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乡村治理学到什么(7篇)

乡村治理学到什么(7篇)

时间:2023-08-09 10: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乡村治理学到什么

  

  农业农村局乡村治理与宜居乡村建设学习选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

  人才是社会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大学生则是人才当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学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质和能力还是值得信赖的。近年来,不少地方对于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很多农村地区,长年难以摆脱贫困。关键还是在于人才方面出了不少问题。近日,一篇名为《让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的文章更是旗帜鲜明表达了大学生应该不断为乡村振兴助力,促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很多贫困地区,贫穷和落后与人才的匮乏和短缺不无关系。贫困地区,受限于诸多的客观条件,人才,特别是大学生难以在一些贫困的农村施展才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贫穷,导致对于很多乡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没有底气和勇气。对于大学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远农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显得人才过剩甚至饱和。这就是长期以来困扰很多偏远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加强人才工作,让大学生不断在乡村振兴上助力,往往就能破解很多乡村振兴发展的问题。

  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质量发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没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质的大学生不断助力当地发展,经济想要实现突飞猛进难以为继。因此,破解偏远农村发展的瓶颈,就要不断发挥大学生的作用,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要积极打造可以让大学生施展才能够的事业平台。很多农村地区,产业都比较落后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去了很多农村也难以有所作为。很多大学生到了这些地方甚至

  有种被埋没、甚至最终被荒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解决,往往就会导致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人才的匮乏问题必将长存。在一些农村地区,大学生来到这些地区,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破解农村地区人才的问题,还是要不断发展事业平台,让大学生来到农村不会觉得是“游一游”。

  大学生,是社会改革发展的财富,更是社会精英人才的重要组织部分。干事创业,需要人才的不懈奋斗,更是需要大学生不断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努力。乡村振兴,这是十九大国家的战略部署,是保证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作为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大学生的不断助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篇二:乡村治理学到什么

  

  乡村治理讲义

  乡村治理讲义

  序言

  一、何谓乡村治理

  二、乡村治理课程的基本内容

  三、接受本课的知识储备

  四、开设本课的当前意义

  讨论题:书本知识与个人发展

  第一编:乡村治理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讲社会与乡村社会

  1、什么是社会

  2、社会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的定义

  4、什么是乡村社会

  5、乡村社会的基本特点

  6、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区别

  7、村民的概念、村民社会地位的变迁、村民的价值观

  8、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的特性、农业的范围与产业结构

  9、农村概念、农村类型、农村小康

  本讲要点:

  1.村民一般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村居民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域内的一切社会成员,包括农民和非农人员。

  2.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农民社会地位是不断变迁的,现在农民由对集体的全面依附到自主经营,发生了很大变化。

  3.价值观念是指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的思想体系。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念存在二重性。其表现:(1)务实思想和狭隘的功利观念;(2)团体本位与个性的压抑;(3)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安贫乐道的保守心理;(4)眷恋故土情感和自我封闭观念;(5)强调人际和谐和轻视竞争;(6)均平思想和特权理念共存一体;

  (7)重义轻利与追求功义并存。现在农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放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等正在形成。

  4.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去实现植物和动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5.农业生产的特点有:(1)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农业生产在广大的空间中进行,具有较大分散性;(3)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具有强烈的季节性;(4)一部分农产品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双重性。

  6.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又称大农业,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等。

  7.农村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农村社区与农村的含义相近,一般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活动共同体。

  8.农村与城市既有不可分的密切联系,又有区别。在人口密集度、人口的同质性、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职业、社会分化、社会流动、社会交往、组织、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两者都有显著的差别。

  9.农民、农业和农村是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问题。

  基本概念:

  村民社会乡村社会农业差序格局市场经济自然经济

  学习讨论题:

  1、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有不同,请你举例说明你所了解的乡村特点?

  12、自然经济的特色是什么?

  3、乡村与城市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4、怎样认识农民、农业和农村是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荐书目导读:

  费孝通:江村经济。

  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另有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作的序及附录“关于中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2.陆学艺.三农论学文献出版社,2002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北京:社会科本书收录了作者近20年来研究“三农”的论文40多篇。其结论是: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要靠发展工业;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要靠发展城市,要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要尽最大可能减少农民,使他们成为市民。

  3.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本书是作者走访中原大地的思索。随笔一样的笔调,睿智的思考,警醒的议论,可以弥补仅仅从书本建构农村、农民形象的许多缺陷。其实,对于中国农村的研究,并不能限于门户、范式之见。只有打破固有范式的韧性,对农民、农业、农村的偏见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化解。

  4.[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本书以法国农村的现代化道路为背景,分析欧洲乡村社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变迁过程。作者认为,在法国,传统意义上的自给自足的农民已经不复存在、终结了。

  第二讲乡村治理与人地关系

  一、地理环境

  二、地理环境对乡村会的作用与影响

  三、加强我国乡村乡村治理中的人地关系的研究

  本讲要点:

  1、人地关系也就是人口与土地的关系问题。人地关系不仅是一般

  的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同时是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也是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同时还是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现代西方的人地关系理论。

  3、历史上的中国人口增长总的趋势是趋于不断增长,这一过程具有缓慢性和波动性两大特征。

  4、中国历史上的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总趋势上的不断增长和不断增长中的波动两大特征。

  5、历史上的治乱循环、人口循环和耕地增减循环之间存在一致性。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人地关系的主要存在地少人多、“圈地运动”盛行、耕地抛荒和农村人口过剩等问题。

  7.农村人地关系缓和的基本途径。

  基本概念:

  人地关系环境决定论人口循环治乱循环土地流转

  复习思考题:

  1.人地关系的概念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2.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人地关系的发展现状?3.我国应采取哪些对策来协调人地关系?推荐书目导读:

  1.朱国宏.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系统研究。上海:复旦

  本书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理论的基础

  2上,对历史和现代的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形成、变化的原因与后果进行了系统研究。

  2.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92作者是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该书运用了“过密化”的分析性概念,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小农经济的发展,指出“过密化”是传统小农经济的陷阱,商品化不等于现代化,只有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才能使农村走上“反过密化”的道路。

  第三讲乡村治理与乡村人口

  一、人口的概念

  二、乡村人口的构成

  三、乡村人口与乡村治理的关系

  本讲要点:

  1、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经济构成的各种关系。

  2、人口的思想素质:包括世界观、社会观、道德观、法纪观、社会公德、个人私德、思想品行、修养操守等等。

  3、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人口素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制约,先天遗传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体质、智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教育与学习条件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形成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

  4、乡村人口的构成:中国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农村人口包括:①国营农场户数中的常住人口。②乡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常住农村的外出民工、工厂临时工、户口在农村的外出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农村的国家职工。主要构成:1)总人口;2)流动人口;3)城乡构成;4)性别构成:5)年龄构成;6)民族构成;7)受教育程度;8)家庭户人口。

  5、我国农村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1)、农村人口稳定减少,但减幅趋小;2)、人口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但高学历人口比重较低;3)、外流人口大量增加,老、妇、幼成“留守”人口;4)、农村劳动力减少,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较高。

  6、农村经济社会与人口发展的依存关系:总体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这里选择一些指标进行分析,因变量:包括人均社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文教娱乐支出、人均卫生保健支出等;人口指标作为自变量:包括人口数、平均受教育年限、就业人

  数、就业人口中第二、三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老年人口比重、外出人口比重。通过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

  7、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口因素:1)、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2)、人口老龄化与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不相适应;3)、劳动技能较低与转移困难。

  8、乡村治理中的农村人口发展对策:1)、稳定生育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2)、整合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的新农民;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4)、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5)、发挥多方面力量,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概念:

  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红利人口债务

  复习思考题:

  1、农村经济社会与人口发展的依存关系如何

  2、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口因素是什么

  3、谈谈乡村治理中的农村人口发展对策

  推荐书目导读:

  1、祝卓人口地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人口发展过程和人口现象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地域差异,以及它们与各种自然的3和人文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促进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胡伟略人口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本书主要讨论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口的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类型、人口基本构成等是其研究的重点。它从社会变量和人口变量的相互关系中,探讨社会发展对人口过程的影响,研究人口变化造成社会发展的后果。本书的基本特征是:深入城乡社区进行实地调查,籍以取得第一手数据资料,调查方法通常可分为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回顾调查、跟踪调查等,在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定

  量定性结合、微观宏观结合中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

  课堂讨论题:

  当代乡村社会的基本特点?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有关键性作用,请考虑为什么我国城市大都在江河的南边?

  乡村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

  乡村人口与劳动力?

  单元论文题:

  人口流动是重要的人口社会现象,具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发展价值。比如:流动扩大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扩大了生产地理的空间,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和人类文明的传播,促进了人种和民族的同化和融合等等;但是,频繁的流动也给乡村治理上带来了巨大的难题,比如,土地抛荒,儿童留守,老人福利及个人权益难以保障等;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感知,在“人口流动中的乡村治理”的主标题下,自拟副题,写一篇2000字的单元论文。

  用A4纸打印,首页天头上方写明年级、学号、姓名。

  第二编:乡村治理的权力运行机制及

  基本制度

  第四讲乡村公共权力运行机制

  一、村民自治

  二、党支部与村委会

  三、党支部与村委会权力运作

  四、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

  本讲要点:

  1、村民自治的概念: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

  2、村民自治的当代意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能:1)、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执行村党员大会的决定、决议;2)、领导村民委员会、共青团、妇代会、民兵、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种村级组织,支持和保障这些组织按照法律法规、章程和职责开展工作;3、加强对村经济工作的领导,主持制定村经济发展规划,讨论研究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4、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乡村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口众多,加上现阶段广大民众政治素质不高,如果有很多党派的话,每个党派都能够吸引到相当数量的支持者,进而导致党派林立、互相攻击,政局不稳,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地大物博的中国,如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还会导致地方割据。

  5、目前乡村党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党

  4支部书记的素质不高,理想信念比较淡薄,开拓创新意识比较差。2)少数党支部战斗力不强,工作中缺乏监督、约束机制,我行我素,落实措施不力。3)个别村党员年龄偏大的问题仍很突出,农村部分党员政治素质和论文化程度偏低,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4)党员队伍科技知识贫乏,致富能力较差。

  6、村民委员会的概念: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7、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经营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2)、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

  法财产权及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3)、依照法律法规,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管理本村财务;

  8、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乡村党支部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必须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村党支部必须保障村委会依法开展村民自治。

  基本概念:

  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村党支部职能村民委员会复习思考题:

  1、新形势下乡村党支部建设如何创新

  2、当前村委会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如何处理好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第五讲治理的基本制度

  一、户籍制度二、土地制度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本讲要点:

  一、户籍制度

  1、概念:户籍制度,也就是户口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所以,历代王朝都沿袭着这一制度。

  2、历史特征

  2.1地域性

  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视为一种犯罪而加以惩处。在农业社会,以土地为主的生产经营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本来就具有制约人口流动的客观条件,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从外部加强了这种安土重迁的特征,人身的束缚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封闭,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2.2等级性

  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罚等。

  2.3世袭性

  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体现在对人口等级、职业的控制上,即同人口的地域流动一样,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如军户、匠户和杂户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世袭性。

  2.4治安职能

  5户籍管理一般应是人口的统计和管理工作,与社会治安并不直接相关。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各种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被编入其中,形成一个遍布各地、各行业将各种职业者联系并束缚在一起的社会治安网络,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3、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

  3.1当前户籍制度的局限

  1、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

  2、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中国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但事实上进城限制却没有从根本上放松。

  3、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城市务工农民,连基本的生存条件及安全感都没有,身份不明工作不稳,城市需求及消费畸形发展。

  4、现行户籍制度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与住房、消费、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

  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和在国内的自由迁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由此生成,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平等。

  3.2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宪法》上恢复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文,确认不论城乡居民都具有自由迁徙、择业和居住的权利。

  2.实行城乡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取消“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具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

  3.改革户籍制度不是取消“户口”,而是剥离户口的附加功能,应取消粘附在户口上的各项利益差别,体现社会身份与“国民待遇”的平等性。

  4.改革户籍制度后,户籍管理还是必要的。通过公民身份登记,可以证明其身份并确立其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可以为政府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等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户籍管理还是治安管理的基础,在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方面起着重大作用。

  二、土地制度

  1、土地制度的内涵

  土地制度是反映人与人、人与地之间关系的重要制度。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是一种法权制度,是土地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是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基础和核心的土地制度,包括了上述广义土地制度的全部内容。

  2、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特点

  1)、我国全部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土地的全民所有制采取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形式,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占有属于全民的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土地的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该组织的全体农民占有属于该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并对该集体所有的土地行使经营、管理权。

  4)、城市市区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5)、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包括村农民集体和乡(镇)农民集体)。

  6)、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3、目前土地制度问题的根源

  3.1集体土地产权残缺,没有处置权。

  6按照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及土地承包法,村民对集体所拥有的土地,既不能出卖,也不能转让,村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残缺不全的,以至于有相当多的村民,甚至是一些官员和经济学家,都认为农村的土地是归国家所有的。这种残缺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排斥了村民集体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对农地转用的自主支配权和在征地过程中的议价权,从而排除了农民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净福利的权力,造成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没有获得相应的非农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更没有转化为城

  市居民。

  3.2集体土地所有者缺位,没有代表。

  乡镇政府是国家机关,许多乡镇又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究竟谁是乡(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也就模糊不清了;村民小组虽是基础,但一没有法律地位,二没有经济核算形式,三没有办公地点,有的甚至连小组长也没有,遇事由各户联合推举一名代表。正是出于作为集体成员的农民个人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原则上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而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又是缺位的或虚构的,所以,本来对集体土地仅仅具有经营、管理权限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便往往以集体所有者的名义为农民做主,在土地征用、承包、流转以及机动地的处置中侵害农民的利益。

  3.3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稳定承包权相矛盾。

  这种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于农地的集体所有制:由于一个地区的农地是由这个地区的农民集体所有的,那么当单个的农户离开这个地区的时候,他就必须放弃该地区集体土地的使用权:而当该地区出现新的农户时,别的农户享有的土地使用权必然要被重新分配,以满足新的农户的土地需求。结果就是,随着地区人口的变化,土地的分配必须不断做出调整。

  3.4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导致的严重后果

  1)工业化、城市化与保护耕地的矛盾

  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和目前建设用地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2020年要达到城市化率60%、工业化率70%的目标,需要增加1.5亿亩建设用地。而在

  18亿亩耕地红线下,未来13年实际可以增加的建设用地不足3000万亩。1.2亿亩建设用地缺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严重的资源约束。

  2)农地经营规模狭小,农民增收困难

  我国农村的土地经营规模一直非常狭小,每个农户平均不过0.5公顷,而美国是我国的400倍以上,欧盟是我国的40倍以上,即使是日本和韩国也分别比我国高3倍以上。农民从每亩农业用地得到的净收益不过二三百元,靠如此狭小的土地经营规模,想让农民致富,是天方夜谭。

  3)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群体抗争频繁发生。

  土地集体所有制还导致农村财富大量流失。比如,据中国社科院2005年的调查报告披露,我国从1987至2001年期间就从农民手里征收了3395万亩耕地用于房地产和经济区开发以及基本建设,而由于这些土地大多位于城镇周围、人口密集之处,每征收1亩地就大约有1.4个农民失去土地。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征地而从农民那里拿走的资金至少在3万亿以上,将其增值后的溢价就有30万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改革开放前30年靠剪刀差从农民那里拿走的资金。

  4)土地征用和出让成为孳生腐败行为的三大温床之一

  土地腐败已经与国企改制腐败、重大工程腐败并称为“当代中国三大类腐败”。集体所有制为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权力寻租大开方便之门,因为所有权主体不明确,长期以来,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制成为实际上的地方政府所有制。致使农村土地被各级政府不断以各种名目低价征用,土地财政成为政府提升政绩的捷径和官员腐败的沃土。

  5)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膨胀,抬高房价

  在很多地方,土地财政早已成为第一财政,仅土地这一项所带来的收入已超过50%。据《财经》杂志调查,在许多发达县、市,由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创造的税收,是地方税收中增幅最大的两大产业,增幅高达

  750%至100%。这两项税收占到地方税收的37%以上。2008年北京市土地相关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42.5%。

  4、土地制度改革的效用

  4.1社会效益分析

  (1)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取向。

  4.2可行性分析

  (1)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保持社会稳定和谐。(2)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降低土地交易成本。(3)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管理机构上移便于社会保障统筹。

  (4)激活市场要素运作可以促进城镇化持续滚动推进。

  4.3战略意义

  (1)有利于构建基层政府和农民自身的动力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有利于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多社会结构优化。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定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2、具体形式有:

  (1)包干到户。各承包户向国家交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

  (2)包产到户。实行定产量、定投资、定工分,超产归自己,减产赔偿。目前,绝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集体和家庭有分有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3、优缺点

  3.1优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第一,就全国来说,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手工劳动,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经营,而将经营的单位划小到家庭,同这种手工劳动的生产水平相适应。第二,原来那种大规模经营下的集体劳动(改革前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农民评工记分年终分配)对每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很难准确统计,因而必然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的平均主义。第三,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劳动对象的这种特性要求劳动者有更强的责任心,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有助于这种要求的实现。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

  3.2缺点

  3.2.1土地产权不明晰:首先,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事实上不存在。政社合一的体制废除后,无论是在法律规定中还是事实上都不存在所谓的乡农民合作社。其次,村民委员会也不能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

  3.2.2。容易导致权力寻租。由于土地权属不清,管理体制不健全,征地制度不规范。另外,基层干部掌握着土地发包、调整地价、决定费用收取和宅基地分配等权力,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能力,就使得乡村干部容易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83.2.3土地经营规模狭小。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分户经营,田埂、沟堰占了不少耕地。由于耕地面积,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机械化大生产既不合算,也不可能,生产效益低下。

  3.2.4阻碍资源市场配置。承包制使许多农民不能真正离开土地,安心从事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又使得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不能通过扩大生产面积取得规模效益。因此,承包制既阻碍了广大农民真正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又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第三编:乡村治理理论的主要内涵

  △移植的时代背景

  1)、农村人口流动频繁要求改变村委会人员构成上的封闭性。

  2)农村地权改革弱化了村委会在村庄建设中的凝聚力。

  3)、“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对村委会职能的履行提出新的要求。

  4)、农村新兴社会组织的出现动摇了村委会的现有地位。

  第六讲:乡村治理的理论构建

  一、治理理论的当代价值

  二、治理理论的现代构建

  三、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

  四、治理理论的发展状况

  本讲要点

  一、治理理论的当代价值

  1、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

  它是在对传统官僚制管理模式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产生的。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治理,相比先前统治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公共治理更加强调自由的价值,推崇诉求的多元化和彰显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1.1治理的内涵界定

  西方解说:

  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个人和制度、公共和私营部门管理其共同事务的各种方法的综合。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中,冲突或多元利益能够相互调适并能采取合作行动。它既包括正式的制度安排也包括非正式安排。

  世界银行的定义:治理是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行使权力的方式。治理的内容主要有:构建政治管理系统;为了推进发展而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运用权威的过程;政府制定、执行政策以及承担相应职能的能力。

  联合国开发署的定义:治理是行使经济、政治和行政的权威来管理一国所有层次上的事务。它包括机制、过程和制度。公民及其各类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利益、行使合法权利、承担其义务以及弥补他们之间的差异。

  罗兹(Rhodes)对治理的概念研究比较全面。他认为:“治理”在当代主要有六种用法:

  作为最小化政府:用市场机制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减少政府的范围和公共开支。

  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同时适用于和公共部门管理的新方式。

  作为新公共管理: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激励结构引入政府部门,用更多的“掌舵”代替“划桨”。

  作为“善治”的管理:它从政府的合法性和管理效率上定义政府管理国家、社会、经济事务的能力。

  作为社会-控制系统论的治理:它以一种有别于传统等级制的新的结构或模式来定义治理,政府不再是金

  9字塔顶端的那个发号施令者,而是与其他行动者彼此依赖的网络中的一个结点。

  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由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共同组合而成的问题导向型的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没有权威的自主与自治是其特征。

  1.2关于治理理论的三个观点

  (一)从政府管理角度来看待治理。主张采用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

  (二)将治理视为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认为治理是公民社会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

  (三)将治理视为由政府和其他参与者构成的合作网络。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指的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其他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重新构建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2、治理理论的思想特点

  2.1治理强调了自由的价值

  公共治理重视政府以外公民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主张有限政府,要求重新建立公共权威、分享公共权力、参与公共事务都体现着消极自由的理念。其目的正是为了反对福利国家的扩张对自由造成的损害。

  2.2公共治理彰显了公共性

  公共治理强调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角色定位,同时宣称没有包容和参与,公共性就会堕落为狭隘性和私利性。只要共同的目标都是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各种社会行为主体都可以参与到公共事务治理中。

  2.3公共治理推崇诉求的多元化

  公共治理的多元诉求体现在四个层面上。政府治理工具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行政手段外,以市场为核心的治理工具和机制,财政性工具与诱因机制,管制性工具与权威机制等都可以作为政府治理的手段,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形态。治理主

  体的多元化: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方面都没有单独应对所有公共问题的资源与能力,各尽所能成为实现良好治理的前提条件。公共权力的多中心化:要实现各尽所能的良好治理,就必须让治理的各个主体参与权力度分享。政府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合作:公共治理是以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的合作网络管理。共同的目标,与相互信任的文化,及由此形成的协商对话的行动方式,确保了合作网络成员之间能够精诚合作,弥补各自不足,在公共利益中携手共进。

  3、治理理论包含的宝贵思想和理念

  3.1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

  治理鼓励公民以个体或集体的形式广泛地参与公共行政,从而使公共行政更能响应公众的呼声。

  巴伯指出,政府的无能表现在三方面,即行政机构的瘫痪、公共事务的私有化及民众对政府的疏离和冷漠。如欲解决政府无能和自由民主主义所产生的危机,宜将“强民主”建立在公民参与和公民义务上,而非只是建立在个人良好品德和利他主义之上。公民与基层行政组织互动就是在公民自愿组织的原则下,通过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使公共行政的服务和效率达到最佳。

  汉(Ham)指出:“官员在面临行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总是比较习惯采用‘控制’手段来解决问题,而非坚持公共服务理念的落实,也很少采取鼓励公民参与的形式,长期看来,反孕生许多行政问题。因此,应当尽量加强公民个人与行政人员之问的直接接触和互动的机会,使基层行政人员了解公民的意愿倾向,并引导和鼓励公民参与基层公共决策的制定和对决策执行的监督。”

  彼得斯提出的政府治理的四种模式中,参与式政府模式相比其他政府治理模式来说,更注意到国家与社会问的关系以及广大公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参与式政府致力于寻求一个政治性更强、更民主、更集体性的机制来向政府传达信号。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就怎样才能从社团和个人那里寻求和接受意见做出决定。政府要强调发展第三部门,即有别于公共部门的非营利组织,来

  10解决当代社会的许多问题。同时,也要指导这些组织使之符合公民社会的价值要求,并且有能力去解决社会问题。参与模式的出现强化了公民的作用,并试图以投票以外的方法来诱导民主参与。

  3.2公民社会是治理的基础。

  从理论上,治理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治理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在今天,以公民积极参与和公民自治能力为主导的治理模式越来越成为主流,冲击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使得传统国家或政府组织的作用逐渐缩小,而公民社会正在不断强大起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治理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从全社会的范围看,治理离不开政府,但更离不开公民。从某个小范围的社群来看,可以没有政府统治,但不能没有公共管理。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

  所以,治理的基础与其说是在政府或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公民或公民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社会是治理的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治理。因此,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建立一个繁荣、活跃的公民社会,是治理的本质要求。因而,在实践中,政府放松对社会的过度管制,向社会分权,赋权于社区和居民,允许公民组织自主发展和自我管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地方和社区的公共事务,倡导培育和提升公民自主管理的能力,就成了治道变革的中心任务。

  3.3自组织的多中心治理。“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状管理系统”。

  由于国家的失效和市民社会的“不自主性”同时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不能简单地借助自上而下的国家干预或凭借社会的自发调节方式得到解决,而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合作却能够行之有效。正如政治学家科曼所指出的:“许多集体行为的问题只通过个人行为无法解决,由遥远的国家调节或间接的政治民主程序也不容易解决。相反,社群的自我调节,结合民主国家及其机构的权威,倒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自组织治理网络作为一种合作性的共同体能够使得理性的个人

  超越集体行动的悖论。”自组织治理网络是个人和机构、公家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首先就应当互动合作。在治理过程中,无论哪个组织,都不可能拥有知识和资源两个方面的充足能力来独自解决一切问题,它们必须通过与其他组织交换知识和资源达到目的。有的组织可能在某一特定的交换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不宜轻易发号施令,因为任何组织都不会乐于一味地仰仗和屈从于他人,也会用拥有知识和资源的筹码对此加以抵制。

  治理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库依曼指出:“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能够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性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与信息,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应用所有有效的工具。”它们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相互替代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和私营机构将与政府一道共同承担起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这些组织的权利也将得到社会和公民的认可。这一变革的内在逻辑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公民的个人责任以及个人对自己决定承担的后果将上升为社会选择过程中的主要法则。公共行政之参与者的多元化,多元化主体之间的权力依赖和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必然形成一种社会自治的合作网络”。

  3.4社会合作网络体系的构建。

  既然政府不是治理依赖的唯一组织载体,那么,依靠谁来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进行治理,以及怎样依靠这些力量进行治理呢?显而易见,治理依靠的应当是以问题和管理事务性质为导向而构建起来的多种形态的社会合作网络体系。面对着国际、区域、国家、地方、社区等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公共问题,国际组织、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公民组织等治理主体围绕某些公共问题或公共事务,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妥协等集体选择和集体行动,达成共同治理目标,并形成资源共享、彼此依赖、互惠和相互合作的机制和组织结构,建立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的纵向、横向的或两者结

  11合的社会合作网络。

  这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高度弹性化的合作网络的构建涉及多样化的治理主体的参与,这一多层治理体系及包括各个层级政府或公共组织之间,以及跨国家区域性政府和公共组织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互惠、合作关系结构,也包含公共组织与私营企业组织、公民组织之间建立的交换、互惠、合作、共同处理公共问题的组织结构。治理运动的扩展表现为纵向、横向及纵横交错的、重叠的社会共同治理网络组织体系的不断发展。因此,治理的关键是建立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网络体系的构建、信任关系的形成与合作方式的建立。

  3.5社会资本是治理的手段和目的。

  如果说统治运行依靠的是强有力的垂直控制和命令,那么治理运行则依靠的是存在于公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力量,依赖于政府、公民、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积极合作的态度。这些要素构成了治理过程中资源共享、组织间协调、有效沟通、伙伴关系的内在道德基础,也是治理的手段和目的。治理的基础是公民社会的形成,而充裕的社会资本储备是公民社会的结构性支撑。社会资本就是成员之间的社会联系或者网络关系、规范、相互信任。社会资本的功能就是降低交易成本、防止现代民主制度引发的过度的个人主义,以及提高人们结社的能力并以集体的力量抗衡专制主义的国家政权。所以,治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育社会资本。

  二、治理理论的现代构建

  三、概括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

  1、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2、主体间权力的互相依赖性和互动性;

  3、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的建立;

  4、政府作用范围及方式的重新界定。

  四、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1治理内涵深刻化和外延扩大化。

  什么是治理?治理应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看法。但

  大部分的定义都认为,治理是和他人合作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治理必须要至少有两个人。然而,“一人公司”的出现对这种看法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为照此看法,“一人公司”就不存在治理,这显然有些说不过去。类似的能引发治理变革的治理实践还有好多,而且将来会出现更多,这势必将为治理理论的研究提供许多新的课题,促使治理内涵深刻化和外延扩大化。

  2治理的理论基础——对人性的假设。

  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能力人和目的人假设转变早期治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的人性假设称作X理论。

  以泰罗(Taylor)为代表的科学治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治理理论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熟悉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经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

  当代治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如同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治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

  在现代西方,人们对物质方面的爱好开始淡薄,而对人创造能力的关注日益增长。作为人最高需要的自我实现(按照人的爱好、能力从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正成为西方人追求的重要目标。面对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沉重代价,许多思想家从文化价值观和人性上思考问题,认为实行“人的革命”是避免最高代价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人的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人为目的,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和智力,把人塑造成“能力人”。

  21世纪经济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灵魂是创新,12人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将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且包含

  人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对现代经济的增长也至关重要。历史发展的这种趋势将引起企业治理的创新。其任务之一就是把人作为企业治理的目的,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人的工作能力,营造一个能发挥人创造能力的环境。其实质就是实行以能力人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治理,即以人的能力为本的治理。

  3新的理论基础——“合工理论”向传统的分工理论提出了挑战。

  200年以前,亚当.斯密论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他的这一分工理论成了近代产业革命的起点,也成了后来的治理学家创建治理学的理论前提。确实劳动分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专业化和职能化治理。但是,这种理论发展到今天,负面效应日益显露出来。现代社会,一方面追求产品个性化,生产复杂化,企业经营多元化,假如片面强调分工精细和专业化,则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作业过程和对过程的监控越来越高,结果致使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同时,把人分成上下级关系的官僚体制,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相反腐蚀着人的精神,摧残着人的身心健康,以至于走到了分工与协作原则初始动机的反面。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非凡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使简化治理环节成为可能。同时,与市场变化和高科技发展相对应的是劳动力素质大大提高,员工不再满足于从事单调、简单的复杂性工作,对分享决策权的要求日益强烈。

  与分工理论相比,合工理论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即借助信息技术,以重整企业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将原先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再合理地“组装”回去,将几道工序合并,归一人完成,也可将分别负责不同工序的人员组合成工作小组或团队,以利于共享信息、简化交接手续、缩短时间。另外,减少治理层次,提高治理幅度,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而打破官僚体制,减少了审核与监督程序,降低了治理成本,减少了内部冲突,增加了组织的凝聚力,大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员工的个人发展。

  4研究重点从治理科学向治理艺术的转变。

  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二战后的二十多年里,治理是科学的观点占了上风。但是,治理科学的研究似乎已经

  山穷水尽,该说的好象都说了:治理的原理方法等似乎已经充分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除了用更新更时髦的字句去描述已被揭示的问题外,人们似乎再也提不出真正新奇的观点了。从事实践治理的人们正越来越多的熟悉到,治理的原则是简单的,治理的方法是明确的,但正是这些原则和方法的不同组合和运用构成了不同组织治理成败的原因;成功的治理是一种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对象用适当的方法和原则的艺术。

  5治理决策从强调理性到重视直觉。

  前面提到的数量方法曾对治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许多企业也开始用一些数量模型来进行决策。但在21世纪,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由于环境日趋复杂,其变化速度也日趋加快,影响环境的许多因素也难以定量的加以描述,人们逐渐熟悉到数学方法的局限性。治理人员不得不重新依靠他们那虽然难以证实,难以描述,但经常是正确的直觉,并根据这种直觉来判定环境的变化,制定行动方案。治理理论也势必将重视对如何更好的利用直觉进行决策的研究。

  6治理理论研究的本土化。

  治理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是指在研究治理理论一般规律的同时,必须结合当地的社会制度、社会性质以及文化传统和治理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这一点对我国治理理论的发展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我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治理实践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我国古代文化里蕴藏着丰富的治理思想精髓。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博采众长,中西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理论是摆在众多学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7治理道德规范的研究。

  将日益受到重视道德通常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

  13例或原则。治理实践的发展,给治理理论提出了许多道德两难问题。而且,治理道德问题对组织乃至全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巨大。因此,对治理道德规范的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

  8治理理论体系的系统化。

  治理理论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有系统和统一的理论体系,但目前治理的发展离此还相差甚远,还没有公认的理论体系。因此治理理论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9治理的发展呼唤真正的治理大师的出现。

  如何把现在的治理理论丛林发展成统一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今后的治理学将何去何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许只有天才的治理大师才能解决。综观20世纪,似乎只有德鲁克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师,他的许多天才般的预言,对20世纪后半段治理理论丛林的出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现代治理理论都是在德鲁克预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许,现在该到了治理理论走向统一的时期。时势造英雄,21世纪治理理论的发展呼唤真正的治理大师的出现,也势必将产生真正的治理大师。

  第七讲:目前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

  一、乡村治理的现实窘境

  二、乡村治理的十大难题

  三、破解难题的新思路

  本讲要点:

  一、乡村治理的现实窘境

  1、村民增收难

  农民增收缓慢一直是“三农”最核心的问题,更是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农民增收难主要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无组织的单家独户分散生产的小生产方式,是只能满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个体农民无法解决市场、科技、农资与金融问题。2、农产品销售难

  农业经济有一个最困扰的问题,就是增产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不是农产品过剩形成的,而是农业组织系统中市场流通不畅造成的。

  3、农科入户难

  在原有体制、运作方式以及普及手段情况下,农业实用技术到镇到村难到户,到了农业技术人员到不了农民。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实时

  实用农科知识每天入户到人。

  4、农资质量保障难

  目前农资市场时有发生的骗农、坑农、损农、害农行为,从根本上保障农资质量,5、村民贷款难

  要调整农业结构和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农业发展,仅靠农业和农民自身原始积累是很难的,一般金融部门从资金安全和业务成本考虑也不愿意贷款给农民。

  6、乡村环境整治难

  (一)以整治人居环境为切入点,突出改厕、改水、改路、改人畜分居、改建排污渠;有规划,有垃圾屋,有生态沟,有绿化树,有宣传栏的“五改五有”创建生态文明村。

  (二)帮助农民改善道路交通和水利设施,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条件。

  7、乡村事业建设难

  (一)“六进村”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数字电影、文艺演出、流动图书、文化信息和文体设施“六进村”.

  (二)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成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双高普九”全面达标。

  (三)大力实施技能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退伍军人培训转移就业等,城乡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

  (四)大力实施便民廉医工程。实现了村村有卫生

  14站,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8、乡村矛盾调处难

  目前农村矛盾纠纷进入高发期和呈错综复杂态势,而乡镇机构体制及干部素质与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相适应。整合集中乡镇的司法、信访、综治、国土、妇联、林业等基层维稳资源。

  9、乡村财务村务监管难

  村干部挪用侵占集体财物的事时有发生,监管难。

  10、干群关系融洽难

  加速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各项民心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干群鱼水关系。

  二、乡村治理的十件大事

  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农民问题就解决了中国的问题。

  2.1村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要务

  1、“三农”问题的聚焦:农民增收

  2、农民增收要先跳出“黄宗羲定律”怪圈

  3、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

  2.2结构调整:科学安排“三农”的空间与布局

  1、农业结构现状及调整目标

  2、走产业化道路,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水平

  3、市场与科技:农业腾飞的两只翅膀

  4、跳出农业抓农业:做好二、三产业文章

  5、合作化,再来一次又如何

  2.3完善现有土地制度:破解“三农”问题

  1、土地问题:“三农”问题的聚焦

  2、保护好农民手中脆弱的“泥饭碗”

  2.4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开拓“三农”的绿色通道

  1、现代农业迫切需要社会化服务

  2、农民对社会化服务的新需求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与内容

  4、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

  2.5反贫困:破解“三农”难题的攻坚战

  1、认识贫困问题的新视角

  2、20世纪中国反贫困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3、21世纪的反贫困思路

  4、关于中国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2.6乡村社会保障制度:纺织农民“安全网”

  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战略意义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新构想

  2.7城镇化:“三农”新一轮发展的高平台

  2.8村民自治:“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之路

  2.9提高农民素质: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2.10乡镇治理:重建党与农民群众的连心桥

  第四编: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

  -----现代化第八讲境内外乡村治理的经验教训

  一、韩国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二、台湾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本讲要点

  一、韩国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一)新村运动

  韩国新村运动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并延续至今,是韩国在城乡失衡的背景下由政府实施的国民运动项

  15目。新村运动已成为韩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到2011年,人均GDP由70年代初的70美元,发展到2011年的32000美元,增长了近400倍,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二)新村运动的主要内涵

  1、精神改造立意,组织发动农民

  上世纪60年代,韩国城乡差距巨大,农民生活艰苦、居住简陋,农村无序现象普遍存在。新村运动初期,他们通过机制创新,在农村大力培育“勤勉、自助、协同”精神,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整个运动营造了强大的思想氛围,纯正了民风;尔后,将乡村分为基础村、自助村、自立村三类,通过分类补贴来鼓励先进和鞭策后进,形成了

  你追我赶的民间自发的社会运动,进而形成了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

  2、环境整治破题,美化乡村

  运动之初,韩国政府选择了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环境整治作为新村建设的突破口,提出了拓宽村庄马路、改良屋顶、修缮院墙、挖井引水、建设公共洗衣场、架设桥梁、拉线安电、设置堆肥场、整治溪流、整顿卫生环境等十大项目建议,由农民自行选择实施;之后的若干年来始终不渝坚持推进,农村基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整理耕地、整治河川、修建道路、开发农业用水、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乡村会馆及敬老院等诸多方面,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农协内外联动

  韩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提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高度发达的农协组织,一方面增强了生产者应对大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农民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农协坚持一手联农户,把千家万户的生产者集结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与会员同甘苦、共命运,使脆弱的农业坚如磐石;一手联市场,农民通过农协主体与市场及企业谈判,影响力更大,谈判力更强。此外,农协与政府及其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机制,共同研究商讨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在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农村医疗、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行政力量助推,资源整合

  韩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农民自发和社会组织,众多积极因素及一系列健康机制的形成,都来自于政府的行政推动。

  首先,他们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统一指挥运作体系。如韩国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建立了专门机构,实行公务员对新村建设指导责任制。

  其次,构建了强力的财政“反哺”体系。近40年来,韩国政府对农村的投入累计达20亿美元;值得重视的是,政府1倍的投入吸引了3倍的社会资本,同时,韩国政府也注重从政策上构建支农体系,如在村镇规划建设中,他们向农民普遍发放最长可达30年的长期低息贷款、争取一些国际组织的贷款等。

  再次,注重发挥农技服务作用。韩国在农业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素质培训、生产良种供应等方面建立了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韩国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1、坚持城乡一体,突出科学协调发展。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将农村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在政策取向、资源配置、舆论导向上倾向农村,并从行政的角度建立了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不仅促进了农村发展,而且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增加了国家的整体实力。经验告诉我们,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城乡融合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最高境界。

  2、坚持自力更生,突出农民主体地位

  韩国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农民自发、自立与自强息息相关,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在今天的韩国在与农民交谈中感到,他们没有丝毫无奈与自卑,相反,充满了作为一名农民的荣耀,处处彰显出创业热情和发展活力;正是这种力量促进了农

  16村生产力发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3、坚持依靠科技,突出产业支撑作用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科技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韩国,农业科技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生物技术、水稻新品种、大棚温室栽培技术、计算机及遥感技术等广泛运用到农业各个领域,不仅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自给率,而且大幅提升了优质率。

  4、坚持先易后难,突出改善农村环境

  韩国新村建设初期,根据农民所需对房屋、道路等设施进行了改造建设,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在广大农村营造了珍爱环境的思想氛围。我国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国家,若干年来城乡之间的发展失衡,使广大农村暴露出太多的薄弱环节。在政府和农民投入有限、农村环境卫生较差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如房前屋后清洁卫生管理、道路修建及整治、房屋改造、恢复植被、禁赌等等,坚持不懈地向前推进,使农村面貌有大的改观,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大的改善。

  5、坚持集约发展,突出创新经营体制

  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韩国农民应对市场的成功经验是组建农协,通过壮大经营实力来提升农民在市场上的谈判地位。农协不仅负责会员的产品销售和农资群购,而且将功能拓展到报刊杂志、旅游观光代理、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为每个会员创造财富、提供服务,农协的作用在会员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强有力的显现出来。我国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根深蒂固,农民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脆弱无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弱势地位。增强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产业把农民集结起来,凝成一个整体,增强产业的竞争实力。

  二、台湾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台湾位于亚热带地区,地狭人稠,土地总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00余万。现有耕地面积1290万亩,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虽然现在台湾已是一个较为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但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和市场,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

  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即由原来的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阶段,再到产业经营和效益农业阶段目前已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1、农业生产的区域特色明显

  台湾属人多地少地区,尤其是高山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3以上,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1/4。从70年代起,台湾积极推出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以县、乡为单位,按不同区域条件,积极鼓励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目前每个县、乡都有具有独特优势的农产品,农业区域化特色十分明显。

  2、农会组织功能齐全且运行规范

  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十分规范的农民组织。根据台湾农会法,农会的主要功能有:

  一是农业推广。包括协助政府执行农业政策,推广优质品种、生产资料和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等。

  二是供销经营。即办理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业务,办理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经营、政府委托的业务经营,设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包括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仓储设施、包装物流、实用农机具等。此外,还兴办农业金融业务,涉及农业存贷款、农业和农民保险等等。

  3、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运用能力较强

  技术改进、品种改良、结构调整、效益提高是台湾现代农业的特征,而这无不得益于台湾农业的科技创新及其应用。目前,在农业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另外,采用航空遥测技术,迅速有效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而准确的信息。用在农业生产上的自动化

  17技术还有农作物受灾预测及遥测、地理资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等;在生物技术方面,以基因工程为基础培育出抗虫白菜、甘蔗、花椰菜、抗病木瓜,以组培方式培育出果树、花卉的种苗,对于动物防疫已完成了“六合一”疫苗的开发和畜产品药物残留检验试剂的研制。

  4、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健全且管理严格

  追求农产品的多样化和高品质是台湾现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为了台湾现代农业的精致化和可持续发展,台湾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视。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农产品安全标准。二是农产品管理部门职责明确,检测体系健全。三是推行农产品质量论证。现在台湾的农业生产者及其经营者的质量意识普遍较强,他们都知道不注重产品质量就会失去市场,就会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因而大多能自觉主动地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和规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5、农产品的食品加工业较为发达

  食品工业是台湾的传统产业,对带动台湾农业发展具有很大作用。近年来,一些食品工业企业正在实施改造,逐步扩大农业经营和加工企业规模,推行共同作业及专业化经营。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即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点,以食品

  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同时建立二级产业、三级产业的发展策略,使产、加、销一体化,通过发展食品加工,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增加附加值,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

  6、农产品运销体系健全且运行高效

  主要形式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设在农会、合作社等之下的产销组织)。批发市场是最主要的形式。花卉、蔬果、肉品、鱼货等鲜活农产品主要通过批发市场来交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各农会下设有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销班,专职负责农产品的收购、分级、包装、运销等各类产后业务,他们都是以区域内的骨干农户牵头,以合伙或股份制形式组建而成,使区域内的农业生产经营完全实现产业化运作,支撑和推动了区域农业的发展。7、休闲农业方兴未艾

  台湾的休闲农业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经营困境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能提供休闲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兼之有农产品生产经营和三产服务业于一体的新兴产业。目前,台湾休闲农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有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的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居民民宿、旅游胜地等几种类型。

  第九讲乡村治理的出路

  ----城乡一体化(以苏州为例)本讲要点

  一、苏州简述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经济总量全省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前列。代管的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和张家港市这四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五位,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并列第一,太仓市排名第四。在香港《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报告中,苏州城市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七(含港澳台),仅次于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台北、广州。

  苏州地理位置优越。东邻上海,濒临东海;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东距上海市区81千米。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

  江的必经之地。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城市。

  二、苏州城乡一体化的特点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经过多年大力创新实践,已呈现出六大鲜明特征。

  1)“三个集中”优化城乡布局。

  18近年苏州市积极推进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优化城镇、工业、农业、居住、生态、水系等规划布局。目前,全市2.1万个自然村已规划调整为2517个农村居民点,75%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56%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33%的农户迁入集中居住点。

  2)“三个置换”探索农民变市民途径。

  苏州在江苏率先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农民将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保障和住房,实行换股、换保、换房进城进镇。2011年苏州市农民藉此实现了身份转变。

  3)“三大合作”富民强村。

  苏州大力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形成了集体经济与农民持续共享资源增值收益的长效机制,创新了苏南模式的共同富裕之路。目前全市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累计达2821家,持股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0%。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七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比重提高到33.2%。苏州农村基本实现了“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村村有物业、年年有分红”。

  4)“三个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苏州市积极创新农业发展载体、农业经营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推进

  “水稻规模化、蔬菜设施化、水产标准化、营销现代化”。目前苏州已建成万亩以上的农业示范园区14个、千亩以上的64个,休闲观光农业基地150多个,昆山市已有91%的耕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劳均达到145亩的水平。苏州还基本形成完善的农业担保体系和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保险体系,累计投保农户289万户次,承保风险54亿元,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苏州还在江苏率先对粮食规模经营户实施收购价外补贴,率先探索了农田基本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

  5)“三大保障”提速城乡社保并轨。

  近年苏州加快农保向城保并轨,农村劳动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8.5%,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达到55.3%,老年农民社会养老补贴覆盖率99.5%。苏州市还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过渡,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人均基金347元,基本实现农民持医保卡就诊看病。农村低保应保尽保,昆山等一些地方已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

  6)“三大举措”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苏州通过统筹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苏州市近年已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00亿元,着力推进示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立了459个市级示范村、19个省级示范村。目前,全市88%的村建有功能配套的社区服务中心,56%的村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90%的村建立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同时,一批新型小城镇活力增强、功能完善,为吸纳农民进镇落户、享有公共服务创造了条件。

  作为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城市,苏州将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求突破;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更加注重产业融合,在经济转型升级上求突破;更加注重富民优先,在农民持续增收上求突破;更加注重社区建设,在城乡管理体制上求突破。

  2012.12.619

篇三:乡村治理学到什么

  

  《法律与乡村治理》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学时

  32学分

  适用对象

  法律与乡村治理

  LawandRuralGovernance

  授课学时

  432实验学时

  预修课程

  全校本科生

  负责人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0B0480180通识课

  实践学时

  无

  陈柏峰

  0《法律与乡村治理》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农村,包括法律、社会、历史、政治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课程教学以当前法律与乡村治理问题为基础,其主要工作是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多学科解析,进而让学生对乡村治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方位有很好的理解。这使得《法律与乡村治理》课程有着不同于课程简介

  具体学科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它超越学科,从社会整体来看待问题,在专业学习中引入实证调查研究方法和整体思维方式。课程明确将三农问题放到社会整体中看待,打破了以往各门学科间严格的界限。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方法分析具体社会问题,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法律与乡村治理》课程可以通过整体问题的把握来弥补专业学习之不足,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拟以中国农村、农民、农业的基本问题和城乡关系为基础、素材和媒介,将多学科知识与具体的乡村治理问题联系起来,以生动活泼的互动教学,引导学生展开对乡村治理问题乃至中国社会的探索,对知识进行应用、反思和讨论,并教会学生用专业方法进行社会问题研究的技能。

  具体教学任务有:①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问题。包括研究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这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前提。②农村社会结构问题。农村经济结构、阶级与阶层结构、人口结构、职业结构、群体结构、家庭结构等是构成农村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③具体三农制度。

  农村社会的各种制度及其影响,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农业科技推广制度、乡村治理体制等。④城乡关系。包括城乡文化传递的条件与方式,城乡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机制。⑤农民生活方式。包括农民的生活价值、意义和生活方式,以及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位置。⑥农村法律社会问题。诸如选举、环境、人口、教育、贫困、犯罪、医疗等问题,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提出改革方案。⑦对农村社会变迁的研究。包括变迁过程和发展趋势,导致和制约变迁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农村发展的目标模式和农村现代化等。

  三、学时分配

  在16个教学周的情况下,按每周2学时安排。以下教学课时分配按16周正常教学情况设计,教学进度误差为1周。

  教学课时分配

  周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合计

  教学内容

  导论

  法治时代的乡村治理

  第一讲

  中国乡村研究的历史

  第二讲

  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背景

  第三讲

  乡村治理的人口与资源背景

  第四讲

  乡村中国的图景

  第五讲

  乡村治理的逻辑

  第六讲

  乡村治理的法律和制度

  第七讲

  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教学形式及课时分配

  讲课

  4444444432实验

  实践

  课时合计

  324444444432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导论

  法治时代的中国乡村治理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本课程的意义,理解法治时代的中国乡村治理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基本问题。

  本章主要内容:传统中国农村的理想类型;法治时代的治理;中国乡村治理的国情意识;法治与乡村治理的融洽的学科性质。

  1,传统中国农村的理想类型

  中国农业文明的特点

  传统中国农民的价值体系与行为逻辑

  传统中国的村庄秩序

  2,法治时代的治理

  3,中国乡村治理的国情意识

  4,法治与乡村治理的融洽

  本章重难点:法治时代的乡村治理;传统中国农村的理想类型。

  本章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任一版本。

  2.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本章思考题:

  1.《乡土中国》中呈现了何种中国农村的力量类型?

  2.贺雪峰等学者呈现了何种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况?

  第一讲

  中国乡村研究的历史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乡村研究的历史,理解不同代学者所作出的努力,理解其努力与时代任务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建国前的乡村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研究;华中乡土派当前的乡村研究。

  一,建国前的中国农村社会学。

  1,中国农村调查,李景汉是代表人物。

  2,乡村建设派,梁漱溟是代表人物。

  3,马克思主义,陈翰笙是代表人物。注重土地制度。土地利益的分配问题。

  4,社会学本土化派。吴文藻,费孝通是代表人物。魁阁的故事。重点讲费孝通的思考。【三点,一是《江村经济》注意到农村手工业对于农民维持生存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联系到我们在英山的发现。二是类型研究,由江村到云南三村,再到更多的村。三是《乡土中国》,为中国传统社会提供了最完整的一副图景。】

  5,比较社会调查和社会学调查。

  6,为什么要社会学本土化【这是各派的共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共产党人的深刻教训。社会科学要干什么?

  7,如何继承中国社会学的传统。社会学研究自己的问题,为中国未来找出

  路。这是所有各派的共性。

  二,1980年代恢复社会学后,农村社会学的发展。

  1,引进西方社会科学成当务之急。

  2,开展社会调查。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发展乡镇企业。但一直类似建国前的社会调查,而非社会学调查。

  3,恢复中国社会学后,新的社会科学引进与中国经验问题。【海外中国农村研究,有三种关于研究单位的范式,宗族,村庄,市场。在中国做海外中国研究。】

  4,中国经验与西方意识形态的结合。小岗村神话,及其在中国学界、政策届和普通人的思维中形成的定势。

  5,为什么强调微观社区研究,如何进行中国经验研究。

  6,当前农村社会学存在的问题。一是抄袭无创新,相对于一般社会学来讲,无理论创新;相对于农村实践来讲,隔靴捎痒。农村社会学应该是什么?应该是在充分吸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一套概念体系,来向关心中国农村的人,来向制定农村政策的人,提供一套认识农村社会内在的深刻逻辑的体系。

  今天的中国农村社会学,乃至中国社会学,要么技术化了,成为一些碎片,而不能理解中国整体;要么西方化了,学术目标不是理解中国,而是指向西方。

  关键是理论不接触实际。

  三,我们的研究进路

  村民自治——村治——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农村政策基础研究——乡村治理的价值基础——中国农村社会学

  四,小结。

  本章重难点:费孝通等魁阁学人的乡村研究;华中乡土派的乡村研究。

  本章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云南三村》,任一版本。

  2.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本章思考题:

  1.魁阁学派研究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华中乡土派乡村研究的具体追求是怎样的?

  3.如何理解海外中国研究对当前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讲

  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背景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和时代背景,理解中国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背景和任务。

  本章主要内容:中国城市化的历史与现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意义;如何组织农民。

  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观点:解决三农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城市化和市场化。

  问题:中国城市化的历史与现实。如何计算城市人口。

  国际空间。

  工业化快于城市化,及原因。

  资源基础。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环境。

  预计未来。

  2,观点:没有九亿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为什么?

  问题:九亿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

  农民构成现代化的支持力量还是反对力量。能否成为稳定器和蓄水池。农民需要从现代化中获得好处。

  3,观点:建设新农村,以发展生产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

  问题:农民增收的空间在哪里?9亿农民,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前提下,微观有效的办法:调整产业结构,外出务工和招商引资,都是宏观无效的办法。

  4,观点: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将农民组织起来。

  问题:如何组织。

  5、讨论:能否及如何将农村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问题:如何计算农民的利益。经济,社会,文化,由经济收入到福利。

  可以看看分别从三方面计算的农民利益得失。

  6,讨论:新农村建设,目标如何定。

  7、为什么要研究农村,及为什么要研究农村社会学。同时讲一讲农村研究的前途和读书的要求。

  本章重难点: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本章参考文献: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任一版本。

  2.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本章思考题:

  1.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能否及如何将农村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第三讲

  乡村治理的人口与资源背景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农村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解中国乡村治理的人口和资源背景、空间及约束。

  本章主要内容: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新中国的耕地制度;古今中国

  的人地关系;小农经济及其未来。

  Ⅰ、中国历史上的人口

  综观四千年来我国人口变迁的大势,在头二千年全国人口徘徊于一千到二千万人之间。

  从汉代起人口最高达五千九百余万。

  但每值分裂战乱期间,人口又大量减少。

  十七世纪清初人口仍徘徊于七千至八千万之间.十八世纪中期我国人口第一次超过一亿。

  十八世纪末期迅速增加到三亿。

  二十世纪初期又升高到四亿,自此至今才八十年,人口又增加到十亿。人口基数越大,增加也越快。

  全国人口分布大势,在秦以前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从汉代起逐渐向长江以南发展;明、清两代,珠江流域、东北地区与西北地区,人口才大量增加,这是长期的发展过程。

  △

  人口增减的原因:生育率与死亡率。

  △

  为什么北宋之前以5000万人口作为上下波动的基础,而北宋以后却沿着斜线波动。(中国人口南迁。我们在安徽皖南调查,皖南大多数是在北宋和南宋期间迁移过来的。全球化,从南美引进农作物,尤其是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查相关资料)

  △

  和平时代人口缓慢增长,但和平时间一长,缓慢增长的人口数量也会极大,土地养不活那么多人口,就会通过战争、瘟疫等天灾人祸的自然规律来强制平衡人地矛盾。土地承载最高人口数量。

  △

  为什么天灾人祸会引起人口的严重死亡。

  天灾人祸→田地荒芜,粮食生产急剧减少→不得不杀死耕牛,吃掉种籽→导致生产力的大幅度下降,粮食生产能力更加不足→人相食,饿殍遍野→瘟疫流行→大规模人口死亡。中国历史上有好几次因天灾人祸死亡一半以上人口的例子。

  △

  在传统社会,有几个相对可以减少人口死亡严重性的机制,一是交通不便,战争、瘟疫乃至灾荒,往往是局部性的。当某一地区因为天灾人祸引起人口大量死亡,便可以通过人口迁移来补偿人口。比如湖广填四川,山西向华北平原移民,(洪洞县大槐树,解手的传说)。二是相对人口压力小,自然未被广泛开垦,诸如森林、湖泊,都有可以维持生命的动植物可以采摘和狩猎。

  △1959年—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原因:天灾、人祸。

  后果:死亡上千万人口。估计不同及其原因。

  解释。两种不同的解释。两种解释背后的现实涵义。对于失败,一种人认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探索,一种人认为只要探索必有失败。问题在于中国要不要有探索自己发展道路并敢于付出代价的权力。

  大跃进指什么,谁最先提出,有否合理性。

  为什么1978年大旱比1959—1963年三年更严重,却没有大幅度减产:水利已经建设好,只有一年,国民经济已经有了应对能力等等。

  △

  如何理解刘豪兴《农村社会学》78页的逻辑。

  △

  错批一个人,多生三亿人?全世界人口的增长率。计划生育如何有效?

  Ⅱ、耕地

  △

  中国耕地总数。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园地面积为1.50亿亩,林地为34.14亿亩,牧草地为39.91亿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61亿亩,交通用地0.82亿亩;

  其余为水域和未利用土地。

  我国现有耕地质量不高,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有0.91亿亩,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只占40%,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9%。

  我国用世界7.2%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我国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其中可开发为耕地的约1亿亩,且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地区。但通过土地整理可增加耕地达0.8-1.1亿亩;工矿废弃地可增加耕地0.14亿亩。

  人口的相对过剩和土地资源的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地矛盾突出。

  然而,我国耕地面积还在减少,1999年度,全年耕地面积净减654.9万亩,比1998年耕地净减少数增加了262.9万亩。

  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将在于对占耕地面积79%的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灌溉面积就是一个最有效的可持续方式。今天就是依靠40%的灌溉耕地,提供中国70%的粮食。同时在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基础上,可以实现对西部地区闲置土地的有效开发使用,增加耕地的后备资源。

  △

  中国耕地面积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目前,中国耕地面积只有国土的十分之一。

  与之比较,印度耕地占国土的55%,人均耕地是中国的2倍。

  美国耕地虽只占国土的20%,但人均耕地是中国的9倍。

  中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最大的压力,就是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

  中国同美国、印度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在耕地面积小于美国、印度的条件下,中国的粮食产量却位居世界第一,粮食单产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

  由于中国的人口数量几乎相当于美国的5倍,人均粮食占有量却不足美国的四分之一。

  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是中国的一倍以上。

  印度。比中国人均多一倍。粮食产量人均却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二。

  印度贫困人口为3.2亿,而我国仅为3000多万。

  中印比较:中印两国粮食产量十分悬殊,据国家统计局及其引用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即使是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比较低时也相当于印度的近两倍。我国为4.307亿吨,印度为2.49亿吨。

  拉丁美洲。25亩以下为无地农民。

  △

  为什么发达国家大幅度补贴农产品的一个解释:压低农产品的价格,从而加大初级产品的竞争,打压发展中国字唯一可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保持发达国家在高端的垄断利润。台湾休耕一亩,补贴2万台币。

  △

  农业学大寨在学什么。修梯田是有利于水土保持还是相反?

  Ⅲ、新中国的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的含义:

  1,人地关系中的粮食问题

  2,人地关系中的资源与消费主义。

  3,人地关系中的中国国际处境,谁边缘化谁。

  1,人地关系中的粮食问题

  △1949年总人口5.4亿,约占世界人口听1/4,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为129533万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

  “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背后的含义。

  1,在传统农业时代,农民的年收获量都很少,在糊口之外少有剩余,与此相对应的必然后果是抵御饥荒的能力不足,而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又特别剧烈,在传统农业时期,中国的水旱灾害带来的损失,是随着人口增长而逐步加重的。

  2,明清以降,人口和土地的紧张关系与日俱增,粮食生产不足对人们生命的威胁日益沉重,水旱蝗灾带来的生命财产代价急剧攀升。

  在传统农业已经实现精耕细作的基础之上,再增加劳动投入,粮食的边际增产潜力有限,粮食的进一步增产,将依赖农业抗旱除涝条件的改善,以及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并这样的基础上去提高土地复种指数,这只有在完成工业化或者集体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3,在人口与粮食产量关系上看,新中国粮食大约增加了两倍,增长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解放到197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粮食增长主要是依靠基本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从1970年代中期至今为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粮食增长主要依靠化肥投入增加。

  建国后中国人口增长的高峰时期,正好是工业革命没有完成、工业对农业支持不足的时期,粮食增长主要依靠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和抗旱除涝方面的进步。

  197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工业革命告一段落,引进的13套大化肥装置也陆续投入生产,能够给农业提供大量农药和化肥。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得益于工业进步帮助而增长的势头处于下降状态,同时原来取得抗旱除涝成就也在倒退之中,粮食产量长期在4-5亿吨之间波动。

  4,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在1970年代取得实质性成效,妇女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18降低到1980年的2.3,今天已经降低到更替水平(2.1)以下,由于人口年龄构成轻,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的惯性增长,在结束惯性增长之前我国总人还口将继续上升,根据不同专家的估计,中国人口最高数量将达到14.8亿――16亿。如果考虑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不低于400公斤,那么,中国最终粮食年产量需要达到7亿吨或者更多,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如果说要改变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增加肉蛋奶的供应向西方国家靠近,那么就要增加粮食转化的比例,人均的粮食消费数量还要大量增加。

  5,今天中国的农业要在仅仅占世界7%耕地、6%的可更新淡水资源的资源条件下,给占世界22%人口提供粮棉油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供应,我们都知道“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一定要发挥作用的,在中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要保证中国人均粮食占有水平达到世界平均数,就要求单位面积上的产出达到世界平均数量的三倍以上,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必然要起作用的结果,就是中国粮食的生产成本必定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今天已经取得了人均粮食略高于世界平均数的成绩,在这个成绩的背后,意味着中国农民要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大大超出世界平均数量三倍的劳动、技术、化肥等,才能取得这样的成果。

  中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土地灌溉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比例、单位面积的化肥投入量高出美国一倍以上,都是适应土地报酬递减的现实而作出的对应措施。在中国人口还将继续增长要求更多粮食的情况下,中国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还要求进一步上升,中国农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还要进一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或者单位粮食的生产成本与世界市场成本落差还要进一步扩大,这都是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必然要起作用的结果。

  6,在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方面,我们今天看到的情况是:A,农民已经选择了一个劳动投入的均衡点,拒绝在均衡点之外继续增加劳动投入;B,由于农业集体经济的瓦解,中低产田改造工作已经停止了20多年;C,在单位面积上的化肥投入数量,其帮助农业增产的潜力已经释放殆尽,已经转入对土地负面影响急剧上升的阶段;D,技术投入与市场价格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现象,随着集体经济的瓦解,也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效急剧下降;E,由于保护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和城市发展被占用的耕地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之中,耕地数量一直处在减少之中。

  从投入要素方面看中国粮食生产,其前景是值得忧虑的。

  7,1949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仅210公斤,解放前有80%的人口长期处于饥饿状态。1978年达到317公斤,人均增长51%,而且这个增加是在人口大幅度增加,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通过改善基本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的。

  今天中国的人口增长势头还在继续,但是工业特别是化肥对农业的支持作用已经接近极限,化肥使用的急剧增长,是最近20年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1998年比1978年化肥使用量增加了362%,而同期粮食总产量仅增长70%,化肥大量使用已经构成一个环境问题。

  2,人地关系中的资源与消费主义。

  1950-1960年代是世界石油大发现时期,探明储量从104亿吨增加到720亿吨,增加6倍,1994年末达到1428亿吨,已经少于1986年趋于下滑。

  1940年世界石油产量达到2.6亿吨,1960年达到10亿吨,1969年突破20亿吨,1978年突破30亿吨,目前每年产量稳定在30亿吨以上。

  目前世界平均石油采储比为44年,天然气为65年,中东采储比最高为97年,但是世界其他地区的采储比平均不足20年,美、英、加均不足10年。

  目前在技术上,还看不到足以替代汽油的汽车用能源,无论是燃料电池还是酒精替代,与今天的廉价石油相比,都有巨大的经济成本差距和可供数量差距。

  因此作为现代消费主义的标志的汽车产业,极其有可能在50年之内发生崩溃,西方的大房子、郊区化和消费主义将无法维持,根据经济学里的“乘数理论”,世界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因此陷入螺旋下降。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是一个“木柴时代”,18世纪产业革命之后,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在1870年代,煤炭约占世界能源消费的24%,此后电力开始进入社会各领域,蒸汽机和火电站的迅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剧增,到20世纪初煤炭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95%,称为“煤炭时代”,完成了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一次重大变革。直到1950年代末期,煤炭仍然占能源消费的1/2以上。20世纪初内燃机问世,汽车飞机制造业的兴起,各工业部门广泛采用石油为燃料的动力装置,1960年代初期石油(气)的消费量超过煤炭,世界进入“石油时代”。

  石油与煤炭相比,按照单位发热量计算,其成本不到煤炭的1/3,而且石油产品燃烧的残留物少(0.05%),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燃烧条件好单位热量高。在开采成本、运输和供应价格、后处理成本等多个方面,都是低成本的优质燃料。战后的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廉价石油基础之上的“石油繁荣”。今天作为西方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标志性产品——私人汽车就是与石油繁荣紧密联系的,如果没有廉价稳定的石油供应,就没有今天西方的富裕和发达。1995年,在美国人均消费支出中,交通方面的支出为6016美元,接近占20%,考虑大房子和汽车的关系,汽车对美国个人消费的实际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汽车就没有美国人均32000美元的富裕。如果汽车从美国个人消费中消失,美国的富裕和发达将无法维持。

  目前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正是由一个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支撑着一个消费主义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是非常激烈的,而且是没有解

  决方案的。在消费主义视野里的无限增长战略,在有效突破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之前,是没有希望继续下去的。这样的增长模式有可能在50年之内,引发世界经济的崩溃式的下降。

  3,人地关系中的中国国际处境,谁边缘化谁。

  中国的第三世界地位,决定了中国必须在经济上采取守势,才能够实现本民族的最大发展利益。经济守势意味着三个方面的涵义:保护中国工业和技术装备能力的成长;保护中国有限资源不会过分流出;保护环境和生态空间不被发达国家转嫁负担。最终的结果是要保护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不被边缘化能够获得基本的“丰衣足食”的机会,为民众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好长远安排。

  Ⅳ、中国将长期保持小农经济的格局,这是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所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

  温铁军称之为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无法建立起一个现代的制度体系,包括民主、法治、无罪推定等。

  △

  绝对过剩劳动力情况下,农民的出路问题,及为什么要强调除经济以外的社会、文化福利。为什么要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农民福利的增进。

  △

  中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全世界的土地,由农转为工业用地,都不是自由的。

  △

  由此可以分析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地制度。

  △

  讲一下《物权法》关于承包经营权的规定。要害是弱化集体村社的权力,将农民作为原子化的个人来对待。但在现代性制度并无实践条件时,原子化个人会带来农民福利的严重净损失。

  孙志刚案与广州的治安问题。

  京山佘祥林杀人案。

  提议审讯时录相。

  纽约与武汉警力对比。

  苏力称之为熟人社会的法律制度。

  熟人社会的调解。

  本章重难点:中国人口问题的历史;人地关系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本章参考文献: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2.黄宗智:《中国的隐形农业革命》,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本章思考题:

  1.中国历史上,天灾为何会导致人口锐减?

  112.如何理解1959-1961年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

  3.人地关系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第四讲

  乡村中国的图景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农村当下的实际状况,从多个方面理解中国乡村的现况。

  本章主要内容:农民的价值与意义;小农行为的变化;家庭结构与家庭伦理;农村社区、农村家族组织;乡土逻辑

  之前叫做“巨变的乡土中国”,只是感到乡土中国在变,问题意识有了,方向并不明确。现在则慢慢感到有了一个图景,可以看到中国农村的地平线了。以前我们说,华中乡土派最根本的特点是“厚重经验基础上的写作”,这是一个方法和方向,现在则慢慢有了内容,有了图景,这一点十分重要。

  这个图景,因为我们近年来对家庭、伦理和价值的关注,而使我们的农村研究,由村民自治、到乡村治理,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到家庭基础,到价值基础,走了几个大圈,终于有点看到边了。

  如何将乡村中国的图景描写出来,十分重要。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农民的价值与意义。本体性价值。宗教。传宗接代。祖荫下。

  2,小农行为的变化,小农经济,小农兼业行为。打工经济。面子,人情,生存经济与致富经济。社会性价值。消费行为。

  3,家庭结构与家庭伦理。代际关系。婚姻,光棍。

  4,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公私观念。

  5,乡土逻辑。混混,秩序,公共品供给。钉子户。

  农民与农村家庭

  农民的价值与意义系统及其变迁

  小农行为及其变迁

  农村家庭结构、家庭伦理及其变迁

  农村社区

  农村家族组织、村庄社区

  社会分层与集体记忆

  熟人社会、乡土逻辑及其变迁

  建筑在以上乡村社会内部变化基础上的政策和制度状况。

  1,村民自治

  2,土地制度

  3,一事一议,税费改革,124,农民负担

  本章重难点:中国家庭结构的区域差异;农民的价值问题;乡土逻辑;小农行为模式的变化。

  本章参考文献:

  1.许烺光:《祖荫下》,任一版本。

  2.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杨华:《绵延之维》,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陈柏峰:《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本章思考题:

  1.为何说当前乡村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2.如何理解小农“过密化”生产模式的变化?

  3.如何乡土逻辑变迁的意涵?

  第五讲,乡村治理的逻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中国农村当下治理的实际状况,理解中国农村治理的逻辑,及其区域差异的逻辑。

  本章主要内容:乡村治理的逻辑;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人民公社制度

  一,第四讲内容的回顾。(第一节课)

  1,费孝通的四个层次的乡土中国。

  2,乡村中国的图景。个人意义,小农,家庭,社会结构,乡土逻辑。

  3,重点再谈谈乡土逻辑。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不走极端,不认死理,认人,合情合理,中庸平和,见好就收。中国今天的乡土逻辑已经被侵蚀。原因就是巨变的图景。

  4,建筑在这个乡村中国基础上的各种制度。比如公共品供给制度,比如国家不能退出农村的制度(俞江,张鸣,秦晖等历史学者的错误),农民负担制度,村民自治制度。

  5,人地关系的国情和乡村中国的国情。理解事实的逻辑,不能用概念来把握这个世界,若如此,事情就麻烦了。【要引申,目前很多这样的呆子】

  6,读书要干什么?不是结论,不是知识,而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为将来深入思考问题作准备。要防止成为纸上谈兵的马谡。

  二,本讲的展开。(第二三节课)

  1,问题:为什么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会有盛世清明的景象,转化为“农民什么都不缺,就缺陈胜吴广”?10多年时间,而传统社会,一个

  13朝代往往可以延续2-300年。

  2,具体展开80年代的乡村治理逻辑,乡村利益共同体的例子。

  3,如何一步一步由治到乱的。

  4,为什么不得不取消农业税。我们调查时,都极为悲观。没有想到可以取消农业税。

  5,设想一下,放在1949年,1969年,我们有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6,建国前的数十年(晚清,北洋,民国)。

  7,人民公社如何解决问题。

  8,人民公社不仅提取了资源用于现代性事业的开展,而且,其内部的工分制,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具有极大的组织起劳动力的意义。苏联情况就很不同。人少地多。

  9,公共品,教育,医疗,文艺,都是在没有外力支持下,通过农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获得极大改善。

  10,人民公社的问题。抓革命促生产,狠斗私字一闪念。阶级斗争。

  11,20多年时间,中国农村为国家提供了基础的条件,讲工业化的过程。

  三,本讲的深化。反右与知识分子的命运。同情地理解历史。

  四,阶级出生与阶级立场。对知识分子的反感。(第四节课)

  本章重难点:人民公社制度;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本章参考文献:

  1.贺雪峰:《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吴毅:《小镇喧嚣》,三联书店,2007年版。

  3.欧阳静:《策略主义——桔镇的运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本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民公社的历史意义及其失败?

  2.如何理解当前乡村治理的逻辑?

  3.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意味着什么?

  第六讲

  乡村治理的法律和制度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中国乡村治理的法律和制度,进一步理解乡村治理的逻辑,理解法律和制度在其中的作用。

  本章主要内容:乡村治理的逻辑;乡村治理的法律和制度的意义;土地制度;村民自治制度

  三个基本制度。

  一,土地制度

  141,土地承包责任制。按劳力和人口分地。村组具有所有权,村民具有土地使用权。1982年,15年不变。

  2,1997年前后,土地二轮承包,中央强调30年不变。其中学界很多人因为担心集体侵犯农民的土地权利,而主张给农民更多土地的权力。

  3,贵州50年不变的试点。毛刚强的例子。土地占有极不平衡,公共品建设成为问题。

  4,荆门农村土地调整的例子,一个多月的土地调整,最后因为一个妇女要自杀,而没有办法调整。

  5,全国不同地区土地调整的差异。河南【县乡希望调整,从而为集体获得治理资源,通过调地,来重新分摊农民负担,并拿出新的机动地调整产业结构,比如种韭菜,而多年不收税费】,湖南【强大的地方性规范】,江西,湖北,陕西。

  6,调查中发现,凡是有公共土地(集体机动地)的农村,治理的就比较好。陕西武功县新庄村特别典型。

  7,三种不同的农民土地问题。【有人在土地问题上高度道德化,但可能是不真正种地的农村比较富裕的要移出农村的农民,要那些比较穷的真正种地的农民,交一次地租】

  二,村民自治制度

  1,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选举能否选出村民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3,乡村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压力型体制下的关系,】

  4,两委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江西,权力结构的模化;湖北,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华北,两个一把手之间的关系】

  5,关键问题是,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如果村集体没有任何资源,选举有什么用处。

  6,为什么选出的村干部会变坏。下面我们会讲这个问题。

  7,有趣的是,关于户代表与个人代表的激烈争议。背后说明了什么。

  三,农民负担制度,1,四个部分,一是农业税,二是三提五统,三是共同生产费,四是各种集资。

  2,农业税一直比较稳定,皇粮国税,农民知道不交会犯法,都愿意交。河南老农说,取消农业税,谁来养活解放军?看看,农民的素质多高。传统时代,皇粮国税,占当时GDP的1%左右,比较低,又有强大的皇粮国税意识,加之地主经济,使得收税相对并不很难。

  3,三提五统,5%的政策警戒线,农民收入的统计问题。

  4,共同生产费,用于水利、机耕道路、环境卫生等农村公共品建设的支出。

  5,集资。集资好不好?人民教育人民办,人民公路人民修,人民电力人民建,人民铁路人民建,建好某某为人民。

  通过集资,发展教育,发展医疗,发展文化,发展公路,等等。

  集资好不好?好。办成了很多过去办不成的事情,从而提高了农村的公共品供给能力。

  集资还可以为招商引资提供环境,最后招来商业,发展经济,提高税收,从

  15而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

  一个好的乡镇干部,因为善于利用集资,而增加农民收入,而发展地方经济,从而得到上级提拔。

  从而创造出了政绩。

  地方干部就可能为创造政绩,而集资,就可能为了面子工程而集资。农民出了钱,却没有得到好处。农民不满增加了。

  地方干部还可能为了获得个人的利益,比如得到工程回扣,而集资。

  6,农民负担与乡镇财政支出的关系问题。

  如果县乡不能从农民哪里顺利提取资源,县乡就无法发出教师的工资,就无法让政府正常运转。县乡一把手就得下台,掉乌纱帽。这是硬任务。

  集资则相对是软一点的任务。

  让基本制度运转起来。

  一,1980年代以来,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症结。

  1,1980年代初,国家退出农村,向农民收的税费很少,同时因为粮食的增产,粮价的上涨,农民得到好处。国家可以顺利从农民那里收到税费。

  2,好景不长。到1980年代后期,农业发展出现问题,农民增收从此成为几乎所有中央文件的关键词。

  3,恰在这时,国家又还希望农民再为中国现代化的更快发展做点贡献,就是压力型体制下,向农民大规模集资,发展地方事业。

  4,1994年分税制,使得地方必须从农民哪里收到税费,否则就不能完成财政任务,这是任何政府都必须完成的任务。

  5,农民比较穷,不愿交,县乡又要向农民收税,县乡却实际上很难直接与农民大交道。

  6,县乡几乎是必然利用村干部。村干部是农村熟人社会的一员,具有向农民收税费的地理优势。但正因为村干部是村庄的一员,除非得到好处,他们不愿意得罪本村农民。

  7,县乡就为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就要对村干部软硬兼施。软,主要是给好处,回扣,人情,关系,喝酒,等等。硬,批评,出丑,撤换,等等。

  8,村干部,面对村民和乡镇,很快就偏向了乡镇。村干部为县乡收取税费,又得到好处,村民都可以看见。村民就越是不愿交纳税费。

  9,软弱的村干部就退出历史舞台,狠人上台,恶人治村。

  10,乡村治理陷入恶性循环。

  11,农民什么都不缺,就缺陈胜吴广的话就出来了。

  12,为什么在短短10多年时间,农村就会由治到乱?

  二,建国前的数十年。

  三,人民公社解决了这个问题。

  四,当前的问题。

  本章重难点:土地制度;村民自治制度。

  本章参考文献:

  161.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董磊明:《宋村的调解》,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任一版本。

  本章思考题:

  1.中国农村到底需要何种土地制度?

  2.如何理解当前水利状况与土地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3.乡村治理中法律处于何种方位?

  第七讲: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中国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进一步理解乡村治理的逻辑。

  本章主要内容:乡村治理的逻辑;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农民公私观念;认同与行动单位

  一,对第一讲的回顾。

  1,人民公社的作用。

  2,反右,为什么阶级成分被确定下来,及推荐上大学。以及文革的起源。【“聪明委员与无龄现象”】。

  3,土地制度,不同类型的土地,及其制度。刘守英,秦晖,最近几年出现的说中共搞土改搞错了的声音。

  4,如何对待历史,如何同情地理解历史。要是否定了历史,我们就没有了过去,没有过去,也就没有了将来,没有了预期,没有了信心,也就必然不可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二,熟人社会的治理。

  讲贵州熟人社会,村干部扩大人情圈的策略。贵州被我们成为中部农村。什么叫做中部农村,什么叫做南方农村,什么叫北方农村。不同地区,村干部治理村庄的策略,国家深入社会的策略,都是不同的。

  三,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的视角看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什么叫做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

  1,举例来说,宗族,小亲族,户族,都是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

  2,可以从兄弟关系是什么讲起。

  3,看看宗族,看看从家到族。

  4,看看小亲族。

  5,我们问题意识的源起:关中的户族,红白事的激烈竞争。小井村的“我们庄”,为什么当组长,及五选三,坚决不当,不得不当,克服家庭困难也要当。

  16,注意理解我们。回到兄弟关系,回到一笔写不出两个“贺”字。这是我们的下意思,理所当然,不用思考的问题,是我们所思所为的预设与前提。

  7,回到家长,回到非个人利益的计算,非而是整体利益的计算。

  四,再论公与私

  1,私:自己人的认同,我们感,私,自己的,家庭,等等,内部都是私,都是不用太明确计算的,都是强调责任与义务多于权利,是个人的归宿,精神归宿,本体性价值所在。

  2,公:自己人以外,我们以外,家庭以外,等等,都是公的,都是需要明确计算的,是权利多余责任和义务的。是个人表演的舞台,是社会性价值实现的地方。

  3,中国一直是私字很严重的,因此要斗私批修,要大公无私,要公而忘私,要狠斗私字一闪念,。

  4,公私又是相对的。差序格局。我们其实都是认为私是自然的,是人之本能,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5,为什么安徽不能发展的悖论,因为鼓励落后,人的本能不需要鼓励就行的。【关于小岗】

  6,因为要建设超越个人之私乃至家族之私的民族国家,我们就必须“斗私批修”,就必须“公而忘私”,就要求学习雷锋。【关于学习雷锋】

  7,孙中山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沙子是一个又一个宗族,村庄,不打破这些小的私的围子,中国的民族国家就无法建设,现代的国家认同就无法建立。土改、男女平等,打破族权,都有助于“立公”,建立现代的国家认同。【关于不破不立;关于砸乱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关于破坏传统文化等等】

  五,传统时代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及其解体。

  1,信息熟人社会,及乡土逻辑基础上的熟人社会。

  2,为什么要产生宗族,或者村庄,与中国农村需要低成本的公共品有关。中国农业文明的特点,精耕细作,季风气候,人口密集,农业而非牧业,“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农业本身的脆弱新,合作起来力量大,生产条件差,需要合作,那是可没有打米机、织布机、缝纫机、抽水机等等。

  3,从分家开始,由家到族的过程:个人,家庭,兄弟堂兄弟,五服,亚级房支,房支,宗族,村庄,村外。宗族的成长过程。

  4,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双重认同与行动单位。家,宗族。这是两根实线,其余是虚线,被压抑着。

  5,软规范与硬规范。地方性知识。

  6,现代性的进入,及认同与行动单位的瓦解。

  7,北方的小亲族化,南方的宗族,中部的原子化。

  六,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与乡村治理

  1,自上而下的政策、法律、制度与农村社会结构的接触。中国农村是非均衡的,政策不能一刀切。问题是,究竟是什么样的非均衡,到底应该如何切。

  2,各种差异:农民上访;村两委关系;村级债务;计划生育;村庄建房竞争;水利【小井的大塘和荆门的打井】

  3,小结。

  1七,课题小结。

  回到第一次课程讲到的两个问题:一是理解中国,认识中国国情,不要仅仅是做愤青。要同情地理解历史,要深入地思考中国的问题。

  二是为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提供经验的基础。理论很重要,但是理论很容易使人过于自信,过于狂热,过于盲目。尽信书不如无书。读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答案,而是为了训练思维。而训练思维之后,再通过大量经验研究,获得经验质感,从而推动社会科学本土化。经验的重要,为什么要提倡“田野的灵感”。

  本章重难点:认同与行动单位;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本章参考文献:

  1.贺雪峰:《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陈柏峰:《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本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认同与行动单位?

  2.不同类型的熟人社会的人情为何不同?

  3.如何理解不同类型的村庄治理现状差异?

  五、实验、实践内容

  (一)实验教学

  项目名称:民主决策实验

  实验要求:在法学实验中心组织一次民主决策模拟实验,了解民主决策过程。

  (二)实践教学

  项目名称:执法或者治理案例(社会法律现实问题)

  实践要求: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分析和解释乡村治理过程。

  六、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查。

  1七、推荐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1.韩明谟:《农村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ISBN:7301046138。

  2.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ISBN:9787010071060。

  3.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ISBN:9787301227213。

  大纲编写人:陈柏峰

  大纲审定人:刘

  焯

  教研室主任:周其明

  教

  学

  院长:肖志远

  制定日期:二〇一七年六月

  20

篇四:乡村治理学到什么

  

  《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学习的思考心得(参考范文两篇)范文16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认真学习后,深刻领会到以下重要精神。

  1.明确提出了党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和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特征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内容和基础,乡村治理核心是治理制度,治理制度核心是党的领导。文件提出的乡村治理制度可以概括为: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2.明确了党组织统领其他农村其他社会组织的组织体系。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村党组织全面领导村民委员会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文件明确提出了村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

篇五:乡村治理学到什么

  

  精品文章

  《干部学习讲稿:城乡一体化中的乡村治理(上)》

  干部学习讲稿:城乡一体化中的乡村治理(上)王晓莉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们今天的讲题是城乡一体化中的乡村治理。今天这节课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首先是概念界定,二是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接下来是关于当前乡村治理在新时期当中的新形势,第四部分作一些国际比较,最后一部分是对策和建议。

  一、乡村治理的概念界定

  首先来看一下概念。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以增进公众的利益。“治理”与“管理”从词面上看似乎差别并不大,但其实际含义却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治理与管理的最基本区别是,治理虽然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不一定是政府机关;而管理的权威则必须是政府。管理的主体一定是官方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官方机构,也可以是民间机构,还可以是官方机构和民间机构的合作。所以,治理是一个比管理更宽泛的概念。

  其次,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一样。政府管理的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的是,治理则是一个上下左右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确立认同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治理。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善

  精品文章

  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之间的最佳状态。根据俞可平等的研究,善治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10个方面:合法性、法治、透明性、公民参与、责任性、回应性、效率、稳定、公正和廉洁。

  治理和善治理论打破了在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两分法传统思维方式,即市场与计划、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它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两者的合作过程;它力图发展起一套管理公共事务的全新技术;它强调管理就是合作;它认为政府不是合法权力的唯一来源,公民社会也同样是合法权力的来源,等等。

  接下来看乡村治理这个概念。乡村治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既有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又有村民社会的自治;既有法定的制度,又有村规民约;既有国家的介入,又有确立认同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治理。乡村治理按照上面讲的治理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而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一个对于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合作管理。根据这个理解,在乡村治。

  氏乡约》第四条患难相恤指出,患难之事,一曰水火,二曰盗贼,三曰疾病,四曰死伤,五曰孤弱,六曰诬枉,七曰贫乏。也就是《乡约》要求同约当中的人有上面七种困难的时候,大家要患难相恤,同舟共济,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度困厄。可见,这个就是以社会教化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和谐的场域,进而保持社区共同体可

  精品文章

  持续的发展。《乡约》的具体组织如下:“每月一会,具食;每季一会,具酒食。所费率钱,令当事者主之。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若约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也就是说主持召集会议负责平判赏罚的称为约正。显然,举持会议的约正这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要有举行全体约众会议的号召力,一般是在经济上有实力、政治上有权力的地绅来担任约正的角色。

  也就考据早在《吕氏乡约》产生之前,已出现了民间自发的社会组织(在云南等地被称为“公家”),已经有这样一些民间自治的组织形式,主要负责地方的公共事务,如水利、自卫、调解、互助、娱乐、宗教等,一般以受过良好教育、较为富裕家庭的家长为首。自从《吕氏乡约》产生以后在南宋时期得到过局部推行,但是举国大规模付诸实践是到了明清时代。在地方推进过程中,为破解在宗族推行保甲、乡约的难题,清朝政府甚至提出以族正、族约作为应对。所以大家可见,在乡村推行保甲、乡约、族正与族约,加上原有的赋役征收组织,形成了复杂的乡村社会组织体系。而乡约视为县与民间社会组织的中间人,或者说传话筒,起到上传下达和自下而上的传递作用。自下而上的传递一般是士绅他们从政或者不从政的这些亲属,或者参加同笔考试朋友一些非正式的压力所实现的。自下而上的乡约和自上而下的保甲制度之间的冲突持续存在。所以保甲制造成的集权、低效饱受诟病,到了19世纪末期,在很多乡村尤其是华北一带保甲制已名存实亡。这是封建帝国时期,国家在乡村之中的治理形式以及乡村社会自我治理的一种组织和民约。

  精品文章

  (二)20世纪上半叶

  接下来看第二阶段,也就是20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我们知道20世纪初开展宪政改革,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建立起了地方性的税收基础,视为真正意义上“地方自治”的产生,也就是地方有了税收的来源。南京国民政府积极促使地方政府深入乡村,在县城和村庄之间建立起了新的行政单位。这一行政单位大致上按照农村集市的范围建立起来的,也就是“乡”这一级组织,乡级组织的主要职能仍是与财税管理有关。国民政府实施的是“乡镇”自治,一般乡镇(设想为100-1000户)之下是闾(25户)、邻(5户)制。

  乡镇是国民政府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它被赋予完成上级政令、征收赋税、甚至摊派款项,并向上级提交税赋的权力和责任,得到国民政府承认的正式权力组织。在“乡”以下组织是村庄,县政府承认村长、村副,甚至村庄首事的权威。这些村领袖们负责维持新学、修筑道路,从事各种公共事业。一般公民德行在地方性环境里比较好的人担当这一职务,人们不仅出于对自己地方社区的自豪感,还作出了相应的个人牺牲,为促进社区的福祉而从事慈善活动。这个时候如前一段所述,自上而下的保甲制的集权和低效遭到诟病。另外还20世纪转折点上还遭逢乱世。所以一方面国民政府需要乡绅有公益心,这样的一些乡绅维护地方的自治。另一方面,弱势的中央政府默认地方割据要求社会力量化解乡治的缺失。与此同时,面对乡村的困境和政治的动荡,国民政府也力求“复兴农村”。提出了要巩固政权,组织共产主义革命在乡村的发展的一些努力。比如1933年5月,成立了附

  精品文章

  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农村复兴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全国开展了大量的专题调查,专门实施推动实施乡村改革和建设计划,以江西为典型。他们力主“管教养卫连锁推进”,主要内容是建立农村服务区,经费由国民政府拨款,协助地方从事管、教、养、卫等基层工作,辅助农民改进生产和生活。但这项自上而下的、在不动摇现政权的基础上的努力,衰于政府力推之保甲转为劣绅化的趋势,并随着1937年的侵略,最终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跟国民党的努力方向不同,共产党在城市转向农村之后开展“乡村革命运动”,以阶级斗争为纲,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所以认为必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与此同时,共产党一直把发展农民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合作社将农民组织起来。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制订了《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耕田队条例》、《关于组织犁牛合作社的训令》等文件,并强调“尽可能地发展国营经济和大规模地发展合作社经济”作为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共产党人是革命的现实主义者,清醒地认识到实行耕者有其田就必须要进一步消灭土地私有,实行公有制。这些认识和革命性的做法,是无论国民党人,还是当时的先见派的知识分子或者实业家,所不能也不愿意做到的,而共产党人在这一阶段的政策选择,就成为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所达到的目标。

  跟国共两党努力同时进行的,还有在乡村进行的自下而上的由知

  精品文章

  识分子和实业家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而这个运动也颇引发关注,就是从__年至建国前夕。简要介绍一下代表人物及主要做法有:(1)晏阳初以西方公民社会为“乡村改造”理念的“定县实验”,被后人标为平民教育派。主要采取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三大方式,实施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治迂,生计教育治穷,卫生教育治弱,公民教育治私的方式。

  (2)梁漱溟以儒家传统为基础的乡土文化复兴之“邹平实验”。他认为,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是文化失调,他不认同西方的公民社会和阶级斗争,认为欧化不必良,欧人不足访。所以说比较任取自家精神,寻取自家的路走。梁漱溟就建议要立乡农学校,集政、教、养、卫为一体,把乡村组织起来。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与此同时,组织乡村的自卫团体,以维护治安,而在经济上组织农村合作社,促兴农业引发工业,更从工业推进农业。这些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一书中都有阐述。

  (3)第三位有别于上面两位知识分子,第三位实业家卢作孚的北碚镇治实验,即乡镇社会制度建设。这个乡镇制度的社会建设,是面临着当时赶快把乡村现代化起来的任务,有这样的一种紧迫感。所以卢作孚采取了办大工业,一切都采取了产业化,所有的产业化都工业化的现代化思路。力图用工业解决一切的生产问题、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卢作孚的主要做法有吸引新的实业项目、发展乡村经济、兴办文化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开展民众教育生活、开启民治,也就是所谓的塑民风、启民治、保民想,这样的一种

  精品文章

  理念。在自上而下的乡间运动当中,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比如陶行知推行“生活教育”的晓庄学校,黄炎培、江恒源在徐公桥试验区、乌江、镇平、江宁试验的“职业教育”等等。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和实业家所主导的乡建努力一直持续到1949年建国,建国结束以几大代表人物的命运为转折点。比如晏阳初流亡海外,卢作孚自杀,陶行知病逝,梁漱溟被打成右派,惟有黄炎培幸免。所以这个整个就是20世纪上半叶既有国共两党自上而下的乡村治理努力,又有自上而下的知识界和实业家的努力。这些努力实际到今天也被学界所关注,留下了一些宝贵的思想上的财富,以至于供今天做乡村治理建设的时候,作为经验和教训来借鉴。

  (三)20世纪下半叶

  接下来谈一下第三部分,就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道路。众所周知,20世纪下半叶,就是我们建国以后,共产党所领导的农村建设和发展道路以前后三十年为一个转折点,也就是改革开放为一个重大的转折,前一段就是50年代初期的合作化和集体化;另一次转折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可以说这两次转变中国家对农村的治理形态有了根本性的较大转变。

  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人民时期,是“政社合

  一、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当时国家对于农村问题的基本判断是私有制导致两极分化,跟社会主义制度相矛盾,而个体分散的经营效率低,规模不经济,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不利于农田基本建设,精品文章

  也不利于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国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

篇六:乡村治理学到什么篇七:乡村治理学到什么

  

  我国传统乡治思想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作者简介:谢姣(1987—),女,陕西汉中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史。

  摘

  要:自古以来乡村治理问题就是我国传统政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传统乡治思想体系之庞大,内容之丰富,历史之悠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传统乡村治理思想内容的全面梳理揭示我国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一些困境,并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传统的乡村治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传统乡村治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示

  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社会,自古以来乡村治理问题就是我国传统政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一般地说,乡村治理是指以乡村政府为基础的国家机构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给乡村社会提供公共品的活动。乡村治理的主体是由乡村政府或乡村其他权威机构组成的,在乡村治理活动中,治理主体的产生方式、组织机构、治理资源的整合以及它和乡村社会的基本关系,就构成了乡村治理机制。其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作一个系统性的归纳和阐述。

  一、我国传统的乡村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我国传统乡村治理思想的出现由来已久,追朔我国古代思想家们

  在这方面的论述可以说是内容丰富,角度各异。其中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乡村治理思想为我国传统的乡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孔子的治理社会的德政思想,主要体现在教民和养民两大方面,对于养民措施,孔子也言简意核的概括为两点:一是慎用力役;二是取民有度子并不极端的排斥“刑”与“法”的作用,在孔子看来,社会教化的力量虽大,但是“困而不学”

  者却大有人在,要使所有的人都能率教而规划事实上几乎不大可能,因此孔子认为行政对于社会治理来说有其应有功能。还有管子及其学派就把乡治问题当成是其社会组织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权修》篇中,“有乡不治,奚待于国”就可以看出其认为乡治是治理国家的基础和前提。在管子的“做内政而做军令”的社会组织思想中,他设想了一套将居民乡里组织与军队编制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在《管子立政》中他还主张推行“什伍连坐制”的管理体制,并著有“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和尚贤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乡村治理思想。他认为要尚同首先必须尚贤,因为尚贤是为政的根本,“乡长之所是,必皆是之,乡长之所非,必皆非之。”至于“察乡之所治者何也?”乃是因为“乡长唯能一同乡之义,才能达到一乡之治平”始出现了一系列繁荣的治世景象,比如像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等。由于在这一历史时期,许多重农抑末政策的大力实施和统治者倡导的无为而治、乡里自治、休养

  生息、轻徭薄赋以及孝治等等,都使得我国的传统乡村治理思想体

  可以说这些思想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对我国现代新农村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我国传统乡村治理思想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涵义

  我想首先要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这将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落实乡治思想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提出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问题也做了明确部署。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现在已五年有余,从宏观上来看这是一项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性系统性的一项伟大的建设工程。

  那么在新的历史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在我国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在农村开展并需要整个社会参与的建设活动,其具体的内容是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将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还倡导将大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同时还极大地关注农村整体面貌的变化和农民素质的提升以及乡村政治的发展,很显然这就为

  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更为明确更为宏大的目标。所以这不能不说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实践在加强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等方面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伟大工程,但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断吸收传统乡治思想的精华以此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思想并进一步指导我们的行动。

  (二)我国传统乡治思想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乡村治理改革将不可避免的还有一段的长期的路要走。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进入了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可以说,新时期一号文件的出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在为我们的乡村治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地挑战。“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共识。村建设的今天,从乡村治理方面来说,我国传统的乡村治理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参与主体上来说,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主体力量的有序整合,善于处理好各主体方的权力关系,充分发挥传统思想中乡村善治的优势。在我国传统思想体系中是不排斥乡民自治的,但是由于诸多地方原因,现今在我国部分地区的个别乡镇还依然存在着基层政权对村民自治村务的严重干扰,这就大大的破坏了村民自治的质量与积极性。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提高村委会的自治能力。村民自治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关键一环,村委会作为

  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激发基层活力的主要载体,而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的关键是明确规范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正确处理和加强党的领导与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关系,使村党组织领导与村民自治协调起来。级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关系,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这些权限的明确和划分,这些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对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乡民自治的顺利开展是大有裨益的,所

  第二,从治理手段上来看,我们应该注重传统思想中的德育为先,刑罚为辅的巧妙结合与运用。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社会的兴旺发达,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首先应该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之上的,这就是说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首先要倡导和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所制定的政策应该体现亲民爱民的精神。在这个方面我国做的比较好,比如说我国在近年来多次出台的一些列惠农政策,以及始终坚持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说这些做法和思想无一例外的反映了我国在新时期对于传统乡村治理思想的采纳和吸收。当然了,一般来说村民条约和道德约束对于村民的约束力失效的情况下,我们也不可避免的要采取刑罚的手段,这在人民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从建设目标上来说,我们应该重视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和农村公共资源的及时供给,以及建设一支新型的农村干部,为传统

  思想中的乡里自治提供坚实的基础。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与人民自身的发展需要又密切相关,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虽然取得了各种辉煌成就但是受千百年来小农经济的束缚和影响,在一些方面还是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的。比如农村劳力的缺乏与公共资源的供给等,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开拓新的经济领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另外,现阶段我国农村的村干部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村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干部的建设和配备上也一定要向高素质,有文化,敢作为,能贡献的目标靠拢,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干部的培养体系。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也不断地汲取优秀的传统乡村治理思想来发展和壮大自己。特别是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想方设法为了促进这个过程有序地推进而添加必要的助力,却不是给这个过程的推进设置不必要的阻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顺利的不断地向前发展。

  注释:

  ①党国英.我国乡村治理改革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

  ②③谢遐龄,曾亦,郭晓东.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二版)[m].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83-84.

  ④⑥王亚民,张春尧.我国传统乡村管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2009,(5).

  ⑤唐银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社会学初探[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⑦袁金辉.中国乡村治理60年:改革与回望[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5).

  ⑧张申申.浅析我国乡村治理发展中的问题[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10(9).

推荐访问:乡村治理学到什么 乡村 治理 学到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