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9篇

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9篇

时间:2023-08-17 17:0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

  人的一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学习对教师来说尤其重要。无论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只要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因此,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更新知识,丰富教育理论,提高教育能力,把勤奋学习看作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动力。教师要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自我激励,自我鞭策,磨练修养毅力,确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奋斗目标,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自身的修养,才能永葆青春活力,才会跟上时代步伐。

  二、自我反思,不断寻找自身存在的差距

  教师的工作过程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反省自己的言行,找出自身的不足。“思”的过程、“省”的过程就是道德修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做到“自省”、“自律”,那么他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具备良好修养的优秀教师。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教师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学习→反思→再学习→再反思,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普通中学教师,面对的学生在道德素养、学习素养、心理素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较为完美的人格,而完成这一使命的前提是我们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具有说服力。作为教师在思想、道德、人格等方面都必须成为学生乃至世人的表率。应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自励自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爱岗敬业,在实践中努力提高道德修养

  学习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是“修心”的过程,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真正途径是实践的过程,只有真正把所学、所思付诸于所行,才能使自身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环节是教师的“所行”。在教师的实践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勤恳敬业,乐于奉献

  教育是以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塑造心灵的艺术。勤恳敬业应成为教师成长路上孜孜以求的品质。教师只有勤恳敬业,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成为学生心目中忠厚的师长,家长心目中可信赖的好老师。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出发点,是教师对待本职工作的基本品质,是从事教师职业、做好教师职业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只有做到对工作高度负责、勤恳敬业、乐于奉献,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

  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要热爱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要把自己的情感世界与教育的兴衰、学校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爱教、爱校。这种情感是内在的,也是持久的,不会因教师职业待遇的高低或条件的忧劣而轻易波动。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敬重自己的事业,并为之而自豪;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可能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对学生、对事业严肃认真、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所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第一步。

  2、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现代教育家罗素曾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灵魂,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必然要求。关爱学生即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基础差、是非观念不清、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远大理想,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要通过三年的努力,使他们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前提是关爱学生,要把这种关爱体现在点点滴滴的教学活动中。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不时的与学生沟通交流、理性对待学生的成绩和错误、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是关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但关爱并不等于一味迁就,严慈相济才是关爱的真正内涵。

  3、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只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行、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形成完美的人格才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以“育人”为中心展开,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在“教书”的过程中完成“育人”,使每个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4、为人师表,严于律己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守则,教师要躬亲共守。”即教师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好坏、培养人才的优劣,通过不同途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每一个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注重的问题,教师不能仅关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水平的高低,更多的应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新型教师。

篇二: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道德修养的一种,它是指人们为了培养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功夫。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道德人格不断开展完善的需要

  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开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同时,还由于对进入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在道德品质上都有善有恶,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的完人

  。而社会又总是不断向前开展的,对教师道德水平的要求、教师道德人格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样必然要求教师不断随着社会的开展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师道德品质修养,以便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开展需要的品格,从而更出色的承当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于教师来说,在其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开展中,具有决定意义。它使教师按照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要求,通过积极的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和选择能力,不断克服自身一切非社会主义道德意识的影响,从而形成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开展需要的道德品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职业劳动中,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认识,标准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以培养出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有所前进,完成时代赋予教育任务。人民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崇高使命,为了培养好青年一代,应重视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应当把自己修养成为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原那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多因素、多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教师要实现自身道德品质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转变,就必须注意把握和坚持如下根本原那么。

  1、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知即对教师道德的认识及其在这一根底上所形成的观念等。这是师德修养的前提。行即行为,也就是教师把职业道德的理论认识付诸于行动,这是师德修养的目的。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知和行是统一的。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必要的道德知识,连起码的道德善恶是非也分不清,不知道哪些言行与自身职业相符合,哪些言行与自身职业相违背,是不可能形成正确师德观念的。而学习了师德理论也并不能说明他具备了某种道德品质,如果只学不用,只说不做或者言行不一,说得冠冕堂皇也只能是徒有其名,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行只是一句空话。

  坚持知行统一的原那么,就是要把学习道德理论、提高道德认识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的师德观念不是自发产生的。教师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学、心理学、文学、伦理学、美学知识和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常识、根本原理,懂得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的行为,什么是卑劣的行为,什么是人民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为什么应当具备这些道德品质等等,才能提高对师德的认识,形成师德观念,为师德修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道德理论,从而不断激发出道德情感,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和信念,为形成道德品质打下根底。实践证明,教师关于道德修养的理论越正确、越全面、越深刻,按照道德原那么和标准去行动的自觉性才会越强。同时教师又要努力去实践道德理论,有道德去标准自己的行动。夸美纽斯说:

  道德的实现是由行动,而不是由文字。

  张载也曾指出:

  假设要成德,须是速行之。

  这就是说道德知识必须付之于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事实上,教师的道德风貌、道德水平的上下主要是由他们的行为和事业表现出来的。因此,每一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更要注重品德实践,注重行,自觉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真正成为道德的高尚者。总之,只有坚持知和行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师德修养。

  /2、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所谓动机,就是趋向于一定目的的主观意向和愿望。它是意识到了的行为动因,即鼓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原因。所谓效果,就是人们行动所产生的客观结果和后果,它是人的行为的客观记录。

  动机和效果是人的行为的互为存在、互为转化的两个要素。动机是人的行为的思想动力。离开动机,就不会有行为的发生,也就谈不到什么效果。效果反映一定动机,动机本身就包含着对一定效果的追求并指导行为到达一定的效果。动机表达在效果之中,并通过效果去检验。动机作为主观东西,只有转化为效果才实现了作用,否那么动机就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空想或假想。效果又是不断产生新的动机的根底。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过程同样是动机和效果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动机来自于社会、对职业、对学生所负的责任;来自对师德修养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作为教师只有时时意识到自己的职业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仅担负着向下一代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而且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职责;自身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影响别人的素质

  当教师把这些认识和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和强烈欲望时,就形成了加强师德修养的内在动机。教师要真正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必须把这内在动机转化为行动,用教师道德的根本原那么标准自己的言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以提高实际效果。

  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教师要不断进行道德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加深对师德修养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断增强修养的动力;

  同时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把良好的道德动机转化为客观的、外在的、现实的实际行动。在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上实现师德境界的升华,既重视动机,又重视效果,才不会成为

  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在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上对自己提出比拟全面的要求,是师德修养中必须坚持的。

  3、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所谓自律,是指自我控制,是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所谓他律,就是指外部凭借奖惩以及各种制度标准等手段对行为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自律和他律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在师德修养中,教师自身的内因

  内心信念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一个教师只有真正懂得了师德要求的/重要性,只有发自内心地对人民教师道德义务的真诚信服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在教育实践格守人民教师的道德要求,并会由于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履行了某种道德义务而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形成一种信念和意志,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勇于坚持这种行为。有了内在的师德信念,教师一旦发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师德要求,既使没有受到别人的指责和舆论的批评,也会受到自己

  良心

  的责备,感到羞愧不安,促使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自我批评,从而尽力防止在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纠正错误的行为。因此,内心信念

  自律是师德修养的内在根底,是任何其他力量都不能代替的。尽管师德修养的内心信念是从教师内心发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统一体,但是这种内心信念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有效地运用外部力量

  他律形式,强化教师的道德意识,催促其坚持道德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既要用外在因素进行自我约束,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4、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

  个人是指具有一定身体素质、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以及某种个性和特殊利益的社会一分子。社会是指以生产劳动为根底,按照各种社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占有一席之地,都在以他的思想、道德、所做所为影响、作用于社会。

  在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中,个人与社会同样是相互作用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首先是一种自觉意志的行为过程,是教师个体清楚意识到各种利益关系,遵循一定的道德准那么,凭借自觉意志控制和处理感情和行为的结果,是教师个人自觉意志的凝结。同时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每一步又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社会舆论的评价和监督。社会在道德上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为教师进行师德修养提供了外在的动力和努力方向。社会也通过教育实践为教师提供了师德修养的场所、机遇、有利于教师在精神上到达积极进取、美好和谐的境界,在事业中真正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取得成就

  在这过程中,离开社会,师修养就没有方向,就无法表达;而离开个人,社会提出的师德要求没有接受者,没有践行者,也就会落空。因此,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要把个人与社个人结合起来,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教师个人要了解社会,研究社会,以社会需要为目的,用社会对教师道德的要求检点自己,提高认识,付诸行动,在为社会作奉

  /献中塑造自身人格,实现自身价值。社会要尊重教师的身份和地位,给每个教师提供道德行为选择的客观根底,并通过好的环境、舆论、评价等方式促使教师道德品质的升华,到达崭新的道德境界。

  5、坚持继承和创新结合

  师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开展变化而不断开展变化的。在进行师德修养中,创新与继承必须同行。必须在当代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根底上,在新的教育实践中,借鉴传统的优秀师德,重建新的更高的社会主义师德。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不同于以往旧教育的崭新事业,教师处于新的社会环境中,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会不断地遇到和提出新的问题,师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要不断创新。要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道德关系和行为规律加以认识,要保证教师工作的原那么方向,实现教师对社会开展人类文明所担负的使命,就必须创造出新一代的师德标准体系和内容。

  总之,师德修养中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师德,又要根据时代这一新的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有所创新,才能在师德修养上到达一定的高度,登上一个又一个顶峰。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历史上有各式各样的方法。历史上的伦理学家指出过许多具体的条目。例如,儒家学派先提出的内省

  、自讼

  、格讼

  、格物

  、致知

  、正心

  、诚意

  、躬行践履

  等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方法尽管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有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虚心向他人学习,坚持不懈努力等。只有共同运用这些修养方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富有成效。

  1、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一〕道德修养要加强理论学习

  人们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需要知识,这就必须学习。同样,人们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

  第一,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根本上说,一个教师高度的社会主义师德觉悟,正是以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革命理想为指导的。只有确

  /立这样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坚决不移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献身人民教育事业,自觉地把个人生命意义、价值与人民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养好学生,为教育事业作奉献,看做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二,应在理论学习中深刻理解教师道德标准和要求,明辩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师德标准和要求的自觉性。教师道德的标准和要求,那么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达。它作为伦理的一个分支,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利益出发,批判地继承了古今中外一切优良的师德传统,正确地答复了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地向教师说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以保障教育事业的根本利益。要将师德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我们有的教师违背师德要求,常常不是有意的,而是对遵守师德标准和要求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了解和认识引起的,因而,教师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师德的根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应当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开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育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过程中育人。

  〔二〕道德修养应注重内省和慎独

  内省

  、慎独,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要注意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进行

  内省

  和

  慎独。内省,即指自觉地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约束的,不自觉或自觉性不高就难以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

  慎独,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指的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闲居独处的情况下,更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

  /自己,使自己的言论和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刘少奇同志对

  慎独

  也有一个界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做慎独。

  教师的劳动特点富有极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没有

  慎独

  的修养,那就很难做好教育工作。

  2、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

  人的道德修养不能脱离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客观实践。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按照教师道德的标准和要求,不断进行自我教育的和自我改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根底,同时,也是检验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

  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教师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师德素质,提高教育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善恶,更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力行,把这些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就像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了事的,要重在实行。

  教育实践是正确师德观念的认识来源,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正确认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和道德关系,才能培养好自己的师德品质。教育实践还是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动力。教师道德品质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3、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师德修养不是教师个人孤立的脱离社会的闭门修养,而是在教育实践中人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社会性活动,教师品德修养也是社会道德进步的重要组成局部。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蕴藏和涌现着美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气,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同时也应该成为良好道德情操、思想风貌的效法者和学习者,因此,见贤思齐,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就是师德修养的一个好方法。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

  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讲过: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都说明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将自己的师德水准不断提高,就

  /要有从师的美德,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哪怕是很小的长处也要学,只有这样才能积小善为大善,积小能为大能。

  虚心学习他人,首先要注意从教育家那里汲取思想营养。比方,在开展我国人民教育事业中有一大批革命教育家如徐特立、陶行知、吴玉章等,为我们人民教师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感,有热爱学生、教育育人、钻研知识可贵品格,有无私无畏、勇于创造的革命精神,向我们展现了人民教师的理想人格,只有主动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才能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

  虚心学习他人,也要学习优秀教师的典范,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成长起来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如我们所熟悉的于漪、魏书生等等。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地表达新时代教师道德的崭新特点。是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的具体化,同样是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的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虚心学习他人,还要向教育对象

  学生学习。古人讲: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贤如师。

  诚然,在教育中教师占着主导的地位,但也应忘记由于学生的童心的纯真,由于挚着地追求美德和高尚的情操,在许多方面是值得教师学习,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诚心诚意地向学生学习,在师生互学互勉中汲取精神营养,完善师德品质。

  跟学生学。你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样去教他。如果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能教导他。

  只须你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

  留住;他还能为你保险,使你永远不落伍。

  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注意学习和汲取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社会生活是一座道德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每时每刻都有闪光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各行各业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苦创业中所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的新人、新事、新风气,都是反映了时代特征的新道德的精华,不仅为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升华提供了营养,也给师德提供了借鉴和营养,我们在师德修养中只要细心观察,虚心学习,就能够受到鼓励,找出差距,用好的道德风气充实自己,就会使师德更加芬芳。

  /总之,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才是开展潜力最大的人,才是最有开展前途的人。在师德修养中善于虚心学习他人、自觉与他人交流,才有可能成为师德修养高的教师。

  4、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师德修养同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一样,不能是盲目的、无方案的,而必须有着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导。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指导整个修养过程的总目标是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它作为一面旗帜,为教师如何做人、如何胜任教书育人的责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并成为教师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动和鼓励着教师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奋进。但,由于教师道德修养过程是构成师德的各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原有道德水平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性,使得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必然有着层次之分,每个教师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可行的目标,去努力实现自身师德从无到有、从现有层次向更高层次的攀登。

  师德修养实际上是教师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也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管是师德认识的提高、师德情感的陶冶、师德意志的磨练,师德信念确实立,还是师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是短时期的、轻而易举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开展,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教师总是面临新的选择考验,教师道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永无止境。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长期修养,不断磨练,做到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不断提高,到达更高的境界和水平。

  /9

篇三: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教师如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师的教学过程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必由之路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教师如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文章内容。

  教师如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第一,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人民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一个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总之,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项根本内容,教师应该通过上述途径和方法,积极地进行道德修养。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教师只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

  修养、语言学理论修养和语言技能训练,其教学语言就一定富有音乐美和意境美,其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其教学语言技能一定会更加娴熟,其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加突显,教学质量一定会更加提高,一定会成为学生景仰和爱戴的老师。

  教师如何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

  文化知识是教师通过教学向学生传递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宝库,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的目的是培养新型的适应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博闻强志,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素质。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如果一位教师能够精通自己教的那门功课,对其他各门功课也都有大致的了解,那么他教课的时候就能触类旁通,一定会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益处。”

  1、加强语言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

  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只用那几个句式、那几个词,虽深感自己的意思没能充分表达,但又找不到恰当的言辞,只能徒感教学语言贫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一再强调: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和教学工作。也就是说,教育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教师知识的多寡,同样也取决于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教师必须加强语言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水平。教师要加强语言修养。

  词汇学以词汇为研究对象,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曾描写过这样一些教师:“在叙述(或讲解)时所说的话,好像是非常痛苦地挤出来的,学生并不是在追随教师的思路,而是看着他在多么紧张地挣扎着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多么艰难地寻找着要用的词。”[3]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词一定要规范、准确,词语的选择和搭配要恰当,注重词语的积累。教师的教学语言与修辞学也密切相关。

  修辞不仅要求规范地运用语言,而且要求讲究艺术性,达到规范

  性和艺术性的统一。[4]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修辞学理论修养,掌握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与规律,了解各种语体的构成特点,领会语言手段与语境,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不但生动形象,而且具有艺术魅力,使教学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加强语言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体系中首要的基本技能,它直接关系到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是衡量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做到这两点,必须根据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加强实践训练。教师职业口语水平检测其标准A级总体印象:对教学口语能自由调控,充分发挥口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见,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技巧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必须加强实践训练,力争达到A级水平。

篇四: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篇: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当前时期,我们该做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受学生欢迎?什么样的教师才能最有效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热爱、崇敬之情感时,教师的传道授业便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的铸造学生的灵魂。这样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而要达到这种程度,我认为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把品德、学识、情感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学生,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一、爱岗敬业

  教育事业是一项需要用生命去热爱、去呵护的事业

  二、关爱学生

  教师的教书育人,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是无可比拟的,我们以“爱与创造”建起了育人的平台,学校倡导要用真情、真爱、真心去关注学生,呵护心灵,营造一个处处充满爱的校园。“为师不忘少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换位思考,我们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有了学生才有教师的岗位”的反思,让教师也学会了感恩。有了感恩才有了对事业的忠诚,才有了对教育对象的无私的爱。其实这也是不容易的,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家,有孩子,有一大堆的家务要料理,可我们首先要教好这些孩子,这是第一位的,家长把孩子非常信任地交给了学校,做为教师来不得半点疏忽,如果玩忽职守那是对人性的亵渎。

  三、无私奉献

  选择教师职业在我国就意味着是一种奉献,没有这点精神就不宜做教师。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的内涵随着外延的不断扩大而越来越深邃。“总之,现阶段要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必须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对任何微小的有损教师形象的缺点错误都要认真改正,时刻用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对照和要求自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一个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涵

  内涵实质:立育人之德,树有德之人。所立之德一定是社会主义所需之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

  1.立何德?

  ①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之“大德”。要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国之栋梁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小我融入大我的情怀。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明大德的根本方向。

  ②守社会文明、风清气正之“公德”。引导青年捍卫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为基础的社会公德,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

  ③严慎思笃行、严于律己之“私德”。“严私德”就是行为主体在理解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应用到现实的道德情境中,进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做到学思并重、敏于笃行。只有身体力行,严以修身律己,才能汇聚出人心向往的人格魅力。

  2.树何人?

  ①树能认清自我、德法兼修又有浩然正气的中国人。从内在看,要自我审视,修德性;从外在看,要树浩然正气,育血性。

  ②树有真才实学、民族精神又有全球视野的文明社会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使受教育者更好地认知社会、立足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最终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有才学/有根基/有格局

  ③树能全面发展、艰苦奋斗又勇担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年只有提升综合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才“能担当”,教育的目的,在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青年只有激发责任使命,锻炼自身意志,才“愿担当”,祖国是个人成就的放大器,在参与创造伟大时代的同时,借时代之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突破。

  二.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现实挑战

  从任务、对象、环境、技术等方面的难题,需要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秉持实事求是的价值遵循,以深刻的洞察力把握问题关键,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归宿。

  1.价值引领与青年成长规律的契合不足,弱化了立德树人的政治导向。政理阐释空泛/学理支撑不足/事理分析不透。坚持立德树人,实施有效的政治引领是根本。

  2.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异化。教学手段上的盲目化/教学设计上的浅层化/教学过程中的娱乐化,高校数据采集意识不强,分析评估仍处于简单量化阶段,难以进行精准的教学评估与反馈。立德树人是传授知识、培养情感、树立信仰的有机统一。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实现供需平衡是核心。

  3.职业高素养与社会高压力的平衡失效,销蚀了教师的德行示范。一方面,师德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影响着师德的“输入”实效,另一方面,知识性与规范性的逻辑矛盾,加大了对学生的“输出”难度。立德树人就是将社会价值理念内化为青年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其中蕴含着严密的“规范性逻辑”,即立德树人的目标、方式、内容,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而高校教育教学虽也遵循一定要求,但其本质是“知识性逻辑”,重视知识的传播与运用。平衡“知识性逻辑”与“规范性逻辑”的矛盾,实现二者的有机衔接。

  4.泛娱乐化对价值观念的冲击,消解了青年学生的道德自觉在自媒体的助推下,公众话语呈现出娱乐化的表达态势,青年的精神愉悦日渐肤浅。一方面,利己主义的道德危机导致青年理性缺位,另一方面,娱乐文化的低俗模糊了青年的道德判断。

  5.软指标与硬任务的模糊界定,错位了立德树人的制度保障。部分高校缺乏育人资源的整合联动机制,即使构建了协同机制,但缺少相应的评价奖惩措施。如何压紧压实责任/如何实现有效衔接/如何形成协同联动?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三.高校专任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1.高校专任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开展好立德树人工作。

  2.应增强立德树人意识,加强师德修养。认识是实践的先导,如果立德树人意识不强,就很难产生立德树人的内生动力和实际行动。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3.要坚定政治方向,改进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爱国爱党是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体现,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没有离开政治的教育,也没有离开教育的政治,只有坚持“四个服务”的教育,才是中国需要的教育;只有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者,才是中国需要的教育者。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厚植教育教学情怀为基础,努力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上下功夫,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是要善于将德育因素融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比如本学科发展史上的杰出科学家、爱国科学家的事迹,与课程相关专业的专业伦理等。二是要加强教学管理。

  第三篇: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人所共知,中华民族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常把教师比作父母,可见教师的地位之高,多么的受人尊重。那么教师为什么受人尊重呢?因为他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试想,把一个幼稚、天然的自然人,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社会人,是何等的不容易!教师的职业的确是伟大而又神圣的。我们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培养我们成长起来的那些教师,他们的确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从精神、灵魂上培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还因为教师是经师,又是人师。教师

  是人中楷模,职业要求他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和模范。

  然而教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而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尘不染”,敬业尽职,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很容易了。再者,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在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就上述两点讲,为培养一支师魂崇高,师能过硬,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教育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适应时代给予的任务,就必须具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自身修养。工作中体会到,应首先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认识。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有知识,这就要学习。同样,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师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

  次,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过程中育人。

  二、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师德修养

  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师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师德素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力行,用这些认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品行。就像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那样,道德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

  教育实践是正确师德观念的认识来源,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正确认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和道德关系,才能培养好自己的师德品质。教育实践还是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动力。教师道德品质修养不是一时一事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探求,不断的认识,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提高。

  三、制定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增强自身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同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一样,不是无目的、无计划的,而必须有着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导。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指导整个修养过程的总目标是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它作为一面旗帜,为教师如何作人,如何胜任教书育人的责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并成为教师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动和激励着教师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奋进。但是,由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过程是构成师德的各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原有的道德水平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性,使得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必然有着层次之分,每个教师必须

  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可行的目标,去努力实现自身师德从无到有,从现有层次向更高层次的攀登。

  师德修养实际上是教师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旧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也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师德认识的提高、师德情感的陶冶、师德意志的磨练、师德信念的确立,还是师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是短时期的、轻而易举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的选择自己的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教师总是面临新的选择考验,教师道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要求越来越高,永无止境。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长期修养,不断磨练,做到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太乙街办中心小学

  李楠

  2009年6月

  日

  第四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三爱两人一学习”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对待工作高度负责;

  2、认真备课上课;

  3、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生;

  5、不得敷衍搪塞。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辱;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2、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

  教育教学水平。(2)《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附)2.教师职业行为

  (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两方面:一是职业道德意识修养;二是职业道德行为修养。

  包括职业道德理想、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

  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正义责任义务荣誉幸福良心感)

  4、磨炼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5、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1、加强学习(必要途径)。马列毛邓三;理论;教育理论文化知识

  2、躬身实践

  3、树立榜样

  4、学会反思

  5、努力做到“慎独”(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建立健全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我省中职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中职中小学教师队伍。

  二、考核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依靠教师,服务教师,引导教师自省、自重、自律、自强。

  2.民主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等方面的意见,规范考核程序,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

  3.导向性原则。坚持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奖优罚劣,引导教师践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修

  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实效性原则。坚持典型引路、推动整体、讲求实效,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现、解决突出问题。

  三、考核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的在职教师。

  四、考核内容(“三爱两人一学习”)

  五、考核程序和方法

  (一)成立考核小组

  学校要成立考核小组,负责本校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相关内设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其中教师代表由民主推选产生,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成员的50%。

  (二)制定考核细则及评分标准

  学校师德考核小组对照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上述考核内容,结合各类岗位特点和本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考核细则及各类评议样表,经学校教代会或全体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后公布。

  (三)组织评议

  学校考核小组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师德评议。

  (1)自评。教师对照考核细则自我评估,并提交一份师德自评总结。(2)互评。以学科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对照师德考核内容要求进行互评。

  (3)学生评。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评议打分;班主任在本班进行,任课教师由学校师德考核小组抽取所任教班级进行。对于小学低年级教师,应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幼儿园教师不开展学生评议。

  (4)家长评。由学校师德考核小组采取适当方式进行。

  (四)综合评定

  学校考核小组根据学生、家长和教师评议情况,结合教师平时的师德表现,对每个教师作出客观评价,并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五)确定等次

  考核拟定等次在本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教师师德考核等次,并在校内以适当方式公布。学校考核小组应向每一位被考核教师反馈考核评价意见,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个人档案。

  教师对师德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学校考核小组申请复核或向学校主管部门申诉。

  六、考核等次

  (一)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二)凡有下列情况之一且造成恶劣影响的,师德考核定为不合格:1.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2.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或毁损学校名誉的;3.组织或者参与对学生的有偿补习活动,或者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的;

  4.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

  5.品行不端,歧视、侮辱学生的;

  6.在工作岗位遇到涉及学生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未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

  7.在招生、考试、评估考核、职称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8.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或者报刊的;

  9.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收受学生和家长财物的;

  10.擅自停课、缺课或擅离职守的;

  11.其他严重违反师德规范,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七、考核结果的使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职业道德”部分的评价结果,按不低于教师绩效考核20%的权重计入教师绩效考核结果,并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挂钩。

  (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

  (三)师德考核等次优秀的,绩效考核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才可评为优秀等次;对师德考核优秀的,在职务评审、岗位聘任、评先评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师德考核不合格的,绩效考核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应定为不合格;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不得评先评优,按有关规定扣发绩效工资,必要时可调整工作岗位。教

  师违反师德规范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按规定取消教师资格,直至解聘。

  八、考核时间

  师德考核每年一次,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同步进行。

  九、组织领导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是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提高对师德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把师德建设列为考评学校、考核学校班子和教职工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以师德考核为抓手,建立宣传、教育、考核、监督与惩治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加强对师德考核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确保师德考核工作取得实效。要对师德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对师德建设问题突出的学校和师德严重失范的教师坚决予以查处。

  师德考核工作的重点在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落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开展师德考核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理解和支持师德考核工作,积极参与师德考核。在考核中要注意师德考核与绩效考核、教师管理的有机衔接,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师德考核工作的客观、公正。

  第五篇: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摘要:近几年来,师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人认为世风日下,为师者道德败坏。但笔者不以为然,并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说明了有无数师德高尚的人民坚守在教育一线岗位上。笔者还针对当今社会出现的家校教育界限模糊的现象以及不少人民教师安于清贫、不忘教育事业等事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表达了希望社会人士还教育以自由、尊重教育者的愿望。最后,笔者结合自身表达了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决心,为的是博得世人对于教师群体的尊重。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偏见

  近年来,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论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所以

  新闻媒体更喜欢捕捉这方面的新闻来博人眼球。现在由于网络新闻的普及,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得到了加强,因而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新闻一发布几乎就能上头条,并且引起广泛关注。譬如某某老师体罚学生导致学生轻生,某某老师性侵女学生等等。这些负面新闻时不时地进入社会群众的眼线,一次又一次对教师职业道德操守提出了深深的拷问。与以往相比,我们教师在社会人士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作为教师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难免受人飞短流长。所以综上所述,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真的下滑了吗?我以为不然,大多数教师的职业道德没有问题,只是新闻媒体将某些教师的反面形象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了。

  我现在支教的学校,坐落于深山老林,校舍破落不堪,交通极为不便,但是在这里有19位乡村教师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这里。学校不大,四个班共有213名学生。老师们说这里的学生越来越少了,不知道会否有一天这个学校就不存在了;老师们还说这里的学生是多么纯朴,不受灯红酒绿的恶劣环境污染;老师们说以前每逢节假日师生一起去登山、野炊,上课时间学生如饥似渴地学习,让老师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老师们说,这里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师生关系融洽得就像父母与子女一般,很多孩子在这里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作为一个新老师,听到老教师们一脸满足地道出这一切,我觉得自己一心想要离开这里的想法过于自私了。这里位置偏僻,很难有人想象有一所学校就在这里存在了几十年了并且在当地人中的口碑是极好的。这里的早晨从早上5点就开始了,学生和老师们起床上早自习和进行早锻炼。由于校外荒无人烟,为了学生的安全和所有日常工作有秩序地进行,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时时刻刻要陪伴着学生,心里平常总是惦记着学生们吃不吃得好,穿不穿得暖,学没学进去。日常的工作要到每天晚上10点左右学生进入梦乡为止,这时大多数老师都可以安心入眠,但仍有一位值班老师要彻夜守护在学生宿舍的值班室内。我晚上也有值班的经历,我只记得一整个晚上上下眼皮打了无数次架,可是因为担心有突发状况,我的心一直是悬着的,不敢偷懒半刻。无数个静谧的夜晚,见证着老师们辛勤的付出和无言的守候。有一天晚上,一个学生突然发病,那时是晚上11点多,值班老师遂联系好附近的诊所,连夜将学生背到诊所接受治疗,陪着学生打点滴等候其好转,彻夜难眠。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照顾得无微不至,我想学生的父母也不过如此了吧。这里经常会有以前在这里就读的学生回来看望老师,他们说是老师帮助他们走出了大山,他们去了大城市可还是忘不了这里的老师对他们的好。如果要考察我们学校的老师们的职业道德,我相信没人说什么负面的评价的。

  我有一位学姐在市里的高中教书,她所在的学校跟我这个学校截然不同。她说每天除了工作上的辛劳,更多的是心累不已。这里的很多学生每天把老师当作仇人,心思压根不在学习上,而是想方设法挑战老师的底限。校领导说她是个女老师,提醒她最好不要与学生起正面冲突。有一次,她在黑板上抄完题目转身看着讲台下的学生时,她觉得自己再也不能无视学生们玩手机、睡觉、看闲书、聊天的场景了,她决定出手管一管。她走到后排,提醒那几个学生好好听讲,不要虚度光阴。可那几个学生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于是她收走学生们的手机和小说,她还没来得及走开那几个学生就站起来辱骂她。学姐耐心平复学生们的情绪,怎知学生们根本不听,还扬言要报复。学姐忍着心中的怒气,没有动手教训那几个混小子。她怕她的学生心理过于脆弱像新闻里讲的那样就做出轻生的行为就不好了。之前在湖南有一位老师批评完学生后,学生自尽了,最后所有人都把对这位老师口诛笔伐,这位老师在我们看来是深受屈辱的。我们在任的老师不禁想,现在的教育界已不复往日的威严了吧。学生顽劣,老师不能体罚,也不能口头批评,因为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很脆弱啊,我们想管学生的时候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隐忧。所以我们很多老师对于学生的恶劣行径只能听之任之,或者只能采取最温和的手段来管教学生。相信长此以往对学生这样疏于管理,社会上又会有人说话了吧:“某某学生行为不端,都是老师没管教好吧??”讲到这里,我想问一句:我们真的没有坚守好我们的职业道德吗?还是有的时候我们似乎没有机会践行我们的职业道德?

  在当今社会,相当一部分教师坚守岗位,却拿着低廉的工资,有

  的甚至因为当地政府办事不力领不到工资;相当一部分老师被允诺授予编制,但是在很多地区编制却被偷偷转至他人名下或者被私下变卖;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的职业自由受到家长干预,家长竟然可以有罢免老师的权利。有明理之人说道,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被推至道德的制高点,可是人民教师的地位实质上是低下的。在家校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的今天,似乎谁都可以指责教师,这跟当年的文革有何区别?面对诸多指责,我想对社会人士们说,我们教师只是最为普通的人,我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如果连基本生活都不能得以保障,那么跟我们谈职业道德修养岂不是太可笑了吗?如果教育不能回归原本自由的状态,那么教师在职业上就不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想法,那么又何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更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是圣人,做不到完美无缺,所以在评价我们的职业道德时,请对我们多一点点宽容,少一点点偏见,这样我们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保留信心,才会觉得自己是被信赖的。

  教学质量的好坏来自于教师的刻苦努力和理论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稳固的知识体系,不仅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积极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掌握大量的风土人情、人物典故、奇闻轶事等,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教学理论修养,使自己的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提高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因此,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注重自身锻炼,积极进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知识和理论修养。因此,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

  当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每个人民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当今的社会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承认我们还不够完美,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们不接受以偏概全的诋毁,我们需要教育的自由,还教育以本来的面目。

  如果社会人士给予我们教师群体足够的信赖,那么对于你们的指责我们欣然接受,并且针对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会对自己的师德孜

  孜以求,争取做一个新时代的好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新世纪的中国教育中去。就我而言,我会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与诸位教育界同行共勉之:

  1、加强理论学习,包括道德理论、师德规范以及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

  2、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锤炼自己的职业素养。

  3、向优秀看齐,在优秀教师的引领下规范自己的师德修养。

  4、加强内省和慎独,也就是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加强自我监督意识

  5、教学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把教学堪称自己一生的事业为之执着奋斗。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的教育之路才刚刚拉开帷幕,但既然早已做好选择,那么我要做的便是让自己做得更好。不管外界对我们教师的评价多么极端,我都会安守本分,捍卫教育的尊严。

篇五: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教师提???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教师是?类?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所以教师提?则?职业道德修养对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意义。下?是店铺给?家搜集整理的教师提???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教师提???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热爱教育,热爱??的学校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坚定的教育事业?。只有我们真正做到?愿为实现??的社会价值??觉投?这种平凡?作,对教育事业?存敬重,甚?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巨?的拼搏奋?的动?。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有?求?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有育天下英才的?豪感。在?际沟通??有师?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我们的?作,使?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的??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的,为理想?奋?,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作中,珍视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才能赢得学?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热爱学?,建?良好师?关系  热爱学?,是教师所特有的?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的爱,与?般的?与?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需求,?是来源于?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就越能赢得学?对??的爱,良好的师?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的把学?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进??我教育的动?,推动学?朝着培养?标所指引的?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关系的过程中,?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  热爱学?,就要尊重学?、信任学?。尊重学?的?格和?尊?,尊重学?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信任学?,才能建??种平等、和谐的师?关系,才能培养出?格健全的学?。任何简单、粗暴、??的做法,都可能给学?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是不允许的。俗话说:“良??句三冬暖,恶语伤?六?寒”。当学?遇到困难时,就要?热情的话语?励他;当学?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卑时,别忘记?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信?;当学?痛苦时,应尽量设?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犯错误时,换个?度想?想,假如??是犯错学?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从?底?体会到,?师的所作是为了学?好,是为了学?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良好的师?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三、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促进学?全?发展。  教书育?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段,育?是?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不是单纯的"教书匠",?应是?个教育家,是?类灵魂的?程师。作为这个?程师我们要有崇?的理想和信念,把教好书、育好?作为????的最?追求,善待每?位学?,发展每?位学?。

  学?是学习的主?,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对的是学?的未来,?不是个?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于学?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牺牲学?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的成绩,换取暂时的?分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普京上?学时学习成绩?塌糊涂,?现在成为?挽俄罗斯经济?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致,?法整齐划?。创造?有早晚,先后之分,,我们不应按成绩把学?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应没有差?,只有差异。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要给予全体学?同样的关?和指导,同样的?舞和期望。作为教师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个学?,满?他们求发展、求进步和需要,使学?从教师的?为中看到希望,受到?舞。即使是最差的学?也有他的闪光点,在我们的实际?作中,要?分为?地看待每?位学?,努?寻找适合各?特点的发展?向,使每?个学?都能有所收获。?体素质好,成绩较差的同学,就?励他们在体育??多下功夫,有特长的学?,就帮助他们选好?标,在学好?化课的同时学好专长,真正让每个学?都找到??的发展之路。我们培养的跨世纪的?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化知识、较?的思想品德,具有?明的?为习惯和良好的?理品质。还应具有?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着眼未来,?向现代化,为学?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打好各??的基础。就要在教育实践中,把教会学?做?,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劳动有机地统?起来,同等重视学科课、活动课的育?功能,把理论和实际、动脑动?结合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的知、情、意、?和谐统?,促进学?

  德、智、体、美、劳的全?发展。只要我们认识到这?点就应注意培养学?的全?发展。

篇六: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教师如何加强自我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需要在后天不断去、提高自己的修养,那么教师如何加强自我职业道德修养,下面为大家解答!

  教师自身行为、品格的优劣与否,对下一代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十分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呢?教育成才网给您分析分析。

  第一、要学会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准那么,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精华.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桥梁和推动力,是教育成功的根底。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它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鼓励和宽容,将使课堂处处充满真诚的信任和友好的合作,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并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第二、要学会为人师表。教育过程始终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就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人格。教师在各方面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应该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学高身正,是对学生无形的感化力量,有时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辈子。教师道德上的完善还需要教师实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这两者获得统一的突出表现是教师的风度,语言标准,防止语言不当,切忌粗鲁、尖刻。举止文明,仪态端庄,教态沉着。

  第三、要学会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教育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标准。是优化校内育人的关键因素。虽说教师的工作目标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教师之间是平等

  的同志关系,但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辅人员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矛盾,。培养人这一伟大而艰巨的教育工程,不是哪一位教师所能独立完成的,要办好一所学校,教好一个班级,开好一门课,培养好一个人,都不是哪一位教师单凭个人劳动所能奏效的,而必须由教师这个集体共同努力完成。

  总之,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了职业道德自觉性,才能把师德修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要学会为人师表,要学会团结协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不断完善自身的结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加强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学习是修养的前提。第一,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二,要学习师德修养的理论,深刻理解教师道德标准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师德标准和要求的自觉性。第三,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一个根本要求。

  实践是认识的根底,也是道德修养的根底。教师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升华,才能到达一名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要求。一个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是用嘴巴说出来的,而是用行动做出来的。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师德修养便失去了客观的评价标

  准。要引导教师参与实践,鼓励教师勇于实践,鼓励教师坚持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师德修养。

  树立道德典范是提升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大力宣传教师中的先进典型,用典范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模范行为引领广阔教师,把抽象的道德观念、行为标准等形象化、详细化,以先进模范的行为鼓励教师,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反思是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师德修养是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展不断地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缺乏,并及时纠正,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安康成长。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职业道德理论要求的差距,反思自己与周围其他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差距,努力完善自己。

  同时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反响信息,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

  人的精神境界有不同层次,所以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也是有层次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就

  是“慎独”,“慎独”一语最早出自儒家经典《礼记中庸》。“慎独”用我们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指在没有外

  界监视、单独一人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那么,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显然,这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重要的职业道德修养方法。

篇七: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教师应如何增强自身道德修养?

  师德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对于“德”的概念,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阐释。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成长和成才,首先要求要修身,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本身在于立德。德之于教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教书育人,德育为首,师德为先。

  一、当前教师现状透视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教师的育人观正处于调整、重建的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在这个时期也表现出了错综复杂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中小学教师的修养背离社会主义道德,而且还波及到整个教师队伍的声望和名誉,出现严重的社会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问题现在已经成为老百姓普遍注重的焦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这些原本就属于教师的称号现在正在被人们质疑。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道德修养有着特殊的作用,影响着未来中国的发展和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近期一些地区所出现的教师猥亵学生,对学生提出无理要求导致学生自杀或自残等现象,虽然这是某些老师的不良行为,但使教师职业道德出现明显下滑,让家长和百姓忧虑。为此,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非常必要,非常紧迫,势在必行。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意识和行为品质。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自觉遵循和身体力行地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摇篮,关键和核心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增强职业道德修养,铸造完美的人格,树立为人师表的崇高信念,具有渊博知识和创新精神,成为德才兼备的新型教师。反观当前的教师队伍现状,总体是好的。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仍存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主要表现有:

  1、是缺乏工作激情,缺少全局观点。一些教师甚至是处于年轻气盛的教师,本说是奋发有为、充满干劲的时候,因为对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缺乏理解,他们工作没有热情,生活懒懒散散,在教书工作中,得过且过,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某些重大问题上,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没有顾全大局,部分教师的全局观点、团队精神和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不强,意志脆弱,患得患失,情绪波动大。这些都容易造成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或者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

  2、是师道尊严受损,计得失讲价钱。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利益驱使,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个别教师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及利益至上思想严重,一切向“钱”看,有个别教师甚至向家长公开索要酬劳和礼物,追求直接的、更大的经济效益。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不认真讲课,私自开办补习班,把重点内容、关键要点留到课后去补习班讲,从中谋取私利。有的教师为了升学率,强迫或者变相劝差生留级和退学,想方设法歧视、排挤差生。对待学生家长,有时冷言冷语,有时冷嘲热讽,有时甚至恶语相向,使师道尊严受损。部分教师过度注重师道尊严,缺乏民主平等的思想意识,随意训斥、辱骂、讽刺挖苦和变相体罚学生,导致了严重的师生情感对立。

  3、是教学方法单一,只教书不育人。近段时间以来,中小学教师凌辱、欺压、猥亵学生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教师的声誉所以受到影响。在教学上,无视学生个体差异,照本宣科,照搬旧条,不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改进自身教法、培养习惯和提升水平方面下功夫,而是采取简单、重复和加重学生负担的做法,不计后果,不负责任。随意评说学生智商,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缺乏起码的爱心。在思想观点上,只教书不育人,抱残守缺,对课堂和校园以外发生的问题,一概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有的教师骂学生是“饭桶”、“一辈子成不了大器”;有的教师用教鞭抽打学生,罚站罚跪罚钱;有的教师缺乏教学公正,以成绩取人,明显偏向和溺爱“优等生”,而歧视甚至无视“后进生”的存有。

  教师伤害或变相体罚学生事件不但仅对学生造成深刻乃至终生的不良影响,而且在社会上也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即使仅仅在少数教师身上体现,但是它影响的不但仅是学生和社会对这个教师的看法,同时也有可能动摇学生和社会对整个教师队伍的信任。针对教师队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应该树立科学教育的的观点,在几方面注意增强,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正干净,充满活力。

  二、教师具备修养的现实意义

  教师担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学生到学校的目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所以,教师不但要以向学生无私地传授知识和求知方法为已任,而且时刻要以自己的言行、品德去教育和影响学生。新时期,教师“立师德、树师表、强师能”,对适合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在当前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要,它直接关系着现代化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着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就和接班人的素质。而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即师德,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有着长远的影响,不但影响他们的学生时代,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换句话来说,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于学生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有着直接的关系。

  2、“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从教师的职业特点看,教师工作具有同质转化性,教师的道德观点和行为常常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而被加以模仿。现阶段,社会现象异彩纷呈,各种信息来源渠道广,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和形成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为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局限,有时候很难识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故此,教师的表率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3、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作出新的诠释,把教育方针、教育宗旨、工作重点与培养目标融为一体,使广大教师得到了昭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升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刻不容缓。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推行素质教育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三、教师应具备的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是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它是指人们为了培养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所实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功夫。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理解和体验,形成教师内在的道德信念,并转化成教师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为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推动素质教育活动的展开,促动青少年一代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服务。

  教师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是:增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修养,增强道德修养,增强心理素质修养和增强思想素质修养。增强道德修养要做到两点,一是准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是准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坚持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主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教师素有“塑造令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理应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所以,教师要时刻谨记持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体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但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在师生关系上,更决定了学生对你的态度。再调皮的学生对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教师总是十分甚至崇拜。所以,要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自身素质必须持续加以完善和提升。只有素质高,涵养好的教师才能散发出更高的人格魅力尊敬。

  如何增强自身师德修养,体现教师人格魅力,如何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觉得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立高尚师德

  首先,教师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毫不动摇地肩负起祖国和人民交给的重任,他的人生价值才能获得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工作时间上的边疆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决定着教师要有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精神。其他行业的职员能够“干完8小时,下班乐悠悠”。教师为教育学生早上学、勤上学,则要以身作则;为做好课前准备,必须提早上班。我们见到很多老师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常常利用下班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家访、备课、辅导差生,批改作业,思考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说,对于责任心强的老师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下班,上班

  固然好好工作,下班常常又是上班的延续;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场所,校内是“工场”校外何尝不是“阵地”?所以,好教师要安教、乐教、善教,具有艰苦奋斗、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

  教师职业具有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性特点,有别于其他职业的社会职责,这是教师敬业爱岗精神的核心。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卷进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只教书不育人,这是一种渎职行为。其实,育人与教书是有着因果关系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相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协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从而也推动着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所以教师在工作中要维系着学生的前途,着眼于祖国的未来,以准确的方向引导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和做人的道理。

  其次,教师更须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也是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备、上、批、辅、测、评”,找学生谈心,组织班级活动,繁琐,平淡,周而复始。但只要教师献出一颗赤诚的心,抱着促学生成才,使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心愿,孜孜不倦,任劳任怨,顽强拼搏,矢志不移,就能赢得学生的信赖,结出饱满的果实。当“桃李满天下”,自己亲手培育的幼苗成长为国家的栋梁,这就是我们教师辛勤耕耘的最大回报和最好安慰。“一身粉尘,两袖青风”,“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是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最后实践证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有统计上的“高相关”关系。在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但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一般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水准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那些班级管理混乱,课堂秩序较差,学生听课不专心,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必定是知识面窄、语言乏味、不求进取、师德不良的庸者。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在学生面前

  ,我们就是要准确理解自己

  ,自我解剖

  ,自我反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有错就改,从谏如流,这是教师实行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一旦企图掩饰自己的缺点,便要付出一系列脱离实际的努力,实行一系列维护自己面子的浮夸,采取一系列不友好的言行对待提出忠告的朋友,结果会使自己的缺点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成为落后而又可怜的孤家寡人,招致既损人又不利己的后果。

  要通过“内省”“克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实行自我斗争,并自觉地使自己的言行规范于道德标准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的人民教师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求教师随时随地用“培育新人”的责任感来教育自己,解剖自己,而且还要认真地改造自己;不是出于领导批评、同事监督、学生反映等外在压力而做的被动的检查,而是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的提升;不但仅思想上提升理解,而且要把理解的成果随时随地见之于行动。所以,教师的道德修养理应是一种带有高度自觉性的道德修养,自觉地“内省克制”理应是其修养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学习不但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提升智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增强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质和情操,就必须对学生和教育有科学的理解,而这种科学的理解,只有通过学习来获得,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培养出真正完美的师德。

  2、倾无限师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表形象的核心,也是高尚的道德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决定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理应是神圣的、崇高的,像严父,又像慈母。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做老师的要每天目无表情或板着脸孔对待学生,而是把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职责同关心爱护学生揉合在一起,把自己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也就是说,从爱护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出发,严格要求而不责备惩罚;有父辈的威信,更有大丈夫的胸襟,面向每一个学生,学习上给予辅导,微小的长处给予肯定,稍有进步给予表扬,遇到打击给予保护,遭到挫折给予安慰,犯了错误耐心教育,安排工作给予信任,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自我,从而消除紧张心理,缩短师生的距离,使教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以慈母般的爱去关心、感染和教育学生,让学生觉得可敬可佩,进而“亲其师,信其道。”魏巍幼童时喜欢、惦念,依恋“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蔡芸芝先生,“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以至于梦牵魂绕。蔡老师“爱”的教育是相当成功的,使自己在学生的印象中“象妈妈一样”,对学生的影响长远。蔡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诚然,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要理智的。不能因为是差生,远离自己就漠然处之,甚至歧视、挖苦、体罚。相反,我们更应该“偏爱差生”,要给予更多的爱,想尽办法协助差生,因为差生正是缺少爱和失去爱的结果。

  3、重言传身教

  教师职业强烈的示范性,决定着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第一是要重“言传”。虽说“身教重于言教”,但并非是说“言传”一无是处。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是听老师的,对老师崇敬,他们常常会说:“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老师叫我们这样做的”。所以往往招来家长的嫉妒。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教师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并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就是“言传”。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把握说话的分寸,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说话的方式,或鼓励,或激将,或苦口婆心,或循循善诱,或幽默风趣,或委婉含蓄,在“言传”的过程中,还要做到热心,耐心和诚心。

  第二是更重“身教”。为人师表,是教师的优秀品质,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少年儿童的模仿性特强,在与教师的朝夕相处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底下并成为模仿的对象。可见,教师不但在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质育人,所以,教师要持续增强自身修养,事事处处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无论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都要以自己良好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有一位班主任无声胜有声的“身教”事例,很值得一提。学校召开了“搞好环境卫生”主题校会,会后,这位班主任并没有对着学生喊破喉咙,提出“要这样,不要那样”诸多要求,而是一连三天挎着竹篮到教室检垃圾,结果,学生由好奇到被“点悟”,地面上的纸悄杂物一天天减少,直至干干净净。这个例子进一步印证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教育家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做新型教师

  新时期教师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水平,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除了必须做到师德高,师风正外,还必须做到师业精,师业精要求教师不但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高水平的业务水平和创新水平。这是由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所决定的。

  首先是要做一个全能型的教师。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应具备比教学大纲的规定还多很多倍的知识。教学科目对他来说是科学的基础知识。”换言之,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得心应手地实行教学,做一个“专才”,同时,还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富于时代特点的思想信息和科技信息,从而达到既融会贯通本专业知识,又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扩大知识视野。这样,对学生在自己所教学科知识范围内提出的问题,能比较深透地予以解答,对在自己所教学科知识范围以外提出的问题,也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努力做一个“全才”,成为学生心目中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老师。

  其次是要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教育呼唤着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人才,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真正视学生为有生命的人,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求索,积极思考,亲自实践,使强调思维的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另一方面,教师要从教书匠中走出来,不但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要求,还要能善于总结、勇于改革,持续探索教育工作的具体规律和有效方法,引出带规律性的知识来,而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信念,树立起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出自己的教育创见,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篇八: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教师如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去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呢?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曾对道德修养的方法、途径作过许多缤密的思考、研究,他们提出的“学圣人”“内省”“静坐”“养心”“积善”等方法是值得借鉴具有积极意义的。根据当前师德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新特征,以下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1、习科学理论,明确修养方向

  实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认真学习理论,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只有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才能按教育规律办事,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还要学习和借鉴国外教育改革的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2、投身道德实践,坚持知行统一

  道德修养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标准。教师道德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就失去了客观评价教师道德的标准,无法正确地评价教师道德修养的程度和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会暴露出教师道德某些方面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要求教师努力在实践中加以克服和纠正;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会使广大教师受到激励,并找出差距,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口趋完善,道德境界不断得到升华。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是坚持知、行统一的根本途径。教师只有将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逐渐.

  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3、严于解剖自己,强化道德自律

  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经常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进行自省,并对不符合教师道德标准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严肃的自责和及时的“自讼“。强化道德自律,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又一要求。在自律道德水平上,则是靠良心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个体的道德选择和决定不再被动地受制于外在的道德评价,能够自觉内化外的道德规范,并自觉主动地评判和选择道德行为,从而达到人的外部道德行为和内化道德的理想境界。因此,教师应该强化道德自律,追求这种最高尚、最理想的道德境界。

  4、自觉坚持“慎独”,追求道德境界

  “慎独”是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应该追求的一种道德境界。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劳动既具有相互协作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既受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客观规定性,又同时具有教师自己选择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单独从事并完成其所承担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许多行为带有“隐蔽”的特点。因此,教师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能否自觉坚持“慎独’: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和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自己一个人单独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用教师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坚持从小处着眼,在“隐蔽”处和点滴小事上下功夫,在无人听见、看见的情况下,也应防微杜渐,自觉进行修养。

  .

  5、虚心向他人学习,完善师德品质

  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蕴藏和涌现着美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同时也应该成为良好道德情操、思想风貌的效法者和学习者,因此,“见贤思齐’: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就是师德修养的一个好方法。

  虚心学习他人,首先要注意从教育家那里吸取思想营养。他们为我们人民教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主动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才能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虚心学习他人,尤其要向优秀教师学习。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地体现了新时代教师道德的崭新特点,是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的具体化,同样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虚心学习他人,还要向教育对象一一学生学习。古人云:“师不必贤十弟子,弟子不必贤如师。”学生童心的纯真,执着地追求美德和高尚的情操,在许多方面是值得教师学习的,教师要善十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诚心诚意地向学生学习,在师生互勉中汲取精神营养,完善师德品质。

  .

篇九: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学习笔记

  导论部分(4课时)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迅速发展,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的发展要靠高科技的拉动,而人才是知识经济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和主宰。知识时代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的教师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持久战。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的培养和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教师教育工作者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工负担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担,因此,师德比其它职业道德有更加强烈的示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位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嬴得成功的力量所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也称教师道德或师德,良好的师德是一位合格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必备素质之一。在教师的活动中,思想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德育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担负着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德育工作的最好方式就是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所以,广大一线的人民教师就要更有责任修炼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尤其是职业道德修养,去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体示范作用的真实写照。教师要求学生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自己首先必须遵守和执行,而且这种遵守和执行,不仅要在学校课堂上体现,还要贯穿教师的整个生活过程中,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新的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教师教育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证.

  一、新历史时代下的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角色的转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师对新的评价方式的认同都直接影响着新教育理念的实施,而这一切又都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紧密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实施新课改的程度和认识深度。新教育理念的实施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师德上的表现就是在发扬传统师德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树立高深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努力发展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教师。

  (一)教师不仅要教书,更会要育人

  教师的天职是传递知识,但这不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全部,传道、授业的目的是解惑,也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新时期的新型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要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就是教师的责任了,同时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指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首先是终身教育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均势。

  (2)培养学习的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和智商有关,而且与情商密不可分。21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技能: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信息处理技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

  (3)教会学生做人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深造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教师在关注每个学生进步和发展,关注每个个体的成长,引导学生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进行追求。

  (4)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具进。在新课改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而不断探索,为此教师自身冼应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理论修养。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走进课程,用新课改中所要求的方法去教育学生。

  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关注党的新政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规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还要学习江总书记的社会荣辱观,要带头遵守和实践“八荣八耻”,用科学的言行教育孩子,用积极的学懈感染孩子,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想以德正其身,还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提升自身一政治素养,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三)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良好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教师应以身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单一地向学生教授知识,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作为教师要严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原则,正确施教,维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为“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增光添彩。

  (四)学习教科研方法,做研究型教师

  教师要发挥其主人翁的地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彼此分离的局面。教师的任务不能只是教学,研究也不能是专家们的“专利”。所以,我们的教师要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手段和技术,钻研新方法,成为有科研精神的教师,这也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体现。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每位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所以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教师只有发挥创新作用,才能带动学生创新。

  二、现阶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在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在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数

  (二)课程观念的转变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突出特点是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所以教育活动始终贯穿着教书育人的要求,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技能,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实施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基础

  新教育理念的实施成功与否,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是新教育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课程实施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构成实施课程改革的深层矛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保障实施新教育理念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三、目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存在的问题用表现

  (一)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1、在日常教学中:a、缺乏敬业精神和进取心;b、缺乏责任心;c、不能很好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d、缺乏现代教育观念。

  2、在品德问题上:a、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b、无教师伦理道德;c、不能公平对待学生.

  (二)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下不良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

  2、教师自身因素影响

  3、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不健全

  (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加强领导,从上至下高度重视

  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成立从校长到处室主任,从年级组长到班主任,从家长到学生这种系统的师德监控体系,将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行为纳入有效监控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2、加强宣传,树立先进典范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教师.要把学校以往尤其是新世纪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模范教师筛选出来,总结他们的工作成绩,提炼出他们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使广大的教师学习榜样的同时不盲目、不追风、不夸大,切实实现整个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和监督评估制度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建立机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要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从教行为,对师德不合格教授教师实行“教师聘任一票否决制”。

  教师师德是一项永久性工程,必须常抓不懈。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每位教师的师德状况、师德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要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和奖金挂钩,把职业道德规范的落实与教师的利益联系起来,让教师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第一章(6课时)

  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涵

  一、建构科学的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主要反映与一定社会文化相融合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它通过个人职业活动的行为方式来体现。

  新时期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构成应该包括:

  (一)、为师者,德高

  作为教师,第一位的素质就是具备较高的思想品质,树立德高为师的职业理想。德高为师,首先要求教师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同时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为人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尊重、认可及依赖,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形成良好首先品质和行为的楷模,并凭借教师高尚的品德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而这些做人的道理,不仅仅依靠知识的传授,更要靠教师的言行表率。教师的首先品质及人格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为师者,学高

  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人类文化的工程师,而学校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

  1、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某门学科教学所特有的业务知识技能。主要包括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架构、发展脉络、学科信念的学科特色。对教师节而言,职业性的素质就是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2、广博的一般性文化知识

  3、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这项复杂而又有规律的科学面前,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对于教师来讲,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教育科学知识是操作教学内容的工具,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预见性的科学实验性,克服盲目性。

  (三)为师者,技高

  教育技能,即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能力。也是一名教师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的专业本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

  (四)为师者,表率为先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核心是教师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培养灵魂,以人促进人的发展。只有提高教师的首先水平,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才能,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教师要执教,必须“为人师表”,必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并要先于、高于、优于一般社会成员,坦诚接受学生、社会与自我的监督、评价。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一代。

  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在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人格楷模。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归结为:以学生为本,教学相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一)以学生为本

  1、“以学生为本”是当代教育的取向

  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社会生活中有生命的主体,教师培养学生与工程师制造产品在本质上有根本的区别。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真正的做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必须端正自己的角色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

  2、“以学生为本”旨在促进学生发展

  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重点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学生为本”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在:教育要在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在使学生接受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参与实践的行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审视教师的教育角色

  以学生为体的教育理念,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二)教学相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相长,体现在师生关系、教学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相长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更进一步明确学生的角色定位,明确工作的性质和自身的作用.师生平等合作的教育理念是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1、师生平等是前提和基础

  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为权威主怀,而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支持者,需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必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偏爱,要树立“生生平等”的观念,喜优厌差是教师必须克服的“劣根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工共同发过程。

  2、主动向学生学习是关键

  在教学相长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要向教师学习并主动接受教师教育,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并且是主动地学习。

  向学生学习,并不是学习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好学精神。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指导者,但更多的是与学生一样,是研究学习活动中的共同学习者和研究者。这更要提倡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师生互动是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由简单变为双向的关键。

  三、完善合理的师德内容

  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教师把自身的各种特性作为手段去影响和感染劳动对象,从而使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

  (一)热爱学生和为学生服务的职业意识

  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是热爱学生,这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

  案例P30—32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成为合格的教师的前提,同时是教育的过程与内容。其中最为本质的就是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爱岗敬业的职业规范

  敬业是一种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工作尽职尽责的崇高境界和行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岗位,这是教师道德的前提和基础.一保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案例:P32—34(三)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特有的要求,教育者只有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才可以为人师。

  案例:P34-35(四)教师要终身学习,由教书匠成为研究型教师

  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更加强调教师要由单纯的工匠转变成研究型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保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不断进行科研探索,注重课题研究.

  案例:P36-3第二章

  (6课时)

  教师新育人观念的形成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是实施新教育理念的关键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实施新教育理念理论的必要条件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素质是教育转型的重要一步,也是新教育理念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

  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对青少年身心发影响,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感受的不只有教师教授的知识,还包括教师的个性、为人、价值观等等。在学校里,教师的一言一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是学生的模仿者.

  学生的自主性是随着不同成长阶段变化的,而教师也应该在不同的阶段适时地对学生施以不同的影响和培养.教书育人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人创造发挥的过程,就像一件艺术品的创造,是独特的,带有创造者的色彩的.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只有以充分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爱才能真正充分地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从而真正做到促进学生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师德的培养和也是很重要的.

  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期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有:

  第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地位带有光环。

  第二、由于学生还处在成长发展的阶段,学生们对于很多事情都要不会客观地去判断分析,而是盲目接受。

  新时代下的教育理念旨在将旧的教育模式转型,提倡以人为本的新的育人观念,即将过去的被动接受模式转变成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是新教育理念实施的核心

  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而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是转变育人的观念,也就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除了应该具备崇高的师德,还要具备正确的、符合苛求的育人观念。一名教师教育观念正确与否决定了他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实践和最终结果。新的课程改革中提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完全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而每一名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也就面了新教育理念顺利实施的核心。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来颂扬教师.教育是塑造心灵的艺术,当你选择教师这一“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时,你就要用你智慧的金钥匙去开户学生的心灵之锁。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在传递人类的精神文化和帮助人类继承与发展知识.育人活动就是教师实践活动的中心,教师全部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围绕育人展开的。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学生如何做人。

  总而言之,老师品格高尚,才能教出好的学生,同时在教导好学生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

  案例:P43-46二、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树立发展的学生观

  (一)树立发展的学生观,形成“以人为本”的育人观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首先就是要树立学生的发展中的人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且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极强的可塑性。其次,要树立学生是独特的人的观念。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能力、水平和个性特长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树立新的学生观,就要看到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相信第一名学生都要可以在某一特定的方面做得出色,并获得成功。要能够真正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能力、水平和个性特长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树立新的学生观,就要看到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要可以在某一特定的方面做得出色,并获得成功.

  树立新的育人观,教师对学生就会少一些指责和挑剔,多一份鼓励.

  教师对每一名学生的关注,很可能在他以后的成长中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二)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育学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被看做能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之一。人在接受教育,被改选的同时,也会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不能被忽视的,只有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应该时时渗透其中,应用到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去,另外,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尊重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只有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才真正能够做到细心关注和爱护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学生无私的爱,教师的价值才能够在其中得到肯定。

  案例:P49-51在案例中老师运用了这样几种教育方法:

  第一,要有爱心。

  第二,要有耐心。

  第三,要有信心。

  教育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具体方法如下:

  1、对学生要进行心灵引导

  2、要善于以掘学生身上的优点

  3、要使学生树立起信心

  三、新时代的教育理念要求树立向学生学习的观念

  (一)新教育理念中的教学地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新教育理念中的创新学习体现了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也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理念的操作平台。教师只有确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自觉转变传统角色,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适合于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逐渐养成创新学习习惯,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1、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转变

  创新学习使人具备进入社会能力的一种手段.

  在传统观念中: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崇高的;二、教师是知识和学问的代表;三、教师地学问高深与否就成了衡量其是否是好的教师的标准。

  2、新时代教育理念中教学行为的转向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教育理念的核心观点。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就尤为重要,创新的学习使学生自己开始探求知识,也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自己的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教师专业发民用工业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时期的教育理念非常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二)树立向学生学习的观念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向学生学习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教学中,虽然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的主体,但老师的主要作用也不只在于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在于示范性的学习,所以新课改视阈下的教学过程实际是师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

  教师学有专长,如果不懂问题虚心求教育于学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博中有长。

  学生的思想活泼,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

  教师在与学生相互学习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某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教学目的也能够成功地达到.

  (三)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教师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

  教师的爱心是专利专利教书育人的基本。教师应该把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自己职业道德的追求和体现,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教师要有博爱的胸怀,作为教师,最为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博爱,要爱优等生,也要爱后进生。

  爱是流进心里的源泉,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三章

  (6课时)教育爱的价值

  一、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一)教育爱的内涵及特征

  1、教育爱的内涵。

  首先、教育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

  其次、教育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深刻理解.

  再次、教育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深切期望.

  2、教育爱的特征.

  教育爱是教育工作上的理念形态,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第一、信念性与恒常性。

  第二、深刻的社会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第三、表率性与引导性。

  第四、无私性与原则性。

  (二)教育爱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

  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是一切优秀教师最好为珍贵

  的精神财富。伟大教育家夏乤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斯基摩,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

  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案例P63黄岭村有座山叫太阳山,不高也不大,却有点名气。因为太阳山上有黄岭小学的教学点,这里惟一的教师邹有云,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的称号。

  9月6日下午,沿着崎岖山路,翻过4个山头,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记者来到太阳山。还没到教学点,老远就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格外醒目。走近邹有云,但见他穿着一件很旧的衬衫,脚上穿的是一双沾满灰尘的凉鞋,与在庄稼地里劳动的农民没什么两样。在这所“袖珍”学校里,今年50岁的他,度过了整整30个春秋。

  校园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刚粉刷过的3间小平房,分别是教室和办公室。此时正值课间休息,仅有的13个孩子正在院子里跳皮筋、做游戏……“我负责太阳山、雷头山和杨家山的教学任务,3个自然村共60户人家,最多时有47个学生。今年除去刚刚毕业的,没有需要入学的适龄儿童,一年级缺档,所以人少一些。明年将有3个孩子读一年级。”邹有云如数家珍般向记者解释。

  30年前,这一带曾是县乡领导的心病:山里的孩子到黄岭小学读书路途遥远,一个来回就是15公里路.派老师进山吧,可没人愿去.“作为大山的儿子,我不能让孩子阻在大山深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后在家务农的邹有云心潮起伏,主动站了出来,要求到太阳山教学点任教。几十年来,他就一直过着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清晨5时起床,夫妻俩挑水、喂猪、洗衣、做饭,料理好家中老人小孩生活,便带着本村的几个孩子一同上路,走45分钟的路赶到学校。

  为了不让贫困的学生辍学,他苦口婆心地做家长们的工作,换来了100%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历年来,他所任教的学科成绩年年排全镇前3名,受过他启蒙教育的大学生、中专生有上百个。每学期,邹有云都为交不起书杂费的学生垫付费用.而他自己家中,却连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没有;儿女上大学的钱,全是借的,或用助学贷款。

  教书,在邹有云朴素的思想中,似乎是一种理所应当的责任。他说:“家人曾反对我教书,我也想过出去打工。但孩子们怎么办?很多人都问我到底图个啥?只图山里的孩子能有个‘好前程"!”

  二、教育爱在当前教育中的缺失

  教育爱

  作为人类最崇高的爱,减员增效在它是一种真正的不求索取的全身心投入,意味眷是是面向全体学生、与教育有关的全部事务,它应该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有教无类的爱,这种爱应该是伴随阗教育者的全部职业生涯。

  1、传统教育过程观的负效应.

  2、教育中单一的价值取向影响。

  3、传统教育目的观的严重错位。

  三、新课改下教育爱的育人价值.

  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理智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更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

  1、教育爱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教育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3、教育爱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

  4、教育爱是教师积极工作的动力源泉。

  四、现代教育对教育爱提出的具体要求。

  教育爱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必须适应新课改的一系列变革,因此,为适应新教育理念的需要,新课改对这种教育爱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

  (一)尊重学生。

  1、转变观念,克服以分取人的错误思想。

  2、纠正侮辱、歧视、辱骂和体罚学生的错误行为

  (二)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在实践中做到热爱学生的起点,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闭锁性.

  (三)严慈相济

  1、严而有格。

  2、严而有度

  3、严而有恒.

  11(四)、公正公平对待学生。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不验证看出,教师的教育爱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了教育爱,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

  第四章(6课时)教师价值的自我实现与幸福感

  一、价值自我实现的含义依据。

  (一)价值的含义。

  (二)价值自我实现的含义及其心理学依据

  1、价值自我实现的含义。

  2、自我实现的心理学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马斯洛,提出了动机理论。

  二、幸福的含义及其依据

  (一)幸福的含义

  罗曼。罗兰曾说,大家都在谈论幸福,而真正懂其含义的人却不多。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时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是一种

  主观的体验。幸福,简单地说,它是重大的快乐。

  幸福既不能简单地归于抽象的精神需要,也不能等同于外在的生活境遇。

  价值取向,价值原则制约,基于不同价值观、价值妈向、价值原则的评价,会导致人的幸福追求和幸福感有所不同。

  (二)幸福的伦理学依据。

  人们通常将幸福归于伦理学范畴,在伦理学中,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内心感受.但是由于幸福的概念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因此人们很难给幸福一个准确的概念。

  一个人若要示得真正幸福,便应该遵循四项原则:

  1、意识正确。

  2、选择适当。

  3、努力奋斗.

  4、修养品德。

  三、新历史时代的教育理念中教师价值自我实现及其幸福的描述。

  (一)

  相关背景。

  12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充足的人口资源在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宝贵的劳动力之外,对我国的社会政、经济、文化的芤提出

  了十分严重的挑战。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变革,是对原有课程哲学观和课程价值观的重大调整。新课程提出的一些新的观念并不是教师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所熟悉和应用的,这些理念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其作出回应。这种回应,主要体现在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对传统的教师角色进行定位和理解上,因此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

  (二)教师价值实现的具体内容。

  1、建立新刑师生关系.

  范例一

  他194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他是家里5兄妹中惟一的一个大学生。1953年,冯志远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上海市男子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在那里工作了5年。1958年,冯志远响应国家支持边疆教育事业的号召,不顾新婚不久的妻子的反对,自愿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一所中学,一年后又主动转到更偏远的关帝中学任教。作为关帝中学教师队伍中惟一的一名大学毕业生,冯志远一口气教了语文、历史、地理、俄语4个科目,从早到晚不停地上课,和学生们一起挤学生宿舍,吃学生食堂。由于关帝中学的学生们都是农民子弟,生活都很困难,他就从工资里拿出钱来,给学生们买书和学习用品,剩下的钱再寄回家里,常年不换新衣服.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1年,期间他一直与妻子分居,以致在他40岁的时候,才和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然而,他每年只有两次机会听儿子叫他爸爸,那就是在每年暑假和寒假回上海时。每次回家,儿子都哭着求他快点回来吧,可他每次都是一边答应,一边告诉妻子好好照顾儿子,因为他的心早就飞回学校了。一次儿子生病了,妻子发来加急电报让他回去,当时正好赶上冯志远班里的学生中考,他一咬牙留在了课堂上,直到学生们中考结束才从宁夏坐火车返回上海。由于冯志远常年不回家,和妻儿的关系也越来越淡,以致他至今未得到妻儿的谅解.

  1984年,冯志远突然感到眼前越来越模糊,双眼视力急剧下降,由于没时间治病,不久他在一次语文课上双目失明。那一年他55岁,学生们担心他离开学校,而他却作出了“不离开学校,不离开孩子"的决定。失明后的他,没有办法备课,就凭着记忆给孩子们上历史课。从远古时代到新中国解放,他用说评书的方式将历史讲给学生们听,成为了学生们最喜爱的历史老师.每天早晨,都会有两名学生来到冯志远的床前,为他打来洗脸水,扶着他下床,然后拿着毛巾站在旁边,等老师洗完手后,再将毛巾递过去。上课铃声响起时,学生张涛就会牵起老师的手扶着他走向课堂,全班同学看着冯志远摸索着走上讲台,总会起立齐声高喊:“老师好!”下课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扶着他,来到食堂,争着把自己碗里的菜夹到老师碗里,有的学生干脆直接喂老师吃,常常是十几双筷子同时伸出去,放在冯志远的嘴边,等着老师吃完再送上下一口菜。就这样,在学生们的照顾下,冯志远又坚持当了5年盲人老师,直到60岁退休才正式离开讲台。然而,退居二线的他,仍旧住在学校,只要孩子们需要,他就义务为孩子们辅导,直到他身患脑血栓,无法自理的那一天。

  范例二

  P95范例三

  P95第五章(6课时)教师职业道德需要体现公正原则

  13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公正是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本质牲的重要范畴,是社会公正的根本要求在社会教育关系中的集中体现.

  一、教育公正的含义。

  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偷原则。

  教育公正是指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人正直玫处理各种关系符合公认的道德准则,在教育伦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

  由此看来,教育公正的重要价值.对于国家来说,教育是否公正会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影响国家的发展和前途。对于个人来说,教育是否公正会影响个人的人生选择及其在社会阶层中所处的位置,并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和谐与进步。

  二、教育公正的内容.

  教育公正既表现为教师对自己公正,也表现在公正对待同事,领导及学生家长等方面,更表现在正确对待教育对象上。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教师对自己的公正、同侪性公正、对象性公正。

  (一)对自己的公正。

  (二)同侪性公正。

  (三)对象性公正.

  2、与同事团结协作的具体体现。

  (1)要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

  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是在学校这个教育集体中进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集体的支持与鼓励。

  (2)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育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同一学科教师之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新老教师之间,优秀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关系至关重要。

  (3)要告别文人相轻的时代,加强配合。

  每个教师都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这样才能幸与互的团结协作。否则,很验证赢得同事的信任,不能很好地与别人协作,不利于搞好育

  人工作。

  三、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成功教育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相互音能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相互渗透,将会优化教育资源和环境,协同教育行为,为学生的成长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圈,从而大大强化和提升学校教育的效果,反之会受到破坏。

  (一)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邦注意的问题。

  1、社会地位的平等性.

  2、联系交往的互尊性。

  143、教育过程的配合性.

  (二)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矛盾的分析。

  1、由于

  对学生了解上和要求上的差异性

  2、教师与家长对儿童的情感不一样.

  3、教育理论修养水平的差距会使教师与家长在教育方式上不一致。

  4、教育过程是个复杂的分庭抗礼,学生成长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

  (三)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调节。

  从教师这方面来说,在处理与学生家长关系时应下四方面的要求:

  1、密切联系学生家长,谋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场。

  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在要格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4、教育学生尊敬自己的父母。

  5、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

  如前所述,我们诚心诚意地对待家长,虚心诚恳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就会建立和保持与家长的家庭教育相辅相承的教育方式,只要我们有信心,指导家庭教育就会取得成绩。

  第七章(6课时)教师的人格风范

  当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严重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时候,我国教育界开始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一声广泛的,史土银

  前例的课程改革运动。

  一、教师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作用。

  (一)人格的内涵。

  (二)

  人格的定义.

  二、教师人格的内涵.

  换言之,教师人格应该是全社会的表率,是教师为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良好性格特征、积极的心理状态、创造性地认知方式,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的综合体,教师人格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人格特质,即教师个性发展的总水平.

  (三)

  教师人格的作用

  151、净化社会风气。

  2、有助于教学管理。

  3、对学生产生模范作用。

  4、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

  5、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模范教师胡志珍把献身教育的快乐总结为:

  机智应变、巧引善导之乐。

  教改艰辛、苦尽甘来之尔。

  弟子情深、慰师谢教之尔.

  桃李八方,来鸿千里之乐.

  经验升华,著书立说之乐.

  学境极至,世人称慕之乐。

  三、教师人格的构成与表现。

  (一)崇高的德行。

  1、对事业的绝对忠诚.

  2、对学生的满腔热爱。

  案例:

  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美国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作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果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他叫学生继续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结果根据调查,除了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因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这位老师仍然健在,虽然年迈但仍然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出人头地?

  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微笑着回答:“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16朴素的话语——我爱这些孩子,简单的道理-—爱心能能化腐朽为神奇,爱心能改变一切。这便是老太太的绝招。爱,需要把心放进去;爱,需要奉献。正如这位把全部青春投入贫民窟的老太太。

  3、尊重学生。

  (二)

  广博的知识

  1、不断学习和把,促进知识更新和积累。

  2、学习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采取以下缓解紧张不满,甚至是愤怒情绪的方法.

  一、沉默的方法.

  二、打一个暂停宾手势。

  三、用数数的方法.

  四、深呼吸。

  五、放宽胸怀.

  建立一支身心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并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教师、学生都能心情愉快的学校氛围.

  (三)文明健康的形象。

  教师要有文明、健康的言行举止,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穿着得体,言行文明,举止大方.

  1、语言。

  2、举止.

  3、衣着。

  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他的服装.着装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以人以视错觉的造型艺术,合适的着装

  会使人显得年轻,精神,字正腔圆有朝气。不少学生关于模仿老师的着装,教师着装要得体,影响着学生讲整洁,爱卫生,滋生服装的色调和款式的习惯。

  四、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一)教师人格魅力塑造的指导思想。取法乎上的策略。

  1、是在人生层面努力确立自己的终极价值体系和生活与人格的理想。

  2、是要充分认识教育事业的神圣价值,努力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1(二)

  教师人格魅力塑造的基本途径。

  1、树立积极的态度。

  2、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人格塑造中还要向优秀教师学习。

  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实践,教师教师人格理念的具体化,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具有较强的榜样力量。

  1、教师需要确立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追求,并且要为其付出不懈的努力。

  2、教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

  3、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教师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教师良好人格的主要途径.教师高尚的人格,不仅反映在精神境界,而且更应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教育实践,教师健康,良好的人格得以形成与强化。教师只有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教育实践中云,才能最终发展与形成自己良好的人格。

  综上所述,教师的人格风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作用,教师良好人格风范的展现,是教师职业特征的重要体现。教育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教会学生做人。二是教学生做事。

  18

推荐访问: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 加强自身 教师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