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忧患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这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的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忧患意识表现出的是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自觉,是这种主体对改造世界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能动性。它因此成为重要的精神动力。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之一,它代表一种高尚人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渊源至深。从一定角度来说,正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包含的忧患意识,才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因此,所取得的成就越辉煌,就越不能骄傲自满,懈怠停滞,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面临的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等等。因此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尽管我国在某些领域可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但在很多领域我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唯有保持忧患意识,增强爱国热情,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创新,加快发展。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优势也看到不足,从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前不久结束的两会上,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增强全民的忧患意识成了他们的共同呼声。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在我们国家经济日新月异、国防日渐巩固的新时期,忧患意识为什么会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呢?为解开其中之迷,记者近日走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
军事科学院的陈杰研究员在谈到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时认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集体乃至个人的荣辱兴衰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这至少表
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忧患意识是一个国家、民族危机感和使命感产生的动力源。人类的历史表明,一个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一个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其最终结果,势必会走上国破家亡的衰败之路。而忧患意识首先是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周易》里说“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成功有时就是危险即将到来的信号。因此,于成功之时,居福安之境,务必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否则就会因骄傲自满而不思进取;因固步自封而落后他人。大清王朝末年的衰败,直至丧权辱国悲剧的不断上演,就是明证。此外,忧患意识还包含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孝经》道:“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高而不危,满而不溢,把两极转化的态势辩证地结合起来,这也是忧患意识的题中应有之意。就此而言,忧患意识对唤起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感和使命感的作用,永远不能小视。
其二,忧患意识是唤起人们爱国主义精神的警示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这种精神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忧患意识就是这种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危机感为基础,催生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它以忧国忧民的情操为基础,催生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从而成为支撑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社会能有这样大的进步,国防实力有这么快的提高,与党的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居安思危,锐意进取,采取一系列加快经济、社会和国防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说,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是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集中反映。
其三,忧患意识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助推器。国防观念的强弱,事关国家安危存亡。
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国防和国防观念的强弱,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强烈的忧患意识,正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防稳固的重要基石。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科威特在几天内就被伊拉克打得一败涂地,诚然有军事实力弱小等原因,但国民国防意识淡薄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唤起国民的忧患意识,使他们在心理上克服和平麻痹思想,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富并不等于兵强,认识到只有使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才能为和平筑起强大的屏障。
“忧患意识历来为中华民族所重视。也是我们党一直重视和强调的一个大问题。”国防大学的李大光副教授谈到,胡锦涛总书记2002年底在西柏坡考察时就强调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这说明,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除体现在以上几点外,还表现在它是执政兴国的必备理念。
李大光副教授认为,忧患意识不是消极悲观,不是灰心丧气。相反,正确的忧患意识具有很强的积极功能。它的价值导向是要居安思危,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的意识永不过时。忧患意识作为执政兴国的行为方式,表现为事成于预,防患未然,慎始慎终。如《周易》所说:“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见险而能止,知矣哉。”“多难兴邦,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史今鉴不胜枚举。一个国家永远都不能有“无敌国外患”的心态,必须居安思危。而且越是太平盛世越需要居安思危。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采取提高国民的忧患意识来实现富国强兵目标的。建国之初,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选择充满忧患意识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对此,毛泽东同志的解释是,这首歌,教人们居安思危。因此说,忧患意识的一个重要表征,是执政
者、决策者长远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增强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机遇,也认清挑战;既看到成绩,也认清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永不自满地向前迈进。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在本次“两会”上采访的本报记者陈广照,在谈到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时也深有感触地说:一个民族有了忧患意识,才能自强不息;一个国家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兴旺发达;一支军队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无往不胜。从这个意义上说,忧患意识就是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也是大局意识、长远意识和战略意识。
的确,人类的发展史一再证明,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及个人来说,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篇二:忧患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服务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服务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1、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对政治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有时只注重与本身业务有关的内容,跟业务无关的涉猎较少,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的不够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上还有差距。导致自己虽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对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性这根
弦
绷得不够紧,有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
2、全局意识不够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业务或本部门业务出发,对市委作出的一些关系肥城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理解不透,尽管也按领导要求完成了要做的工作,心理上还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3、创新意识不足,有自我满足情绪。有时想着自己参加工作近二十年,拼也拼过,干也干过,立过功也受过奖,一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缺少了以前那种敢拼敢干、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朝气,工作上放不开手脚。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上热情不够。表现在工作作风上有时有散漫、松懈现象;工作标准上有时不够严格,不能从尽善尽美、时时处处争一流的标准上去把握。
4、在无私奉献上做得还不够好,有时在思想深处还掺杂着私心杂念,有一些患得患失的情绪等等。
服务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按照区经信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求和局党组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我个人通过学习、查摆和对照检查,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为了进一步自我提高、修正缺点、增强党
性,本人对照上级活动办要求,现制定如下整改落实方案。
一、整改的问题
经过初步梳理和排查,本人共查出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8条,其中形式主义方面2条、官僚主义方面2条、享乐主义方面2条、奢靡之风方面2条,自己在
四风
方面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
突出表现在: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不持续,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有差距,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调查研究不到位,存在以文件贯彻文件现象。具体表现在:
1.工作不实,落实不力,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经信局所属企业情况掌握满足于大概,对下属所思所想关注不够,工作方法简单。
2.搪塞群众,让群众
跑断了退、说破了嘴、伤透了心
。在日常管理与服务中,存在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到问题,没有更多地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为群众的服务意识树立得不牢,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多,对于关停企业职工的上访,用
没有政策支持
回答了事。
(二)官僚主义方面
突出表现在:宗旨意识树立不牢,联系基层贴近相对人不紧密,解决相对人和职工群众期望的问题存在拖沓不到位现象,发挥班子整体合力上还有差距。具体表现在:
1.部门利益至上,有时考虑问题不从大局出发,缺乏大局观。表现在一些问题上只强调部门利益,各打各的小九九,有利的事情争着干,没利的事情相互推。有时拘谨于职位角色,服从安排多、主动思考少。同时,深入企业职工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不够,面对新情况、新矛盾,心存畏难情绪,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
2、拍脑瓜决策、对不同意见不接受,民主集中意识不强。表现在有时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容易急躁、主观武断。在工作中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为了快速应对,有时容易急躁,对待下属缺乏耐心细致的指导,取而代之的是训斥,工作方式粗暴;有时也自以为自己长期从事管理工作和安全维稳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有些同志提出的好意见好建议听不进,比较主观武断。
(三)享乐主义方面
突出表现在:满足于现状,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工作存在得过且过思想。
1、因循守旧、按部就班,进取精神有所退步。82年参加工作至今,已32年,时有
干累了、歇口气
的想法,工作热情随之降低。在思想上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习惯于老一套、旧框框,有
求稳多、求进少
倾向,忙于事务多、谋划长远少。
2、创新意识不强、干事动力不足,缺乏忧患意识。在思想上有求稳不求进,缺乏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
(四)奢靡之风方面
突出表现在:勤政廉政自律不够,执行规定不严格,艰苦奋斗思想淡薄,带头厉行节约做的不好,存在追求舒适思想。
1、艰苦奋斗精神有所弱化。现在条件好了,不自觉就提高了生活和消费标准,淡忘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勤俭节约意识减弱了;二是坚持学习党员干部
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和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还不够,勤政廉政意识树立不牢,对不良风气和奢靡之事,纠结、麻木,有时甚至随波逐流。
2、勤俭节约意识不强。对日常事务性管理松懈,费用控制不严,存在浪费现象。如日常办公中对办公用品管理不严存在浪费纸张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自己家庭也确实存在一些挥霍、浪费、贪玩等思想,如家庭有时到饭店聚餐,吃剩不打包等。在企业的吃请上有时也不拒绝,逢年过节对企业的土特产(木耳、蘑菇等)偶有接受。
二、整改措施
1.工作不实,落实不力,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经信局所属企业情况掌握满足于大概,对下属所思所想关注不够,工作方法简单。
整改措施:加强群众观点学习,切实解决好认识问题。要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认真查找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整改时限:9月底
2、搪塞群众,让群众
跑断了腿、说破了嘴、伤透了心。整改措施:在今后的日常管理与服务中,要更多的关心群众向什么、盼什么,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于关停企业的职工上访更应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并争取政策,已解决实际问题。同群众建立起水乳交融的关系,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整改时限:9月底
3.部门利益至上,有时考虑问题不从大局出发,缺乏大局观。
整改措施:弱化部门利益,把各打各的小九九
变成
一门心思
去干事。不拘泥于职位角色,服从安排,主动思考。深入企业职工中倾听他们的心声,面对新情况、新矛盾,不畏难,争取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整改时限:9月底
4.拍脑瓜决策,对不同意见不接受,民主集中意识不强。
服务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始于需求,终于满意
。服务体现了一个人工作导向和价值取向,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它给予的是最好的产品、最优的服务和最好的管理。党员干部要增强
为民服务
意识,要有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的理念,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实施精致管理、打造精品服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
系,利为民所谋。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软骨病。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
理念是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二要提升能力素质。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才能更好的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国家干部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还要具备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工作需要,作为一种生活常态和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面对工作中的难题、问题,抓得住实质,看得清本质,找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和措施,这样才能会担当、敢担当、能担当。
三要开展扎实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担当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在新时代的潮流中要树立实干担当的责任意识,增强主动担当作为的本领能力,凝聚实干担当作为的强大合力。党员干部抓工作要重在落实,要牢固树立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坚定不移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想明白群众之所需,为民之所急,真正了解群众最缺少什么,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人。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有强烈的宗旨意识要坚持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坚决戒掉对群众的傲慢之心、轻视之心、疏远之心,要对群众心存敬意、放下架子、主动亲近,感受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
感,抓住机遇,大胆探索,打开工作新局面,在不断的学习中加强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能力。
篇三:忧患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大学新生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强烈的忧患意识能够使人明确奋斗目标,具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今天的大学新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成为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际上,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有利于全面提高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进程中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苦乐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大学新生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当今,校园中的大部分学生有理想、有抱负,学习刻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不断牢固专业思想,但是厌学、逃课、旷课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有些大学生上课不积极,目标不明确,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当然其中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最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缺乏甚至没有忧患意识或危机意识,他们精力涣散、无所事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压力,没有目标。所以增强他们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大学新生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缺失的常见表现:其一、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目的不强。对大学生来讲,从高中到大学最大的差别,是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过去的老师、家长盯着学变成“我要学”。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少同学不适应,或者说远离了父母的视线,他们不再给学习安排合理的时间,迟到、旷课现象频频发生,他们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网络游戏、花前月下,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一味放任和纵容自己,学校对他们而言已不是学习知识和磨练意志的场所,而成了悠然自在、花前月下的享乐天堂。久而久之,这些大学生必陷入无聊失落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心理和能力方面渐呈低能化趋势。其二、缺乏集体观念,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这类学生没有集体观念,没有团队意识,任何集体活动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对自己自由放任,不遵守规章制度,也不把集体荣誉当回事,我行我素,浑浑噩噩,对班干部的号召置之不理,对老师的规劝全然不顾。常此以往,这部分学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与自己所谓“志同道合”的朋友呆在一起,全然不知身边的同学进步多快,收获多大,学业就此荒废。其三、受家庭教育影响,与个人、父母、家庭有关。有些学生的大学志愿完全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填写的,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发现自己不喜欢、不适应,对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父母心存抱怨,故缺乏学习积极性,对自己听之任之,自由放任,同时也作为报复父母的一种手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完全将学习任务置之脑后,茫然、麻木的过着所谓的大学生活。还有些学生的家庭具有丰实的经济基础,甚至有自己的家业,这部分学生在父母和亲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下,过着衣食无忧的惬意生活,毕业后子承父业甚至可被送出国,他们没有压力,没有危机,没有担忧。还有些父母不尊重孩子读书的选择,不恰当的语言动摇了孩子的目标,舒适的生活环境弱化和消解了孩子应有的人生理想和长远追求,这些都是导致其忧患意识缺失的原因。其四、受学校教育影响,与学校有关。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创造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严抓考勤、抓上网、抓补考,最重要的是解决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忧患意识,增强他们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如果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加重不良现象的发生。其五、受社会环意影响,与社会有关。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变革时期,各种制度不是很健全,且现代信息技术如此发达,无论是学生听到的,还是看到的,某些不合理的现象或不恰当的言论对他们都产生了冲击,因而导致一些学生的无所谓态度:只要有关系、有门路就行,不再为理想而奋斗,不再为优秀而苦读。
大学新生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成败,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假如我们教育养成了自省精神,就能经常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教育同样如此,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教育缺乏自知之明,轻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人民,远离师生,背叛国家,就会降低教育的威信,只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教育综合素质,靠教育人的共同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本科生,本科是大学教育的基础,这是大学的根本使命。衡量一个大学办学成果,首先是本科生毕业后的表现,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中,各个大学毕业生在同等竞争中,几年内就可以分出高下。这些年,各高校极力争取硕士博士点,大量的博士生导师涌出,大量的硕士博士产出,质量无法保证。本科生则是严进宽出,只要考进大学,混几年也能毕业。某企业主管对此深有体会,接纳的大学生中有的人看上去精明能干,电脑使用也熟练,但专业智能一塌糊涂,给他机会也不肯下功夫学,只好辞退。社会在进步,想混日子的人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本科教学质量的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家不能简单地责怪于学生,也不是扩招带来的后果,而应该在大学教学、大学的特性和人才培养环节等诸多方面来寻找原因。
大学新生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没有忧患意识的教育是办不出一流的本科教育,没有忧患意识的大学办不出一流的大学,没有忧患意识的学生更不会培养出世界上最优秀的本科生!
篇四:忧患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一些党员干部精神懈怠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1.思想糊涂,信念不坚,精神动力不足。对中国为什么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模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等重大理论界限划分不清楚,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缺乏为捍卫和实现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精神动力,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工作的激情。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做好工作,而是机械地、被动地或者仅仅为了得到领导满意而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不是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而工作,而是仅仅把它作为谋生手段而工作。缺乏远大志向,精神萎靡不振,做事拖拖沓沓。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因为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和国家的前途悲观失望,为自己谋求后路而走上贪污腐败、蜕化变质的道路。
2.说得好、做不好,讲得多、做得少,实干精神不强。这些年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要求、执政目标应当说越来越准确,越来越细化,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贯彻落实很不够,没有真正把这些执政理念落实到各项事业的具体发展中,落实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在一些地方充斥大话、假话、空话、套话;工作是隔空喊话,隔靴搔痒,决而不行,行而无果。相反,形式主义、文牍主义、衙门作风比较浓重,用会议指挥会议,用文件贯彻文件,用汇报来检查汇报,人民群众越来越不满意“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
3.自我满足,盲目乐观,自我解剖精神缺乏。改革开放30多年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确实前所未有,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这种快速发展是因为抓住了一些机遇,带有粗放型、扩张型的性质,而今后我国的发展形势会更加严峻。因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别人跟你打交道就会更加算计和提防了;需要解决矛盾会更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加复杂,任务会更加艰巨,难度也会更加增大。然而,我们一些同志看不到这一点,对已经取得的成绩自我满足,对未来的前途盲目乐观。看不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不深入查找目前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清醒地反省自己并严格地解剖自己;不能正确认识个人和组织、个人和群众、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对取得的成绩评价得过高,对个人的作用估计得过高。共产党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壮大的,如果盲目自信,就会丧失襟怀坦白、闻过则喜、敢于揭短、勇于纠错的锐气和勇气。
4.固守陈规,求稳怕乱,创新和开拓意识不强。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百业待兴、百废待举,大家有一股子大破大立、敢闯敢干的精神。短短几十年我们就初步完善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组织领导体制和社会管理体系,初步实现了对社会有效的管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同志开始习惯于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办事,习惯于在已有的制度框架下工作。对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社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社会进步提出的新任务不愿勇敢地面对,看不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愿意不断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用开拓进取的精神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对于基层和群众蕴藏的巨大首创精神不够尊重、不够支持,甚至用现行的条条框框去阻止、扼杀基层和群众的改革创意和萌芽。
5.讲究排场,追求享受,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始衰减。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有的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开始讲究排场,追求享受,贪图安逸。“节省每一个铜板”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同甘共苦”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有的地方看不到了。一些领导干部追求奢华,办公楼成为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当地的一道豪华风景;讲究级别等级、座次礼仪、官阶待遇,“官本位”观念全面渗透;对迎来送往、公务接待、圈阅文件乐此不疲;指导检查工作习惯于踩点彩排,边界迎送,警车开道,禁行戒严,走马观花,摆姿作秀;不发生突发性事件很难在急难险重的工作场合看到领导的身影。艰苦奋斗精神的衰减,不仅会导致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而且会大大提高执政成本,大大削弱执政党的竞争力和执政效率。
6.争功诿过,搪塞推脱,责任意识较差。一些党员干部一扫过去那种争先恐后、奋勇当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在工作中,愿意做好事,不愿做难事;愿做风光的事,不愿做“擦屁股”的事;愿做独挡一面的事,不愿做需要统筹协调的事;愿做有条件保证的事,不愿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事;基本能完成领导布置的事,但不愿多想多干事;遇到矛盾不想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而是以团结稳定为借口调和矛盾,掩盖问题;能听取基层和群众反映问题,不主动上门了解和调查问题;按照领导思路论证问题,不积极用自己的研究报告问题;习惯于用现成套路处理问题,不善于用改革创新精神破解难题;积极处理已经出了的问题,不去研究潜在问题;揭露问题慷慨激昂,解决问题畏缩不前等,致使一些问题和矛盾长期得不到处理,直至积重难返。
7.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忧患意识淡薄。为了得到提拔重用的显绩,片面追求个人政绩,置子孙后代的千秋事业于不顾,产生“唯GDP论”,“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破坏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不顾发展质量和人的生命,片面追求“高速度”等错误观念。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可能出现和潜在的隐忧缺乏深刻的认识,或者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忧患意识的淡漠、工作的短视、急于求成的功利观必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然会造成对未来发展预见不足、准备不足、抗拒风险能力下降。
8.放纵个性,突出自我,团结协作精神淡化。团结协作精神是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些年来我们在尊重个性、自由发展、强化责任、责任追究等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步,给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大的空间和平台。在这样的情况下,个性得到了张扬,自我价值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这是好事。然而,我们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好地把过去团结协作的精神发扬光大。有的党员干部过于看重自己,不相信同事,不相信群众,把自己当成“诸葛亮”,把别人当成“阿斗”,看不起别人,不屑于与别人合作共事,或者在与别人合作共事时总是闹别扭,总是人齐心不齐,搞得单位乌烟瘴气,工作政出多门,严重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和贯彻力。
9.文过饰非,恐惧监督,政治勇气不够。中国共产党人襟怀坦白、不怕困难、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胜利的政治勇气来源于无私无畏。中国共产党除了代表和实现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所以,为了人民什么牺牲都可以承担,为了人民什么批评都可以接受,为了人民什么错误都可以改正。然而,长期执政的地位,使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我们的权力是谁赋予的,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忘记了人民群众具有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民主权利,忘记了人民群众才是国家和社会真正主人。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为了掩盖矛盾,为了制造虚假政绩,对来自人民群众的批评采取粉饰太平、文过饰非、封堵言路、敷衍应付、威逼利诱、我行我素,甚至打击报复的态度。政治勇气的不足容易使执政党丧失吐故纳新、自我净化、自我纠偏、自我完善的功能。
篇五:忧患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解决忧患意识不强问题讲话稿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它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所谓忧患意识,是说没有问题的时候就想到问题的出现,没有危机的时候就想到危机的降临,矛盾未显现的时候就要想到矛盾的突发和激化。这也就是《周易》中所说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也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重要支柱。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就是民族忧患意识的产物。党的几代领导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场合,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党的十六大刚刚结束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就带领中常委们到西柏坡学习考察,表明了中央领导集体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面向未来,我们党任重道远,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又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强调了“四个一定要”,其中一条就是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最近,在中央党校举办-1-
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又指出:“越是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越要有忧患意识,越要居安思危。”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于我们来讲,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次全市性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把解决忧患意识不强的问题作为一个专题展开讨论,是完全必要的。
(二)我市为什么提出忧患意识不强的问题,恐怕主要原因是,目前在我市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着小进即满的思想
认为自然环境条件不错,有了一个好的基础,而且这几年发展得也很快,无论是经济总量、人均gdp,还是财政收入,都是全省第一,特别是的开发建设和南堡大油田的发现,以及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建设,的知名度在全国乃至世界越来越高,眼下又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所以,有了一种满足感。小进即满的思想流露在我们的言谈话语中,也表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这种小进即满的思想是我们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实现新跨越的大敌。忧患意识不强,表现在具体问题上,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看不到资源型城市转型迫在眉睫。是一座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丰富无可厚非,但总有一天资源要枯竭。我们的煤,已经开采了129年,还能够开采多少年呢?我们的铁矿,算起来保存完整的也只有滦县司家营了,再开采下去还能开采多少年呢?专家预测,无论是煤矿还是铁矿,再有几-2-
十年也就开采完了。正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赵勇书记讲,现在转型,还尚存动力。如果等到资源全部枯竭之后再转型,就悔之晚矣。云南省曾经有个东川市,开发铜矿起家,1958年国务院下文把它明确为地级市,铜矿开发支撑了这座城市。而到1998年,经过40年的铜矿开发,矿产枯竭了,国务院不得不又下文把东川市变成了云南省昆明市的一个县级区。这样的教训应该汲取。我们不能没有这样的危机感,不能没有这种忧患意识。
二是看不到扩大开放的步伐还比较缓慢。改革开放是我党的一个伟大觉醒。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但是同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比如同山东烟台比,1988年,在全国24个国内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城市中,烟台是第18位,是第19位。年,在全国综合经济实力排队中,烟台是19位,是20位。两市的气候、人口、面积相差不多,经济总量也相差不多,可是在进出口总额方面他们却比我们高了很多。年,是36.64亿,烟台却是150.77亿,居然是我们的4倍多。在利用外资方面,年,我市是5亿美元,而烟台是22亿美元。年,世界500强大企业进驻的屈指可数,而烟台则达到40多家。在开放问题上,最让我们有忧患意识的,该是思想观念:那种封闭的、保守的、正统的京畿之地的传统观念是十分可怕的。同南方比较起来,人家的脑筋就比较灵活,而我们就比较僵硬。同是一样事情,在南方能-3-
办,在我们这里就不能办。在南方,人家把大把大把的钱都挣到手了,而我们还在研究行不行,批不批,怎么办,一耽搁就是一两年两三年。思想僵化、观念老化理直气壮地障碍了我市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
三是看不到的发展环境还不尽人意。尤其是我们的软环境,项目审批难,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给人家的印象很坏。在深圳,经政府审批的项目只有200项,而却有400多。我们经常讲要上大项目,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可是有的项目本来就应该留在,却因为我们办事拖拉,故意刁难,不得不跑到了廊坊,跑到了秦皇岛。一位民营企业家在座谈会上诉苦说,他给国外发一封邀请函,到相关部门去盖章,一连跑了三次也没有盖来,真是急死人,气死人。外地在办企业的一位副老总说,在办事很难,现在的环境,和20年前的温州差不多呀!今年以来,我们接待了不少国内外贵宾,也同他们谈了不少合作意向,但真正落到的大项目也并不很多。这与我们的环境较差有直接关系。这种状况不改变,不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对这些问题,我们不是听不到,不是看不见,而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甚至有的个别同志反倒还觉得,资源型城市转型要顺其自然,扩大开放不要走过了头,你那么大的项目到我这里审批,想几天就办好,没那么便宜……这是让人感到最可怕的情绪,所以,我们人应该增强忧患意识。
-4-
(三)如何破解忧患意识不强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就党员干部教育而言,从思维性质上看,可有两种教育:一是肯定性思维教育,诸如光辉历史的弘扬,现实成就的传播,美好未来的昭示等;二是否定性思维教育,或称“批判性”思维教育,也就是忧患意识教育。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上看,肯定性思维教育比较多,而否定性即忧患意识教育则相对滞后。所以建议各级各单位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研究树立科学忧患观,使其增强忧党忧国忧民意识,特别是增强发展的忧患意识,做到自觉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群众反映问题最多的地方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带头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同时,要用科学的教育制度和完善的教育机制来保障忧患意识教育取得成效。
其次,要运用世界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把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在这个地球村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在世界,中国的因素在增加,在中国,世界的因素在增加。外国人和中国人都在说:我们正在与国际接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需要用世界的眼光,多角度、全方位审视大千。运用世界眼光观察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眼睛向外,站在世界的高度,用望远镜看世界,纵观风云变幻,分析把握大势;一个是眼睛向内,站在世界的高度,用显微镜看自-5-
己,透视国情、市情,分析研究问题。就来讲,不运用世界眼光,就看不到差距,抓不住机遇,我们就难以建设,难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难以实施拆违拆迁、开建迎宾大道,也不能谋划滨海新城,更不能筹建高铁和空港。今天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明年8月份世界各国政要、企业巨人来参加高层科学发展论坛就更加说明了这一点。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不仅是给中国提供经验,也是给世界提供借鉴。它是一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也可以说是一场革命。抚肩思重,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用世界眼光审视当今,展望未来,自我加压,负重奋进,一定要苦干实干,用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三,要有开拓进取的锐气。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离不开进取的锐气。从今年年初东盟峰会开始,我国就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多边外交,元首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甚至环境外交。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我国作为一个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大国形象日渐清晰。为什么我国的外交底气十足、让全球服气,关键是进取意识强烈。这说的是国家。那么,就一个地区来讲也是如此。没有积极进取的意识也是不行的。在市,我们各县(市)区在同样的机遇面前,在同样的基础和条件下,不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工作作风所带来的结果截然不同。有的地方条件差、基础弱,只要精神状态好,完全可以大有作为;条件再优越、-6-
形势再有利,如果不思进取,也会一事无成。在,进取是一种需要,进取是一种责任,进取是一种境界,进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目前,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我们要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开拓进取,迎接挑战,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事事争高,处处争好,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把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而做出不懈努力。
-7-
篇六:忧患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不足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习的要求和动力不够。对学习的要求不够高,学习的资料较浅,学习的范围较窄,系统性、专业性、深入性不强,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不明显。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主要表此刻:一方面,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没改变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自我较注重单位安排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而对其他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学习的钻劲不够。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做了笔记,但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作深入消化,领会内涵,全面贯彻;第三,学习重点不清。自我没有认真把握学习重点,但求面面俱到,结果忽视了直接相关工作需要的重点学习。
二是职责意识不够强。由于大局意识不够,往往只管自我职责以内的事,其它的事就少有过问。有时,自我明明看见其它同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碍于面子或是认为不该自我管,也就没有主动提出来帮忙改正,而是放之任之;有时自我认为无足轻重、无碍大局、可干可不干的事,也就无动于衷;有时本该今日干完的事,也随便拖到明天干。
三是处理问题理论联系实不够。尽管我也经常学习,但学习的深度不够。我经常告诫自我要用辨证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可总是讲在嘴边,忘在手边,结果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对具体问题分析力度不够,不能全面运用发展的、联系的、辨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平时疏于学习。在知识结构日新月异的今日,不学习,就要落伍。以往我总认为,只要能把本质工作干好,其他学习都无关紧要,殊不知,学习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仅有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自我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认为只要能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而放松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也只满足于看看党报党刊、听听时事新闻,读读书本,偏重于时事了解,而对于_的学习不够,致使理论基础薄弱。由于忽视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掌握,对于自我所学的东西,也没有认真去深入消化,吸收,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把自我所学贯彻到实践中去,落实到行动上来,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水平较低。加之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对于学习制度坚持不够,老爱犯“三分钟”热情的毛病,这一不良习惯致使学习收效不大。
二是思维局限,认识落后。思维局限,认识落后,进取意识不够强,认为工作上过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稳而不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按部就班,认为只要规规矩矩地按条款、按规章制度办事,工作不出错,不给组织添乱子,也就问心无愧。没给自我树立起跨越的高标杆,让自我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活力与勇气。
三是群众观念弱化。我们的一切出发点应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由于我们工作经常直接与企业职工接触的机会多,与
他们之间的交流较多,看到群众的疾苦多,听到群众的呼声多,渐渐地麻木了、习以为常了,群众观念弱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弱化。
三、整改措施
随着机关作风整顿活动的不断深入,经过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排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我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我改正错误、提高自我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全面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和省委_届_次全会以发市委_届_次全会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牢记共-产-党员的六条基本要求,按照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我,时刻把坚定共产主义梦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我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立党为公,甘于奉献。
二是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进取工作;善于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深挖其中的规律性;善于从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善于根据个人具体情景和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本事。经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梦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职责意识、忧患意识,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为领导决策出谋划
策,献智献力;时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职责感和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以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为自我行动、处世的准则,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我,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勤政廉洁。
今后,我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查摆自我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我,真正使自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努力把自我的各项工作做好,取得成效。
篇七:忧患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浅析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思想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忧患意识传统。不仅有孔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哲学,还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情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怀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有识之士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乐章。
忧患意识,向来是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来源;而文人,在古代,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从来都是各种组织团体的核心领导。如果这两种因素碰撞在了一起,那么就意味着他们所在的这个历史阶段已经孕育出一种叫做“文化”的东西。因此,在这偌大的宇宙洪荒中,纵然比中华文化更早更强大的理应不少,但却多数不可幸免的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而我们,因为有着这样的精神以及核心得以延续自己的民族之根。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不同的地点甚至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所有的文人都有着同样敏感的心,无论是昌平盛世,还是动荡年代,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征战沙场,他们都可以用独特而敏锐的视角传达出对于那个年代、那个社会的或悲哀或自豪或喜悦或感叹,这就是他们带给我们的忧患意识。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工整的句式,通俗的表述,并因完全表达了将人民社会放在第一位把忧患意识放在第一位的主张思想而流传后世。文天祥的宁死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接将诗人内心白热化了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毫不保留的释放出来,也通过这样一个方式呼吁他人。
从周到清,封建社会历史悠久,诗歌的发展跌宕起伏,文人多命运多舛,但是他们因为有着对文字的执着,心中都有着同样的信念:文学可以承载精神力量!他们用文人天生的敏锐感触身周事态变化,预言或防范潜伏的危机,于是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的热爱;用这种精神呼唤君王的警醒;用这种力量拯救苍生,改变命运!这就是文人的强大,强大的忧患意识,非常人所能及。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集中反映和表达了古代爱国知识分子的忧患和参与意识。如左宗棠所云:“身无半亩地,心忧天下”。忧患意识的超前性又使他们的见解和主张往往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在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和寂寞中抑郁地表达自己的远见。而当国家和民族处于所谓乱世、暗世,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就更加突出。面对悲惨的现世,他们忧愤、痛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倦地奔走呼号,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救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他对楚国潜在的危机的忧虑,希望刷新政治挽救楚国的危亡。可以说,屈原的忧患意识是他成为一个伟大爱国主义者的思想前提。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讲“求索”、“通变”,即不断探索富国强兵的道路,表现了古人忧患意识所能达到的一个不平凡的境界。
忧国即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忧患。曹植《薤露行》:“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周幽王时,申侯勾结犬戎杀幽王于骊山,周土被占;而后犬戎又攻入洛阳,逐走襄王,于是产生了周大夫来到镐京后感时伤旧的黍离之痛:“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迟迟,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忧世之音、家国之思表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民瘼,忧民之忧,表达了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怀才不遇,忧生之嗟,充满了岁月不居的无奈和功名未就的忧患。“忧民”已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传统意识。它直接影响了后世文人的思想,文学史上为民生而忧患的作品不胜枚举。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到白居易的“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都是发自肺腑的忧民之叹。
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所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忧己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忧患个人身世、发愤抒郁的作品随处可见。东方朔在《答客难》中所说:“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李白所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悲士不遇、壮志难酬便成为古代作家久写不衰的传统主题,对此,晚清刘鹗有一段很形象的概括:“《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
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忧生之嗟主要表达的是人生短暂与时间无限的矛盾。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这是一对矛盾,它很容易唤起有志之士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屈原在《离骚》中第一次明确写出了时间的生命价值:“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对时间的深入体悟中,生命意识与时间忧患结伴而产生出来,开始了时间观念的自觉。“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显然,这种以时间忧患与生命意识为内容的时间描写,是基于对人生进取的追求,既注重现世的功业,更重视身后的名声。像曹操来自追求周公之志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李白岁月不居、功业未就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陆游《金错刀行》中的“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等等。
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异乎寻常地普遍且强烈。对中国社会严重危机的认识,对自己民族衰弱的痛切感受,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意欲挣脱落后、富国强兵的愿望,使他们在忧患中更多地注入了变革进取、忧国忧民的情怀。历史上任何时代的忧患意识都不同,它不是什么“杞人忧天”,庸人自扰,而是自觉地观察,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它在正确全面地分析了民族和国家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基础之上而产生励精图治的积极意识;面对忧患之后的困境并没有陷入自卑,而是把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担忧转化为维护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动力,化为要求变革的愿望。
我们现在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都比较好。国际上和平发展是主流,给我们提供了发展国民经济的较好环境;国内政治、社会形势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市场繁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看到改革发展的大好时机,也要看到面临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风险;既不能因形势好就盲目乐观,也不能因存在问题就动摇信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兢兢业业地工作,要激起全民族奋起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改革开放,使人的视野拓宽,观念更新,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人们开始理智地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在祖国的贫穷与发达国家的富裕之间的巨大差异震惊之余,人们重又产生一种危机与忧患。中国的建设发展既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但它所面临的内外压力又是巨大的,“球籍”问题重又成为国人普遍关切的问题,正所谓“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当代爱国者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忧国。忧国主要包括对祖国的生存环境、生态、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思考。环境忧患意识是人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被污染导致的生态平衡失调而产生的。
第二,忧民。魏源所谓“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在当代就是关心人民温饱小康问题,关心国民素质问题等。
第三,忧政。可以说,对现代化建设中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忧患,近些年来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当前的腐败现象已成为上下忧心最为严重的现象。
第四,忧道。这是人们对精神、文化、道德和思想中所出现的水准下降以适应改革要求和各种丑陋现象而产生的忧患意识。
第五,忧世。外域忧患意识。走向世界后的国人在忧患意识中也同样倾注了对整个人类栖息于其上的地球以及外部空间、宇宙前景的关注。生态问题不只是某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课题。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更是画出一幅大气深远的图画,可也时刻提醒着经历过战争的人们要珍惜眼前和平美好的现状。
可是到了唐明皇晚年的时候,政治腐化、局势混乱,藩地亲王虎视眈眈,人民的生活不再安逸。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针见血的概括了当时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的惨象。
推荐访问:忧患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忧患意识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