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毛概第十一章题库及答案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选题
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C.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
(√)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大
(√)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3.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B.《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以人为本
(√)
C.坚持民主法治()D.坚持科学发展()5.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会议是()
A.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
B.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C.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7.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
A.发展和谐文化()B.经济社会协调发展()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8.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
A.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D.发展经济()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B.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C.坚持改革开放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0.“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A.《共产党宣言》
(√)B.《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C.《全世界和谐》()D.《论十大关系》()11.“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讲这段话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A.陈云()B.邓小平()C.周恩来()D.毛泽东
(√)
12.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
A.保障()B.创新()C.发展
(√)D.管理()1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
A.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民主法治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4.第一次把“和谐”写入我国现代化目标,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党的文件是()
A.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B.中共十三大报告()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二、多选题
1.50年代中期,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著作是()
A.《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十大关系》(√)D.《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包括()
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B.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C.坚持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以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3.和谐社会就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B.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C.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C.民主法治、公平正义(√)D.诚信友爱、充满活力(√)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生态良好(√)B.生活富裕(√)C.生产发展(√)D.生态平衡()6.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
A.社会结构深刻变动(√)B.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C.利益格局深刻调整(√)D.经济体制深刻变革(√)7.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
A.政治文明建设(√)B.和谐社会建设(√)C.精神文明建设(√)D.物质文明建设(√)8.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
A.中国革命战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B.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C.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B.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D.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三.辨析题
1.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把社会建设放在首位。
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正是因为我们党毫不动摇地牢牢抓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带来了今天中国的巨大变化。(2)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3)当前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关键还是靠经济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答案:这种说法正确。(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条件。(3)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四、简答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怎样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答案:(1)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致力于建立一套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化解矛盾、规避灾难并由此促进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2)在当前,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分析研究,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给各方面群众的畅.
.通渠道,建立健全群众向党和政府反映意见和建议的畅通渠道,建立健全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的长效机制,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确保群众合理的利益要求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简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答案:(1)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2)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3)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答案:(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2)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五、论述
1.试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答案:(1)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2.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重要意义何在?
答案:(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
.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必须首先把国内的事情办好,通过和谐社会建设,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3.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六、材料分析
1.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实现公平正义之间的内.
.在联系。
答案:(1)第一,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我国现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是这些需要在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第二,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
(2)第一,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有:保障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还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它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兼顾不同方面特别是生活有困难方面群众的利益,有助于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实现公平正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2.材料1:200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其中一项主要议程就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会议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材料2: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民日报》2005年02月20日第一版
材料3: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党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呢?(2)为什么说形成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是什么?怎样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
.
答案:(1)①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②首先,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其次,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最后,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
(2)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①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②(一)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四)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
篇二:毛概第十一章题库及答案
第十一章
一、简答题
1、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需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扩展资料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有:
(1)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
(2)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
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3)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4)
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
效,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3、简述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
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髙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
指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目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也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
(2)
指明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全面”是基础,“严”是关键,“治”是要害。
(3)
指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4)
指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5+2”):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5)
指明了“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顶层设计、战略部署,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4、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哪些重大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不断探索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
是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些重大关系。
(1)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世界、指导实践,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和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和重要思想保证。
(2)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即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坚持边实践边总结,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这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方法。同时,改革推进到现在,必须在深入调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3)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
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对全面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
(4)
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要求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5)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二、论述题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时隔六年,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第一次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主题进行研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明确了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总体目标、工作要求,为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方向。
请结合本课程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谈一下你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
篇三:毛概第十一章题库及答案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和为贵”是()观点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2、中国共产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七大
3、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D.《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科学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制
5、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会议是
A.中共更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7、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发展和谐文化
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C.坚持改革开放
D.正确处理改革发稳定的关系
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A.《全世界和谐》
B.《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C.《论十大关系》
D.《共产党宣言》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是:()
A、两者毫不相干;
B、两者完全等同;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任务;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
A、大同社会思想;
B、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
C、三民主义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下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错误的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建设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13、毛泽东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问题》和其它哪部著作里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A.《论“十大”关系》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4.正式推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概念的是
A.2002年党的十六大
B.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C.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D.2006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1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根本任务
B.根本原则
.C.本质属性
D.基本要求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是
A.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D.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17.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马克思主义
D.思想政治教育
18.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
A.公平正义
B.和谐文化
C.激发社会活力
D.制度建设
1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
A.中国共产党
B.党员和干部
C.人民群众
D.知识分子
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任务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期任务
C.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关的另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D.与历史上和谐社会一致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
B.国家富强的重要保证
C.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D.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E.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四位一体”,即
A.物质文明建设
B.政治文明建设
C.精神文明建设
D.法制社会建设
E.和谐社会建设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6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
A.民主与法制的统一
B.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C.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D.活力与秩序的统一
E.人与自然的统一
4.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之一的公平正义是指
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B.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C.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E.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5.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必须把握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E.发展和改革稳定的关系
6.有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四者有各自特殊领域和规律,因而没有必然的联系
B.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各自特殊领域和规律
C.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可以为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E.四者是有机统一的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实践意义有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
B.
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C.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D.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
E.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民主法治
D.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E.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发展
9.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C.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D.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E.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规律认识的深化
A.市场经济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
C.人类社会发展
D.价值
E.共产党执政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模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B5.D6.A7.A8.C9.D10.D11.D12.C13.A14。C15.C16.A17.B18.A19.C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ABCE3.ABCDE4.BCD5.ABD6.BCDE7.ABCD8.ABCDE9.ABCDE10。ABCE
推荐访问:毛概第十一章题库及答案 题库 一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