论:是关于?学的研究。?学理论是?艺学中三个分?之?,它与其他分?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学中带?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的研究,但它本??必须建?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学理论作为?艺学的?个重要分?,它以?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具体地说,它以?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法为其研究内容。韦勒克、沃伦《?学理论》美国,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论及批评传统》?书中提出了“?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学理论的基本形态系统1:创作—作品—接受基本形态?学哲学、?学?理学、?学符号学、?学信息学系统2:?学?产—?学价值—?学消费基本形态?学社会学、?学价值学?学?化学第?章马克思主义?学理论与中国当代理论建设“?学活动论”马克思?先把?学理解为?的?种活动。“动物和??的?命活动是直接同?的,动物不把??同??的?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的?命活动。”“有意识的?命活动把?与动物的?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的?命活动:基本特征:?由?觉性?由:对规律的把握与超越?觉:有意识、有?的。?学是活动,是?本质?量的对象化。具体含义:P12主体活动、?的本质?量、客体展??学是“?学”。“?学反映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学是?的精神活动,属于意识范畴。?学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那么如何反映?

  1、机械反映:消极/被动/刻板2、能动反映:积极/主动/选择列宁?先?“反映”论来说明?学是对于?活的反映。《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命的镜?》“镜?说”?泽东进?步发展了?学反映论。?学反映是?种艺术反映。“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学是对社会?活的艺术/审美反映。艺术交往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产与消费的互动交往关系。?学是语?艺术,将?学?为理解为?种交往和对话。?学创作—?学作品—?学接受对话关系:?语者—符号系统—听众?类学?度:?学是?学。哲学?度:?学是对社会存在的审美反映。经济学?度:?学是?种艺术?产。社会学?度:?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符号学?度:?学是?种交往对话。P17第三章?学作为活动1.1.1?学作为活动?学活动是?的?种精神活动它是?所从事的?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1.1.2?学活动的构成1.世界P30?学活动的客观基础。?学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千世界,就是?学反映的内容)

  反映的内容:客观世界-主观世界?泽东:?切?学艺术取之不尽、?之不竭的唯?源泉。反映的?式:①模仿/摹仿论:逼真性②再现论:能动性德谟克利特——“艺术模仿?然”说《尚书、尧典》中的“诗?志”《?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为志,发?为诗”2.作者P31?学活动的主体,出发点。?学活动就是作者的表现活动。表现的内容:作者通过?学创作表达??的思想情感。表现的?式:①诗?志②?灵/情感/?我表现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P31①?先,表现论在?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模仿论认定?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学是作者?灵的表现,英国浪漫派诗?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然流露。”②其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成作?。模仿论虽不否认这?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看重考据式批评。③其三,表现论不强调?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是将?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起来,?扬“?学天才”的作?。?学表现与?常表现的区别:P32率性、?形式——“有意味的形式”3.作品P32?学活动成?的中介。作者的创造对象、读者的阅读对象。传统:内容与形式现代:?个故事有五百种写法对形式的强调P33①?学性代表?物: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论选》②?学本体论代表?物:兰塞姆《纯属推理思考的?学批评》4.读者P34?学活动的接受者,归宿点。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作者创造的?本才能实现其价值,成为真正的作品。

  读者的再创造:①诗?达诂。②?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3.2?学活动的发?与发展1.巫术发?说P37巫术:(约定俗成、?的和意义、?为?式)所谓巫术,就是?个约定俗成的有?的和意义的?为?式系统。常见主题:狩猎、战争、爱情、死亡英国弗雷泽在《?枝》中提出了巫术与?学的关系问题巫术原理:①相似律②接触律原始岩画/壁画、祭祀舞蹈《云南印象·祭?》杨丽萍、酒神祭巫术仪式逐渐演变为巫术表演,其中美术、舞蹈、?乐等艺术形式,得以形成与发展。2.游戏发?说①康德:艺术是“?由的游戏”。②席勒:游戏冲动?理基础:“精?有余说”/“过剩精?”说什么现象标志着野蛮?达到了?性呢?不论我们对历史追溯到多么遥远,在摆脱了动物状态奴役的?切民族中,这种现象都是?样的:对外观的喜悦,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游戏冲动4.劳动说P40把劳动作为?学发?的起点,主要有以下???的原因:①劳动提供了?学活动的前提条件②劳动产?了?学活动的需要③构成了?学活动的内容④制约了早期?学的形式名词解释本质?量的对象化、?学性、?学本体论游戏说、劳动说试辩证说明?学发展的诸种原因。第四章?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学是什么??学的通?含义是?学是艺术门类之?,是主要表现?类审美属性的语?艺术,包括诗歌、?说、散?、歌剧等体裁。2、什么是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有哪?种典范形态?试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说明。答:话语蕴藉是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余味深长的语?与意义状况,表明?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成的可能性。进?步讲,?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第?,整个?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1、含蓄:P71以少寓多,?中蓄?,?有尽?意?穷。有限的话语、?限的意味。例:古典诗歌篇幅短?:四?、五?、七?。但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却深刻、?阔。2.含混:P71单?话语,多重意义。不同的“读法”,带来不同的意义。不同的语境,带来不同的含义。?李,这?真不错。肯定,确实不错,乐于助?。否定,表?客套,后?嚼?头。反讽,真不错,就会向领导打报告。没有梧桐引不来凤凰,梧桐树多的地??然会有凤凰的降临,于是这个地?便取名为落凤坡。这本是?个?分普通的名字,然?,当它出现在《三国演义》这部?说中的时候,便具有了?定的话语蕴藉属性。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有?个和卧龙先?诸葛亮齐名的?物,他就是凤雏先?庞统庞?元。当我们读到庞统?军?落凤坡,?种不祥的预感便涌上?头。凤雏,落凤。果然,庞统与的卢宝马?起丧命于乱箭之下。以上是地名,让我们再看?个?名的例?。作为中国?学史上艺术成就最?的?说,《红楼梦》就?量的运?了话语蕴藉的?法。在《红楼梦》的第?回和最后?回,都提到了两个?物:?个是甄?隐,另?个是贾?村。这两个?名具有了?定的话语蕴藉属性。甄?隐,将真事隐去。贾?村,假语村?。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构成了这“满纸荒唐?”的《红楼梦》。在《红楼梦》的第?回,出现了两个??,?个是甄?隐的??,甄英莲;另?个是贾?村的夫?贾娇杏。?这两个???乎代表了整部《红楼梦》中??的命运。甄英莲,真的应该可怜;贾娇杏,侥幸,但是是假的。贾府的四个??: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连起来念就是原(元)本应(迎)该叹(探)息(惜)的?群??。这从另外?个?度表现出了《红楼梦》中??的命运。质本洁来还洁去,黛?葬花,?疑是整部《红楼梦》中较为出彩的?个情节。出彩之处就在于,在这个情节当中,作者运?了双重的话语蕴藉性。我们形容?个?孩长的漂亮,往往说她长的像?朵花。其实在?陵??钗中,林黛?本?就是?朵花。黛?即花,花即黛?。这是第?重话语蕴藉性。为什么偏偏要安排黛?葬花呢?其实作者这是在暗?黛?悲剧命运的开始。现在是黛?葬花,马上要葬的就是黛?了,正如刚刚所讲,黛?即花,花即黛?。这是另?重话语蕴藉性。果然,在接下来的故事中黛??销?陨。读罢这?段悲凉凄惨的故事,我们不禁会留下“?把?酸泪”。此处作者将话语蕴藉运?的炉?纯青,发挥的淋漓尽致,使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令??掌称赞,拍案叫绝,太妙了!在报告?学中,也经常运?话语蕴藉的?法。记得在?篇报告?学中有这样?句话:李??打“?门”??。“?门”在这?就运?了话语蕴藉的?法。“?门”在这?代指对?守门员的裤裆。如果我们说“李??射门,球穿档??”,这是两个球迷在谈论球赛。第六章?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产6.1.1精神?产与物质?产的含义P98①物质?产物质改造活动,基础与前提②精神?产:指的是?类为了取得精神?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的对于?然、社会的观念活动。观念活动,?绝对同步6.1.2精神?产与物质?产的共同性①?由?觉性②?的本质?量的对象化

  P1016.1.3精神?产的特殊性P101①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②以符号作为创造观念世界的?段。③富于个性及?由性。?学创造的客体:?学创造的课题主要有两种解释,?是客体即“?然说”,认为?学的客体是独?于?之外的?然。这?的“?然”最初指客观存在的?然界,后来泛指社会?活,另?种是客体即“情感”说。认为?学客体是?的?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活是?学创造的客体。?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产活动中的艺术?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源于客体?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活出发,以?活为依据,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的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甚?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从这个?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6.2.1?学创造的客体P104①客体即“?然”说思维基础:?学是存在的反映。“艺术模仿?然”“观物取象”②客体即“情感”说P107思维基础:?学是主体的?灵表现。“艺术表现情感”“诗者,吟咏情性也”6.2.2?学创造的主体①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P112艺术家作品世界②主体即“旁观者”或“移情者”P114从审美的?度来分析美的创造6.3?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主体与客体的三种关系①物质实践关系②认识关系③价值关系6.3.1?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征:P11①以情感体验为?理特征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6.3.2?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①客体“主体化”P119审美客体②主体“客体化”第七章?、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意识地依据??认识?活和评价?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种独特的领悟。?、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学创造活动的?股内在动?,它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或外在刺激所引发的。三、?理机制:想象与联想想象(Imagination)P132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已有?理表象进?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新结构的?理过程。想象的类型1)再现想象外在事物在主体头脑中的复现。2)?拟想象对抽象的东西予以形象化。3)虚构想象对已有表象的重构、加?、创造。有意想象与?意想象1)有意想象,?称随意想象,是指根据?定的?的?进?想象的?理过程。2)?意想象,?称不随意想象,是指??的的、?然?然的想象?理。(幻想)联想(association)P133由此及彼,在延展中所想的形象不断变化的?理过程。联想的类型1)接近联想——时间、空间2)类似联想——相似点3)对?联想——相?照灵感(inspiration)P134in+spirat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飞跃的?理现象。突发性:“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瞬间性:“来不可遏,去不可?”。苏轼:“作诗?急追亡逋,清景?失后难摹。”

  四、构思?式(试举例说明艺术构思的?式?)?少3种综合突出简化变形陌?化第?章?、?学的真实?学创造的价值是指在作品创造过程中,作家通过对特定社会?活的艺术表现和评价,创造出?定的?学价值。?学价值越?,对?与社会的影响越?。?学价值是?个包含多层次、多??价值内容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学的价值系统真善?学作品美?、艺术真实是指作家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的真正??、作家的真情实感等表现出来。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1、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活内蕴的认识A)假定的真实P155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活真实:现实层?、真?真事——?活逻辑艺术真实:观念层?、想象?物与事件——想象逻辑、情感逻辑B)内蕴的真实P153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透过现象揭?社会?活的本质与规律“深?事物的灵魂”能指——所指语?符号——内在意义2、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意性A)主观的真实P156?学创造客体的“主体化”?理真实:?理时间、意识流B)诗艺性

  运?艺术?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真实”。艺术真实与?活的真实、科学的真实相?较1、与?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内蕴的认识和感悟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三、美的创造审美理想P170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审美经验和?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点历史?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1、审美理想的特征P170A)以观念形式存在的最?典范B)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C)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2、?学形式之美P176——“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他指出,作品的各个部分、各个因素之间以独特的?式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们的审美情感。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概念的理解第九章?、现实型?学基本含义:现实型?学是?种侧重以写实的?式再现客观现实的?学形态。基本特征:P1801、再现型;2、逼真性注意:结合作品内容、?物塑造、情节安排,与其他?学类型的对?中来理解。1、再现性P180从作品的内容层?来看,它是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仿。2、逼真性P181从作品的创作?段来看,是指以写实的?法,按?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进?精细逼真的描绘。以“客观”的态度真实地再现?活原貌。“细节真实”“按实肖像”、“以形写神”现实型?学的典型形态:现实主义?学

  “现实主义”概念的提出:1855,《现实主义—G·库尔贝画展》?、?学作品的基本体裁基本含义?称?学样式,是指由塑造形象的不同?式、语?运?及结构形式等特点,综合体现出来的?学作品的表现形态。基本分类:?分法:韵?、散?三分法:抒情、叙事、戏剧四分法:诗歌、?说、散?、剧本?、诗P1921、诗歌的定义2、诗歌的种类3、诗歌的基本特征?、?说P1931、?说的定义2、?说的种类3、?说的基本特征第?章?、?本层次?本层次:通过对某个具体?学作品的结构分析,揭?作品内在审美形态上的个性。?本:有待于阅读的单个?学作品本?。?①?学?语层??本象②?学形象层?意③?学意蕴层??、?学?语层?指?学?本?先呈现于读者?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语系统。思考:?学?语与?常?语的不同??学?语的特点P2021.?学?语具有内指性?学?语指向?本中的艺术世界。2.?学?语具有?理蕴涵性?学?语突出了语?的表现功能,蕴涵了作者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理体验。3.?学?语具有阻拒性

  陌?化,指?学?语打破?常的语法规范,给?以陌?感、新奇感,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与兴趣。?、?学形象层?P203是指读者在?学?语的感染下,经过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唤起?系列相应的具体可感的?学形象,所构成的?个艺术世界。思考:如何创造?学形象??学形象的基本特征P2041.主观与客观的统?2.假定与真实的统?3.个别与?般的统?4.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学形象的?级形态P2081.典型………………现实型?学2.意境………………理想型/抒情型?学3.意象………………象征型?学?、?学典型?学典型的含义P209Type,它是?学形象的?级形态之?,是在?学?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的性格;在叙事作品中,?称为典型?物或典型性格。三、意境意境是我国古典?论独创的?个概念。意境的含义P217——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的两?因素:情、景物境实景审美想象空间意境情境虚情虚?、意境的审美特征1、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情景交融的三种创造?式:①景中藏情式侧重于景的描述,不直接?情,?切都通过逼真的画?来表达;“?切景语皆情语”。《过故?庄》故?具鸡?,邀我??家。绿树村边合,青?郭外斜。开轩?场圃,把酒话桑?。待到重阳?,还来就菊花。②情中见景式

  侧重于情的抒发,直抒胸臆,虽未写景,但景却历历在?。《?下独酌》李?花间?壶酒,独酌?相亲。举杯邀明?,对影成三?。?既不解饮,影徒随我?。暂伴?将影,?乐须及春。我歌?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情游,相期邈云汉。③情景并茂式抒情与写景并重,达到浑然?体的程度。《念奴娇·?壁怀古》?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故垒西边,?道是,三国周郎?壁。乱?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如画,?时多少豪杰。2.虚实相?,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实境: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3.韵味?穷,意境的审美特征。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与效果。三、意境的分类2.情感表现形态分类法:“有有我之境,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彩。?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间词话》四、意象?、?学意象(image):是指?类审美理想境界中,以表达某种哲理观念为?的,具有象征性、荒诞性等审美特征的表意之象。第??章?、传统叙事理论侧重内容要素,即“讲什么”?——形成?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理论。作品中的?物形象、性格特征分析。故事内容、发展脉络、线索的分析。?、现代叙事学侧重形式要素,即“如何讲”?——重叙述?称、叙述视?、叙事?为等分析。

  现代叙事学是以20世纪初以来的,俄国形式主义与法国结构主义?学批评为理论?长点。三、叙事是指?话语虚构社会?活事件的过程。四、基本特征:1.叙事内容是?的社会?为及其结果。2.叙事是话语的虚构。五、叙事的构成1.叙述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物、场景等。2.叙述话语,即讲述故事的语句。3.叙述动作,即讲故事的“叙述”活动本?。六、对?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处理1.顺叙:?本时间与故事时间序列?致。按照事件发展的?然进程来叙述。2.逆时序:?本时间与故事时间不?致。它由于违反了?们理解的事物发展顺序,?容易产?吸引?注意?的效果。倒叙、插叙七、视?:是指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观察和讲述的?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境的?场和聚焦点?区分。传统叙事视?研究?般根据?称来划分。1.第??称叙事视?以“我”作为当事?或事件的?击者。优点:叙述给?以真实可信的逼真感缺点:受“我”的见闻局限,反映对象受限,只能叙述“我”知道的事。2.第??称叙事视?把被叙述者当作“你”来交谈优点:若对话交流,平易亲切,容易共鸣缺点:限于两?之间的交谈,视野狭窄。3.第三?称叙事视?把被叙述?当作“他”或“她”,完全从旁观者的?度进?叙述、描写。传统:“全知全能”的第三?称视?优点:叙述?若上帝?所不知、?所不晓,不受任何视野的限制。缺点:给?感觉事件完全受作者控制,剥夺了接受者的探索。

篇八: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廊坊师范学院

  课

  程

  教

  案

  2013—2014学年

  第

  一

  学期

  课程名称

  文学社会学

  授课专业

  汉语言文学

  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刘平

  所属系别

  中文系

  教

  研

  室

  外国文学与文艺理论教研室

  教材名称

  出

  版

  社

  版

  次

  年

  月

  日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首页)

  系别:中文系

  教研室:外国文学与文艺理论教研室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总学时

  授课专业

  任课教师

  32文学社会学

  学分

  汉语言文学

  刘平

  2课程类别

  课程所属专业

  讲授

  学时

  授课班级

  职

  称

  32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上机

  学时

  实验

  学时

  讲师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掌握主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并通过社会学方法的具体讲解指导学生掌握文学社会学的批评方法的使用。

  1、文学社会学的历史演变。

  教学重点、难点

  2、社会学代表理论家的理论观点。

  3、文学社会学批评方法的使用。

  参考书:

  1.《文学社会学新编》,方维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现代文艺社会学》,姚文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安东尼·吉登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教材和参考书

  4.《詹姆逊文集-新马克思主义》,乔纳森·H·特纳著,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5.《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王逢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弗朗西斯·马尔赫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社会学的想象力》,C·赖特·米尔斯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8.《物质文化读本》,孟悦

  罗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阿尔弗雷德·韦伯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章节备课)授课题目(章节)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文学社会学学科建立的学术背景,并进一步了解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要点(含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学社会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文学社会学的研究重点。

  理论课

  授课时间

  第一章

  导

  论

  第1周

  至第2周

  共4学时

  教学进程

  第1教学周:重点讲述文学社会学学科创建的背景。

  第2教学周:讲述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以课堂讲述为主。

  思考题(讨论题)及作业:

  1.文学社会学学科建立的当代意义。

  2.如何看待文学和社会学的学科交叉?

  参考文献(含参考书、有关资料出处、相关课程网站网址等):

  1.《文学社会学新编》,方维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现代文艺社会学》,姚文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社会学的想象力》,C·赖特·米尔斯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4.《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阿尔弗雷德·韦伯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5.《詹姆逊文集-新马克思主义》,乔纳森·H·特纳著,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6.《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安东尼·吉登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第一章

  导

  论:文学社会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

  一、作品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

  对于“文学社会学”这个概念,在学界存在着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它究竟属于研究文学的学科,还是属于研究社会学的学科。如果是研究社会学的学科那是否还是研究文学的学科应该关注的呢?

  其实仔细思考这个问题,问题的关键来自于从哪个视角来看“文学”这种存在,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形式主义流派,让我们认识到研究文学可以有两种方法,即“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1、内部研究

  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的《美学》(1902),无疑是所有唯心主义文学理论中一言九鼎、影响巨大的文献。他的“艺术即直觉”“艺术即表现”的学说,以其鲜明而大胆的表述及内在张力,将整个问题推向极端。克罗齐的见解,源自他对马拉美等人的现代诗的体验,他认为马拉美的诗呈现出语言的新维度。克罗齐的观点见之于后来不少文学艺术理论流派: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NewCriticism)都明确地以他的理论为基点;罗兰·巴特的“新批评”(nouvellecritique),其实同样是克罗齐所宣扬的思想。

  克罗齐将诗学和文学分析归入语言学研究领域,这在以后体现于雅各布森的“文学性”研究,后者认为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同样,对罗兰·巴特来说,文学是语言的构造,解读文学不能靠历史和社会视角,而要借助与之相关的语言学。同克罗齐一样,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史很少与文学有关,或者根本没有关系。如果说语言本身是还未实现的文学,那么,文学则是语言的兑现。罗兰·巴特“新批评”的同路人布朗肖认为,艺术作品的旨归不是纯粹的表象:雕塑让大理石闪光,文学炫耀语言。所有继承克罗齐的衣钵所发展的学说,都在根本上认定文学与文字艺术的等同关系。另外,索绪尔的观点,即符号问题始终是历史和文化的常规问题,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语言问题成了一百多年来西方文论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大论题。

  提倡内部研究的人认为,作者作为一个存在或存在过的人,已经不是必须纳入内部研究的因素了。从作者引导出作品,或者以作者看作品,无法看到作品的“精髓”,或者一个伟大的天才。作者的个人状况、奇异性格、嗜好和弱点介绍得越多,作品就越加神秘。奢谈无聊的日常生活,也可能出于神秘化的策略,试图以此展示那些不知来自何处的创造力。作品是人创造的,这自然千真万确,但是不能构成阐释。因此,竭力从一般社会状况演绎出伟大的作家及其作品,只能是极为荒唐之举。否则,伊丽莎白时代不应该只出一个莎士比亚,法国第二帝国中应该比比皆是波德莱尔,而中国现代文学中则到处可见鲁迅。

  从以上文字可以见出,主张内部研究的人对“外部研究”是多么反感。他们认为自己同艺术作品贴的很近,他们要保护艺术作品的精髓,以免其受到从事外部研究的人的糟蹋。在他们的观念里,作品的内部

  研究和外部研究之间似乎有着严格的界限。

  当我们冷静思考内部研究时,我们不得不说,它们的积极之处在于逼迫人们重新思考传统模式的合理性问题,并将新的命题植入当代文学批评。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的语言研究在文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中是否具有优先权甚或排除其他一切方法的权利?

  假定文学作品化约为纯粹语言的东西,而不能表情达意,那它基本上无法翻译成其他语言。但实际状况是,世上存在翻译。

  所以,内部研究还是无法阐释文学的所有存在的。

  2、外部研究

  其实,也并不是所有现代理论都沉湎于语言绝对主义,什克洛夫斯基后来也要求在考察艺术作品时,不应当采用完全封闭的方法,而应顾及其他相关作品。形式主义流派最终也把文学进化、类别竞争等纳入他们的视野。沃伦也同样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纯粹以形式主义的标准去对文学作充分的评价是可能的吗?”

  艺术产生于社会,却常常试图逃离社会,可是不间断的外部影响使它同社会连在一起。如果说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人的行为的产物,那我们一开始就必须承认,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是社会的一员,他无法摆脱不同层面上的社会化影响,其作品亦无法摆脱“社会性”。从这一意义上说,一件艺术品的诞生史永远是由个体和社会共同决定的,其中包含作品的内容、形式、技巧、指向等。彻底放弃文学的思想因素及其同历史和社会的关联是行不通的。从本质上说,没有为自己而存在的作品。文学作品一般都是有的放矢的,作品同读者或观众的关系,无疑也是属于艺术作品的基本事实。

  前文分析的“文学性”与“社会性”的不同研究取向,便是我们论述文学社会学的语境。

  3、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语境

  从文学创造到文学消费是一个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过程,这一过程不能不受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而浸润着社会思潮,反映着社会风貌,直接或间接地回答社会问题,即或文学创造和消费的是一些空灵的、超脱的、虚玄的、恬淡的产品,也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纯净”而不带社会性。因此,社会学的视角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文学社会学无疑是文学理论一种重要的形态,而且在所有的形态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文学社会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远的渊源,中国古代可以上溯到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在西方,文学社会学的初坯可以追溯到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B.Vico)。他在其社会学著作《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并以古代希腊社会研究的成果来考察荷马及其史诗创作,从而开创了把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其后法国学者孔德(A.Comte)、斯达尔夫人从实证社会学出发,对文学社会学的建立都有所推动。但在这方面取得比较重大成果的是法国的艺术理论家丹纳(H.A.Taine)。他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

  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而真正的文学社会学属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一系列文艺论著是从文学社会学角度考察文学活动的典范,普列汉诺夫、卢卡契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文学社会学也有重要的贡献。

  二、“文学社会学”的历史

  1、文学社会学的萌芽期

  (1)卢梭、席勒及“时代精神”

  文学社会学有它自己的历史。就欧洲范围来讲,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文学和社会的关系是在进入市民社会之后才成为一个较为固定的论题。其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思考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其出发点不是文学整体,而是市民社会的文学,不是任何一种社会,而是资本主义社会。这里既说资本主义又说市民社会,指的显然不只是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封建社会之后经商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再到晚期资本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

  法国思想家卢梭一开始就领悟到高雅的文化与社会财富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一个新的、关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层面上探讨问题,他认为艺术与人类不断膨胀的需求紧密相关,而这种需求来自人类为了实现自我的肆无忌惮的私有观念,导致人类原初之善良和人性的丧失。卢梭借助“自然人”和“文明人”这对范畴来揭露社会。认为科学和艺术用鲜艳的花环遮掩了私有欲的链条。卢梭第一次以批判的目光审视具有社会代表性意义的艺术和文学与奢侈的物质社会之间的联系,第一次将文学艺术同匮乏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明察出底层市民被排除在高高在上的文化之外,而他们却为这个文化做出了牺牲的现象。在卢梭看来,艺术家与作家不仅在经济上依附于他们所服务的社会,如果他们想获得社会的理解和认可,他们就不得不认可和接受不少社会实际状况。同时,卢梭讨论了审美力的问题,认为只有出现一个新的社会以及文化生活的新的社会形态,新的审美趣味才有可能出现。

  席勒在1784年的一次题为《一个好舞台究竟能起什么作用》的讲演中,认为舞台能够成为宗教的伙伴,真正的戏剧艺术能够同宗教一样起到教育作用。

  卢梭和席勒所倡导的思想,都与一种“危机意识”紧密相连。之后,以启蒙运动为思想准备的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震撼力,很快显示出市民阶层自我意识的局限性,与暴力和专政连在一起的观念形态越来越受到根本性的怀疑。进入19世纪,更推动了危机意识的蔓延,促使了关于文化、艺术、文学的“社会学”思考。对于这类问题的思考基本上属于哲学的事情。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一种新的声音越来越响,即哲学方法不再能把握和认识社会状况和现象;对社会现象的把握必须依靠一种独立的方法。波纳德开始的社会学探索,大有与哲学作对的意味。

  (2)19世纪与“文学社会学的”滥觞

  文学社会学真正起源于法国浪漫主义时期,源于一种先验的、对某种文化整体的认识。

  斯达尔夫人是最早研究文学和社会之关系的人物之一。《论文学》的明确目标是,考察宗教、风俗和法律究竟如何影响文学,而文学又是怎样影响宗教、风俗和法律的。

  孔德强调人的智力状况对一个时代的艺术的影响,以及一般社会现实和环境对于艺术所起的极大作用。在判断文学和艺术的特色是,孔德的观察基点是它们在社会文化整体中的作用。

  孔德提出的问题,直接通向了丹纳的理论,丹纳持实证主义文学艺术观,即种族、环境、时代决定说。

  迪尔凯姆以其社会学理论和具体研究,充实了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使社会学方法获得了实质性内容。他认为社会事实先于个体生命而存在,它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塑造人的意识。人类大多数意向是在外界引导、熏陶和强制下形成的。

  2、20世纪上半叶的理论思考

  就概念史而言,我们很难断定明确的“文学社会学”之说究竟始于何时。在德国,一些研究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默克尔在《德国文学史研究的新任务》中,试图界定一种有别于审美价值判断的文学史研究的新方法及其领域,并称之为“社会文学方法”。他认为运用这种注重文化环境、时代气息、特别是文学生活整体的观察方法,能够补充和丰富其他文学史研究方向和方法。

  科恩-布拉姆斯泰认为,作为研究社会的学科,社会学离不开社会批判精神。

  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在西方文学理论界是最具说服力的东西。豪泽尔注重社会与文化和艺术的“相互作用”。在他看来“民间艺术”“通俗艺术”“精英艺术”这三种审美基本层次,同乡村居民、城市居民和有产阶层这三类社会基本阶层具有直接联系并且这三种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并在历史中变迁。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1945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文学理论领域内部对文学社会学各种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总体上来说极为拘谨。蓬勃发展的“新批评”和“作品内涵研究”及其反社会学视角的文学批评,使得文学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观念占据强势地位。文学社会学的认识方法多被看做通俗文学的研究手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法兰克福学派的艺术理论)

  5、文学社会学的定位

  所谓文学社会学,简言之,就是对文学进行的社会学研究。一方面,研究文学对社会的反映及作用,另一方面,研究社会对文学的需求及规范。

  文学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文学作品的社会起源、社会功能、以及文学创作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是考察文学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按照文学社会学的创立者之一、法国学者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1918—2000)的观点,文学社会学的任务不是去寻求美学价值的尺度,而是为了“更好地去理解某些决定文学事实的社会现象”。他将文学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概括为研究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

  三、“文学社会学”总论

  1、文学社会学在文艺学和社会学中的地位

  (1)文学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学

  一般来说,但凡“XX社会学”,一定是对XX(研究对象)进行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人员无疑是其中的主角。有意思的是,“文学社会学”除外,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国大陆。翻看近二十年国内的学术研究成果,绝大多数属于文艺学研究。就连2011年面世的《文学社会学新编》一书,也是作为“文艺学系列教材”之一而出版的。这其中可能原因很多,但无论如何,社会学研究人员的缺位都是令人惊讶且不可思议的。

  文学研究重点关注的是作品本身,以及作品本身所包含的美学价值和文化理论价值,如作品是如何构思的、蕴含着什么样的重要内容、用了那些写作技巧(如明喻、暗喻、倒叙等)等等。至于揭示作者生平、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所包含的社会意义等,虽然文学研究中最为常见,但也只是运用社会学视角对文学进行的外部分析,归根结底还是借用社会学的方法。

  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也逐渐认识到了这点。学者方维规就明确指出:一方面,“文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建立在经验和实证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研究检视文学的一个视角,即“社会-文学”视野。后者说的是方法或重点,因此无所谓独立的学科。文学研究中的“文学社会学”与学科之“学”无关,而是方法学的“学”。

  (2)文学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学

  从文学社会学的萌芽开始,它就是以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的面目呈现的。当然,由于其和文学的紧密关系,一开始研究文学社会学的,都是文学家或文艺理论家。法国浪漫主义女作家,文学批评家斯达尔夫人,是最早研究文学和社会之关系的人物之一。她的《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简称《论文学》,1800)一书,就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是:考察宗教、风俗和法律究竟如何影响文学,而文学又是怎样影响宗教、风俗和法律的。

  之后,埃斯卡尔皮将文学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概括为研究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则更具备了鲜明的社会学色彩。“文学虽说特别,但无可非议,它是图书业的‘生产’部门,而阅读则是这一工业的‘消费’部门,知道这一点决不是无足轻重的。”这样的内容,显然不是文学研究的对象。

  德国斯图加特1976年版《社会学词典》第400页对文学社会学的解释是:“艺术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它致力于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对社会作用及社会对它们的反作用下达定义、进行分类和阐释。”(在西方学者的论述中,“文学社会学”和“艺术社会学”两个概念时常并用,一般论述同样的问题。)显然,词典也是将文学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分支来定义的。

  直到最近,英国亚历山大(VictoriaD.Alexander)的《艺术社会学》一书,依然把艺术社会学视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2、文学社会学的传统与挑战

  文学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有二:一是文学对社会的反映与作用,二是社会对文学的需求及规范。

  首先,文学社会学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优秀的文学作品对社会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如果没有远离国土参加战争和被海盗所囚禁的经历,塞万提斯写不出《唐·吉诃德》;如果没有淘金和航海的经历,杰克·伦敦也写不出《海狼》那样的探险小说。同样,面对二十世纪初中国混乱的社会形势,鲁迅的那些批判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作品,深刻揭示了旧社会的腐朽本质,有力地促进了国人的觉醒。看完鲁迅的作品,可以这样说,无论你怎样自豪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就与辉煌,都不可避免地会感到心情沉重,会为那一时期的中国在封建礼教禁锢下的不思进取以及思想麻木感到愤怒,也都会油然而生出砸烂旧世界、建设新中国的雄心和行动。

  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会对社会进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可以让人认识社会百态、可以对人进行精神教化、也可以用来愉悦身心。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序言《毛诗序》中的句子,表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了文学对社会进步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到了近代,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就曾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教育了千千万万年轻人为了崇高理想而坚忍不拔地努力奋斗。

  其次,文学社会学认为,社会是文学发展的基础,对文学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文学社会学认为,文学是社会需求的产物,最终受社会的制约。“当作家和读者属于同一个社会集团时,他们的意念就可能互相吻合。文学上的成功就寓于这种吻合之中。换言之,一本成功的书就在于它表达了这个集团所期待的东西,使这个集团认识自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文学属于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而经济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所以,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制约。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社会经济活动对文学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内容上看,文学作品所揭示的各种社会关系,表达的各种观点、情感、审美趣味,再现的各方面的社会生活,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无不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从文学的发展上看,经济基础是决定文学发展、演变的根本原因。当然,经济基础对文学发展、演变的制约和影响,往往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缓慢的,甚至是不同步的。

  3、文学社会学的学科界定:文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

  就社会学而言,它是把文学视为人类和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来研究的;对文学理论来说,它是在文学研究中注重文学的社会性。

  (1)文学理论中的社会因素与文学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因素

  文学理论中的社会因素,是强调理解文学作品时必须观照社会和历史事实,这里的社会学概念,从考察对象到方法,都是认识文学和作品的一个视角。它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历史联系对文学创作所起的作用,并通过特定事实和现象,认识文学与社会的历史联系对文学创作所起的作用。这种“文学——社会”的方法注重个体事实,并认定社会事实与文学存在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而文学社会学注重的是典型现象,不认为现象和文学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社会现象只是多种可能的文学行为之前提。

  (2)文学研究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学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视野中的文学关注的是文学的本质,而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学关注的只是文学这种存在。

  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文学社会学并非一个学科,而只是一个视野;由是可以对“文学社会学”概念做一个区分:一方面,文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建立在经验和实证基础上。另一方面,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研究检视文学的一个视角,即“社会——文学”视野。

  四、“文学社会学”的方法

  1、冲突理论

  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发端于马克思,但其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主要归功于两个早期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和齐美尔。

  20世纪50年代,在两位德国籍社会学家达伦多夫和科塞的努力下,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有关冲突的思想开始在美国浮出水面,并在社会学理论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马克思:马克思表明,暴力冲突会导致社会组织、特别是稀缺资源分配模式的大变革。后来的理论家们寻求对产生冲突与变迁力量的解释时,含蓄地借助于马克思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社会中充斥着在稀缺资源分配上的冲突,充斥着有价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使被统治群体动员起来反对统治者。

  韦伯:韦伯认为冲突的发生高度依赖能够把被统治者动员起来的“魅力型领袖”。与马克思不一样,韦伯不认为这种领袖的出现是必然的,因此,不平等的系统中并不总是发生革命性的冲突。韦伯认为,魅力型领袖是否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历史性机会的问题,但是如果这样的领袖出现并挑战传统的权威,把因为精英垄断资源和社会等级低层的人们获得财富权力与声望机会的缺失所造成的不满动员起来,冲突与结构性变迁就有可能发生。

  革命成功之后,领袖面临巩固其成果的组织问题,在冲突成功地动员起来之后,为了将追随者组织起来,领袖们创建了正式的规则程序结构,使魅力常规化,如果兴起的是法理型权威,权威以平等施行的法律与规则为基础,个人表现与能力成为一个人在科层结构中地位获得与提升的基础,在这种条件下,冲突的可能性将减小。但如果常规化产生新的以类别为基础的不平等模式就会兴起新的传统权威体系,成员的地位就会与党派,身份、阶级地位高度相关,新精英掌握了资源,等级体系中的流动受到阻滞,新的冲突也就在望了。

  齐美尔的贡献在于对基本社会过程形式的理论陈述,即他所说的形式社会学。他和马克思一样认为冲突无所不在,但他和马克思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冲突最终会变为革命性和暴力性的,并导致体系的结构性变迁,齐美尔则经常分析冲突的积极现象,认为冲突能提高团结、整合,产生常规变迁的不那么激烈和暴力的冲突。对齐美尔来说,对共同利益的认识,在一般情况下,会导致高度工具性的和非暴力的冲突。在劳资关系领域齐美尔的命题就比马克思的语言更加准确,暴力经常发生在工会成立之初的劳资纠纷中,这时利益与目标的展现并不清楚。当利益与目标得到澄清,暴力冲突已逐渐被不那么暴力的谈判所取代。

  2、批判理论

  186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TheGermanIdeolog),该著作中的大部分内容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YoungHegelians)的。马恩的批判包含着某些基本的观点,这些观点充当了“批判理论”背后的原动力,即认为社会理论必须批判压迫性的社会体制,并且提出一种解放全人类的替代性选择。当代批判理论的核心要素是在这本书中第一次明显提出来的:这本早期的著作中一方面存在着对意识和反思之间联系的强调,另一方面存在着对社会现实的强调。这种二元论成为了当代批判理论的核心。

  马克思使用“实践”这一概念来描述理论和行动的联合。马克思明显带有由启蒙运动鼓舞而引发的坚定信念,即被统治者拥有实践的能力,他们也将最终能运用他们的行动能力去改变现代性的本质。

  韦伯的悲观主义:早期批判理论家的两难境地。

  韦伯关注的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韦伯对这个转变过程的叙述和解释表明了他对马克思通过革命运动而建立新乌托邦社会所持乐观态度的强烈批评。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理性是“手段/目的的合理性”,即为达到确定的目的而寻求最有效的手段。韦伯指出,理性化过程涉及的是手段/目的的合理性不断地向生活的更多领域渗透,并最终导致传统方式的瓦解。由于科层制在经济和行政领域内的膨胀,由于市场允许人们更合理地追求个人目的,于是,传统道德的大厦便瓦解了。

  按照韦伯的观点,法理体制的“铁笼”给人类的选择带来了更大的限制。不同于马克思的是,韦伯并不认为这种形式暗含潜在的革命可能。相反,他认为社会世界将无可奈何地被这种非人格化的科层制力量继续统治下去。

  韦伯和马克思的不同必然使第一代批判理论家们去协调韦伯那种比较精确的经验评估倾向与马克思那种具有乐观色彩的人类解放观点之间的关系。这成了早期批判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第一代批判理论家通常被称作法兰克福学派,因为他们聚居在德国并有着明确的相互约束,他们致力于解释20世纪的压迫事件,他们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如何将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梦想与韦伯构想的现代社会的全部事实协

  11调起来。出现了三个核心人物:卢卡奇、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他们也直接影响了最多产的当代批判理论家哈贝马斯。葛兰西提出了关于意识形态霸权的理论,阿尔杜塞则发展了“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的理论,突出强调在一个社会中国家是利用意识形态去维护其统治。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的批判理论,无论是物质的批判理论还是文化的批判理论都已经成为社会学中相当重要的理论取向。

  3、交换理论

  当现代社会处于分化状态并且行动者追逐各自狭隘与个别利益之时,是什么或哪些社会力量使现代社会没有崩溃?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明确阐明了“供求法则”,指导了整个19世纪的社会学理论。他认为,理性行动者在公开和自由市场里追逐自己利益时,伴随着道德和符号力量力量以及有关秩序的“看不见的手”。由这个发现开始,出现了交换理论。

  人类学家弗雷泽提出了人类学中的交换理论,他研究了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交表联姻,他发现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明显喜欢交表联姻(在西方文化中指姑表和舅表)而不喜欢平行表联姻(在西方文化中指姨表和堂兄弟姐妹),在解释中,弗雷泽引用了“经济动机”的法则:一位澳大利亚土著人如果没有相应的财产去讨取老婆,一般地,他就会被迫用自己的女性亲属进行交换以得到她。这样,社会中个人的物质或经济动机就能解释各种社会模式。同时,他还指出,一旦由经济动机产生的某种特定模式在一个文化中建立起来,就会限制其他潜在的社会模式的出现。

  4、互动理论

  在欧洲,社会学理论的开拓者们基本上都是关注宏观层次的现象,直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的理论家们才开始转而分析微观过程。他们开始明白,在某种意义上,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体的行为和互动所构成和保持的;从而,他们开始致力于发现人际互动的基本过程。

  米德从两个假设出发:(1)人类机体生理的弱点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谋求生存;(2)人类机体内和机体之间的那些有利于合作,从而有利于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被保存下来;从其出发,米德重新组织了其他思想家的概念,将心智、社会自我与社会的出现和延续进一步贯穿在互动之中。

  5、结构理论

  作为知识分子一项事业的社会学,都以“社会结构”或“结构”概念为中心。早在马克思理论的论述中,就存在着结构的成分,马克思认为不平等模式在进行着自身的“再生产”,他就将社会结构看做由个体之间反复的社会际遇“再生产”而成:当行动者使用资源为自己谋利的时候,就再生产了社会关系结构。比如,能够控制位置的人,有权获取强力的人,操纵者通讯渠道的人,以及决定信息流向的人就能够以一种再生产不平等的方式,“构造”与那些一无所有的人的际遇。在此过程中,控制者再生产结构,但结构与个人利用资源而互相际遇是分不开的,也不“外在于”具体情境中的行动者以及他们的互动。

  12马克思认为,物质社会安排包括的社会关系模式是可以自我转化的。比如,资本家肯定会在城市里的机器周围集中大量的劳动者,这使工人们可以在一起交流他们的不满,并在政治上组织起来改变资本主义的真正本质。这样,资本家私人占有利润就与社会化组织生产进程相矛盾;这个矛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出冲突性的社会关系,即工人革命,会改变和转变社会关系的本质,并由此改变社会结构。

  涂尔干对所有形式结构社会学的发展之影响无人能及。涂尔干看待结构的方式是“统计分析”的形式,即把社会事实进行分类,继而研究“组成部分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联合的方式”。后期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涂尔干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使所谓神圣圣礼和仪式得以符号化的诸如图腾等圣物及神圣观念,实际上是对社会的崇拜。当个人感觉到或意识到超越他们的社会力量,就需要用宗教的符号表现这种力量,并通过仪式的表演来激发以符号为准绳的情感。在宗教仪式的过程中,个人不仅表达对超自然力量的忠诚,而且也使社会结构合法化。涂尔干由此认为,宗教是对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和结构的崇拜。

  近三十年来,吉登斯已成为对社会科学假象进行批判的最杰出的学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综合了多种不同的理论传统而成他很早就为之命名的“结构化理论”。

  13

篇九: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从文学接受的视角论文学作品的解读

  ——以《历史的天空》为例

  【摘要】:文学接受其实就是我们对文学作品的一个解读过程,而文学接受本身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他们分别是接受者对作品艺术形式的审美感知及其所引起的感性快适;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审美体验及其带来的情感和想象的愉悦;以及对作品中关于宇宙、历史和人生的深邃思想意蕴的领悟及其所带来的超越感、升华感和自由感。人们处于某种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接受和解读,而通过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解读我们又从中有所感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境界。

  【关键词】:文学接受

  作品

  解读

  文学作品的解读,就其过程而言,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和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他们都是文学作品的解读者,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人生理想,不同的文化修养,不同的性格气质和不同的文学解读心境,都有可能造成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从而直接影响到其个人在文学作品解读过程中形成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形态和话语产品,其最基本的属性是审美的价值属性,所以在我看来文学接受就是一个审美活动的过程。文学作品给它的接受者一种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想深度等方面吸引读者、感染读者、震撼读者并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和心灵净化的价值属性,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属性。然而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属性本身也是分层次的,“大多数美学家们赞同把它们概括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等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三个层次。他们分别指接受者对作品艺术形式的审美感知及其所引起的感性快适、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审美体验及其带来的情感和想象的愉悦,以及对作品中关于宇宙、历史和人生的深邃思想意蕴的领悟及其所带来的超越感、升华感和自由感。”①而在我看来这三个层次大致可以总结为:首先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消闲、娱乐与放松的功能是文学接受的基本价值、其次就是读者为了某种需要或目的来进行阅读、最后就是读者在通过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反思,从深刻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含蕴中把读者召唤到领悟、升华和超越的境界。

  徐贵祥是近年来人气较旺的当红作家,身为军人,他被认为是一位正面强攻战争文学的实力派作家,先后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大奖,并于2005年以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获得国的英雄,抗日英雄就是抗日英雄,英雄既有民族特色也有时代的特色。《历史的天空》之所以好看和耐看,就是因为它写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英雄的特色。

  《历史的天空》主人公梁必达早年大名梁大牙,小镇雇工,日军打进家园后,逃到凹凸山,游击队司令员杨庭辉苦口婆心地动员梁大牙参加八路军,梁大牙认为土八路要粮没粮要枪没枪,当八路实在委屈了自己。但是梁大牙的主意改变得很偶然,就在此时,门外暗了一下,进来的是两个青年女子,看着这个俏模俏样女八路,梁大牙的脑子一热,对杨庭辉说:“也好,这个八路咱就先当着试试。”就这一步,梁大牙从此就走向了战争和政治,并一步步显示了自己的卓越。一位评论家曾说,徐贵祥的创作是一种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他把战争写得更像战争了,把历史写得更像历史了,把小说写得更像小说了。的确如此,这部作品将深刻的思想性、完美的艺术性和最大限度的可读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真的亲历了那段历史、亲历了那一场场战争,又仿佛真的经历了那样精彩绚丽、丰富壮美的人生。这就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这就是这部作品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它令我们享受了一场精神的盛宴。它让我们从梁大牙身上、从张普景身上、从所有那些平凡而又可爱可敬的人身上,看到了永远不会黯淡的人性光辉;也是它,让我们看到,这些平凡如我们的兄弟姐妹的人们,谱写了一曲辉煌的战歌,构起了我们无畏的、充满希望的民族。

  这样的一部具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以及巧妙的情节编织在一起的优秀小说必定会成为人们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茶余饭后人们都会读读它,把它作为一种消闲的生活方式,可是有的人就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么多文学作品,同样是为了娱乐消闲为什么就选择了这一部呢,难道就不可以选择其他的?这就和文学接受的第二个原因有关了,文学接受的过程不单纯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文学接受者必定会有接受者的一些目的在里面。埃斯卡皮在《文学社会学》里说道:“文学消费与文学阅读并不是一码事。人们买一本书,可以不是为了看,而是出于其他目的;人们看一本书,也可能带着其他目的。”②就好比从上世纪80年代起掀起的“张爱玲热”,至到今天还一直持续不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那个时代在出版商和传媒肤浅的炒作下,大多数的读者阅读张爱玲已不再仅仅是出于阅读兴趣,而是把读张爱玲的作品作为炫耀时尚的资本,通过这种阅读来识别自己的文化身份,感染上张爱玲的贵族气,确认一种优越感,作为财富和文化修养的象征。

  同样,对于《历史的天空》而言,同样有着相同的文学接受的目的,阅读《历史的天空》不仅仅是为了消闲、娱乐的目的,还有着更加深层次的意义。《历史的天空》书写的是一个平凡的英雄梦。讲述一个小人物在历史的天空下经历了世间沧桑最终成长为一个英雄的故事,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难道仅仅是为了消遣娱乐嘛,不是这样的。无论是在小说描写的那个时代还是在当今这个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在自己的心中都会有着一个英雄梦。都不希望自己的成长回是默默无闻的,都希望自己能够活得更加的精彩。在那个时代,面临着国仇家恨,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烈的仇恨感激起了人们心中成长的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赶走侵略者,保卫国家,保卫自己的亲人。而在当今我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干出一番事业来,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恰恰小说中描写的情节故事刚好吻合了当今人们的心理,“都有一个英雄梦”,这无疑是对读者最大的诱惑,小说中的描写与读者的内心产生了最大的共鸣,这就让读者在接受这部作

  ②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品的时候有着特别的亲近感。或许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并不能每个人都走在这个时代的前例,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但是在小说的阅读者可没有这样的界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为小说中那个英雄人物,我们在现实中没法达到的心愿,我们在阅读的想象中却可以得到满足,出于这样的目的和需要,我们会选择这部小说来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些思考,这就使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识。这也就是出于一些自身的需要和目的人们回去选择这样的文学接受,而通过文学接受中对作品的认识和自身的实际对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解读。

  以上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属性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的这两个层次,而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属性还有第三个层次,那就是悦神悦志的这个层次。也就是读者在通过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反思,从深刻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含蕴中把读者召唤到领悟、升华和超越的境界的这样的一个层次。孔子曾在《论语·阳货》中这样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这里诗的“兴观群怨”说我们暂且不谈,而在这句话中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似乎对于今天我们的阅读仍然是存在的,而且这只是我们阅读现象的一个表层目的,我们今天在阅读的过程中难道不是因为为了习得某种自己还不会的知识,了解自己还不清楚的东西嘛,我觉得大多数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都是出于这样的一个目的的,至少在我自己的阅读过程中我不会无缘无故去阅读的,必定是有一定的目的在里面的。不过这样的目的也只是表层的现象,就像我刚才说过的那样文学接受我们最终是要深刻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含蕴中把我们自己召唤到领悟、升华和超越的境界,通过阅读的过程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唐太宗曾经不是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我们对历史的了解绝对是有赖于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解读的。较好比对于《历史的天空》这部小说而言,我们阅读它不但可以让我们了解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更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一些感受、体会。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深入揭示了主人公的精神成长历程,以其对革命斗争史的独特展示颠覆了以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经典叙事模式,革新了我们的历史记忆和传统英雄观,完成了对历史的另类书写。这部小说延续了新时期以来战争题材小说对战争与人关系的思考,唤醒了在当代久已淡化的英雄主义精神。对历史的任何思考如果离开了对当代现实生活的关注都将是苍白的。这些思考应该对当代有警醒、借鉴意义。《历史的天空》就有这样的意义。因为,在当代转型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是巨大的,传统的看似牢不可破的信仰、追求已逐渐被人淡忘,往日的激情与梦想、英雄主义精神似乎已不合时宜。但任何时代都离不开英雄主义精神,在一个缺乏英雄主义的时代张扬英雄主义更为必要。梁大牙是那个逝去时代的英雄,他们那一代人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自己。他有着过人的智谋、胆识,也有着非常人可比的胸襟与气魄,他的审时度势、急流勇退即是其人格升华的表现。梁大牙是真正的英雄,他身上放射出真正的英雄主义光彩。作者基于对当下现实的深切关注、深入思考,为我们塑造了这一平民英雄形象,革新了我们的历史记忆,并在一定意义上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我们可以在更真切的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探寻当代人的精神缺失,进而激励我们去创造新的历史。我们从中或许还会有这样那样的体会、感悟。但是从以上一点我们足可以看出文学接受以及文学作品解读二者之间的关系,他们是密不可

  分,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1987年版

  安徽出版社

  【3】:李壮鹰

  李青春《中国古代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4】: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

  【5】:《徐贵祥:写好抗战作品正逢其时》北京日报网页2005年7月1日

推荐访问: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 社会学 角度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