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述教师对待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态度(4篇)

论述教师对待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态度(4篇)

时间:2023-08-01 10:3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论述教师对待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教师思想认识心得体会

  教师思想认识心得体会(精选3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思想认识心得体会(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思想认识心得体会1参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师。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是我加入教学教育工作领域来感触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我感觉要成为师德高尚的老师,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

  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三、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时常会注意到了学生的一些想法,尽量让其讲完其看法,然后我再讲讲我的看法,不同之处我们探讨,这样可激发学生的一些有见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时对我们教师

  的思维也有启发意义。可以说教学应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

  教师思想认识心得体会2按照我国现在进行的新课改和时代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对当前基础教育的观察思考,我认为新时期的中小学教师应从下列几方面去做。

  一、做一名智慧者。

  叶澜教授说:“如果一个教师缺少智慧,就缺少尊严。”教师要广泛涉猎,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来自于对工作的满腔热爱,勤思考,善钻研,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不断积累。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有可能口吐珠玉、游刃有余、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谈吐不凡,这样的课堂,才能深深吸引学生,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并不断成长。

  首先,摒弃功利心,找准教育的“真目的”。

  任何一所中小学,要在社会上和家长心目中有好地位,教学质量好坏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就当前的情况看,最直接的标准便是各类统考的分数。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才能显效的工程,怎能简化为用分数或其他简单方式来考评教育短期内的突出效果?

  面对当前社会上许许多多这样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地思考: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习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首先该教给学生什么?——爱因斯坦曾说:“青年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

  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著名学者费孝通在谈到“德育的遗憾”时回忆:“潘光旦先生曾经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以每个人为目的,教育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促进个性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把自我推进到一个至善的世界,成为完人。”余秋雨在谈到人的素质时认为,文化知识只是人文素质中的一小部分,要被称为一个完整的人,他还要有对事物整体判断的能力、感性知觉能力和证伪能力,以及一颗善良的心。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叶圣陶曾经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培养儿童最核心的习惯是什么?笔者认为,应当是对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以及做人的起码准则。作为教师,需要有崇尚科学的态度、追求理想的精神,在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中,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只有深刻认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并把它内化为自已工作的指导思想,才可能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淡出”功利心”,不唯利、不唯上,不追风赶潮,保持正常的心态,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其次,走出误区,找准教师的“真位置”。

  当今,我们虽然高谈着人文关怀、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但由于几千年师道尊严的影响,每位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及方式方法上,都深深地打上了自己学生时代所受教育的烙印,加上过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思维时不时对新理念进行着干扰歪曲,因而在教育中常常不知不觉地穿新鞋走老路,为自己错误的定位。

  二、做一名有人道、人格的人。

  一位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少年科大的学生家长说:“春天正是花儿开放的时候,秋天才是收获的季节,培养孩子也要顺其自然;每种树苗都有各自不同的生长条件,需要不同的栽培方法,教育孩子也要因材施教……”“人道”的教师应该这样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让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因人而异地施教,重在育人,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用心观察和体会教育过程中的乐趣,淡化结果,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分享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学生同欢乐共发展;能用足够的耐心欣赏每个学生的优点和个性,耐

  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各种意见,并巧妙地引导;能把学生当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即使他们有错误,也能建立在唤醒学生自觉性的基础上慎用惩罚,充分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能放手锻炼学生,把学生推到台前,把自己隐藏在幕后,甘为学生的成长想方设法搭建最好的舞台、花大力气改进教法,不仅能授人以鱼更能授人以渔……总之,请相信阿莫纳什维利的话:只有把自己当作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作是自己童年生活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最后,全心全意地关怀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

  三、做一名反思者。

  教育是一种常做常新的事业,教育无止境,教师生涯也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前行的充满新奇的旅途。反思将让师生的生命变得五彩缤纷,反思将让我们的教育变成一支抑扬顿挫的交响曲。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永远拥有前进的动能;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永远拥有不竭的力量;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勇敢的反思以不断超越再超越,一个善于不断反思的教师,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科学地施教,深受学生敬仰。

  说到底,做新时期的教师,就要积极地更新知识、观念和能力,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工作。让我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思想认识心得体会3在这次培训中,通过形式丰富,富有实效的学习,使我收获颇丰。专家们以及优秀教师代表通过声情并茂富有哲理的讲座和一对一手把手的实践操作指导,让我受益非浅。我深知专业知识是每一位教师外在美的依托!也因此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专家的讲座中,我们时而静心倾听,时而笔尖流动,时而凝目思索。在学习中,真切窥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亮光,心境豁然开朗。

  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我们高中地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次培训,为我们全体教师送来了一

  场及时雨,经过雨的洗礼,我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在学习期间,聆听了不同老师的讲座,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在座的老师内心都不约的产生共鸣,专家们通过具有一定高度的理论辅导和分享自己独有的实践操作经验,为我今后工作的有效开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动力。使我认识到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青少年学生服务,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篇二:论述教师对待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1.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本质的理解。

  虽然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但我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就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也是一个人,只有正正堂堂做好一个人,才能为他人做出表率。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做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说:“以一身文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其身亡而其教存”。教师职业也是一个很普通的社会岗位。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岗位上,做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做人,将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学校要培养的人,并不是掌握某种技术的人,而是具备优秀人格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讲“培养人是学校的最主要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各个方面为人师表。1.教师要以其应有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2.教师要以应有的严谨求实的学风、教风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3.教师要以健康人格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4,教师要追求求真、至善、唯美。教师的人格力量对青少年的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情感修养、个性修养,不断追求个性的完美,在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方面,领社会风气之先。其次是示范。这种示范不能是表面上的示范,而是从内心出发的示范。因为有着对利益的追求,有些人可能成为两面人。在公开场合是一个“天使”,而在非公开的场合则是放纵个性的“魔鬼”。而教师的示范则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教师在处理复杂

  问题时的态度和方法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有时教师要面对复杂的问题和难处理的问题,教师处理和解决此问题的态度和解决时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将对此时面对的几十名甚至几百名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只从解决一时之困局的角度解决问题,而不考虑可能要做的对学生的示范,则可能会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所以,我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本质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2.请给出一个关于教师善待学生的或成功或失败的典型案例,并作简要评析。

  案例:语文课上,学生解小龙同学没有找到练习作业本,要求先给同学借一本作业,然后

  让我点评,说自己以后再买一本作业,并把以前的作业补上。我随即对这种认真的学习和完成作业的严谨态度进行了肯定,并把他作业的优点给以赞扬,其实他的成绩很一般,因此他在班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高了,对语文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后他是班里作业最认真的,标准要求最高,交作业最及时的,同时也积极的参加了班级和学校的其他活动。

  简要评析:成功之处,是对学生的良好学习积极性,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从细小环节认真对待任何事情,理解、宽容、尊重和信赖学生,教师应当根据对学生兴趣及性格特征进行不同的教育培养,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请从理论或实践角度,谈谈你对教师确立职业道德理想的价值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对民族、对人民的感情融汇于对学生的培养上,教师对社会的责任与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是息息相关的,教师把自己的才智、精力、热情献给社会是从献给学生开始的,又落实在桃李满天下的伟业中。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加深,一方面不仅会激励自己更加精益求精,而且会为了学生而更加注意锤炼自己的品德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理想价值,它的意义是:(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1)对事业无私奉献;(2)对学生,真诚热爱;(3)对同志,团结协作;(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1.教育爱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教育爱的三个特征是情感性、理智性和超越性。

  一、教师的爱需要情感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认为:“教育者的情感和爱就像池塘里的水,没有水不能成为池塘,而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的情感,才能产生施爱的强烈愿望,教师对学生的感情越深,其爱心就越强。我们的学生从6岁入学就吃住在校,大部分学生属中重度智障,有的还伴有脑瘫、多动、自闭等倾向,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老师不仅要管他们的学习,还要管他们的吃喝拉撒睡,如果教师对残疾孩子没有爱的情感,很难保持一颗正常的工作心态。

  一位普校的老师到过特教学校后这样写道:“我曾经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职业而苦恼、悔恨,以为走错了路。现在看来,悔恨、叫苦只能显示出我对人生目的理解的浅薄;叫烦、怕苦,是因为自己从未品尝过真正的艰辛。当我看到特教学校的老师忍着薰鼻的屎臭给残疾孩子更换衣裤时,看着与我们同龄的特教老师不厌其烦的给残疾孩子讲解时,我不禁脸红,更为他们的奉献精神感动。”

  二、教师的爱需要理智

  对学生来说,只有爱是不够的,还要和学生相处,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要用一种理性的爱去对待孩子。

  我曾接待过一位孩子家长,此人70有余,他是来给儿子报名上学的,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通过介绍,我了解了他们的一些情况。

  儿子不到两岁时,家长发现他说话、走路都比同龄孩子晚一些,本以为儿子大大就好了,可两年过去了,情况并未有所改善,儿子与同龄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到医院一查,被确诊为智障儿童。于是,家长陷于极度的痛苦和自责之中,认为是自己给了儿子一个不健全的身体,遂产生了给儿子一些补偿的想法,把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竟没舍得让他离开自己到学校上学。儿子今年40岁了,还是全靠大人照顾,基本无自理能力。

  由于家长的溺爱,什么事都替自己的孩子去做,致使孩子40岁了还不能够自理。所以,教师爱学生,也要有理性,不要溺爱,无原则的爱,爱是要讲求艺术的。

  三、教师的爱需要超越

  教师的爱需要超越,不能只停留在爱的情感和理智层面上,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工作中要爱岗乐群,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志存高远;在教学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在学习生活中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其实,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爱的超越。一是学会宽容,二是帮其改过。

  学会宽容很重要,因为小学生都未成年,犯错是难免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更重要的是要把儿童当成儿童,不要一味的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

  帮其改过很关键,小学生是人生奠基的重要时期,一旦形成不正确的行为将很难改正,因此,纠正孩子犯错的第一次很重要。一是要

  帮学生认识到错误;二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有爱的情感和爱的理性在里面,让爱在超越中升华。

  2.教育爱存在的必要性及意义如何理解?

  答:必要性

  :⒈

  仁慈是伦理生活的基本原则

  ⒉

  公正的延伸和补充

  意义

  :⒈

  职业自由感。一个对学生仁慈施教的教师,必然能够理解教育事业的真谛。一个仁慈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能够以从容平静的心态来面对一切挑战,意味着他达到了某种自由境界,真正体会到了职业的自由,而自由感正是教师的本质力量的表现。⒉

  动机作用。对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有着更为神奇的作用。它可以成为积极的情感中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温和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都会使他们萌生上进的信心和勇气,在学习活动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⒊

  榜样作用。教师的仁慈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学生友善、宽容、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起着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⒋

  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权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教师既是成人社会的代表,又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3、教师如何才能实践教育爱?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应该尊敬教师,但从教师的职责来说,其本质要求是热爱学生,教好学生。

  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活动离开了“爱”,则无法进行下去。教师传授知识,并不是简单地讲述所能奏效的,它非常需要教师深厚的感情作为催化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的,幼儿一生下来,大脑还未成长起来,是儿童在生活中接受外界刺激后才逐渐发展的。

  教育爱是以爱为内容和目的的教育活动。要教育爱,就要熟悉教育爱的对象,把握教育爱的真意,学会教育爱的艺术,熟悉教育爱的对象。

  教育爱要造就对象主动爱的能力。要身心健康,有健全的体魄,又有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心理。要尽多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社会知识和关于人自己的知识,在不断地把主动爱作为责任的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其能力。教育爱的最高目标是塑造对象为理想而奉献直至献身的品格。

  教育爱,也就是伦理学意义上的仁慈

  教师仁慈的核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仁慈施教上。即实践教育爱应做到:①

  无条件的爱心;②

  ②高度的宽容和耐心;③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拥有教育信心;④掌握沟通和表达技巧;

  ⑤关心学生的心理应当从具体做起: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以真诚的态度接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⑥在自由和约束间寻找平衡.

  教师爱学生是顺乎人性,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因为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人既想得到别人的爱,又想爱别人,人生下来,如果得不到爱,会产生畸形心理,如性格孤僻,情感冷漠、消沉等等。说合乎社会发展需要,是人类懂得了爱才形成社会,人类倘若没有爱,社会就不能发展,假如在一个社会结构单元内,大多数成员都是冷酷无情无爱,那就会失去的内聚力和亲和力,造成社会系统内有序状态减少,混乱现象增加,最终导致社会的解体。

  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爱心,而是爱的合理方式。教育爱需要我们精神上的解放。

  教育爱没有逻辑的条块,不能像硬件那样起运、加工、生产??教育爱适宜的方式是浸润,潜移默化。因此,教育爱需要身体力行、春风化雨。我们的一位教师把它形容为是: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爱无痕。

  教育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保持对对象的“全神贯注”,对对象的细微行为也有所预期,并迅速做出反应。

  一个真正爱学生的教师,应具备四种身份即:“严父”、“慈母”、“同志”、“朋友”。无数优秀教师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要想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成功,首先就要以爱学生作基石,如果师生之间真

  正实现了相互的爱,对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教育爱最伟大的学问在于:先必须教好学生,这是一个教师立身行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他们事业有成的立命之本,严格要求学生:

  “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在一丝不苟的教学实践中教书育人,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1.什么是公正?公正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

  公正或正义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的道德法则,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价值生活目标,也是伦理学思想史一直不断探究的一个核心概念。公正一方面是一个社会性、历史性的范畴,在阶级社会中还有阶级性。但是公正本身又有它统一的规定性。正是这一统一的规定性使公正成为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美好目标。那么什么是公正?如何理解公正范畴?这就必须对公正原则的特性、内容和类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教师公正既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公正,也表现在公正对待同事、领导及学生家长等方面,更表现在正确对待教育对象上。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教师对自己的公正、同侪性公正、对象性公正。教师公正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公正,重点则是对自己、对同事和对学生的公正。以下谈谈这三个教师公正的重点。

  亚里士多德曾经将公正视为一种人际关系的“中度”。孔子和孟子也提出了“中庸”的理论。教师公正实际上就是要在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处理上实现某种中度。教师应当对得起自己,所以必须

  有一种对自己的公正

  。它包括对教师自尊、荣誉以及合理的经济利益等等合法权益的要求和维护。教师对自己的公正不仅是“我—我”关系,也涉及到教师与社会的关系。在中国社会中,也许是人们对教师的职业期望较高,一方面社会在舆论上普遍赞同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但另一方面人们包括教师本身往往又认为教师应当羞于言利,只做蜡烛,只问耕耘。要求教师做苦行僧无论是社会还是教师本身,都是一种不公正,因此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这一心态应当予以纠正。

  在自尊、荣誉以及其他利益的处理上,教师的同侪关系也必须保持适当的“度”,这是一种

  同侪公正

  。许多教师对于自己的领导人往往做不到公正对待,要么恭敬有余,唯上主义,要么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而实际上教师同他的领导人之间除了管理关系之外,人格上是完全对等的。这一对等性决定着前两种态度都是不公正的。所以教师在与领导的关系处理上最关键的是要在工作上服从分工,相互配合,在人格上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教师与自己同事的关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同志”关系。在处理同其他教师的关系上,主要是要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的使命。

  教师之间常常出现的“文人相轻”的现象,从根子上看,往往出自教师在同侪关系上的不公正。

  教师对学生的公正的主要含义是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作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我们可以将这一教育公正称之为

  对象性公正

  。教师应当明白,教师对社会、对家长、对同侪等等公正关系的重要性一是因为公正的示范性,二是因为这些关系可以为正确和公正对待学生创造条件。如果对待教育对象做不到公正,其他的公正努力就没有意义。概括地说,教师对学生的对象性公正

  最主要的是要作到:1.平等地对待学生;2.爱无差等,一视同仁;3.实事求是,赏罚分明;

  4.长善救失、因材施教;5.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学生

  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学所常说的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的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尊重和信赖学生。

  2.公正有那些类型?

  答:公正的内涵丰富,可以有不同的划分。

  首先,从公正的性质上看,公正可以分为报偿性公正与惩罚性公正。

  其次,从公正涉及的主体关系上看,有三类公正:“我—我”公正:自重——自己对自己的公正;“我—你”公正:人格对等的公正;“我—他”公正:对规范的同等遵守的公正。

  艾德勒依据公正存在或表现的领域将公正的类型概括为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正义有两大领域。一个是关于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有组织的社区(即国家)之间的正义。另一个领域则是关于国家与构成国家人口的人之间的正义。”第一个方面包括(1)不要侵犯他人的权利,不妨碍或挫伤他人对幸福的追求;(2)在分配和交易上,要平等待人;(3)我们的一切行动有利于社区的公共利益或福利。第二方面的公正或正义则包括社会政府或制度形式方面的正义、社会经济安排的正义以及社会法制的正义等。艾德勒的公正类型实际上也可以分别称之为个人性公正(投射性公正)和制度化的公正(返身性公正)。前者属于德性化公正;后者属于制度化公正。在教师的公正中也明显地存在这两大类型。公正既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地履行公正原则处理好教育劳动中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要求建立一种公正原则的教育制度。既建立“教师的公正”,也建立“对教师的公正”。

  3.教育公正的意义有哪些?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

  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4.教师公正的特点:

  1.教师公正的教育性

  教师公正的特点首先是与他的职业特征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公正的首要特点就是他的教育性。这里的教育性主要有两条。一是他的公正行为的教育示范性,二是他的公正调整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或以师生关系为基础,体现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之中的。教育劳动的特点之一是教育主体与教育手段的同一性。教师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周围建立起公正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在师生关系中缺乏公正的内容,就是在行不公正的身教。由于师生关系和教师职业的上述特殊性,教师的不公正往往是最不能饶恕的。

  2.教师公正实施的实质性

  教师公正的实质性是说教师公正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着眼于实际或实质意义上的公正而不完全拘泥于形式上的公正。这一点实际上也可以算作教师公正的教育性的一部分。比如,对于同一种错误的批评,有时候教师对优等生的批评甚至会比对后进生的批评还要严厉。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后进生更需要对其自尊的爱护和策略的批评,而优等生则更需要使之猛醒的棒喝。这里形式上的不公正实质上却是公正的。因为实际上教师对这两类学生的爱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仅仅是教师根据其对学生的了解和教育规律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的差异。

  3.教师公正主体的自觉性

  教师是一种对自己的工作有较高职业意识的社会角色。这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活动,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社会所有的教师都是经过职业上的专门训练的。教育活动自觉性的重要标志是教师对自己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性的了解。学校、教室等教育情境也常常会有道德上的文化暗示。所以与其他社会阶层相比,教师在进入岗位之前和之后,都会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的自觉意识和修养的动力。教师的职业道德自觉意识的内涵中当然也包括教师对教育公正的原则的自觉意识。

  除了教育主体的自觉性之外,教育公正的自觉还表现在教育事业本身的正向价值属性。教育总是要教人从善。从善本身为教育公正所需要满足的价值依赖性提供了先天性的优越。换言之,符合教育的根

  本目标的举动本身具有公正或正义的特质;公正是教育本有、应有的内涵。所以教育公正还有一种职业的自觉性。

  5.教师应当如何实现教育公正?

  我们应对每个学生进行公正的教育,但是要因材施教,同时又不能顾彼失此。需要教师有完善的教育措施,这种措施在实践管理的过程中,多付出,多了解,多深入。在孩子的每一步中都能够给予及时的知道,我觉得这就是教育公正!

  6.为什么说教师的公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一般教育原则的另外一种论证与说明?

  教育公正的实现不能仅仅是一种心理的东西,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实践的法则。比如形式上的教育公正和实质上教育公正的矛盾怎样解决,就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原则的选择问题,它实际上主要是这一原则的实现方式的寻找的问题。所以,教师的公正的实现,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育技能上的素养。教师的公正得以真正的落实是与他有高超的教育技能这一教育素养分不开的。所以教育公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一般教育原则的另外一种论证与说明。

篇三:论述教师对待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教师应如何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教书育人1—8)......................................................................................2实际分析教书与育人的关系...................................................................................................................................3如何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3何谓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3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道德规范?.........................................................................................3浅谈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德性发展的条件。...........................................................................................................3如何理解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3如何看待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境界...............................................................................................................3什么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9—18)..............................................................................3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3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属性和特点...................................................................................................................3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作用及价值。...................................................................................................3为什么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高校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具有统领作用?

  ..............................................................3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成长和发展的科学理念。...............................................................................................3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3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4何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4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职业道德19—26)

  .......................................4联系实际,谈一谈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4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4大学教师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应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4结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谈谈你对"学术自由”的理解.

  ....................................5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5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格的行程和发展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5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5如何理解高校教师社会服务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26—31)

  .......................................................5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应遵循哪些道德规范?...................................................................................................5简述校内职责与校外服务关系的道德规范...........................................................................................................5如何理解社会服务的德性价值...............................................................................................................................5简述高校教师从事社会服务的意义.......................................................................................................................5如何看待社会服务中高校教师德行的发展(○师德32-38)...............................................................................5什么是师德原则?.....................................................................................................................................................5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依据有哪些?.........................................................................................................................5如何理解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美德生成的方法,境界,工夫

  ............................................................6加强高校的整体师德建设的关键是什么?...........................................................................................................6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6如何理解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服务对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6高校教师的人际交往有何特点?(○交往39—46)..........................................................................................6高校教师人际交往可分为哪些类别?.....................................................................................................................6如何理解人际交往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生活?.........................................................................................................6高校教师在与社会交往中应遵循哪些道德规范...................................................................................................6如何理解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德性价值...............................................................................................................6如何理解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德性发展...............................................................................................................6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关系.

  62。

  据)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1.

  如何理解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德性境界...............................................................................................................6高校教师与社会交往有哪些道德要求...................................................................................................................6人道主义原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人道主义47-51)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人道主义的认识。...................................................................................................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对教育者有哪些重要要求?.....................................................................................................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人道主义的认识........................................................................................................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对教育者有哪些重要要求?...................................................................................................简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意义及要求.......................................................................................................谈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意义及要求。...................................................................................................谈谈严谨治学、探寻规律的道德意义及要求.......................................................................................................严谨治学的具体要求...............................................................................................................................................教师爱岗敬业的必要性及要求...............................................................................................................................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如何理解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全面发展原则的实施要求.......................................................................................................................................教师职业幸福的内容...............................................................................................................................................高校教师的最大乐趣和幸福是什么?联系自己或教师队伍的实际,谈谈这些乐趣和幸福与教师职业道德的依据动机和效果辩证关系原理,试论如何进行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考察与判断:(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依结合自己的道德实践,试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人生价值的理解。.....................................................................................1简述教师职业责任、道德义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人生价值的理解........................................................................................1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纪律?.................................................................................1怎样理解高校教师的职能、角色.........................................................................................................................1如何理解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1如何理解构建和谐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生涯发展?...........................................................................................1何谓教师的德行.....................................................................................................................................................11何谓道德修养?.....................................................................................................................................................11如何理解高校教师美德修养途径与方法的内涵.................................................................................................11高校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风度.............................................................................................................................11教师如何实现把职业责任变成为自觉的道德义务............................................................................................11教师要实现职业理想,在职业选择上要处理好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教师与集体之间发生矛盾,教师应负主要责任。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11此题评价教师处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及对荣誉的态度。.................................................................................11教师高尚人格是教师职业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从个体角度谈谈怎样塑造教师个人的高尚人格。

  ......11教师哪些正当的个人利益应得到有效维护?.....................................................................................................11(二)遵循教育规律,掌握教书育人艺术

  掌握教书育人的规律和艺术,教师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勇于进取的精神,勇敢地在实践中探索。其次教师要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并与自己的具体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能力和艺术。再次,必须精通新时期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和艺术,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

  (三)拓宽教书育人途径形成全员育人局面.首先要强化课堂教育这一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其次要通过课外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再次,除了课堂和课外教学,教师还有大量的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教师要把这些机会看作是影响学生的机会.教书育人的机会。此外,高校的教书育人工作是全体2教师应如何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教书育人1—8)答: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自觉地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一)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专业造诣和好的人品。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最好的指导者和知心朋友,要怀着满腔的热情尽可能多地和学生接触,广泛地和学生交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教师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担当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教职工的事,在学校工作的每一位员工都是教书育人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四)把握人才标准,进行科学管理

  除了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科学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科学管理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保证。为此,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

  2.

  实际分析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答: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和复杂性,“教书育人”也是如此.首先,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教师的教学实践看,教师是与人的主要途径,教书具有“手段性”特征;“育人”具有“目的性”和“终极性”的教育价值。其次,教书和育人事统合在一起的。

  3.

  如何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答:教师的使命首先是教书育人。从根本上来说,教书育人的使命是教师指责的集中体现。(1)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2)教育教学过程决定了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3)当今时代的特点决定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4)教师的职业理想决定了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

  4.

  何谓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

  答:所谓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于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等方面要求的总和。它们既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心立法。

  5.

  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道德规范?

  答:作为高校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教书育人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严谨治学、探寻规律。

  6.

  浅谈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德性发展的条件。

  答:首先,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次,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的性发展的必要提案件.再次,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7.

  如何理解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

  答:首先,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要求教师从培养学生的逻辑理性转向培养学生的伦理理性。其次,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要求教师从对学生知识的拓展转向对学生生命的创生。再次,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要求教师要实现从主客对立的师生关系转向相互提升的师生关系。最后,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从片面发展转向完整发展。

  8.

  如何看待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境界

  答: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角度来甚是教书育人的德性境界,可以分

  为三个层次:求生之有我境界、执迷至忘我境界、超越之升华境界。

  9.

  什么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9—18)

  答: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必须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高校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实践所达到的自觉程度,是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

  10.

  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答: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定为如下内容: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道德。

  11.

  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属性和特点

  答: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特殊性、先进性、示范性、教育性、继承性和时代性以及奉献性等属性和特点。

  12.

  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作用及价值。

  答:(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支撑功能.(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高校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具有统领作用。(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高校教师个人获得幸福人生具有心灵平衡的价值。

  13.

  为什么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高校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具有统领作用?

  答:(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不如高等教育职业殿堂的必修课。(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资源.(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熟是高校教师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照亮高校教师整个职业人生的光源。

  14.

  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成长和发展的科学理念。

  答:(1)以人为本,注重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培养。(2)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3)构建和谐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生涯发展

  15.

  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答: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有着丰富的内涵,它的核心是高校教师的道德人格。横向看,它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向外部的,指向教师的工作、指向教师的职业、指向教育的对象—-学生,它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执业医师、职业责任、职业良心等;另一个层面是指向内部的,指向教师的内心世界,它包括教师对自己在学校集体中的职业地位、荣誉、权利以及所遇到的困难、措置等所持的态度、处世的方式和行为习惯等。

  16.

  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答: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主要有公益性原则、公正性原则、3人道主义原则和主体性原则。

  17.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从个体行为角度看,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有两种途径:制度化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费制度化的抑或称为生活化的自我道德修养。高校教师德性的养成更多依赖于教师职业生活实践中的自我修养,而正确认识职业道德修养的本质和意义,全面掌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深入了解职业道德修养的境界和工夫,对高校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95、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

  答:(1)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活实践中自我教育的过程;(2)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美德生成的方法;(3)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美德生成的境界;(4)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美德生成的工夫.

  18.

  何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答: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为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校教师为形成高尚师德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和自我提高的职业道德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师德境界和水平。

  19.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职业道德19-26)

  答:(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①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②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③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①对事业无私奉献;②对学生,真诚热爱;③对同志,团结协作;④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20.

  联系实际,谈一谈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

  答:调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调节教师的行为,从而实现对教育过程的协调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各种各样的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矛盾,需通过管理机制来调节。思想道德的调节方式和手段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方式和手段.它是通过向教师提出一些道德要求,鼓励和支持他们采取有益于教育过程的行为,从而改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境界,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对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作用。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制约力量,教师可以运用其专长力量使学生敬佩自己,信赖自己,运用其吸引力量团结学生,运用其权威力量对学生施加特有的影响,运用其奖赏力量扶植学生良好的表现和正气,运用其强制力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做到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学生的表率,爱护体贴学生,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这是新时期教师道德对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二)对调节教师与教师关系的作用。教师道德要求学校教师间应团结一致,共同为培养新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正确对待不同教育观点的同志,教师的教育活动是极富创造性的劳动,改革创新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

  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大胆尝试,敢于改革,勇于向应试教育挑战,是应当支持和鼓励的。②正确对待优秀教师。教师道德要求教师们对优秀教师的光荣为光荣,使更多人享有这份光荣。对优秀教师也不能求全责备,刻意苛求,吹毛求疵。③正确对待新老教师。新老教师运用教师道德的调节力量可以处理好相互的关系,使之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形成教师群体教育的合力,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目标.(三)对调节教师与领导关系的作用.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具有一定领导职权的学校领导者,都应遵循教师道德的要求,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处理好双方的关系,为共同的教育目标服务.在教师方面,自觉服从领导,支持领导工作,理解、体谅领导者的难处,从学校领导者方面讲应正确运用手中权利,发扬民主,坚持真理,严于律己,以身垂范,尊重和相信老师,科学用人。

  21.

  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答:(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

  道德修养是每个教师的事,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教育实践证明,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道德修养。教师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的内心需求,自觉按照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与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悖的道德意识,才会使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原则、规范转化为个人稳定的内心信念,才会按照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原则、规范去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教师道德不仅对教师具有激励作用,而且对学生道德意识、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即喜欢模仿教师。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等,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所作所为常常是学生的先导。所以说,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合作与竞争空前广泛激烈,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各方面正在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这既为教育发展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为教育的发展和教师的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对教师的素质,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作用

  市场经济对道德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会诱发人的私欲,使一些人不讲市场规则,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通过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来实现个人利益,使社会出现诸如:不讲信用、违背契约等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甚至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滋生泛滥.有的教师重金钱,轻事业,敬业精神下降。要克服这些现象仅仅靠法律的强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人的道德觉悟.22.

  大学教师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应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答: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少数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出现了一些问题。作为大学教师,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0分)。为此,(1)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开拓重新观念、优胜劣汰观念、公正观念、自主观念等)(15分);(2)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贡献与索取、人生与金钱的关系(15分)。

  23.

  结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谈谈你对”学术自由"的理解。

  参考答案:1)作为专业教师,需要有本专业工作范围内的自由。2)教师的劳动具有上层建筑性质,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人才,需要有限的,有主流价值方向的自由。3)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是发展中的青年,是价值观在不断建构的青年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自由学术,同时需要把握自由的分寸,拿捏好尺度.2、谈谈对教师而言,"德福一致”的重大意义.参考答案:1)教师道德能够带来教师的个人幸福,德福一致才使得教师的自我道德约束和牺牲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2)德福一致,才能够有利于建构校园内的”伦理秩序”,益于构架健康、和谐社会。3)教师更有一定的内在目标为学生树立榜样,形成对社会的道德信心。

  24.

  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答:(1)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①帮助教师区分教育活动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②在向教师阐明基本道德准则的基础上,以系统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为教师提供全面、科学认识教育活动的工具;

  ③帮助教师凭借道德预测,预见教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及某种教育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为此做好道德选择的准备;

  ④帮助教师运用一定的师德观念、师德规范和准则去分析、评价自身与他人的教育行为。

  (2)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①教育功能.从伦理学上看,教师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即构成了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首先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其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再次,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此外,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②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它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也指向教师本身。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对教师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③促进功能。在实践领域,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还表现在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促进作用。其一,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其二,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25.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格的行程和发展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答: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尽力三个不同的阶段,即职业阶段、事业极端和志业阶段,并以此达到三种不同的境界,即职业境界、事业境界和志业境界。(1)志业境界:视教师工作为职业,为谋生的手段;对工作尽职尽责;获得教师职业的稳定杆、安全感.(2)事业境界:视教师工作为事业,为发展的手段;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获得教师职业的满足感、成就感。(3)志业境界:视教师工作为志业,为人生的目的而非手段;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获得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幸福感。

  26.

  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答:(1)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加强师德整体建设的需要;(2)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要;(3)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服务对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27.

  如何理解高校教师社会服务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服务26—31)答:(1)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直接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转化,提高了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奠定了进行改革发展的物质基础.(2)教师产于社会服务不仅带来了文化知识的社会普及,还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文明的气息,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使人们真切地体验到生活中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友情。(3)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业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平的实现。

  28.

  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应遵循哪些道德规范?

  答: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应遵循一下几种道德规范:(1)利益交换中的道德规范;(2)义务履行中的道德规范;(3)奉献取向中的道德规范;(4)校内职责与校外服务关系的道德规范。

  29.

  简述校内职责与校外服务关系的道德规范

  答:(1)以服务校内为主;(2)正确处理利益冲突。

  30.

  如何理解社会服务的德性价值

  答:(1)社会服务丰富了教师的德性世界;(2)社会服务完善了教师的道德人格;(3)社会服务提高了教师的人生价值。

  31.

  简述高校教师从事社会服务的意义

  答:高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可续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通过教书育人、科学研究,高校教师可以为社会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从而间接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高校教师从事社会服务,则使其直接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首先,高校教师社会服务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次,高校教师社会服务是高校成功的荣誉证书。最后,高校教师社会服务是教师价值实现得崭新途径.

  32.

  如何看待社会服务中高校教师德行的发展(○师德32-38)

  答:的性发展是有规律的,简单地讲是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具体地看,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1)义务接受阶段;(2)良心调控阶段;(3)树立价值目标阶段。

  33.

  什么是师德原则?

  答:所谓是的原则,就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概括,集中体现了师德的社会本质.其以普遍的形式解释了教育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到的内容,体现着教育活动应追求的伦理精神,指导着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向。

  34.

  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依据有哪些?

  答:(1)遵守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2)奉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坚守大学理念和精神的必要基础。(3)践履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师合格与否的最基本尺度。(4)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受教育着成长发展的客观需要

  35.

  如何理解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美德生成的方法,境界,工夫

  答:方法:道德修养是道德教育奏效的关键,是美德生成的必要方法。道德修养之所以关键,是因为没有修养的主观努力,道德教育最多只能起到是个体社会化的作用,无法使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美德。而个体美德的生成依赖于道德主体不断地从道德规范、原则和要求中汲取精神营养,追寻本职工作的社会价值,从而习得使之为师的德性。

  境界:教师师德修养旨在提升师德境界,形成高尚职业美德.高校教师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探索科学新领域的双重使命制约着他们的师德修养不能仅满足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应保持在“主体取于社会”、与“主体与与社会”的平衡当中。

  工夫:答:“工夫”强调教师美德的生成是一个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修炼过程。优秀的高校教师不是天生的,也不可能只靠一时的努力,而是在他们的每一堂课上、每一个学术研究课题中以及每一次社会服务里练就的。

  36.

  加强高校的整体师德建设的关键是什么?

  答:加强高校的整体师德建设的关键在与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关键在于建立一支优良师德师风的教师队伍。

  37.

  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

  答:①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

  ②“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就是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可信又可爱的师德观。

  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交往于陌生的业缘群体之中,但利益关系却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享受他人服务,同时每个人又主动服务于他人.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之中:社会提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劝人放弃物质欲望来实现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④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统合起来,才能在正视现实和重视现实价值引导的基础上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

  38.

  如何理解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服务对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答:首先,大学生在道德上具有极强的向师性。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活实践中,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时刻注重以德修身、以德立威,真正成为学生的模范。其次,大学生在心理上具有极高的发展欲望。高校教师应树立时刻为学生发展着想的意识,用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面貌引导学生成长和发展。

  39.

  高校教师的人际交往有何特点?(○交往39-46)

  答:高校教师人际交往具有教育性、规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首先,高校是为社会教育、培养有用人才的地方,高校的各项工作、各个活动、各种设施都对学生产生着相应的教育作用。其次,高校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与社会其他领域相比,其人际交往显得更为贵方。第三,高校由于其职能的复合性和多样性,决定了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复杂性。

  40.

  高校教师人际交往可分为哪些类别?

  答:按照交往主体的不同,可将教师人际交往划分为教师与学

  生之间的交往,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往,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交往以及教师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四种类型。

  41.

  如何理解人际交往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生活?

  答:(1)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实现职业目的;(2)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职业幸福;(3)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推进职业发展。

  42.

  高校教师在与社会交往中应遵循哪些道德规范

  答:首先,在高等教育阶段,高校教师仍应重视家长对这一时期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其次,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急需要处理好与学校内部教师的交往,也需要处理好于其他学校教师的关系。再次,高校教师还需要学习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服务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友好交往,在与这些部门交往的过程中也必须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

  43.

  如何理解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德性价值

  答:德性是教师自我追求的道德,是教师开展教育性活动的基础,在教师人际交往到的中具有主体性的价值和意义。在人际交往中,德性的价值就在于造就了道德性的个体,是教师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自己的优秀品质,合于德性地生活,是教师个人的生命得到完善,激发生命的张力,获得生命的意义,使个人的灵魂得到安宁,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德性应成为现代教师人际交往中的基本道德追求.

  44.

  如何理解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德性发展

  答:教师在进行外部性交往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内部性交往,即与自身的交往。教师在与自我的对话中,生成自身的德性,这一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自尊与自重”和“自爱与自赏”。两者的不同就在于德性的“自觉意识”水平的差异。首先,对于一名高校教师而言,不仅应要求别人的尊重,更需要理解自我对自我生命价值尊重的意义。其次,自爱与自赏是德性发展的更高境界。

  45.

  如何理解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德性境界

  答:德性境界是人对生命所提出的最高要求,是对人生提出的终极目标.德性应成为每一名高校教师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作为肩负着社会中人的学者,在人际交往中对德性境界的追求,不仅对于教师个人的成长、成熟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高等教育事业,以至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46.

  高校教师与社会交往有哪些道德要求

  第一,文明礼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教师在社会交往中要处处为人师表,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为他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做出道德表率。

  第二,校内校外平易近人,以高尚情操影响和净化社会。教师在社会交往中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平等地对待一切人,尊重每一个人,行为要有示范作用.第三,在校内甘为人梯,在校外也以为他人服务为乐事为己任。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热情为社会服务,不能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

  第四,谦虚勤奋,以人为师。教师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善于6向社会学习。不能自我满足,自以为是。

  第五,教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教师要以自己的实际言行塑造教师职业的美好形象,让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伟大,最辉煌的事业,引人类走向光明.

  47.

  人道主义原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

  (人道主义47-51)答:人道主义原则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对待和处理教育服务的对象-—受教育者的关系上,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过程中,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个人权利和人格尊严,肯定学生的独立价值,研究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要,以教育者特有的爱给予受教育者以理解、关心、严格要求和爱护,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得以健康、和谐、全面、幸福的发展,以完成教育的使命、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风向人道主义教育原则,还要求教育者要研究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教育和教学的科学和规律,人性地待学生、科学地待人,按照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规律来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再次,租售人道主义教育原则还要求教育者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实践中努力践行“使人成为人"的人道追求。第四,实德的人道主义原则还包括对教育管理者的道德要求,也包括对教育者自身的人道主义的尊重和关爱,提醒人们不要遗忘教育者自身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换句话说,师德的人道主义原则关涉的是教育教学及管理过程中所有的人。

  48.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人道主义的认识。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某些特定关系时应遵守的最一般、最具体的道德规范,其基本要求是:

  (1)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任何一个社会成员作为成员而言,其价值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尊重的,对于那些在社会处境中处于不幸境地中的社会成员,社会有责任关心帮助他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坚决反对以人的出身、地位、职业来评价人的价值的错误的价值观。

  (2)目的与手段统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强调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广大劳动者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作为手段,人人需要劳动,作为目的,劳动者享有社会财富.在这里,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是统一的。

  49.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对教育者有哪些重要要求?

  答:

  教育人道主义要求教育者全方位有成效地协调、处理好与教育过程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尊重和关心这些对象作为人的价值,并努力在教育过程中使这些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5分)。具体包括:(1)尊重作为教育对象的受教育者(10分);(2)努力理解受教育者(5分);(3)真正关心受教育者(10分).50.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人道主义的认识。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某些特定关系时应遵守的最一般、最具体的道德规范,其基本要求是:

  (1)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任何一个社会成员作为成员而言,其价值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尊重的,对于那些在社会处境中处于不幸境地中的社会成员,社会有责任关心帮助他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坚决反对以人的出身、地位、职业来评价人的价值的错误的价值观.(2)目的与手段统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强调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广大劳动者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作为手段,人人需要劳动,作为目的,劳动者享有社会财富。在这里,手段价值与

  目的价值是统一的.51.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对教育者有哪些重要要求?

  答:

  教育人道主义要求教育者全方位有成效地协调、处理好与教育过程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尊重和关心这些对象作为人的价值,并努力在教育过程中使这些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5分)。具体包括:(1)尊重作为教育对象的受教育者(10分);(2)努力理解受教育者(5分);(3)真正关心受教育者(10分)。

  52.

  简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意义及要求

  答:意义:(1)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事先教书育人的前提;(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教书育人应该具有的职业感情;(3)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吉利教师现身教书育人事业的不竭动力。

  要求:(1)要关心学生,观察了解学生;(2)要尊重学生,鼓励信任学生;(3)要严格要求,疏导管理学生;(4)要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学生。

  53.

  谈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意义及要求。

  答:意义:(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示范性的应有之义;(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对象特殊性的内在要求;(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教学规律性的外在体现.要求:(1)坚定政治思想的引领者;(2)高尚道德情操的示范者;(3)良好作风的垂范者;(4)文明礼仪的表率者。

  54.

  谈谈严谨治学、探寻规律的道德意义及要求

  答:意义:(1)严谨治学的道德意义:首先,严谨治学是高校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需要。其次,严谨治学也是搞笑教师育人工作的需要。(2)探索规律的道德意义:首先,探索规律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要前提。其次,探索规律是教师教书育人所必需的实践过程。

  要求:(1)要树立良好的学风;(2)要刻苦钻研业务,一丝不苟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3)要不断改革创新.55.

  严谨治学的具体要求

  答:治学是教师在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应遵循的准则。教师的治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知识的研究;二是对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的研究。首先,树立优良学风.包括治学的态度、风格和方法等内容。教师树立优良学风,应当做到:认真求实;勤奋刻苦;虚心踏实;科学严谨。其次,刻苦钻研业务。不懂得教育教学规律,不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方法,是难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再次,强化教育能力.一是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育能力的核心.二是思想工作与组织管理能力。三是教育科研能力。最后,处理好教学和治学的关系。二者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治学促教学,以教学促治学.具体讲,一般应该围绕教学搞科研。

  56.

  教师爱岗敬业的必要性及要求

  答:必要性:首先,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也必须要爱岗敬业.其次,教师职业是复杂而充满创造性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必须爱岗敬业.第三,教师职业是极其繁重而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必须爱岗敬业。

  第四,教师价值实现过程的长期性,必须要求教师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第五,爱岗敬业是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

  要求:首先,要热爱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一要畏业,二要爱业,三要乐业,四要创业。

  57.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答:教师的劳动,作为一个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伟大工程,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首先,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所谓学生的“向师性”,就是说,大凡学生都有尊重、崇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教导的自然倾向。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重视、关怀和鼓励;都希望教师能热情地、认真负责地教育他们.其次,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劳动.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劳动手段在很多方面体现于劳动者主体,即教师本人的心理素质、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本身。这种教育手段是建筑在教师平日良好的道德修养基础上的。最后,教师独特的劳动手段,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特点。在教师的劳动中,知识信息的转换和传递是劳动的主要手段,而这种手段具有显著的示范性特征。首先,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教师本人即是劳动者,又是劳动手段。其次,教师分析教材、演习教材过程具有示范性。总之,教师职业的示范性特点,是由教师“导师”的角色定位、学生“向师性"的角色心理以及教师的劳动手段决定的,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性特点,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二)教师职业的复杂性.1、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具有一定自觉意识的、有感情、有理智、有个性的、作为社会整体一员的活生生的人;是年龄特征不同、个性特点各异的一代青少年。教师既要按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还表现为影响学生成长因素的多异性。面对复杂的教育对象,教师如果没有高度的聪明才智,不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是无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2、教师劳动内容的复杂性。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既要使学生将来能承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的要求与自然作斗争,又要使他们能够承受现有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教师劳动内容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合格人才的培养,向教师提出了一个无限量的时空要求。教师的工作,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具体说来,就是无上下班的明显界限,无限定的教育区域范围.3、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三)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1、教育是一个创造人才的过程.2、教育是教师创造性运用教学规律的过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因素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灵活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智力。3、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四)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因为教育周期长,所以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较长时间地处于一种潜在状态,要待学生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和做出贡献以后,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才能显现。

  58.

  如何理解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1)教师职业在社会劳动上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不同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物质生产、物质劳动。(2)教师职业在经济学上是一种公共经济现象,其劳动成果是一种公共产品,在社会效益上属于公益性事业的范畴。(3)教师职业在社会劳动性质上,不仅是精神的、公益的,而且是个性化的。(4)教师职业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伦理性或道德性.总之,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具有精神文化性、公共服务性、个体自主性和伦理道德性等特点,也正是这些劳动特点使得职业道德具有特殊的实践价值,师德乃是高校教师职业的本质规定。

  59.

  全面发展原则的实施要求

  答: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成为对教师的一项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应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项职业道德原则,贯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所谓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发展原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要致力于增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

  (一)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首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在教育劳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二)开展面向全体的全面教育.落实全面发展原则,一方面要求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所谓面向全体,就是教师要把每个学生都装在心里,要公平地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要一视同仁地施教于每个学生。另一方面,要开展面向全体的全面教育。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决定了人的教育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的全面教育。高等学校的专业化教育形成了人的新的片面发展.其一是知识狭窄化.其二是能力片面化。其三是情趣单一化。总之,当学生接受了过分专业化的教育之后,他往往习惯于从狭窄的专业角度出发,观察和处理问题,对自然、自我、社会之间的关系难以产生完整的认识,缺乏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所需要的道德、情感、智力、体力的全面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是要开展全面教育。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全面教育也称通识教育,它是指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其目的是要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的、完整的人而施以教育,使受教育者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全面教育的内容是由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来决定的。它主要包括:体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智力教育、情感教育、社会劳动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六个方面.

  (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在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应注意:首先,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是指教育教学要让学生在知、情、意等方面获得最自由、最充分的发展,并非追求德、智、体、美、劳的面面俱到的发展。其次,要注意用各学科的个性去反映素质教育的共性,不能要求在某学科的某节课后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有变化,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全面发展的应有之意。

  (四)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首先具备全面的素质。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自身必须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自己必须首先在人品上过得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己必须首先具备审美素养等等。

  60.

  教师职业幸福的内容

  答:教师职业幸福范畴,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第一,教师的职业幸福观,应强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物质生活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精神生活的前提条件。离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们要获得幸福是不可能的。精神生活的高尚和充实是幸福的重要方面。只有用健康的精神生活支配、统帅物质生活,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境界。教师只有既重视物质生活,又重视精神生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会知难而进,献身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二,教师职业幸福观,应强调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人的幸福只有把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和谐的结合起来,才会是完善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每个人在为集体、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就直接或间接的使自己的幸福得到实现。没有集体的,社会的幸福,也就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个人的幸福.第三,应强调创造与享受的统一

  幸福并不排斥享受,但是无产阶级所讲的享受,是以劳动、斗争为基础的.这种幸福不是个人物欲的满足,也不是自私的精神享受,而是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斗争中体验出来的那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它比在生活中的任何其他享受都更丰富、更深刻、更持久。

  61.

  高校教师的最大乐趣和幸福是什么?联系自己或教师队伍的实际,谈谈这些乐趣和幸福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答:当教师有许多乐趣,如劳动环境之乐,学校是传播文化知识和精神文明的场所,环境相对规范有序,可以省却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劳动方式之乐,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劳动,自由度较高,可以享有更多的思想自由的乐趣;劳动对象之乐,教师的劳动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朝气、活力和创造力。(3分)但教师最大的乐趣和幸福是:一是得英才而教之(2分);二是通过自己的教育劳动使学生在成长或成才方面取得明显的变化、发展和进步(4分);三是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把自己人生或事业的成功或成就归功于教师的劳动,并能够长久地记着和感谢老师(3分)。而要成为这样的老师,就必须是一个知识渊博、职业道德高尚的人.真正能够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并留下深刻印记的不仅是老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思想、品格和作风(4分)。可举自己或别的老师的例子说明这一点(2分).

  62.

  依据动机和效果辩证关系原理,试论如何进行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考察与判断:(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依据)

  答:动机是指行为主体在行为之前自觉追求的一定的目的愿望或意图.效果是指行为主体的个别的或一系列的行动所产生的客观结果。

  (一)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1)动机和效果在行为总体上是统一的。首先,动机和效果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一方面,动机总是在一定的效果的基础上产生,并包含了对一定效果的追求,没有一定效果对主体的刺激,就不能产生主体的需要,也就不能形成动机。另一方面,效果总是在一定动机的指导下产生,没有动机就不可能有效果.其次,动机和效果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最后,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

  (2)动机和效果的差异和矛盾.第一,善的动机引出同等程度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引出同等程度恶的效果。性质相同,程度亦相当。第二,善的动机引出恶的效果,恶的动机引出善的效果.

  第三,善或恶的动机引出大于或小于预想的善或恶的效果。第四,善或恶的动机引出善恶相间的效果。

  (二)

  教师道德行为的考察和判断。既然动机和效果是充满了差异和矛盾的统一,那么在进行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考察和判断时,既不能只看动机,也不能只看效果。必须把动机和效果联系起来,立足于动机看效果,通过效果看动机.1、注重行为动机的考察,是教师道德评价的特征之一.一方面,一切从恶的动机出发的行为,无论其行为的效果怎样,都不应视为道德的行为,都不能得到道德的肯定。另一方面,一切从善的动机出发,并为实现这个动机竭尽全力的行为,无论其结果怎样,都应得到道德上的肯定。必须从行为的全过程来考察。善良的动机表现在行为全过程中。

  第一、善的动机表现在教师对动机的确立和方案的制订上的慎重和认真.一个具有善的动机的行为,教师在行为之前对预期的目的和预施的方案,要进行多次的论证和考察,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理论分析,排除各种可能导致破坏效果的因素,准备一旦产生坏效果之后的补救方案的措施,尽个人或集体的能力所及,为产生好效果铺平道路。

  第二,善的动机表现在行为进行中的积极态度.真正善的动机在行为进行中不仅十分关注行为的效果,而且对行为实践中因偶然因素而发生的坏效果持积极态度。

  第三,善的动机还表现在对待已发生的坏效果的态度上。由于各种原因,坏效果已不可逆转的产生,真正善的动机,面对已经产生的坏效果不仅痛心疾首,感到深深的自责,而且能认真汲取教训,多做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在失败中奋起,为再一次的行为做好充分的准备。

  2、效果的善恶是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依据。一切善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善的效果。是否有善的效果,是判断行为善恶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动机善恶的重要依据。

  第一,效果是客观的,其善恶性质相对于动机而言更明确、更直接。在道德评价上,马克思主义在注重行为动机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人们行为的效果.第二,动机和效果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动机和效果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定的动机引出一定的效果,而一定的效果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重视效果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一时一地的效果,而是用发展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考察与行为效果相关的各种因素,把某一行为的效果放在社会的环境中,站在历史的背景上,去分析善恶,进行评价。

  3、实践是检验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根本依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判断行为善恶的依据.第一,动机和效果产生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实现。第二,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第三,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只有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检验行为的善恶.

  63.

  结合自己的道德实践,试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答:教师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正因为人性是后天形成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道德修养。第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一方面社会进步为教师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只有道德主体通过自我锻炼和改造,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能力,认识社会历史必然性及道德必然性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促进社会的发展。第二,为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需要进行道德修养。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总是提出一系列的道德原则、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修养提高了教师的道德自觉性和遵守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的能力,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第三,道德品质的后天形成和可变性的特点,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一方面,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无数次道德行为的长期积累。另一方面,一定的道德品质一旦形成并不是一劳永逸、永恒不变,而是随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二)教师道德修养的可能性。第一,每一个教师都有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人的能动性、理性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认识自身、改造自身奠定了主观条件。从理论上讲,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具备辨别善恶、扬善抑恶的能力,这就为道德修养提供了可能。第二,社会或阶级为教师进行道德修养提供了条件。任何一个社会或阶级,都希望教师经过自身的修养达到其要求,符合其规范,所以总是从不同的侧面为教师进行道德修养提供了多种有利的条件,包括确立理想人格、进行宣传号召、提供学习条件等等.第三,人性的后天性和可塑性是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正因为人性是后天的,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可以重新塑造的,道德修养才有意义和可能。

  64.

  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人生价值的理解。

  答:人生价值是一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贡献和奉献.人生价值可以通过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科学文化价值、道德价值等多方面的途径或形式表现出来.(2分)教师的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教育价值来体现和实现的。教育价值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价值。(5分)一个教师人生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健康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自己的素质就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3分)教师确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端正工作态度,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3分)。

  65.

  简述教师职业责任、道德义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

  职业责任是指行业和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对社会和他人所负的职责。社会上的每一个行业都对社会或其他行业担负着一定的使命和职责,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也对本职工作担负着一定的职业使命、职责、任务.职业责任往往是通过具体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能否履行职业责任,是一个职业工作者是否称职、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根本问题。

  一般说来,责任就是义务,职业责任就是职业义务,这两个概念是相同的,但职业责任、职责义务与道德义务并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主要是指:它们都要求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必须敬业乐业、积极工作、努力完成自身职业所赋予的各项任务。它们的区别主要是:第一,职业责任,职业义务是靠外在的强制力量推动人们的职业行为。如果一个人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业责任与义务,就要受到政治的、经济的或法律的制裁。道德义务则是在人们的内心信念驱使下自觉履行的,虽然有时强大的社会舆论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作用,但这和外在的强制和政治、经济、法律的强制有着不同的性质.第二,履行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与得到某种权利或报偿紧密联系,而履行道德义务不是为了权利和报偿。在道德上尽义务,就是要自觉地做出有利于他人的、有利于社会的行为;当个人利益与他人或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就要牺牲个人利益以实现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所谓道德义务,就是人们自觉认识到的并自觉履行的道德责任,它高于职业责任与职业义务。

  职业责任规定了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具体内容,是从业人员履行职业义务的依据。职业劳动者只有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把它变成自己内心的道德情感和信念,才能自觉自愿地从事本职工作,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因此,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使职业劳动者自觉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对本职和对他人所承担的职业责任,并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义务。

  引导教师强化职业责任。教师的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职业责任就是培育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①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使职业责任转化为教师自觉认同、认真履行的道德义务。

  ②引导教师把职业责任的认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切实做到热爱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厚爱后进生、残疾生和单亲生。坚持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教师集体负责

  66.

  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人生价值的理解.答:人生价值是一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贡献和奉献。人生价值可以通过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科学文化价值,道德价值等多方面的途径或形式表现出来。(2分)教师的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教育价值来体现和实现的.教育价值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价值.(5分)一个教师人生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健康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自己的素质就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3分)教师确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端正工作态度,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3分).67.

  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纪律?

  答:(1)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教师职业纪律是维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是教师必须遵守而不能违反的行为规范.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②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③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④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我做起。⑤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2)教师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必须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分配,听从指挥。教师不得借职业之便谋取个人私利,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必须禁止打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68.

  怎样理解高校教师的职能、角色

  答:高校教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以及服务社会的撒旦职能,高校教师既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又是各个专业学术领域里的专家、学者,还是社会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中的学术专家和顾问。

  69.

  如何理解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答:首先,教师应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所谓全面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教师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专业理想的确立和升华,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还要重视专业人格抑或是职业道德人格的形成.其次,教师应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协调发展也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教师个体和学生群体的协调发展;二是教室个体和教师群体的协调发展;三十教师个体自身的协调发展。第三,教师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内含着教师发展的现代性、终生性、开放性、生态性、生活性、创新性和生成性。

  70.

  如何理解构建和谐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生涯发展?

  答:和谐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途径,也是科学发展追求的目标。构建和谐的教师文化,努力促进人为协作的教师文化向自然协作的和谐的教师文化的转变,使教师的合作互助由外在的他律和强制,转向内在的自律和自觉,就成了教师文化建设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成了教师生涯和谐发展以及和谐职业道德人格形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71.

  何谓教师的德行

  答:教师的德性是一种后天获得的、内在的、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品质,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及时教师人格化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凝聚而成的品质,是一种习惯与欲求正当之物并选择正当行为去获得的个人品质”。教师德行的本质意义就是指其对于教师而言的,特别是对于教师道德层面的专业发展的价值.52、简述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价值。

  答:(1)教书育人的德性具有促进教师担当起社会角色的价值;(2)教书育人的德性具有推动教师自觉追求专业发展的价值;(3)教书育人的德性具有是教师选择良好的专业生活的价值;

  72.

  何谓道德修养?

  答:道德修养是修养的重要内容,是个体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它通常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四个方面开展的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和自我提高的道德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道德境界和水平。一般而言,道德修养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一般社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73.

  如何理解高校教师美德修养途径与方法的内涵

  答:高校教师进行师德修养,必须了解、掌握修养的根本途径和科学方法,它是师德修养的一个关键问题。所谓师德修养途径是指教师职业道德认知方法论的外化,而师德修养方法则是教师师德修养所采取的具体方法。高校只有选择正确的、合乎时代发展需要的职业道德修养途径,灵活掌握符合自身特点、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修养方法,才能在师德修养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才能获得高尚的师德品质和崇高的师德境界。

  74.

  高校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风度

  风度是以人的全部生活姿态所提供给他人的一种综合形象。人们通常所说的风姿,风采,风格,风韵等都是风度的具体表现。风度依赖人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等外在形式,也与一个人的个性气质,品德,情趣,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相关。具体内涵有:

  第一,教师要”稳重".教师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有博大高深的知识涵养,沉着冷静的性格气质,成熟稳定的思想情绪,进取自强的人生态度,要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第二,教师要”可亲”.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热情和希望,要给予爱抚和关切,对学生表情温和,态度诚恳,面孔慈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第三,教师要"有识”。教师应该有着渊博的知识,包括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75.

  教师如何实现把职业责任变成为自觉的道德义务。

  答:1、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2、对学生家长负责3、对教师集体负责

  4、对社会负责

  76.

  教师要实现职业理想,在职业选择上要处理好哪几个方面的问题?答:一、(1)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是相互联系的(6分);(2)在教师职业选择上,要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6分);(3)要正确处理教育职业选择与教育才能的关系(6分);(4)要正确对待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待遇(6分);(5)要正确对待教师的苦与乐(6分)。

  77.

  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教师与集体之间发生矛盾,教师应负主要责任。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答:(1)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根本目的,教师与学生的道德关系是

  育人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好与坏影响育人的效果(15分);(2)在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

  面。所以,一旦师生之间发生矛盾,一般来说教师应该首先从自我找原因(15分)。

  78.

  此题评价教师处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及对荣誉的态度。

  答:按照教师在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要求:(1)教师应正确的对待领导,正确的对待荣誉,正确的对待自己,冷静地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多从自身寻找原因(15分);(2)教师不应该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应将不快的情绪告诉学生。否则,就会影响教师的形象,也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15分);(3)领导对教师也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并根据规定与可能维护教师的正当利益(10分)。

  79.

  教师高尚人格是教师职业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从个体角度谈谈怎样塑造教师个人的高尚人格.答:一、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1)做到自爱、自尊、自重(10分);(2)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来履行自己的职责,用高尚的人格指导自己的言行(10分);(3)加强个体的道德修养,从点、滴入手,逐步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10分)。

  80.

  教师哪些正当的个人利益应得到有效维护?答:教师有三个方面的个人利益需要得到有效维护:

  1、社会工作环境和条件

  2、要求自己的劳动成效显著并以此完善人格

  3、劳动成果得到尊重并得到相应的物质报酬和社会地位

  11

篇四:论述教师对待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教师的职业认识与态度

  教师的职业认识与态度

  每到小学和中学,都能看到一些恭恭敬敬教学的老师,那种职业态度令人肃然起敬。不管社会如何误解、如何传言,这些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永远一丝不苟,这就是所谓的职业精神。我的前辈教师中,有些至今生活清贫,但内心安宁。六年前,学校委托我去慰问一位退休教师,八十多岁的老教师,家中房屋仍是“原版”,保持着1983年分配住房时的状态;坐下交谈,老人打听的全是学校教学情况,一句个人请求也没有。记得当年和她同事时,晚上没有她的值班任务,年近六旬的她总是习惯地在学校绕一圈,看看学生,才回宿舍。

  和老师们交流,有时会问起从业之初的感受,有些老师坦率地告诉我,本来不想当教师的,阴差阳错,被取到师范了,后来习惯了,觉得自己适合当老师;有老师说,当年一盆火似的读了师范,后来逐渐失望,但并不后悔;也有老师说,喜欢孩子,喜欢童年,当年只是想到能和学生在一起比较有趣。十几年、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还清楚地记得职业认识的起点。有位老师当年被选到市府搞行政,嫌开会应酬太累,“逃回学校”教书,辛辛苦苦,甘之如饴;也有人发牢骚,说早知道教育弄成这样,当初不如做点别的行当,但随即便解释,“如果从政,说不定也腐败了”,很有趣。

  对职业认识,起点比较高,很有益,如能保持激情,保持职业态度,则需要修炼。当年一些同事,在学校工作三五年,七八年,就辞职了,有的是对职业困难估计不足,以为教学很轻松,一旦不顺,则避难就易;有的是性格不适合,比较孤僻或比较急躁,和学生相处有障碍;有的则是体会不到职业趣味,禁不住外部诱惑。上世纪九十年代,为数不少的教师“下海”从商,有些大中城市,教师流失量达到惊人程度。教师弃教经商,原因不一,有的是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下海,有的则本是“生意精”,在学校施展不开,有的则是觉得当教师“没意思”。但我记得,当初都很果断。他们以后的境遇,无论发达或是沦落,一度成为老师们的闲聊话题,但渐渐的,也就忘却了,毕竟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告别而去的同事,我能理解。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不高,造成一部分人放弃,可以体谅他们的选择。学校要对学生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也要对教师负责,没有必要挽留不适应教学工作的教师,也不该逼使有困难的教师坚守。

  我认为不能忍受的,是身为教师,缺乏职业自尊,自轻自贱,辱己辱人。有个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说:“当年我高考成绩不行,所以只好读师范;我教书不行,所以只能当校长,来领导你们。”这种亵渎教育与教师的言论传开,不但教师感到耻辱,部分学生也鄙视学校并轻慢教师,没有谁把它当作玩笑;这所学校也从没有老师敢开这样的玩笑。十多年过去了,不管当年的校长如何用尽手段包装自己,老师们仍然记得那猥琐之态。那些话,是他十多年前说的,何以人们耿耿于怀?是因为他公开侮辱了教师职业。老师们说,这不是口误,也不是自嘲,该校长从分配到中学那天起,就想脱离学校,一直找机会攀附官场,“该打点的全都打点了”,无奈“组织上无法安排”;他已经“爬到校长的位子上了”,仍然向往官场。所以,无论该校长如何作秀,如何吹嘘,当年在会场上听到他那两句话的老师,对他所做的一切都不相信,因为他对职业的认识过于粗鄙,没有自尊,这样的人不可能有本质转变。

  职业选择体现个人认识,不能不考虑生存因素,毕竟人需要物质生活的基础,但更重要的,还要考虑个人能力与趣味。职业选择是双向的,尊重规律,人们在社会各得其所,反之,不但个人没有从业愉快,也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医生职业必须和病人相处,如果性格冷漠偏执,必定影响行医;计算能力差的人从事财会工作,和反应迟钝的人当警察一样,都不可能称职。教师从事教育教学,面对少年儿童,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也很难胜任。不称职就是不合格、“不及格”;已经“不及格”了,不是想到提升自己以求“及格”,而是希望行业能“降格”,这类反常现象现在随处可见。如果各行各业都“降格”,所形成的社会状态,体现的也是“民族素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不知何故,社会流行一句“理解万岁”,到处听到这句话,不但官民之间,官官之间,什么事做得不满意,人们之间有什么矛盾,互道一句“理解万岁”,似乎也就有消解的可能。这种“马马虎虎凑合着混着过”的心态,让职业丧失精致的品质追求,包容粗制滥造,包容得过且过,包容有章不循有禁不止,包容假冒伪劣,包容违法乱纪……最终,投机取巧被作为智慧,敬业守恒被当作异端,职业道德下降,社会价值观崩溃。

  我的很多同事,无论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没有想过放弃。他们认为,工作的艰难,是和荣誉“配套”的,你不能只要其一不要其二,对此,你个人清楚就行,不必渴望“理解”。

推荐访问:论述教师对待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论述 正确认识 态度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