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体系特征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篇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摘
要:社区是城市基本组成部分,完善、合理的配套设施是构建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伴随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居民需求快速提高,现有社区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已难以满足居民需求。本文以溧阳市为例,在分析现状社区问题和居民对设施满意度的基础上,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构建社区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期形成合理、系统的社区系统,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为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字: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
布局
溧阳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背景
2规划思路
本文通过现状调研踏勘及座谈等方法,深入解析现状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了解居民对设施的满意度和需求状况,以问题为导向,弹性标准,强化社区管理与服务、文化体育休闲设施等社会公益性设施,将规划分级与行政管理单元的结合,构建助于居民的空间流动和文化交往的特色公共设施布局。以期形成一套实用的、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设施配套规划策略。
3当前社区主要问题
现状社区级公共设施布局相对复杂,总体而言,部分新小区的社区中心规模较大,配置较高;而老小区配置规模普遍偏小,服务水平不高。各基层社区中心的管理用房基本能配置到位,各类服务用房(文化、体育、医疗等)配置良莠不齐。
3.1设施分布差异明显
设施空间布局差异明显,老城片区数量多、质量差,新城片区数量少、质量高。伴随城市建设,老城社区建设较早,设施数量众多,但年久失修,设施品质下降严重。新城社区多为新建社区,配置标准较高,质量较好,功能齐全。
3.2功能欠缺
各类设施提供了基本的公共服务功能,但对于经济发展、居民整体水平均较高的溧阳市来说,目前的设施功能不能与居民需求相符合。居民对于,文化、体育、医疗、福利设施均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大于目前所提供功能范围。
3.3各地区同类设施规模满意指标存在差异
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伴随城市发展同步进行,通过满意度调查发现,老城基层社区级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规模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片区,如基层社区级体育活动站和文化活动站,规模较为满意的社区主要分布于老城中,不满意的社区主要分布于新城片区。老城中基层社区级设施数量充足,同时早期市级设施部分也位于老城,因此基层社区级设施指标满意值较其他片区要求较
低。新城的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规模满意指标相对较高。
4规划要点
(1)按照居民对当前社区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实际满意评价为导向,根据居民对于功能需求、满意规模,制定合理的规划标准,同时比较现有国家规划,制定符合溧阳自身特色的布局模式。
(2)对成熟地区,强调优化完善公共设施,重点解决“有”和“优”的问题;对新拓展区,强调公共服务引导发展,特色和品质并重,形成“特”和“品”的总体特征。
(3)公共设施布局与服务对象、服务空间相对应,促进设施精准配置、提高设施服务效率。日常生活服务等对服务半径要求较高的设施,尤其是基层社区级服务设施,保证居民在可接受的出行时间内得到相应的服务。
5规划策略
5.1设施分级
溧阳市正处于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逐渐演变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现有的公共设施层级应做适当调整。管理体系由原来的“市-镇-居委(村委)”形态向“市-街道-社区”逐步转变。公共设施分级体系总体上由“市级-镇级-基层社区级”向“市级-片区级-居住区级-基层社区级”转变。因此社区主要分为主要分为两级,具体到每个领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分级层次,如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区,可省略居住社区级。
居住区级公共设施服务人口规模为3~5万人左右,居民在此可获得较综合全面的日常生活和休闲服务。1-5个左右居住区对口一个街道办事处进行管理。
基层社区级: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服务人口规模为0.5~2万人左右,满足周边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求,3~4个左右基层社区构成社区。1个基层社区对口1个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
5.2设施分类
公益性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行政管理、社区服务、市政公用等设施。在设施规划时,不需要把所有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都纳入规划,本文重点研究由政府直接主导建设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性设施,并根据溧阳市特点将需要配置的设施分为三类:管理类、生活服务类、教育类。(如表5-1)
5.3设施配置标准
两级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如表
1所示)
在配置标准上实行新城、老城差别配置:老城区,以查漏补缺,逐步完善为主,强化设施建设;新城,建设初期集中控制用地,以期形成必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有一定发展弹性的社区中心。
表格
5-1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指标一览表
6空间布局
6.1布局原则
(1)新、老城区区别对待
新城区高要求配置,符合长远发展趋势,留有发展弹性;老城区尊重现实,结合现状特点合理确定配置要求,逐步增补完善。
(2)均衡服务,按需配置
强调社区服务设施的种类、标准和布局均等化,各个地区均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给予合理配给。
(3)兼顾行政管理组织
6.2布局模式
(1)居住区级公共设施布局模式
居住区级公共设施宜集中布局,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集中布局形成“社区活动中心”,派出所和街道办集中布局形成“管理中心”模块,教育设施单独布置。用地紧张地区可在满足建筑面积要求下相对分散布局,不要求独立占地。具体可分为两种类型的居住区中心布局模式。(见图6-1)
第一种为基本模式的居住区中心,不含管理功能。
第二种为复合模式的社区中心,含管理功能,在基本模式基础上增加街道办事处和其他管理用房以及派出所。
(2)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中心布局模式:
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应采用相对集中的布局方式,居委会、警务室可集中布局;医疗卫生站、托老(残)所和老年服务站可集中布局;幼儿园分散布局。除幼儿园外均不要求独立用地。由于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规模相对较小,并且对服务半径和要求高,因此布局分为3种类型(见图6-2)。
第二种为人口规模在1万人以下的社区,除行政管理和社区服务设施外,其他设施可与相邻社区合并设置,保证规模效应和操作性。
第三种为社区服务半径超过500米的社区,文化、体育等可适当增设一处。
7结语
本文所提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从居民实际需求情况为出发点,问题为导向,差别配置,集中布局,构建有便于居民使用和交流的公共设施模式。同时,在整个规划研究过程中感到要想改善社区公共设施配套状况,不仅要合理布局,还必须提供服务品质,加强居民意识,平衡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区。
篇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2013年城乡规划工作基本情况
(一)以富美**为目标,完善规划编制体系
抓好总体规划。《**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法定程序在多种媒体
进行规划公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审查。目前已上报市委常委会研究,待研究同意后,上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加强对各县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南靖县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并获市政府批准实施。诏安县已完成总体规划报批成果。指导漳浦、云霄、长泰、平和完成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评审及报批;并指导云霄、平和、长泰开展县城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相关工作。
推进专项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积极开展中心城区27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截止10月底已经完成绿道网、郊野公园、产业布局、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危险品仓储布局规划、古城历史街区综合体保护与有机更新规划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控制导则、水城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燃气专项规划、户外广告规划、夜景规划共计13项规划项目。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公共艺术规划及重要节点设计、防灾体系专项规划(抗震防灾、防洪排涝)、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5项已完成阶段性成果,预计年底前可完成任务。其余竖向及管线综合规划、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绿城规划、商业网点及物流园区规划、给排水专项规划、加油加气站规划、防灾体系专项规划(人防、消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9项正开展前期工作,明年全面完成任务。
完善村镇规划。今年全市重新编制规划的行政村395个,目前已编制完成177个,已开展编制140个,还未开展78个已基本落
实了编制单位,力争在年底全部完成任务。对去年完成的347个村庄规划各地进行质量自查,下一步我局将组织审查。13个省、市级试点镇加快推进控规全覆盖,目前角美、岩溪、杜浔(古雷新港城)、靖城、港尾、铜陵、四都、火田、常山等9个试点镇已完成控规全覆盖,郭坑镇正抓紧编制,坂仔和丰山2个试点镇未开展工作。所有试点镇均已编制完成
三个一城市设计,正逐步实施中。我局牵头组织美丽乡村博览会规划设计展,展示我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成效,推广具有闽南风格的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全力打造独具闽南特色的美丽乡村。为提升村镇规划管理水平,推行派驻乡镇责任师试点,我局派一名注册规划师驻南靖梅林镇。
(二)以宜居城市为导向,优化城市功能配套
引导三城建设。绿城规划。提出构筑五个层次的园林绿地系统,重点是郊野公园、城市公园、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和社区绿化五个层次绿地规划。加快完成县绿道网规划。目前,城区滨江的20公里绿道全部贯穿(西溪亲水公园绿道16公里、江滨绿道4公里);碧湖生态园4公里绿道已建成;荔海公园绿道已建成8公里,配套服务设施已基本完成。城市片林建设也正在推进中。水城规划。提出打造以水为脉、蓝绿相依、串珠成链、城水交融、活力共享的独特风韵。目前已规划研究水上交通工程12.6公里及配套的沿岸停靠码头。名城保护。《**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审查,经修改完成最终成果,已上报省住建厅审查。与芗城区共同编制完成《古城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总体规划
设计》及《古城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示范工程规划设计》。推进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示范片工程的建设,完成延安南路北段(太古桥至台湾路)东面街立面修缮项目、中国共产党福建临时省委旧址修缮及周边整治项目和中山公园南门入口改造项目。
解决三难问题。一是行车难。强化城市综合交通。提出中心城区采取改善旧城交通,改造重要节点,拓展城市框架,疏解对外交通四条措施,做好今年市区道路交通建设规划服务,其中城市道路共31条,28.5公里,改造重要交叉路口3个,过街人行天桥2座。完成九龙大道(万达综合体周边区域)交通改善规划编制工作。开展轨道交通专项研究;做好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启动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及支路网规划。二是停车难。完善停车场设施规划。规划建设路外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加大主要公建及周边区域停车供应,缓解中心区停车矛盾。重点解决市医院、市中医院、江滨花园等区域停车难问题。已初步选址了市卫生局、中医院、新浦路、闽南批发市场等地点作为中心城区机械式立体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库近期建设的启动点。三是活动难。对市区九龙公园、胜利公园、中山公园及江滨公园等,利用其边角地或者草坪等,挑选若干处进行简单的改造、铺设硬地,新增符合中老年人集体活动的场地,增加活动空间。充分利用街头广场、空地进行配套建设,限制车辆停放,提供作为中老年人集体活动场地,市区已规划10个点。建设26处城市片林:芗城区12处,龙文区12处,圆山新城2处,总面积约593.55亩。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完善设施配套。一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牵头《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含文化设施、中小学布局、体育设施、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积极参与医疗卫生建设年活动,做好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规划服务,配合市人大、政协相关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配合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配合市铁办开展轨道交通专项研究,确定线路走向及站点的位置,并对周边用地开发进行研究;做好厦漳同城大道规划服务;参与厦门港总体规划论证;参与国道319改线规划方案论证等;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编制2369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的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推动都市大公交发展策略。
(三)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做好战役、竞赛工作。一是城市综合体竞赛项目。为加快进度,帮助业主高质量、高品位建设城市综合体,我局领导带领相关技术人员,先后4次到全市15个综合体建设项目竞赛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并分别在漳浦和长泰组织召开两次现场推进会。针对15个竞赛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我局提出许多指导性建议,为建成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打下坚实的基础。15个竞赛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5.22亿元。1-10月累计投资97.5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215.64%,超序时进度132.31个百分点。年度计划建筑面积施工量122.94万平方米,1-10月累计完成施工量163.46万平方米,占年度施工量132.96%,超序时进度49.63个百分点,在所有竞赛项目中暂居第2位。二是城市建设战役。我局共负责16个项目,总投资共计6236万元,2013年投资4856万元,截止10月下半月完成投资
418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93.5%,超时序进度10%以上。年底可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任务13.2个百分点。
做好规划审批审查。继续推出审批机制创新举措:通过招拍挂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用地红线图由10个工作日压减为一日办结。实行前后台工作人员AB岗联动服务机制,确保服务对象到窗口办理审批事项不落空、不脱节,在96123服务平台咨询服务不迟疑,方便企业群众咨询。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截至10月底,荣获中心授予
流动红旗共4面,3人次被评为先进个人,服务对象赠锦旗10面,满意度评议100%。截至目前,共办理许可(审批)件数254件。许可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136.46万平方米。牵头联审17次。同时我局在**中心城区率先启用省住建厅统一制式城乡规划审批菜单用表格式。对修规及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程序作了调整,简化和完善告知单,对具备受理条件的申报项目在规定承诺期内办结。完成项目审查52件: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的民生设施改善工程(芝山公园改造项目)、公共场馆建设工程(体育场、福乐家园、游泳馆等项目)、教育配套工程(龙海市九湖镇中心小学、市第九中学等项目)、住房保障安居工程(东裕花园二三期建设等项目)。
做好培训及信息管理工作。一是8月我局与市住建局联合在东山举办城乡规划住建系统行政执法工作培训活动,200多人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参训人员更新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理念,进一步推动我市规划建设系统的依法行政管理工作上新层次。二
是初步建立**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规划审批子系统)。主要是围绕地下管线资料的利用,主要包括了地下管线信息的GIS浏览、查询、统计、规划数据导入和分析等功能,为使用地下管线信息的各相关部门提供直观、可靠的技术支撑和规划决策的各种地下管线资料等。三是加强信息公开。我局网站加强对政务信息及热点问题公开,对一些较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通过网络、报刊等形式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加大公众参与规划力度。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等草案,在审核(上报)之前进行事前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四是加强公众互动。网站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共收到各类咨询建议等700多条,比去年增加10%,网站月访问量近20万人次,专栏总点击量已达10多万人次。公众较关注的问题以转办单的形式转发具体承办单位,今年来共办理19件转办件,如碧湖生态园建设与不足的建议、违章建筑投诉等,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规划工作的特色和新亮点
(一)突出定位
经过三年时间的精心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新定位,解决了一系列城市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空间布局上,从上轮总规的集中布局模式转变为轴向带形发展模式,从滨江城市转变为滨海城市,提出**都市区概念,规划区范围拓展到2369平方公里,确定近期一中心、六组团、中远期两轴三带、双城多片的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解决了中心城区规模小、发展空间不
够以及区域统筹协调发展问题;在开发强度上,将全市划分为四个强度区和一个特别控制区,通过优化景观四线,通过两增两降,通过退二进三、优二兴三等,形成由内向外的三二一产业布局;在综合交通上,规划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多层次的组团间路网体系,中心区形成
两横五纵快速路系统;在公共设施上,立足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服务均等,将服务区向城郊城镇、农村地带延伸。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将成为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的指南。
(二)突出质量
根据省住建厅开展全省城乡规划设计质量和规划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要求,我局对中心城区2011-2012年完成的各类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成果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工作,并对各县(市)的自查情况进行了审查,总体上看,我市大部分规划成果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内容深度和要求,符合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有些项目在设计理念、编制思路、成果表达上均达到同时期省内领先水平,设计质量水平得到了提高。在2013年度全省优秀规划设计奖评选活动,**郊野公园概念规划、台商投资区中心区城市设计荣获一等奖,**市绿道网总体规划、常山华侨农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云霄县城将军大道西侧片区城市设计和**市城市地理信息综合平台荣获三等奖。
(三)突出内涵
在全国率先组织编制《中心城区公共环境艺术规划及重要节点设计》,同时编制《龙江路北段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这二个规划,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凝聚城市的形象与气质,凸显城市的性格与个性,承载公众的理想与需求,成为城市的象征与符号,成为城市新亮点,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四)突出引导
一是研究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年初全市住建会部署,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我局牵头完成中心城区道路建设和三城(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四个近期行动计划,明确总体目标、建设目标、策略和2013-2015年的三年建设计划。二是加强土地收储研究。针对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土地价值不彰显、区域功能定位不明晰、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设施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认真研究土地统一收储,提出市、区两级政府要通过制定一个计划、建立一套制度、统一一个出口、编织一张网络、遵循一个标准的五个一策略,积极推动城市建设科学有序发展。
(五)突出标准
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编制各类规划,根据规模、环境容量来合理确定容积率等经济技术指标;规划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审核项目,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正确处理好项目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坚持用规划技术标准规范来决定取舍。由我局制定的《〈福建省城市规
划管理技术规定〉**市实施细化规则(试行)》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该细则主要针对**市实际情况和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在城市绿地、间距控制、建筑退让等方面对《省技术规定》进行补充完善,是我市城乡规划管理新的重要依据。
(六)突出专审
推行建筑设计方案公开评审制度。位于城市主要街道两侧、重要节点或较大型的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推行公开评议审查建筑效果和总平面规划,邀请优秀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师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评审,形成规划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建筑设计方案水平,提高行政效能、增加决策透明度。
(七)突出实效
今年初,为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基层,我局芗城、龙文和台商投资区三个分局正式挂牌,通过强化分局职能,做到规划管理主动服务、就近服务、贴近服务基层,通过分局及时掌握基层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局领导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今年以来已召开现场办公会5场,现场解决问题10个。10月8日,局领导到芗城区解决具体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促芗城发展的举措: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无偿为金峰经济开发区提供现有的道路规划设计成果、市政工程管网和项目用地红线等测绘资料,并与金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我局芗城分局还将启动绿色通道,更好的服务金峰开
发区发展。
我们工作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行车难、停车难、活动难等问题仍较突出,规划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项目前期开发研究有待加强。即如何提升土地价值,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激发城市新亮点等实际问题。三是各县财政支持重点更多侧重于城市和县城,用于乡镇及村庄建设的补助有限,村镇规划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四是规划人才紧缺无法突破。各级规划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均缺乏专业人才,影响了乡镇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的顺利进行。
三、2014年工作初步思路
(一)打造区域特色,推进全面发展
推进圆山开发,构筑一廊一园九湖。圆山新城作为我市重点开发的城市新区,我局将组织编制《**九龙江闽南文化博览园概念性详细规划》、《**闽南生态文化走廊发展概念规划》和《圆山新城九湖片区前期研究及概念设计》等新区专项规划及城市设计,通过整合闽南人文资源优势,从形象与内涵中全面挖掘适合圆山新城的产城一体化发展,丰富和发展城市文化,构建宜居宜业的生态田园生活文化。
整合资源,激发城市新活力。与芗城区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市芗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深入分析芗城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与优化、整合、发展的空间战略。通过城市亮点打造,引导城市与区域未来发展。抓住**市中
心城区(芗城区、龙文区)北扩、西进发展方向,发挥城市设计在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塑造的协调指导作用,组织编制《芗城区金峰滨江公园周边片区城市设计》和《龙文区朝阳公园周边片区城市设计》,提升原有土地使用功能,增强土地利用价值,塑造中心城繁荣繁华城市形象。为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极,打造新的增长点。我局将组织编制《芗城区金峰开发区(康林路口片区)退二进三发展研究》和《蓝田开发区(胜利路北至漳华路南)退二进三发展研究》,积极促进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的转型升级,加快两个开发区与中心城区的融合,进一步做活中心区改造生态经。
做好三规融合,促进协调发展。借鉴相关省市的规划管理经验,研究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涉及到的相同内容有机融合,并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的方法,编制三规融合研究,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效率。
(二)谋划重点地块,提升城市价值
抓控规研究。为更好地进行片区开发建设,将计划开展《**中职园区总体用地布局》、《**市北庙片区控规及前期研究》、《**市芗城区红旗路周边用地控规及前期研究》、《**市芗城区益民路周边用地控规及前期研究》、《龙溪南路以东、南昌路以北区域开发前期研究》、《**市酱油厂片区控规前期研究》、《**市巷口片区控规及前期研究》、《钟法路沿线交通改善规划及东侧地块更新改造前期研究》、《龙江路以东、迎宾路以北区域开发前期研究》等项开发策略研究,通过深化前期研究,坚持四先四后,先规划后建设,先造景后出让,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开发,进一步指导和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从区域上统筹考虑,并提出合理的控制指标,提升土地价值,塑好城市形象。
抓城市设计。发挥城市设计在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塑造的协调指导作用,从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文化传承、景观塑造、开发强度、高度引导、建筑风格、生态空间给予重点谋划,提升城市景观品质。进一步完善东部的台商投资区中心区、中部的市级城市中心区、南部的圆山新城龙江南路沿线城市设计,下阶段重点推进城市北部孚美滞洪区公园、西部西院滞洪区公园周边区域城市设计工作,形成东、西、南、北、中各有一个重点片区开发建设。
(三)重视重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解决三难问题。针对目前存在出行难、停车难、活动难的三难问题。我局将加强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整合,开展《**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市中心城区支路网规划》、《**市中心城区竖向规划》等专项交通规划编制工作。
配合
市政提升。根据2014年行动计划。道路建设计划:芗城区计划建设城市道路共4条(青年路、柑仔市路、北仓路、圣王南路),共5.27公里,改造重要交叉路口1个(漳响路与九龙大道)。龙文区计划建设城市道路共3条(建元东路、石仓南路、东环城路),共9.21公里。解决停车难建设计划:加大路外公共停车建设力度,逐步改变以路边停车为主的停车方式,基本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问题。解决活动难建设计划:结合拟建设的城市片林(芗城区5片,50亩;龙文区4片,48亩),规划留出适合中老年人活动的场地。
推进公众参与。完善公开评审制度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公众参与规划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引导公众参与到公开评审会中。同时通过实践逐步对公开评审会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完善,力求规划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以制度保障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作更加公开、科学、合理。
(四)注重风貌塑造,体现闽南元素
提升艺术品位。在注重城市外延式拓展的同时,注重城市内涵品质的提升,重点通过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公共环境艺术建设、夜景工程提升、街头休闲广场设置等方式,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提升景观风貌。编制《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三边三节点规划),三边包括:云洞岩入口整治、龙江南路道路景观提升、国道324九湖-东南花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走廊建设、南江滨路道路及景观、西环城路道路及景观工程(含九湖公园)和省级绿道1号线(市区-东南花都联通)等6个项目;三节点包括:碧湖城市中心节点、火车南站节点、奥林匹克中心节点、胜利西路与北环城路交叉口节点改造等4个项目。
提升文化内涵。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体系规划》,对全市各县(市)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进行梳理,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加强对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将对全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进行调查及资料整理建档。同时组织编制《**南山寺地块概念规划》和《南靖县梅林镇云水谣村庄保护规划》等保护规划项目。继续推动延安南路北段西面街修建项目、新华西路段及青年路北段小吃街建设项目、古城北入口广场东面骑楼及**侨史馆改造项目、府埕业态更新项目的修建进度。
提升美丽乡村。研究出台《**市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指导,从村庄规划到农村住宅设计等方面体现**特色和闽南元素,展示**生活富裕、生态优美、文化先进的乡村风貌和文化传承。依托各村特有的文化底蕴、历史积淀和生态优势,打造不同类型的村庄规划;通过研究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统筹安排村庄建设用地和空间布局;总结提炼闽南传统民居在院落布局、建筑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的特色,全力打造独具闽南特色的美丽乡村。
篇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说明书
目
录
前
言
--------------------------------------------------1一、规划编制背景
-----------------------------------------1二、规划编制对象
-----------------------------------------1三、规划编制目的-----------------------------------------1四、规划期限、规模及范围
---------------------------------2第一部分
武汉文化设施布局规划
--------------------------3一、发展背景
---------------------------------------------3二、现状分析与总结
---------------------------------------3(一)现状用地
--------------------------------------------------3(二)现状设施
--------------------------------------------------4(三)现状评述
--------------------------------------------------4(四)上轮总规实施回顾
------------------------------------------5三、规划目标及原则
---------------------------------------6(一)规划目标
--------------------------------------------------6(二)规划原则
--------------------------------------------------6四、文化设施体系规划
-------------------------------------6(一)规模测算
--------------------------------------------------6(二)文化设施布局体系
------------------------------------------五、专项设施规划
----------------------------------------11(一)博物馆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会展中心等)规划
-----------11(二)音乐厅、剧院规划
-----------------------------------------13(三)群众艺术艺馆(含文化馆(站)、青少年宫)规划
--------------14(四)图书馆规划
-----------------------------------------------15(五)经营型文化设施规划
---------------------------------------16(六)公益性文化事业规划
---------------------------------------1六、规划实施与近期建设
----------------------------------1(一)规划实施建议
---------------------------------------------1(二)近期建设
-------------------------------------------------17第二部分
武汉教育科研设施布局规划
----------------------1一、发展背景
--------------------------------------------1二、现状分析与总结
--------------------------------------1(一)现状用地
-------------------------------------------------1(二)现状教育科研设施
-----------------------------------------2(三)现状评述
-------------------------------------------------21(四)上轮总规实施回顾
-----------------------------------------22三、规划目标及原则
--------------------------------------23(一)规划目标
-------------------------------------------------23(二)规划原则
-------------------------------------------------23四、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布局
--------------------------------24(一)发展预测
-------------------------------------------------24(二)建设标准
-------------------------------------------------24(三)规划
-----------------------------------------------------25五、中等职业教育设施规划布局
----------------------------25(一)发展预测
-------------------------------------------------25(二)规划布局
-------------------------------------------------26六、高等教育设施规划布局
--------------------------------2(一)规模测算
-------------------------------------------------2(二)规划布局
-------------------------------------------------2七、其他教育设施规划布局
--------------------------------2(一)成人与业余学校
-------------------------------------------2(二)特殊学校
-------------------------------------------------2八、科研设施规划布局
------------------------------------3九、规划实施与近期建设
----------------------------------3(一)规划实施建议
---------------------------------------------3(二)近期建设目标
---------------------------------------------3(三)近期建设项目
---------------------------------------------30第三部
分
武汉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32一、发展背景
--------------------------------------------32二、现状分析与总结
--------------------------------------32(一)现状用地
-------------------------------------------------32(二)现状设施
-------------------------------------------------33(三)发展趋势
-------------------------------------------------33(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33(五)上轮总规实施回顾
-----------------------------------------35三、规划目标及原则
--------------------------------------36(一)规划目标
-------------------------------------------------36(二)规划原则
-------------------------------------------------36四、医院设施规划布局
------------------------------------3(一)规模测算
-------------------------------------------------3(二)医院设施布局体系
-----------------------------------------3五、其他医疗设施规划布局
--------------------------------43(一)传染病救治设施
-------------------------------------------43(二)疾病预防控制设施
-----------------------------------------43(三)急救医院设施
---------------------------------------------44(四)妇幼保健院(所)
-----------------------------------------44(五)专科防治所、检验中心
-------------------------------------44(六)采供血机构
-----------------------------------------------44(七)休疗养设施
-----------------------------------------------45六、规划实施与近期建设
----------------------------------45(一)规划实施建议
---------------------------------------------45(二)近期建设目标
---------------------------------------------45(三)近期建设项目
---------------------------------------------45第四部分
武汉体育设施布局规划
--------------------------4一、发展背景
--------------------------------------------4二、现状分析与总结
--------------------------------------4(一)现状用地
-------------------------------------------------4(二)现状设施
-------------------------------------------------4(三)现状评述
-------------------------------------------------4(四)上轮总规实施回顾
-----------------------------------------4三、规划目标及原则
--------------------------------------5(一)规划目标
-------------------------------------------------5(二)规划原则
-------------------------------------------------5四、规模测算
--------------------------------------------5五、综合性体育设施规划布局
------------------------------52(一)市级体育中心
---------------------------------------------52(二)区级体育中心
---------------------------------------------53(三)社区级体育用地(包含农村)
-------------------------------54六、其它专门体育设施规划布局
----------------------------54(一)专业训练基地
---------------------------------------------54(二)体育公园
-------------------------------------------------55(三)游泳场所
-------------------------------------------------55(四)户外运动及健身场地
---------------------------------------55七、规划实施与近期建设
----------------------------------5(一)规划实施建议
---------------------------------------------5(二)近期建设
-------------------------------------------------57第五部分
武汉社会事业设施布局规划
---------------------5一、发展背景
--------------------------------------------5二、现状分析与总结
--------------------------------------5(一)现状设施
-------------------------------------------------5(二)现状评述
-------------------------------------------------5三、规划目标及原则
--------------------------------------5(一)规划目标
-------------------------------------------------5(二)规划原则
-------------------------------------------------5四、规模测算
--------------------------------------------5五、老龄设施规划布局
------------------------------------6(一)老年康乐中心
---------------------------------------------6(二)养老院及老年公寓
-----------------------------------------61六、其他社会福利设施规划布局
----------------------------63(一)儿童福利院
-----------------------------------------------63(二)社会救助设施
---------------------------------------------63(三)殡葬设施
-------------------------------------------------64七、规划实施与近期建设
----------------------------------66篇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
总
则
1.0.1为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合理配置和布局城市各项公共设施用地,集约和节约用地,创建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0.4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依据规划城市规模确定。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
1.0.5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6各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应根据城市的性质和人口规模、用地和环境条件、设施的功能要求等进行综合协调与统一安排,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发挥设施效益。
1.0.7有专项发展要求的特色城市,其相应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标准若突破本规范的规定,需经论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但不得突破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
语
2.0.1城市公共设施用地
citypublicfacilitieslanduse
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2.0.2行政办公用地administrativeofficelanduse
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
政管
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2.0.3商业金融用地commercialandfinanciallanduse
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
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2.0.4文化娱乐用地culturalentertainmentlanduse
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2.0.5体育用地sportslanduse
指市级和区级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等设施用地。
2.0.6医疗卫生用地medicalandsanitarylanduse
指医疗、保健、防疫、康复、急救、疗养等设施用地。
2.0.7教育科研设计用地educationandscientificresearchlanduse
指有固定校址和用地范围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研
和勘察设计院所、信息和成人高等培训学校等设施用地。
2.0.8社会福利用地socialwelfarelanduse
指为孤儿、残疾人、老龄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所设置的学习、康复、服务、救助等设施的用地。
行政办公
3.0.1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3.0.2行政办公设施用地布局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以利提高效率。
商业金融
4.0.1商业金融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宜符合表4.0.1的规定
商业金融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4.0.2商业金融设施宜按市级、区级和地区级分级设置,形成相应等级和规模的商业金融中心。各级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指标宜符合表4.0.2的规定。
各级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指标(hm2)
4.0.3商业金融中心的规划布局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商业金融中心应以人口规模为依据合理配置,市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50~100万人,服务半径不宜超过8km;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50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4km;地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10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5km。
2.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应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但不宜沿城市交通主干路两侧布局。
3.在历史文化保护城区不宜布局新的大型商业金融设施用地。
4.0.4商品批发场地宜根据所经营的商品门类选址布局,所经营商品对环境有污染时还应按照有关标准规定,规划安全防护距离。
文化娱乐
5.0.1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5.0.1的规定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5.0.2文化娱乐设施规划各类设施的规划用地比例宜符合表5.0.2的规定。
文化娱乐各类占该设施规划用地比例
5.0.3具有公益性的各类文化娱乐设施的规划用地比例不得低于表5.0.3的规定
公益性的各类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比例
5.0.4规划中宜保留原有的文化娱乐设施,规划新的大型游乐设施用地应选址在城市中心区外围交通方便的地段。
篇二: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体系特征
农村文化服务相关概念及理论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献
第
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1.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
【题目】黑龙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构建
【第一章】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研究引言
【第二章】农村文化服务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三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问题的原因
【第五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设的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包含诸多方面的庞大体系,其紧紧联系社会大众和基层群众的生活与生产,所以组成内容十分丰富。具体来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是以文化基础设施为基础,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角度、多渠道、立体型的全覆盖式公共文化网络服务系统。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互相配合、相互交织为社会和基层群众提供丰
富的文化娱乐产品,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素质。(2)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工程。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工程主要指国家政府部门提倡的发起的公共文化重大项目工程,例如我国提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互联网全覆盖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2.1.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下,实行包产到户,各户耕种,农村文化正是相应于此小型农户经济而产生和发展的。相应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对应的,主要着眼于农村社会效益,以政府组织及其投入为主导,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以非营利性为目的,以服务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和状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涵了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报刊、网络、演出、文物、图书馆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诸多文化领域,既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它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有普及文化知识,开展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文化需求,保障文化权益。通过这一系列相关文化服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在中国,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及作用
2.2.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庞大且包含很多方面的体系,其紧紧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与生产,所以组成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农村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体系。主要是指农村的政策法规、农村社会的公序良俗、传统的价值观念等。
(2)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主要指农村文化站、图书馆、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农村互联网信息共享工程等。
(3)农村公共文化信息体系。主要指农民群众接受和掌握的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也包括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信息。
(4)农村公共文化生产、运营体系。主要指服务于农村文化生产和运营的相关主体和部门。
(5)农村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主要指政府部门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资金及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的投入资金,它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的财力支撑。
(6)农村公共文化人才体系。主要指服务于农村公共文化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的智力支撑。
(7)农村文化创新体系。主要指农村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农村文化内容的改进、农村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完善等。
(8)农村文化考评体系。主要指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规划、建设的有效监督,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真正普惠于民。
2.2.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1)科普教育。农村群众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普惠最大的就是其科普知识的获取和文化素质程度的提升。具体来说,科普教育主要包括四种形式:一是通过电视、广播获得科普知识。电视、广播作为传统媒体是农民最直接、最快捷获取信息的渠道,农忙结束后,大部分农民都会打开电视或广播浏览自己需要的节目,增加自己的信息量。二是通过书本、报纸获得科普知识。目前,大部门农村都设立了农村文化站,在农村文化站中基本都有相应的农业生产、文化等图书、报纸。也有部分农村对农民开放了农村小学、初中的图书馆,这都是农民获得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三是参与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各乡镇每年都要举办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农技培训、政策法律宣传一条街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村群众提供学习政策、法律、科技、卫生知识服务,而且很
受群众欢迎。四是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科技信息。但目前我国农村的网络覆盖面较低,据
2015年
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4年
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47.9%,较
2013年底提升了
2.1个百分点。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5.57亿,较
2013年底增加
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
2013年的81.0%提升到
85.8%.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
27.5%,规模达到
1.78亿。”
(2)传承民间文艺。在民间有大量传统且有价值的文艺活动,自古以来对于农村文化有着极强的表现力,也不断传承着农村人民的精神文化。但这些过去十分活跃的民间文艺活动在农村已经萎缩,多数成为了农村办红白喜事或节庆助兴表演节目,而且有的民间文艺产品如果不及时抢救,还将可能失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传承民间文艺,丰富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
(3)体育健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很大一部分可以用于农村群众的健身活动。目前,在广大农村流行的广场舞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不仅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也满足了其文化精神需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方便农民健身,提高文化素养。
(4)休闲娱乐。随着我国人均
GDP的逐年提高,农村群众的消费需求取向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过去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较低层级对吃、穿的满足已经达到饱和,向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高层次转变,即农村群众有对文化、精神层面的较高需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层面的变化。
2.3公共产品理论
2.3.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属于公共产品
按照萨缪尔森等西方主流经济的观点,判断一种产品或服务是否属于公共产品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非排他性,二是消费的非竞争性。所谓的非排他性是指,一旦提供了公共产品,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若想排除其他人对该公共产品的使用,成本过于昂贵或技术上不可行或极其困难。所谓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该公共产品在增加消费者时,边际成本为零。即增加消费者不会对已经存在的该公共产品的分享程度带来改变。依据公共产品的这两个特征,我们可以将不同的物品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完全具备两个特征的物品属于纯公共产品,两个都不具备的属于私人产品,只具备一个或两个中的一部分的,属于准公共产品。国内一些学者也试图拓展萨氏对公共产品的界定,并提出“由政府供给的公共服务型公共物品派生、衍生的产品,包括其正外部效应,一般均为公共物品,典型者如公共环境。”①依此,我们可以考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产品特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属于公共产品。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具有实物性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而言,其具有非排他性,但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一定程度地存在消费的竞争性。比如有线电视、网络等。就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而言,其属于公共产品。而其中的一些公共文化服务如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属于纯公共物品;而一些公
共文化服务如有线电视、网络则属于准公共物品。此外,按照学者们对“公共产品”概念的拓展和延伸的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也属于“公共产品”.
2.3.2公共产品的投入
按照马克思公共产品理论,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共同利益需要的性质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适合发挥市场在公共产品投入中的作用;而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为了保障居民的起码的生活需求,应该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投入中的作用。
西方的公共产品理论则围绕消费偏好显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但萨缪尔森则认为,消费者在消费公共产品时,有可能为了“搭便车”
而不愿意真实地表露自己的偏好。蒂布特提出“以脚投票”理论,试图通过“以脚投票”解决偏好显示难题。不同的地方政府通过对公共产品的提供来赢得选民,进而有可能解决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政府成为公共产品的主要的供给者。但李克强总理在
2015年5月
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指出,“我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仍然有很大缺口,需要加大投资。但加大投资不能仅靠政府‘包打天下'.”①作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而言,其投入也同样不能只靠政府,而应该不断拓宽投入渠道,合理利用和发挥市场的作用,以不断增加资金投入量,为满足农民不断增加的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
从西方的公共产品理论来看,当前中国农村,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各方面政策、资源,可以尝试一定程度地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间引入竞争机制,特别是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4绩效管理理论
2.4.1绩效管理理论的形成
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研究实践重视,绩效管理逐渐成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管理理论。纵观绩效管理理论形成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
70-90年代的绩效评估的反思重估阶段。斯潘伯格(Spangenberg)指出传统的绩效评估与组织文化、组织的目标、组织的规划等其他组织因素不相关,是一个非常独立的自我系统,而组织的规划这些组织因素对组织的推进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尼克尔斯(Nickols)认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一个组织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发展愿景即组织目标,在具体的绩效评估中,应该把组织的各体对组织达成发展愿景的具体情况清晰表现出来。
同时,组织的发展愿景可以根据组织的不同发展阶段灵活改变。汤姆科恩(TomCoen)和玛丽金肯斯(MaryJenkins)在总结许多管理实践案例后,指出应废止绩效评估。范德瑞(Fandray)指出应当用绩效管理系统代替每年的绩效评估。
第二个阶段是绩效管理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阶段,该阶段始于绩效评估的反思。英国学者罗杰斯(Rogers)和布瑞德鲁普(Bredrup)认为,绩效管理要从管理组织角度来考虑目标制定,绩效改进和考查计划。他们认为绩效管理通过决定组织战略以及通过组织角度,技术事业系统和程序等来加以实施。斯科尼尔(Schneier)与贝蒂(Beatty)认为绩效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循环周期:包括衡量和标准;达成契约;规划、监督、控制;评估;反馈;人事决定;开发再回到衡量标准。考斯泰勒(Costello)认为绩效管理通过将各个员工或管理者的工作于整个工作的宗旨连在一起,来支持公司或组织的整个事业目标。英国理查德?威廉姆斯(Lichard.wiliams)把绩效管理系统分为四个系统:一是指导与设计阶段,即为员工确定绩效目标和评价绩效的标准;二是管理与支持阶段,即对员工的绩效进行监督和管理,提供反馈与支持,帮助他们排除阻碍,完成目标;三是考查与估计阶段,也就是组织单位根据评估的最终结果,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惩戒和奖励。①在西方国家,绩效管理理论已成系统和体系。回顾绩效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从
NickolsTomCoen等提倡的绩效评估的废止开始,涵盖了整个组织文化的变迁过程,诸如指导、反馈、薪酬和晋升决定以及法律的阐述等内容等。
2.4.2绩效管理理论的应用
随着绩效管理理论的逐渐成熟,许多西方组织尝试将绩效管理工具进行了理论嫁接和应用转化,并衍生出许多成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一理论在西方政府中被广泛应用。
有许多研究表明,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在很多组织中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考核员工时两者通行并用。一般来说,组织对某一员工关系绩效的考核指标很好,那么对该员工在任务绩效的考核指标也会很好,组织在对某一员工关系绩效的考核指标很差,那么对该员工在任务绩效的考核指标也会很差,也就是说,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具有正相关性。在人才的选拔发面,关系绩效也被广泛运用。现在很多单位组织包括公务招考中采取的结构化面试就是关系绩效的具体应用。通过结构化面试,用人单位会对员工进行个性的测量,考察出员工的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等关系绩效的水平,可以有效地为本单位选取一个最适合本单位工作的员工,也为该员工在进入组织后的培养提供了客观依据,进而提高组织选拔培养人才的准确度。关系绩效对组织的薪酬决策也会产生一定的直接影响。一般来说,组织对某一员工关系绩效的考核指标很好,那么组织就会对该员工在薪酬提升、学习晋升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如果组织在对某一员工关系绩效的考核指标很差,那么组织对该员工在薪酬提升、学习晋升方面就不会提供相应的空间和机会。
也就是说,关系绩效和组织的薪酬决策也呈现正相关性。此外,关系绩效对组织中的人际冲突、沟通协调,发挥组织的团体优势、摒弃组织的个别劣势,达到组织工作效率的最优配置,达成组织的共同愿景和目标等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关系绩效的重要内容。
绩效管理理论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其自身的发展越来越要求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性。现有的研究做出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因此,要想更好的探索绩效管理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取得更好完善。在人、财、物的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为更好地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才可以更好地推动相关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而更新理念,不断创新。今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绩效管理的评估手段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会越来越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推断绩效管理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现有人财物投入情况下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大绩效管理的研究,融合新的技术方法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实践意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篇三: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体系特征
服务型乡镇政府:缘起及其构建
徐元善/祝天智
【专题名称】公共行政
【专
题
号】D01【复印期号】2010年03期
【原文出处】《中国行政管理》(京)2009年12期【英文标题】Service-orientedTownshipGovernment:ReasonsandConstruction
【作者简介】徐元善,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徐州
221009;祝天智,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徐州
22100【内容提要】乡
镇是目前中国最尴尬的一级政府,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是其唯一出路。服务型乡镇政府在价值和体制的各个方面和层次都与现行政府模式有本质差别。本文认为,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路径在于:培育服务型乡镇行政文化以提供价值支撑,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提升乡镇政府的服务能力,打造多元合作、民众考核为主的乡镇运行机制,以保证服务型乡镇政府功能的实现。
Thesolelywayoutforthetownshipgovernment,thecurrentmostembarrassedgovernmentlevelinChina,istobuilda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Thereareessentialdifferencesbetween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andcurrentgovernmentinvaluesandinstitution.Sothispaperproposesthefollowingwaystoconstructa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attownshiplevel:cultivatingservice-orientedadministrativeculturetoprovidevaluesupport,deepeningadministrativeinstitutionalreformtopromotegovernmentcapacityinpublicservice,andcreatingamulti-collaborativeandpeople-assessedworkingmechanismtorealizethefunctionsofa
【关
键
词】服务型乡镇政府/双重困境/构建路径service-orientedtownshipgovernment/doubledifficultsituations/pathtoconstruction
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
[中图分类号]D0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09)12-0086-04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作为数量最多和最基层的乡镇政府,承担着直接为广大农民服务的职责,因此,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的进程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败。对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内涵、特点和建设路径进行研究,不仅是深化服务型政府理论研究的需要,对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缘起:双重困境中乡镇政府的唯一出路
乡镇政府面临着现实运行和社会认同双重困境:在运行中它财政困难,疲于应付,更无力提供公共服务和有效进行社会管理;在社会认同方面,社会普遍对其产生认同危机,甚至不少人主张取消乡镇建制。这表明对乡镇政府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一)乡镇政府的双重困境
首先,运行困难是乡镇政府面临的第一重困境。自本世纪初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在解决乡村治理中部分难题的同时,也使乡镇政府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第一,财政状况恶化,不少乡镇负债累累。农村税费改革表面上看是政府与农民关系的调整,实际上是各级政府关系的调整,在税费改革过程中,“农村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村三级政府和组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其中尤以乡镇政府为甚”。[1]第二,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薄弱,公共事业发展缓慢。农村综合改革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然而改革的结果却导致多数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薄弱:在生产服务方面表现为农业
技术、信息服务匮乏,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停滞,金融服务不足,市场监管不到位;在生活服务方面,公共医疗欠缺、文化娱乐设施稀缺,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投资极少;在社会管理方面表现为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地区社会秩序混乱,治安状况堪忧。第三,机构改革困难重重,机构臃肿和人员分流困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乡镇机构改革仍未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仍然普遍存在着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的现象;在乡镇事业单位中,也存在机构门类繁多,人员数量庞大,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
其次,除上述运行困境之外,乡镇政府还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社会认同危机。这主要表现为学术界关于乡镇政府改革取向的探讨。目前学界关于乡镇政府改革的方案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方案主张强化乡镇政府建设,完善乡镇政府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变成更加完备的农村基层政府组织。第二种方案以徐勇为代表,提出改乡镇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主张“除少数中心镇设立镇并设立镇政府外,其余乡镇改为乡,设乡公所,作为县在乡镇一级的派出机构,主要履行县级政府委托必不可少的法定任务”。[2]第三种方案以吴理财等为代表,提出“乡政自治”模式,即把乡镇政府改造成“官民合作”的组织。第四种方案以温铁军、于建嵘等为代表,提出乡镇自治的改革模式,即县以下不再设一级政府,取消乡镇政府,实行乡村自治。
虽然目前有关乡镇改革的理论仍处于各说各话的状态,难以形成基本的共识,无法给乡镇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但这些理论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学界普遍对乡镇政府产生了认同危机,变革乡镇政府已成为学界共识,所不同的只是“变”的程度,即改造与撤销的差别。
(二)乡镇政府的唯一出路: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
显然,乡镇政府已经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它必须面对向何处去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不应该按照与上级政府一一对口的形式加强乡镇政府的建设,这只会使其回到全能政府的老路,最终会导致农村综合改革走向失败。其次,将乡镇政府改为县级政府派出机构无法根本解决乡镇现存的难题。这种做法实际是把目前存在于县乡两级的难题集中于县一级,既没有解决不同层级政府间的结构性问题,也没有解决基层政府的功能性问题,只会加剧农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难题。再次,目前尚不具备“乡政自治”的条件。虽然从长远来看乡村自治是大势所趋,但它需要以农民具有相当的自治素质和经验作为先决条件,而目前在这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最后,撤销乡镇建制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行的。目前任何组织都无法取代乡镇政府履行在广大农村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党的基层组织,维护农村稳定的职能,撤销乡镇建制势必对党的领导和农村稳定造成冲击。
学界所提改革方案虽然可以解决乡镇政府对农村管制过多的问题,却无法解决其服务过少的问题。尽管农民已不再需要一个管制型的乡镇政府,但却迫切需要一个服务型的乡镇政府。要破解当前乡镇政府面临的双重难题,唯一的出路是继续加大农村综合改革的力度,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即建立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三农”为核心职能,以执行性和直接服务为主要履行职能方式,管理与服务相协调的乡镇政府模式。
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可以加快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步伐。转变职能是农村综合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当前乡镇政府的运行困境虽然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最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实现“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通过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切实把乡镇的职能转变到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把乡镇政府从招商引资等微观经济活动中解放出来。这既有助于解决农村公共服务薄弱的问题,也有助于乡镇政府走出财政困境。
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可以明确乡镇政府的角色定位,解决乡镇政府到底往哪里去的问题。这既是农村综合改革难以深入的原因,也是学界对乡镇产生认同危机的根源。确立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的目标,是明确方向和统一思想,把农村综合改革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
此外,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还是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步伐,走出乡镇机构改革怪圈的突破口。按照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的目标,合并、撤销背离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的管制机构和微观经济管理机构,把其中人员培训后安置到新设的服务型机构,或分流到服务型政府建设急需的中介服务机构和服务企业中,既可以缓解财政压力,也可以有效解决人员分流和安置难题。
二、服务型乡镇政府:价值与体制特征
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应有所不同,不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要有分工,而且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也要有明确的分工”。[3]服务型乡镇政府在分工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价值和体制特征。
(一)服务型乡镇政府的价值基础
首先,服务型乡镇政府坚持以农民核心利益为其价值基础。服务型乡镇政府应坚持把农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地说,就是把农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置于政府利益和官员自身利益之上,切实满足农民的多方面需求,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保障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
其次,服务型乡镇政府以高效、透明和廉洁为其服务的价值原则。高效、透明和廉洁地为“三农”服务是保留乡镇政府建制的根本原因,也是其核心职责。所谓高效,既指高经济效率,即注意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又指必须注重社会效益,确保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所谓透明,是指乡镇政府在各个环节都必须坚持信息公开,阳光操作,保证每个环节都接受有效监督。所谓廉洁,是指乡镇政府必须恪守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坚决杜绝一切违法、违纪和违规行为。
最后,服务型乡镇政府以农民的满意为价值目标。使命决定目标,由于服务型乡镇政府以服务农民为其价值基础,农民的满意也就是服务型乡镇政府的价值目标。以农民满意为价值目标,意味着对乡镇政府工作衡量标准由以前单纯的GDP变为农民各个方面需求的满足,意味着对乡镇政府的评价主体由上级政府变为农民,意味着评价过程必须由封闭式、暗箱式变为开放式、透明式评价。
(二)服务型乡镇政府的体制特征
所谓行政体制,是指“行政系统的权力划分、组织结构、职能配置、运行机制等的关系模式”[4],服务型乡镇政府在体制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服务型乡镇政府应具备与其职责相一致的财力和事权。财力是乡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安全服务等纯公共产品,还是公共医疗卫生、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等准公共产品,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同时,服务型乡镇政府还必须享有与其责任相称的,对机构、人员和事务管理的权力。
其次,服务型乡镇政府应设置以服务机构为主的精干组织机构。服务型乡镇政府机构与目前乡镇政府机构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规模,而在于职能。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机构设置应遵行以下原则:一是服务为主,由于服务将取代管制和决策成为乡镇政府的核心职能,相应地服务性机构也应成为乡镇机构的主体,即每一个机构都是为了服务“三农”而设立的。二是精干,这不仅表现为规模精简,更重要
的是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管理统一。即所有机构都应该密切配合、积极合作,为农民提供优质而高效的服务。
再次,服务型乡镇政府主要承担执行性和直接服务为主的服务职能。在政府间公共服务分工体系中,层级越低的政府,就越应该贴近社会,其职能就越应该偏向于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按照这样的原则和改革思路,经济监管和经济发展职能将逐步划归县及以上政府,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主要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执行高层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项目,为民众提供直接服务。不仅保证专款专用,而且要保证优质高效地执行这些项目,发挥其应有作用。二是积极吸引、组织和管理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公共服务项目,开辟公共服务投资新渠道,创新公共服务方式。
最后,服务型乡镇政府坚持民主化、法治化和多元合作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政府体制的灵魂。服务型乡镇政府的运行机制最核心的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民主化的管理机制。服务型政府首先是民主政府,即人民当家做主的政府”。服务型乡镇政府既是民享的政府,同时也是民治政府。农民在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管理环节都应该起到决定性作用。二是法治化的权力运行机制。服务型乡镇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这不仅是防止中央和省级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资金被挪用和浪费的需要,而且也是切实规范乡镇政府权力,防止其自利性扩张,保证其真正在服务型政府的轨道上运行的需要。三是多元合作的公共服务机制。在服务型乡镇政府模式中,政府虽然仍在提供公共服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其他各种主体,如服务型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可以成为公共服务的合作供给者。
三、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构建路径
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不是简单地对现有政府管理体制的修修补补,不是单纯地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增增减减”[5],其构建过程将不仅涉及农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因此,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构建既必须与农村综合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又必须保证在观念、体制、机制等内部的协调配合。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服务型乡镇行政文化
服务型乡镇政府必须有服务型行政文化的支撑,构建服务型乡镇行政文化最重要的在于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构建服务型乡镇行政文化的根本指针。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确立以农民为本的意识,真正树立服务农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乡镇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首创精神,保障农民各项权益。
其次,落实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摒除政府本位,坚持以农村社会为本,树立服务于农村科学发展的意识。科学发展是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式发展模式的超越和扬弃。这要求乡镇工作人员必须摒弃以往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不仅要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要为农村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服务,统筹兼顾农村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再次,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摒除以管理为中心的思想,树立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所谓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指乡镇工作人员的核心职责是服务而非管理,所有乡镇工作人员都应树立服务责任意识、绩效意识和依法服务意识,都必须自觉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
当前,服务能力低下是制约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的重要因素。虽然乡镇政府服务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是体制性原因。要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必须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彻底解决乡镇政府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首先,科学定位乡镇政府角色,重新界定乡镇政府职能。服务型乡镇的主要职责应该被界定为:其一,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落实和管理中央和省级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项目,如公共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保证这些项目优质高效完成,确保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其二,提供与其财权和事权相应,主要面向本辖区公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主要包括治安、排污、垃圾处理、农技、农业信息、市场监管等。其三,组织和协调公民和社会组织进行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组织和监督村民根据一事一议的原则,发展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事业建设。
其次,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分配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减轻乡镇财政负担,增强乡镇公共服务财政能力。财力与责任相一致是划分服务职责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原则。要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必须重新划分各级政府间的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支出,减轻乡镇财政支出的责任。中央政府应继续扩大在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尤其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向农村、落后地区和弱势人群倾斜的力度,尽快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基本目标。省级政府应加大对辖区县、乡公共产品投入,解决辖区内城乡间公共产品不均等问题。乡级政府不再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负主要支出责任,而是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其应负责的方面。与此同时,还必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使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能真正解决乡村公共产品不足的难题。
最后,转变乡镇机构改革思路,构建以服务型机构为主体的乡镇机构。一是彻底转换现有机构。一方面把大量管制型机构、事务机构转换为服务型机构,大量压缩决策机构及其服务机构,达到为乡镇机构“瘦身”的目的;另一方面将富余人员进行深度技能培训,同时与社会力量进行合作,培育全额财政供养型、政府资助型和政府与民间合作型等各类服务型乡镇政府急需的服务机构,以实现迅速提升乡镇服务能力的目的。二是对乡镇机构的管理权限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尤其是对隶属于“条条”管理的上级派出机构的管理进行改革。大量压缩县级政府在乡镇的派出机构,同时改革条条管理机构的管理权限,使乡镇政府对这些机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监督和管理权,以使其真正树立为乡镇发展服务的观念。
(三)以服务“三农”为核心,打造协调高效的乡镇运行机制
首先,必须建立以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中介组织协调合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过程应该是一个政府与社会双向互动的过程,即一方面政府主动作为,政府应切实提高认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管理能力,转变工作导向;另一方面,社会自身而不是政府,是乡村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担者,乡镇政府“主要以‘重要的参与者’、议程设定者和促成公共问题解决方案的中间人的身份发挥作用”。[6]在当代中国农村打造多方合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必须首先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在继续强调乡镇政府主导地位的同时,限制其“单边主义”倾向,树立与社会合作意识。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公共服务型社会组织,促进现有第三部门向服务型组织转变。当前,一方面要创造农村非政府组织发育的条件和空间,鼓励和扶助其发挥自我服务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另一方面,使现有
非政府组织走向独立化,并促使其向服务型组织转变。三是规范农村公共服务市场,保证各种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在法制的轨道上合法经营、公平竞争、协调合作。
其次,建立以民众为考核主体,以公共服务质量为考核内容的乡镇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服务型乡镇政府是为民众服务,对民众负责的政府,在其考核上也应该建立以民众为主要考核主体,以公共服务质量为考核内容的考核机制:一方面,继续大力发展基层民主,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的能力和热情,同时,改革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建立乡镇干部直选制度,使农民成为乡镇干部真正的选举、监督和考核主体;另一方面,创新乡镇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设置以公共服务质量为核心,涵盖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各种要素的新指标体系,彻底把乡镇干部从追求高经济增长的高压下解放出来,使其有精力和动力投入到公共服务创新中去。
最后,建设法治乡镇,构建乡镇依法行政机制。一方面,乡镇政府必须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把政府各项行政行为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另一方面,法治乡镇绝不仅仅意味着政府官员要独善其身,更重要的是要培育法制农民,建立农村法治环境。这不仅要求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增强农民法制意识和知法、懂法、守法的能力,而且要求彻底改造农村政治文化,从根本上营造法治乡村的文化土壤和社会根基。
【参考文献】
[1]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J].社会学研究,2006(3).[1]ZhouFeizhou.FromDerive-orientedGovernmenttoSuspendedGovernment.JournalofSociology,2006(3).[2]徐勇.变乡级政府为派出机构[J].农村工作通讯,2004(5).[2]XuYong.ChangetheTownshipGovernmenttoRepresentativeOffice.CommunicationofRuralWork.2004(5).[3]朱光磊.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新阶段[J].政治学研究,2008(6).[3]ZhuGuanglei.ConstructingA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IstheNewStageofTransformingGovernmentFunctions.JournalofPoliticalScience,2008(6).[4]谢庆奎.中国政府体制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4).[4]XieQingkui.AnalysisonChineseGovernmentInstitution.ChineseBroadcastingandTVPress.1995(4).[5]迟福林,方栓喜.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4(13).[5]ChiFulin,FangShuanxi.SeveralProposalsforAcceleratingtheConstructionof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ReferenceonEconomicStudies,2004(13).[6][美]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
服务而非掌舵[J].中国行政管理,2002(10).[6]RobertB.Denhardt,JanetV.Denhardt.TheNewPublicService:Serving,NotSteering.ChinesePublicAdministration,2002(10).^NU1DA20100513
篇四: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体系特征
拟定学位论文题目
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县域文体公共设施供给研究——以山东省Y县为例
一、选题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振兴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升与延续,对于实现“村美民富”的乡村建设新常态,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意义重大。自
2008年浙江安吉率先出台系统化乡村振兴建设计划以来,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建设工程迅速拉开帷幕。中国乡村振兴建设成效显著,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建设乡村振兴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一环,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美丽中国”奋斗目标的实现进度。
乡村振兴建设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改善人居环境,所谓人居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自然空间与人类活动结果的结合体,密切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
52.6%。农村经济受中央政策带动同样发展势头良好,但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公共产品极度欠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乡村振兴建设,农村建立起大量的公共设施,农村公共设施是指为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是农村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来看,使用效率并不高,更多时候是应付上级检查,由此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让乡村振兴建设浮于表面。
(二)研究意义
乡村振兴建设无论是从理论还是现实方面都与“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高度切合。本文在努力达成“美丽中国”这一目标的背景下研究我国的乡村振兴建设问题,对比乡村振兴建设的国内外先进模式经验,以山东省Y县乡村振兴建设为例,分析县域乡村振兴建设的现状、特点和问题,总结归纳契合农业县乡村振兴建设的经验,为提高Y县建设乡村振兴的水准,同时为全国各地区的乡村振兴建设总结些许可以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实践。该选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从理论意义上来讲,探究乡村振兴建设机制有利于“美丽中国”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有益于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和延续。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需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层次,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一论断也深刻表明现代中国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农村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与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有必然联系。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从根本上也对“美丽中国”的推动产生必然影响。
从现实意义上来讲,乡村振兴建设的现代化推进是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的紧迫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我国有
9亿生活在乡村,农民占据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根植于乡村。然而,乡村地带的生态、人文建设现状并没有明显的突破,乡村振兴建设浮于表面,缺乏内在的本质,基础设施建好,不实用,没有服务体系,没有服务内容,缺乏实质的乡村振兴建设就是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的研究选择公共设施闲置这一视角,对现实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学术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1)关于乡村建设的研究
在国外并没有“乡村振兴”这一概念和说法,一般被称为“乡村建设”(RuralConstruction)或者“乡村发展”(RuralDevelopment)。国外学者对其研究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两个方面。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中以瑞士乡村建设为研究对象,提出生态环境治理的原则、制度和方法,将生态环境治理设计了
9项原理,为西方乡村建设中的生态建设提供了范本。莱斯特·R·布朗在《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中提出了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出在进行乡村建设中要把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为后代保留发展的空间。国外另外一个研究比较普遍的课题是关于城乡融合的理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最早提出“城乡融合”的概念,认为应该消除城乡之间的隔阂,共享社会资源,共同进行社会化大生产,作为建立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之一。
(2)关于公共设施的研究
关于公共设施的研究大部分国外学者从公共产品及供给的角度进行,林达尔(Lindahl)在
1919年最早提出了公共产品概念(PublicGoods),进而提出“林达尔均衡”理论。亚当·斯密(AdamSmith)(1972)提出“政府有建立并维护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的义务”,明确提出政府是公共产品供给的主导力量。弗兰克·艾利斯(FrankEllis)在《农民经济学》中将所有物品划分为三类,分别是纯粹私人物品、纯公共物品及混合公共物品,把研究的领域进行了细分。公共产品理论的首先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P.A.Samuelson),他在《经济学》中指出公共产品理论是介于单纯私人经济和单纯公共经济之间的一种混合经济的理论。
“搭便车”问题具体表现为“公共地悲剧”、“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囚徒困境”三种模型,这是指市场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失灵现象,因此政府应当承担社会管理责任,进行公共产品的供给。国外学者普遍把帕累托最优状态作为公共产品供给的平衡模式,要达到这个目标,政府要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从而满足社会的公共产品的需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ahneman和
Smith(2000)等科学家,不否认存在搭便车的问题,但也指出存在一部分人在公共产品生产过程中,自觉进行供给,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产生积极影响,这也是社会公共产品供给重要的力量之一。奥尔森(1995)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提出组织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提供公共或集体产品;200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奥斯特罗姆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中认为在公共产品供给中一些占用者能够制定出新的制度,并将这些规则推广应用于其他人,形成一种公共产品供给的规则。
2.
国内研究综述
(1)乡村振兴建设的研究
乡村振兴建设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概念,之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上。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乡村振兴之后,学者们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在新农村建设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对乡村振兴建设模式和路径、村庄的规划与整治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四川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2018)以深度贫困和衰退重点地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以村庄整治、建设生态宜居村庄为突破口,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根本路径,以激活要素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抓手。李国祥(2017)总结出其建设立足自然、生态的理念,在产业带动农业发展以及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的基础上,更多关注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力求凸显乡村的人文魅力。姜长云(2016)要着力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努力规避以下倾向:一是规避战略问题战术化倾向,加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二是规避发展目标浪漫化、理想化倾向,积极稳健地推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三是规避振兴方式单一化和“一刀切”倾向,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有机和多样化、特色化振兴;四是规避体制机制改革工程化、政策支持盆景化倾向,着力推进广大农民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五是规避支持重点错乱化和推动“三农”配角化倾向,有效辨识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参与者和侵蚀者。陈婷婷,廖彩荣,陈美球(2017)基于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战略”、关键是“振兴”、靶向是“乡村”;把握其科学内涵,需准确掌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坚持顶层设计,科学制定乡村振兴规划;需强化制度供给,统筹推进乡村“五位一体”建设;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和为了广大农民;需抓住“人”“地”“钱”关键要素,推动战略行稳致远。徐良根(2016)主要对乡村振兴建设模式进行研究,认为应该秉持规划先行、方案完备、评估认证
3个方面的建设路径,为提升我国乡村振兴建设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2)农村文体设施供给的研究
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是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来的。李燕凌(2015)认为农村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界限不清;翁鸣(2011)认为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供给不足是由供给体制造成的,结构失衡是由于决策模式是由上到下的,基层缺少话语权,同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其在后期管理和监督上缺位或缺乏管理手段;王敏,聂应德(2015)认为二元制社会结构和乡镇财力有限是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主要的代表学者有李燕凌、赵秀玲、景小红,赵秋成、魏后凯。(1)供给主体:李燕凌(2016)认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准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体育社团、体育基金会、民办非企业体育单位等、企业、个人等)也都可以成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它们出于公共利益目的的体育事务都可视为公共体育服务范畴。”赵秀玲(2016)等指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及供给主体变化趋势的基本走向是‘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垄断单一模式’→‘政府主导的多主体供给模式’→‘市场主导的多主体供给模式’转变,逐步引入市场化、社会化机制,是公共体育服务实践路径的有益探索。”(2)供给内容:景小红,赵秋成(2016)等认为,“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研究的数量偏少、质量偏低,研究者学科背景单一、缺乏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支撑,研究缺乏社会转型期的约束条件的分析。提出: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研究既要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又要将其进行本土化改造,明确界定“体育公共产品”的概念,注重考察转型期以国富和民生失调为特征的发展失衡的外部约束条件与体育利益格局的分化重组的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分析等。”(3)供给制度:魏后凯(2016)认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要正确面对城市与农村二元公共体育服务体制的格局,在不同地区实
行公共体育服务体制的梯度推进,明确划分不同层级的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职能权限,追求多中心治理的供求均衡范式是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安排。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竞争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化机制是公共体育服务实践路径的科学选择。”(4)居民需求与满意度:蔡景台等建议“政府从加强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机制,加强体育组织服务管理,大力提倡体育活动项目创新几个方面增加居民满意度。”(5)改革与发展:赵春江,李江(2011)等认为,“新形式下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建立多元治理结构,建立公共体育服务体制和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制等措施来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水平。”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问题上,学者也有很多研究。农村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特征,政府在供给中“一家独大”,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政府应该顺利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市场、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应成为供给多元化的组成部分。谭晓旭(2016)指出农村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具有重要作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应该顺应这种趋势,进一步降低私人供给的成本,让私人供给成为政府供给重要的补充;胡容(2016)根据各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认为政府仍然是供给的主导力量,市场和社会是重要补充,私人供给呈快速发展趋势,他们特别指出民间化的各类组织可以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这只一种有效的供给方式;陈慧仙(2016)认为确定供给主体应当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不同属性,政府主要负责提供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而市场可以将农业产业化作为主要供给目标,私人供给可以更多关注文化保护和传承。
综合来看,以上研究对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文体设施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相关研究侧重于宏观,对微观研究不足,尤其是针对体育信息收集、体育资金筹措、体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与解读、体育监督反馈和体育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还很不系统。对于文体设施均等化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研究体系,对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比较性研究目前还很少见,无论是对于我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还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成果均不多见。在后期的研究中,需要不断丰富文体设施供给的研究框架。
二、研究基础
(一)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本人从事公务员行业4年,工作期间,一直关注政府政策,对于乡村振兴建设的政策
及实施较为熟悉,同时对山东Y县的情况比较了解,曾多次进行走访调查,凭着多年的经验和对问题的认知,本人有能力写好本论文。
(二)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本人已经修完学校规定的课程,各科学分已达到毕业要求,有了一定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是能够完成本论文的前提和保障。
另外本人具有一定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确保能够查阅并分析一定量的英文文献。
本人对于山东Y县的情况比较了解,对这里的人们也比较熟悉,能够深入研究本地区的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情况和当地的公共设施使用情况,有助于进行调查和问题分析。
2.尚缺乏的研究条件
对于乡村建设与公共设施供给的研究成果非常多,本人尽最大努力搜集,还是会有疏漏的地方,因此文献搜集的不全面、数据获得的有偏差等都可能影响研究的结果,另外,本人对于公共管理方面的理论认知有限,也会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
3.拟解决的途径
在研究中,我会尽最大努力搜集更全面的中外资源,多学习相关知识,多走访实践,尽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大程度的接近真理。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为山东省Y县农村公共设施闲置问题寻求有效的途径,并上升到政府职能理论高度,以期能够对其他地区的服务型政府转型和落实乡村振兴内涵建设提供参考。
2.
研究内容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对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山东省Y县为案例,分析该地区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及使用效率问题,进一步调查分析当地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农村公共设施闲置的原因分析,最终从基于服务型政府理论的角度提出相关的建议。
绪论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调查分析山东省Y县文体设施使用现状及问题
第二,提出提高山东省Y县文体设施利用效率的路径
结论
具体管理措施
提高山东省Y县公共设施利用效率的路径
财政投入机制
政府职能转型
山东省Y县公共设施使用现状及问题
Y县乡村振兴概况
实地调查
理论基础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
概念界定
问题和原因分析
问责机制设计
(二)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相关理论为.公共物品供给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
研究方法有两种:
1.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收集到的某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以探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状况,并从中引出自己观点的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法要求我们尽可能找出现有的相关文献,对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分主题地整理和概括,再进行比较深入系统地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本文借鉴了大量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文体设施供给有关的文献,通过文献分析和总结出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现有的基本理论,为文章主题的全面理解和重要观点的提出提供了可贵的参考,为全文的写作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2.案例分析法。本文选取了山东省Y县作为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提炼和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我国如何进解决农村文体设施闲置问题的对策建议。
(三)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以往对于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从生态建设、农村社会服务均等化的方面进行,本文认为当前乡村振兴建设的关键是内涵建设,也就是基层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乡村振兴建设需要内涵建设,不是浮于表面。因此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用服务型政府理论解释了农村文体设施闲置的现实问题,尝试对山东省Y县的文体设施闲置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同时能够对其他地区的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四)写作计划
2018年12月——开题报告
2019年1-2月——正文初稿
2019年3-5月——定稿
四、附论文题纲与参考文献
(一)论文题纲
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山东省Y县文体设施闲置问题研究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一、研究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乡村振兴建设
2.农村文体设施
(二)理论基础
1.公共物品供给理论
2.服务型政府理论
二、乡村振兴建设中县域文体设施使用现状及问题——以山东省Y县为例
(一)对山东省Y县的调查
1.山东省Y县的调查概述
2.山东省Y县文体设施建设状况
3、山东省Y县文体设施使用状况
(二)山东省Y县文体设施闲置问题的表现
1.文化建筑常年关闭
2.娱乐设施限制使用
3.缺少专人负责参观接待事务
(三)山东省Y县文体设施使用现状的调查
1.调查目的与方式
2.调查对象
3.调查结果分析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视角下县域文体设施闲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山东省Y县文体设施闲置问题
1.乡村振兴建设浮于表面
2.群众对乡村振兴建设的文体设施不感兴趣
3.缺乏健全的运营机制与配套服务
(二)县域文体设施闲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1、县政府部门对乡村振兴建设的认知不足
(1)认为乡村振兴建设就是人文建筑建设
(2)认为乡村振兴建设就是环境卫生建设
(3)忽视了乡村振兴建设的人文素质的提高
2、县政府决策机制单向性,管理机制不健全
(1)决策忽视了群众的需求
(2)管理运营缺乏群众参与
3、乡村振兴建设中县政府职能定位模糊且履行不足
(1)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2)政府职能转型不到位
四、提高县域文体设施利用效率的路径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明确政策制定方向
1.由管制型转向服务型,增强政府的服务性
2.由“划桨”转向“掌舵”,强化监督与决策
(二)建立政府的文体设施供给效率问责机制
1.强化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建设
2.建立农民群众评价机制
3.建立惩戒激励机制
(三)进一步完善文体设施管理组织与制度建设
1.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针对群众需求进一步改善服务
2.坚持对村民开放,切实惠民利民
3.完善文体设施管理组织与制度
4.创新文体设施运营机制
结论
(二)参考文献
1.著作
[1]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70.
[3]石岗陶子.日本农村的变迁[J].社会科学家,2005,(1).
[4](美)莱斯特·R·布朗
著,林自新
等译,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1月
[5]詹姆斯·M·布坎南,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6]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4[7]马友,孟艾芳.社会主义型农村建设典型案例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8]朱有志,胡正扬,郑昌华.中国乡村发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9]唐珂,闵庆文,窦鹏辉.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10]冯健.乡村重构:模式与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1]陈天祥.政府职能转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12]赵春江,李江.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13]薛金礼.基层社会治理新常态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以华北石镇为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论文
[1]孟祥林.美丽乡村建设:从法日韩的成功经验论我国的发展选择[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7,(2).
[2]黄守斌.生态美育:旨趣与责任——兼论美丽乡村的建设[J].美育学刊,2017,(2).
[3]沈费伟,肖泽干.浙江省美丽乡村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4]邹玉杰.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启示[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
[5]苏四清.湖南凤凰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1).
[6]程杨松,白自玲.美丽乡村建设亟待实现“四大转变”[J].老区建设,2017,(2).
[7]马秋阳,郑珺蕾,刘梦园.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的研究[J].中国经贸,2017,(2).
[8]黄娟.五大发展理念: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J].求实,2016,(12).
[9]徐良根.更好更快推进湖南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对策探析——基于长沙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10]陈婷婷,王伟华.群众为本、产业为用、生态为本、文化为魂——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6,(11).
[11]李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J].中国农村经济,2016,(10).
[12]李燕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模式选择与绩效提升——基于
5省
93个样本村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6,(11).
[13]谭晓旭.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与路径[J].延边党校学报,2016,(4).
[14]胡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21).
[15]陈慧仙.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18).
[16]魏后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论》简评[J].经济学动态,2016,(4).
[17]景小红,赵秋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路径:协同供给机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18]赵秀玲.理念之变与路径选择——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几个重要问题[J].甘肃社
11会科学,2015,(4).
[19]李燕凌.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趋势——基于新供给经济学的视角[J].河北学刊,2015,(3).
[20]王敏,聂应德.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构建问题探析——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J].理论导刊,2015,(4).
[21]翁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创新的典范——“湖州·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湖州模式)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1,(2).
[22]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3]和沁.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9).
.
[24]四川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农村经济,2018,1,11-13.[25]李国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在推进现代化中的伟大创举
.农村工作通讯,2017,(21)
.
[26]姜长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努力规避几种倾向,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8年第
1期
[27]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16(6):795-80212
篇五: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体系特征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附件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
建设指南
二〇一六年十月
/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目
录
前
言
...................................................................21范围
....................................................................42定义
....................................................................42.1农村物流
............................................................42.2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
................................................43节点体系功能定位
........................................................43.1系统功能定位
........................................................43.2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功能定位
............................................53.3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功能定位
..........................................53.4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功能定位
..........................................54规划建设原则
............................................................55节点选址
................................................................65.1县级农村物流中心
....................................................65.2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
..................................................65.3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
..................................................66功能和布局
..............................................................6.1县级农村物流中心
....................................................6.2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
..................................................6.3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
..................................................7设施设备配备
............................................................7.1县级农村物流中心
....................................................7.2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
..................................................7.3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
..................................................8信息化建设
..............................................................9运营管理
...............................................................19.1运营管理模式
.......................................................19.2安全运营要求
.......................................................19.3运营服务要求
.......................................................19.4品牌建设
...........................................................11/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前
言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是支撑农村物流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乡物资双向便捷流通、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发展基础薄弱,网络体系不健全,站场设施简陋,服务功能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短板。为贯彻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有关要求,落实《交通运输部
农业部
供销合作总社
国家邮政局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
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交运发〔2015〕25号)的工作部署,指导全国有序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促进节点体系“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多元化”,全面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我部组织编制了《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针对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的“规划选址、功能布局、设施配备、信息化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了规范要求。在编制过程中,《指南》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指南》侧重于对全国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提出原则性和方向性的指导建议,各地需结合本地发展实际进行细化;二是坚持资源整合。在站场布局选点中,《指南》优先考虑利用现有乡镇客运站、乡邮所、农资站、农家店等既有资源,升级拓展物流服务功能,强调客运、货运、邮政、快递等资源的整合;三是坚持需求导向。《指南》突出了农村物流站点的运营管理,提出要坚持市场化运营和多方合作,提高站场利用效率,促进站场的可持续发展。《指南》在编制过程中,与我部印发的《综合运输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交通扶贫规2/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划》进行了有效衔接,借鉴参考了《汽车货运站(场)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402-1999),以及湖北、山东、河南等省推进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按照《指南》的相关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快构建起适合本地发展需要,层次清晰、覆盖全面、布局合理、功能适当、信息互联、运转高效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为更好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范围
本指南涵盖了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的定义、功能定位、规划原则和思路、节点选址、功能和布局、设施设备配备、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内容,适用于全国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的规划、建设(改造)和运营管理。
2定义
本指南采用下列定义:
2.1农村物流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在农村地区,为生产、销售及农村居民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所提供的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的总称。本《指南》中的农村物流主要指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农村地区农副产品进城,农资和农村消费品下乡,以及农村电商、乡镇企业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的物流服务。
2.2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是支撑农村物流发展和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包括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或乡镇客运综合服务站)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个层级。
3节点体系功能定位
3.1系统功能定位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对于保障城乡物资双向顺畅流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3.2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功能定位
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处于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县域与外部区域之间物流交换的枢纽节点,也是县域范围内物资集聚和物流组织的中心。
3.3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功能定位
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是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中上接县、下联村的中间层节点,承担区域内物流组织与管理,支撑农村物流各类物资的中转仓储和分拨配送。
3.4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功能定位
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是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中的基层网点,处于节点体系的末端,实现农村物流各类物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以及电商、快递等各类物流信息的及时采集和发布。
4规划建设原则
——资源整合原则。按照“资源共享、多站合一、功能集中、节约高效”的要求,加快促进交通、邮政、农业、供销、商务等部门现有节点资源衔接共享,合理规划布局向全社会开放的公共物流网络节点体系。
——因地制宜原则。要注重地区之间的差异,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实际,在基本物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自然条件、产业特点,围绕农村物流发展的实际需求,规划建设各具特色、模式多样的节点体系,适应并有效支撑当地农村物流的快速发展。
——城乡一体原则。统筹城乡物流发展和规划,加强与物流园区(货运枢纽)、全国重点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集散中心(基地)、邮件和快件处理中心等的有效衔接,实现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与全5/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国干线物流网络的全面融合。
——统一布局原则。要全面分析农村物流发展现状、需求特征和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县乡村行政区划结构形态和面积、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对外交通、货物流向、现有节点资源等因素,统筹确定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布局的数量、类型、规模和功能。
5节点选址
5.1县级农村物流中心
——符合城镇总体布局规划。
——交通便利,并与综合运输网合理衔接。
——靠近较大货源点。
——优先考虑利用或升级改造现有各类站场资源。
——具备良好的给排水、电力、道路、通讯等条件。
——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
5.2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
——优先选择现有的农村乡镇客运站场,按照客运、物流、邮政、电商等“多站合一”的模式,对乡镇客运站和服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选择乡镇电商服务中心、邮政局(所)、农资站等,叠加物流服务功能。
——宜选择在交通便利、人口和商业活动集中地,具有停车、货物堆存等便于物流作业的场地。
5.3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
——优先利用农家店(超市)、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农村电商服务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
——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合伙人宜具有以下条件: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家庭收入来源相对比较稳定,掌握电脑及互联网应用基本6/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操作技能,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6功能和布局
6.1县级农村物流中心
6.1.1功能
宜包括以下功能:
——运输组织功能。包括中转、装卸、分拣、配送。
——信息交易功能。车货信息收集、发布、匹配和交易。
——仓储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农产品冷藏、冷冻,普通仓储(农村日用品),专业仓储(农药、化肥)。
——物流增值服务功能。包括流通加工、包装等服务。
——电商快递服务功能。包括为电商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和快递包裹分拣、配送。
——配套服务功能。停车、餐饮、住宿、车辆检测、维修、保养、清洗等服务。
6.1.2布局
——合理利用地形,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
——根据实际需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并通过分析各功能区与外部环境、内部道路的关系以及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站点的空间布局。
——合理组织各种流线,使场内外车流、货流、机械流、人流便捷通畅,互不干扰。
——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现行的安全、消防、环保等有关规定。
6.2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
6.2.1功能
宜包括以下功能:
/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快递包裹收寄功能。
——信息收集和发布功能。
——电商产品展示、代销代购功能。
——农产品收储、代购功能。
——便民服务功能,根据当地需求及条件提供缴费服务、票务服务、乘车服务等。
6.2.2布局
——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宜划分为:快递包裹作业区、农村电商服务区、货物堆存中转区、物流信息交易区、便民服务区。
——布局相对紧凑,各功能区块设施相互交叉利用。
6.3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
6.3.1功能
宜包括以下功能:
——快递包裹收寄功能。
——信息收集和发布功能。
——农资、农产品、电商产品等代销代购功能。
——便民服务功能,根据当地需求及条件提供助农取款、缴费服务、票务服务、乘车服务、社保服务。
6.3.2布局
——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宜划分为:快递包裹作业区、农产品收购储存区、农资储存区、便民服务区。
——布局相对紧凑,各功能区块设施相互交叉利用。
7设施设备配备
7.1县级农村物流中心
——办公设施设备。为物流中心管理人员、入驻物流、电商等企/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业提供的办公管理用房、办公设备等。
——物流设施设备。宜包括零担中转库、普通仓储库、冷藏冷冻库、堆场、停车场、装卸作业区等设施,以及货架、托盘、液压手推车、叉车、分拣设备、X光安检仪等设备。
——信息服务中心。包括信息交换、通信、电子显示、监控设备,条码扫描器、电脑或显示设备、无线WIFI路由器、移动信息终端等。
——配套设施设备。包括餐饮、超市、车辆维修、清洗等设施设备。
7.2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
——办公设施设备。宜包括办公场地、桌椅、电话。
——物流作业设施设备。宜包括堆场、仓库、停车场、货架、周转箱、配送车辆、称重设备等。
——信息化设施设备。宜包括条码扫描器、电脑或显示设备、无线WIFI路由器、移动信息终端。
7.3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
——办公设施设备。宜包括办公场地、桌椅、电话。
——物流作业设施设备。宜包括货物堆存场地、货架、周转箱、称重设备等。
——信息化设施设备。宜包括条码扫描器,电脑或显示设备、无线WIFI路由器、移动信息终端。
8信息化建设
——可依托县级物流中心、骨干物流企业信息系统或相关物流服务信息平台,搭建农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供物流供需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布,物流组织管理及其他相关公共信息服务。
——以农村物流企业为主体,对乡村信息服务站、农村综合服务/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社、超市、邮政三农服务站、村邮站、快递网点等基层农村物流节点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和升级改造,推进农村物流信息终端和设备标准化,实现与县级农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应培养和发展农村物流信息员,及时采集农村物流相关信息,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多种形式,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9运营管理
9.1运营管理模式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支持各地开展交通、农业、商务、供销、邮政等部门间的合作,共同推进农村物流融合发展。充分调动骨干物流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创新农村物流节点运营管理模式,开展共建共管、联营合作,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保障站场体系的可持续运营。
9.2安全运营要求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和设施设备,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做好安全宣传与教育。
——公路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安全检查制度,按照规定对运输、寄递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验视。对禁止运输、寄递,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客户拒绝安全查验的物品,不得运输、寄递。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客户身份、物品的信息登记制度。
——货物堆码应符合物品理化性质要求,不得存放危险货物及其他列入违禁目录的货物。
9.3运营服务要求
——货物受理时应进行核验,不得受理或组织运输法律、行政法1/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规禁运的货物。如发现托运违禁货物应及时向有关机关举报。
——对进出站点的各类物品按规定程序履行检查,各环节交接职责明确,交接记录完整、准确。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应及时受理农村物流运营的相关投诉,并确保投诉得到合理解决。
——农村物流服务节点内应公示服务范围、收费标准、作业流程、投诉电话。
9.4品牌建设
——诚信体系建设。应建立健全农村物流站场运营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品牌形象识别。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健全品牌形象,增强品牌辨识度和认知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标识标牌宜兼顾标准化和个性化,在满足物流站点标识统一式样、统一编号、统一颜色的基础上,可兼顾融合站点经营企业的个性化标识。
11/12
篇六: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体系特征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和城市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国家机制、政策不断完善,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新政策、新趋势,对小城镇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乡村振兴战略;问题;对策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不仅促进城乡一体化,为小城镇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小城镇的发展带动了乡村地区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先行,突出自身特色,在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中需要核心考虑的。本文根据小城镇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小城镇规划与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一、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内涵
小城镇是城乡发展的重要纽带。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需要增加国家对小城镇,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支撑,促进小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二、乡村振兴对小城镇发展的重大意义
1.促进自下而上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小城镇层级问题。过去,我们的城乡政策主要以城市为中心,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粮食和劳动力的供应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在行政层级特征明显的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层级“虚化”问题日益突出。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城镇将会有更多的自主性,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2.改善城乡人口结构,促进和发挥小城镇的作用。从本质上讲,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逐步解决阻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以及优化人口结构。伴随着城市化向中期阶段的转变,小城镇的发展从数量走向质量提升,主要是由于综合功能的完善。我国农村发展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乡村的振兴,农村发展将更多元化,从而使农村中心的小城镇也逐步进入依靠现有腹地提高综合可持续性和发展的阶段。乡村振兴必然会导致人口的回归,小城镇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激发消费市场潜能,扩大小城镇的商业空间能力。
3.推动了资源要素在小城镇自由流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多方政策、资金的创新与支撑,将为小城镇带来新的血液,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将向小城镇、乡村地区倾斜,进一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三、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3.1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
规划是建设小城镇的必要条件。规划质量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的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小城镇的规划和发展必须切实可行,目标明确,以确保小城镇的繁荣和发展。然而,在规划过程中,过高目标、定位或者预期,不切合实际、主观的臆断,使规划脱离实际,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基础设施、道路、广场、绿地、电力、供水、给排水和供暖等规划配套不够完善,使小城镇难以满足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需要,从而导致流动人口和城市人口减少。
3.2缺少特色产业支撑
发展特色的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产业,小城镇缺乏造血功能,无法维系。因此,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将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产业兴镇战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小城镇提档升级。一方面,城镇要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自身优势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突出特色,充分发挥产业带
动效益,提升小城镇向乡村的辐射能力。另一方面,完善小城镇自身商业配套能力,保障本地居民生活、流动人员、旅游人口需要,为本地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3.3小城镇的资金不足
资本是小城镇建设的关键。它涉及基础设施、文化、教育、体育、社区等诸多方面。目前,我国小城镇投融资体系较为广泛,但最重要的是政府的资金支持。许多领域的投融资渠道仍然是传统的投资形式。构建更加完善的政策机制,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使小城镇发展的前提条件。
3.4缺乏高水平技术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一方面基层往往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很多小城镇可能没有一个学规划建设专业的,无法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提出优质的建议。另一方面,在小城镇的发展中缺乏缺少一大批具有经营管理能力、旅游服务技能和传承文化的各类人才,为小城镇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针对本地居民、村民,往往也缺少相应技术培训,如农作物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拓宽农民的视野,提高农民的生存技能。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小城镇将城市和农村联系起来,与农村发展密不可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对小城镇面临的各种规划建设中的问题,需要客观分析,积极应对。
1.科学编制小城镇规划。科学规划是发展的前提,规划不仅是一项部门性工作,是涉及小城镇发展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我国小城镇千差万别,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合适的规模,注重实际成效,长远发展。依据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人口情况等,科学编制小城镇规划。通过科学指引与管控,确定不同类型小城镇的城镇化模式与发展方向,围绕产业特色,明确抓手,持续实施。遵循分时序、集约高效的原则,对小城镇发展精准把脉,科学指引。在规划中要强调,集中布局,集约用地,不可盲目贪大。科学合理划定功能分区,如农业生产区、休闲游憩区、生态保护区等,分区提出管控要求。制定项目准入、负面清单,明
确发展方向。同时在规划过程中要预留弹性,安排好近期项目库,分时序建设,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2.强调生态优先,保护绿水青山。小城镇建设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小城镇所要求的生态,是红线、底线,也是优势所在。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小镇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走出一条绿色、集约、智能、低碳的特色小镇建设之路。创新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低碳生活、和谐生产、宜居生态。做大做强生态优势产业,有效增加生态产品服务供给,使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逐渐形成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为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3.科学建设特色小镇,突出特色产业。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凡是发展水平高的城镇,都是产业带动的结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区域基础条件和资源特点,突出各自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谋划和培育特色产业,做大镇域经济,增强镇域经济发展活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更多适宜产业向小城镇布局,推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城镇集中,持续推动小城镇繁荣发展。
3.延续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小城镇独有的特色资源,是小城镇的内生动力,和精神源泉。小城镇规划建设中要深入挖掘小城镇在物质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掌握小城镇历史、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内涵,突出“本土化”,塑造地方特色。在建筑风貌、自然环境、景观风貌中做好延续和传承,才能避免“千镇一面”,做出特色,打出品牌。延续历史传统、民俗文化,彰显乡愁特色。
4.塑造特色风貌。因地制宜的小镇建筑风貌营造要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基础上,对小城镇的风貌进行引导,着重特色风貌塑造,结合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进行管控,对重点节点加强引导。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编制小城镇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开展围绕建筑风貌、公共空间、垃圾污水等重点领域开展工作,注重实施效果,提升小城镇风貌环境。
5.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必须以人为本。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好水电气暖和污水垃圾处理、镇村道路硬化等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镇的承
载带动能力。要加快公共服务配套建设,解决好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等问题,构建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小城镇生活圈,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6.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新时期,要全面巩固和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创建先进的交互式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微城管理部门要始终坚持“微城、规模服务”的整体创新方向,全面提升各项公共服务功能。此外,在日常管理和监督过程中,要能够完美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结合小城镇发展现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和手段,建立互动机制。以“执法”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网络平台。在日常执法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在日常服务过程中努力改进,实现多主体全员参与。结合当前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政府工作信息平台将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优质的中介服务、信息传输服务和管理监督服务,积极参与小城镇的各项“保驾护航”工作。
结束语
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增加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既要把握小城镇作为乡村地区公共服务核心的功能,又要创新小城镇的特色产业发展方式。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应打破形式主义,应立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的实际和人力资产,从实际出发,积极吸引、利用资源,建设具有产业力量、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的小城镇。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琼.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9.
[2]曾德雄,李云,等.小城镇就地城镇化的现状与困境研究——基于福建省四个小城镇的城镇化综合评价[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9,16(1):96-102.
[3]胡云.重构中小城镇发展动力的理性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9(2):12-14[4]吴伟.小城镇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城乡规划,2019(1):11-16.
[5]王娟.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2):17-26,157-158.
[6]金立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肥东县河湾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J].乡村科技,2020(14):22-23.
[7]吴养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研究[J].乡村科技,2020(12):17-18.
篇七: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体系特征
乡村振兴:如何打造功能复合的现代乡村公共空间?乡村公共空间经历新型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带来的阵痛,传统农业社会重要的公共空间,如?井旁、?树下、晒?场等,逐渐衰落和消失,未来乡村公共空间需要的功能是具备城镇特点的,功能复合化、公共活动类型丰富多样的乡村公共空间是未来乡村空间转型的重要?向。乡村公共空间是指承担村民进??常?活交往、活动、寄回、娱乐、休闲、?政等诸多活动的空间载体。乡村公共空间具有交流和满?、聚集、指认、认同、归属等特征。传统乡村的公共空间主要是?发形成的,公共建筑的布局?成体系。主要分为物质要素与?物质要素。物质要素是?们交往与活动的固定场所,包括祠堂、寺庙、古村落、古街道、?井等,这些形态丰富、类型各异的构成要素组成了公共空间的有机体系;?物质要素是传统乡村由于风俗习惯?形成的?些活动形式或交往形式,例如节庆祭祀的活动、红?喜事等。?乡村公共空间功能变迁特征1?井、河边、祠堂等交往功能弱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们?活?式的转变,现代科技??千家万户,乡村基本都已通?通电、家?电器普及,?井、河边、?树下因此变得萧条。由于?地改?、农业合作化、?民公社化等运动的开展,家族制度和亲缘?化受到了组织结构、经济?产、舆论宣传等多??的冲击,祠堂、宗庙等仪式性空间逐渐衰落。2戏台、村?、?场街巷等功能将延续或强化近年来,全国各地??举?“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化活动,也积极举办各种?艺演出活动,农村的戏台?热闹起来,各地兴建的农民?化?舞台正是传统戏台的新兴形式。
乡村的村?、?场、街巷等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的交往功能还在延续,但由于村庄与外界的沟通越来要多,村?成了?流、车流的汇集地,更发展出交通枢纽、集市等,村?公共空间的功能得到强化。3民俗节庆活动、红?喜事等?物质要素延续民俗节庆活动、红?喜事等?物质要素依旧?泛存在与农村社会。舞龙舞狮、戏曲杂耍是农村?庆祝节?的传统项?;庙会在原来是依托于寺庙,集祭祀、商贸、?化等为?体的民间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庙会除了能观赏极有地?特?的?艺表演、??绝活,更多的功能是物资交流?会。?乡村公共空间规划原则
1注重对传统的传承在当前巨变的中国,乡?原?景观环境与独特地域?化都?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应将公共空间物质环境建设与传统?化的传承最?程度地结合起来,有机渗透到现代?产与?活之中。2村庄整体空间环境的协调乡村公共空间不是?个独?存在的个体,?是综合多种因素的环境系统。村庄的?然地理特点、地域??属性等,都与公共空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各类?然景观、公共绿地、商业设施、道路?络都是乡村公共空间在不同层级需要协调的重要影响因素。3合理选址乡村公共空间规划,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址。公共空间的选址应以步?可达性主要指标为主要量化指标,基于时间成本来考虑,部分公共空间节点的选址应安排在?定区域内村民步?到达的时间在5-10分钟之间的范围内,?型公共空间的选址应安排在?部分村民步?到达时间15-20分钟之间的范围内。4建?动态规划及管理机制乡村公共空间规划是?个动态的规划实施及管理体系。乡村公共环境的营建应该建?动态规划及管理机制,分期规划与分阶段建设,公众全程参与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全过程。三乡村公共空间营造要素在公共空间营造??,应注重从公共空间、公共?动和公共记忆三??丰富空间的内涵。在村落中对空间进?合理布局安排,同时应当重视空间的开敞性与友好性,使辐射范围内村民?便参与。其次,做好公共活动筹备和组织?作,积极提供活动所需要的物资,并定期进?设备维护;另外,公共记忆营造,通过在公共空间内植?富有乡?特?的标志物、设施和活动,令空间的参与者在活动的同时逐渐产?对空间情感上的依恋感。
四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要点1提升乡村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要提升乡村公共空间的物理可达性,?便村民?由出?和使?。在类型上,要加强?活型和娱乐型公共空间的供给,尤其是要针对村庄?群特征,提供有效的公共空间产品,如建设体育馆满??童的运动需求,推?农村养?院和?年活动室满?农村??的养?和社交需求;在布局上,结合村庄地理环境、住宅分布和村民需求等,逐步实现公共空间的均衡分布,同时,完善村庄公共交通?络,延伸乡村公共空间的服务范围;在规模上,以发展中?型乡村公共空间为主,完善服务设施,避免闲置率过?。另???,要提升乡村空间的社会可达性,消除空间?正义现象,?如,建设体现乡村?化和民族特?的乡村公共空间,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减少收费项?,延长开放时间,禁?任何组织和个??法占?和牟利;降低进?乡村公共空间的限制条件,保障弱势群体的公共空间权益。
2改善乡村公共空间的服务功能要不断开发和拓展新的社会功能,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满?不同群体的社会需求。?如,向农家书屋提供?童阅读和农业科技等??的书籍,在提供?童教育服务的同时,满?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免费开放乡村?化?场,为村民跳?场舞提供场地;将祠堂改造成民间组织的议事协商的场所,提供社会救助、组织培训、教育宣传等服务,重新激活其活?;提升乡村公园的审美、休闲、娱乐、?化等功能。3丰富乡村公共?活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性,需要以公共活动为载体,培育乡村公共精神。对此,???,政府要发挥引领作?,?上?下开展乡村公共活动,?如,通过电影下乡、科教下乡、座谈会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使??化?场等乡村公共空间的热情;制定新规范,引导公共活动健康发展。另???,?励村民?发组织、举?各种形式的乡村公共?活,如在祠堂举?宗族集体祭祀活动,增强村民的家族认同感和乡村归属感;开展乡村?明家庭评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开展乡村体育竞赛活动,丰富乡村娱乐活动,增进社会理解和信任。五乡村公共空间开发主体选择乡村公共空间的构建呈现多主体的特点。对于不同功能诉求、不同业态要求的乡村公共空间应选择合适的主体进?开发。
政府和村集体应作为公共空间与服务供给中场地和硬件设施的主要提供者,对公共活动进?合理的引导,对其他主体的运作予以监管,在公共空间和服务的供给中起到引导性和保障性的作?。社会团体,主要发挥其在公益服务和乡村?型活动中的作?,但要防?不良价值观在乡村地区渗透或不良团体骗取村民钱财。村内能?是政府与村集体良好的合作主体,应?励村内能?协助村集体进?公共空间供给、管理以及村庄的?常治理。?励村民为村庄公共空间和服务提供建议以满?村民?活中的真实需求。不同主体在乡村公共空间供给中的作??意图1政府主导式对于公共性强且难以由社会和市场?量提供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如?公园、?化?场、保洁设施等,可由政府主导进?建设,建成后引导村民参与运营管理。如?励村内能?组织村民在公园、?场内进?太极拳、?场舞等活动,或为有意愿的村民提供园丁、保洁等?作岗位和薪酬,负责相关设施管理及服务提供等。2引导扶持式根据村庄发展需求,?励和引导有能?的村民利??家闲置住宅空间,改造成公共空间,家庭成员利?空闲时间进??常经营管理,政府根据情况提供?些设备和物资。既减少了政府的资?和??投?,?能调动起村民积极性,且能够满?村民经营活动意愿。3协同合作式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活动,如农业技术培训、庙会、孤寡??帮扶等,村集体在资?和??上存在困难的,可考虑与相关社会团体合作,由政府和村集体制定公共活动?案,活动细节、资?等??则由社会团体与政府共同负责,并?励其他村民参与出?。六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策略1共建——凸显公共空间治理的需求导向
要搭建全新的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组织架构,依据政府、市场、村集体、村民等不同主体的?量特点,梳理各?利益和机制关系,对各主体的治理分?与职责权限进?制度安排。规范政府的公共空间治理权?,以服务代替管制,激发市场潜?和社会活?,?励各主体在政府的引导下共同参与、共同主事;尤其要唤醒村民的主体意识,激发群众的创造?,有效对接公众的合理诉求,兼顾各?利益。通过清理侵占的公共空间、挖掘潜在公共空间、规范整治公共空间等政策措施,共同解决乡村发展中的问题。2共治——强化公共空间治理的过程保障要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作机制,强化党员意识、标杆意识,发挥村民主体作?,把公共空间整治纳?村规民约,提升村民参与治理的?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学习、借鉴空间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借助群众的?量,以问题的解决倒逼改?。3共享——彰显公共空间治理的?标取向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地利?、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居环境整治、?态保护和历史?化传承”,打好基础与提档升级并?不悖,提升乡村治理的精细化?平。要积极完善?商资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最?限度地克服市场逐利性和个体?利性,维护、实现好群众利益。
篇八: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体系特征
引言
我国大约有7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是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农村地区的工作成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其中,农村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能显著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公共服务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及其他机构等举办的,为农业经济生产、农民日常生活和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的各种服务的统称。”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民的公共需求,换一句话说,农村公共服务是农民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
1.1农村公共服务的内涵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社会公众提供的范围广泛的、非盈利的一切公共产品的劳务和服务行为的总称。
公共产品是指由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生产的、供社会全体公民共同消费、让全体消费者平等享受的公共物品。
结合对公共服务概念的界定以及中国城市和乡村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笔者认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是相对城市公共服务来说,用来描述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各方面状况的概念。所以,农村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满足农业、农民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需要,为在农村区域内的社会公众提供范围广泛的、非盈利的公共产品的劳务和服务行为的总称。农村公共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需要,为农村居民公共利益提供服务。
1.2农村公共服务的作用及特点
农村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共同需要的,为农村居民公众利益服务的事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农村公共服务的公共目标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紧密相关,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在新时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供给就是最好的体现。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差距非常大,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农村公共服务需要且必须包含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类服务。第二,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是由国家行政部门提供的,政府应承担起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提供者的使命。政府应保证它所服务的农村居民能够平等地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而且每个行政层级中央、省、市、县、乡的政府都必须承担责任,对其职权所属范围内应属公共服务的内容做出明确规定。第三,农村公共服务具有一定的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根据外部性的强弱,将农村公共服务大致分为纯公共产品属性的农村公共服务和准公共
产品属性的农村公共服务。在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可以考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扩大供给范围。
1.3农村公共服务的类别
要将农村公共服务作出一个科学的分类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要从理论的纯粹角度来分类。结合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特点和实践,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对农村公共服务做一个划分:
一是按照农村公共服务的性质,可以把农村公共服务分为纯农村公共服务和准农村公共服务两种。纯农村公共服务其特点是不具有排他性,竞争性也较弱,主要表现为公众的基本利益,如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环境保护等。但是大多数的农村公共服务是以准农村公共服务的形式存在的,这类一般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农村公共医疗服务等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
二是按照农村公共服务提供的层次,可以分为中央政府层级的的提供、省级政府层次的提供和基层政府层次的提供。本文研究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在这个角度上来看是指在国家专项扶贫资金保证下的地方性公共服务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
三是按照农村公共服务的功能,可以分为生产性农村公共服务、行政性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农村公共服务。生产性农村公共服务是指由公共部门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提供的,用于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村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和农业公共技术信息等:行政性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为维护农村各级政府机构正常运作所提供的农村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农村公共管理和农村法律服务等;社会性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以政府为主要提供主体向农民提供的理论上应与城市居民无差别的消费性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性公共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等。
1.4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意义
1.4.1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在不断增强,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其中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矛盾尤为突出。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矛盾,有效地遏制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就不可能进入社会的“黄金发展期”,相反还有可能陷入经济停滞,甚至产生社会动荡。因此,在这个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有利于协调工农关系、缩小城乡差距、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1.4.2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指导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关键性、根本性的意义。要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必须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4.3全面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而要向全社会提供好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界限,使政府集中精力做好那些市场做不好、也做不了的事情,将政府职能的重心转到为公民服务上来。而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正是政府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
1.4.4加快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广大农村地区之间的生活水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将直接造福广大农民群众。政府优化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以后,农民能够依据需求享受到各种优质的公共服务,这对方便广大农民,加快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2农村公共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政府在公共服务建设重视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就推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形成典型的城乡二元格局。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也一直实行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二元供给体制。受这种思想影响,除国防这类关系国家全局的纯公共服务,其收益城乡居民大致能均衡分享外,其余的公共服务都采用了城乡二元分割、分享的制度,广大农民被忽略在“公共”中。政府通过大量财政投入积极发展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建设、城市居民教育等公共服务,却忽视农村公共服务需求,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主要通过农民自筹资金解决。
2.2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缺乏保障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短缺,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农村人口密度大,耕地有限,目前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一亩多点,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土地产出潜力大大消耗。其二是在有限资金条件下,资金不能有效到位。乡镇政府机构庞大,挤占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乡镇机构改革虽然使得机构和部门数量从趋势上是减少的,但是人员却增加了,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使得财政变成了吃饭财政,无法抽出资金来提供公共产品。乡镇政府机构庞大,人员偏多,为了支付工资和机构运行费用,挤占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因此对于仅仅能保证财政供养人员吃饭的乡级财政来说,无法满足农村的公共产品需求,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很弱。
2.3政府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政府和官员考核采用层层下达任务的目标责任制的形式,即上级机关将经济发展等目标数字化、具体化后,以指标和任务的形式分派给下级行政组织,并以这些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这样以来,下级机关行政工作人员的升迁、荣辱与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相挂钩。而上级政府为完成目标和任务,往往对下级机关进行加码,造成基层政府任务繁重,承受很大压力。出于自身政绩和利益需要,各级政府对上级下达的有明确目标和要求的公共服务在供给中优先考虑,加大投入。而对于上级政府没有明确要求或属于职责范围内自主决策的公共服务,比如农村科技、信息、职业教育服务等这类农民急需的公共服务,由于基层政府缺乏供给的动力和压力造成供给滞后。这造成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失衡。
2.4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渠道狭窄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渠道是由政府提供,政府之外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渠道尚未拓展开来。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基层政府经过积极探索为农村提供了一些公共服务,但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再加上财力有限,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普遍较差,无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就现阶段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而言,政府一方面推卸公共责任,将公共服务的经济负担转嫁给农民,另一方面,政府又垄断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致使企业和社会力量没有进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途径。在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下,民间投资受到政府政策的排斥,难以大量进入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领域。
3农村公共服务对策及措施
3.1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所在,因此,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必须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主体必须由政府来担任,即农村公共服务的组织者必须是政府,另一个是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应承担大部分的资金。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作用不是说政府要承担全部的农村公共服务,而是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即政府应对农村公共服务边界进行界定,清晰地界定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应当承担的责任,避免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缺位”和“越位”,导致政府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低效化。如对于农村基础教育这类纯公共服务,政府应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其资金来源应由政府全额承担;对于农村道路建设等准公共服务,由于受益范围十分有限,应由政府与农民共同承担。
3.2政府要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并保持增速的稳定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正是我国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政府应当加快制定和出台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法律,规范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行为,做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法可依,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因政府领导人的更换有所改变,这有助于改变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投机行为。
3.3完善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的管理体制
政府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支出目前实行分块管理,部门分割比较严重,分散的资金不能有效地汇集形成合力。再加上政府多渠道对农村公共服务进行投入,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农村公共服务投资在建设内容、使用方向、服务项目安排等方面出现重复与交叉、部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缺乏有效地协调等问题。结果导致政府各部门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上职责不清,多头管理,难以实现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支持。因此,要实现有效地供给农村公共服务,应该对现有农村公共服务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形成集中地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尤其是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安排,防止服务项目投资过于分散。
3.4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新模式
政府创新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新模式,需加大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公共服务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完善贴息制度、配套投入机制和以奖代补办法,通过有效地贴息方式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政策信贷资金投入;通过制定优惠的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政策,调动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加大市场资金利用力度;探索农村公共服务资本营运的有效模式,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逐步建立多渠道的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体系。
3.5加强政府与农村的交流,保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
必须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方式,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需求表达机制,充分反映农民对公共服务的偏好。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政府深入农村进行调查。要真正了解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政府就需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对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
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在农村公共服务决策过程中的弱势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农民自身的分散性和缺乏组织性。要改变这种情况,实现农民公共服务需求的有效满足,就必须建立真正代表农民利益,在农村公共服务决策过程中表达农民意愿的农民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应当在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其他类型的合法的农民组织。
3.6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农村居民提供有效的、量多质好的公共服务,在绩效考核机制上就要避免政绩化倾向,建立科学地、合理的综合考察社会各项内容的绩效考核机制。为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在绩效考核标准上,政府应淡化经济考核的绝对比重,建立包括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内的综合考核标准,同时还应淡化考核标准数字化,更注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效标准;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由于农民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主体,政府应当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政府绩效考核,赋予农民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考核权力,以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意为标准来对政府行为打分,体现农民对政府的监督。
结束语
我们面临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矛盾和问题更具深刻性和复杂性,只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才能进一步坚定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的力度,使事关全局的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并由此进一步形成公共服务改革的共识,增强公共服务改革的动力。提供农村的公共服务一定要按照农民的需求。今后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龙头企业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等模式将进一步发展。如何表达农民的需求,如何把农民的需求真正反映出来,进一步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的责任,建立起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长效机制,是我们在未来一段
时间农村公共服务研究工作的重点。
篇九: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体系特征
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及特征
(一)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的制度体系,它将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体现了文化事业发展以人为本的特征,而且突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本质。所谓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域内,以公共文化设施为依托、以文化团体为纽带、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群众广泛参与的非盈利性文化活动的总称。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县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高低是检验县级政府为民执政的绩效和衡量人民群众享用文化权益的重要尺度。
(二)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征
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基层文化服务,与地市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和独特的特征。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征表现为:(1)地域性。县级是全面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层级。县级级区域单元规模适中、区域管理层级比较适宜,区域内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城区与乡村的关联度比较紧密,比较适合发挥城市功能、推进以城带乡,进而全面和深入地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率先实现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2)民间性。县域公共文化属于民间文化形态的一种,其诞生环境是县城及县域内的农村地区,承载主体和影响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和社区居民,县域公共文化的演变也是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构成变化的过程中实现的。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也大多来源于民间,并根据民间的需求不断更新提升。(3)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以普遍实现公民文化权益为准则,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体现的是国家和社会的-1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公共利益。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和社会教育功能,县域公共文化建设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体现公共文化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娱乐功能。(4)社会性。县域公共文化的动力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居民内部力量。在大多数情况下,县级政府不仅规划了公共文化的发展目标,而且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组织保障上给予支持,是县域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随着社会组织的逐步增多和社会管理的日益加强,在条件许可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社会力量也主动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5)便利性。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以方便人们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为原则。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之中,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越来越多的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并吸引了更多的群众直接参与进来。
(三)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意义
县域公共文化的丰富,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黏和各种心理裂痕,给弱势群体带去人文关怀和感情抚慰,从而舒缓压力,娱乐身心,化解矛盾,增进融和,具有沟通人际关系、宣泄情绪、调剂精神的效能。
一是规范导向功能。县域公共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影响、规范居民的行为选择,培养居民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排斥颓废、落后、腐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并有效抑制居民价值观念碰撞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纠正居民的行为偏差,保持区域内的良好秩序,维护县域的安定团结。特别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来看,新农村建设也有赖于公共文化的规范导向功能。
二是教育熏陶功能。县域公共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对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并能激发居民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生活境界。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县域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将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丰富的知识传播给居民,使其在审美和娱乐中得到思想的升华和精神的陶冶。
三是社会沟通功能。文化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居民的交往-2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和互动,搭建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平台,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居民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创造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发的各类问题迫切要求强化的社会沟通功能。在良好的县域公共文化环境中,居民可以通过自发组织、自愿参与的社群和组织,以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为依托,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加强彼此的了解和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凝聚力的提高。
四是休闲娱乐功能。公共文化对于调整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浮躁心态、缓和社会矛盾具有独特作用。加强县域公共文化建设可以帮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得到心灵的抚慰,将人们引导到追求更加全面和谐的生存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中。发挥文化的功能,调动居民自觉参与文化活动是县域公共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县域公共文化建设只有扎根于县域文化土壤之中,并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才能被居民所接受并吸引其参与其中。
二、当前县域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文化发展的环境来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热切关注前所未有,老百姓对文化发展繁荣的热情期盼前所未有。从文化工作本身来看,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责无旁贷,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总体思想的指引下,我们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把握了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文化建设发展的规律,文化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政策更加科学。可以说,目前文化建设天时地利人和,种种有利条件正在汇聚,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已成为广泛共识。1、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201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12个,比上年末增加36个。其中县图书馆1632个,增加4个;少儿图书馆105个,增加6个。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比上年末增加384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4343个,增加242个。全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29.32万场次,比上年增长6.8%;服务人次44171万,增长0.3%。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6022个,演出15.13万场,观众6569万人次。由文化馆(站)指导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34.26万个,馆办老年大学724个。2、艺术创作演出水平不断提高。全-3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65.11万场,比上年增长22.3%;国内观众90064万人次,增长8.8%;赴农村演出105.08万场,增长29.5%,占总演出场次的63.6%;农村观众529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占观众总人数的58.8%。全年全国文化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共组织政府采购的公益演出8.9万场,观众8716.30万人次。利用流动舞台车演出9.80万场次,观众9450.03万人次。3、文化资金投入不断增加。2013年全国文化事业费530.49亿元,比上年增加50.39亿元,增长10.5%;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38.99元,比上年增加3.53元,增长10.0%。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县和镇街党委政府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放松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得相对于城市而言,县域公共文化建设欠帐过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繁重。
1、县级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据文化部统计,2013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中,县以上文化单位272.67亿元,占51.4%,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文化单位257.82亿元,占48.6%,比重比上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用于农村的文化经费投入就更是少之又少,文化投入的增长幅度远低于财政收入的增幅,造成“三馆一站”(县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及乡镇文化站)严重贫血。
2、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乡镇文化站长期受到冲击。乡镇文化站的定位始终不够明确,有的定性为全额事业单位,有的定性为差额事业单位,有的定性为文化经营单位,定位不明确影响了乡镇文化站的发展。近年来伴随乡镇机构改革和乡镇行政区划撤并,文化站的设备、物资、人员等一直存在着变动因素。在不少农村,文化设施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投资建设,目前已破旧不堪。一些城镇在规划过程中,由于工商业开发、道路建设等原因,对文化设施随意挤占、挪用、变卖,基层文化设施流失严重。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人心浮动,有的改行,有的被随意抽调,有的尽管在文化工作岗位,但大多年龄老化、观念陈旧,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3、县级公共图书馆逐渐“空壳化”。公共图书馆是政府投资兴办的、面向普通大众的公益性图书馆,是人们学习知识,实施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场所。公共图书馆是一个消-4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费型的公益事业,需要充足的经费才能发展,而目前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购书费、业务费却少的可怜。缺少购书经费使县级馆没有持续稳定的文献资源补充,大量图书馆逐渐“空壳化”。
4、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仍然不足。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内涵单一,服务水平仍然较差,存在走过场、走形式等问题。一些草台班子在农村,特别是乡村集市上表演低俗节目,黄色、淫秽内容充斥其中。由于缺少文化活动,一些地区的农民在农闲时大多靠打扑克、打麻将消磨时光,以至赌博成风。文化活动的缺乏也一定程度上为封建迷信活动提供了滋生的机会和条件。
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除了面对以上有些无可奈何的工作基础差等现状外,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困惑。总有一种感觉是文化建设没有抓手,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心力有余但效果清淡;文化工作依然没有真正深入群众,没有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可以说,公共文化服务欠账尚未还清,新帐还在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还没有真正照亮所有角落,没有完全贴近群众,没有真正温暖民心。主要表现在:一是享有公共文化服务阳光的机会还不够均等。公共文化服务机会均等的内在要义,首先是要求人人都拥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均等的机会和权利,但目前,城乡文化资源差距较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政府主导和全社会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自觉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机会均等实质上并不是要求完全意义上的全覆盖,不是强求每一项文化服务都能送到所有群众手中,而是强调我们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得有文化需求的群众能自由、均等的选择公共文化服务。但实际上,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分层次提供的文化服务还不够完善,使得不同层次的群众在选择公共文化服务上的机会不均等。二是“最后一米”挡住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尽管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但是与群众的需求还尚未有效对接,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外像光鲜,但内涵不足,看似亲民惠民,但与群众的心里预期还有很大差距,看似送到了群众家门口,但离群众心中的需-5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求还有着不止“一米”的距离。一些豪华的场馆还在闲置,一些农村文化大院时常是“铁将军”把门,在村头放映的一些电影无人问津。三是群众对“免费阳光”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心存疑虑。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是公益的,是群众享有的免费权利,尤其是三馆免费开放后,图书馆读者倍增、文化馆络绎不绝,博物馆秩序井然。但仍有些群众对“免费”的文化还心存疑虑,博物馆不敢进,图书馆、文化馆没进去过,这也反映出我们公共文化的“最后一米”服务还不到位,群众对免费开放的政策还不知晓,对馆室的服务功能还不了解。四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千篇一律”,缺少针对性。群众的需求是多样的,群众的文化品位也千差万别,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如果千篇一律、没有区分的简单“洒”下去,那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仅需要大型、高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更需要因地制宜的建在村头的文化活动场所,不仅需要高层次上档次“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更需要接地气大众化“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化产品。五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没有真正“温暖人心”。群众满意与否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最高标准。目前,我们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洒”的不少,但真正温暖人心、使群众满意的文化服务不够,群众的文化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群众的幸福感不高。相对于群众需求,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是供给不足,而是产能过剩,重复性、形式化的文化落后产能,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提档升级”。
-6
推荐访问: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层级体系特征 层级 公共服务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