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环境会计信息的概念
浅析环境会计
摘
要
分析了环境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所具有的区别于传统会计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对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理论探讨。就环境会计具有地域性这一特点,针对我国的目前状况,对我国的环境会计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环境会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模式
可持续发展
1环境会计的初步了解
环境会计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同时又将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排放的废物也越来越多,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导致生态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据有关部门测算,在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达360亿元,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为500亿元。地球已变得满目疮痍,环保
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将环保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已是大势所趋。环境会计是新兴的会计分支,它是基于人们对环境意识加深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环境会计是将传统会计主体的外部因素引入会计核算中,同时反映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又考核了外部环境的作用。
在我国,还没有健全的量化指标将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还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的自觉行为。环境保护的实践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和企业领导者的素质相关。而更多的企业则认为环保投入得不到切实的回报,甚至是根本就没有经济上的回报,认为这样做是得不偿失,所以其积极性较差。为了提高环保投入的产出率,改善环保工作的效果,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专门的会计方法体系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将环保这一概念引入到传统的会计模式中,在我国大力推行环境会计是势在必行的,是与国际间的会计行业的发展相适应的。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的分支,其区别与传统会计有:①信息的享有者不同。就目前而言,环境会计信息的享用者主要是政府,特别是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通过企业所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来对企业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取得的环保成绩进行评定,并由此对企业进行环保考核与奖惩。而传统的会计信息的享用者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②计量方式的不同。环境会计不能象传统会计那样采用单一的货币计量方法,而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因为环境资源中并未凝结人类的劳动,所以也就无法按通常的方法来确定其价值;③前提的不同。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它是在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核算与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反映企业经营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与价值转移过程。而传统会计则是由于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无法适应客观需要时而产生的。
由此不难得出环境会计的定义,环境会计又可被称作绿色会计,是环境科学与会计科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手段,辅以非货币计量手段,以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条例为依据,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资源的利用与补偿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的一个会计分支学科。
2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的假设。环境会计的主体假设侧重点是会计主体的行为特性。当企业的生产造成了环境污染或是影响了其他企业生产时,会计核算就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主体本身所拥有的资产,还将这种由会计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包含在会计的核算对象内。因而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说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所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的确定。
(2)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假设是指环境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如果自然资源开发过量、生态资源的降级加剧,会计主体的经济基础活动可能会被迫停止;相反,如果环境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会计主体的经济
活动就可持续地进行下去。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原理,提出了会计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时间性规定。尽管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基本立足点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这个立足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三者相互统一与协调。
(3)货币计量的假设。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应选择货币计量单位。货币计量的优点是能为不同质量、数量的物品提供一个统一的量度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计算,但由于受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要将实物量度转化为货币量度,其精确程度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加以非货币计量成为必要。多种计量表现能够相互补充,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信息,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环境会计的对象
传统会计理论把会计对象看作是企业资金运作有关的经济事项。而环境会计的对象则大大突破了资金运作这一范畴,它所考虑的是除了资金之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
消费以及生态循环价值。因此环境会计对象具体化所表现出的六大会计要素也需重新界定。环境成本应在首次得以识别的期间加以确认。若符合资产的确认,应将环境成本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否则,应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且资产中应增加自然资本加入其中,在收入要素中除了确认传统的生活经营所带来的收入外,还应包括企业在执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到国家给予补帖、资金和税收减免、企业回收的“三废收入”、其他单位和个人缴来的环境损害赔偿费或罚金收入、以及实施环保措施后企业形象、信誉度的提高而带来的社会效益等。而费用不能仅仅计算经济成本,还要包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以及耗用资源和排污而被收取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环境研究与开发费。
环境会计的目标
环境会计目标同传统会计一样,也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就是在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努力
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体目标是组织相应的环境年度会计核算,充分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
环境会计的一般原则
会计原则是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则,对会计核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环境会计除了和传统会计一样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外,还需遵循下列与传统会计有所区别的原则:
(1)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环境会计在会计核算时,应将环境、资源因素按重要性排列,选取对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事项进行核算。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联合国设计的环境会计体系进行处理。
(2)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充分披露性原则也有别于传统会计。政策性原则在会计显得更为重要,对于那些不自觉的企业,这项原则就显得举足轻重了,那些法规、法纪就相应起着约束的作用。社会原则是指环境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充分提示企业对环境
保护的社会责任。充分披露原则要求环境会计在公布报表、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全面、公正地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保护或者污染、损耗等情况,不得有意忽略或隐瞒重要的数据资料,使信息使用者发生误解。
3如何促使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重要在于反映揭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义务和责任。而目前企业披露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和强化企业的良好形象,并非真正的去履行社会报告责任或公共会计责任。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制来促使企业对信息的披露。
对企业内部的要求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必须要以不同企业厉害关系者共同享有的原则上,具体有:必须让使用权所有的企业厉害关系者以及可能成为企业厉害关系者能得到充分的相关信息,使其正确投资;必须使企业的权益方或其他投资能得到充分的相关信息,使其衡量其权益上的变化;必须使具有经济依赖性的企业厉害关系者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使其能适当做出自己的调整。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环境信息的披露具体内容包括下列几项:企业已通过并建立的环保措施实施的政策和方案;政策执行后,在所属领域内的影响;企业的环保措施达到政府所要求的程度;企业环保经常性支出的数额;企业是否有环境负债。
这些内容可选择下列模式披露出来:在现有会计报表内披露,但不单列项目;在现有会计报表内披露,并单列项目;编制单独的环境会计报表或环境会计报告;在会计报表附注或财务状况说明书中披露;在财务报告之外的其他年报中披露。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积极借鉴国外的现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以指导我国的环境会计实践。
修改会计法,完善会计准则,建立会计制度。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规,这样无疑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将它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对于资源的使用尽量不采用或少用免费
的措施。免费只适用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对有限的资源免费消费无疑将导致其耗尽和恶化,同时也不利于环境会计的计量。
4我国环境会计若干问题
环境会计目标的不明确。对我国而言,环境问题涉及面广,需要社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予以优化,如鼓励替代能源、改革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功能等,单凭会计这一手段是很难奏效的。因此,我国的环境会计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要盲从,致使目标过高,可操作性却很差。
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不迫切。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环境资料信息的使用者仍然主要是政府部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对自身无益处。
过于追求理想化的环境会计模式。环境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与实务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过于将其规范化,系统化势必影响其发展的进程。
5环境会计的发展方向
环境会计由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主要有两个:第一种就是沿袭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会计要素,从而企业所涉及环境因素的经济业务活动考虑在内,并着重研究它如何将这些经济业务活动转化为货币形式进入会计核算。使会计财务报表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真实程序。另一种就是除开传统的会计货币价值形式,而是直接通过有关环境指标的运用,配合企业有关环境状况的报告书,实现对企业环保义务的监督。
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反应是滞后性,只有从现在就开始用环保意识来武装自己。当前环保问题迫在眉捷,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呢?由于后种方法尚未完善,所以暂让前种方法来过渡估算是权宜之计。这样,能保证环保措施的及时执行,也能为价值形式法的研究提供资料。在当前形势下,环境会计发展应将二者并重,实务中广泛推广后者,理论上重点突破资源计价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环境会计一定会有光明的发展前途,最终会实现会计的绿色革命。
参考文献
1王荣.一九九四年会计学论文文选[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2安庆钊.环境会计理论结构浅探[J].财会月刊,1999(8)3朱学义.我国环境会计初探[J].财会研究,1998(4)4石中美.刍议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J].财会月刊,2000(6)
篇二:环境会计信息的概念
环境会计信息与环境信息、环境绩效信息的概念区分
王丹
【期刊名称】《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卷),期】2014(000)004【摘
要】介于现阶段我国对环境会计信息定义不明确,导致环境会计信息的概念经常被错误理解和使用,尤其是环境会计信息与环境信息、环境绩效信息这三者的概念经常被人混淆。为了解决三者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及更清楚地定义环境会计信息,本文梳理了环境会计信息与环境信息、环境绩效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我国已有的关于环境会计信息定义的文献总结出环境会计信息应涵盖的内容。
【总页数】2页(P72-72,99)
【作
者】王丹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234【相关文献】
1.农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J],孙悦;韩金石
2.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关系[J],郭丽洁
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研究[J],党国英;刘朝阳;杨艳芳
4.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关系的探讨[J],龙宣芷
5.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于欣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环境会计信息的概念
“环境会计”环境会计论文
文章简介:摘要分析了环境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所具有的区别于传统会计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对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理论探讨。就环境会计具有地域性这一特点,针对我国的目前状况,对我国的环境会计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环境会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可持续发展1环境会计…摘要分析了环境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所具有的区别于传统会计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对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理论探讨。就环境会计具有地域性这一特点,针对我国的目前状况,对我国的环境会计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环境会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可持续发展1环境会计的初步了解环境会计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同时又将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排放的废物也越来越多,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导致生态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据有关部门测算,在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达360亿元,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为500亿元。地球已变得满目疮痍,环保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将环保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已是大势所趋。环境会计是新兴的会计分支,它是基于人们对环境意识加深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环境会计是将传统会计主体的外部因素引入会计核算中,同时反映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又考核了外部环境的作用。在我国,还没有健全的量化指标将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还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的自觉行为。环境保护的实践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和企业领导者的素质相关。而更多的企业则认为环保投入得不到切实的回报,甚至是根本就没有经济上的回报,认为这样做是得不偿失,所以其积极性较差。为了提高环保投入的产出率,改善环保工作的效果,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专门的会计方法体系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将环保这一概念引入到传统的会计模式中,在我国大力推行环境会计是势在必行的,是与国际间的会计行业的发展相适应的。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的分支,其区别与传统会计有:①信息的享有者不同。就目前而言,环境会计信息的享用者主要是政府,特别是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通过企业所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来对企业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取得的环保成绩进行评定,并由此对企业进行环保考核与奖惩。而传统的会计信息的享用者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②计量方式的不同。环境会计不能象传统会计那样采用单一的货币计量方法,而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因为环境资源中并未凝结人类的劳动,所以也就无法按通常的方法来确定其价值;③前提的不同。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它是在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核算与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反映企业经营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与价值转移过程。而传统会计则是由于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无法适应客观需要时而产生的。由此不难得出环境会计的定义,环境会计又可被称作绿色会计,是环境科学与会计科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手段,辅以非货币计量手段,以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条例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资源的利用与补偿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的一个会计分支学科。2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2.1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的假设。环境会计的主体
假设侧重点是会计主体的行为特性。当企业的生产造成了环境污染或是影响了其他企业生产时,会计核算就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主体本身所拥有的资产,还将这种由会计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包含在会计的核算对象内。因而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说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所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的确定。(2)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假设是指环境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如果自然资源开发过量、生态资源的降级加剧,会计主体的经济基础活动可能会被迫停止;相反,如果环境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就可持续地进行下去。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原理,提出了会计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时间性规定。尽管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基本立足点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这个立足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三者相互统一与协调。(3)货币计量的假设。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应选择货币计量单位。货币计量的优点是能为不同质量、数量的物品提供一个统一的量度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计算,但由于受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要将实物量度转化为货币量度,其精确程度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加以非货币计量成为必要。多种计量表现能够相互补充,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信息,满足各方面的要求。2.2环境会计的对象传统会计理论把会计对象看作是企业资金运作有关的经济事项。而环境会计的对象则大大突破了资金运作这一范畴,它所考虑的是除了资金之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消费以及生态循环价值。因此环境会计对象具体化所表现出的六大会计要素也需重新界定。环境成本应在首次得以识别的期间加以确认。若符合资产的确认,应将环境成本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否则,应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且资产中应增加自然资本加入其中,在收入要素中除了确认传统的生活经营所带来的收入外,还应包括企业在执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到国家给予补帖、资金和税收减免、企业回收的“三废收入”、其他单位和个人缴来的环境损害赔偿费或罚金收入、以及实施环保措施后企业形象、信誉度的提高而带来的社会效益等。而费用不能仅仅计算经济成本,还要包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以及耗用资源和排污而被收取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环境研究与开发费。2.3环境会计的目标环境会计目标同传统会计一样,也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就是在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体目标是组织相应的环境年度会计核算,充分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2.4环境会计的一般原则会计原则是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则,对会计核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环境会计除了和传统会计一样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外,还需遵循下列与传统会计有所区别的原则:(1)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环境会计在会计核算时,应将环境、资源因素按重要性排列,选取对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事项进行核算。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联合国设计的环境会计体系进行处理。(2)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充分披露性原则也有别于传统会计。政策性原则在会计显得更为重要,对于那些不自觉的企业,这项原则就显得举足轻重了,那些法规、法纪就相应起着约束的作用。社会原则是指环境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充分提示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充分披露原则要求环境会计在公布报表、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全面、公正地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保
护或者污染、损耗等情况,不得有意忽略或隐瞒重要的数据资料,使信息使用者发生误解。3如何促使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重要在于反映揭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义务和责任。而目前企业披露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和强化企业的良好形象,并非真,正的去履行社会报告责任或公共会计责任。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制来促使企业对信息的披露。3.1对企业内部的要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必须要以不同企业厉害关系者共同享有的原则上,具体有:必须让使用权所有的企业厉害关系者以及可能成为企业厉害关系者能得到充分的相关信息,使其正确投资;必须使企业的权益方或其他投资(如公司债权人)能得到充分的相关信息,使其衡量其权益上的变化;必须使具有经济依赖性的企业厉害关系者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使其能适当做出自己的调整。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环境信息的披露具体内容包括下列几项:企业已通过并建立的环保措施实施的政策和方案;政策执行后,在所属领域内的影响;企业的环保措施达到政府所要求的程度;企业环保经常性支出的数额;企业是否有环境负债。这些内容可选择下列模式披露出来:在现有会计报表内披露,但不单列项目;在现有会计报表内披露,并单列项目;编制单独的环境会计报表或环境会计报告;在会计报表附注或财务状况说明书中披露;在财务报告之外的其他年报中披露。3.2政府应采取的措施(1)积极借鉴国外的现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以指导我国的环境会计实践。(2)修改会计法,完善会计准则,建立会计制度。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规,这样无疑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将它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3)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对于资源的使用尽量不采用或少用免费的措施。免费只适用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对有限的资源免费消费无疑将导致其耗尽和恶化,同时也不利于环境会计的计量。4我国环境会计若干问题(1)环境会计目标的不明确。对我国而言,环境问题涉及面广,需要社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予以优化,如鼓励替代能源、改革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功能等,单凭会计这一手段是很难奏效的。因此,我国的环境会计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要盲从,致使目标过高,可操作性却很差。(2)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不迫切。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环境资料信息的使用者仍然主要是政府部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对自身无益处。(3)过于追求理想化的环境会计模式。环境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与实务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过于将其规范化,系统化势必影响其发展的进程。5环境会计的发展方向环境会计由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主要有两个:第一种就是沿袭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会计要素,从而企业所涉及环境因素的经济业务活动考虑在内,并着重研究它如何将这些经济业务活动转化为货币形式进入会计核算。使会计财务报表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真实程序。另一种就是除开传统的会计货币价值形式,而是直接通过有关环境指标的运用,配合企业有关环境状况的报告书,实现对企业环保义务的监督。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反应是滞后性,只有从现在就开始用环保意识来武装自己。当前环保问题迫在眉捷,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呢?由于后种方法尚未完善,所以暂让前种方法来过渡估算是权宜之计。这样,能保证环保措施的及时执行,也能为价值形式法的研究提供资料。在当前形势下,环境会计发展应将二者并重,实务中广泛推广后者,理论上重点突破资源计价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环境会计一定会有光明的发展前途,最终
会实现会计的绿色革命。参考文献1王荣.一九九四年会计学论文文选[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2安庆钊.环境会计理论结构浅探J.财会月刊,1999(8)3朱学义.我国环境会计初探J.财会研究,1998(4)4石中美.刍议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J.财会月刊,2000(6),
篇四:环境会计信息的概念
论环境会计的概念结构
(二)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环境会计核算是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持优良状态,自然资源丰海的条件下的,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在一定水平上稳健发展。环境会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假设实质上是一种企业的制约条件,当环境恶化或自然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会计主体可能无法需要进行社区活动任何生产活动,但是如果自然资源博得了有效的利用,在这个投资过程中操作过程环境的污染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经营活动也就公益活动能进行下去。虽然现实生活中的企业经营展示出活动有着不确定性,但是环境会计的计量核算监督管理确实是建立在企业的确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因此,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的基础。(三)环境资源稀缺性假设资源的稀缺性是目前所有人面临的环境问题,环境会计的计量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二是人造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的所有,人造人才资源是人造物。天然资源是难以替代的,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就要求环境会计能将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进行合理的转化,在保证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以寻求人造资源的平衡点。
二、环境会计的指导方针探讨(一)社会性与传统会计行动者有所不同的是,环境会计产业发展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商业利益收入,更加重要的是与社会风气环境的直接关键性关联,它体现出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都直接影响着的企业长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走向。因此,在对环境会计进行分析时,必须汽车站在全社会的角度上进行,注重上市公司的社会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社会费用的平衡,追求社会效益价值最大化。(二)公平性环境保护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资源自主性一致,都表现出与公平性原则,强调生态环境以及各种自然资源是全人类共有的资源,在资源使用过程中,同族不能以损害后代发展为基础进行生产,不能为了企业一时的利益损害社会长期发展的基础。(三)强制性按照机会均等配比原则,企业如果对生态环境作出了损
害,就应当付出一定的代价,将权利和责任对等。部分不良企业根本意识不到自身产业发展对环境科技产业的危害,有的甚至变本加厉去危害总之,有的企业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也不会反映出对环境的损害,不愿向利益相关者披露信息,怕自身商誉受损。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强制性订明规定,企业必须在报表中明确反映出对环境的信息。三、会计的计量方法(一)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试讲整个生态系统作为会计主体进行生产活动时的通过一个生产要素,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引起产品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导致市场需求量和供应量的变化,民企可能导致企业蒙受一定的损失。例如推行在干旱地区实行人工降雨,农作物的产量可能会增多,但是对应的成本也增加了,本土市场价格会有一定的变化。1.Q(产量)增加,P(产品价格)保持不变。此时生态环境内在价值(V)计算方法为:V=(P-CV)(ΔQ)-F。其中CV表示可变成本,F为固定成本,ΔQ为产量的变化量。2.Q发生变化,P也随之发生变化。此时生态环境内在价值(V)计算方法为:V=ΔQ(P1+P2)/2。其中,P1为产量变化前在价格,P2为产量变化后价格。(二)机会成本法经济学中提出的机会成本是指会计主体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决不会放弃另一种东西的最大价值。在实际生活中一种资源可能有多种用途,这就凡已要求使用者在同等条件下做出最有利于企业的决策。使用机会成本法使用操作一般来说,易于理解,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难以估算的生态价值,通常采用机会成本法计算方法进行评估。
三、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一)环境资产的确认1.按照形态分类,可以将环境资产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由千百年来自然环境矿产演变形成的,可以供人类生存发展战略需求,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二是生态资源,优美的自然风景,包括地质地貌包括野生动植物的介意供人类赏景的,仍未添加人工装饰的资源。
2.按照能否再生分类,一是可再生资源,指在现有的条件下,可以自身不断再生的资源。比如阳光空气太阳系等;并有不可再生资源,是指资源在一段时间内该种资源不会再生,只会随着人类的不断取用
使用而减少,例如矿产资源。(二)环境费用的确认环境费用是指会计主体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时,对资本进行使用的一个形式。当会计主体为企业时,一般将环境费用分为内部环境费用和外部环境费用两部分。内部环境费用是指企业在常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可以计量的,包括环境破坏所处的罚金、企业周边的排污费用以及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治理所截污的收取费和等等可以进行计量的的费费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环境费用计量可能不是非常准确,但是也提供了大概的范围对其进行核算。外部环境费用不同于内部环境费用,它是难以计量的,无法以无法新货币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民营企业不良影响尚未个股表现出来,也无法进行判定,这样的费用就难以计入税务环境会计的范畴。
(三)环境效益的确认1.直接环境效益。会计财务管理主体在对生态环境进行开发利用时,直接取得的有形资产的环境效益,体现为各种材料的取得,例如公平合理通过对林木的合理采伐,实施销售获得的利益收入,直接海漆环境效益可以增加人类生活财富的积累。2.间接环境效益。会计主体在进行相关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取得的无形的环境效益。例如砍伐很强的树木,可以提高土地回收率,让树木发芽的更快,土壤侵蚀以及通过保护森林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保护野生野生植物维护生态平衡,这些都是无形的隐脉,虽然短期细看它不能为人类提供资本,但是长久以往能够为人类积累财富。
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产生的效益也是不同的,同一种资源产生的效益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有效主体在环境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对资源进行合理会计的利用,提高利用率。当然,环境资产带来的效益远不止股权于此,还有遗传效益、存在效益等等,都需要我们加以思考。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若、计量确认方法以及环境效益的确定都有其独特的核算方式,只有充分了解了环境会计更好概念结构才能的地发挥环境会计的作用。
篇五:环境会计信息的概念
环境会计的定义
环境会计的定义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那你知道环境会计是什么吗?接下来小编就告诉你环境会计是什么。
环境会计是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业会计。环境会计核算各会计要素,都采用一定的方法折算为货币进行计量。但环境会计货币计量单位的货币含义不完全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按照劳动价值理论,只有交换的商品,其价值才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对于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的物品,是不计量的,会计不需对其进行核算。然而这些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的物品有相当部分是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因此环境会计必须建立能够计量非交换、非劳动物品的价值理论。
篇六:环境会计信息的概念
环境会计信息的概念
环境会计信息是指企业或组织在开展经济活动过程中,对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资源利用等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和报告的一种会计信息。它强调了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环境会计信息能够为政策制定者、利益相关者和公众提供有关企业环境责任和环境成本的信息,从而促进企业实现环保目标,提高社会形象和信誉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环境会计信息的核心是将环境影响及其成本纳入到企业的会计信息中,通过开展环境会计核算、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等手段,促进企业环境责任的落实和环境管理的有效开展。
-1-
篇七:环境会计信息的概念
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一、环境会计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20多年期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中国政府于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会计作为动态社会秩序的形成要因”(黑泽清,1991年),当然不可袖手旁观。欧洲共同体(EC)在1990年12月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环境审计法案,从此,环境会计开始逐渐受到会计学界的重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希望依靠数据来建立更好的环境管理基础。正如日本学者小川正树所说,环境会计的“数据对于减少污染而言,比20年的管制规定更有效”。因此,生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核算监督和报告评价。
发展生态经济,应当建立和实施环境会计,这是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和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确立“绿色经营”的新理念,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绿色经营系统是环境会计发展的微观背景,而环境会计则是绿色经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及其经营者的“受托责任”既包括经济的受托责任,也应包括社会的和环境的受托责任。对企业及其经营者的环境受托责任的认定和考评,需要借助于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发展生态经济,传统的GDP统计核算方法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修正,而“绿色GDP”(传统的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为部分的虚数)的计算和核算,又需要以微观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为基础。
二、环境会计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Accounting),又称为绿色会计,是指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纳入会计核算,以有关的环境、会计法规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与属性,正确核算评估企业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环境信息的现代会计学分支,使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的应用科学。
世界范围内,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其后,西方各国会计理论界将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相结合,着手研究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框架。1990年RobGrany的报告《会计工作的绿化》,作为环境会计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环境会计研究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中心议题。1992年,“世界管理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环境的四个纲领性文件,由此掀起了世界性的环境会计研究高潮。
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90年代,我国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从而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建立环境会计体系,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环境会计制度的构想
目前发达国家的会计学界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在会计实务中广泛实践,联合国也于1999年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相比之下,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较为滞后,实务方面更是进展缓慢。
环境会计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建立环境会计制度已成为必然。当前我国环境会计制度应从几个方面研究和建立:
(一)
从观念上看,树立企业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
目前,企业的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对环境会计在建立健全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当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生态环境无害化的绿色文明理念,建立企业清洁生产的生态环境战略发展观念。其次是国家环保职能部门应加大环境保护,推进环境会计核算的宣传力度,借我国“绿色GDP”试点工作,建立适合我国的经济核算框架,促进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和发展。
(二)
从理论研究方面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发展生态经济,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环境理论和方法体系。
1.关于环境会计假设。
与财务会计假设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增设可持续发展假设、多重计量假设等,构成环境会计的特殊假设。关于环境会计的主体,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环境会计既涉及微观(企业)又涉及宏观(政府);二是认为就是企业;三是认为政府作为环境会计的主体更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2.关于环境会计目标。
从环境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环境会计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目标,即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经济。在生产中要自觉地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并积极治理污染,降低环境负荷,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生产中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少投入多产出,谋求发展生态经济。第二层次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满足决策的需要。如披露环境资源的存量和流量及资源资产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环境资源所能产生的效益;了解环境投资总额、投资管理情况;了解环境费用支出总额及其具体用途等。
3.关于环境会计对象要素。
环境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在环境会计要素上,目前研究提出几种观点:一是“三要素论”,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二是“四要素论”,包括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三是“六要素论”,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
(三)
从实务方面看,建立完整的环境
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环境信息要在环境报告中充分披露,增强披露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环境报告披露的内容,应包括环境问题及影响、环境对策,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披露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其中,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关键。
环境会计报告可以是定量总结与定性描述相结合、价值量基础与自然量基础相结合、环境的财务影响报告与非财务影响报告相结合,并突出重视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的模式有两种:一是补充报告模式,即在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会计科目(如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等),会计报表(包括环境成本与收益表、环境业绩表和环境效益表等)和报告内容(有关环境方针、环境业绩、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预测等等)的方式报告企业环境信息;二是独立报告模式,报告内容包括;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环境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废弃物、污染排放等信息,环境会计信息,环境业绩信息,环境审计报告等。
(四)
从制度方面看,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
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依据会计准则,环境会计的核算、监督、披露和报告也要以环境会计准则为准绳。在进行绿色企业“三R”典型调研的基础上,尽快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这是实施我国环境会计的关键。
建立中国环境会计制度就是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资源纳入企业的会计核算对象,从而使自然资本和社会效益,在企业的活动中通过会计核算,清楚明了地反映出来,便于评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环境代价,从而有效引导和管理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