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三首古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绝句》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惠崇春江晚景》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感受春天的宜人风光,抒发作者春日中的愉悦心情。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我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培养孩子们热爱诗歌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了。要让孩子们喜欢诗,就要让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因此,我将朗读作为落实所有目标的重点目标和前提。我采用教师泛读、听读录音来实现这个目标,而且逐字逐句,有条不紊。为了激发孩子们读诗的热情和认真,我采取了小组赛读个人风采读及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
2.对诗词的理解上,我采取了每首诗一节课的策略。这样的考虑是出于孩子们以前背古诗意思绝大多数是死记硬背的考虑。这样的学违背了诗词教学,而且既不深刻,有没有乐趣。《绝句》我采取了详讲的教学方法,但是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课下注释,说说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请你发挥想象并结合诗意给这些景物加上形容词,然后再将这些词语串联起来,通顺地表达诗句的意思。第二首《惠崇春江晚景》采取了半引导半自学的方式教学,第三首《三衢道中》更是要求学生模仿前两首古诗的教学方式自学,可以先找出前两句都写了哪些景物等。这样做大大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独立性。
3.读读写写: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词,改写成短文,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给了他们自主探究的机会。探究前,在不经意间给了学生自己理解古诗的方法的指导;在探究中,我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之后;探究取得成果后,我大力表扬,使学生体验到了“征服”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快乐。由此激起了他们下一轮“征服”的勇气,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不足之处
一节课的时间,处理的过于仓促,有些词语学生们理解不是很透彻。时间紧张,对文章读得不够细,感情不够充沛。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种前松后紧的感觉。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1.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与现实不太一样。首先让学生怀着浓浓的兴趣投人到学习中去。
2.在学习课文时,把三首诗词放在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的各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3.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拼音把每首诗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应尽量避免就词解词的做法,要体现从整体人手的原则。
4.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应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的朗读腔调的模仿。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
篇二: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反思)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画面,并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几幅春景图,配乐,学生说感受)
2.小结导入: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绝句》。(板书课题,师简介杜甫)
二、自主读文,初读感知
1.播放配乐诗《绝句》。(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播放配乐朗诵)
2.读词语: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课件出示词语,注意指导读准音调)迟日泥融燕子沙暖鸳鸯
3.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练读,师生读。
三、细读感悟,深入探究
1.默读《绝句》,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
2.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指名读,思考:“迟日”是什么意思?(春季太阳落山渐晚)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温暖的太阳,青山绿水,鲜花,绿草)
(2)师小结:多么美的春景!多么温暖的春风呀!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诗?
(3)指导朗读:语调轻柔,读出春风的柔和、春景的美丽。
3.课件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泥融”是什么意思?(泥土湿软)你们从这句诗中又读懂了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鸳鸯在沙滩上晒太阳。)
(2)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衔泥筑巢)
(3)想象后两句诗展示的画面,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4.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好。
5.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师小结:这首诗的前两句勾画出了由迟日、春风、江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后两句具体描绘衔泥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春光
无限的春景图。(板书:春光无限)
6.请你认真地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资料)
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如果每句诗都有五个字就是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果每句诗都有七个字就是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四、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
(1)“燕”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口”左右两边形成的“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2)“融、鸳、鸯”这些字笔画繁多,书写时笔画要轻细,使其密而不挤。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1.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诗句?读给同学们听听吧。
2.多么迷人的春天!请你也当当小诗人,写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绝句》,默写最后两句。(同桌互评)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绝句》,感受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今天我们来看看春天的江水又有怎样美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课件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板书诗题,师简介惠崇和苏轼)
二、初读古诗,理解词语
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对照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汇报读。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指名读)
3.学习重点词。(课件出示重点词的意思)
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欲上时:指河豚将要逆流而上产卵的时候。
4.配乐朗诵,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再读古诗,探究诗意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我们能从诗中哪一句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春江水暖鸭先知)
2.诗中都写了哪些春景呢?(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河豚)
3.课件出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指名读。
(2)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回暖。)
4.课件出示: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读,集体交流。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正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正是河豚洄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5.描述全诗画面,背诵古诗。
四、归纳学法
1.今天,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会背古诗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这首诗的。
2.学生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课件展示学法)
(1)初读感知。(2)理解诗意。(3)体会意境。(4)反复吟诵。
五、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熟字加偏旁:宗+山=崇户+艹=芦牙+艹=芽
3.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教师范写,提示重点笔画。
“惠”:右上部没有点,中间的提上有一点。
“芦”:下部是“户”,不是“卢”。
“崇”:上窄下宽。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曾几写的古诗。(板书课题)
2.简介诗人曾几。(课件出示诗人简介)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1)(课件出示生字)要求把字读准确。
(2)自由读,指名读。
(3)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
(4)开火车读,齐读。
2.教师范读,男女生分组读。(课件出示划分朗读节奏的诗句)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课件出示问题)
(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三衢山的?他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
(2)作者沿途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注释和插图想象画面,小组交流。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课件出示问题。
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给人以的感觉。
指名回答。(日日晴喜悦)
(2)读第二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却”是什么意思,这句诗写了什么。
指名回答:“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3)哪句诗是作者沿途所见?(课件出示第三、四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不减”“添”分别是什么意思?(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添:增添。)正当诗人游兴高涨的时候,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其叫声,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课件出示后两句诗)齐读后两句。引导学生用关联词填写后两句。(不但)绿阴不减来时路,(而且)添得黄鹂四五声。
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这首诗。
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4.齐诵本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比较:海—梅喊—减眨—泛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梅、溪、泛、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提示重点笔画。
溪:右部是“爫+幺+大”。泛: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展。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学板书]
1.古诗三首
绝句景物:迟日、春风、花草
动物:燕子、鸳鸯春光无限
惠崇春江晚景画中景物:竹、桃、鸭、芦芽……
景中联想:鸭知水暖、河豚欲上
三衢道中梅黄→日日晴
溪→泛、山→行
不减→添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诗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而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再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理解古诗,想象画面,体会当时的情景。同时放手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先理解词语的大概意思,再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创设的情境来引导学生理解全诗的意思。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空间和美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燕子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能正确读写“伶俐、偶尔”等词语。
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
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短语,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燕子图,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燕子图,引导交流:同学们,春天到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了解燕子吗?(学生交流对燕子的了解)
2.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2.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并组词,说说书写生字时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纤”“散”两个字的读音)(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组长归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全班交流,探究问题
1.细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平添生趣、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
2.大家还有哪些疑问呢?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4.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轻声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板书:燕子外形)
2.课件出示:()的羽毛,()的翅膀,()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3.哪些词语让你眼前浮现出画面?是怎样的画面呢?
4.出示短语,边读边想象燕子的外形。
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5.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的画面。
6.指导学生借助短语,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背诵第1自然段。
7.教师小结:
在第1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通过边读边想象感受了燕子的外形美,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更多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第1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2.分自然段指读课文,思考:课文还从哪几个方面来向我们介绍
燕子?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思考:课文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勾画有关语句。
2.讨论交流。(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1)“如毛的细雨”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轻、细、小的特点)7.在文中找出一句拟人句抄写下来。
(2)读中体会:“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引导学生用舒缓、轻柔的语调朗读,体现春雨的细、轻,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3)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花呀,草呀,叶呀,“赶集似的聚拢来”,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引导学生理解“赶集”一词)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4)就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它的到来,给春天平添了生趣。(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板书:平添生趣)
3.为什么小燕子的到来,给春天平添了许多生趣呢?(动静结合,春天更有生气了)
4.课件展示景物图片,学生对比欣赏,说说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美丽的春景。(光彩夺目、烂漫无比)
三、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1.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开始它快乐的飞行。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4自然段,并说说从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板书:燕子飞行)
2.课件出示第3、4自然段,展示燕子飞行图片。
(1)一个“斜”字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2)“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这句话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快。
(3)“掠”是什么意思呢?(轻轻擦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了“掠”字可以体现出燕子飞行时动作的轻快和飞行时优美的姿势,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一下子就飞过去了,看不见了。)
(4)除了“掠”字,在第3、4自然段中,还有哪些字、词也用
得特别好呢?请大家来读一读,圈一圈。(“沾”用得很好,说明燕子的动作十分灵活。“荡漾”用得很美,平静的湖面因为燕子的到来变得美丽。)
3.小结:是啊,这一部分课文写了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燕子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呢?(燕子飞行时非常灵巧,动作轻快,姿态优美。)
4.自由朗读。(读出燕子动作轻快,姿态优美的特点,试着背诵第3自然段。)
四、继续探究,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语、句子。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燕子的什么。(板书:燕子休憩)
2.交流,重点赏析“闲散”“纤细”“休憩”“几痕”等词语。(课件展示图片)
(1)辨析“几痕”和“几根”。(“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辨析“休息”和“休憩”。(“休息”指工作、学习等暂停,歇息使精力恢复;“休憩”多用于书面语中,如在游廊或树荫下休憩。)
(3)辨析“闲散”与“悠闲”。(“闲散”是形容生活的状态;“悠闲”是形容心境,而且一般持续的时间不长。)
3.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大家都特别喜欢燕子,因此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鸟类,这样才能时常看到它们。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燕子的形象,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吗?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捏一捏、刻一刻、拍一拍(拍摄)……下周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
六、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聚”“倦”等字。
[教学板书]
2.燕子
燕子外形平添生趣
燕子飞行燕子休憩喜爱
[教学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燕子在天空中和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憩的情景。我充分利用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春光美景,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以读促悟。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读、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朗读每一自然段时,我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练读,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感悟作者的心情。
3.荷花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读好儿化词和轻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3.通过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感受荷花的美丽。
4.能仿照文中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荷花的美丽。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并仿照着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图片,播放背景音乐。教师相机板书课题:荷花)
2.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自古有很多文人墨客都赞美它,今天,让
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一起去荷塘,去看看他笔下的那一池白荷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标注自然段,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指导学习多音字“挨”
——\[āi\]\[ái\])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①翩翩起舞②挨挨挤挤③清香④饱胀⑤破裂⑥姿势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探究交流。
课文围绕荷花讲了哪些内容?(讲了荷花的样子、姿态及作者的想象和感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板书:荷花的样子和姿态作者的想象和感受)
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了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因为“我”喜欢荷花)(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闻到荷花香味后,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以及对荷花的喜爱。(自由读、指名读)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蹈”“佛”)
4.形近字辨析:瓣、辩和辨;蓬和篷;拂和佛。
5.书写练习,自评互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者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3自然段。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标出你认为描写荷花最美的句子。
二、品读美文,欣赏荷花
1.同桌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并说说喜欢这句话的理由。
(1)课件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和荷叶旺盛的生命力。)
(2)课件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思考:这句话美在哪?(“冒”字用得好)
师:这句话连接了荷叶和荷花的描写。同学们,如果把“冒”字换成“长”或“钻”行不行?(不行。因为“冒”是在荷叶之中露出头来,高出其他,突出荷花不断向上生长的生命力,“钻”和“长”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3)课件出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是一组排比句,写了荷花刚开、全开、将要开时的三种状态,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蕊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请你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2.还有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受到了美?
(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
(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2)“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句中“一大幅活的画”指什么?“画家”指的是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教师小结:是啊,这还是一种生命的美,充满活力的美。正是因为大自然那鲜活的力量才有了这样富有生命力的画卷。
4.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5.欣赏了荷花那优美的姿态,一池的荷花将作者深深吸引,他陶醉其中,自己也变成一朵荷花了。谁来读读作者的想象和感受?(学生自愿举手朗读)
6.师生合作:在池塘边,驻足观望,此时,“我”也是一朵荷花了,“我”觉得……“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师总结:“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看来作者被这美丽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
7.齐读第4、5自然段(配乐),体会荷花的美。
8.第4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三、回顾整体,小结全文
1.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作者通过先写看到荷花,欣赏荷花,后写想象自己成为荷花,将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语句中,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荷花的美。大家也都被这美景陶醉了,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荷花的美吧。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板书]
3.荷花
闻到清香
看到荷花的样子和姿态
想到自己仿佛就是荷花
回到现实热爱大自然
赞美大自然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章语句优美,充满丰富的想象。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课件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这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让学生和作者一起融入荷花的美景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荷花的美。
4*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积累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总结它的特征。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昆虫吗?你知道哪些昆虫?对它们有什么了解?(课件出示多种常见的昆虫图片)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昆虫,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导入课题: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昆虫,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来进一步了解几种昆虫。(板书课题)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默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教师巡视,随机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三、互相交流,学习第一部分“复眼”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作者主要介绍了昆虫的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随机小结。
(1)蜻蜓有复眼。(板书:复眼)
(2)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板书:视觉灵敏)
5.查字典了解什么是复眼。(指名说,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复眼”的相关知识)
6.作者是怎么研究复眼的?
(1)琢磨。琢磨是什么意思?(思考;研究)作者是怎样琢磨的?(“想必是”可推敲出作者是通过看书与猜想。)
(2)观察。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走近蜻蜓和苍蝇,发现它们视觉灵敏)
(3)想象。(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7.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和思考)
8.再读课文,还有什么发现?(指名说)
9.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四、互相交流,学习第二至四部分
1.出示自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分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2)解决“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等问题。
(3)组长整理信息,派代表发言。
2.各小组自主探究。
“花大姐”探究小组。
花大姐的外形和特点:
①瓢虫的膜翅:黑绸衬裙,顺顺溜溜,严丝合缝(指缝隙严密闭合)。(用词准确)
②外形: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有漂亮的小圆点,星点不同。
(观察细致)
③习性:吃蚜虫——益虫;吃马铃薯嫩叶——害虫。(喜爱之情)
“独角仙”探究小组。
独角仙的外形和特点:
①笨重②体长③甲壳④头部⑤力气
“蚂蚱”探究小组。
蚂蚱的外形和特点:
①别称②形态③飞起来④膜翅⑤土蚂蚱
3.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再全班汇报。
预设1:使用“噌——”“呜——扑”等拟声词,表现了复眼昆虫的机警和独角仙的莽撞笨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预设2: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比如,“我说……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4.制作《昆虫备忘录》。
(1)各小组总结作者是怎样写的。(外形、特点、别称、习性等)
(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细致观察、善于思考、描写准确、修辞恰当)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表格、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做一做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汪曾祺了解了几种常见的昆虫,学习了怎样写好昆虫备忘录。希望同学们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也能写出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教学板书]
4*昆虫备忘录
蜻蜓、苍蝇:复眼视觉灵敏
花大姐(瓢虫):星点不同有益有害
独角仙(甲虫):头部有角力气大
蚂蚱外形美(挂大扁儿)
吐口水讨厌(土蚂蚱)
细致观察描写准确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先以讲解“复眼”部分的学习方法,根据阅读提示拟出自学要求,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自学,完成信息整理,自主学习。本次教学充分发挥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学时,我进行适宜的引导与帮助,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教学目标]
1.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教学重难点]
1.能向同学推荐春游的好去处,并能把推荐的理由说清楚。
2.学会倾听。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话题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两幅春游场所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到了哪里,开展了什么活动?承接两幅情境图,引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春游去哪儿玩。
二、读题,明白要求
1.围绕主题,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课件出示话题要点)
(1)推荐的地点。
(2)推荐理由。
2.除了课本上提到的几个方面,你觉得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说清楚?(自由补充)
三、出示范例,引导交流
1.师:我们应该怎样说才能做到以上几点呢?老师先给大家说一说。
课件出示范例:我建议大家去中山公园。我的理由有四个:首先,公园面积不是很大,不至于迷路,很适合三年级学生游玩;第二,公园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有游乐设施;第三,公园离学校不远,步行15分钟就到了,玩的时间比较充足;第四,公园里有古老的建筑,我们在玩的同时,还能了解历史,一举两得。
2.师:大家觉得老师说得怎么样?老师是怎样把这件事说清楚的?
预设1:老师表达得很清楚。老师先说地点是中山公园,然后再说理由,最后说公园里可以组织什么活动。
预设2:老师用了“首先、第二、第三、第四”等表示先后次序的词,让我们一听就明白了。
四、分组讨论,互相补充
1.小组讨论,小组内先达成共识,推荐一个地方。
预设1:我觉得去植物园玩最好,因为那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美丽的植物,还有一片湖。我们不仅可以欣赏美景,还可以乘坐游船。
预设2:我觉得去老龙潭比较好,那里有清澈的泉水,里面有好多鱼,我们可以在泉边野炊。
预设3:我觉得去公园玩比较好,那里有一个大广场,我们可以在广场上放风筝。
2.小组成员针对他人的发言互相补充,把推荐的理由说清楚,并做好简要记录。
五、汇报交流,选出最佳
1.各小组汇报,畅所欲言。
2.各小组评议,取长补短。(课件出示评议要求)
预设评议:我觉得去公园玩比较好,那里有一个大广场,我们可以在广场上放风筝。
小红:她说得不错,先讲清楚想去的地方,然后讲了理由,最后讲了可以组织的活动。
小明:理由和可以组织的活动,若能多说几条就更好了。
3.投票选出最值得去玩的一两个地方。
(1)是否讲清楚到什么地方游玩。
(2)理由是否充分。
(3)表达的语言是否清晰,条理是否清楚。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围绕“春游去哪儿玩”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通过这次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
预设1: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建议讲清楚。如理由比较多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比如“可以……还可以……”“第一、第二……”这样能更好地讲清楚自己的意思。
预设2:我的收获是在别人发表看法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倾听,等别人说完后再进行补充。
[教学反思]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为学生创设了贴近生活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出示示例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话可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
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记录卡将自己喜欢的植物描绘出来,并融入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春天到了,到处都生机勃勃。前段时间,我们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进行观察。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交到了哪个植物朋友呢?
预设1:我观察的是校园里的水杉。看着它长出羽毛一样的叶子。
预设2:我观察的是小区里的迎春花。看着它开出了金黄的花朵。
预设3:我观察的是小河边的垂柳。看到枝条上慢慢地冒出嫩黄色的芽,这两天已经绿油油的了。
二、指导写作
1.说一说,交流自己的记录卡。
2.出示范例,指名说一说这张记录卡记录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交流:是从桃花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其他”这几个方面来制作记录卡的。这张记录卡中的“其他”包括桃花开放的时间、开花后结的果等内容。
4.学生交流自己制作的记录卡。
5.师生评价。
6.借助记录卡用完整的一段或几段话介绍自己的植物朋友,说说自己的感受。
7.小组内交流,观察相同植物的同学互相可以相互补充。
8.说说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植物朋友介绍清楚并且能吸引别人。
(1)按一定顺序。(如开头:写自己要介绍的植物是桃花;中间:写桃花开放时的不同形态,再写一写自己闻到的、基于画面想象到的;结尾点题,表达对桃花的喜爱之情。)(2)学会想象,可以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五片椭圆的花瓣围着一个小柱般的花蕊,就像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3)可以是看到的、闻到的,还可以是摸到的。(我把鼻子凑近桃花,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那一股悠悠的清香沁人心脾。)
(4)不能直接把记录卡抄下来,每一个部分之间还要有过渡,再写写自己的感受。
……
9.明确本次习作要求。(课件出示)
10.学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分享评议,自主修改
1.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评一评:有没有写清楚这种植物?有没有用不合适的词?反复朗读,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2.在自己修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合作修改。
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对照要求再互相评一评,改一改。
3.学生独立修改。
4.誊写作文。
要求:认真书写,誊写清楚。
[教学板书]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按照顺序细致观察丰富联想
抓住特点:外形颜色气味习性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作文训练是指导学生写身边熟悉且喜欢的花草树木。本次的教学难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借助记录卡把熟悉的花草用文字描述出来,并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植物的特点。我的方法有三点:一是课前让学生自己观察喜欢的一种植物并制作记录卡,为写作奠定基础。二是根据记录卡中的内容,将植物的外形、颜色、气味等特点用适当的语句依次连接起来。三是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植物的喜爱之情。作文只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真切感人。因此,在这三个方法的引导下,学生们都能做到有话可说,并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援”“掷”等9个生字。识记“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
2.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并运用。
3.体会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按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4.积累古诗词《忆江南》。
[教学重难点]
学会按偏旁归类识字,学会辨析近义词,掌握近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交流本单元优美生动的语句。
(1)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思考: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1)我能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2)我仿佛看到了荷花马上就要开放的样子,能体会到作者独特的感受。
(3)“落”“折”“收拢”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形象生动,让小瓢虫仿佛飞到了我的面前。
3.教师小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遇到优美的语句,只有反复品读,才能了解其表达的意思。(指名读以上几句话,师生评价)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读一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看能发现什么。
(3)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2.教师总结评价。
(1)3组生字都有相同的部首,同时每组生字中也有形声字。
第一组:左形右声,“援、掷、捞”,“扌”表示形,表示与手做出的动作有关。
第三组:下形上声,“资、贡、贷”,“贝”表示形,表示与钱财有关。
(2)你们还学过哪些形声字?举例说一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1题。
(1)小组交流,选择词语,并说明理由。
(2)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词语辨析可以从词性、词义程度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的感情色彩等方面进行,也可以反复将词语带入语境中朗读,通过语感判断。
2.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2题。
(1)自由阅读,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评议,简单小结。
(第1句用“乌黑”“轻快有力”写出了燕子羽毛的颜色和燕子翅膀的特点,将“尾巴”比作“剪刀”,形象地写出了燕子尾巴的特点。第2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了独角仙头部尖角的特点。)
(3)试着填一填:一身(雪白的)毛,一对(竖起的)耳朵,加上(红宝石般的)眼睛,凑成了可爱的小白兔。
(4)自己尝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生字,准确朗读。
(1)课件出示《忆江南》,释题,简介背景。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纠正字音,学习生字)
(3)小组开展朗读比赛。
2.简单理解,把握感情。
(1)课件出示词语注释。
(2)小组交流,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词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我已十分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这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3.背诵《忆江南》,课外积累《忆江南》中的另外两首词。
[教学反思]
今天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一的教学,下面我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通过补充一些与语文园地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检验自学成果,进行经验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
篇三: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3课时
1.知识与技能:会认“鸳、鸯”等6个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教学
目标
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第一课时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教学
目标
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读诗引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诗作《绝句》。师读:(课件出示2)古诗《绝句》。
地进入教学情境。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导入
()分钟
2.学生自由朗读。
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3)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
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
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4)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课件出示5:生字)
新课
教学
()分钟
rónɡyànyuānyānɡ
融
燕
鸳
鸯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课件出示6)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7)融
燕
鸳
鸯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隔——融”“怨——鸳”“央——鸯”
猜谜语:“一见上菜,口水下落,点点滴滴。”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
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
“鸳、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融”左右结构,左元识字的理念。对重难宽右窄。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融”左下部里面是一横,右边的“虫”,横变提。
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鸳”上面的左面不要多写一横。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
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5.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
习惯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字词,结合图片,理解
(1)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诗文,在理解的基础上了?迟日:春天的太阳。
学会感情诵读古诗,锻
(课件出示8:)“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炼了学生的理解古诗、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感情诵读、积累古诗的得长了。
“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
春天的太阳什么样啊?(春天的太阳特别明亮。)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啊,水啊有变化吗?山,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你想怎样读这句话?
(指名读——范读——齐读)
(2)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我闻到了香味。)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
(指名读)
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
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能力。】
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齐读)
(3)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
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
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读!
(4)沙暖睡鸳鸯。嘘——看,那是谁呀?(课件出示9:鸳鸯睡觉图)(指名读诗句)睡着了吧?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再读!)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指名读——再读!)
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再读。(指名读——齐读)
(4)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是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请你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10:)
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
如果每句诗都有7个字就是7言绝句,简称七绝;
如果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是5言绝句,简称五绝。
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一首——五绝。其实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你们看:(课件出示11)
绝句
绝句
杜甫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江碧鸟逾白,一行白鹭上青天。
山青花欲燃。
窗含西岭千秋雪,今春看又过,门泊东吴万里船。
何日是归年。
七绝
五绝
杜甫所写的绝句还有很多呢,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然后拿到班上来,咱们大家分享!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课件出示12)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绝句》)
2.教师引导:诗中的竖线是停顿符号。单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双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
3.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4.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5.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6.自由读,练习背诵。
五、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后两句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景物——燕子和鸳鸯,突课堂小结及拓展延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
伸()(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
分钟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六、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教师导言: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甫,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把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鸳鸯春睡图。我们家乡的大自然的春天到处都是美丽的图画。希望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学生自选作业。(课件出示13)
(1)画:画一幅图画,用自己的情感认真地描绘出春天无与伦比的美丽。
(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板书设计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融化(rónɡróu)
燕子(yānyàn)
鸳(yuānyān)
鸯(yānɡiānɡ)
....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
1.rónɡ√yàn√yuān√yānɡ√
2.默写《绝句》。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依偎着一双双的鸳鸯。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1.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2.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3.课中有独立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以适当的动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增加积累。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第二课时
1.会认“惠、崇”等3个生字,会写“芦、芽”等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出示《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介绍古诗背景及作者,出示图片,引入课题,使学生教学
目标
导入
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分
2.(课件出示15)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钟
情景。】
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课件出示16)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
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
学。
(课件出示17)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huìchónɡtún惠
崇
豚
自由读,指名读。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生共同正音:“崇”是翘舌音,“豚”前鼻音。
开火车读,齐读。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18:出示第1、2行)。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抓住重点词语,结(1)指名读
合课文插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想象画(2)点击重点词:
新课
面,体会诗情,读出诗三两枝:指两三枝桃花。
教学
味。层层推进,很好地()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完成了古诗教学。】
分钟
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
师生交流,师归纳。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
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4)指导朗读:想想诗句意境,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19:3、4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
想象当时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
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4.(课件出示20)出示问题,反馈所学知识。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里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
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和赞美之情。)
(2)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
吗?
(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
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
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
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
-------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板书:
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同学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
个生字。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
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
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21:)惠
崇
芦
芽
短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熟字加偏旁:“宗+山”是“崇”,“户+艹”是“芦”,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牙+艹”是“芽”。
减一减:“穗”把“禾”减掉,就是“惠”。
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免啰嗦无重点的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说”,给足时间让学提示重点笔画。
生去识字、写字,提高(1)“惠”字的右上没有点,中间的提上有一点。
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2)“芦”字下面是个“户”,不是“卢”。
(3)“崇
芦
芽”都是上窄下宽,“惠”上宽下窄。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板书
内容
五、背诵这首古诗。
六、找一找其他描写这个季节的诗歌,与同学分
享。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
huìchónɡtúnlúyá
豚
芦
芽
惠
崇
2.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3.用自己的话写出《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
【答案】
1.huìchónɡtúnlúyá
惠
崇
豚
芦
芽
2.(1)三两只枝:两三枝桃花。
(2)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
(3)芦芽:芦苇的嫩芽。
(4)河豚:一种有毒的鱼。
(5)上:指上市,就是在市场上销售。
3.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首诗之前,对这首诗的背景题目及作者作了一番讲解,从而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让他们理解这首诗的题目。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确实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三两只枝”“鸭先知”“上”这样的词语。因此我让孩子们一边课文的注解,一边自己理解课文,让他们对全诗有一个大概把握。接下来再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品味诗情,感情诵读。
不足之处:
虽然孩子们对局部把握了,但由于教学上的不足,致使学生对全诗的把握不够,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没有很好的理解。古诗该如何进行教学,我想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第三课时
1.认识“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等4个生字。
教学
目标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简明扼要导入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地介绍古代诗词曲在()分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钟
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曾几写的古诗,看看古人地位,提高学生认识,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板书课题《三衢道中》)
激发学习兴趣。
】
2.简介诗人曾几:(课件出示23)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
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
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课件出示24)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méixīfànjiǎn梅
溪
泛
减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
开火车读,齐读。
新课
教学
()分钟
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课件出示25)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课件出示26)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读文,促使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喜悦)。(板书:梅黄一日日晴)
(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
写了什么?
(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
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
少多少,差不多。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
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
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后两句。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
女分工读)
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4.在齐诵本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27生字田字格课件)梅
溪
泛
减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梅
溪
泛
减
形近字比较:海一梅
喊一减
眨一泛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梅
溪
泛
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梅”右下的“母”笔顺是: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点。
“溪”右边是“爫+幺+大”。“泛”的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一点,长一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六、背诵这首古诗。
七、找一首含有本课时这首诗中景物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板书
内容
梅黄——日日晴
溪—泛、山—行
不减——添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字词
yànziyuānyānɡhuìchónɡlúyá
()
()
()
()
méizixiǎoxīfànzhōubùjiǎn()
()
()
()
2.《绝句》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被称为
。《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3.把《三衢道中》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1)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yànziyuānyānɡhuìchónɡlúyá
燕
子
鸳
鸯
惠
崇
芦
芽
méizǐxiǎoxīfànzhōubùjiǎn梅
子
小
溪
泛
舟
不
减
2.唐
杜甫
诗圣
宋苏轼
宋
曾几
3.(1)小溪泛尽却山行(2)绿阴不减来时路
(3)梅子黄时日日晴(4)添得黄鹂四五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注重朗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
2.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进行感悟。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3.巧设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不足之处:
由于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组织管理做的不太好,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有些乱。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绝句·迟日江山丽》是杜甫写于成都草堂的一首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的题画诗。诗歌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三衢道中》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写的。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开朗!次句写出行路线。诗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换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其雅无穷,其趣无穷。第三句写“绿阴”,游山归来,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写作背景】
《绝句》杜甫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写于成都草堂,描绘草堂所在浣花溪一带的绚丽春景。反映了当时杜甫的生活比较安定。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和尚的画所作的题画诗。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三衢道中》这首诗就是曾几游赏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作品再现了诗人游赏三衢山时的愉悦情景,抒写了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流露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对平淡生活的热爱,自然,优美,清新,明快。
【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4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曾几
(jī)(1084~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州(今属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煤田为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曾畿诗,以影印文
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英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描写春天、夏天美景的古诗词
1.
描写春天景色的佳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
——[宋]徐俯《春游湖》
2.描写夏天景色的佳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寓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望湖楼醉书》
【其他资料】
“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这四个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成就最高,故称“宋四家”。明清以来,有一些人认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应该是蔡京,后人不齿其为人,所以把蔡京换为蔡襄,并认为蔡襄的艺术成就在蔡京之上。
“三苏”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泥融(rónɡnónɡ)惠崇(cónɡchónɡ)芦芽(lúnú)...梅子(méimén)泛舟(fànfàng)不减(jǎnjiǎn)...二、比一比,组词语。
融()燕()溪()减()泛()
隔()蒸()蹊()喊()眨()三、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迟日:__________________泥融:____________________芦芽:__________________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________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把下列诗句和相关的诗意连一连。
泥融飞燕子
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沙暖睡鸳鸯
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
竹外桃花三两枝
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请你也来写一段话,描写和赞美春天。
参考答案:
一、rónɡchónɡlúméifànjiǎn融
崇
芦
梅
泛
减
......二、融(融化)燕(燕子)溪(小溪)减(减少)泛(泛滥)隔(隔着)蒸(蒸发)蹊(蹊径)喊(喊叫)眨(眨眼)三、迟日:春天白天渐长。
泥融:泥土湿润。
芦芽:芦苇的嫩芽。
上:上市的时候。
却:再,又。
阴:树荫。
四、泥融飞燕子
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沙暖睡鸳鸯
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
竹外桃花三两枝
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五、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这些花虽然不名贵,但它们用自己的点点姿色点缀着这青春的草地,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大地。成群结队的蜜蜂,呼扇着黄色的翅膀,嗡嗡地忙着采蜜;那五颜六色的彩蝶,也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
推荐访问: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下册 反思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