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及中考试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不愠.()
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
不逾矩..()()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而枕.()()()
好.之者()
笃.志()三、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有朋自.远方来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3.人不知.而不愠.
18.饭疏食...饮水.
4.不亦君子..乎
19.曲肱而...枕之
5.吾日三省...吾身
20.不义..而富且贵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1.于.我如浮云
7.传.不习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三十而立.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9.四十不惑.
24子在川上..曰
10.不逾矩..
25.逝.者如斯.夫
11.温故.而知新..
26.不舍.昼夜
12.学而不思则罔.
27.三.军.可夺帅也
13.思而不学则殆.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可以为...师矣
29.博学而笃.志
15.人不堪.其忧
30.切问..而近思..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从,古义:;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3.知: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七、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2012年山西省
阅读《论语》(节选),完成7—11题。(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4.乐: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2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H.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9.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B.可以一战C可以调素琴D.皆以美于徐公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11.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2分)答:
2012年黑龙江省黑河市\、齐齐哈尔市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节选自《<论语>十则》)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腰:
(2)知:12.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文: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13.【甲】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乙】段则是典型的________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2分)
14.分别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2分)
15.请结合【甲】段内容,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3分)
答:
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3.《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福建省泉州卷】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优之,乐在其中矣。不义富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5.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清流见底
见往事耳
B.实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
D.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
释加点词。(3分)
(1)古来共谈
共:
(2)夕日欲颓
颓: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曲肱而优之,乐在其中矣。
8.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4分)
(2010年吉林省)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识:记住。厌:满足。好古:爱好古代文化。及:赶上,追上。鄙夫:鄙陋浅薄的人。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1分)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2分)
(1)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答: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答: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答:
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答:
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4分)
2012年山西省
7.wǎngdài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8.(2分)愉快
学过(旧)的知识
9.B(2分)
10.(2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11.(2分)(正确默写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
2012年黑龙江省黑河市\、齐齐哈尔市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11.(1)腰:腰佩。(2)知:通“智”,聪明。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
1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13.对比
语录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14.【甲】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评分说明:(2分)每句各1分。
15.示例:作者身处锦衣玉袍的富家子弟中,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因为他内心有精神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反而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这就是对自我的反省。
评分说明:(3分)结合“不贤而内自省”1分,联系甲段内容加以论述1分,语句通顺1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
13.“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意思对即可)
【2015·福建省泉州卷】
(一)(16分)5.(3分)B
6.(3分)共同,一起
坠落
欣赏7.(6分)(1)早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歇”,“乱”各0.5分)(2)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曲”,“亦”各0.5分)8.(4分)甲文:①作者欣赏山林之美的情趣。②作者酷爱山林,归隐林泉的志趣。③作者将内心对山林之美的感受与友人分享的乐趣。(2分,答出一点即可)乙文:①粗茶淡饭却能随遇而安(安贫乐道)。
②视不正当得到的富贵如浮云的高尚情操。(2分,答出一点即可)
(2010年吉林省)
(一)文言文阅读(15分)9.儒。10.(4)。11.围绕“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回答即可。12.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回答即可。13.围绕“选择他人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14.围绕“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或“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回答即可。
15.围绕“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学;勤奋好学;谦虚诚恳;温故而知新,日积月累”回答即可。
篇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2017年秋七年级语文周练练习版
《咏雪》
1、《世说新语》是六朝
小说的代表作,是
(朝代)人
(姓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3分)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3分)
(1)俄而雪骤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
...(3)讲论文义
:
(4)寒雪日内集:
......(5)与儿女讲论文义:
(6))未若柳絮因风起: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4、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次数是两次。(1分)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6、《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
的家庭氛围。(2分)
7、,文中两句咏雪句子,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3分)
答:
8、“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3分)
答:
9、请写出古诗文中的咏雪的佳句两句:
(2分)
《陈太丘与友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文()
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君:
尊君:
家君: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2分)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
5、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3分)
()过中不至: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6、对于元方来说,友人缺乏哪两种品格?缺乏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哪
(2分)
7、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3分)
对:①
②错:
8、“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9、.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2分)
10、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写出一句与此相关的名言(3分)
11、你知道类似道韫、元方的故事吗?请写出一个相关的人物及其事件。(2分)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及中考试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不愠()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不惑()
不逾矩()()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
一箪食()曲肱而枕()()()
好之者()
笃志()
......三、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
...(从,古义:;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3.知: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七、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3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
....19.
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4.乐: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8、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
10、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译文
11、子曰:“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12、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译文
13、子
曰:“知
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译文
14、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
焉;择
其
善者
而
篇三: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及答案(含中考阅读)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
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一箪食()不思则罔()不学则殆()曲肱而枕()()()
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线词语
1.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
19.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故,古义:;今义:)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今义:。)5.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今义:)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3.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赞》)【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2)不能去.云()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不亦说.乎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B.虽.不能至虽.不能察,必以情
C.学而不思则.罔入则.无法家拂士
D.此之谓失其.本心想见其.为人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4.请结合【甲】【乙】两段选文,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
(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
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感到迷惑。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是就连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
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能广泛地阅读,并且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中考链接
1.(1)生气,发怒(2)离开
2.【解析】A项中的“说”前者读“yuè”,通“悦”,意思为“愉快”;后者意思为“讲,谈论,叙述”。B项中两个“虽”前者是“虽然”的意思;后者是“即使”的意思。C项中两个“则”前者是连词,可译为“就”或不译;后者表示假设,是“如果”的意思。D项中两个“其”都是代词,代指“他的”。因此本题选D。
3.(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
【解析】第(1)句注意“善”在这里指优点,长处,“而”表顺承,一般不译。第(2)句为倒装句“礼其家”(状语后置),翻译时为“其家礼”,关键词有:“诸”是兼词,解释为“众多”,“时”是名词作状语,“按时”的意思。
4.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都很敬仰他。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依循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车子、衣服和礼器,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他们大多是)当时的荣耀,死后就终止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
篇四: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论语〉十二章》历年中考试题汇编
《〈论语〉十二章》历年中考试题汇编
2006年安徽省(课改区)
[三](15分)《论语》四则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
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⑨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⑥,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piánpì)]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piánnìng)]善于花言巧语,丽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
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2)学而不思则罔(3)可谓好学也已矣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译
文:
(2)思而不学则殆。译
文:
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17.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4分)答:
[三](15分)14.(3分)(1)从:听从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2)罔:迷惑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或:喜好、喜欢
(每小题1分)15.(4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每小题2分)16.(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第②则:择友之道(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7.(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2007年安徽省课改区
《论语》四则
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
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译
文:
(2)思而不学则殆。译
文:
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17.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三](15分)14.(3分)(1)从:听从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2)罔:迷惑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3)好:喜爱或:喜好、喜欢
(每小题1分)15.(4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每小题2分)16.(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第②则:择友之道(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7.(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2010年吉林省)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识:记住。厌:满足。好古:爱好古代文化。及:赶上,追上。鄙夫:鄙陋浅薄的人。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1分)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2分)
(1)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答: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答: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答:
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答:
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4分)
答:
(一)文言文阅读(15分)9.儒。10.(4)。11.围绕“替
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回答即可。12.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回答即可。13.围绕“选择他人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14.围绕“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或“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回答即可。
15.围绕“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学;勤奋好学;谦虚诚恳;温故而知新,日积月累”回答即可。
(2010年云南省曲靖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论语》十则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
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八)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
所好。”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___________(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之:___________(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而:____________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
文:
1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答: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答:
11。
(2分)答案:(1)信:诚实。
(2)图:料想。
(3)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4)而:然后,表顺接。12。
(4分)(1)译文: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2)译文: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13。(3分)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成人之
美(答题要点:写出一个给1分,增字减字不得分)14。(3分)开放
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答题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难。
2011年贵州省六盘水市
(三)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8-21题。(15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⑦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不亦说乎说:
(2)温故而知新故:
(3)思而不学则殆殆:
(4)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19.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20.选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请写出4个。(4分)
21.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3分)
答:
(三)15分18.(1)说一说,愉快、高兴。(1分)(2)旧(知
识)(1分)(3)有害(1公)(4)刚强、勇毅(1分)19.(1)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2分)(2)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给他人。(2分)20.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物施于人等(写出四个即可,4分)21.抄写句子无错误(1分),言之有理即可。(2分)
2011年河北省唐山市
[三](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篇五: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及中考试题(含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不愠()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不惑()
......
不逾矩()()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而枕()()()
好之者()
笃志()
......三、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时习:_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yue)乎: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愠(yun):_________________君子:_________________吾:______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三省(xing):_____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__为人谋: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_忠:_________________信:_________________传(chu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有五: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_________________惑:_________________天命:_________________命_________________耳顺:_________________从心所欲:_________________逾矩:_________________逾:_________________矩:_________________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罔(wang):_________________殆(dai):_________________箪(dan):_________________堪:_________________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_________________好(hao):_________________乐:_________________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饭,_________________疏食,_________________肱(gong):____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________焉:_________________善者:_________________川:_________________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逝,_________________斯,_________________三军:_________________夺:_________________匹夫:_________________笃志(du):
_________________笃: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_________________切:_________________仁:_________________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3.知: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七、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八、按要求默写
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4.乐: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阅读《论语》(节选),完成7—11题。(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2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H.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
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9.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B.可以一战C可以调素琴D.皆以美于徐公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11.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2分)答: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节选自《<论语>十则》)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腰:
(2)知:12.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文: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13.【甲】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乙】段则是典型的________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2分)
14.分别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2分)
15.请结合【甲】段内容,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3分)
答:
13.《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优之,乐在其中矣。不义富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5.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清流见底
见往事耳
B.实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
D.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
释加点词。(3分)
(1)古来共谈
共:
(2)夕日欲颓
颓: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曲肱而优之,乐在其中矣。
8.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4分)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识:记住。厌:满足。好古:爱好古代文化。及:赶上,追上。鄙夫:鄙陋浅薄的人。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1分)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2分)
(1)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答: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答: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答:
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答:
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4分)
7.wǎngdài
8.(2分)愉快
学过(旧)的知识
9.B(2分)
10.(2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11.(2分)
(正确默写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11.(1)腰:腰佩。(2)知:通“智”,聪明。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
1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13.对比
语录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14.【甲】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评分说明:(2分)每句各1分。
15.示例:作者身处锦衣玉袍的富家子弟中,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因为他内心有精神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反而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这就是对自我的反省。
评分说明:(3分)结合“不贤而内自省”1分,联系甲段内容加以论述1分,语句通顺113.“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意思对即可)
(一)(16分)5.(3分)B
6.(3分)共同,一起
坠落
欣赏7.(6分)(1)早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歇”,“乱”各0.5分)(2)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曲”,“亦”各0.5分)8.(4分)甲文:①作者欣赏山林之美的情趣。②作者酷爱山林,归隐林泉的志趣。③作者将内心对山林之美的感受与友人分享的乐趣。(2分,答出一点即可)乙文:①粗茶淡饭却能随遇而安(安贫乐道)。
②视不正当得到的富贵如浮云的高尚情操。(2分,答出一点即可)
(一)文言文阅读(15分)9.儒。10.(4)。11.围绕“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回答即可。12.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回答即可。13.围绕“选择他人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14.围绕“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或“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回答即可。
15.围绕“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学;勤奋好学;谦虚诚恳;温故而知新,日积月累”回答即可。
篇六: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论语十二章中考题及答案
2017年论语十二章中考题及答案
《论语》介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并称“四书五经”。
理解性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中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文中的古今异义:
(1)有朋自远方来。朋,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
(2)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对人的敬
称。
(3)五日三省吾身。三,古义:泛指次数;今义:二加一所得的`数目。
(4)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从前。
(5)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凭借某种条件去做;今义:允许。
一词多义:
(1)时:学而时习之(时常、按时)元芳时年七岁(当时)(2)志:吾十又五而志于学(立志)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文言虚词:
(1)而,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作为)(3)其,回也不改其乐(代词,这)、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其中)重点句子翻译: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2017年论语十二章中考题及答案】
篇七: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及中考试题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
kj.com
一、文学常识填空
.《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
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不愠()
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
不逾矩()()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而枕()()()
好之者()
笃志()
三、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0.不逾矩
1.温故而知新
2.学而不思则罔
3.思而不学则殆
4.可以为师矣
5.人不堪其忧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8.饭疏食饮水
9.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四、通假字
.不亦说乎
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
(从,古义:;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
六、一词多义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3.知: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4.乐: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七、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八、按要求默写
.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XX年山西省
阅读《论语》,完成7—11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H.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9.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可以一战
c可以调素琴
D.皆以美于徐公
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1.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
答:
XX年黑龙江省黑河市\、齐齐哈尔市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节选自《<论语>十则》)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腰:
(2)知:
2.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文: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3.【甲】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乙】段则是典型的________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2分)
4.分别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2分)
5.请结合【甲】段内容,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3分)
答:
XX年宁夏回族自治区
3.《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福建省泉州卷】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优之,乐在其中矣。不义富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5.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清流见底
见往事耳
B.实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
D.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
释加点词。(3分)
(1)古来共谈
共:
(2)夕日欲颓
颓: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曲肱而优之,乐在其中矣。
8.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4分)
(XX年吉林省)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识:记住。厌:满足。好古:爱好古代文化。及:赶上,追上。鄙夫:鄙陋浅薄的人。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1分)
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2分)
(1)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答:
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答:
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答:
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答:
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4分)
XX年山西省
7.wǎng
dài
8.
愉快
学过的知识
9.
B
0.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1.
XX年黑龙江省黑河市\、齐齐哈尔市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1.(1)腰:腰佩。(2)知:通“智”,聪明。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
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3.对比
语录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4.【甲】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评分说明:(2分)每句各1分。
5.示例:作者身处锦衣玉袍的富家子弟中,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因为他内心有精神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反而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这就是对自我的反省。
评分说明:(3分)结合“不贤而内自省”1分,联系甲段内容加以论述1分,语句通顺1XX年宁夏回族自治区
3.“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意思对即可)
【XX•福建省泉州卷】
(一)(16分)5.(3分)B
6.(3分)共同,一起
坠落
欣赏7.(6分)(1)早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歇”,“乱”各0.5分)(2)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曲”,“亦”各0.5分)8.(4分)甲文:①作者欣赏山林之美的情趣。②作者酷爱山林,归隐林泉的志趣。③作者将内心对山林之美的感受与友人分享的乐趣。(2分,答出一点即可)乙文:①粗茶淡饭却能随遇而安(安贫乐道)。②视不正当得到的富贵如浮云的高尚情操。(2分,答出一点即可)
(XX年吉林省)
(一)文言文阅读(15分)9.儒。10.(4)。11.围绕“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回答即可。12.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回答即可。13.围绕“选择他人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14.围绕“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或“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回答即可。
5.围绕“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学;勤奋好学;谦虚诚恳;温故而知新,日积月累”回答即可。
www.5y
kj.com
篇八: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及中考试题一、文学常识填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论语》与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不惑()
不逾矩()()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而枕()()()
好之者()
笃志()三、解释加横线的词语1.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
7.传不习乎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
14.可以为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3.思而不学则殆
th
in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gs8.三十而立
ll
thin
And1.不亦说乎
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
time
a四、通假字eir
be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
19.
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ing
ar论语()
不亦说乎()
不愠()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e
goo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d
fg
at
a1nor
somethin,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从,古义:;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2.而:人不知而不愠()七、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八、按要求默写)温故而知新()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译文: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2ng
at
a
time
a译文:
nd
All
things
in
their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being
are
goo4.乐:不亦乐乎()d
for
somethin
g
a2012年山西省阅读《论语》(节选),完成7—11题。(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7.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2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H.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
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9.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B.可以一战C可以调素琴D.皆以美于徐公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
11.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2分)答:
2012年黑龙江省黑河市\、齐齐哈尔市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节选自《<论语>十则》)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腰:
(2)知:12.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译文: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
13.【甲】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乙】段则是典型的________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2分)14.分别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2分)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n
their3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15.请结合【甲】段内容,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3分)答:
【2015·福建省泉州卷】(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优之,乐在其中矣。不义富贵,于我如浮云。”(《论语》)5.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清流见底
见往事耳B.实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D.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古来共谈
共:
(2)夕日欲颓
颓: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6.解
释加点词。(3分)(2)曲肱而优之,乐在其中矣。
(2010年吉林省)ll
thin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g
at
a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tim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e
a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nd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Ags8.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4分)
in(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论语(节选)n
th(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eir4being(《答谢中书书》)
ar【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e
goo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3.《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for
somethin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述而》)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注释]识:记住。厌:满足。好古:爱好古代文化。及:赶上,追上。鄙夫:鄙陋浅薄的人。亡:指不知道的东西。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1分)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2分)(1)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是知也/日知其所亡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答: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答: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答:
g
at
a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4分)5n
time
a答:
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2010年吉林省)
(一)文言文阅读(15分)9.儒。10.(4)。11.围绕“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回答即可。12.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回答即可。13.围绕“选择他人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14.围绕“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或“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回答即可。
(一)(16分)5.(3分)B6.(3分)共同,一起
坠落
欣赏7.(6分)(1)早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歇”,“乱”各0.5分)(2)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曲”,“亦”各0.5分)8.(4分)甲文:①作者欣赏山林之美的情趣。②作者酷爱山林,归隐林泉的志趣。③作者将内心对山林之美的感受与友人分享的乐趣。(2分,答出一点即可)乙文:①粗茶淡饭却能随遇而安(安贫乐道)。
②视不正当得到的富贵如浮云的高尚情操。(2分,答出一点即可)
【2015·福建省泉州卷】
2012年黑龙江省黑河市\、齐齐哈尔市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11.(1)腰:腰佩。(2)知:通“智”,聪明。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1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13.对比
语录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14.【甲】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评分说明:(2分)每句各1分。15.示例:作者身处锦衣玉袍的富家子弟中,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因为他内心有精神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反而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这就是对自我的反省。评分说明:(3分)结合“不贤而内自省”1分,联系甲段内容加以论述1分,语句通顺1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3.“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意思对即可)
2012年山西省7.
wǎngdài8.(2分)愉快
学过(旧)的知识9.B(2分)10.(2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11.(2分)
(正确默写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
15.围绕“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学;勤奋好学;谦虚诚恳;温故而知新,日积月累”回答即可。7
推荐访问: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论语 知识点 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