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9篇)

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9篇)

时间:2023-08-06 14:3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实施可以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和共赢,促进经济发展。然而,PPP项目存在各种风险,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等,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降低这些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政府在PPP项目实施中的政策变化,如政策法规、税收政策等的调整,会影响项目的投资效益。为应对政策风险,PPP项目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政策沟通,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和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合理的政策规划,根据政府政策的变化和未来趋势,制定合理的项目规划,能够增强项目的实施能力。

  (3)多方协商,加强对政策的解读和说明,避免政策风险对项目产生的不利影响。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下降。为应对市场风险,PPP项目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前期市场分析,全面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市场需求和变化,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增加项目的投资收益率。

  (2)灵活项目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项目情况,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增强项目的竞争力,避免市场风险对项目产生的不利影响。

  (3)合理的参与机制,确保项目吸引足够的社会资本投入,提高项目的长期盈利能力,避免市场变化的风险。

  3.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是指项目组织、管理、协调等方面的风险,如项目经理的能力、财务风险、采购管理、合同管理等问题。为应对管理风险,PPP项目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项目实施提供优秀的管理团队和服务。

  (3)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应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如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增强项目的管理能力和安全性。

  4.技术风险

  (1)前期技术评估,全面了解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考虑技术需求和变化,确定技术方案,提高项目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2)深入了解技术控制,加强技术监管和质量控制,确保项目技术推进的质量和效率。

  (3)建立技术开发机制,对PPP项目技术开发和研究进行支持,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技术保障效益。

  总之,PPP项目风险的应对需要从整体上、多角度、多层面的角度来考虑,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才能保持项目的长期盈利能力和高效运行。

篇二: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经营管理科技·经济·市场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刘韶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摘?要:PPP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建设模式,从2013年提出,到2017年以后行业又整体进入“冷静期”,近期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财金〔2019〕10号),政府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对PPP项目的监管和规范越来越严格。文章以社会投资人的视角,针对PPP项目存在的风险及防控措施进行简要分析。关键词:PPP项目;风险;风险防控1?国内PPP发展1.1?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到2014年之前针对PPP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仅限于国务院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政策文件中包含部分涉及特许经营或者招投标的相关规定,PPP处于萌芽阶段。1.2?第二阶段:发展阶段自2014年以来,在中央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背景下,国务院与各部委相继发布了几十份关于PPP业务的规范性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PPP项目的实施。1.3?第三阶段:冷静阶段自2017年上半年以来,为保障PPP项目健康有序开展,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从“控风险”的角度陆续出台一批规范性文件,PPP项目进入冷静发展阶段。2?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PPP项目资金投入大、实施周期长、利益相关方多,相较于传统招投标项目,其面临的风险种类多且复杂。现以PPP业务全生命周期为主线,面临的主要风险概括为:①法律政策风险、②合法合规风险、③融资风险、④项目公司设立及治理风险、⑤项目建设风险、⑥运营维护风险、⑦退出和移交风险、⑧不可抗力风险、⑨项目争议风险等。结合社会投资人特点,现仅就法律政策风险、融资风险、项目建设风险、运营维护风险进行分析。2.1?法律政策风险2.1.1?风险内容法律政策风险主要包括了法律政策变更风险、法律风险分担机制不明确风险等。(1)法律政策变更风险:主要是指由于颁布、修订、重新诠释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而导致项目的合法性、合同的有效性、合同条款的可执行性等发生变化,从而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带来不利影响,直接或间接导致项目中断或者失败的风险。120(2)法律风险分担机制不明确风险:是指根据适用法律的规定或者PPP合同的约定,PPP法律风险的承担主体不明确,使得社会资本方承担更多风险。2.1.2?应对措施(1)社会投资人应选择规范的PPP项目,规范且优质的项目受政策变更影响较小,在项目决策的过程中应紧跟政策导向,选择优质项目进行规范化运作。(2)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加强同政府方的沟通,积极寻找合法路径,化解政策对项目的不利影响。(3)在合同谈判的过程中,建议在合同文本中增加对“适用法律”的定义,明确约定PPP合同中所指的“适用法律”包括那些规范性文件。(4)根据《PPP项目合同指南(试行)》(财金156号)中的风险分配原则,建议在风险分配条款中明确约定法律变更风险由政府方承担,并明确约定社会资本方可延长工期、获得补偿、提前终止等法律后果,力争风险分配的公平合理。2.2?融资类风险2.2.1?风险内容(1)项目融资无法落实或不能及时到位风险。PPP项目融资无法落实或不能及时到位风险是指社会资本方未在PPP合同中约定的融资交割期限内完成项目融资,从而影响项目正常实施的风险。(2)项目融资需要股东担保风险。该风险指的是金融机构在为PPP项目提供融资时,要求项目公司股东提供一定的增信措施,从而引发融资难度增加、股东资产受限等风险。2.2.2?应对措施(1)社会投资人应当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逐步转变主要依托项目通过银行贷款的融资理念,通过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结合,银行贷款、保险资金、基金等多方式解决融资问题;(2)在项目的运作和推进过程中,注重项目的合规性和完备性,同时完善项目审批、招投标、成立项目公司等各项流程,以满足金融机构审查要求。(3)积极与政府方、金融机构协商谈判,尽量争取2019年第4期

  科技·经济·市场运用项目公司的资产或收益权等为项目公司融资提供增信担保,以排除股东方的担保责任。如果确有必要由股东提供融资担保,社会投资人应与项目公司各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共同担保。2.3?项目建设类风险目前国内PPP项目的社会投资人主要为施工企业或有施工企业参与,因此项目建设类的风险是社会投资人可能接触到最多的风险。建设类风险如下包括以下内容:2.3.1?土地征拆风险因征地拆迁工作所涉及的土地、房屋构成复杂,涉及人员众多,征拆时间不受控,征拆资金未能及时到位,政府征拆工作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实践中征拆进度迟延和征拆成本超支的情况时有发生。应对措施:(1)在投标前,对项目土地现状做好摸底。就项目的土地现状、征拆难度、拆迁成本进行详尽的了解和摸底。(2)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土地征拆义务方,通常为项目所在地政府。(3)在合同中约定征拆费用上限、征拆具体时限,规定发生征拆迟延时,工期相应顺延并应给予社会资本方相应费用补偿。(4)履约过程中,做好拆迁进度管控,确保资金专款专用。2.3.2?概算调整风险概算调整是指对初步设计阶段计算工程投资与造价的设计文件中确定的工程费用进行调整。概算调整的原因通常为:增加建设内容、材料价格上涨、设计变更及提高建设标准、概算错漏项或少算及其他原因。因此,不应将项目超概简单地规定为社会资本方责任。应对措施:(1)在合同中约定因设计变更等原因致使概算调整的,政府方应积极协助办理调概手续的义务。(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索取并妥善保管设计变更确认文件等概算调整的支持性文件。2.3.3?审计、结算风险PPP项目中,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项目全程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的行为。《审计法》、六部委25号令及相关法规政策规定: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审计监督。因此,政府方一般会在招标文件或PPP合同中规定以审计结果作为结算依据,此时便产生了项目的审计结果与项目实际成本不一致的风险。2019年第4期经营管理审计风险通常表现为:(1)部分成本不被审计认可的风险。(2)因审计材料难以备齐或审计结算时间拖延,致使款项支付迟迟不能到位的风险。应对措施:(1)在合同谈判过程中,明确政府方及时审计的义务。(2)约定由双方共同聘请第三方社会审计机构代替政府审计机构进行审计。(3)建设过程中,做好验收、审计材料的管理为后续审计和结算做好准备。(4)强化过程跟踪审计,将审计风险分散到整个建设期。2.3.4?工程变更风险工程变更通常会导致投资总成本发生改变、增加社会资本的投资总额,影响建设工期和PPP项目稳定性,从而加大社会资本方或项目公司的风险,降低社会资本方的投资回报。应对措施:(1)在合同谈判中,明确规定工程变更情况下,工期顺延及费用承担条款。(2)在PPP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程变更的具体程序,并考虑程序设置的合理性。(3)建设过程中,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应积极要求政府对发生的工程量及费用的变更予以确认,重视变更所涉及的资料的完备性和及时性,为项目的结算等后续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2.3.5?工期延误风险工期延误是指项目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计划如期完工、验收并办理相关手续。实践中,工期延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其一,政府方征拆进度滞后;其二,社会资本方或项目公司未能妥善安排工程施工,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或出资未及时到位等原因致使工期延误;其三,不可抗力、第三方责任等其他原因致使工期延误。应对措施:(1)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准确界定建设期、运营期的起止日,并明确工期可顺延事项。(2)事先对工期延误易引发争议的事项,如误工费用的承担与计算,补贴年限、单次补贴额度、建设期补贴起付时间、工期顺延的期限、补偿金额等,作出合理且明确的规定,以有效避免纠纷。(3)优化资源分配,妥善安排施工计划,降低窝工、人料错配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定期检查工期,建立工期风险预警系统。(4)出现可顺延工期事项,应及时向政府方确认。121经营管理2.4?运营维护类风险2.4.1?运营期变化的风险运营期限的延长与缩短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受某些原因影响,项目既定的运营期限被延长或缩短。若运营期缩短,则可能影响社会资本方预期回报的按期收回;若运营期延长,则影响社会资本方在期待时间内的退出。应对措施:(1)社会投资人应尽量争取将运营期与建设期的起算分别设定,避免将二者捆绑在一起,从而使得运营期因为建设期的变化而被缩短或延长。(2)对影响运营期变化的因素应预先识别并在合同中对相关风险予以安排。2.4.2?使用者付费风险。在采用使用者付费及可行性缺口补助付费机制的PPP项目中,社会资本方的投资回报与项目最终用户的使用量及付费定价密切相关,若市场需求不足、价格定价偏低,社会资本则存在收益不足风险。应对措施:(1)针对需求量不足的问题,项目可研阶段要先对科技·经济·市场项目需求量进行科学、审慎测算,必要时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预测。(2)对于定价偏低的风险,建议首先同政府方确定项目的定价标准,以使项目的定价相对可控。其次,建立调价机制,明确在项目的使用量不足,或使用者付费定价偏离于实际时,社会资本可启动合同中的调价机制,及时止损。3?结语社会投资人在选择PPP项目时,应优选符合国家政策、规范运作、收费来源有保障的项目,同时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内外部审批决策流程和风险应对机制,减少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保证企业的合理收益。参考文献:[1]财金[2014]76号文.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2]赵超强.建筑企业PPP项目风险管理的思考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70.?[3]马威,胡志浩.我国基础设施采用PPP模式的研究与分析[J].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09):49-51.?[4]秦玉秀.PPP全流程运作实务[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2017.(上接第93页)信誉度在此基础上得到加强。即便是与陌生的或者缺乏可信度的人之间也能够进行安全的交易。6.2?助力企业融资商业环节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贷款融资问题,金融机构只有在物流供应链前端的企业提供质押物方才愿意提供贷款,而这部分贷款就不可避免的成为金融机构中难以流通的应收账款。区块链技术可以把金融机构的应收账款转化为虚拟数字资产,使得这部分资金容易流通转让和支付,企业的质押融资问题迎刃而解。企业融资过程中无需动用大量实际资产,降低了融资的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需提供质押,就能得到信誉度很高的金融机构数字资产的支持,而且即使向区块链外的企业进行支付,也很容易从金融机构处获得资金,“融资难”的问题被化解。6.3?智能合约技术提升运营能力物流供应链上各参与方通过合同确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以促使企业间的友好协同协作。而在区块链上能够应用智能合约技术,将实际各参与方需要履行的商业责任和义务,通过一定的方法整合到链条之上。当所有企业都承担了智能合约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整个商业区块链网络的业务协同协作也就完成了。签订智能合约,保证了区块链网络上的参与方遵守合约要求承担对应的责任和义务,合约一旦达成就不能反悔。这也保证了环节上数据的安全性,使其不可被第三方篡改,加强了运营方在数据方面的可信度,提升了整体的运营能力。6.4?新的物流企业协作标准传统物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只扮演着“中心”的角色,仅有少数的链条往外发散,行业效率极受影响。而区块链的提出使“核心企业”拥有了多重身份,既是供应商又是销售商,还可能是运输方,链上的企业间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区块链把这些企业都作为自己网络上的节点,使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区块链技术使得物流供应链系统上的信息变得透明,从而各参与方企业更易获取相关信息。区块链通过构造新的协作标准把各种信息数据放到供应链条上,信息变得透明化,企业间可以掌握详实准确的信息进行深度广泛协作,从而助力新疆物流金融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马世韬,丁伟.区块链在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IBM的布局——区块链在物流业的应用与发展连载之一[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8,23(09):158-161.[2]胡文博,秦明俊.区块链技术对物流金融所带来的变革[J].中外企业家,2018,(05):59.[3]高洋,张茑.新疆物流金融发展SWOT分析[J].对外经贸,2015,(07):?107-108+113.[4]张静.新疆物流金融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6):481.1222019年第4期

篇三: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PPP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国家政府对于公共服务类型的基础项目十分重视,伴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使得政府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也面临着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PPP模式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与管理模式,成为融合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资本参与的重要途径,极大推动了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但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企业在参与PPP项目的过程中,可能由于自身的管理水平、政策变动等原因而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这不仅会给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会给PPP项目建设造成一定的障碍。

  关键词:PPP项目;投资风险;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基础设施领域,我国也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新高潮。在这一建设力量的推动下,我国各级行政主体为了获取充足的资金,开始积极利用各类投资模式来进行各种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在这一过程中,PPP模式最引人关注,PPP融资模式应用广泛,投资参与方责任利益相对均衡,交易合作时间长,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这一模式被广泛使用,逐步扩大成为地方进行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在此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投资风险的裂变,从而导致金融风险在地方政府平台层面逐渐扩大。

  1PPP模式分析

  PPP模式主要是PPP融资,属于公司合营模式,企业和政府合作,成为合伙人的特殊经营模式,需要签署相关合同协议,承担一定的责任和风险,负责相应的任务,政府允许对应合作伙伴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时间进行盈利。而规定年限期满后,政府便会回收项目,使项目经营权重新转移到政府手中,和企业经营租赁模式相似,PPP模式成为新时期的发展焦点,当前各种基础建设项目普遍是社会和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整个项目建设过程,政府成为参与者角色。PPP投资项

  目模式具有以下优势,能够帮助减轻项目建设筹资负担和建设压力,支持工程项目的稳定、有序实施。因为基础设施建设会耗费大量资金,整体建设规模较大,为此所需资金量相对较大,而基于PPP模式,能够帮助政府减轻短期资金筹集压力,缩减财政负担。同时还能够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大量私人组织的参与能够得到免费宣传,得到荣誉。在项目建设中能够得到政府支持,降低风险,得到更多的收益,实现资金充分利用,调动资金积极性。

  2PPP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2.1金融风险

  PPP项目通常建设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汇率和利率波动的风险较高,因此极易引发金融风险。而金融风险会导致项目的收入减少,甚至会导致公司破产,这就要求项目负责人要加强对金融部门的关注,并提前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2.2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国家政治的原因使PPP项目的总资产或者流动资产受到损害的风险。一般将政治风险分为两类:政府信用和法律规范。在政府信用中,包含政府履约能力和政府履约意愿。在PPP项目中,政府的各方面支持是项目得以进行的前提。政府的履约能力体现了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多少,给予优惠政策的力度,以及协调各方的能力。政府的履约意愿体现在政府是否能及时解决问题,主动承担风险与责任,特别是在每一届政府换届结束后,下一届政府是否还愿意继续坚持之前的做法十分重要。法律风险主要是由于法律变更所带来的风险。目前来说,PPP项目是处于时代前沿性的产物,所以并没有一套完整的适用性的法律体系。随着PPP项目的不断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会更加完善,那么法律变更带来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税率变化等则加大了整个项目的不确定性。

  2.3建设风险

  建设风险主要是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成本超支和延误的风险。项目建设只有拥有足够的建设资金,才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建设资金不到位,项目就不能按时启动,这样不仅会延误工期,还会导致成本超支。

  3PPP项目投资风险的有效应对措施

  3.1加强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在PPP项目开发建设中,政府部门占据了主导性作用,是指导和引领项目建设想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进展的重要引领者,扮演着不可替代性的角色。因此,政府部门必须要始终坚持守信原则,认真履行PPP项目的合同约定,向社会资本方作出具有法律效应的承诺,在合同执行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作出违约行为,以保障社会资本方的合法利益不受到损害,政府部门担当起主导者的责任。国家、公共利益以及其他法定事由等,需要对原有承诺进行改变时,需要政府部门出面担当,严格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程序执行。地方政府必须要重视自身形象的树立,在社会公众面前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需要重视对ppp项目投诉以及赔偿机制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积极妥善的处理好那些由于政府违约而造成的社会资本财产权受损的事件,建立完善的政府失信记录,并在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中将政府违约以及守信情况纳入其中,通过失信责任追究的方式来对倒查机制进行完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大对政府失信行为的法律惩治力度。

  3.2合理制定融资策略

  第一,做好融资筹划的前期准备工作。这要求企业管理层或者治理层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充分了解PPP项目的建设周期、建设要求等重点方面,从而为企业合理制定融资策略提供有效的参考。第二,围绕PPP项目的特征开展融资活动。企业管理层应当紧紧围绕PPP项目的特点实现融资结构的合理布局,具体而言,PPP项目通常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征,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应选择长期性融资渠道作为项目融资结构的主体,比如长期银行贷款,尽可能规避过多地利用短期导向性较强的融资来源作为项目的资金支撑,同时考虑到商业信用利息难以在税前抵扣,企业也应当尽可能规避运用商业信用。第三,企业应当注重运用多元化融资渠道实现融资结构的优化。银行信贷虽然是主流融资渠

  道,但对于企业财务风险而言,银行信贷的刚性还本付息压力很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因此,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借助股权融资、发行可转债等途径作为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有利于规避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3.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为有效应对PPP项目的投资风险,相关部门需要按照现有的投资体系和相关政策,改进投资规则,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对此,相关部门首先应消除阻碍运营商管理PPP项目的规章制度,以便其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对PPP项目进行管理;其次要在实施PPP项目时,遵循事实性原则,保证项目实施的标准性,以尽量减少项目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最后要建立健全支持PPP项目投资的规章制度,对风险分担、私人准入条件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确保规章制度覆盖整个项目周期。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PPP投资项目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全过程税务筹划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确保项目实践中能够针对各种税务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确保PPP投资项目能够顺利实现预期发展目标。PPP投资项目实际应用中需要坚持正确经营理念,增强税收管理,支持企业的有序、统筹建设发展,密切联系现实发展状况对项目税务筹划策略进行科学制定和风险预测,强化税收风险控制,指导企业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新波.探讨PPP投资项目全过程税务筹划[J].中国集体经济,2021(21):98–99.

  [2]刘斯明,李亚飞.“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老挝投资水电项目的税务筹划[J].财会通讯,2021(02):162–166.

  [3]段程钟,吕雪雯.基于坦桑尼亚房地产项目的东非投资税务筹划研究[J].现代商业,2020(31):181–182.

篇四: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PPP项目中融资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随着PPP项目的不断推广和发展,融资成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然而,PPP项目融资不仅涉及到国有资产、土地、政策等方面的运营与管理,还面临着政策、市场、资金等多重风险。本文将从PPP项目的融资风险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在PPP项目的融资过程中,由于市场波动等因素,导致项目资金不足或无法按时获得融资。市场风险的典型表现是PPP项目的资金量、回报率与市场实际状况之间的不匹配。

  2.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法规、规章、政策发生变动,从而影响项目的融资。例如,政府新出台的相关法规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从而使得资金渠道受到压制。

  3.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是指项目需要融资的资金量大,对所有参与者的资金方面施加了高额的压力。资金风险的表现是,项目运营中出现资金流动不畅、借贷利率快速上升、项目银行贷款等方面的难点等问题。

  4.技术风险

  在PPP项目融资的过程中,技术方面的风险不容小觑。技术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建设单位或承建单位技术不过关,导致项目推进或落实难以实现。

  5.立项风险

  PPP项目在立项的初期阶段,政府部门、企业、银行等相关方面的鉴定评估角度不同,使项目面临着立项风险。如果项目获得银行方面的支持,其中可能被银行所认为为重大风险因子,降低了项目实施的绩效和风险控制能力。

  1.建立融资规划

  PPP项目实行融资规划可以有效减少PPP项目融资的流程和时间,提高融资效率。项目融资团队应该抓住项目建设前各个阶段时期的机会,积极规划融资方向和路径,保证项目的资金供给。

  2.利用海外资金

  PPP项目融资方案不仅可以从国内市场中寻找资金来源,也可以从海外市场寻求融资。通过加强国际融资渠道的建设,推动国际金融市场与国内PPP项目相结合,实现融资平衡。

  3.增强管理能力

  为了规避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资金风险、技术风险和立项风险等可能的风险,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增强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为PPPPP项目的融资提供保障。

  4.确保政策稳定

  对于PPP项目来说,政策是最为关键的变量之一。政府的政策有时候会对PPP项目的融资甚至实施提出强烈制约条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稳定的政策环境对于PPP项目尤为重要,可以为项目的融资和实施提供保障。

  5.优化人才队伍

  PPP项目实施和融资需要的人才队伍是关键的保障和动力。人才队伍优势的形成,关键在于团队建设、招聘、培训等。借助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可以保证PPP项目的高水平运作,提高项目融资的成功率。

  结论

  随着周期的延长、风险的加大,PPP项目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PPP市场中的主要问题。对于PPP项目的融资需求方来说,即使资源丰富,也需要通盘考虑风险因素,合理分析优劣处,降低融资风险,提升财务利润,最终实现PPP项目的成功实施。

篇五: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PPP项目运营期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PPP项目运营期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政策风险

  1、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国家环保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改变如环保标准提高、税收政策、指标调整等,会导致项目公司的运营成本改变,影响PPP项目公司包括政府和投资商在内的各股权方的投资收益,进而影响污水处理项目的顺利进行。

  2、控制措施

  可以通过明确界定特许经营期内污水处理收费调整机制(采用两年或三年根据物价指数变化而调整),规定特许经营期可以延展的时间并配合收费标准的调整等措施减小国家环保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政策风险。

  二、不可抗力风险

  1、风险

  不可抗力风险主要指项目的参与方不能遇见且无法克服、避免的时间给项目造成损害或毁灭的风险,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

  2、控制措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附二幅彩色地图))》(GB18306-2001)(2004),本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厂区内的建(构)筑物均不考虑抗震设防设计,但污水处理厂仍应建立完善的包括地震在内的事故应急管理方案,努力将突发性地震等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大限度。

  三、环境污染

  1、风险

  在污水处理厂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包括栅渣、沉砂、剩余污泥以及少量生活垃圾在内的固体废物,污水厂排放废水,污水泵、污泥泵、鼓风机等传动机械工作时发出的噪声,来自腐化污水和污泥的臭气等污染物。

  2、控制措施

  1)污泥:采用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将污泥含水率脱至50%以下。

  2)废水:污水处理厂自身有污水排放,如厂区卫生设施和化验室废水等。厂区内采用雨污分流系统,全厂污水汇集到粗格栅间,进入污水工艺流程,使厂内污水不直接向水体排放。

  PPP项目运营期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3)噪音:对鼓风机等设备设独立减震基础并加设隔音设施。

  4)臭气:增大绿化面积并设置臭气处理系统等措施。

  四、技术风险

  1、风险

  1)工艺设备落后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风险或难以达到设计标准和国家排放标准。

  2)进厂的污水指标超标时,将会使生化系统遭到破坏并造成二次污染。

  3)遇到机械故障或长时间停电不运转会造成生物反应池内微生物大批死亡,污水只能从厂区进水井直接溢流排入水体,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4)污水内含有各类污染物质,如H2S、SO2等,操作人员在地下构筑物或管道内不采取防护措施,会造成操作人员的中毒、昏迷,甚至丧失生命。

  2、控制措施

  1)对新工艺新设备进行经济评价分析来决定是否要提早更换设备或进行工艺升级改造。

  2)按事故应急管理方案中的突发性进水超标章节中的应急处置措施,尽快解除风险并恢复生产。

  3)本处理厂拟采用双路电源,设有一路备用电源,减少停电机遇,并提高设备的备用率,以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4)对需要维修、自然通风条件差的构筑物、泵房、脱水机房等设置通风装置,尽可能降低维修风险。污水处理厂要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建立一套合乎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度。

  五、运营成本

  1、风险

  特许经营期的运营成本过高将对投资收益带来巨大风险。

  2、控制措施

  1)加强人员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2)改进运行方式、降耗节能;

  3)合理控制药剂费用;

  4)定期保养设备、减低维修费用。

  PPP项目运营期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六、安全生产

  1、风险

  污水、污泥中的臭气会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以及化验室的化学药品虽然用量不大,但如使用、保管不当也会对职工造成危害。

  2、控制措施

  1)

  岗位责任制

  管理一个污水处理厂,首先要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各工种、各管理部门都要有岗位责任制。并根据工种需要,制定设施巡视制、安全操作制、交接班制、设备保养制等。

  2)安全生产制度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制度有:安生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制、安全生产检查制、伤亡事故报告制、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奖罚条例等。以下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予以简述。

  安全责任制是指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职工在各自生产工作范围内,必须承担相应安全的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核心。

  3)安全生产教育和目标管理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管理的原理、方法为指导,根据各单位生产经营总目标和上级对安全生产的要求,确定各自的安全生产总目标,并发动和组织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和每个职工,层层制定和实施各自安全目标的管理方法。

  (2)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是指向单位内外全体有关人员进行的安全思想(态度)、安全知识(应知)、安全技能(应会)的宣传、教育和训练。它在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安生生产教育制度,是四单位管理人员安全教育、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四新”和变换工程安全教育、全员性的经常教育等多种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所组成的体系。

  (4)安全技术管理

  PPP项目运营期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安全技术是辨识和控制生产运行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防止职工伤亡事故的工程技术和组织措施的总称。其内容是研究生产过程中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以及人的行为方面的危险。

篇六: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是一种新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尽管该模式提供了一些好处,如能够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节约政府预算等,但是PPP项目也存在一些风险,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PPP项目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PPP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由于PPP模式是一种新型模式,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完善,政策上的变动易导致项目风险的变化。因此,政策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应对:

  1.建立项目投资稳定性框架,完善PPP合同。

  2.投资项目时要对官方支持、利益相关者反响、票选结果、调整政策等进行全面的评估。

  3.在招标程序中采取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进行。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通常是指由于市场外部环境或市场内部竞争等原因导致项目回报低于预期,从而引发投资风险。市场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应对:

  1.规划和评估项目管理费用和收入,并制定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

  2.考虑到市场风险,确定合适的项目建设周期、回收期和项目规模等。

  3.确保实施和维护高质量的市场调研和市场做法。

  三、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通常是指由于政府提供的担保机制或资本来源不稳定,项目的债务无法按时偿还并影响投资回报。财务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应对:

  1.运用正确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项目筹资来源充分。

  2.制定适当的投资计划,并实施资金监管机制。

  3.确保PPP项目充分考虑政府部门的国家债务风险因素,固定财务执行体系和组织架构,防范可能的风险。

  四、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通常是指由于技术问题导致项目成本、进度和质量的不稳定和无法控制,这种风险在PPP项目中非常常见。技术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应对:

  1.制定科学的技术方案和监管机制。

  2.选择有经验的供应商、承包商和管理公司来处理技术问题。

  3.在项目开发阶段实施良好的质量保证机制。

  综上,PPP项目风险是多方面的,需要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严谨的风险控制可以帮助PPP项目获得成功,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

篇七: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篇八: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PPP项目风险管理及对策

  摘要:自2014年国家大力推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和PPP模式以来,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发生较大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社会资本需积极应对。2016年以来,国家及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PPP规范性文件、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和投资监管等政策性文件,对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投资经营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PPP项目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分析影响PPP项目顺利实施的内外部因素,梳理PPP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PPP项目风险管理水平。文章主要是就现行政策下PPP项目风险管理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PPP项目;风险管理;措施

  对于PPP项目,主要风险因素按项目合法合规类、项目融资、公司架构类、项目建设类、项目运营类、退出类、不可抗力、法律和政策变化等。

  一、项目合法合规类风险:

  1.基本建设手续未落实风险:PPP项目基本建设手续通常包括项目建议书批复、项目选址、工可批复、工程规划、初步批复、施工图批复、施工许可等。根据92号文的规定,新建、改扩建项目未按规定履行相关立项审批手续的,不得入库。因此,项目立项批复文件的缺失将直接导致项目无法进入PPP项目库,进而可能影响PPP项目相关财政支出责任列支财政预算的安排。此外项目基本建设手续不完善还将影响项目的建设推进以及后续融资落地。

  应对措施:

  社会资本方可考虑编制项目前期审批手续清单,充分评估相关审批手续的办理难点,并根据项目的整体建设安排做好项目策划,确保项目建设的合法性。

  可考虑由政府方办理项目前期手续,或者由政府方给予协助,同时明确非因社会资本方原因引起的前期审批手续办理延误责任应获得政府方的豁免。

  2.合规性手续未落实风险:PPP项目合规性手续在招标之前必须落实,包括财政部门批复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政府部门批复实施方案,项目入国家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等。如没有这些合规性文件,则会导致项目无法实施,政府付费部分不能通过财政预算安排,金融机构不能对项目提供贷款,导致项目无法进行。

  实践中,尤其是在92号文出台之前,存在部分PPP项目先进行招标再办理入库手续;编制“两评一案”时测算依据不统一、数据口径不一致、专家意见缺失;突破10%的政策红线等问题。在92号文出台后,这些项目将无法入库或者被要求整改或清理出库,导致项目不能继续推进,给社会资本方带来严重损失。

  应对措施:

  项目不入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则不参与项目投标。谨慎参与尚未进入PPP管理库的项目。如确需参与,建议将政府完成项目“两评一案”及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作为PPP合同的生效条件。

  3.财政支付合法性手续未落实风险:财政支付合法性手续即负有支付责任的政府应按照《预算法》规定将PPP项目涉及的可用性付费、运营补贴等,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及中期财政规划。财政支付合法性手续是PPP项目政府支出的前提,如果财政支付合法性手续未落实,那么社会资本方的投资回报则没有保障。

  应对措施:在合同中明确由政府方负责将项目的政府支出责任纳入年度预算及中期财政规划。

  二、项目融资类风险

  1.项目资本金筹集风险:项目资本金由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根据约定的比例以现金的形式出资,项目资本金融资风险主要是指一些社会资本方为缓解资金压力,通过引入金融机构筹措项目资本金,金融机构以当前已经限制的“股+债”、名股实债等方式注入资本金,从而影响项目的入库与后续项目融资。财办金

  〔2017〕92号文明确规定,以债务性资金充当资本金的PPP项目将被清理出库。

  应对措施:针对此项风险,社会资本方重点是把握项目资本金合法合规的底线,不得以负债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

  2.项目融资利率风险:一般PPP项目合作期限较长,在合作期内不免会遇到利率的变化,当利率上浮时,融资成本上升,使预期的分红减少,利率下降时,融资成本下降,这样能获得额外收益。

  应对措施:前期谈判阶段,社会资本方应就融资利率与政府方进行有效沟通,在经济形势下行的趋势下,锁定项目融资利率,确保有利息差额收益。并设立调价机制,当利率整体上浮时,可以调整。

  三、公司架构类风险

  1.出资风险:是指各股东方不能按时、按约定进行出资的风险。

  应对措施:在投标前,对联合体合作方进行尽职调查,并签订标前合作协议,约定不能按时出资的违约责任,对合作方进行约束。

  2.公司治理架构设置风险:公司治理即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形成的相互制衡关系的结构性制度安排。PPP模式下的项目公司一般为社会资本单独或与政府方出资代表共同设立,社会资本实际承担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工作,政府方出资代表则负责代表政府方协调并监督项目建设运营。公司治理架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社会资本方能否对项目公司具有实际控制力及管理权。

  政府方在项目公司治理层面提出了各种要求,限制社会资本方在项目公司的权利。主要设置“一票否决权”;要求监事会为政府方所控制;在执行层派驻更多高级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人员等。

  应对措施:合理设置股东会、董事会决议事项表决权分配比例,赋予政府方代表监督权的同时,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关键岗位人员任免等方面对其

  权利予以限制。

  合理设置“一票否决权”。

  政府出资代表可在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事项的董事会决议表决中享有一票否决权,但不建议对此种权利予以扩大。对政府方享有“一票否决权”的具体事项予以明确,避免出现“重大事项”“大额支付”等边界界定不清晰的表述。项目公司层面,合理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授权管理体系。

  四、项目建设风险:

  1.征地拆迁风险:

  实践中征拆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征拆进度迟延和征拆成本超支。而究其发生原因主要有:部分项目征拆土地、房屋构成复杂,征拆难度大;被征拆居民不愿配合,资金不到位等。

  应对措施: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土地征拆义务方,通常为政府方。

  2.概算调整风险:

  是指因政府方原因导致的I类变更、主材价格上涨超过一定比例、不可抗力、法律变化等原因引起投资变化。

  应对措施:合同约定此类风险由政府方承担。

  3.工期延误风险:是指项目没有按期完工,不能进入运营期,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应对措施:合同谈判时,应说明非社会资本方的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由政府方承担,并要求顺延和补偿。

  五、项目运营风险:

  1.运营成本超支风险:运营成本指PPP项目中,项目公司为满足项目在运营期间运营的需要而发生的各类支出总和,与项目的建设成本一起构成项目的总成本。大型基础设施PPP项目一般技术复杂,项目合作周期长,项目运营费用构成较为复杂,不可预见性较大,合作期内运营成本可能超支。

  应对措施:在项目前期应充分做好项目的风险评估,锁定影响运营成本的相关因素。在项目谈判阶段,应确保价格调整、运营成本超支责任分配以及大中修费用等在合同落实。在项目运营阶段,除了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外,可考虑将专业性较强的运营工作委托专业单位负责。

  3.委托运营风险:根据PPP项目运营内容和项目公司管理能力,项目公司有时会考虑将项目全部或部分的运营和维护事务委托给有经验的专业运营商。但是,由于受托方能力不足或超越委托权限,从而导致项目运营成本超支或运营结果不达标。

  应对措施:在委托运营合同中将运营责任以及运营风险进行明确约定,必要时可以要求运营单位提供一定担保,以保证其履约。

  六、退出类风险:

  股权转让等提前退出方式受到限制风险

  是指过分限制社会资本方股权转让,从而不利于社会资本方后期股权融资或退出。

  应对措施:与政府方沟通协商,在征得实施机构同意情况下,设定股权锁定期。

  七、不可抗力风险:

  在PPP项目中不可抗力可以分为自然不可抗力和政治不可抗力两类,自然不可抗力主要包括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流行病或瘟疫、战争行为、罢工等,政治不可抗力主要包括法律变更、上级政府部门对项目设施的征用或国有化等。

  应对措施:在不可抗力风险发生时,应尽快明确不可抗力事件,并初步评估事情产生影响,本着减少损失原则进行友好协商。项目公司通过购买保险转移不可抗力风险。

  八、法律和政策变化风险

  法律空白与政策变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方由于某种政治或经济政策原因,对该类项目投资、建设、管理维护等方面政策法规发生变化;二是由于社会资本参与该类项目的法律法规空缺,在运作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和规范。

  应对措施:合同约定合作期内因法律与政策变更导致的风险,应由政府方承担。

  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PPP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问题无法彻底规避。政府及社会资本方应该在深入分析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梳理项目全周期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正确处理好投融资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移交阶段的各方关系及利益,针对PPP项目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点,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缓解运营压力,追求项目长期稳定的现金流。确保PPP项目顺利实施,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篇九: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PPP项目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

  作者:李慧

  来源:《商讯·公司金融》2018年第5期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英文缩写,直译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中国被译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一、PPP项目风险识别

  PPP项目风险识别方法:(1)分阶段识别法是指按照PPP项目操作流程,根据不同阶段风险的成因与特点识别风险的方法,对项目风险从前期、执行、移交三大阶段进行识别。(2)参考类似项目识别法是在以往类似项目的数据资料以及项目参与者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现有PPP项目进行风险识别。(3)专家咨询法是通过向专家发放调查问卷,利用专家经验和常识,判断该项目存在哪些风险,并对风险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主要风险因素。总结下来,PPP项目常见风险有:法律变更风险;项目审批风险:政治决策失误/冗长风险:社会资本选择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移交风险;公众反对风险;政府信用风险;政府监管不足风险;融资风险;项目竞争性风险;金融风险;环境保护风险;不可抗力风险。

  二、PPP项目风险分配

  PPP项目风险分配原则主要有三种:风险分配优化原则、风险对等原则和风险可控原则。PPP项目常见风险分配结果:一般的,法律变更风险、政治决策失误/冗长风险、社会资本选择风险、政府信用风险、政府监管不足风险和项目竞争性风险等由政府承担:建设风险、运营风险中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风险、运营管理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移交风险、融资风险和环境风险等由项目公司承担:运营风险中的市场收益不足风险、市场需求变化风险、收益变更风险、公众反对风险、金融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等由双方共担:而项目审批风险则要根据项目具体情形而定。

  三、PPP项目风险应对

  PPP项目风险应对策略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和风险自留以及这些策略的组合。PPP项目常见风险应对措施:(1)规避法律变更风险可采取如下措施:委托正规且具有实力的法律咨询机构,审慎地就该项目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分析意见。(2)项目审批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措施有负责报批审批的一方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审批程序报批,提前准备好报批所需材料。(3)政治决策失误/冗长风险主要由政府引起,所以项目公司可以通过与政府签订严密的特许经营权协议来规避该风险。(4)社会资本选择风险,政府可以采取公开项目招商信息,与意向投资人进行前期沟通,从类似项目经验和业绩、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财务能力对投资人筛选。(5)建设风险,项目公司可以要求承包商签订保证承诺,确保工程按时且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公司负责监督与控制。(6)运营风险可以通过签订合同、选用成熟、适用的技术以及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等措施来规避。(7)针对移交风险,项目公司和政府签订严密的特许经营权协议,明确项目移交范围、产权争议解决办法等条款。(8)应对公众反对风险措施:提高运营项目透明度,公开项目运营环境监测数据,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9)政府信用风险应对方法有增强自身法制意识和认真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10)面对政府监管不足风险,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项目招投标、建设、运营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11)关于融资风险,项目公司需要确定合理的融资结构、选择恰当的融资时机和融资方式来降低融资成本,还需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12)项目竞争性风险,对于使用者付费PPP项目,项目公司应尽力获取政府唯

  一性承诺,以避免过度竞争引起项目收益下降。(13)规避金融风险可以选择适宜的融资方式并且设置合适的合同条款。(14)关于环境保护风险,在项目前期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并且在合约中明确列出各方应采取的措施。(15)对于不可抗力风险,应在项目进行之前,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综合所有因素选择最有利的项目进行投资,另外还可以通过投保和寻求政府支持。

  四、结语

  总之,PPP项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面临的风险因素较一般工程项目多,需要政府和项目公司的共同努力,一起应对诸多风险,最终实现该项目的利益最大化,造福于社会和人民。

推荐访问:ppp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应对措施 有哪些 项目风险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