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体育课的结构及其三部分内容5篇

体育课的结构及其三部分内容5篇

时间:2023-08-21 15: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体育课的结构及其三部分内容

  

  体育课的结构

  教学步骤安排课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课不划分部分与阶段,是根据教学顺序进行教

  学活动的。学生年龄、性别的不同,以及教学任务、教材性质等的不同,决定了教学顺序

  的不同,于是体育课的结构也是不同的。仅举几例说明。

  (1)中学一堂篮球课的教学顺序:集合、报数、讲解任务与要求(原地运球→双人双

  手胸前传接球→走步运球→跑步运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投篮→教学比赛

  放松活动)、小结、布置作业、下课。这种课的结构的特点是:各个教学步骤衔接紧密,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这种课的结构虽然没有明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但实

  际上是包括了三部分。

  (2)一堂小学二年级发展活动能力和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课的教学顺序:集合、报数、讲解任务并表扬上一堂课表现较好的同学(引起动机)→(音乐伴奏、老师带领)二列横

  队成圆形队(反复一次)→四列横队一体操队形散开(队形变换过程中采用踏步、小跑步、滑步、小腿后踢跑等动作)→作三个小游戏(钻山洞、老鹰捉小鸡、躲避沙包)→(放乐

  曲)齐步走→慢跑成体操队形→跳一个舞蹈→作扩胸运动和上举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嘿”“嘿”的声音)→活动踝、膝、髋关节→快跑30米→越过小垫子→快跑10米→钻

  过栏架→翻越跳箱→齐步走→体操队形→(放乐曲)跳《我们是飞行员》和《阳光灿烂

  照草原》舞蹈→四列横队→圆形队→四列横队→二列横队→讲评、布置作业和收还器材、下课。这堂课的特色是,先从引起儿童动机开始,紧接着作多个有趣味的练习,以满足小

  朋友运动的期望,接着降低运动负荷的强度,通过舞蹈、游戏等活跃学生的情绪,然后进

  行紧张激烈的综合障碍练习,最后又进行强度较小的、愉快轻松的练习,生理负荷与心理

  负荷有节奏地交替进行,这符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总之,体育课的结构是对教与学的活动顺序的合理安排。由于体育课的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构也应该是多样的。

  在体育教学实践当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来安排课的结构,不能生搬硬套。

篇二:体育课的结构及其三部分内容

  

  体育课结构的概念:是指体育课的组成部分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的分配等。

  体育课的结构是指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对课的教学活动模式的整体设计,即课的内容安排顺序,教法运用及时间的分配等。

  体育课的结构是指体育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的结构受学科特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以及教学条件等因素制约。不同类型课的结构是不同的,同一种类型的课在不同水平的班级或不同条件下,其结构也是有变化的。认识体育课的类型,可以为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选择相应的课堂活动种类。认识课的结构,能合理地设计各种类型的课。课的结构决定着课的整个进程,决定着把课划分成时间上的一些段落,能否科学地认识它和设计它,决定着体育课堂教学的成效。研究体育课的结构对于教学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课的结构至少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第一,是指构成体育课的几个大致的部分或者阶段;第二,是指体育课进行的基本顺序或者流程;第三,是指体育课中各种教学活动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交替的方式与方法。

  2.体育课结构的发展概况近一百多年来,对体育课结构的研究,随着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其间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l)从有利于组织和管理出发,确定课的结构。19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的体育教育家开始研究体育课的结构问题,认为在课上分配身体练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德国人施皮斯提出德国体操制度的课程方案,在捷克等国家中一种称为

  “索科勒”的体育团体,也采取类似的体育课结构

  表12-1

  德国和捷克体育课结构

  德国施皮斯体育课结构“索科勒”体育课结方案

  1.队列练习

  构方案

  1.队列练习

  2.自由联系

  (不带器2.自由练习

  械)

  3.带器械练习

  (活动3.悬垂支撑练习

  的、静止的)

  4.与民间的联系

  5.游戏

  4.跳跃练习

  5.结束练习

  注:引自樊临虎.体育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16

  这种体育课结构只是注意课上练习顺序的安排便于组织与管理,但没有考虑到所选择的练习对学生身体的全面影响,也没有注意练习与练习之间的联系。

  (2)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点确定课的结构

  19世纪后半叶,在瑞典体操制度中出现的一种体育课的结构是根据身体练习对人体解剖部位和生理机能的影响来安排的,一般包括9~15个练习,时间分配大体相同。

  表12-2

  瑞典、英国体育课结构

  瑞典体育课结构方英国体育课结构案

  1.队列练习

  2.准备练习

  3.自由练习

  4.伸展练习

  方案

  1.开始练习

  2.头部和躯干练习

  3.手部练习

  4.平衡练习

  5.平衡练习

  6.肩背练习

  5.一侧肌肉练习

  6.活动量大的一般发展练习

  7.呼吸练习和姿势练习

  7.腹肌练习

  8.躯干练习

  9.腿部练习

  10.再次伸展练习

  11.跳跃练习

  12.结束和呼吸练习

  注:引自樊临虎.体育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17

  在英国,有学者提出的体育课结构方案与瑞典的类似。英国体育课结构方案既注意到人体的解剖部位,又考虑到活动量由小到大的安排。

  (3)注重学生实用技能课的结构

  20世纪初期,法国体育课结构的方案无论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了发展。根据法国

  《课程规则》中课的结构方案,提出三部分结构,明确规定每部分的主要任务,每部分又分若干组练习

  表12-3

  法国体育课结构方案

  准备部分

  1.走

  2.手部练习

  3.腿部练习

  1.走

  2.攀登、平衡、支撑

  3.跳跃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1.慢走

  2.气息的练习

  3.带唱歌的走

  4.躯干练习

  5.复杂联合练习

  6.不对称的练习

  7.呼吸练习

  4.负重

  5.跑

  6.投掷、球类

  7.防守、进攻

  4.淋浴、按摩

  注:引自樊临虎.体育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18

  这种结构既考虑对学生身体各部位的锻炼,又考虑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练习后的生理恢复特点。可见,法国这种体育课的结构比瑞典和德国的结构有了一定的发展。

  (4)以传授体育知识为主的体育课结构

  前苏联体育课结构从20世纪初期到80年代,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期到30年代初期。这个阶段主要受瑞典体育课结构影响,上课的特点基本与瑞典和法国相似。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这一阶段主要采用前苏联的五部分体育课结构方案

  (见下表)。这种体育课结构方案比以往的结构进了一步,它规定了每一部分的任务和手段,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此后,在苏联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的各部分任务来安排体育课的原则已基本确定下来。

  表12-4

  前苏联五部分体育课的结构

  内

  容

  使学生进人工作状态

  (组织小组练第一部习,使身体发热,提高一般的生理代分

  谢作用,调整注意力和情绪状态)

  第二部各种肌肉和关节的专门素质练习,养分

  成良好的姿态

  第三部基本技术的教学和提高动作的协调分

  性,形成并掌握各项运动技术、技能

  第四部利用已掌握的技能与实践,进行中枢分

  第五部结束

  分

  注:引自樊临虎.体育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19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初期。由于在五部分课程结构中,第三、四部分是一节体育课的主体,该两部分在教学中很难截然分开,因此就统一作为基本部分,从而确定了四部分课程结构方案,这种方案1940年前在苏联人民教育委员会所采用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得到肯定。

  第四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后期。前苏联学者进一步研究体育课结构的实质,以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机体工作能力的变化过程和规律作为课的结构依据。他们认为人的任何一种运动或活动都具有四种连续的状态:开始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工作能力降低状态,据此提出四部分的体育课结构,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学者对体育课的结构展开了争鸣,争论的焦点是分三部分还是四部分,最后统一到分成三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其理论依据就是人体工作能力的规律。

  第五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列宁格勒体育学院学者格策登和斯切诺娃于1974年提出,课的结构不应只理解为几个部分,还应把课分成总的结构(或称大体结构)和细微结构

  (或称小结构〉。在1976年出版的全苏体育学院体育理论与教法的教科书中,把这个理论确定下来。他们根据任务、教材内容的不同,提出准备部分有三个方案,基本部分有四个方案,结束部分有五个方案。这种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不再拘泥于结构的形式,而重结构的内容实质,确定了一种基本结构和可变结构的模式,有利于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

  (5)日本的体育课结构

  其主要特点是全国没有统一的结构模式,有的按三部分课的结构

  (导入部分、展开部分和结束部分);有的按上课内容的顺序,一个接一个上,不分几个部分;有的体育课是以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和情绪为主设置课的结构。总之,当前日本大中专学生体育课的结构不拘形式。

  (6)以美国为代表的课程结构

  其主要特点是无严格的课程结构模式,体育教师各行其是,主张体育课上不要束缚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不断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重视课的实效,重视内容的安排,而不重视结构形式;重视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而不过分强调技术的传授。但是,他们不太注重课上组织教学的严密性。

  神经系统和呼吸器官的生理训练

  3.国内体育课结构的主要类型

  建国初,当时引进了苏联体育教学理论,带来了四部分

  (开始、准备、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的课程结构。至今,这种模式的课程结构还广泛地影响着我国体育教学,几乎各级各类学校都按此模式上课。四部分课程结构对我国体育教学起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解放初期

  “放羊式”教学的落后状态,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体育课也随原苏联体育课结构的变化,改为三部分体育课的结构,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其理论依据主要是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但这种课程结构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又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各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和时间分配规定得过死,过于繁琐并拘于形式,较大地束缚着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课程结构过于突出了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而忽略了其他部分的教学和教育作用。基本部分技术教材数量偏多

  (2至3个),致使练习密度上不去,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发展和技能的掌握,难以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现在国内不少体育科研人员正在寻求适合我国体育课的结构,现归纳出国内几种主要体育课结构以供借鉴:

  (1)三部分的结构

  其具体模式如下:

  (3)按练习顺序安排的结构

  这种结构不分部分、阶段,根据人体机能活动规律,以及练习和休息的合理交替,使练习一个接一个进行。有游戏练习,有技术教材练习,也有身体素质练习和舞蹈等,这种课的结构主要特点是注重调动学生练习的主动性。

  4.体育课各部分的划分与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的关系

  表12-5体育课的各部分的划分与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的关系

  课生的理部机分

  能各部各部分各部分课的内容分机时间教学目和组织教体工(每课标

  法特点

  作能时间按

  变力特化

  点

  45分钟计)

  主要

  1.使学1.课的进

  行

  生理上

  和

  心

  准上理上

  备升的部阶准

  分

  段

  备,逐步

  提

  高

  大脑皮

  层

  的兴奋

  生明确内容主要课的任是课程标务,有组准的基本织地开体操教材

  始一节(队列、课。

  队形)。

  约

  占

  2.培养2.准

  备

  总

  课身体的活

  动

  性

  时

  的正确姿质

  分为:1势,促进一般性准5%~身体的备活动、20%全面发专项准备约7~展。

  活动。

  9分钟

  3.为学3.为学习基本习基本部部分教分教材内材作好容作好准准备活备活动。

  性,使

  机体进

  入

  工

  作状态

  机

  体

  工

  作

  基稳能力

  本定处

  部阶于

  分

  段

  最

  佳状

  态,大

  脑皮

  层

  动。

  1.使学1.教学生学习内容根据和掌握课程标准约

  占

  体

  育

  并结合学总

  课基

  本

  校实际情时

  的知

  识、况进行安6基本技排。

  5%~术和技2.组织7能及锻

  教法特0%,炼

  身

  点:①合约2体

  的理安排主9~3方

  法手要教材内2分钟

  段。

  容学习顺

  具

  有

  最适宜的兴奋性

  2.发展序;②安学生身排辅助练体素质,习、诱导增强体练习和教质。

  法步骤;3.培养③确定各良好思项教材内想道德容练习的品质。

  次数和时间,合理安排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④安排练习分组和分组形式。

  有组织轻松自然地结束地走步,教学活徒手放松动,使机练习,简约占总课时的10%,结下机

  束降体

  阶阶出

  段

  段

  现

  疲体逐渐单的舞约5分劳,恢复到蹈,平静钟

  大

  相对安的活动性脑

  静状态,游戏等。皮层对本课扼要小结兴奋作简要本课教下的总结。

  学,布置降,课外体育工作锻炼的作能力业。一般下降

  是全班集体进行。

  传统的三部分课的结构,内容要求与时间分配规定得过死,妨碍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课的结构过于突出了基本部分的教学,往往忽略其他部分的教学与教育任务的作用。同时,基本部分的教材较多,任务偏重,难于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近年来对体

  育课结构的研究引起了体育教学理论界的重视,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尝试和探讨。

  4.确定体育课的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课结构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进行安排,充分考虑教学的目的、教材的性质、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方法上的要求等,从而确定教与学活动的合理顺序以及练习与练习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安排课的结构。

  (1)体育课的结构形式受教学目的、课程内容组织、完成任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由于体育课结构本身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并能发挥不同的功能,因此,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时必须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弄清各种教学结构的内涵,又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有区别,又能独立运用。所以,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及与诸多因素的关系,对体育课结构进行有选择的运用。

  (2)为了有利于增强体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力、表现力,体育课的结构不应强调严格固定的模式

  课的类型和教材内容不同都会影响课的结构。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结构,同一教材也有不同的结构,同一教材对新授课和复习课也有不同的结构。以掌握技术为主的新授课、以复习巩固为主的复习课和以检查学生成绩为目的的考核课,须运用不同的课程结构。另外,教学内容如果是以游戏为主的集体项目教材或以个人练习为主的器械体操等教材,也会影响到课程结构变化。

  (3)体育课的结构研究不能忽视学生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和体育的功能特点

  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知识和技能水平发展状况不同,体育课的结构也会有所不同。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知识经验不多,必须更多地考虑调整课的类型,例如,可采用多阶段教学结构。相反,高年级学生课的类型就需要相对稳定些。所以,教学结构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不论运用何种课程结构,都应符合教学要求,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并有利于区别对待,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同时,要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发展个性,培养体育兴趣,逐步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与能力。

篇三:体育课的结构及其三部分内容篇四:体育课的结构及其三部分内容

  

  体育课的结构和组织

  一、体育课的结构

  体育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教材内容安排和教学组织、教法步骤的合理顺序,以及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一)体育课的基本结构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体育课可以相应地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用较多时间,因此把准备部分又分为开始和准备两部分。

  1、开始部分

  A、任务: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明确课的任务和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精神振奋,为上课作好准备

  B、按照教学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教师检查缺勤人数,宣布课的任务和要求、检查服装、布置见习生活动。

  C、组织方法:一般采用集体的形式进行

  D、时间:开始部分约占上课时间的10%2、准备部分

  A、任务: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在生理和心理上为基本部分作好充分的准备。

  B、准备活动按照其性质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两种,为基本部分的某些技术做好专门的准备

  C、时间:约占全课总时间的20%3、基本部分

  A、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思想、道德、意志品质。

  B、内容:主要是大纲中规定的各项基本教材内容和选用教材内容等。

  C、组织方法: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主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人数、教材

  特点、场地器材条件来决定是采取全班集体进行还是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

  D、时间:约占全课时的60%-70%。

  4、结束部分

  A、任务:逐渐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进行放松肌肉的活动,使学生从心理上、生理上逐渐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

  B、内容:根据基本部分最后一项教材的运动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内容、手段,逐渐降低运动负荷,进行放松练习。

  二、体育课的组织

  体育课的组织,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和场地器材进行合理安排时所采取的措施。

  体育课组织的内容有:体育课堂常规、课的具体组织与实施、体育课的分组与分组教学。

  一、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常规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

  (一)课前常规

  1、学生要做好上体育课的准备。

  2、场地器材的准备。

  3、“小生活”的处理。

  4、教师与学生都应提前到指定的场地准备上课。

  (二)课中常规

  1、上课仪式

  一般的顺序是:师生问好,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教师检查学生上课准备情况,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然后进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等逐步按计划进入教学状态。

  2、课中的要求

  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按照课时计划行动严谨、动作规范地进行教学,不得有随意性。

  3、课的结束

  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提出课后练习的要求,预告下次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材和场地整理工作教师宣布下课,互道“再见”

  (三)课后常规

  1、器材的整理和归还。

  2、教师每次课后都应总结经经验和教训,写好课后小结。

  二.课的具体组织与实施

  课的组织与实施也就是上课。上课是教师对一定班级的学生实施教案的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和最重要的实践环节。要上好课,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

  教学目的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的目的,不仅教师要明确,而且应使学生了解它,以便使教学活动能在教学目的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2.内容正确

  这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保障,正确的教学内容,应该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3.方法恰当

  根据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遵循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启发式为教学指导思想,灵活选用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教学组织严密

  一方面要使教与学密切配合,另一方面教学活动要结构紧凑,科学地分配时间,以提高教学效率。事实上,教学的组织设计是与教学管理设计分不开的。所谓教学管理,也就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在某种管理思想指导或影响下,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机构,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加以规范,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使用,以保证教学活动健康有序的展开、教学计划的完成、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学校是整个教学组织与管理的主体,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学校整个工作的中心。它依赖于学校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同构建。

  三、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体育教学分组与分组教学、小群体、小集团教学。

  (一)体育课教学的分组

  1、自然分组

  2、性别分组

  3、体能分组

  1、分组不轮换:是把学生分成几个教学小组,在教师统一组织指导下

  按教材安排的顺序,依次进行教学和练习。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在教师统一指导下进行练,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顺序和运动负荷。但采取这种形式需要具备较充足的场地和器材,否则会影响体育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

  2、分组轮换: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体育小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分别学习不同性质的教材,按规定的时间和顺序轮换学习内容。

  (1)两组一次轮换:学生人数不多,新授教材比较困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形式:

  (2)三组两次轮换:学生人数较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

  或较简单的复习教材,均适合采取这种形式。

  (3)四组三次不等时轮换:如新授教材比较难,不易在短时间内学会,可这项教材的器材相对较少,需长一些时间才能保证练习次数。另外,复习教材比较容易,学生又已基本掌握,可采用这种形式

  3、分组不轮换与分组轮换相结合:在一次课中要学两个新教材,其中一个教材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而另两个教材又受场地器材的限制,

篇五:体育课的结构及其三部分内容

  

  体育课说课稿结构

  所谓说课是教师独立备课基础系统谈自教设想及理论依据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种教研形式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体育课说课稿范例欢迎查看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叫陈璐来自随县万和中心学校今天我说课内容是8年级体育鱼跃前滚翻和50米迎面接力教学

  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在体育《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下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对知识、技能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观点通过情景教学模式、用游戏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愉快氛围中掌握知识通过玩中学玩中练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材分析

  “鱼跃前滚翻”动作要点概括讲四个字:蹬、跃、撑、滚;重点:蹬、跃;难点:跃和撑滚结合属于滚翻类教材在初中滚翻类教材中具有很重要位置“鱼跃前滚翻”在本学期安排2课时用以提高身体柔韧、灵敏、协调素质本节属于第二节50米接力跑属于跑类教材包括:起步加速交接棒减速等过程趣味性强可以增强学生奔跑能力传棒技巧和集体配合思想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关键掌握50米迎面接力跑技术

  2、技能目标:80%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0%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腾空过程学习50米迎面接力过程中提高速度和传接棒配合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通过艺术操教学让学生接受美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阶段我通过我国通过奥运冠军李宁李小双李小鹏等表现引入激发学生学习体操积极性热身练习通过300米慢跑和各个关节活动和压腿练习腰部活动达到全身预热和活动关节肌肉提高机体各种性能和防止受伤作用8分钟

  第二阶段32分

  1、鱼跃前滚翻(17分)

  ①分解练习:分6组在大垫子上复习前滚翻4次半蹲后摆开始做兔跳练习5次,②鱼跃前滚翻:像鱼一样向前跳起手先撑地依次头肩背腰臀脚着地滚动然后站起动作要领:蹬、跃、撑、滚教师先讲解学生分6组练习纠错

  2、50米迎面接力(15分钟)注意传接棒要领:棒要直立传棒同学抓下半部分接棒同学抓上半部分跑到中途向自己身体轻轻一按抓住下半部分我准备男女平均分成2组比赛时间少赢

  第三阶段用愉快教学法拍拍手摆摆手踢踢腿扭扭腰4×8啪慢动作放松然后课堂小结(5分钟)

  四、学生分析

  1、有利因素初二年级学生比较好动、活泼、好胜心强、求知欲望高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容易实现

  2、不利因素初二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冲动缺少协作意识等不良心理倾向在教学中我采用趣味性强多样性教学练习方法吸引学生还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积极性和团结协作意识

  五教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教学:精讲多练抓住重、难点

  2、示范法教学:动作规范、美观具有模仿性和灵活性

  3、巡回示范教学: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巡回指导、及时指出技术动作错误避免错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

  4、情景教学:给学生创造一定情景引导学生实践分析运用技巧提高学生自己处理问题能力

  5、竞赛法教学:通过小组间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学生团队精神有助于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集体意识针对课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遵循从学生发展出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理念

  六、教学准备

  6块大垫子、4根接力棒田径场一只秒表

  七课堂评价

  通过教学练习密度约45%;平均心率约130135次/分最高心率170次/分预计85%以上学生能够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同学们将学得开心、愉悦积极成功

  我今天要说是《体育与健康》篮球课第二课时本次课主要内容是学习胸前传接球基本技术下面我把本次课设计思路、教材特点、学生分析、教法选择等方面做一下简要介绍: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不同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与生活态度

  二、教材特点

  本课除了要加强学生运球巩固复习之外还要重点解决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学习问题为以后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是高一年级班级人数较多且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在学习时对篮球教学接触不多因此对篮球知识与技术认识也很少但他们又

  对球类学习有很强新鲜感在前1节课篮球学习中他们表现对篮球学习好奇但对基本技术学习感到很枯燥开始学习时注意力都集中在篮球上有学生在争抢篮球有学生抱着球各处跑有学生急急忙忙去投篮……另外由于学校设施器械少不能做到人手一个篮球教学也只能在一个篮球场上展开这些问题给我提示是:在篮球教学前几单元要注重学生兴趣培养重视课堂组织性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胸前双手传接球动作方法及进一步建立运球动作概念

  技能目标:让学生学好传接球技术动作巩固和提高运球技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密切配合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手型及接球缓冲和传球翻腕动作

  难点:双手胸前传接球—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控制能力

  六、教法和学法

  常规部分和热身部分:教师主要采用示范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学习和活动部分: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分解练习法、游戏与比赛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积极性评价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自我评价法、团体评价法

  放松和结束部分: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积极性评价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七、场地:

  1、篮球场一片;2、篮球40只

  八、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45次/分出现在四十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40%运动负荷为中等

  九、教学实践部分

  本课结构安排分四个部分:常规部分、热身部分、教学游戏、学习、组织练习部分、放松与结束部分

  常规部分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上课人数;师生问好;考勤;宣布本课内容、任务提出要求及处理见习生这部分约3分钟

  热身部分

  这部分每一位学生手拿一球绕2片篮球场地做运球、抛接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和活动部分做好准备并能避免意外事故发生这部分共用5分钟

  教学游戏

  名称:运球抢球(男女分组)游戏方法:一人持球运球要保护住球另一人在吧犯规前提下进行抢夺球在篮球场内这部分约8分钟

  学习介绍篮球传接球方法

  本部分是课核心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提高这两项技术教师根据由易到难由分解到组合教学原则教师先做12次完整示范给学生一

  个完整动作概念然后教师分解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着做教师讲评学生做动作这部分约4分钟

  组织练习

  两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8分钟)

  三人传球练习(8分钟)

  砸篮板练习(6分钟)

  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要巡回指导发现错误时纠正个别错误个别纠正普遍错误集体纠正

  放松与结束部分

  引导学生进行放松活动之后做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目最后师生再见归还器材这部分约3分钟

  本次课我之所以选择这样教材内容、教法及设计程序主要思考在于在前面几节课教学中体会有不少学生对篮球兴趣浓厚但是他们往往不愿在球性及基本功上下功夫最好一到球场马上比赛或投篮练习忽视篮球基本功学习学生就学得不扎实技术提高慢、不规范

  另外也想尝试在教学营造一个相对更自由宽松环境;希望能通过让学生看展板、自主练习及分组竞赛游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关运动技能

推荐访问:体育课的结构及其三部分内容 体育课 部分内容 其三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