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导演如何塑造人物形象9篇

导演如何塑造人物形象9篇

时间:2023-08-22 15:1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导演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电影?物塑造的13个窍门!?物塑造,是剧本的灵魂,当编剧埋头修改故事?纲时,?标只有?个:让?物?动、真实、可爱。编剧是如何将?个?物创造出来的呢??位编剧公开了他的13条私?笔记,作为?名演员,咱们不妨也来了解下编剧?师创造?物的过程,以便更好地塑造??,其实创作本?都有共通性,即以?活本?作为基础和根基...1、你怎么看待你的??这是?个?先需要想清楚的问题。你喜欢TA的什么?观众看到了吗?你讨厌他的什么?观众看到了吗?你想抱着什么态度来描述他??前剧本,是这么写的吗?更直接?点,?裸裸地问??:你有真情实感吗?你有把??代?到?物的内?吗?你爱TA吗?你有被感动吗?这个问题若不想好,?之?九会写偏,会犯?末提到的那个致命错误,把??不当?看。2、逐步了解?物深?剧作的过程,就是和??培养感情,逐步了解TA的过程。?点点揭开TA的?活,并?点点理解TA的?理。以我这次写的??为例(有原型)——起初,我是听闻了他的奇闻异事,被他的?所不能深深震撼。然后我开始好奇,他到底是?个怎样的??当我打听到他既有钱,?年轻,却?直恪守单?,我很疑惑,他明明可以过另?种常规意义上潇洒的?活,为什么不呢?然后我和他聊天,逐渐理解了他的世界观和思考?式,同时也感知到他内?的障碍所在。我开始?盾:???觉得他?得其乐,其实挺好的,????替他着急,想要帮他?出封闭的?活;我想,这种逐步深?的认知过程也应体现在剧作?,让观众和我?样,对??好奇、疑惑、理解,最后共鸣。渐渐的,当你对?物了解到?定程度后,你会感觉他就在你?前,你知道TA会怎么做,怎么说。对你??,TA就是真实存在的,不管有原型与否。你介绍的不是?个虚拟?物,?是?个?边的朋友,3、好故事的搬运?当我采访??原型时,发现了不少让??分意外的真相,细节?动并富有感染?,根本就不是编剧可以凭空想象的。甚?,我认为编剧只是好故事的搬运?。那些不做?野?作的?,把“宝”全押在了??的才华上。这风险极?,因为天才凤?麟?。真正的天才编剧,是现实本?。

  真正的天才编剧,是现实本?。如果没有原型,你可以想象你?边和??类似的朋友。譬如要写强迫症,就想想??强迫症朋友会怎么做。4、有稳定清晰的世界观?般来说,主?的性格和世界观需要鲜明,充满存在感,让观众可以清晰地感知其?场。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在特定情境下,观众能预判该?物的选择。譬如,杜?笙性格倔强、骄傲,当他?临?军的欺压,以杀?之祸相逼时,我们基本能猜到他不会轻易屈服。此时此刻,戏就产?了——他若不投降,后果会如何呢?如果你设定?个情境(譬如重?诱惑、威胁),却不知道你的?物会如何选择,那就说明他的世界观还不够鲜明。常常问??,是否能预判??的选择,是检验??是否清晰的办法。举?个?场鲜明的最好范例——右边那个偏分头的贱?贪财好?、不择?段、忠于冷酷法理;左边这位晨间剧?主?温吞、单纯、善良;他们的理念冲突,撑起了整整两季的故事。强烈推荐《LegalHigh》5、艰难的选择我们都会?临两难的选择,最终的决定,反应了性格和情怀。我们会喜欢电影主?,往往是因为TA会做出我们认同、但是??做不到的选择。让?物?临两难抉择,是塑造?物的最好?法之?。举例:杰克选择牺牲??,跳下?板,让露丝活下来;《泰坦尼克号》法兰基拔下了氧?管,让麦琪尽早结束痛苦;《百万美元宝贝》两艘船上的??握引爆装置,只要炸掉另?艘船,就能拯救??;但他们选择不按下按钮。《?暗骑?》6、细节?个巧妙的细节,也许可以事半功倍。某位?师举的例?——《深夜?堂》?,?板脸上有?道疤痕,导演和编剧从未解释过它是如何?来,但是这个细节加强了?板的?场。当?板向?客提出??建议之时,显得更加值得信赖。试问,如果是?个?肤吹弹可破的??脸和你深夜聊??,你会相信吗?7、前史VS性格

  ?理学上,喜欢把?们的性格和?结归因到童年;?编剧也喜欢把?物的性格和?结归因到“前史”。这是?种简单的因果逻辑,曾经的某事造就了现在的世界观,以?于有了如此这般的动作和选择。这?招很好?,但?多了,容易变成偷懒。也容易使得?物变得过分简单,似乎?件事就可以影响??,??物在特定情境下,也就那么?种反应。更有挑战的做法,是只写性格,不设前史。只?此时此刻的??举?,把?物?起来。(要让故事成?还是需要严密的逻辑的)敢不敢不仰仗逻辑,?考验笔法?8、从演员的?度想想看如上所述,编剧很容易把故事的逻辑给简化。俯?皆是“由于A,所以B”的设计。但是,听导演说,当演员看到剧本时,他们会从更多维度去思考、感受这个?物,巨细靡遗地提问——TA是什么家庭、有什么爱好、喜欢怎么说话、有什么?动作、谈过?次恋爱、有多少朋友……演员需要让??彻底“进?”??,体会每个细致?微的情绪,当然就需要了解??的????。这时候,你发现?物?传派上了?场。虽然诸多细节可能不会写到剧本?,但是可以帮演员完善对?物的想象。9、从导演的?度想想看有时候看电影,我会去注意?物的不起眼动作——“为什么他要翘?郎腿?”“为什么他站得这么直?”“为什么是先笑?下,然后再扇?巴掌?”……?般来说,电影中的细节都不是意外或者即兴发挥,?是精?设计过的。那么,导演在现场时,为什么要这么调度?这和?物性格、处境有什么关系?不断?问这些细节问题,可以积沙成塔,完善对于?个场景的想象。10、对事件的反应不同性格的?,经历同?件事,反应?然不同。泰坦尼克号沉没,船上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做出了五花?门的选择,组成?动的群像。你需要去问??,这个性格的?,会这么反应吗?转述两个观点:前辈:?物对于动作的反应,不?定是不变的;?是有层次的,因为TA的?理是变化的。我?般会让?物可能有的各种反应相继出现,让TA更加?体。

  譬如听到亲?被害的噩耗,可能第?秒是震惊,然后是伤?,再是愤怒……总之,不是单?的。?师:有时候,当你想象不出??如作何反应,可能是你??代?太深,失去了判断?;这时,不如把??抽离出来,去想想其他电影?是否有类似??,当TA遭遇了类似处境,会怎么做。11、?物关系关系,就是戏。不?定直接写TA是什么?,?是看TA如何对待别?。?主?在男?号?前是?个状态,在男?号?前?是另?个状态。那么,?物关系出现了,?主?的性格也出现了。?个?喜欢什么?,会透露此?格局。脑海中不禁闪过?些旧梗:杉菜越不搭理,道明寺就越喜欢她;?逼?主?看到男主?对流浪动物很温情,?马就坠?爱河。当然,??与??的关系,也很有表现空间。如果?个?在独处时和社交时,判若两?,是不是很有戏?12、主动VS被动被动,是主?的?忌。如果他?直是被利?,沦为棋?,?分伤?物。这?点曾经阐述过。13、?个常见错误为了剧情需要,任意安排?物的选择,并未忠实于性格。编剧都喜欢计算节奏:在这?需要主?产?误会,在那?需要重归于好,还有在哪哪哪需要搞笑,于是乎,??就这么被需求牵着?,要哭就哭,要笑就笑,失去性格和情绪的连贯性。这样的例??般出现在新?的剧本以及烂??。?家??脑补吧。?物?先是故事中的?物,剧作本?讲述的是故事,?物?先必须服从故事的逻辑,然后才有存在的意义,?物在故事中的所做所为必须符合?物的设定,合乎逻辑,他的?为才可信。故事与?物应是相辅相承的,故事催??物,?物推动情节,?物的设定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必然性,情节的发展丰富?物的形象,最终帮助?物竖?形象。故事与?物皆是优秀剧作的关键,应该是缺?不可的。《我写的故事胜过你写的:?种?法让你的剧本更强?》本书让????新,书中没有废话,见解独到,?论是对刚?门的新?还是有?定基础的?,都

  的新?还是有?定基础的?,都?常适?。

篇二:导演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篇三:导演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论如何利用镜头角度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电影画面视觉形式的所有成分都应服从最充分地揭示所拍场面或事件的思想和内容的任务,比如它的线条结构、空间特点、影调和色彩的处理、照明的特点、光学线条乃至画面和反映在其中的空间范围的截取等。在所有这些影响着画面表现质量的因素中,拍摄角度的选择十分重要,它决定着观众观看画面主体的角度和主体在画面的方向。摄影机的拍摄角度,实际上可以看做观众的眼睛。观众视觉的垂直变化一般可有仰角、平角和俯角等。改变镜头的拍摄角度,可以使画面的构图富于造型特色,从而使观众能够感觉到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从而在情绪上获得变化。水平角度让人物符合我们自己的愿望。仰角则与俯角相反,它会增加被摄物的高度,并且带有垂直效果。更确切地说,它能使一个矮的演员看起来较高。动作的速度感增加了,尤其是暴力镜头。仰角会捕捉一种令人困惑的感觉,并且会使环境变小,如天空或天花板都退为背景。就心理上而言,仰角会增加主体的重要性,使物体在观众前方展开,甚具威胁性,也使观众欠缺安全感并觉得被人控制。由仰角摄得的人物通常会引起恐怖、庄严及令人尊敬的感觉。所以在宣传片以及强调英雄主义的电影中,这类镜头是最常见的。

  (一)

  如何利用平视镜头塑造人物形象及效果

  以平角拍摄的平视镜头的主要功能在于增进观众对画面的亲近感,感到如临其境,从而对内容产生同情和理解。这种拍摄方式在影片中最为常见。视角的水平发展包括正面、侧面和斜面三种。它们所产生的情绪效应分别是庄严、生动和主体感。

  正面对强调物体做对称性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是最合适的。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正面特征,用正面角度拍摄人物中近景称为肖像。正面角度能表达人物的本来面貌。正面角度有利于表现景物的横线条,可以营造庄重、稳定、严肃的气氛。其缺点是缺乏立体感和空间透视感,若用的不当容易形成无主次之分,呆板无生气的画面效果。电影《奔向自由》中,两名女黑奴在逃离奴隶主庄园的途中,一人不幸为毒蛇所伤,生命垂危。影片以正面展示主人公萨拉和倚在她怀中生命垂危的女友的形象。周围是险峻的山崖和丛林,身后是蓝天和群山,整个画面的色泽古朴、沉稳,很有一股肃穆凝重的气韵,使观众产生了对人物命运深切同情的情绪。而当萨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同情黑奴的白种人的帮助下,踏上加拿大的国土时,影片从正面表现挣脱了沉重的精神与肉体上的枷锁的女主人公因获得自由而引发的舒畅、喜悦的感情,给观众以清新明丽的印象,为人物的命运而感到快慰。

  侧面主要用于表现人物的某种动势,适合于表现人物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表现运动对象的方向性,线条富于变化,多用于对话、交流、会谈、接见场合,有平等的含义。其缺点是不利于立体、空间感的表现。电影《修女传》的第一个场景是身着白衬衫,外套黑色连衣裾的少女佳比凭窗而立,动也不动地凝望着窗外,她的嘴角略显笑意,不一会,这个侧面而立的窈窕身影慢慢地转过身来,现出她的正面形象以及置于前胸的右手,将套在左手无名指上的订婚戒指取下来的特写镜头。以侧面展示人物形象有利于观众看清人物的整个形体特征:剪短了的棕色头发,紧闭着的嘴巴,微微翘起的嘴角,朴素整洁的服饰,专注刚毅的面容。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位下决心告别世俗生活,到修道院过修女生活的妙龄少女的形象。在另一处描写主人公决心离开修道院,结束她的修女生活的镜头中,人物形

  象也是以侧面来表现的,在与神甫的交谈中,侧面的近景镜头突出了脸的前半部:眼睛,鼻与嘴和下巴。约2/3的脸和头部遮在黑色的头巾之中,通过眼睛与嘴巴的轻微活动,展示人物的坚定执着的神情与隐藏在她内心中强烈的矛盾心理。

  反面则给人以积极的联想和对画面的思考。同样在这部影片中,最终,当女主人公拎着一只简单的皮箱,按下了电铃,修道院院长为她将通向院外的门打开。这时的佳比,头也不回地沿着被阳光照亮的小巷向前走去,它为观众留下了无穷的思考。用背面角度拍人物,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也是观众看到的,所以这种角度拍的画面有把观众带到场面的纪实效果,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比如背跟拍摄记者的镜头,就有这种效果。大型纪录片《望长城》中主持人焦建成寻找陕西民歌手王向荣的段落,用了很多背跟角度拍摄记者寻找王向荣的经过,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并突出了该片跟踪纪实的风格,增强了作品表现力。

  (二)如何利用俯视镜头塑造人物形象及效果

  摄影机居高临下进行拍摄,从高山、高层建筑、飞机、气球或其它高于水平位置的地方往下看,都可以见到构成此种角度的画面。从艺术的角度上看,这可以通过物体的高度传递险峻的感觉。比如从山峰之间滑行的缆车上,从位于峰巅的城堡上俯瞰狭谷都可以给人以一种深刻的堕落感(电影《鹰飞不过的地方》)。居高临下的拍摄,还可以用于表现拍摄对象的弱小、无助、或者渺小、卑劣的形象。在影片《音乐之声》中,受到法西斯思想毒害的年轻信差劳夫到上校家送电报时,观众顺着站在台阶之上的上校的目光俯视劳夫行纳粹军礼的身影,顿觉这个人物的行为猥琐和可笑,其体形也显得渺小;而当视线从劳夫处仰视上校时,后者不但显得形体魁伟,气宇轩昂,而且显示出他那对法西斯分子不屑一顾的鲜明的态度。在《辛德勒的名单》中,导演史皮尔伯格将主角辛德勒安排于街区高层建筑的屋顶处,让观众通过辛德勒的视点记录纳粹分子虐杀残害犹太人的罪恶场面。俯视镜头在此处的运用,不但扩大了对罪行的视察范围,充分暴露法西斯的种族灭绝的罪恶,而且也表现了貌似强大的屠夫,实则是渺小丑恶的人类败类。

  1、俯视角度镜头摄影时,地面上树立的高景物、站立人物都有一种斜向汇聚的效果,用来展示景物全貌,表现视野开阔的景物,强化环境空问的概念,同时使得人物与环境浑然一体如象《千里走单骑》影片中,用俯视角度镜头拍摄了杨杨和高田先生在石头村前景区迷路时的片断。这时的俯视角度镜头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人物景物的艺术效果。俯视角度摄影时,对人和物产生极强的被压缩感,是人和物的体形发生形变.常用来在现遭受危险、威胁或压抑低的空间气氛,还可以表现人物悲惨、渺小、绝望的命运处境,也可以表达导演的一种主观的态度。如《东京审判》影片中自杀未遂的日本人。逐渐拉开的俯视角度镜头真切的表达出日本人被压抑、绝望的情调

  。还有一种“扣拍镜头”是俯视角度镜头以垂

  直高度状态拍摄的镜头,它竖向后对人和物压缩感特别强烈,画面造型非常别致,环境空间布局别具一格。《春节晚会》歌舞片中运用较多。《魁影奇侠》美国影片中,贪婪邪恶的蒙古之王的一次出场,运用扣拍镜头,身着规则图案的蒙古之王身形基本淹没,整体上展示出一个特别标准的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与美感的十字架,压抑窒息的气氛赫然显现;而后升降镜头随即拉远。镜头开始复杂运动,高视角度的扣拍

  镜头慢慢转化成平视拍

  镜头

  、仰视拍镜头、景别逐渐变化到远景,人物形象的邪恶与恐怖得到了巧妙的塑造。不

  过,扣拍镜头塑像虽然好看,但导演刻意为之的意图非常明显。如果我们将俯视镜头和仰视镜头综合运用,会达到褒贬明显、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革命战争题材片子使用较广泛,如《刘胡兰》影片中,女英雄刘胡兰临危不惧、壮烈牺牲的镜头多用仰视角度拍摄,而渺小猥琐、惊慌失措的敌人则用俯视角度镜头。

  2、俯角度(俯摄)的造型效果及功用

  (1)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立体感。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关键是表现其多面关系。平面拍摄可以表现物体的正面侧面二个面,俯角拍摄可以表现正、侧、顶三个面,从而增强了物体的立体感。

  (2)俯角可以增强平面景物的线条透视。俯角度离镜头近的景物降底,远处景物升高,从而展示了视野,增加了空间深度。比如列队行进、车队的奔驰、草原的羊群以及展示纵横线条的场景,大多采用俯角拍摄,其目的在于表现多景次的地面景物。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就是这个道理。

  (3)俯角可以渲染情绪。造成压抑的气氛。根据规定情景和人物的情绪,采用俯角处理,能使地面扩大,人物变小,还可以使人物压缩变形,产生萎缩、矮低的视觉效果,造成一

  种情绪上的压迫感。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马小军孤独地漂在游泳池的镜头。

  (4)俯角度用于拍摄人物,可以美化人物面部特征,也可以丑化人物的形象。如果标准镜头,稍俯的角度,可使圆脸,高颧骨,胖脸型,得到适当拉长和校正,在肖像摄像中经常用这

  种角度稍许改变人物的脸型。

  (5)俯角度(俯摄)经常用于交待地理位置。在拍摄战斗场面第一个镜头常常是用大俯角拍摄远景画面,用来确定敌我双方地理位置及双方的运动方向。

  (三)如何利用仰视镜头塑造人物形象及效果

  这种使摄影机置于低处向上拍摄的技巧所产生的画面可以使人物形象显得威武、崇高,同时还能加大画面内容的含量,收到舒展、开阔的效果。在一些表现历史建筑,如宫殿、庙宇,帝王将相等历史人物的电影中普遍得到运用,它与别的艺术表现手法一道,体现了某种典雅、豪华与崇高的片场美学风韵。

  (1)仰摄前景升高、后景降低,有时后景被前景所遮挡看不到后景。如果前景是主体,仰角有实出主体形象的作用。在外景用仰角拍摄以天空做背景可以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2)仰摄垂直线条的景物,线条向上汇聚,有夸张被摄对象高度的作用,从而产生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视觉效果。

  (3)由于仰摄能形成高大挺拔、雄伟的视觉效果,因此仰摄经常带有褒意,往往用赞颂、敬仰英雄人物。比如,电视连续剧《长征》,红军抢渡泸定桥后,领袖们在泸定桥上指点江山的镜头。但是,俯摄、仰摄的贬褒含义和感情色彩不是绝对的,在运用时不能做为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文革时期在电影界流传的“敌俯我仰”的固定模式是完全错误的。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内窝》表现英雄人物的牺牲,就是利用大俯角度来表现的,在赞颂英雄之死的同时,表现了人民对英雄的悼念。

  (4)仰摄拍摄人物既能夸张人物形体及面部特征,又能校正人物面部缺陷。比如身材矮小的可以显得高些,消瘦的脸可以显得胖一些;对于脸颊宽的脸型,如采用仰角会使两颊更宽大,从而夸大面部缺陷,所以脸颊较宽的人物不宜采用仰角度。

  (5)用仰角拍摄跳跃的腾空的动作,能夸张跳跃的高度。

  (6)仰角拍摄时,摄像机的光轴和水平线形成向上倾斜的夹角,镜头到人物头部(或其它物体顶部)和脚部的距离,产生远近不等的差别,影像将产生明显的透视变形现象,近而产生人眼不常见的奇形效果。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上跳水台就是用大仰角度相摄的异常的影像形态。深刻地展示了当时马小军内心情绪。

  大俯大仰角度表现的是人眼不常见的视点,其影像往往是变形的,故称大俯、大仰角度为两个特殊角度。稍俯、稍仰角度则是常用角度。大俯、大仰角度如果和镜头的焦距、拍摄距离结合起来,变形效果将更加明显。

  在具体运用中,仰视镜头常用来表示对英雄人物的歌颂,烘托一种悲壮和崇高的艺术氛围。用这种方法拍摄时,近景物像高立于地平

  线,物像的体积有一程度的放大,可以使主体显得高大、强悍、雄伟、威严、使观众对物像生仰视、赞颂、敬畏、或恐惧的心理反应。如像《开国大典》等影片中,现天安门雄伟高大的镜头,都是仰视角度拍摄的。影片《少林寺》中次出现仰视角度镜头,一方面勾勒武侠英雄高大的形象,来展示英威武、大义凛然的气概,另一方面描摹邪侠小人狰狞恐怖面貌,凸现鄙可耻。有时候,仰视角度镜头可以模拟剧中某个主人公的特定视角,代表观众的视线,传达特殊的观众情绪效果。《城南旧事》影片中全都用稍稍仰拍的镜头,惟妙惟肖的模仿剧中主人公英子的视角,契影片成长回忆的叙述角度。特殊场合,仰视角度镜头还可以模拟动的视角,如《猫狗大战》、《精灵鼠小弟》、《神犬巴迪》美国影片仰视角镜头用来代表猫、狗、鼠的视线,产生独特的人格化、喜剧化效果。

  从目前来看,不少的影视作品中都塑造了相当复杂的人物形象,因此更要注意利用镜头角度的变化,来刻画人物不同的性格方面,尤其是注意剖析观众的心理,实现成功的人物塑造。

篇四:导演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影视导演创作中常用的手段

  一、通过演员的表演塑造好剧中人物形象银幕上的人物形象,须通过演员的创造体现出来。作为导演,如何和演员合作,并深入了解和掌握每个演员的表演特性,共同设计创造好角色,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在影片拍摄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导演的主要工作是选择和确定男女演员。常言道:“演员选对了,戏就成功了一半。”这话确有道理。在电影拍摄前的准备阶段,导演须经常和演员一起琢磨角色,以确立剧中人物的性格基调和特性、情感、性格发展的基调以及和其他人物间的关系。帮助演员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感觉并尽快地进入角色。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导演更是演员直接的引导者和诱发人。帮助演员尽快地自然而真切地进入规定的角色要求。

  二、画面造型和音响构成电影是一种运动的画面艺术,它由无数活动的连接的画面构成。因此画面造型是电影的直接表现手段。而画面造型的基本因素是光、色彩、构图。另外,电影既然是以运动着的画面为特性,因此构图也是动的,这要靠镜头的调度和演员的调度来达到。此外,对于银幕的画面造型,光的作用和意义不同凡响。可以说光是电影这门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媒介。导演的再一个造型表现手段是影片的音响构成。随着有声电影的发展及现代音像技术的飞速进步,音响对人的感觉和影响越来越大,在电影中的艺术影响力也越来越强,成为电影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造型手段。总之,作为一个导演,他必须了解音乐音响和画面的关系,以及音响音乐去表达画面未尽之意或延伸可见影像范围的各种方式。他必须清楚设想得到的效果。

  三、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的一种独特手段,各种综合艺术在电影中都必须通过蒙太奇的手段组织到银幕上去。电影导演正是通过蒙太奇构思发挥各创作部门

  的作用完成整部影片的创作。因此说,一切都在为实现这种蒙太奇构思进行创作和服务。蒙太奇一词出源于法国建筑学上的一个名词。意思是把不同的材料加以处理装配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用到电影中来成为组接、构成的意思,逐渐成为世界上通用的电影专门术语。蒙太奇的依据是在生活中选取不同的视点以求获得尽可能完整而细致的形象。电影蒙太奇的功能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了电影叙事的语言。

  2、能创造电影中特有的时空功能。

  3、用蒙太奇手法将电影的声音和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声画对应或声画分立和对比的复合现象,以深刻揭示主题、人物、情景等。

  4、对影片的节奏、长短、剧情发展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蒙太奇的叙述方法一般分成以下几类:(1)对比蒙太奇

  (2)平行蒙太奇

  (3)比拟或象征蒙太奇

  (4)交叉蒙太奇

  (5)重复蒙太奇

  蒙太奇场景转换的要求通常以流畅、自然、舒适而富美感为原则。蒙太奇结构,对导演来说,是渗透在导演整个创作过程中的。最后,在剪辑阶段,同样包含着导演和剪辑人员对蒙太奇构思的修改和再创作。

篇五:导演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剧影月报舞台实践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淮海戏《王继才》导演体会■刘军章2019年6月19日晚,响水县淮海剧团大型淮海戏《王继才》在江苏大剧院隆重上演。该剧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省基层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剧目之一。演出结束后,观摩演出的省市领导依次走上舞台,与演职人员一一握手祝贺演出成功,并合影留念。那一刻,作为导演的我心潮起伏,激动不已。2018年8月,习近平在王继才因公殉职一个月后对其事迹作了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政治嗅觉敏锐的剧作家孙智宏,在第一时间创作出了大型淮海戏《王继才》并邀我执导。捧读剧本后,我立即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重大题材的戏剧作品,也是一个能为编、导、演提供较大创作空间的好戏。淮海戏是我过去接触不多的剧种之一,它是江苏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淮海地区(连云港市、淮安市、宿迁市及徐州市、盐城市部分县区)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唱腔特点是乐句结尾突然翻高八度耍腔,具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故有“拉魂腔”之称。淮海戏的一些表演身段明显脱胎于苏北农村生活,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王继才夫妇正是生长、生活在这一区域,或者说他们从小受到的戏曲影响就是淮海戏。因此我认为淮海戏是非常适合王继才这一题材的戏剧的。看罢剧本我就认识到,好的剧本对一个导演来说,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当即欣喜地答应孙智宏老师:即使掉几斤肉,这个戏我也导!淮海戏《王继才》是重大题材戏剧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剧作家孙智宏聚焦32年坚守开山岛的王继才,从一个岛、两个人原本单调枯燥乏味的生活中,提炼出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实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剧作家以敏锐感性的触觉从人的生存外壳由表及里地观察分析,深入到生活场景的背后,关注人物现实处境,抓住生活本身内蕴的矛盾冲突,将素材的选取与结构一起考虑,围绕“家国情怀”设计了“岛—家—国”这样的结构,可以说既是一个平衡的结构,也是层层递进的结构。于是,王继才为什么守岛、为守岛作出了怎样的奉献、王继才精神与时代的关系如何,也一层层地体现出来。据了解,剧作家曾采访过王继才的家庭成员和朋友,通过大量细致的实地采访、考察,建立起庞大的信息库,进而通过一个交叉有效的多层结构,为有效素材创造了足够的戏剧表演空间,更为这部优秀剧作的舞台呈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导演时,我一再向演职员们表示,以戏剧形式、舞台形象向观众呈现王继才的事迹,是时代赋于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大家只能演好,不能演砸!从剧本面世到成功首演,我们常常夜以继日地连轴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仅用四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将该剧搬上了舞台,这显然是全体演职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对剧组人员进行导演阐述时,我对大家反复强调,这个戏虽然既有悲剧成份,也有喜剧要素,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一部正剧,因此要求大家在表演中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以一身正气来演绎好剧中人物。我注意到,在确保故事真实可信、逻辑严密的基础上,剧作家没有满足于将王继才的事迹简单展示给观众,而是在作品的戏剧性上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和功夫,将戏剧元素渗入到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的66生活之中,进行人性的探微与展示,让观众从作品中看到了人性中软弱、挣扎和犹豫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超我终于战胜自我的光辉一面。正是这种正常人的矛盾冲突与情感纠结,才使得王继才这个形象真实可信。如同硬币一定有正反两面,事物也注定具有两面性,剧作对王继才这个人物的塑造是立体的、成功的,主人公的心灵史和成长史也是真实的、感人的。我们就是要通过全体演职人员的艰辛创作,把王继才的形象立体、可感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通过观看此剧既获得美的享受。如果说真实性是戏剧的生命根系的话,那么,演员表演上艺术性与真实性的结合就是戏剧的品格内涵,在剧本为这种有机融合提供良好基础的前提下,主要演员的表演则成了这台戏成功与否的关键。作品中,环境气氛的营造制造出了悬念和紧迫感,人物置身其中,内心的慌乱、急切、痛苦在一系列不停顿的表演和唱念做打中展现出来,使观众深切感受到人物平凡命运中的悲壮和坚韧。作品选取了王继才夫妇的8个生活截面,即8个人生片断,从妻子拖后腿到毅然辞职上岛陪伴,从妻子怀孕坚持巡逻到偷渡客岛上遇难,从蛇头落网到妻子岛上生产,从30年后一家人在岛上团聚到王继才英勇殉国,这些故事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比如夫妻双双冒着风雨在岛上巡逻这场戏,道具就是一根绳子拴着两个人,看似简单的剧情,却需要演员通过自身唱念做打和腾挪转移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暴风骤雨下、崎岖山路上跋涉的艰难,实为不易。好在王体苏饰演的王继才、刘素琴饰演的王仕花两位演员都是相当成熟,且舞台经验丰富的优秀演员,他们曾多次搭档在全省全国的会演或竞赛中斩获过多项大奖。他们不仅能够很好的领会导演意图,亦能为导演的二度创作提出积极而合理的建议,与他们的合作过程无疑是导演一次愉悦的体验和享受。编剧孙智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剧作家,剧本文本在表达技巧上已经是用立体的思维与角度在创作,所以作品富有的画面感、音乐感、戏剧感,仅仅是阅读剧本也能感受得到。形象化、视觉化的文本内容显然为导演的二度创作产生了引导作用。执导中,我注重把音乐舞美和声光影电等多种手段交叉、交替运用,即是为了更好地、立体地将戏剧在舞台完美呈现给观众。比如“岛上生孩子”这场戏,从理论上说难度是很大的。如何把这种难以呈现的场景表现出来?经过反复思考,我用灯光、背景和音响效果等综合手段把舞台“分割”成三个表演区,一是用布幔间隔出来的岛上生产区,二是用灯光营造出来的产科医生因风浪阻隔不能上岛的表演区,三是用如梦如幻的光影创造出来的王继才母亲焦灼期待的情景区,三个表演区轮番出现,交替上演,把现场的紧张、焦灼、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注意到,当产科医生通过电话一招一式地教王继才如何接生,直到布幔里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时,观众席上在一片抽泣声中忽然响起了一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心下明白,观众们对这样的剧情设计是认可了,也被感动了。至于我,有没有把这个戏导演好,算不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诚挚地期待观众和市场的评判。

篇六:导演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浅谈歌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歌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涉及音乐、舞台设计、服装、化妆等多个方面。而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人物形象。一个成功的歌剧表演不仅要有精彩的音乐表演,还需要演员通过精准的表演和形象的塑造,将人物形象深入观众心里。

  人物形象在歌剧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人物形象是观众了解故事情节的途径。不同的人物形象代表着不同的背景、性格和行为方式,通过这些形象,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转折。其次,人物形象是观众对演员评价的重要标准。观众往往会根据演员所饰演的人物形象来评价其表演的好坏。最后,人物形象也是歌剧导演和编剧传达意图的手段。通过人物的塑造,导演和编剧可以传达出对于主题、情节或者角色的理解和态度。

  那么如何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呢?首先,要准确理解人物身份和性格。演员和导演需要从剧本中寻找灵感,深入理解人物的出路和处境,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此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也要注意性格的细节表现,诸如表情、动作、语气等细节都应该把握到位。

  其次,要注重服装、化妆和舞台设计的精美。服装和化妆是一个人物形象的重要符号,它可以直观地传达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舞台设计则可以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更多的情境和背景。一个好的舞台设计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加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最后,是要注意团队合作。在歌剧表演中,演员、导演、舞美和灯光等团队成员需要密切合作,相互协调,才能塑造出成功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团队合作是歌剧表演成功的保证。

篇七:导演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试论话剧《活着》的人物形象塑造

  摘要:戏剧是以演员舞台表演为中心环节的艺术,而何为好的艺术作品或好的戏剧表演,关键就是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塑造在戏剧创作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编剧创作的最高目标。如何写好人物形象,塑造好的人物,是写出好剧本的基础。

  关键词:人物形象塑造

  《活着》

  剧本

  人物形象立体化

  人物是剧本中最重要的,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或者要塑造典型人物,一是看编剧的一度创作,看编剧如何塑造人物,以及通过何种方法来塑造。其次就是导演的二度创作,需要考验的是导演如何把剧本舞台化以及让人物在舞台上立体化。接下来就是要看演员的表演能力,考验的是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话剧《活着》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就特别吸引我,看完话剧《活着》之后,心里就有种难过的心情,想要去帮助剧中的人物,又觉得自己突然冒出这种想法,实在很可笑。《活着》中,悲剧的人物形象是主线,加上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中国正在大跃进的时期,一个小小的人物,他想要努力,他相信国家,可就是不能得偿所愿。

  话剧《活着》是由孟京辉指导,与余华一起合作的。孟京辉是当前亚洲剧坛最具影响力的著名戏剧导演,被誉为中国剧坛神话,是九十年代“先锋”剧场的开拓者。

  通过浅析话剧《活着》的人物形象塑造,分析如何成功的创造悲剧人物,女性悲剧人物,如何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对自己以后创作剧本提供经验。好的剧本要有好的人物,好的人物要学会更好的去塑造,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专业能力提高。

  一、人物形象塑造

  (一)人物形象塑造的含义

  形象塑造的含义剧本中的人物是剧作家创造的。剧作家在自己所写的或者所虚构的事件中需要人物来进行完成。通常塑造人物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衣着、语言、气质、行为、坏境、动作等多方面、多角度来进行塑造的。

  (二)人物形象塑造对剧本创作的作用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一个戏剧作品最重要的就是剧本。那么对于剧本来说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那就是人物,而且要把人物形象塑造成功,才会被人们记住。在这里我想提一个问题,如果,一个话剧或者是一个剧本它从头到尾都在讲大家都是一摸一样的好人或者坏人,请问你会记住谁,所有的人都是好人或者是坏人,这个好人和坏人的标准是怎么进行评判的,这根本不能称之为剧本。

  二、浅析话剧《活着》的人物形象塑造

  《活着》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代表人物”余华的新现实主义力作。作品以一位田间老者对人生的回忆为线索,深刻的展现了世事弄人的时代与悲欢离合的命运。导演孟京辉与作家余华在该作品的思想、艺术方面进行了多次深入探讨,二人思想高度契合并达成共识,欲以一种沉静平和的表达方式诉说人的尊严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后半生厄运连连,死亡和灾难时刻伴随着他,可他却依然强地活着,没有被苦难压倒,没有以死来逃避非人的生活,而是乐观地活着。为什么他能不死而活下来?

  话剧《活着》一开场是黄渤拿着话筒坐着讲故事,讲的是他与一位老人的交

  谈,与他交谈的那位老人就是徐福贵本人。接下来,便开始了。福贵喜欢赌博,喜欢到被龙二设下骗局骗光身家。还是没有醒悟,直到发现妻子家珍一直对他不离不弃,才决定发愤图强。结果后来在去给病重的母亲请郎中的时候被抓了壮丁,加入了国民党。后来被解放军俘虏,给他钱让他返乡,也家人重逢。本以为就此以后能够安安心心的过日子,但又不得不经历三反五反,大跃进的潮流更迭。更加让他惨淡的是,他的儿子友庆因为跑去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生生的抽死在了医院,本想找县长拼命的,却发现是自己的战友春生。后来女儿在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也死在了这家医院,老婆家珍也因痛苦的命运而去世了,女婿也死了,最后,只留下了他的他的孙子,没想到,他的孙子最后竟因为吃豆子吃撑死掉了,留下他和老牛,这就是徐福贵悲惨的一生。

  话剧《活着》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在女儿与二喜结婚后二人有了孩子,凤霞在医院生产的场景。两个男人焦急的在手术室门口等待。一声声新生婴儿的啼哭,护士走出来,二喜就会问,“三号床生出来了没?”就这样,护士出来了几趟,二喜就揪着护士问了几遍。直到后来,护士问:“要大人还是要孩子?”二喜说:“我要大人。”福贵就说,“怎么女人生个孩子这么麻烦!”二喜说:“女人生孩子就是麻烦,当初妈生凤霞的时候不麻烦吗?”福贵结巴了,他没有说话,我们都知道,家珍生孩子的时候,福贵正跟龙二赌的昏天黑地呢。看到这里,真的觉得可笑又可悲。

  话剧《活着》中县里说要献血,有庆第一个跑到了医院,在他看来,他好像觉得血不会被抽完,可是,血就是被抽完了,有庆被抽死了。这种死亡的方式真的好笑又讽刺。一个怀揣着想要救别人生命的人,他热情,有爱心,单纯,却被现实的社会环境压迫致死。友庆的存在就像是对社会的一种讽刺,好人往往活不长命,看到友庆的死,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

  家珍本来是镇上米行老板的千金小姐,福贵对她一见钟情,后来嫁给了他。但是没想到福贵越来越败家,越来越混账,但是家珍却一直对他不离不弃。在福贵败光家产后,她的父亲将其接回家中,希望不要在于徐福贵再有来往。话剧《活着》中家珍这一角色是由青年演员袁泉演绎的。总是穿的朴素,性格软弱,为别人着想。友庆的羊死了,家珍不愿儿子难过,劝说福贵把那三十斤小米换了钱去买羊。女儿凤霞相亲,家珍害怕女儿受欺负,左一个不愿意右一个不愿意。儿子友庆在县医院死掉之后,她恨不得去杀人,在得知道是福贵战友春生之后,她又动了恻隐之心,她不愿意再有人死去,她对春生说:“你好好活着,你还欠我们家友庆一条命呢,你不能死”。从这些情节中可以看出来,家珍她小心翼翼的活着,在那个吃人的社会下活的百般无奈,她隐忍,退让,不敢反抗。想坚强起来,却无能为力。其实看完话剧《活着》我觉得家珍早就已经死去了,之所以一直活着,是凤霞,友庆作为精神支柱在维持着的,当友庆、凤霞相继死去,家珍没有了活着的寄托,才会一睡不起,永世长眠。

  近期观看了孟京辉执导的先锋话剧《活着》,来增加对《活着》的理解和认知。发现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方面的新知识,了解了人物形象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物面对环境的反应,学会了更好的更加全面的去塑造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郭富民.《中国现代话剧教程》.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09):51-53[2]孟京辉.话剧《活着》.国家大剧院,2012(09)

  [3]顾仲彝.《编剧理论与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06):24-26[4]陆军.《编剧理论与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45-47

篇八:导演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篇九:导演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剧影月报演员沙龙戏剧表演艺术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马男好的戏剧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在于演员对人物的塑造,要让人物立起来,就需要演员用心塑造。在进行戏剧人物塑造时,演员要善于利用生活化表演来驾驭人物,如在戏剧表演中一些演员对同一个动作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在以后的人物塑造中,会将这种模式固定化,从而失去了体验生活的主动性,这样的人物塑造必然会陷入程式化的误区。此外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演员还应该善于发挥想象力,提高信念感,并从虚拟的情景中想象出真实的生活,从而提高人物塑造的真实性。演戏,就是演人;演人,就是演人的性格;演人的性格就是表现人的思想。生活中,人的形象、性格以及思想等,千差万别、多种多样,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是通过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典型,就更具有鲜明的差异性。戏剧表演中的人物语言决定着整个剧的艺术本体,它拓展了语言的表现空间,同时调动了观众参与意识,这种“立体表现”的元素,体现了导演的主观创作意图,更是演员表演的蓝本。戏剧表演中,塑造角色人物的核心,就是对角色人物的性格塑造。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性格,而性格又主要表现在人物的行动中。所谓人物行动,指的是有目的的、由语言和动作去完成的过程。在剧本中,是作者对人物情绪的安排和行动的设想。也有的剧本是导演、演员进行再创造的结果,从演出后的舞台记录,从剧本提示中可以分析和琢磨人物的某些性格。分析剧本能帮助演员找到角色性格,这是创造舞台形象的第一步。但要把这种性格体现出来,还得经过一番艰苦的角色创造。剧作家笔下的角色性格既反映出当时社会条件下特有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会与之相呼应表现在角色的性格特征上,角色性格要契合社会特征与人的性格特征。性格化创造就要求演员具有较强的语言、形体适应力等因素,更是检验表演者对角色人物把握的标准度。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要注意三个重要的环节,即把握准角色基调、创造好典型动作、防止唯程式的表演。角色基调是指角色性格的基本特征和色彩,它隐藏在角色的性格之中,角色基调是通过角色性格的具体表现反映出来的精神或气质。演员要力求塑造“各种各样”的角色,使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征,不是千人一面或大同小异,就必须在把握住人物基调的基础上,重视创造能体现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的动作。戏曲表演程式是戏曲创造角色的基本手段,没有程式就没有戏曲表演。戏曲演员创造角色不能离开程式,戏曲表演程式是创造好角色的有利条件。但如果不从再现主题思想、体现人物性格62出发,而是单纯从虚拟等手法和程式岀发,那就会形成虚假和形式主义的表演,从而把有利条件变成不利因素。以情感人是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表现手法,塑造角色要用心用情,从人物性格出发,要有真实情感。在戏剧表演中,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整出戏听起来就很直白且没有意义。“情感”是艺术的生命,戏剧演员要想真实地表达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就要从感情上打动观众,就必须对扮演的角色进行洞幽烛微的体验,使人物的外部动作与其内心活动融为一体。因此,戏曲演员要使外在的体现达到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必须讲究感情体验。那么,如何体验感情呢?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想塑造好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就要演员具备深厚的艺术领悟力,而这个领悟力就是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成为我们艺术的源泉。演员的生活领域越广阔,生活底子越厚实,生活的经验就越丰富,对剧中人物、事件、情节理解得就越深刻、越精辟,表演才能感情激荡,把观众引入一种身临其境的境地,从而达到感人肺腑的目的。对于创造舞台艺术形象的演员来说,深入激流,体验生活,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本课程。对角色情感的把握,不能仅仅依靠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从直接的和间接的生活累积中全面认识角色,想角色之所想,思角色之所思。演员要有体验与感受,才能表达得真切。但是,这种体验与感受,仍然属于艺术创造,而不是演员的自我流露和暴露。这就要求演员要处理好对感情的调动和控制,使其符合角色感情,拿捏恰当才能使感情表达得既真切又生动。潜台词和内心独白都是通过演员的形体表现传达给观众的,观众可从人物的表情以及其他的手段来发现。潜台词的意思就是隐藏起来的现实,但它终究是现实,只不过没有完全地变为现实,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而内心独白更加抽象,它是极其微妙的一种表现手段,主要通过演员细微的具体动作来展示。演员在设计潜台词和内心独白时,首先要注意把潜台词和内心独白所规定的实在内容相对地稳定下来,不要随意变动。同时还要注意它们的幅度,要与表演的时间和节奏相吻合。其中,要用符合特定人物的性格、身份、职业特点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语汇,不能用演员自己的习惯用语。只有这样,才能激起符号人物的真情实感,才不至于脱离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精湛的表演技巧以及全方位的舞台修养,只有这样,在戏剧表演中才能使人物形象演的生动、准确、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推荐访问:导演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塑造 人物形象 导演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