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产房的消毒隔离制度1、室内布局合理;设有?菌专柜,空?消毒机及保暖降温设施。2、凡进?产房的?作?员必须更换专?服和专?鞋,戴帽?、?罩,帽?必须盖住头发;产妇进?产房必要时更?、裤、鞋;除参加接?的有关?员外,其他?员不得?内。3、?作?员接?前后应进??的清洗和消毒,并做好??防护。4、经常保持室内整齐、清洁、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0﹪-60﹪;产房每??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湿拖2次,桌?、椅?、治疗车及器械内物品等表?每??有效氯500mg/L,产床?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擦拭2次,室内?空?消毒机进?空?消毒,每?4次,每次1?时,每周?扫除?次,并做好记录。5、每次分娩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与各种物品,室内并进?通风换?。6、橡胶单、臀垫、中单、便盆?????消毒;室内备?菌产包,应标有灭菌有效期,包外贴3M指标胶带,包内置3M指标卡,包括???清洗,?破损;灭菌物品超过?周须重新灭菌;中??菌持物镊(钳)应每4?时更换并灭菌,碘酒、酒精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容器2次并压?蒸汽灭菌,灭菌物品?经打开,有效期不得超过24?时,?菌盘使?有效时间在4?时之内,打开的产包在4?时内使?。7、?过的接?器械,以清?冲洗、擦?、涂油包装,送压?蒸汽灭菌后使?。8、产妇供养的湿化瓶必须???消毒,?后浸?1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内30分钟后清?冲净晾?,密闭保存备?。9、接?后的??,?次性卫??品,医疗?品装?黄?塑料袋后封扎,由?勤?员集中专送进??害化处理。10、胎盘及胚胎组织经病?同意后装?黄?塑料袋后封扎,由?勤?员集中专送殡仪馆焚烧。11、严格执?室内各种管理制度规定,?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差错事故,?交叉感染发?。12、每?进?环境卫?学监测?次;空调、净化机的过滤?每周清洗?次,做好记录。1、隔离产房应相对独?,专收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室内布局同?术室;室内设有?菌器械柜,空?消毒机及保暖降温设施。2、凡进?产房的?作?员必须更换专?服和专?鞋,戴帽?、?罩、帽?必须盖住头发;产妇进?产房须更?、裤、鞋;除参加接产的有关?员外,其他?员不得?内。3、?作?员接?前应戴?套,必要时穿隔离?或防护服,戴护?镜等防护?品,接?前后应进??的清洗和消毒,做好??防护。4、经常保持室内整齐、清洁,定期消毒,室内保持在24-26℃;?1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拖地;产床、桌?、椅?,治疗车等表??1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室内?紫外线进?空?消毒,每?2次,每次1?时;每周?扫除1次。
5、每次分娩结束后,应及时做好终末消毒。6、橡胶单、臀垫、中单、便盆?????消毒;室内备?菌产包,应标有灭菌有效期,包外贴3M指标胶带,包内置3M指标卡,包括???清洗,?破损,器械,灭菌物品超过?周须重新灭菌;常??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碘酒、酒精等应密封保存,每周更换容器2次并压?蒸汽灭菌,灭菌物品?经打开,有效期不得超过24?时,?菌盘使?有效时间在4?时之内,打开的产包在4?时内使?。7、隔离病房的产妇,按隔离病?处理;产妇?过的器械等物品,以2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取出,清?冲净、擦?,经压?蒸汽灭菌后备?;?次性敷料,胎盘??,胚胎组织必须装?黄?塑料袋内,密闭运送,焚烧处理。??次性布类?1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送洗?房清洗消毒;产床、器械车、凳、?品以及地?均以1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8、产妇供养的湿化瓶必须???消毒,?后浸?1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内30分钟后清?冲洗晾?、密闭、?燥保存备?。9、严格执?室内各种管理制度规定,?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差错事故,?交叉感染发?。10、每?进?环境卫?学监测1次,紫外线灯管?95﹪酒精每周擦拭1次,空调过滤?每周清洗?次,做好记录。1、每?上、下午开窗通风?次,每次30分钟,减少探视?员在室内停留时间,严格控制陪伴?员。2、保持室内地?整洁,每?以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床头柜及地?2次,及时清理会阴垫。3、产妇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保持床单位整齐、清洁、?燥的备?。4、指?产妇哺乳前后要洗?,清洁乳头;母婴??有感染性疾病时,应及时与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急性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新??沐浴室消毒隔离制度1、室内应保持24-28℃,相对湿度50﹪-60﹪,保持室内空?清新,注意通风。2、?本室?作?员不得随意进?,进室前需洗?、戴?罩、帽?更换专?的鞋,?作服,有呼吸道疾病者不能进?。3、每?新??沐浴前后必须?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浴台、浴桌、浴板、婴?车,新??沐浴护理必须?????扑粉?眼药?,处置每位新??前后应洗?或?快速?消毒剂揉搓双?。4、新??专?剪?、脐剪?,??钳等器械?后放?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内浸泡30分钟后清?冲洗?净,擦?上油,灭菌备?;体温计?75﹪酒精浸泡30分钟后清?冲洗擦?备?。5、新??浴??、被服、尿布、洗净后压?蒸汽灭菌后备?6、严格遵守?菌操作规程和沐浴步骤,发现有鹅?疮,脓疱疹等新??,应做好隔离,所有?品需?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净、灭菌备?。7、免疫接种疫苗应???针?管???灭菌。8、沐浴结束后及时整理?品,清洁地?、浴池、室内?循环风空?
消毒器进?空?消毒,每?4次,每次1?时,并做好记录。9、空调机及消毒剂过滤?每周清洗1次,做好记录。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1、进?治疗室?作?员应?帽整洁,操作前洗?戴?罩,严格遵循?菌技术操作原则。2、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清洁区、治疗区,标识清楚。3、?菌物品按灭菌?期依次放?专柜,灭菌标记明显,注明有效灭菌?期。?菌包(或盘、盒),?纱布罐,?经打开须注明时间,超过24?时不得使?,?菌盘超过4?时不得使?。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时后不得使?,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时不得使?。5、碘酒、酒精瓶应密闭保存,标签清晰,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6、各种注射、抽?,严格执????针?管???灭菌(包括?内注射),操作?员每处置?病?后,必须进?洗?或?快速?消毒剂揉搓双?,防?交叉感染。7、每?各种治疗操作完毕,须进?卫?处置,?含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台?、治疗车,保持清洁卫?,擦拭?具专?。8、保持室内地?应清洁、?污物,有专?清洁?具,地板进?湿扫,污染时?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拖地。每?紫外线空?消毒2次,每次1?时,每?进?环境卫?检测?次。处置室内消毒隔离知道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楚,设有流动洗?设备。2、使?后的?次性输液器,针筒等医疗废物分类放置黄?或有明显标识的防渗漏污袋或防刺容器内,封闭运送,做好交接登记。3、氧?湿化瓶、呼吸机管道、雾化吸?管道、氧??罩、吸引器管道、引流瓶等使?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耐?温的管道与引流品可采?压?蒸汽灭菌,不耐?温的部分可清洁后浸泡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内30分钟(遇有特殊感染应浸泡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内30分钟)清?冲净、晾?、清洁?燥,封闭保存备?。4、浸泡的物品必须完全淹没,管腔灌满消毒液,容器及时加盖,各种浸泡消毒液应保持有效的浓度及时间,定期做好化学监测。5、治疗车上物品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上应配有快速?消毒液。6、医疗废物严格分类,并有标识,及时清理。?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清洁区、未清洁区、污染区。2、灭菌物品与?灭菌物品应分室存放,灭菌物品应放在?燥、防尘的橱柜内,灭菌包灭菌标识明显,并注明有效使??期,按灭菌有效时间先后次序存放,取出,灭菌物品?经打开,有效期不得超过24?时,?菌盘使?有效时间在4?时之内。3、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容器2次,并压?蒸汽灭菌。4、?术间的?菌技术钳、罐?燥保存,?台?术?套更换,中??菌持物钳(镊)每4?时更换并灭菌。5、注射、采?要严格执??菌操作,采????针?管?带???消毒,?菌溶媒开启后应注明时间,超过24?时不得使?。6、?术?员须严格执?外科洗?原则。7、每?需对各种灭菌物品,?菌器械保存液,空?质量进?细菌污染情况监测?次。8、?术室的卫?清洁、消毒须经程序化、制度化,每次?术毕,须?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术台,?含500mg/L有效氯擦拭地板,桌凳等各种物品表?等,每周?扫除?次并有记录。9、紫外线空?消毒每?2次,每次1?时,空?消毒剂空?消毒每?4次,每次1?时,并有记录。10、?过的?术器械应及时清洗、擦?;耐?温、耐湿的送?压灭菌,不耐?温、耐湿的使?2﹪碱性戊?醛灭菌,?次性使?后的物品,视为感染性废物,装?黄?塑料袋封扎,由?勤?员专送?害化处理。11、接送病?的推车须每天清洁、消毒,?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床单???更换。12、感染?术应置隔离?术室?术,?切?品?后均须严格消毒,并按感染性疾病的消毒隔离原则进?处理,并有明显标记。13、特殊感染?术,应进?特殊感染?术室进?,?作?员应进?严格的??防护,?后?品(?次性使?物品或价值低廉的物品应密闭封存焚烧)进?双消毒。?术器械?20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后取出冲洗?净、擦?、上油灭菌,?术台及物品表?、空?、地?可?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进?喷洒、擦拭消毒。接送隔离病?的平车应专车专?,?后严格消毒。14、?术废弃物品分类放置黄?或有明显标识的防渗漏污物袋或防刺容器内,封闭运送,交接登记,焚烧处理。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1、周围环境?污染源。2、内部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菌区,三区划分清楚,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3、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识及?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4、?次性使??菌医疗?品,拆除外包装后,?可移??菌物品存放间。5、做好各个区域内部的卫?清洁及消毒?作,上、下午?作完毕应?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台?、物表、地板,各区卫??具固定专?。6、每?空?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1?时,并有记录,每周紫外线灯管?95﹪酒精擦拭1次,每季度灯管强度监测1次并记录。7、回收的器械先?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擦?、上油,打包并进?压?蒸汽灭菌,包布???清洗。8、凡是感染病?使?过的物品均?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清洗、擦?、灭菌。9、压?蒸汽灭菌锅的使?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艺监测应每锅进?,化学监测应每包进?。预真空压?蒸汽灭菌每天灭菌前进?BD试验,并详细记录。10、下收、下送的车辆、盛具、洁污分开,每?清洗、消毒,分区存放。仙游县妇幼保健院院感染病例调查表
门诊注射室(静脉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1、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清楚。灭菌物品按灭菌?期依次放?专柜,灭菌有效期为?周,超过有效期必须重新灭菌。2、医务?员进?室内,要求?帽整洁,严格执?灭菌技术抄操作规程,各种注射必须?针?管???灭菌(包括?内注射),??带?????消毒,每处置?个病?均要吸收或者?块速消毒剂揉搓双?,防?交叉感染。3、抽出药液,开启的静脉输???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时候不得使?,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时不得使?。4、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标签清晰,每周更换容器2次并灭菌,常?的?菌物品(棉球、纱布等)?经打开,使?时间不得超过24?时不得使?。5、治疗车上物品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上应配有快速?消毒液,每天?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作台?及治疗车、湿化瓶、??带等?品
?1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冲洗?净、晾?、备?。6、室内每??紫外线空?消毒2次,每次1?时,紫外线灯管每周?95﹪酒精擦拭1次,每周进?环境卫?学监测?次,每季度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1次,并有记录。7、每周空调过滤?冲洗1次,并有记录。8、保持室内地?整洁,地??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湿拖2次,清洁卫??具固定使?,完毕洗净晾?备?9、严格执?医疗废物分类处理,?过的?次性针头,头?针及输液器,注射器分类放置黄?塑料袋或防刺容器内及时封扎送医疗废物暂存间。
篇二: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精选篇1)
一、根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依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盛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强化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掌握的意识和工作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医疗机构应当强化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时,应当根据有关要求,按时标准报告,并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四)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强化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适宜、必要的防护用品,实行有效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
(五)严格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标准,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外表、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根据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强化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根据要求进行空气消毒。
(六)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布置医务人员的工作,防止过度劳累,并按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留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病症。
(七)在诊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依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活力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掌握
(一)发热门(急)诊。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标准等有关要求。
2.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
3.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在接触全部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接触疑似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急)诊时,要根据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二)收治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病区(房)。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标准等有关要求。
2.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
3.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当按时实行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顿;疑似病例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或者血清学确诊的同类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
4.依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行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详细措施包括(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标准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实行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3)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施行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4)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需探视时,探视者应当严格根据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三)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依据其传播途径实行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
2.医务人员运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要求,按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4.一次性的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或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按时更换。
5.医务人员应当依据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实行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适合。
(1)标准预防适用于全部医务人员。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当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留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运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留观室和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必需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根据清洁区、潜在污4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留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4)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为确诊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操作时,应当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四)强化对患者的管理。
1.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按时进行隔离,并根据指定路线由医务人员指导和引导进入病区。
2.患者进入病区(房)前应当更换衣服,个人物品及换下的衣服集中消毒处理后,存放于安全的指定地点,由医院统一保管。
3.病情答应时,患者应当戴口罩;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运用清洁剂洗手或者运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4.患者出院、转院时必需进行沐浴或适合的消毒处置,更换洁净的衣服前方可离开病房;患者住院期间运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前方可随患者或家属带回。
5.如患者死亡后,应当按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浓度为3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患死者口、鼻、耳、肛门等全部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精选篇2)
一、护理人员上班时衣帽干净,不许穿工作服到院外。
二、护理、治疗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三、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要定期灭菌与更换消毒液,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一洗手。
四、病房定期通风换气,定期空气消毒,地面湿擦,床、床头桌、椅每日湿擦,抹布应专用,用后消毒。
五、被褥定期更换,脏被褥应放固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
六、各种器械用具,运用后均需消毒,药杯、餐具必需消毒后运用,便器应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七、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和有剧烈传染性的病人,应安顿在单独病室,病室应事先消毒。
八、对出院病人,必需做好终末消毒。床、桌、椅等应用消毒液擦拭,床垫、被褥洗晒消毒。
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许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运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传染病房按病情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出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更换隔离衣并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一、住院传染病人应在指定范围活动,不得互患病房和外出,到其他科诊疗时,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及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十二、对受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别感染的.病人应严格消毒,被接触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应燃烧。
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干净并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
十四、治疗室与换药室应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桌椅用消毒液擦洗,每天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或用消毒剂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1次,每月作细菌培育1次。
十五、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用过物品与未用过物品应严格隔开,并需有明显的标记。
十六、治疗室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
十七、换药车上的用物要定期更换和灭菌,换药用具应消毒处理,然后再进行清洗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精选篇3)
1、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实行标准预防措施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2、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干净,公共场所应按时脱去工作服。
3、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上有标记;凡遇有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绿脓杆菌等特别感染的病人,应单独安顿,严密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4、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病房,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并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5、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进行空气消毒每周一次。治疗室、换药室坚持每日清洁、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住院患者(除急、重病人外),必需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洗澡、剪指甲、更换衣物),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行终末消毒。
6、患者的病员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按时更换,脏被服放于污物袋内。
7、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别感染的患者采纳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记,专人负责回收。
8、对特别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究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9、遇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并悬挂标识,患者尽量置于单间,与患者直接接触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要专人专用并每日消毒,强化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清洁消毒。
10、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运用,特别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盈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1、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搜集、包装、专人回收。
12、病房及卫生间的他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应分开运用,标记清晰。用后消毒液侵泡,清洗后晾挂备用。
13、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试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14、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ICU、CCU、I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及特别感染者按相关消毒隔离要求执行。
15、灭菌物品(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温度25°以下,有效期为10d—14d;抽吸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溶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运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运用;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运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刻消毒处理。
16、病区治疗车、换药车及病房门口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等。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精选篇4)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必需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带口罩,手套。
2、运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需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运用,开启后运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运用后的废弃物品应按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任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按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按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外表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防止污染;在进行特别传染病检验后,应按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刻处理,防止扩大,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洗衣房消毒隔离制度
1、洗涤区、压熨、折叠区、清洁衣物存放区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
2、指定地点搜集污物,防止在病房清点,专车、专线运输。运输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独消毒、清洗。消毒采纳含氯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煮沸消毒为20—30分钟。洗涤剂的洗涤时间为1小时。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
4、清洁被服专区存放。
5、工作环境保持卫生,每日清洁消毒,每周大扫除。
6、工作人员作好个人防护,每日洗澡更衣,接触污物后洗手。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精选篇5)
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在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假如导管为一次性运用无菌医疗用品,不得重复运用。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说明书未界定一次性运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3.传染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运用。
门、急诊消毒隔离制度
11门、急诊治疗室、换药室、观看室、ICU、手术室应执行相关部分的消毒隔离制度外,做好以下几方面:
1.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到指定隔离诊室疹治,并按时消毒。
2.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要按时消毒处理。
3.医务人员的手要随时流水清洗和消毒。
4.急症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按时消毒处理。
5.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运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应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份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污染区。
2、管理要求:
1)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需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答应证。
2)必需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方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123)储血冰箱应每周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5)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抗体水平。接触血液必需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按时处理。
6)废弃的一次性运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需分类搜集后集中处理。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精选篇6)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划分明确,标志明显。
2、全部人员进入产房必需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换鞋。
3、一般产妇依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爱护产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对感染症产妇或疑似感染症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全部物品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需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密闭运输,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5、产房所用物品,应按规定定期消毒,每月做细菌监测,保存监测结果。
13ICU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ICU应换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2、病人的安顿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别感染病人单独安顿,诊疗活动应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掌握交叉感染。
3、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两次,对室内空气应定期进行消毒监测。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
5、留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看,局部护理与消毒,强化医院感染监测。
6、强化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强化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7、强化对各种监护仪器装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
8、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9、对特别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142、室内保持清静、干净,工作人员做到四轻,病室应定期通风、换气、消毒,湿式擦拭物体外表及地面,洁具专用,每月做空气、物体外表、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并记录结果。
3、各种医疗用具用后必需消毒,新生儿用具每日消毒,每月食具细菌监测一次。
4、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前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盛行期间,禁止探视。
5、新生儿出院后,其床单元、保温箱等,应彻底清洁、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精选篇7)
清洁范围以及留意事项:
1.目的:保持整个医院清洁、美丽、舒适的工作环境,辅助掌握病源传播速度工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
2.各清洁组负责医院环境的清洁工作,每个医院员工有义务保持环境的清洁。医院职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
2.1去除肉眼可见的积灰、斑点、污垢、油渍、垃圾等,用消毒剂对部分所清洁的物品进行消毒。
2.2在清洁工作的同时,发现室内建筑、设备有所损坏,应按时报告有关人员。
2.3依据不同要求,处理生活垃圾、污染垃圾及其它垃圾。
153.清洁组与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3.1各清洁组负责清洁属于自己的卫生区域。
3.2医疗仪器由运用人员及专属科室人员负责清洁保养。
3.3消防器材由经过消防培训的人员负责检查、清洁。
3.4运输病人的工具(含抢救车)由司机负责清洗。
3.5各医疗科室的专业用具由供应室负责清洗消毒。
4.清洁工作留意事项:
4.1各卫生区的地面清洁。
4.2清洁员在工作时不要将工具任意堆放,以至影响其他人员工作或引起道路堵塞。
4.3清洁员在工作中不得任意拨去任何医疗器械或办公室的电源插头。
4.4清洁办公室、会议室及病房时,应先敲门明确是否有人,尽量在不运用的情况下清扫;如有人正在运用,应先征得同意后再行清扫。
4.5更换窗帘、沙发套时,尽量留意不要将灰尘扬起;
4.6清洁员工作时,不要动用桌上的文件及医疗用品。
4.7各种清洁剂、消毒剂必需妥当保管。
4.8清洁工作完毕,应按时锁门。
4.9清洁工具须保持洁净,每天清洗。医疗用房运用的工具须每天消毒。
165.各部门负责人需和清洁组共同担当起监督本部门环境卫生的责任,包括:
5.1将观看到的问题和关注的事项反应给清洁人员。
5.2进一步检查清洁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改善或订正。
各清洁组岗位职责
一.门诊清洁人员岗位职责
工作概要:专人负责门诊、辅助科室的清洁卫生,制造一个良好的就诊,检查环境。工作职责:
1.负责各科室地面清洁情况。
2.做好桌椅、电脑及其他电器、仪器的外表清洁工作。
3.清扫门诊楼梯、走廊、扶手及门窗、墙面的卫生。
4.按时消退病人的呕吐物、分泌物等。
5.按时清理各诊室的污物、垃圾。
二.小手术室清洁人员岗位职责
工作概要:按时全面地做好小手术室区域的清洁卫生,为急诊医疗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工作职责:
1.每日定时清扫小手术室地面卫生。
2.用消毒水按时清洁急诊区域的地面、墙面的血迹和呕吐液等。
13.保持医疗辅助仪器的外表清洁。
4.强化对急诊医疗器械的重点消毒。
5.按时更换小手术室的垃圾袋及一次性床单。
6.完成临时指派和各项任务。
三.病区保洁员岗位职责
工作概要:特地负责病区及医护人员的办公室,为病房提供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
工作职责:
1.清洁病房内床、桌、椅、柜、灯、装备带及门、窗、墙、地。
2.做好“二盆”(洗脸盆、坐便盆)的清洁卫生。
3.保持病区走廊、门、窗、墙面、地面、扶拦及楼梯和表示牌等洁净。
4.保持护士站的桌、椅、水池及周边环境的干净。
5.负责医生办公室、值班室和治疗室的门窗、桌椅和墙面、地面和卫生间的清洁。
6.对垃圾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及销毁。
四.手术室保洁员岗位职责
工作概要:特地负责手术区域的清洁卫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
工作职责
11.严格根据手术科室规定操作,上班前必需更换手术室工作衣、裤、帽、口罩和手套。
2.认真做好手术台、桌椅、墙面、地面和器械柜外等清洁消毒工作。
3.充足做好术前准备室和术后复苏室的床、桌、椅、柜和玻璃门窗的清洁消毒工作。
4.保持手术室、更衣室等处的清洁卫生。
5.按时处理手术室的垃圾,并按规定装入相应颜色的垃圾袋。
6.统一堆放穿过的手术衣、裤,并集中装入指定布袋内。
7.保持走廊地面、墙面、门窗等处的清洁。
8.严禁带戒指、手表等装饰品操作,以防交叉感染。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精选篇8)
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制度
1.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复运用。
2.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需留意消毒隔离。强化个人防护。
3.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
4.应对病人常规进行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
5.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实行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症病人应专机透析。
16.强化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7.对透析中显现发热反应的病人,按时进行血培育,查找感染源,实行掌握措施。
8.每月必需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峻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按时进行监测。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干净,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外表按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2.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全部诊疗器械,必需到达“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需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需带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需消毒。
2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按时清理、密闭、燃烧。
内窥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内窥镜室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划分明确,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2.不同部位的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装备应当分开。
3.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浸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顺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运用前能到达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需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需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6.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刻用流淌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剂刷洗,清水冲洗去除管道中的残留组织,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
7.浸泡内窥镜的消毒液选择应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时间符合要求。
8.每日监测运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刻更换。
21
篇三: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之迟辟智美创作
一、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与预防知识培训,为其提供需要的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二、医务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把持时戴口罩;进入手术室、产房应换专用鞋;不得穿工作衣随意出医院;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标准预防,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三、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排,同类感染病人可安排一室,特殊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日常工作中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布途径,采用相应的隔离与预防办法.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五、治疗室应分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清楚,医务人员进入时应戴口罩、帽子;把持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把持规程;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越2h,各种溶酶不得超越24h,并注明开启时间.碘酒、酒精应密闭保管.容器每周灭菌2次(也可使用一次性小包装消毒液,使用时间为7天).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置于储槽中的灭菌物品必需使用小包装.六、医务人员应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粘膜、组织的医疗用品必需到达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物品必需到达消毒水平.七、根据物品性能选用消毒灭菌方法.耐高
温、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可选用高温灭菌;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完全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完全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八、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需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置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更换灭菌剂时,必需对用于浸泡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九、病人使用的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管.湿化瓶里应加灭菌水,每日更换.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等可装配部份应每周更换2次.十、体温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血压计袖带应坚持清洁,如有血液、体液污染应及时清洗,并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消毒.十一、普通病区的物品概况、空中无污染时,需采纳湿式清洁.当受到污染时先去除可见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擦拭布巾、拖布按要求清洗、消毒,干燥备用.特殊科室如手术室、产房、口腔科、检验科等部份的空中与物体概况应坚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剂湿拖或湿擦,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各室抹布要分别使用,不得混用.十二、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需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各科室需监督检查保洁员的清洁消毒工作,有特殊
要求时应向保洁员交待清楚.换下的被服放入污物袋内,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十三、病房、治疗室、茅厕应有专用拖把,标识表记标帜明确,分开使用,悬挂晾干,并按期消毒.十四、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十五、依照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法子》合理处理医疗废物.
第2篇: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一、各科室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办法.二、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把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把持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三、医务人员必需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必需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需消毒.四、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依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把持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五、各科室应配备需要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需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根据分歧情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份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六、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沛清洗干净.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选择化学
方法消毒灭菌时,应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水完全冲刷干净.七、科室应坚持环境清洁,空气清新.需要时进行消毒处理.1、各科室应按时通风,需要时根据分歧情况选择其他的空气净化办法.2、空中无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拖洗工具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晾干备用.3、墙面一般不需惯例消毒,受到病原体污染时,采纳适宜浓度的消毒剂喷雾或擦拭处理.4、病房各类用品概况应坚持清洁,一床一桌一椅一抹布,使用后及时清洗,需要时消毒处理.5、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必需对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八、洗衣房回收污染被服不应在各科室走廊内请点,以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九、各科室规划、流程应合理,洁、污区域划分明确,防止人流、物流交叉.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指证和方法.根据分歧疾病的传布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隔离防护办法,并穿着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十、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在病区末端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对已确诊的沾染病患者,应收治于感染性疾病科;疑似沾染病患者应单间隔离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采用相应的隔离办法.十一、医务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出医院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十二、医疗废物处理应符合我院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
第3篇:消毒隔离制度
1.医院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把持、消毒、灭菌、隔离、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等规范,全院工作人员积极介入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2.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着工作服进食堂或离院外出.3.医务人员必需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需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材和用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必需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低水平消毒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完全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特殊感染病人(如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沾染病)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完全清洗干净,再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经消毒或灭菌处理.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适当方法进行消毒灭菌.4.各类灭菌的无菌容器、无菌包、器械包等要有明显的灭菌日期标识,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封闭保管在无菌物品柜,一旦污染应再次灭菌.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无菌物品一经翻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越24小时;尽量使用小包装.严禁使用过期物品.5.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期监测.消毒液按期更换,更
换灭菌剂时,必需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6.经常使用医疗用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接触未破损皮肤的器具:血压计及袖带坚持清洁,袖带每周清洗一次,有污染随时清洗消毒,扎脉带、火罐一人一用,用后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如开口器、舌钳、压舌板等,耐高温的选择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洁干燥保管.体温表用1%过氧乙酸浸泡三步法消毒.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剂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吸引器、雾化器等工具,耐高温的采纳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洁干燥保管.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等器材,必需按期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管.湿化液应用灭菌蒸馏水.7.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8.无菌容器及持物钳等按期灭菌,盛碘酒、酒精等消毒液的容器坚持密封,按期灭菌;碘棉签、酒精棉球、外用药、消毒液等注明开瓶日期与失效日期.注射、抽血等一人一针一带.9.病房按时通风换气,需要时空气消毒.空中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床头桌、床头、椅子、门把等,每日湿擦,坚持清洁.拖把抹布要专用、用后完全消毒.10.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供应室、监护室、检验科等应每日清洁消
毒,按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如使用紫外线消毒,要挂号消毒时间、按期监测紫外线强度.11.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需做好床单位终末消毒,床、椅、桌、墙壁及使用后医疗用具等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12.病人被褥、衣服要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13.各门诊、病区等工作场所医务人员下班前,均应进行清洁和消毒.14.有严重感染、免疫力极度低下的病人,应独自安排.15.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分歧的情况,对感染病人采用相应隔离办法.16.各具体部份、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管理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法子》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各相关内容执行.
篇四: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第七章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
第一节全院消毒隔离制度
1、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下班、开会、就餐时应脱去工作服.2、进入治疗室、换药室等应衣帽整洁、戴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清洁或无菌操作前、体液风险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及手卫生消毒。
3、儿科、感染科、急诊科应设预检分诊处,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4、传染病患者及疑似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用双层黄色专用袋包装后再送入洗衣房。
5、传染病患者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如需要去其他科室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6、凡厌氧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用双层黄色塑料袋统一送医疗废物暂存点.7、空气消毒:治疗室、换药室、产房、妇产科检查室、新生儿室及重症监护室等每日紫外线灯空气小2次,普通病房每周消毒1次。特殊情况随时消毒。病人无法移动(有人)的房间: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①预防性消毒:每天定时消毒1-2次,每次1小时。
②动态消毒:一般在人员流动高峰期间进行开机,持续消毒。关机循环可预订时间。
③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时间3060分钟,照射时人不得在室内。
④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将0.5%---1.0%过氧乙酸溶液加热蒸发,在60%--80%相对湿度、室温条件下关闭门窗熏蒸2小时。用量按1克/立方米计算。消毒时室内不得有人。
⑤层流手术室:每天可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并记录.术前手术间应开启层流系统30分钟以上,负压手术间负压循环应继续开启至少30分钟,并使用相应有效浓度的消毒剂喷洒消毒回风过滤网,消毒时间达到30分钟后再进行拆卸清洗。接台手术:清洁工作应在净化系统运行下进行。负压手术间应在负压下持续运转15分钟再进行。
8、墙面、地面及物体表面的消毒
(1)
地面和墙面:无明显污染地面用自来水湿式拖地每天12次,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5—10/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表面,充分作用510分钟后清理干净.被烈性传染病或特殊感染病原菌污染后,10—20/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后清理干净.(2)
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无污染时以清洁抹布抹洗每天2次。被病原菌或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及时处理。
(3)
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每日以5/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1次,如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应立即消毒处理。
(4)
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每天用清洁水擦拭刷洗处理,保持清洁。被污染时,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处理。
(5)
病人的住院用具、餐具、便器等应固定使用,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次,被污染时及时更换并有固定的存放地点。
(6)
床垫、枕芯、棉被在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必须做终末消毒。可用床单位消毒器消毒。
(7)
清扫工具要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分区清洗,悬挂晾干。
9、诊疗用品的消毒
(1)
血压器、听诊器保持清洁,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氯5?10/L消毒剂浸泡30?60分钟后再洗干净,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乙醇擦拭消毒。
(2)
体温计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5mg/L%含氯制剂、75%酒精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传染病患者应用专消专用.(3)
扩阴器、压舌板、开器、舌钳子等用品如需重复使用应先清洁去污、擦干再消毒或灭菌后保存备用.(4)
呼吸机及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湿化瓶、吸引器等器具应专人专用,使用一次性物品。
如重复使用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采用浸泡或低温消毒灭菌后封闭保存备用。
(5)
特殊传染病患者的器具应采取用20/L含氯消毒剂浸泡30?45分钟后清洁擦干再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不耐高温的物品可采用低温灭菌法.(6)
乙醇、碘酒、碘伏瓶应保存密封,并每周灭菌后更换两次.(7)
使用中的湿化瓶每周消毒一次,每天更换灭菌水,用毕终末消毒。
(8)
凡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均要标明品名、有效期、签名,包内放指示卡,包外贴有3M指示胶带。
(9)
无菌物品应专室专柜存放保证在有效期内。
第二节普通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着装整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罩等.2、普通门诊、儿科门诊、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宜分开挂号、候诊。
3、诊室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医务人员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4、诊室应定时通风,诊桌、诊椅、诊床等应每日工作结束后使用5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有污染随时消毒。
5、每周更换床单、枕套等,有污染随时更换,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并做登记.6、诊室物品专室专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表面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放回原处。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医疗废物应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封扎集中处理,并与医疗废物暂存处做好交接记录。
8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到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至感染疾病科门诊诊治.第三节急诊科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操作时戴罩,必须时戴手套。科室为医务人员提供罩、帽子、隔离衣、防护眼镜等职业防护用具,各诊室内配备非手式开关流动洗手设施,治疗车、抢救车、病房、诊疗室、救护车上准备快速洗手液
2、治疗、操作前后要洗手,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病房定时通风换气,定期空气消毒,每天用消毒液拖1-2次,床头柜一柜一抹布,用后消毒处理。
4、换下的脏被服放入污物车内,不随地乱丢,不在室内清点。
5、治疗室、换药室随时保持清洁,每天用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机消毒一次,每季度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室内拖把、抹布定点放置、标记明显。
6、各种器械、容器、持物钳等定期灭菌;体温计、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中的湿化瓶每天消毒并更换无菌水
7、所有无菌物品、药品使用必须在有效期内,;换药室的缝合包、换药包、撤线包、手术器械等用物必须送供应室高压蒸汽消毒灭菌,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8、每日晨诊室窗台、候诊椅用1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9、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断床等应每天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随时消毒。
10、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11、做好传染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疑似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送病人到相应专科就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或呕吐物按传染病消毒隔离处理。
12、严重感染及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独病房,隔离治疗。
13、传染病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报保健科。
第四节ICU消毒隔离制度
1、监护室应严格管理,病人家属按规定时间入室探视,如有特殊情况随时与工作人员联系。
2、进入监护室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拖鞋,衣帽整洁,严格无菌操作.患感冒及其他传染病者,不能参与特护工作,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监护室。
3、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用动态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季度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检测并做好登记。
4、有菌物品与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标记明显,定期检查各类灭菌包的有效期,过期物品重新灭菌。
5、各类穿刺导管穿刺处皮肤在保留穿刺管期间,每日用碘伏消毒后以无菌纱布覆盖。
6、压舌板一人一用以灭菌。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管道、雾化管道,面罩、氧气湿化瓶,使用后应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7、持续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呼吸及管道应一人一管,每日更换。持续吸氧的病人,氧气湿化瓶及湿化液应每日更换并有时间标识.吸痰用物、吸痰管应一人一用一更换。
8、有专用的卫生清洁工具,标记明确。污物桶应及时倾倒,每日消毒。
9、病人的物品均要按消毒一一清洗一一消毒或灭菌的程序处理,污染衣物应集中放于指定地点,按时送洗不得在室内清点。
10、病人转出,死亡后做好终末处理,清扫床头柜内杂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床架,床头柜,墙壁地面,整理床单元。
11、ICU需有流水洗手及手消毒设备,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凡接触可疑或感染体液的操作,均要带手套,凡预定在操作时可能有血液体液溅出,操作者要戴防护眼镜,防止交叉感染。
12、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凡是传染病人进入ICU后,要做好专门登记,严格按照ICU院内感染工作制度执行。
第五节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新生儿病房施行保护性隔离,严禁探视、参观,除本科室工作人员外一律不得入内.如需进入时必须戴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
2、护士做晨晚间护理更换床单位后每日上下午各开窗通风30分钟,加强空气流通.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培养.3、新生儿用品必须每人用一份,确保一人一巾一盆一消毒,奶瓶、奶嘴一人一用一消毒。
4、治疗室的柜子,治疗台,病床,暖箱表面,蓝光灯箱表面等需每日消毒擦拭。
5、为病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消毒时用安尔碘两遍。
6、医务人员对每个患儿进行诊疗前必须按六步洗手法使用洗手液,必要时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以防止交叉感染.7、每个患儿出院时,所用体温计用75%的酒精浸泡30分钟后晾干备用,听诊器、监护仪上血压袖带均用酒精擦拭。新生儿暖箱,包括水槽、注水、监护仪导线,静脉泵等均用酒精进行全面擦拭后,再用清水擦拭后晾干,以备下一个患儿使用。
8、患有皮肤化脓和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患儿接触。
9、如发现有感染或疑似感染病人时,应根据疾病性质进行隔离,床旁有明显标志,隔离婴儿的用具单独使用.10、如发现有院内感染爆发迹象时,立即上报院感办公室,以便尽快找到传染源控制感染。
第六节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相对独立,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应与母婴同室、新生儿室相邻近,便于管理。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标志明确,人流、物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
3、刷手间应临近分娩室,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配备流动水等手卫生设施,洗手液、洗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助产人员洗手按外科洗手法。
4、分娩室室内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和消毒.5、配备空气消毒装置,每天2次对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或消毒,地面湿式清扫;产妇分娩后及时清洁地面、台面和仪器表面等,遇有血、体液污染,必须立即消毒。
6、凡进入产房人员必须先洗手、更衣、换鞋.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要求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
7、新生儿使用的吸痰管等,应一婴一用一消毒,吸痰用生理盐水一婴一瓶,不得共用.
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急诊产妇的胎盘应按医疗废物处置。
9、患有皮肤化脓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10、感染婴儿使用一次性尿布,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其它物品如衣物等应及时清洗、消毒处理.母婴出院后,其床单元应彻底清洁、消毒.第七节母婴同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母婴室应设置有洗手装置.工作人员进入室内接触婴儿前后应洗手,非工作用品禁止携带入室。
2、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病人的引流液、体液、血液等液体标本应该用消毒液消毒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式拖地2次,有污染时1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3、住院产妇建议使用一次性被褥、拖鞋,产妇哺乳前必须洗手、清洁奶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灭菌;隔离婴儿用具必须单独使用。四、婴儿所用的被褥、衣物、尿布(建议使用纸尿裤)和浴巾等物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
4、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
5、室内用品、母婴床、家具等定期清洁消毒。母婴出院后,其床单元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6、母婴一方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感染性强的疾病,如脓疱疮、新生儿眼炎、鹅疮等时应及时隔离。
7、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的接触。
8、严格探视陪住制度.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每次探视结束后,母婴室应开窗通风,并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
9、每季度必须对母婴室空气、物表、消毒剂以及医护人员的手作一次微生物监测,并保存好检测记录。
第八节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2、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尘,无血迹.私人物品或书报一律不准携入,严禁在手术间内制作敷料.因抢救借出的物品一律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放回原处。
3、隔离患者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严格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4、手术室的一切敷料、器械、溶液应严格保持无菌。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5、备用物品刀片、剪刀等器具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使用时记录打开时间,每4小时更换一次。
6、手术中应随时保持手术台的清洁及干燥,手术完毕后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器械上的血迹,及时清洗后送消毒供应中室高压灭菌。
7、术中被手术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面和地面,应及时用醇类或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的浓度根据感染类型进行选择.清洁的顺序应遵循从相对清洁到污染的原则,避免污染扩散.8、各种内镜的使用、清洗、灭菌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执行。
9、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10、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每日更换.固定的器械或敷料定期检查、定期灭菌,过期物品或可疑物品应重新灭菌。
11、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要求在不同的洁净条件下进行,两台手术之间要进行清洁地面和净化空气。手术结束后的污物应放置在污物存放处,以免随意堆放造成二次污染。
12、接送病人的推车应定期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13、空气净化系统处理机组、新风机组应定期检查,保持清洁:
(1)
新风机组粗效滤网宜每2d清洁一次;粗效过滤器宜1月?2月更换一次;中效过滤器宜每周检查,3个月更换一次;亚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
(2)
末端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检查一次,当阻力超过设计初阻力160Pa或已经使用3年以上时宜更换。
(3)
排风机组中的中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
(4)定期检查回风过滤网,宜每周清洁一次,每年更换一次。如遇特殊污染,及时更换,并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内表面.14、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
15、应有定期的清洁卫生制度,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第九节内窥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设诊疗区、清洗消毒区、清洁区。清洗消毒区应保证通风良好.2、坚持卫生制度,保持室内清洁,每天必须对各区地面、台面等进行清洁,有污染时,要随时消毒处理;每天诊疗结束,必须对各清洗槽进行清洗消毒;每周要对镜室及储柜等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3、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必须符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4年版)》要求,遵守操作规程,内镜及其附件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4、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如腔镜、腹腔镜、膀胱镜等必须灭菌.可以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或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处理.灭菌内镜在符合手术标准的区域进行。
5、凡进入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胃镜、肠镜等必须高水平消毒或灭菌.可采用万金浸泡进行消毒灭菌。
6、一次性接、弯盘做到一人一用,用后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抽吸管一次性使用,吸引器每次用后用1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清洗备用。
7、活检钳应用一次性。
8、灭菌后内镜应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储存。
9、需进行内窥镜诊疗的病人,应进行相关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如HBsAg阳性者、己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
10、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清洗消毒时间采用定时钟计时。
11、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并保存记录。
12、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记录,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13、灭菌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及消毒后的内窥镜每季度进行卫生学监测。
第十节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衣帽整齐,接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根据不同的病种采取不同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严防交叉感染。
2、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建立每日消毒制度。
3、应配备适量非手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罩、手套、鞋套及防护眼镜。诊治每位病人前后要严格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手消毒可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作用1-3分钟。
4、体温表、压舌板等诊疗用品,严格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不能专用的血压计、听诊器、治疗盘等治疗护理用具用后应立即消毒。
5、传染病病人更换下来的衣物、被单等物品应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并有明显标识,密闭送洗衣房单独浸泡消毒清洗。
6、保持室内外清洁,定时通风,采用湿式清扫,5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2次,每次60分钟。物体表面用1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诊疗床床单每日更换2次,传染病人用后应及时更换。
7、应保持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8、患有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用20mg/L含氯消毒液搅拌混匀2小时后倾倒至厕所,消毒液的使用量应大于呕吐物、排泄物量的两倍.9、痰盂、便器及盛装标本的容器,用有效氯2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水洗。
10、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的无菌医疗用品,需重复使用的物品或器具必须用后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封包装后,贴上标识,再送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或灭菌。
11、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根据污染情况使用1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75%的乙醇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12、每季度对感染性疾病科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消毒液进行监测。报告单存档.第十一节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腔诊疗区和器械清洗区域。
2、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对可能造成的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3、对每一位患者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罩、帽子、手套,手套一人一换,必要时佩戴防护镜。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技术规范。凡接触患者伤、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患者完整粘膜、皮肤的常用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5、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6、器械消毒灭菌应按照“去污染一一清洗-一消毒/灭菌”等的程序进行。
7、空气、工作人员手、物表每季度监测一次,有记录.8、麻药应注明开启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密闭保存,尽量使用小包装。
9、X线照相室应严格控制拍片中的交叉感染,夹片器应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或使用避污纸一次性使用.10、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达到消毒水平。
11、按要求认真做好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遵守手卫生制度,治疗台放置手消毒液.12、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
13、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制度进行分类、收集,交接有登记、签名.14、卫生洁具,包括拖布、抹布分区使用,用后清洁、消毒,干燥备用,拖布悬挂晾干。
第十二节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必须按各区的着装要求落实,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及手卫生工作。
2、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之间的物流由污到洁,人流由洁到污,设备、物品及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做到洁污分明,不交叉污染。
3、专人或专车回收使用过的污染物品及器具,在回收过程中注意不要污染周围环境,工作人员应戴手套、罩、穿防护围裙,在固定专用的房间里拆包、分类。
4、清洗去污一律戴手套、罩、眼罩,穿防护围裙,手套应使用橡胶手套,如果手部有伤则应有效包扎并戴双层手套做好职业防护.5、工作人员按规定执行各类器材的清洗、消毒、上油保养、干燥过程及步骤,以保证达到去污、洁净的效果.6、进入包装室之物品,每件器材应采用目测或光源放大镜检查,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7、包装材料选择灭菌气体能完全穿透,对细菌有隔离性的无纺布材料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包必须使用双层包装,包布大小适宜,能将器材物品紧密完整地包裹于内。每一消毒物品必须粘贴灭菌指示带,无菌包内放化学指示卡。
8、严格遵守灭菌器装载、卸载及操作规程,确保灭菌质量,认真做好工艺、化学、生物等监测工作,所
有灭菌过程监测均合格,记录并存档。
9、灭菌物品检查包装完整、干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均匀,标签项目清晰完整,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间内,无菌物品的贮存、周转、取、用应采取先进先出原则.10、无菌物品贮存架或柜必须离地面20cm,离墙5cm,离天花板50cm。每天湿式清洁二次.贮放桶、运送车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清洁消毒处理,限制人员进出.11、空气、工作人员手、物表每季度监测一次,有记录,保证各项工作质量.12、下送车为封闭式,分区放置及使用,采用专人、专车、专线流程。做好下送工作计划,下送车内余下的物品不可再进入无菌物品贮存间。
13、认真落实清洁制度,每日坚持湿扫,空气采用紫外线消毒,严格分区使用清洁工具,保证各区环境及空气质量。
第十三节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1、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操作前必须认真洗手,操作或接触血液时必须戴手套,一副手套只能护理一位病人.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应严格消毒注意保护。
4、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管路应一次性使用.5、患者透析前须做肝功能、梅毒、艾滋全套检查,长期血透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对阳性患者定机透析,透析后机器进行严格消毒。
6、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诊病人应专机透析。
7、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8、患者的床单被褥一人一用一换,一经污染及时更换.9、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如发现感染及时送检相应的标本,以尽早确定诊断,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10、限制探视,若病情需要,每一患者仅允许一人陪伴,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绝对禁止探视者入内.隔离病人必须按隔离要求操作。
11、严格区分有菌和无菌的透析用品,分区存放,对无菌物品应根据灭菌的先后有序存放,每日检查有效期限。
12、配制B液时容器必须严格消毒,在清洁环境下进行,工作人员操作前戴好罩,洗手严格操作。
13、透析液的监测要求,血液净化系统,必须每月对透析器的透析液、透析用水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软化水出、反渗水出,透析液配液等,并及时进行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须再复查。标准值为: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cfu/ml,或出透析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2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14、凡使用后的透析用品均视为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分类收集,由专人运送并有三方交接记录登记本,记录本保存三年。
第十四节检验科及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接触检验标本时,须戴手套;接触特殊,或具有烈性传染性的标本时,还须穿隔离衣、胶鞋、戴罩,并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灭菌。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2、工作人员每天结束操作后应按照手部清洁与消毒指征,认真洗手,用专用清洁毛巾或擦手纸擦干手,每天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一次。
3、采集血标本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4、各种传染性标本、污染物、一次性注射器等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放射性废物由专业人员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消毒,如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被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5、实验室内空气消毒
(1)
采用自然通风换气,每日操作完后清洁、消毒地面及室内物体表面,通风30min后,使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或循环紫外灯线空气消毒器,连续开机达到规定的时间即可起到空气消毒作用。
(2)
空气每天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每周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每半年监测一次紫外线灯有效强度,空气、工作人员手、物表每季度监测一次,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6、实验室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1)
实验室、办公室等场所地面要湿式拖扫,禁止干拖干扫。拖把应专用,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得混用。使用后,用5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水清洗干净,悬挂晾干。
(2)
实验台面、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实验记录夹等可用1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消毒作用时间10-15分钟,再用清水擦拭。
(3)
使用过的玻璃吸管、试管、离心、管、玻片、玻璃棒、三角瓶和平皿等应立即浸入2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1h以上,消毒后清洗干净沥干,使用前再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4)
贵重仪器如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离心机、酶标仪、PCR扩增仪、气象色谱仪、冰箱、培养箱等不适宜加热、不能用消毒剂浸泡的仪器,局部轻度污染时,可用75%医用酒精擦拭,污染严重或传染性强的,半小时后重复擦拭2次。各种消毒液现配现用,每天监测浓度。
7、凡直接或间接接触临床标本或实验微生物的器材均应视为有传染性,均应作消毒处理。
8、剩余标本和容器的处理
(1)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毒种保存液等,必须就地消毒灭菌,然后按医疗废物处理.(2)液体废弃标本可使用10mg/L含氯消毒剂搅拌后作用2h,方可排放。
9、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10、门诊和病房检验发现传染病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立即报告院感科,并采取隔离消毒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第十五节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
1、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2、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3、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微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并对工作人员的手、空气进行生物监测.4、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抗体水平.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5、所有冷藏及冷冻设备都不可放置私人物品。
6、血液在送出之前,必须检查确实未受细菌污染,所有血夜或血液成分受到污染时要全部废弃。
7、任何怀疑输血造成的菌血症,必须保留血液做细菌培养,而注射器及管道接头亦要做细菌培养。
8、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移交医疗废物暂存点。
第十六节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室内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规范,每次治疗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3、无菌物品存放有专柜,严格执行先灭菌先使用原则,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有效期内使用;止血带、体温计等诊疗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
4、使用无菌包前,应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外包布有无破损、湿包,包外、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是否合格,不合格严禁使用。
5、碘伏、酒精等消毒液应使用小包装,密闭保存,注明开启时间,每周更换;裸露的无菌器械如无菌干罐等打开4小时内有效;无菌棉球、纱布等严格使用小包装,并注明开启时间,灭菌后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6、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7、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感染伤、隔离伤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8、医疗废物应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要求,严格分类、收集、标识明确、交接签字登记、密闭运送至暂存地。
9、凡用过的污染器械、器具及物品,科室应及时用流动清水冲洗,清除明显的污染,避免干燥,封闭暂存.由消毒供应室统一回收,集中进行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及灭菌。
10、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坚持每日清洁与消毒制度,物表、地面湿式清洁,空气每日紫外线照射两次,每次30min;紫外线灯管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周用75%酒精擦拭。
11、每季度对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每半年对紫外线灯强度进行监测。
篇五: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消毒隔离管理要求
1、医护人员上班要衣帽整洁,不佩戴首饰,护士穿白鞋、白色(肉色)袜。下班就餐脱去工作服。
2、治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均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执行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技术操作规程,每进行一项操作后需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后进行第二个病人的擦作。
3、配餐员开饭前应洗手,戴口罩、帽子。
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基本原则。
(二)病区消毒隔离管理原则
1、病房应每天通风换气二次,每次1小时,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坚持地面每天一拖二扫,遇污染时立即消毒,门窗每周一抹,卫生间一日清洁一次的制度。
2、治疗室及换药室应每天通风换气,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表,湿拖把拖地,用紫外线作空气消毒(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每月定期作细菌培养一次。抹布、地拖等用具应专用。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并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
3、病床、床旁桌子及椅子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台,一台一巾,抹布专用,用后消毒。
4、换下脏被服,放入污衣袋,不随地乱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
5、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床单元应进行终末消毒。
6、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用过的器械、衣物、病室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三)病人消毒隔离管理要求
1、新入院病人应经入院处置室作初步卫生处理,由入院处置室工作人员送入病房,多余物品交由家属带回。
2、住院病人应穿住院病人衣服,每日更换一次,床上用品每周更换1-2次,有污渍随时更换。
3、手术、分娩病人应换干净衣服后,才进入手术室或分娩室。
(四)医疗器械用物消毒管理
1、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2、病人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各种导管和引流管一次使用,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制度。
3、无菌和污染物品应有明显标志,并严格分开放置。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等开启24小时内有效,持物钳一用一灭菌,体温计消毒液每天更换,碘酒、酒精瓶每周灭菌二次,酒精每天更换,碘酒每周更换。
4、凡需送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的物品,均需在病区用清水冲净血渍,存于密封箱内,方可送消毒供应中心。
5、病区备用的各种无菌包,应标明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
6、大小便器专人使用,每次用后清洗,每天浸泡消毒,定期清擦便器污垢,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
7、病人出院后,应用消毒液擦拭病床、床头柜、椅子等。棉被、床垫、枕心等可用床单位臭氧消毒机进行消毒或日光暴晒。死亡病人棉被、床垫、枕心等送洗衣室特殊消毒处理。
8、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9、静脉注射的止血带每人一用一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消毒。
10、持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每天更换消毒,瓶内盛装无菌注射用水,双腔吸氧管隔日更换。鼻导管每班更换,吸痰管一管一用,连接管每天更换,贮液瓶每天更换,贮液瓶每班倾倒清洗放入500mg/L浓度消毒液,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11、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及时更换。
篇六: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的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的管理制度范本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医院消毒隔离的管理制度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院消毒隔离的管理制度1一、护理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许穿工作服到院外。
二、护理、治疗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三、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要定期灭菌与更换消毒液,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一洗手。
四、病房定期通风换气,定期空气消毒,地面湿擦,床、床头桌、椅每日湿擦,抹布应专用,用后消毒。
五、被褥定期更换,脏被褥应放固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
六、各种器械用具,使用后均需消毒,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使用,便器应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七、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和有强烈传染性的病人,应安置在单独病室,病室应事先消毒。
八、对出院病人,必须做好终末消毒。床、桌、椅等应用消毒液擦拭,床垫、被褥洗晒消毒。
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许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传染病房按病情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出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更换隔离衣并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一、住院传染病人应在指定范围活动,不得互患病房和外出,到其他科诊疗时,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及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十二、对受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消毒,被接触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应焚烧。
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并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
十四、治疗室与换药室应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桌椅用消毒液擦洗,每天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或用消毒剂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1次,每月作细菌培养1次。
十五、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用过物品与未用过物品应严格隔开,并需有明显的标记。
十六、治疗室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
十七、换药车上的用物要定期更换和灭菌,换药用具应消毒处理,然后再进行清洗消毒。
医院消毒隔离的管理制度21、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标准预防措施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2、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洁,公共场所应及时脱去工作服。
3、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上有标记;凡遇有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单独安置,严密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4、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病房,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并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5、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进行空气消毒每周一次。治疗室、换药室坚持每日清洁、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住院患者(除急、重病人外),必须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洗澡、剪指甲、更换衣物),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行终末消毒。
6、患者的病员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及时更换,脏被服
放于污物袋内。
7、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记,专人负责回收。
8、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索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9、遇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并悬挂标识,患者尽量置于单间,与患者直接接触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要专人专用并每日消毒,加强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清洁消毒。
10、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1、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2、病房及卫生间的他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侵泡,清洗后晾挂备用。
13、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试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14、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ICU、CCU、I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及特殊感染者按相关消毒隔离要求执行。
15、灭菌物品(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温度25°以下,有效期为10d—14d;抽吸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溶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16、病区治疗车、换药车及病房门口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等。
推荐访问: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消毒 隔离 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