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9篇

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9篇

时间:2023-08-25 10:1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问题。多年的"应试教育"以知识传授为目标形成定式,绝大多数教师对过去的考纲考点了如指掌,对于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有整套方法。而面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确实感到忙然,一时间难已转变观念。

  (二)知识结构问题。新教材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特征,紧扣时代脉搏,更贴近生活,更加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文化知识不适应,部分教师是中师或专科文凭,面对新教材教师要有很广的知识面。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够,新教材中有关的网络知识、上网查找、课件制作、多媒体的使用,已给教师提出新的教学问题。现代教育信息吸收不够,处理不深。缺乏自觉吸收现代教育信息的主动性,更缺乏处理信息的能动性。

  (三)教育资源问题。一所学校班级个数决定了教师数量,规模大的学校班级较多,可以形成学科组,互相交流,规模小的学校班级数少教师少,难以找到交流对象。班级数、教师数、教材没有形成合理的配置。教学设施跟不上课改的需要,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的添置与开放。教师自制教具不适应新教材的教学需要。学校所在区的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率差。没有与学校构成协调一致。使学校课改感到非常孤单。

  (四)课堂模式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一堂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多教师从过去的"组、复、新、巩、步"到"主体"与"主导"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知识目标作为首要目标贯穿整个课堂。新课程改革要求多元的追求目标,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根据这一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三怕":怕自己的知识跟不上学生的提问、怕课堂活跃了学生兴奋教师难以驾驭、怕知识传授不到位考试成绩低。

  (五)教师考评问题。班平均成绩、后进生转化、优生率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指标,可以说非常量化。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这些指标是否还适用。至上而下没有一个具体方案标准。那么对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师究竟如何考评?

  以上困惑是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为了推行新课程实施,我们不断地研究探讨,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篇二: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及对策

  学习方式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个亮点。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样化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把“自主”变成“放羊”

  自主学习,也叫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方式,在教师必要的讲解、计划和引导下,最终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等特征,是一种典型的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练习,没有具体要求,练得如何也没有检查,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练到底,满堂练,成为典型得“放羊式”教学。有的教师甚至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定,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挑。这些做法,表面上看学生获得了自主得权利,课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

  --合作学习有形无实

  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于是一些体育教师就盲目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这种场景在目前一些公开课上可谓司空见惯。

  --探究学习被泛化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趣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学习方式的,无需探究、考究的偏要去探究、考究,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价值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廉价的表扬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体育教师便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给予表扬,“你很聪明”、“你真棒”的话语不绝于耳。一些教师甚至认为,要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学生无论怎么错都不能批评,否则就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然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是教师的“廉价表扬”。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

  鄞州中学

  俞培明

  郭达峰

  胡海青

  仇伦鸿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一部署,2006年9月开始,浙江等五省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但许多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改革还存在着许多困惑,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此,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与同行们、专家们探讨,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抛砖引玉,为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与建议

  1、场地设施、器材、师资配备与学生选项的矛盾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将内容划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其中田径类项目、体操类项目和健康教育专题为必修内容,球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为选修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模块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以形成爱好和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开设选项课必须以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器材等作为基础,选项开设

  得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相反,选项开设得多师资力量和场地器材显得不足。比如我校高二、高三年级开设选项课教学,男生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三个选项,女生开设篮球、排球、形体三个选项。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是不能很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一些学生喜欢小球类,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一些学生喜欢网球、游泳等项目,甚至选择篮球、足球对抗性较强项目的人很多,相对于排球对抗性小的项目人数较少。但由于场地设施不够、师资力量不足,无法开设更多的选项,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导致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选项不感兴趣,上课无精神。

  建议:(1)各个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一般学校有几个专职体育教师就可以开设几门选项课。但分班时要注意上课人数和课时的分配。例如:我校每个年级有12个班级,共有9位专职体育教师,这样就可以开设9个选项,其中男生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5个选项,女生开设篮球、排球、形体、羽毛球兼乒乓球4个选项。6个班级,9位老师同时上课。

  (2)多与学校领导沟通,争取更多的场地、器材,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让原有的场地、器材利用率更高。

  2、模块教学、学时安排与学分获得的矛盾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必需修满11个学分,共198学时,才能达到体育与健康的毕业要求。11个学分中包含国家规定的2个必修学分(田径类项目系列和体育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和浙江省规定的1个必修学分(体操类项目系列),其余8个选修学分由学生在水上或冰雪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球类项目、新兴运动项目类四个系列中自行选择学习模块和内容,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修满18学时)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学分。

  在具体操作中无法完成要求,首先课时不够,从高一到高三共6个学期,除去五一、十一假期,期中、期末考试,会考,高考,学校运动会等活动外,每学期最多只有30个学时,加上高考提前,高三第二学期只有15-20个学时,这样一共不到170个学时,怎能修完198个学时呢?如何得到11个学分呢?

  采用模块教学也是一个问题,如果不把每个模块分割开来,必修项目(田径、体操、健康教育专题)必须一起上,这样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可能每节课都是田径或体操或健康教育讲座,不但学生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连老师都会厌烦。如果把模块分开来上,那么学分就不能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认定。模块教学中,学生修满18个学时,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学分。假如一个学生修完18个学时的篮球选项课且成绩合格,想选修其他选项,按照新课程规定是完全可以的,但困难却出现了,这位学生转到其他选项班以后,他的学习基础和其他选项班的同学不一样,那么教师又该如何安排教学进度,教材内容和考核内容呢?

  学分制管理问题。首先学分制管理有没有必要,好处在哪里?有什么意义?“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修满18学时)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学分。”这个规定对学生来说要求比较低,除了伤残病的学生,其他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11个学分,所以根本无法区别学生成绩的好坏。

  建议:(1)不要定死所要修满的学时数,可按照各个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只要完成总学时的90%以上且成绩合格就可以获得学分,这样可以解决学时不够问题。

  (2)采用模块教学,比如高一第一学期将18学时的田径课和选项课交替上,第二学期将18学时的体操课和选项课交替上,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程度,也能每学期得到所修模块的学分。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如果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3)将田径、体操、健康知识讲座三个必修模块分开上,比较合理。但每学期的模块学分无法结算。某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将田径、体操、选项综合起来结算体育分数,只要体育分在60分以上,修够总学时的90%以上,即可获得本学期的体育学分。

  (4)为区分学生成绩的好坏,建议采用如下学分制管理:比如每个学期规定最高可得2个学分,然后根据体育成绩90分以上的为2学分,80-70分的为1.5学分,70-60为1个学分,60分以下不给予学分。每学期必须修满1个学分,方可毕业。

  3、评价体系与教师工作量、可操作性的矛盾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成绩的评价要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与选拔功能。积极倡导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内容主要由学生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组成。

  在具体操作中评价很困难。首先过程性评价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详细记载学生个体的发展轨迹,固然很好,但一个教师要面对这么多学生,一些量化的可以记载完成,那些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就难以一一记录完成了。

  新课程评价中要求考虑学生的起点和努力程度、进步幅度,这点很难,因为学生的起点自己是可以控制的,这样学生的进步幅度就不真实了。评定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形式。自评可以让学生了解、发现和诊断自己的学习情况,但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都很高,这样就失去评价的意义了。新课程中采用等级制代替百分制评定学生的成绩。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差距,避免学生造成自卑感,但是也会产生由于差异不大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学生会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混混日子,达不到真正改革评价制度的目的。

  新课程教科书上没有具体教学内容和评分标准,这使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评价。

  建议:1、采用小班化教学,以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监控每个学生,完成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2、根据自己和周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和评分标准,完成校本教材。

  4、课堂教学问题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学习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也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新课程改革中各种观点很多,培训学习机会较少,使许多体育教师不能真正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对新课程的认识不够,处于半知不解状态。

  (2)一些教师教学思想、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现象。

  (3)误解“淡化运动技能教学”观念,没有理解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与体育能力培养的关系。

  运动技能是体育能力培养的基础,没有运动技能就谈不上体育。

  (4)合作探究学习、分层教学等教学方式空前运用,但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够深入。

  (5)新课程中的5个教学目标是否要一一俱到,感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体现得不够。

  建议:(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多读有关新课程的书籍,多参加新课程培训,教研组多开展教研活动,组内多上公开课,并进行评议。

  二、结束语

  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困惑也是必然的现象,新课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与改进,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我们教师要积极投入,大胆探讨,努力实践。我们相信,经过广大体育教师、专家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改革一定会走出迷茫,取得成功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及对策

  临潼铁中

  弓密侠

  一.关于新课程要求与学校硬件的矛盾

  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学活动中学生有大量的探究活动内容,这就要求有足够的实验设备作为活动的平台,而一般学校教学实施目前并没有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进行调整与更新,导致新课程中的一些学生探究活动无法进行,教学中教师只好将该内容该为演示实验或讲述;新教材

  在“做一做”栏目中多次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例如第二章第一节“用计算机绘制v-t

  图象”、第四章第五节“用传感器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要求用计算机辅助、处理实验数据等。在普通学校,实验室、教室里没有计算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里也没有计算机,由于相关设施达不到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难以达到新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课时的冲突

  高中物理新课程在高一教学阶段给定的周课时是2节,大多数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普遍感到困难,学时安排与学生的学情有冲突,我们在教学中,极力向学校说明,要求增加一学时,这样问题才勉强缓解。

  高一年级在分科之前,教学内容多与课时紧缺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步到位”的传统教法肯定是无法适用的。因此,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将传统的“分块达标”转变为“分步达标”。我们要认真领会“分步达标”的教学理念,在规定的课时内,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反对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到位”而忽视教学目标的落实。

  高一的物理教学与高考有联系,但也应该淡化。高一必修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必修与选修的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应有所不同。在必修教学中不能按高考的标准来进行,要面向全体,注重基础。

  三.探究式学习与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协调

  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上,较多的联系了现代科技,较好的融入从生活→物理→社会,从而能有效开拓学生思维,有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从教学活动的角度讲,高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不全是实验探究。探究性学习的一个“要素”不同于“环节”。一个过程缺少必要的环节就会中断;而新课程提出的要素是科学探究的标志,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只要具有一两个这样的要素,它就有了探究性。也就是说,学习时的科学探究不一定是“完整”的。

  要正确处理探究式与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做到“讲中有探,探中有讲”。这就是在探究性教学中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目前教师现状与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有差距

  教师日常工作时间与研讨、再学习时间存在分配上的矛盾;由于教学的压力等诸多原因,教师由来已久形成了研究惰性,忽视了“停下来研究一下”的作用;由于没有进行培训,有部分教师对计算机在教学上应用缺乏针对性;这些状况与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格格不如。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要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和新课程研训制度,如“新课程岗前培训”活动、“以老带新”结队帮扶活动、课题研究、任务驱动、研究性学习课程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培训、现代

  技术应用及网站、资源库建设培训、专家讲座、教学公开周、论文研讨等。如果能在教师人事、职称、评优评先等方面与教师的再学习、研究成绩等挂钩,那么将能极大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新课程改革启动,既给推动素质教育带来了机遇,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次改革是一个中学物理课程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获得了新的体会和宝贵经验,但同时也遇到一些困惑和疑惑。因此,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思考、学习,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切实解决新课改过程中的困难,促进新课改深入持久地开展。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研究

  发布者:俞小珍

  方建新

  发布时间:2010-3-2213:54:0内容摘要

  2001年9月,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入实验阶段,到至今为止已历时8年多。在8年多的时间里,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面对这样的现状,课程设计者与实践者都应从极度兴奋和盲动中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过去几年来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度的调整,以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革达到预期的效果,《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与实践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正是基于该宗旨,对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供课程设计者和实践者思考和借鉴。

  正文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研究

  俞小珍

  江西省上饶市实验中学

  方建新

  江西省上饶市教研室

  1.问题的提出

  2001年9月,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入实验阶段,到至今为止已历时8年多。在8年多的时间里,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面对这样的现状,课程设计者与实践者都应从极度兴奋和盲动中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过去几年来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度的调整,以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革达到预期的效果,《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与实践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正是基于该宗旨,对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供课程设计者和实践者思考和借鉴。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2001年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后,出现的各种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1文献法:查阅了近年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组编写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专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组编写的教材、教学法、教学指导书、案例分析等文献;其他学校体育理论工作者的论著和全国各级试验区编写的体育教案和案例集。这些为分析问题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2.2观察法:参加了2003年由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在湖北省武汉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现场观摩大会;参加了2004年、2006年、2008年由教育部体育艺术卫生司在广东省肇

  庆市、江苏省无锡市、辽宁省大连市召开的全国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并对会议展示的观摩课或提供的录像带进行了观摩,这些为发现问题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基础。

  3.结果与分析

  3.1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上述文献资料的厘定,以及对国内四次大规模体育教学展示课的分析和归纳,我们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1教学目标缩水

  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有精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来引领。但是,在落实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时,相当数量的体育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往往十分关注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对体育知识与技能反而重视不够。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上,有的教师生怕被扣上穿新鞋,走老路的帽子,刻意回避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想方设法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做文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出花样。如此设置教学目标,其实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本体的一种缺失,也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一种曲解。

  3.1.2教学内容偏向

  田径的跑、跳、投,体操的基本内容,球类运动的基本技术等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体育教师为了凸显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教学中过多过早的引进了许多新开发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新型运动项目等内容,却忽视了发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与体质内容的教学,这样的课程内容选择偏向,毁掉的是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宝贵时机,是喧宾夺主、漠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本质,虚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种表现。长此以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根基必将动摇,不仅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要继续下降,而且他们的运动能力也将得不到必要的发展。

  3.1.3教学过程琐碎

  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体育教学内容之间的对话过程。有的体育教师至今依然认为,体育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我问你答,我说你做,没有问题何以对话?于是,不是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选择教学的切入点,设计教学的最佳路径,而是将教材内容机械地肢解成若干个问题,满堂讲解示范、满堂问答、满堂硬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对话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变得贫庸。如此琐碎的教学,其实是对体育教学过程对话的一种误读,它不仅消蚀了体育教材的魅力,还扼杀了中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灵性和智慧。

  3.1.4教学方式困惑

  《体育与健康》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讨论、练习多了;教师的示范时间少了,学生自主学练的时间多了;教师规定的动作少了,学生的创新动作多了。这些展示了师生在教学方式上的变化,也引起了教师的困惑。诸如,自主学习时间如何控制,教师充当什么角色,是巡视指导还是参与练习;合作学习中是帮教式的合作,还是自然合作;探究学习是教师引导参与、提示,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尝试创新。这些现象该如何界定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致使体育教师的实践处在迷茫中。

  3.1.5教学情境闹腾

  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学情境,如果一节课中教学情境过分晃动,势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在新课改中片面强调课堂气氛的现象极为常见,这种过于闹腾的教学情境,学生怎能走进体育教学中去。在这样喧闹和躁动的教学情境当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是思维和想象的活跃,而是肢体的乱动和思想的游走。这样的体育课堂是热闹有余而沉思不足,兴奋异常而发展迟滞。

  3.1.6三基实践浮泛

  体育课中最主要的活动是学生的自主身体实践活动。然而,现今的体育教学,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似乎已经被边缘化了。课堂上,见到的是体育教师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低级重复,在技术教学中采用一带而过、蜻蜓点水的做法,以此来强调所谓的打破以单纯传授运动技能的教学体系,这种避重就轻,走走过场的做法,只是虚化了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落实、基本技能的训练,失去了体育

  教学的实际意义,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也就失去了实现的依托,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

  3.2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2.1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模糊

  没有理论基础的体育课程改革是不可思议的,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科书的更换”等技术层面的革新,而是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深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七次体育课程改革,令人不解的是,包括正在进行的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内,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所考虑的往往是宏大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却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有人认为建构主义的真理观、知识观为强调发展儿童自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有人认为现代课程改革真正的挑战不是古典主义者依据理想的知识标准所开展的批评,而是后现代主义者试图使知识接近社会经验的课程革命,因为后现代主义者的理想更接近求知者的生活经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吗?还是“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多元综合?没有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让人莫衷一是,不得其解。

  的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是一个需要我们行动、对话和合作,回荡着多元声音的生机勃勃的领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理论养分,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可以是模糊的。我们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理论基础上显得含混不清,恰恰是因为理论基础的含混不清才导致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上的不知所措,问题百出。如果明确地以某种理论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那么就应该将理论基础进行完整、系统和深入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改革者所设想的知识与技能观、课程观、教学观等基本的课程理论体系。目前正在发生的有关“技术与健康之争”的讨论,其目的也是为明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我们并不赞同以理论的多元性来模糊《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不排斥对其他理论的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思潮从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角度,都可以给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帮助。我们不赞成将一些国外的理论进行翻译和组装之后就作为我们进行改革的理论基础。

  3.2.2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研究不足

  通过梳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研究不足,是造成《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出现大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机械照搬,更不是在体育教学中自然而然的线性展开。《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蕴含着发展与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充满具体变化,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可能事先预期和决定,许多问题需要课程实施者的权变和随机应对。然而,很多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并不理解,虽然掌握了课程教材的自主选择权,却很难做到科学合理;虽然知道要变革教学方式,却很难做到贴切自然;虽然知道要改变教学评价方式,却很难做到全面完善。这一切表面看起来都发生在体育教师身上,而实际上反映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者对课程实施者了解不够,对课程实施难度估计不足,对课程实施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不充分,因而导致了课程实施过程的失控,成了体育教师的自由探索。虽然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大多数体育教师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3.2.3对体育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培训不力

  体育教师不能全面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缺乏实施课程的能力是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出现大量问题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在对体育教师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培训时,培训教师总是按照理论设想告诉教师应该如何做,即所谓的理论化培训。这种培训的结果往往是体育教师对课程理论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依然如故;这种培训不能使体育教师生成基于情景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无法使他们体会专业的内涵,形成实施课程的能力。而这种理解力和创造力正是他们处理体育课堂事件或各种不同背景的学生所必需的。从理论上讲,《体育与健康》课程虽说是充满活力和蓬勃的朝气,但如果体育教师培训不能把新课

  程的这种活力或朝气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如果教师培训没有使广大教师真诚、热情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当中,那么,教师培训的结果很难说是成功的。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说起来有道理,但在实践中很难切实推行的认知,就是一个最真实的证据。

  4.结论与建议

  4.1《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存在着教学目标缩水、教学内容偏向、教学过程琐碎、教学方式困惑、教学情境闹腾、三基实践浮泛等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体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制约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需重视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

  4.2造成《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模糊,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研究不足,对体育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培训不力。这些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必须对课程理论基础重建,对课程实施规律进行研究,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予以培养。只有扫清了这些障碍,《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进入常态,才能保证中小学生接受优质的体育教学。

  4.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环节中最复杂、最难于控制的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否切实可行,只有对实施过程进行切实的考察才能得出结论。为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研究应成为课程领域关注的重点,需要进行深入、专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军飞

  体育教学改革中值得注意的七种倾向

  中国学校体育

  2007,(2)[2]毛振明

  体育为健康,运动技术学习也为健康

  中国学校体育

  2007,(1)[3]吴

  键

  关于体育新课程目标争论的原因分析与思考

  中国学校体育

  2007,(2)[4]钱建国

  对目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反思

  中国学校体育

  2006,(2)[5]季

  浏

  体育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季

  浏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教育部基教司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9]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0]陈

  侠

  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1]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

  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资料汇编

  2004[12]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资料汇编

  2006[13]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资料汇编

  200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思考

  作者:宋军等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542更新时间:5/15/200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宋军

  常州奔牛初级中学

  邓艳艳

  教育部于2003年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体育等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9月进行高中新课程的实验,新课标今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理念正逐渐转化为教学行为,但是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对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一些问题认识不清,存在不少困惑。在此,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与同行们、专家探讨,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抛砖引玉,为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实施新课标过程中对教学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1、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与体育能力培养的关系

  在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中强调要“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淡化运动技能教学”,重视培养学生从事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由“重视学会转变为会学”,二是由“重视运动技能学习”转变为“重视体育能力培养”,三是由“重视技能掌握”转变为“重视情感体验”。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否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并不是主要的,体验学习过程就是所要追求的一种结果,在对运动技能的教学只是“蜻蜓点水”或“随便玩玩”,重点主要放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或讨论或组织游戏,重视学生的所谓的“体育能力”的培养或“快乐情感的体验”。毫无疑问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体育能力绝非空中楼阁,必须要以运动技能为基础,离开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不能把能力的培养空洞化、简单化、庸俗化。

  2、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地位的确立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些教师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片面理解为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过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人兴趣,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实施上强调“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教学目标上片面追求“愉快的情感体验”,实际上这是放弃教育职能和不符合学生长远发展需要的。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能一切都围着学生的“兴趣”转,一切由着学生的“天性”和

  “本能”来,而是应该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这一切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主导作用的发挥。

  3、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运用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方式的应用,但部分体育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片面追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形式,对其认识理解不够透彻,不顾学生的实际,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合作学习变成小组成员之间各自为政的争吵或敷衍应付的聊天或人云亦云,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课堂教学中只是把学生的简单“对话”当作“探究”,“形式分组”当作“合作”,把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重现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实质,其结果失去价值、意义。

  4、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关系

  课程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教师应珍视学生的变化,高度重视他们的学习需要,因此,一些体育教师认为新课程需要师生双方的互动和交流,他们把关注点主要放在教学的动态生成上,课前备课仿佛变得可有可无,不再或不屑定心地预设和准备,不去了解学生和实际情况。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教学过程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不充分,设想不周全,就很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不能生成更多的新资源,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精心的备课。

  二、课程学习模块的选项问题

  课堂教学实施之前,首先学生要进行课程学习模块的选项。在选项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多数男生偏重于选择竞争性、对抗性较强的篮、足球等项目;女生选择健美操或自己认为会比较轻松的羽毛球等;还有一些学生对体育课的任何项目都不感兴趣,面对体育选项非常茫然,没有中心兴趣,不知自己该如何选项,只是看别人选哪项,自己随大流,他们在选项时,先到高年级同学那里去了解,什么项目容易学,哪个项目容易及格,哪位教师要求不严格等等,之后就选择轻松、容易通过的项目,准备蒙混过关。这样一来,造成学校的篮球、足球场地器材比较紧张,学校的体育器材除篮球、足球以外都被闲置起来。在教师方面,由于篮球、足球、健美操专业教师人数不够,只好让其他专业教师来技术顶替,造成教师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教学质量的降低。开设选项课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但是,如果一切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就会偏离学校体育的目的,使体育教学改革误入歧途。

  三、学时安排和学分的获得问题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和七个模块。课程标准规定:田径类项目和健康教育专题模块为必修,其他为选修,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学习成绩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每个模块必须修满18学时且成绩合格可获得1学分)。高一、高二年级学习8个学分(通常按每周2学时安排,每学期2学分),需含田径类项目必修1学分,高三年级学习2学分,高中三年中完成健康教育专题模块必修1学分,共计11学分,学生修满11学分即达到毕业要求。但是我们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例如:高一田径必修1学分18课时,选修3学分54学时,健康教育模块还要占用4—6学时,总计需要76—78学时,但是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可能有这样多学时,例如学校每学期有2—3次的统考(阶段考试或期中、期末考试),每学期的阴雨或下雪天气,五一、十一长假,期末的提前停课复习,最后真正落到体育室外课教学的时间不会超过64学时,怎么可能会有76——78个学时修完4个多学分(课标规定必须修完18学时成绩合格才能获得1学时)?高二也是如此,如果把健康教育模块全面安排在高三也是不太现实,由于高考的提前,高三第二学期时间很短,并且学校一般体育课早早停课(高考的指挥棒决定),这样高三也不可能修完3学分。这是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实施新课程过程面临的问题,我们学校是把健康教育模块分开安排到高中三个学年的,并且一般要求学生修完16个学时且成绩合格即获得1学分,不知是否妥当,需要我们的课程改革专家和体育同行来共同思考这个问题。

  四、体育学习成绩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成绩的评价要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现状,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与选拔功能,评定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有些体育教师对于新的学习评价方法无从下手,难于操作,心存困惑,如以篮球模块单元教学为例,获得1学分需要18学时,学习成绩的考核内容一般包括专项体能(弹跳力、心肺功能、速度、灵敏、力量)、运动技能(1分钟跳投、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全场往返运球、比赛中所学技能的应用、个人擅长技术等、)知识与技能的考核评定如果既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又不能忽视终结性评价,考虑到学生的起点和努力程度,评定还要考虑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那么除去考试的时间我们还有几个学时用于技能教学呢?又如何能实现新课程要求体育课既不能淡化技能教学又要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的教学观念,新课标评价中要求的“比较强调”和“不太强调”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具体如何把握其程度很难

  控制?现在又要面对繁杂、难于操作的学习成绩评定,体育教师感到很迷茫,我们的做法是将专项体能与运动技能的评价融合在一些,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各赋予一定权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组成部分,过程性评价主要靠教师认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提高幅度,最后体育成绩单上还要写上评语与希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方式实践中,由于对一些问题认识不清,致使一线教师实践操作出现偏差,很多体育教师存在不少困惑,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思考所出现的问题,真正去理解和体会新课标的内涵和要求,要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运动技术、教学的能力和理论水平,争取成为一专多能合格的体育教师,以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发展。

篇三: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光明中学

  胡亚梅

  新课程实施以来,有很多收获,有很多感慨,有很多思索。新课程改革适应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新课改在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新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制约了课改的发展。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

  (1)新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学习兴趣和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等,但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各类招生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的录取标准,导致人们对教育工作评价的主旋律是看学生分数和升学率,社会对学校办学的认可程度是由学校考上多少名牌大学生,考上多少重点生来决定的。在现实社会中,强大的竞争压力直接转嫁到学校身上,转嫁到校长、教师和学生身上,转嫁到升学竞争上来。在高考没有大的改变之前,任何学校也不会轻易发生大的改革,不会置社会、家长的要求于不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新课改倡导的“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理念就自然会落空。(2)在社会认可度这个大背景下,学校、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仍然把学生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因此,教师们为了取得成绩,仍是起早贪黑工作,增大作业量,加重学生负担。应该说明的是:现在的教师是风箱里的老

  鼠——两头受气,一方面是上级领导要求他们进行课改,另一方面是考试评价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常常处于抱着很先进的观念,表现着比较落后的行为,这样一种左右为难的矛盾状态。因此,教师的心理负担和教学负担都增大了,他们既不敢丢掉老一套,又不敢忽视新要求(3)对学生的评价仍是一张试卷起主导作用。因此,课改的实施并没有使学生得到什么益处,反而因学校、教师的左右为难而被加重了学习的负担,加班加点、占用休息时间成了家常便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优、评职,仍把该教师所教班级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指标。这就必然导致社会、教师、学生、家长更看重学生的笔试成绩。追求升学率就成了教学的主要任务,从而使试行的发展性评价流于形式。

  (4)我们知道,应试教育训练扎实有效,学生的学习紧张严密有序,师生缺少的是个性的张扬;新课改则大力弘扬个性,学生活跃积极主动,但不能静下心来扎实训练,也很难有训练的时间,所以,如何把考试与新课标理念紧密结合,体现考试目标的多元性,如何做到新课程与“应试教育”的长处有效结合是教师们最为困惑和关注的问题。

  2、课程安排难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1)新旧教学观念差别很大,我们很多老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难,探究性教学实施困难多。新课程课时安排过少与教学内容编排偏多,探究性任务重相冲突。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虽然可以学到科学知识,提高技能,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懂得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是实

  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一线教师总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学生提前预习,你让它们猜想,他们早已百度搜索了正确答案;又如在有些探究活动中,有些思维敏捷的孩子早早报出策略,让后面的孩子缺少到位的思考。

  另外怎样发挥教师在课堂探究中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探究活动重点突出,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也是作为广大一线教师特别希望解决的问题。

  3、课程资源紧缺制约了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新课标要求学校和教师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文字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实践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非常有效地帮助师生落实课程目标。由于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很多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原有的教学资源本来就不足,而实施新课程又要更新更多的器材;对于价格高昂的多媒体资源,很多的学校更是可望而不可及,即使有的学校能花血本建多媒体教室、建校园网,但真正能做到长期开放和利用的也在少数。就是在教育比较发达的地方,还是有许多学校,实验室,多媒体虽然有,但是一个学期能让学生进实验室、多媒体使用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方面人力的一方面人力的配备不够充分,另一方面教学任务重,班级多,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广大师生目前能利用的课程资源也就是传统教育留下的一点“遗产”,无力更新,难以开发;教师能做到的也就是努力而困难地开发自己,惨淡经营着美好的新课程。

  4、运用新的教学方式课时不足、难度大。

  新课程需要探究、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增多了,教学过程中如果真正放开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势必会比单纯由教师讲解用的时间多,这样就出现课时不够用的问题。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作实验,分组讨论等等用去较多时间,结果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少了,为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教师把没有完成的内容排挤在课外,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些学校也为了较好完成任务,给各学科追加了课时,正常课时已排满了工作日时间,追加课时就得占用休息日、节假日的时间,所以说“减负”也就自然落空了,课业负担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不但没减轻反而加重了,体现新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难度大。

  反映的问题有:(1)大班额与小组合作学习需个别指导间的矛盾。(2)两极分化矛盾突出,课改非常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促进了他的发展,可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因得不到教师的更多指导和帮助会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这样造成的两极分化现象已开始显现。(3)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既完成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较好地巩固学生的基础(4)如何评价学生才能既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又便于操作落实等,用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的发展变化固然好,但学生多操作起来不可行。“小班化”教学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还达不到。另外,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资源也远远落后于课改的要求。

  (二)对策

  1,要加强教师专业力量的支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目前的培训只是一些应急的办法,从长远看,要有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培养师资的长远计划与实际措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年轻教师,以充实壮大从事新课程的教师队伍。

  课改的实际运作当中我们还要结合国情、省情、校情,坚持一切以实际出发的原则。另外,在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课改的实施中提倡跨越式发展是不对的,我们不可能要求现有的师资一下子都能达到课改所要求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水平需逐渐提高,因此我们的课改标准和要求也应该是逐渐发展的。

  2、加快建立新的评价制度

  (1)要加快中考和高考的改革步伐。

  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功能。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方向变了,教学才能跟着改变,否则教学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既然靠简单的“机械训练、题海战术”能够取得高分,那么人们就不会轻易放弃这种管用的老办法。

  (2)要建立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

  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行为。要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和工作的积极性,首先要改变目前的“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的局面”。其次在制定考核教师的标准时,要让那些努力钻研教育理论、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能力,专业成长快的教师得到嘉奖。只有这样才能引导教师加强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提高与发展。建议有关专家能经常深入基层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掌握热点、难点问题,了解民情民意,为中小学教学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3、进一步提高政府对课改的重视,使课改真正成为政府行为。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师资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设施的建设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为课改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否则,课改实施起来也是举步维艰。

  高考招生改革要与课程改革衔接,建立合理有效的综合课评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课程评价应当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课程的开设,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技能、教学行为等方面。新课改使任课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教师工作评价方案,从而有效地引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

  4、为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要加强专业支持力度,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广泛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远程教学和网上教学;另一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建议教材编写人员要加强与课改地区教师的沟通,多编写一些内容丰富的教师用书,尽可能多地提供参考资料,开发多媒体课件、挂图、教具等。

篇四: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建设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课程定位不明确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课程定位不明确的问题。这导致课程的内涵和形式都十分模糊,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解决措施:明确课程目标,确定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二、教材选择不当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材选择不当往往会影响到课程的质量。

  解决措施:教育部门应该严格审核教材,确保教材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以及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课程建设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在现实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无法满足课程建设的要求。

  解决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注重实践教学,推行教学反思和教育评估,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建设的成功实施需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持,但是,在

  -1-

  现实中,评价体系不完善,无法为课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解决措施: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课程目标达成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式,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

  总之,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2-

篇五: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实施的课程是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初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的第二轮课程改革,目标建立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新课程。关于课程实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种认为课程实施是把某项改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它不同于采用某项改革,实施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程度的那些因素。[1]第二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就是研究一个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对课程实施的研究重点就是考查课程方案中所设计内容的落实程度[2];第三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实际就是教学”

  “课程实质上就是实践形态的教育”

  [3]。三种观点各有道理,笔者本人偏向于第一种观点,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粗浅谈谈国家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实施缺乏主体意识

  在课程改革中,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但纵观我国中学教育可以发现其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中学现行的评价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形式上逐步多样化,但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中以高考为指挥棒的考试制度仍然对学校教育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有的学校仍然对学生搞注入式、题海战术,各种各样的模拟考试、大考、中考、小考、测验[4]。这种以考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体系严重制约了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导致“教师只是传播既定的课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传递的知识和技能”情况出现,缺乏对课程的思考和创造,主体意识没有体现。由于主体意识的缺失,教师的观念和知识无法呈现重构过程,课程实施难以避免照本宣科,难以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灵活地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感受到的课程是“高冷”的,难以形成良好的知识构建。课程实施整体水平偏低。

  要改变目前课程实施中主体意识缺失的情况,可以从评价制度、参与主体两方面进行改革。

  一

  加大高考制度改革力度,使其适合课程改革的要求。经过多年的高考制度改革,在现行的高中评价制度中加入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但是仍然难以改变大部分地区“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同时,社会、主管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依据仍然是升学率。在这个大背景下,知识的考察仍然是高考的侧重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基本上是考察的盲区。在中学的教育中,大

  部分的学校也把教育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高考科目上,对于选修课程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应付甚至取消。目前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三大模块组成,由于学时的限制,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课程改革的最大障碍,要彻底改革当前的高考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加强高考和新课程的衔接与融合,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发挥课程主体的地位。

  二

  加强对高中教师的培训,为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指导。研究者们早已指出,教师的力量是导致成功实施课程的主要因素之一,课程的实施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实践落到实处,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其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会影响课程实施的成果。因此要全面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加强对高中教师的培训,进行教学方法的指导。

  三

  整合课程科目,减轻学生负担。现在的学校课程中,以地理科目为例,有三本必修,七本选修,在高中正常的学时内无法完整地学习,部分学校同时开设了校本课程,必修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本是高考改革的一大方向,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但在目前以“升学率”为评价标准的体系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高考制度彻底改革之前,中学的学科课程应加以整合,设立综合科目,同时把综合素质评价落到实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课程资源的保障不到位

  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最起码条件和支持,课程资源不仅仅包括教材,也包括了学校的教师、实验室、专用教室、图书馆等。我国的教育发展情况地区分布不均匀,体现在东部和西部差异、城市和农村差异。近些年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落后地区的教育教学的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不同的地区之间课程资源的差距仍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新课程针对我国传统课程“偏、难、繁、旧”的弊端,借鉴国外先进课程理念编写。它强调课程的时代性,师生双方的互动性、合作性、创造性、探究性及现代化教学媒体对教学的支持。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课程的弊端。然而在落后地区,教学硬件由于经济原因无法得到保障,师

  资的配备也相对落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相对落后,难以完成新课程规定的要求,某些实践活动也受条件限制难以开展。受课程资源的限制,在偏远地区课程实施的水平总体偏低。

  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

  [5]。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校内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在课程实施中占据主要地位,校外的课程资源更多地处于一种辅助地位,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的建议,“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要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

  [6]。从教师层面来说,应该加强教材的研究,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形成个人的课程资源库;从学校层面来说,除了教材外,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实验室、专用教室、图书馆等资源发展教学;从国家层面来说,应当加大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保证正常的教学资源。三个层面多管齐下,加强课程资源的保障。

  新课程版本繁多,难于实现统一要求

  为照顾不同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新课程一改原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程教材“独霸天下”的局面,大量版本的课程教材在全国各地实行。这一做法使得课程体系混乱,难以实现统一要求。就海南地理学科而言,就使用着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四种不同版本的课程,而最终的高考却是全省一张试卷,这使高考命题的难度增加,更容易导致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不公平。另外,教材版本的混乱也不利于各地高中教学的评价与考核、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Fullan,M.“CurriculumImplementation”,inLewy,A.(ed.)(1991).The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Curriculum.Oxford.PergamonPress.p.378-379.[2]马云鹏&唐丽芳.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02,(1).[3]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4]陈至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减轻学生过重负责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1年1月7日1版

  [5]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6]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3.

篇六: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复兴区人民小学

  杜建英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推动着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与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体现。然而,经过近年来的课堂实践,发现在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时,却遇到种种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以引起进一步思考。

  一、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正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进入实质性的尝试阶段。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又往往太形式化。主要表现在:

  1、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大部分学生学习被动,他们的自主学习流于表面。每堂课非得老师给一个框架才能行动起来,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即使给框架也无法行动起来。

  2、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肤浅,讨论的答案单一,缺乏新颖独到的见解,发言面狭窄,导致合作毫无效果。主要原因是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我觉得应该加强小组建设,充分发挥小组长分配引领作用。

  3、探究过程中,不能按照新课程的观念发掘教材内外蕴涵的深层次的东西。所谓探究往往流离于教材的表层,讨论一些毫无价值的话题。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发现、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认知水平。做好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质参与,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可编辑修改-。二、过于追求教学情境化。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运用情境教学,对于不适宜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其它形式进行教学。另外,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灵活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生活情境、操作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变化。才能真正发挥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多种主动参与的活动中有所生成。

  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化。

  以前的传统教学就是老师不停地讲和提问,现在的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了。但由于放得太开,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甚至令教师感到无所适从。结果造成纪律难于控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我觉得,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循着学生的思维起伏、情感波动随时调整教学环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可以课下共同研究。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就是成功的教学。

  四、课堂评价绝对化。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怎样表达、表现,一味给予表扬。说一句话,就让全班竖起大拇指说:“某某某,棒棒棒,你真棒”之类。深怕把自己的不同理解和看法讲出来就是不尊重学生。我们知道,尊重学生的独到体验并不是无原则的认同,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就起不到鼓励的作用。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可编辑修改-。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有效地评价。

  五、教师角色转化不好。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学生“动”起来以后,教师反觉得无所事事,只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或看看教案,或四处张望,而不是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好像学生“动”起来之后,教师彻底“解放”了。在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时,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减轻,教师作用降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并做必要的指导。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灵活机动地调整课堂节奏,及时点拨,及时调控,确保课堂最佳化。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我们也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本身也是新课程实验的任务和责任。只有真正改变多年的传统观念和方式,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将我们的课改工作朝新的目标迈进。

  -可编辑修改-。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篇七: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2002年秋季开始,包头市昆都仑区作为自治区选定的新课程实验区,实验工作全面启动。一个学期以来,全区中小学广大干部和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做了大量工作,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实验工作向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总体状况令人满意。但是,新课程必竟是新生事物,课程改革必然是一场革命,所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这也是预料之中的,然而如何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推进课改的关键所在。现将我校在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思考总结如下:

  一、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课程观念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

  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了培训,特别是对实验教师进行了重点培训。所以,就实验教师而言,他们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学科观发生了一定变化,然而,由于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逐渐完成。所以,就目前而言,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观念上的不适应,主要问题和原因是:

  (1)由于理论学习的不到位,一些教师对课改纲要、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理解存在偏差,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

  (2)由于实验工作刚刚展开,人们重视了实验年级的教改工作,而对非实验年级教师的学习培训重视不够,至今非实验年级教师的课改意识不强,仍按原来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因此出现了实验年级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其它年级悄无声息。

  (3)实验年级的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评价方式、内容、标准不明确,课改的信念不够坚定,甚至怀疑课改是否能够成功,所以理论学习和实际教学脱节,他们在课改中内容上使用新教材,方法上照搬旧教材,有的教师或家长甚至动员学生购买旧教材,“穿新鞋,走老路”。

  2、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就实验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贯彻了新的课程理念,但认真调查也存在不少问题。

  (1)教师角色转变不到位。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课程教学的革新者,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不少教师仍然把知识传授当作自己的主要目的,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围着教师转,被动学习,尤其是做为课程教学的革新者差距更大,有的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师生互动性不强。新课程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目前来看,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具有了这种意识,但实际操作往往效果不佳,比如启发式教学,存在“启而不发”的问题,问题教学存“满堂问”的现象,讨论、合作留于形式等等,教师不能调动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不能走进学生中参与学生的讨论,探究型的学习气氛没有形成,还在控制学生的思维,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变得枯燥死板。

  (3)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实际教学中由于问题设置不合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效率不高。另外,仍然有一些教师特别是非实验年级的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时有发生。

  (4)创新思维训练存在误区。一些教师把创新思维训练,简单地处理为发散思维训练,在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往往忽视聚合思维与其它思维的训练。

  存在上述课堂教学问题的原因:一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不到位,观念陈旧;二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技能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

  3、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进一步加强。

  课程资源主要是指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文化信息资料和物质经济条件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目前,由于旧有的教学资源与新课程不能配套,加上教师开发利用的意识不强等原因,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学实际的需要。

  (1)从师资来看,老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技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综合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

  (2)从课标、教材的使用来看,不少教师还没有吃透课标和教材,课标和教材的深刻内涵还没有挖掘出来。另外,有关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参考资料较少,教学案例更少。

  (3)学校内部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学软件、实验器材、教具需要进—步充实。

  (4)多数学校不具备学生在网上学习的条件。

  (5)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自觉性不强,网络资源利用远远不够。不少教师只是在公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平时教学运用不够。

  (6)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协调使用校外资源的力度不够。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的问题,是课改初期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4、课程评价改革亟待进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改的六项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拨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改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干部和教研人员,积极探索新课程评价体系,做了不少工作。如包头市教研中心研究制定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积极探索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改革,但目前在中小学教学和管理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

  (1)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基本素质较多,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权重不够,即关注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

  (2)考试内容仍然是偏重知识、技能,而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不足。

  (3)重视考试评价,轻非考试评价,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

  (4)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仍然是以分数为标准。

  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观念、考试制度和教育测量技术,需要观念更新、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

  二、今后课改工作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学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课改工作的重点,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证。同时这种转变与更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教师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更需要

  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配以相应的制度激励,才可能逐步完成。所以实验区、校要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坚持长期、反复、深入细致地学习和研讨,坚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一是要面向全体教师,不能只重视实验教师而轻视非实验教师,要让全体教师都参与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组织他们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课改纲要和新教材,让他们明确课改目标,教育教学目标,明确新课程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和学科观,做课改的推进者;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将理论学习研讨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因此,学校要加强各学科备课组活动,提高学科备课组活动的频率与质量,在实验区范围内也要组织校际间的集体备课,并且要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让实验教师不仅有理论收获,同时也有实践感受;三是要建立相应的教学激励

  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在课改中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做出成绩的一线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奖励和肯定,从而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转变教学方式。

  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是本次课改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课程改革的实质性工作,中小学教学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和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突破。

  (1)努力实现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课程教学的革新者,这就和传统教学有本质的差异。所谓组织者,要求教师不仅是把学生集体组织起来,更重要的是要把教师本人、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等课程要素组织起来,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不仅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所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学习责任,指导学生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所谓革新者,就是要求教师在吃透课标、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不能照本宣科,做教材的奴隶,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2)加强教学的互动性。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老师应改变过去从教师到学生的单项教学互动,录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项的教学互动,老师应该做的是如何使各种互动有效的运行,避免“启而不发”、“满堂问”,讨论探究问题过深或过浅的现象,老师在加强教学互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应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要多向互动,多层互动,如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等;三是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学生以及教学媒体灵活地开展互动,决不能搞形式、图热闹。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培养和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应将着力点放在以下几处:第一,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所谓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针对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自然而然地走入问题的探究中;第二,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力求难易适中,要从学生身心特点、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观察、探索、归纳、类比和质疑。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他强调学生的学习不是单纯将结论记下来,而是要他们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和促进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第三,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尤其是采取讨论式教学,一定要针对学生和学习内容,不能什么课、什么问题都来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这样看似热热闹闹,实际效果不佳。

  (4)在创新思维训练中要坚持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同时要训练促进学生各种思维的协调发展。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策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对于学生的求异思维要及时肯定或推迟判断,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的思维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在众多的答案中找出最优最佳的答案,不能对不同的答案不置可否或不了了之。

  3、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现有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课程建设,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增强开发和利用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以提高教学效率。

  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看,要组织好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培训老师,购置必需的教学设施,主动协调校内外教学资源,特别是学校要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对于综合学科的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弥补他们专业知识的不足,要发挥教师群体的优势,组织他们集体备课,交流合作。

  从教师来讲,首先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教育机智,调动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开发和利用日常生活中伸手可取的教育资源,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合理地组织起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第二,要重视实验教学,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观察验证实验结果,自己解释实验现象;第三,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决不能只是在公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是要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努力实现现代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的有机整合,同时要指导学生网上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改革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坚定教师课改信念,促进课改顺利进行的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都要认真研究、努力探索新课程的评价体系,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评价上,不能只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个人素质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比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思维状态和达成状态,并且要加大学生学习状态在评价方案中的权重,要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数量,广度和深度;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同时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达成度,看他们是否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在学生的学业评价上,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内容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既要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又要反映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适应社会人才多样化的要求;二是评价方法应将测试评价和非测试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应针对评价对象、内容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三是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四是要积极探索多种评价方式。如:问卷调查,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作品展示、口答、听力测试、演讲、竞赛、实际操作等等。

篇八: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校本课程实施中所遇的问题和对策(5篇)

  第一篇:校本课程实施中所遇的问题和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及对策——以《身边的数学》开发过程为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艰辛历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尤其对于缺乏专业背景和专业支持的学校来说,更是一段艰辛的历程。然而,校本课程开发是那样富有创造性,那样极具挑战,吸引着我们忘我地投入其中。《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这样一项迷人的工作。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指出: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运算为主,即数理逻辑的运算需借助具体的实物或表现。它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应在大量具体的操作性活动基础上逐步向抽象的符号运算过渡。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已然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的具象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从未去过银行存钱、从未到过生产零件的车间,怎么能“触摸”到其中的数学,怎么会对其中的数学问题产生亲近感呢?从这个角度理解,儿童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对于生活的积累还需不断丰富。

  与此同时,在儿童的身边又存在着大量的数学资源,常常是“藏在深闺人未识”。仅以儿童熟悉的家庭生活为例,数学的身影无处不在,如找家的位置、塑料袋的使用、家庭重大纪念日的计算等,儿童需要培养一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慧眼。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自己的校本思考——开发《身边的数学》。它是指从儿童身边的、有意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儿童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数学思维、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一种数学教育理念。

  第一阶段:实践积淀。

  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但是怎样联系?我们的实践就源于对此问题的回答。我校从1999年就开始尝试探索合适的途径与方法。我们将一系列“生活”的元素加入到数学课堂里,尝试推出了一系列的数学活

  动课,如“小米尺告诉我??”、“年、月、日探秘”、“花坛的占地面积”等。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具有革新意义。

  随着研究的展开,我们在各年级开展了一系列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最具代表性的是“学会购物”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体验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2003年,我校老师在全国第五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移动电话的入网选择”一课,与会专家与同行们对我们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至此,“身边的数学”这一主题渐渐

  浮现在我们眼前。

  也就是在这一年,我们又成功推出“四小体验”(数学小游戏、数学小故事、数学小报、数学小论文)、“走进十运”、“我的生活与数学”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成效显著。2004年,我们第一次提出“身边的数学”的主张。

  第二阶段:整合设计。

  从最初的数学活动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再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一直是学校自发的行为。然而,“身边的数学”这样一种闪光的思想却长时间地埋没在实践里,始终没有提升到理念层面,教师们开发了众多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却也只是一种量的积累,而没有取得质的飞跃。“身边的数学”研究进入一个迷茫的阶段。

  就在我们陷入困境之时,南京市的教研专家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建议:可以尝试着走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子。这一建议立刻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经过与数学组老师们商议,大家一致赞同开发以“身边的数学”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从2006年至2007年,数学组的老师们对所有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进行了梳理,整合为10个单元:学会购物、小小设计师、美丽的家园、发现规律、妈妈的“小助手”、旅游天地、快乐时光、特别行动、数学工具、生活中的“巧算”,又针对每个年级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总共形成了60个活动内容。至此,《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形成了初步的教材体系。2007年下半年进入统稿阶段,第一分册提前进入出版程序,一套崭新的数学特色教材呼之欲出。

  第三阶段:专家诊断。

  2007年年底,为了进一步完善《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我们举

  办了一次高规格的研讨会,邀请了课程专家对我们的研究进行评鉴。然而,与我们的期望大相径庭的是,专家们对已经以6个分册呈现的《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教材)持否定态度,认为目前的研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校本教材本身,专家们指出了问题:第一,校本课程的逻辑线索不清晰;第二,课程的10个单元标题,从表述上看不在一个维度,在体系上存在缺陷;第三,课程的内容设计与现有的国家数学课程重复,教材与现行数学教材甚至有雷同之处。专家们建议教材暂缓出版,还要做深入研究。

  专家们的评价意见对正处在“兴头”上的我们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我们再一次陷入迷茫,与第一次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不仅有对前路的未知,还有对过去实践的否定。望着辛辛苦苦编辑而成的教材,实在舍不得丢弃。《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就此陷入僵局。

  第四阶段:理性开发。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阵痛”之后,我们作出了决定:教材暂缓出版,一切从头再来。一个月里,我们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结合专家的意见,客观地审视已有的研究,理性地思考实践的得失,渐渐地寻找到开发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首先,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研究的专门领域,有着自身的种种规定性,我们的整个研究必须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律。其次,作为一门数学课程,其课程理念、课程纲要、教材的逻辑线索等是一系列专业性极强的问题,我们在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盲目的。再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实践,教师们的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开发经验,乃至整个校本教研的方式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课程开发同步进行的,是课程领导能

  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鉴于此,我们对《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研究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方向明确后,整个研究重新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问题。

  在开发《身边的数学》中所遇到的“一波三折”,让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研究领域产生了全新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展开,诸多问

  题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不解决,实践很难往下推进。

  1.将重点放在了对活动的整合。

  最初,我们想拿出一套属于学校自己的校本课程,迫切地想将教师们已经积累起来的大量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起来加以利用,而忽略了以课程的标准来审视这些案例。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思路已经偏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路线,不是从课程目标入手,来考虑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运用,而是从内容人手,这很容易造成指向不清的状况。

  2.急子呈现教材。

  教师最熟悉的是教材,而不是课程。在教师们看来,编写出教材来,研究才算取得了成果。急于呈现教材的功利思想使我们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用来“磨”教材,而忽略了对整个课程框架和教材体系的反复研讨。其实,教材只是课程最终呈现形态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主要方面。对于课程来说,最重要的是课程纲要,而我们最忽视的恰恰

  就是课程纲要,缺乏课程纲要的指引,教材的编写就没有了方向和具体的规定。3。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亟待提高。

  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已经习惯了执行课程、照搬教材的思维方式。一旦放手让教师去参与课程开发的时候,他们常常不知如何去设置课程目标,甚至对讨论课程目标的意义都产生怀疑,只能以现有的国家数学课程的教材为蓝本,从而造成校本课程与国家数学课程的雷同。

  4.专家的指导有一个转化的过程。

  专家习惯于从纷乱的现象中发现本质,从具体的实践中寻找规律,找出可供推广的价值;而教师的眼光关注的是具体的教学内容,是校本课程本身,是具体的教材形式。专家与教师之间的这种矛盾造成了专家指导过程中的困难。因此,专家要充分考虑到基层学校教师的实际状况,允许自己的指导意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样才能统一专家和教师两方面的力量,达成共识,改变实践。

  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在观念层面上,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重新认识与发现,是首要的任务。回到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起点,客观地检

  视,我们发现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即我们是带着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上路的。我们经验地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技术,开发的过程就是设计一套有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结果就是编制一套属于学校的教材。这样的认识使我们的实践从开始就偏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初意义。现在,当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行进到“瓶颈”的时候,重新认识其本身就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有一些基本的条件,这些理念和条件共同构成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体系。吴刚平教授指出,要用系统的整体观念来对待这样一些条件的创设与运用,包括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体现学校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①校本课程开发不但是一种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观念,一种理念。为此我们开始回到其次,课程开发不等于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主要考虑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选学校教育哲学与愿景层面来提炼课程理念。

  择和组织,而课程开发是决定、改进课程的整个活动,它既包括课程设计,又包括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据此,我们在《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后期的实践中,把课程实施和评价作为重要的方面,不仅在课时、师资上保证课程的实施,而且依托校本课程

  开发的团队,积极邀请专家、教师,尤其是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共同对课程进行评价,收到了好的效果。②再次,校本课程开发,还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改造,通过选择、改变、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需要,体现学校的特点和个性。③我们对《身边的数学》课程的定位,正是逐步从单一的“特色课程”,向与国家课程整合后形成的课程转向。我们以“身边的数学”重要理念——“追求数学与儿童生活的本质联系”超越、提炼为校本化的课程理念,并以此来改革国家数学课程的教学,使国家数学课程和《身边的数学》在理念、内容、课时比例等多方面实现了整合,两种课程配套实施,互为补充,极大地丰富了校本课程

  开发的内涵。

  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溯源,我们对《身边的数学》的认识提高了,能更加全面地去审视实践,审慎而又富有创建地采取新的行动计划。新的行动计划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指向性更准确,任务更明确。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升认识的过程,就是生成高质量文本的过程,每解决一个问题,实践就向前推进一步。这样一种带着问题去研究,以问题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迅速成为《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式。

  就《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而言.在进入弹性开发的阶段之后,是伴随着对以下问题的回答而展开的。

  1,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愿景。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愿景为指导。小西湖小学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其基本立场是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生活就是生长。他说,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这样的哲学立场,是对儿童生活本质的关照。小西湖小学的课程愿景,是引领儿童过有意义的生活,让儿童享受童年。儿童的生活,尤其是当下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是教育的场域,因此,教育要关注儿童身边的、有意义的生活。这种关注,是引导儿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与具体的生活物品与事件的关系中,建立自我意识,使学生能够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角度分析自己,在确认自己的确定性意义的前提下得到发展。《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是把数学送给热爱生活的儿童,通过学习有意义的数学提升童年生活,这一理念与学校的教育哲学和愿景一脉相承,使得校

  本课程的开发有了明确的定位。

  2.建构符合学校教育哲学和愿景的课程观。

  《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还应该拥有符合学校教育哲学和愿景的课程观来做具体的引领。一方面,这样的课程观是“航标”,是课程特色的生成机制;另一方面,这样的课程观还要超越《身边的数学》特色课程,进而成为调适和实施国家数学课程的依据,甚至进一

  步超越成整个学校的课程观念。只有这样,整个校本课程开发才能成为一个系统的课程开发过程。

  小西湖小学所确立的是“生活化”的课程观。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生成性”,课程是学生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老师、同伴的充分交往互动而建构起来的,是一种学习经验的整合,打破了学科本位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在课程资源上强调“事件化”,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从纷繁复杂的儿童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生活事件转化为教

  育事件,从而使课程始终处于开放的状态中。在课程实施上强调“创生取向”,是以课程计划、教材等既定的方案为媒介,通过课堂实践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实施中,师生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生活化的课程观凸显生活世界的课程意义,为《身边的数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3.编制《身边的数学》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是课程纲要。正如有专家指出,校本课程的产品指的是课程纲要而不是教材。课程纲要是指以纲要的形式呈现出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的文本。课程纲要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份课程计划,是一份完整的课程文本,是一种认知地图,也是一种交流工具,它是课程审议与管理的重要对象与工具,也是评估校本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④

  《(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就是在这样的认识背景下诞生的。在《纲要》中,我们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特征(逻辑起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显性、隐形)、课程设计思路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进行了逐一阐述,澄清了《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模糊的认识,尤其是富有创建的课程结构——以显性生活结构和隐性数学结构相结合、两线并进的架构方式,使《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成为一个崭新的数学课程。一至六年级沿着“家庭、学校、社区、城市、国家、世界”六大场域逐步展开研究,而每个单元的设计,每种任务的完成都应用到四大数学学习领域的知识。正是这一场“课程纲要”研制的攻坚战,让《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层次得到极大提升,实践价值也进一步彰显,为后续的课程教材

  编写提供了“认知地图”。

  4.建立基千有机伙伴关系的专家指导方式。

  毋庸置疑,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课程专家的介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也对专家的指导方式提出了改进的意见。专家对基层学校传统的指导方式是“指导——被指导”的关系,即学校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来学校做诊断性指导,指出学校的不足,提供大致的研究方向。这样的指导方式确实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上,这样一种指导方式就显得

  不够了。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中,都亟需专家的引领,学校希望和专家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和“合作关系”,专家深入到学校中,深入到一线教师中,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开设有针对性的工作坊,和教师一道推动研究的进展。目前,我们正在和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专家建立这样一种有机的伙伴关系。

  5.重建学校的校本教研系统。

  传统的校本教研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忠实地执行课程。《身边的数学》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开放的校本教研系统。这个系统,以学校的课程自由为基础,在校内建立广泛而畅通的交流渠道,分散权力,分担责任,分工合作。教师们改变了传统的参与者角色,转变为学校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学校教研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与课程专家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对课程进行调整,进而逐步地将学生、家长以及社会

  人士也纳入到校本教研的系统中,群策群力,共同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样一种全新的校本教研系统因校本课程开发而生,也必将超越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小西湖小学《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希望不断地从问题与对策的思辨中提升研究品质,让校本课程开发坚实地走好脚下每一步!第二篇:校本课程实施情况

  新兴中学校本课程情况介绍

  我是新兴中学音乐教师刘冰。下面由我来介绍我校校本课程情况。

  我到新兴中学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对我校的校本课程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从2005年开设校本教材以来,我校一直在不断探索适合我校的校本课程,曾经使用过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校本课程,从2011年9月份开始到现在,我校采用的是有关电声音乐的校本课程。下面,我从选题、设计、实施三个方面介绍我校校本课程情况。

  一、选题

  我校是我区一所重点的城市中学,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一直走在我去其他中学的前面,这一点是我校开设有关电声音乐的基础。选择有关电声音乐课程一方面是它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其次是电声音乐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也是我校课设这一课程的动力所在。

  二、课时设计

  我校以地方教材为主,校本教材为辅,在教育大纲的要求下实现个性化教育。在具体的操作上,七、八年级保证地方教材每周每班1课时,校本课程七年级每周每班1课时,八年级两周每班1课时。

  三、实施

  1.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引领和指导的作用,一切的知识和内容需要学生自主探究来完成。例如,在课前教师交代本课时要研究讨论的课题,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收集图书、杂志、网络平台等手段收集材料,课上与老师和同学来完成本节课课题。

  2.采用小组合作的手段展开教学活动。每班分成几个小组,由组长分给组员任务,并负责整理材料。每小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收集整理材料。例如,利用文字叙述、表格、ppt、图片等等形式整理材料,每小组可以根据本组同学不同的特点,采用不用的手段展开学习。3.采用学生展示的形式,交流成果。学生利用1课时收集整理,第2课时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评价交流。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视也锻炼了学生的表现力。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对电声音乐知识及欣赏能力有了系统的掌握,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学生的表现、表演能

  力也提高了,但是在开展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学生只是停留在欣赏的阶段,没有实践的过程。

  2.八年级的内容有些触不可及,好像学生就变的有些被动。借助这次教研活动的机会想听听大家的建议。

  解决问题:1.学生只是停留在欣赏的阶段,没有实践的过程。基于这样的现状,我利用电脑软件,让学生通过对软件的操作,感受电声乐器的驾驭感,让学生体会到演奏电声乐器的真实感。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把校本课程推向了高潮。2.八年级的内容有些触不可及,好像学生就变的有些被动。

  我把校本课程的分成两个阶段,七年级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欣赏能力的提高阶段,把初级内容作为基础,使学生建立初步欣赏能力。八年级进行软件的操作和乐器的演奏阶段,这样内容不至于过于深奥,学生也能一直保持学习热情。

  第三篇: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为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我国,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国家

  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

  ”。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改变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国家在做课程计划时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1)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2)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3)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后或过程中,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4)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校本课程的优势及其开发的意义

  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恰恰是校本课程的优势极其开发的意义所在,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它有以下几方面好处:1.教师的积极参与;

  2.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

  3.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4.凸现学校自身特色。

  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也逐渐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但是在各中小学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问题,主要有:

  一、教师的课程观念亟需更新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长期以来实行中央统一的单一课程体制,学校及教师的课程观念未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仍习惯于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陷于陈旧的课程思想习惯性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对校本课程的涵义一知半解,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到位,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据调查,目前许多学校在校教师中知道校本课程含义的不超过

  50%,他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是那些有专长教师的事情。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外籍教师开设的口语课等其实都是校本课程。这种传统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有关于课程建设的基础知识和经验、课程问题意识、课程改革意识以及课程开发意识。但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而且长期以来我们推行的是国家课程,教师基本上没有学习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方法,更

  少有过课程开发实践的训练。为此,面临突然到来的课程开发任务,教师没有充分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准备。加上校本课程在全国各地刚刚起步,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等问题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成型的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因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三、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

  四、忽视学生需求,盲目进行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属于课程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是自下而上的构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的落实。这种构建过程必须最大程度地尊重每个个体的需求和选择,然而学校往往为“开发”而“开发”,缺乏调查研究个体需求和整合校内课程资源的思想意识。这就导致了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不是按学生兴趣特长而开设,而是按教师“特长”来开设,教材编写往往是“师自为本”,谁有特长谁来开,学生围绕教师转,而为了修满学分,不少学生不得不被迫选修某一课程,按这种思路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也失去了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有的学校还强行“摊派”,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承担一门任选课或活动课的教学任务,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校本课程的质量。

  五、缺乏强有力的校内、校外的大力支持。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良好的校内沟通、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良好的计划组织、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参照系、课程理论与技术指导等资源,为教师尽快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条件上的支持和准备。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课程开发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能够用于支持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资源不多,有的学校的现有设施、经费投入上还是比较紧张的,对校本课程的设计实

  施等存在一定的制约,造成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捉襟见肘,苦不堪言。

  六、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评价包括学生学业评价和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即课程原型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所以,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然而,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处在起步阶段,学校无法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的方案、内容、效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为了了解学校的各位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的成效,学校就罗列一大堆评价指标,教师和学生们在这些指标上打打勾,进行量化排名。正因为多数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得评价仅仅停留于学生反馈、教师自评与互评这样的经验水平上。这些评价往往忽视了本来最需要关注的每个学生个体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的价值,忽视了本来最应体现的学生实践活动中真正的体验和感受,忽视了本来最应进行的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环节中往往简单了事,教师与学生们都只是为了应付,因此存在着评价过程不严密、评价结果真实性差等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顾及到它对学生未来发展和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要确保它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这就需要学校设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否则很难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一盘散沙,造成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

  七、升学压力引发的异化

  因考试、升学的压力,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只存在于课表上,校本课程的课时被占用,在校本课程的时间里进行高考科目补习,使高考辅导的课外“加餐”堂而皇之地变成了课内“加餐”。校本课程在考试的冲击下被淡化、异化成高考科目补充和强化,造成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八、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矛盾”,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开发

  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要达到“少课时、轻负担、高质量”,减少国家课程比例,给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使教师得到发展,办出学校特色。但是,新课改方案并没有从根本上把要求和内容降下来,编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各学科专家,存在“科本位”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做足了本学科知识技能的充实,还增加了许多课外信息查找的任务,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负担根本减不下来,教师也普遍感受到课时太少,课外占用时间太多。这样,国家课程负担减不下来,而校本课程又处于起步阶段,其开发的滞后与开发条件的不成熟,也就注定它抵挡不住国家课程的“冲击”,每周的校本课程出现被挤占挪用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校本课程开发的改进措施

  (一)要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常常与地方或社会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应在办学理念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是学生需求、学校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首先,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应涉及学生知识需求和心理发展需求。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利于“因材开发”。知识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本身及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等的需求和看法。心理发展需求是指学生健全心智、培养人格、走向成熟的内在愿望和渴求。其次,校本课程开发并非“闭门造车”,搞自给自足,应当考虑学校、地区和社会的需求,考察学校、地区及社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人才和信息的需求状况及特点,以期开发出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学校、地区和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只有这样的校本课程,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需求分析的方法可用问卷调查法、人才市场分析法、网络信息分析法、地区发展报告分析法等;开发的主题可以是环境保护、地方文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消费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策略,以及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对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内容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和发展等。

  (二)借助课程专家,进行联合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本应是学校自主开发,但是在课程改革起步阶段,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课程专家、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搞联合开发,然后以“类”推出(这里的以“类”应注重学校的办学实力之间的差异),供区域学校选择使用。在此基础上,各个学校再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是校本课程的决策中心,但并不意味着课程决策和课程编制都要全部由学校来完成。校本课程要体现自主性、多样性,同时也需要课程开发的相互引进和相互交流,在借鉴中完善和发展,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个性特色。而不应是“校自为本”的自我封闭。因此,校际之间的联合开发试验更符合实际,也使校本课程开发更具生命力,在充分开发各校的校本资源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研讨,能够较好地推进校本课程实施的进程。

  (三)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广大教师包括学校行政人员,首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深刻理解国家课程改革意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增强自身的课程意识。同时学校不能期望等到教师素质达到相当程度之后以及一般教师都拥有相当的课程理论与技术之后,再“放心”地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而是要积极创设条件,例如: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对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集中或个别辅导、引导阅读课程理论书籍、开设教师好书介绍会和校本课程沙龙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自身课程开发能力奠定基础。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所属地区师范院校教育系及教育机构课程专家的力量,让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远见卓识帮助教师实现对自身教育哲学的概括和提升,从而和课程开发主要参与者的一线教师形成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

  (四)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

  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在表面上似乎是国家赋予学校权力的结果,而实质上更是学校自己的教育宗旨或教育哲学的产物。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体现自身教育宗旨的教育环境,以营造一种教师分担责任、积极推进教育革新、勇于追求成功的氛围。自然,这

  个教育环境必须是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而非强权政治。这就对学校校长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有与上级行政部门和中介机构协调与合作的能力,又有与教职工不断对话和鼓励合作创新的能力,必须能够对课程开发行动研究所有成员赋予尊重与理解。从此意义上讲,能够进行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必然要有能够有效开发学校相关人力资源的校长,没有这样的校长,校本课程开发将非常艰难。

  (五)尽快建立校本课程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

  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可以围绕校情——目标——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高度重视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在教师方面,既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的管理者与评价者。在评价上,可以围绕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它着重对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达成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第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自我反思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应着重对其自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促进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学生方面,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教学过程的直接感受者,也应是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之一。

  在学生评价上,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可以从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行为表现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和个性知识品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进行考查。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的方法,既要有行为观察,又要有成长记录;既要有表层的作业,又要有深层的学习日记,使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便更清晰、更准确反映学生的发展事实。值得强调的是,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学校可以和编制课程的专家探讨,设计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以便获得第一手评价资料来调整和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同时,学校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中必须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和综合化,从而真正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第四篇:校本课程实施学习体会

  为什么要重视礼仪

  -----校本课程实施学习体会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礼仪教育应该从小树起!那么作为我们小学老师来讲对学生进行有关礼仪方面的教育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学校的进一步培训,我们对自己身兼的责任甚是重要。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涉及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等各个方面。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的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的做法。足见礼仪在社会交往以及人们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了。

  因此,我们应该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在训练学生礼仪方面下足功夫,踏踏实实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良好的习惯。让学生转转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礼仪,要做到举手投足都有一个一定的标准,早早养成良好的习惯,懂得如何约束自己,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何与她人和睦相处,如何尊重家长以及长辈等!从真正意义上训练学生,让学生懂得礼仪在他们身上的重要性!

  懂得一个知礼懂礼的人,是值得交往!也是能够赢得尊重的人!而一个不知礼、不懂礼、不讲礼的人必定会遭到人们的耻笑的!

  第五篇:校本课程实施报告

  《我的家乡-养马岛》校本课程实施报告

  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街道初级中学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改变了过去封闭式的课程体系,同时为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层单位,要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的探索,既不能简单重复统一课程的模式,也不能是理论化的空谈。因此,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与周围环境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

  一、资源调查和背景分析

  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旅游度假区地处烟台以东30公里、牟平城区以北9公里的黄海之中,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养马岛,古称莒岛,又名象岛,岛东侧有一小岛,状若巨象沐水,故而得名。岛上丘陵起伏,草木葱茏,山光海色,秀丽如画。具有美丽的传说,丰富的海产资源,多样的海洋现象,迷人的旅游景观,独特的民俗文化等。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更是每一位学生深爱的家乡。

  2013年下半年开播的一部星爸萌娃的户外真人秀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了课余时间学生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在盛赞萌娃可爱的同时,我们还敏感的发现了一个问题:每期节目所选择的的地区不同,各有特色,并很快掀起了当地旅游的热潮。同学们在喜欢《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同时,更希望节目组能到养马岛来录制节目。虽然我们不能当编剧和导演,但我们可以为节目录制组介绍自己的家乡。于是,我校开发了《我的家乡-养马岛》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确定过程(一)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家乡的传说、家乡人民的生活习性,知道家乡迷人的旅游

  资源和自然风光,体会身为家乡子女的自豪感,培养对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②认识了解家乡的物产、地方小吃等,探寻家乡的历史遗迹,寻访家乡的现代文明,感受家乡的美丽富饶和可爱的情感,奠定热爱祖国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

  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探究,培养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

  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与质疑,调查与实践,在探究性学习中,继承民族文化、家乡文化中的良好传统,树立为校争光、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②在学校校本课程的学习与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关心他人,欣赏他人,珍爱生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享受成长的快乐,培养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人文素养与美德。

  (二)课程内容的确定过程

  课间,学校以《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营造气氛,学生十分喜欢,纷纷谈论节目中的星爸和萌娃,有效的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接着上课的时候,老师与学生进行自由交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吗?为什么喜欢?想不想让节目组也上我们养马岛来录制呢?同学们纷纷交流自己的想法,希望节目组到养马岛来是众望所归。

  加以进一步的引导:每一期节目的录制都要考虑到收视率,想要节目组到我们养马岛来,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养马岛,对养马岛感兴趣,觉得我们养马岛有特色,值得来才行。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首先我们必须熟悉《爸爸去哪儿》节目。于是让学生谈一下自己对这档节目的了解?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是该节目是

  亲子节目,星爸萌娃到任何一个地方,首先要参观浏览一番;二

  是每一个地方都为他们准备了各具特色的房子;三是星爸萌娃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四是要为星爸萌娃准备吃的以及食材,星爸们要自己为孩子做饭。

  在对节目进行了剖析之后,进行概括:实际上就是要考虑星爸萌娃住、食、活动等方面。那么作为本乡本土的养马岛人,我们就有义务对节目组介绍养马岛,提合理的建议,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呢?即养马岛历史风情、海岛风光、海岛物产、海岛小吃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小组划分:初一历史风情组、初二风光组、初三物产组和初四美食组。当然,在划分小组的时候,我们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后各小组进行了活动方案的制定,研究了活动的时间、计划以及活动方式,进而进行了方案的展示,其他小组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课后学生自主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探究,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效果

  (一)实施保障

  1.学校对现有图书室、阅览室、电教设备等进行调整,统一部署,妥善安排各功能室的使用,保证学生有较好的活动空间和条件,并为课程资源开发创造条件。

  2.学校鼓励教师订购书籍,并给予教师外出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充电”学习,使教师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调查和走访技巧的培训,培养其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实施策略

  1、准备阶段

  (1)学生身处养马岛,理应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个系统深入的了解,发动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或到社区、党委及相关部门去做调查,写一篇关于“我的家乡-养马岛”的调查报告。包含内容如:养马岛的地理位置、历史人物风情、物产、旅游资源、特色小吃,养马岛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特色产业等方面所

  作出的成绩,要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这些内容会更加热爱他们生长的这片土地。

  (2)养马岛有许多美好的传说,这些传说就流传在百姓中间,组织历史风情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家乡的老人听他们讲故事等各种方式收集这些传说,然后把收集的故事整理出来,统一汇总。这样可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并且这些传说往往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也是一个让他们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

  (3)养马岛也是一个文艺之乡、旅游之乡,在我们这里有着许多值得骄傲的记忆。组织学生一起去寻找这些养马岛历史上珍贵记忆,把收集的资料认真的整理出来。带领学

  生进行家乡一日游,实地考察家乡的旅游资源,并到度假区管委进行采访,了解养马岛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开发。让学生搜集筛选资料,学会调查访问的技巧。

  (4)养马岛虽小却有着众多的海产和特色小吃,对于这些同学们可能知之甚少,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多问,多听,多记,多观察,拓展自己的见闻,并通过考察内容充实完整,分类整理成调查报告。

  2、整理阶段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资料必定是多而繁杂,学校安排综合实践老师对学生上交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综合选材。

  3、完善阶段

  (1)学生上交的资料经过责任教师整理后,还是以单块的形式存在的,学校安排曲彩虹老师对整理后的材料进行统一的版面设置,形成电子稿件。

  (2)学校安排杨应春老师对整理后的资料在语言上进行必要的过渡、添加和修饰。

  (三)实施效果

  1、在重视国家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用鲜活的方式

  呈现出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

  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过程。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在参与中受教育。培养了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实施学生—教师—学校三级和谐评价,创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保证了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以情带动自己,更深入到学习中。学生自始至终做主人,不断地激发学习热情,学会调察、学会思维、学会评价,从而开成“乐学”、“好学”、“勤学”、“独立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课程评价标准与方法

  (一)、评价标准

  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评价方法

  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的课程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大纲、教学计划、内容、教案。

  2、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

  3、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计为学时学分(C)。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计满分。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的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计为课业学分(P)。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的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计为成绩学分(K)。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C+P+K五、现实问题与改进意见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对校本课程的涵义一知半解,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到位,课程开发能力欠缺,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是那些有专长教师的事情。

  2、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准备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长期以来,推行的是国家课程,绝大多数教师基本上没有学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方法,更少有过课程开发实践的训练。

  (二)改进意见

  1、加强教师课程知识技能培训力度

  更新教师观念,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积极倡导“学校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并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同时通过拓宽教师的研究领域,拓展教师的视野,了解一些新的改革动向等信息,学习新的课程理论从而使教师的素质满足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

  2.教师个人主动学习

  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够调整和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能够加强对知识的敏感,对一些新的改革动向和新的知识点能够很快的接受和消化,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高,为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做好必要的准备。

  3.对校本课程开发做专题培训

  邀请一些课程专家对本校的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让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和主动权,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体会。

篇九: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效课堂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秀范文5篇)

  第一篇:高效课堂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效课堂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预习不到位,对预习不重视,预习

  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的去理解课本的内容。

  2、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预设的部分能够完成的很好,生成的部分

  太少,学生质疑的不多。预设与生成不成正比。

  3、老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资料不全,对习题不能做到精选。

  4、搞笑课堂评价机制不完善,对主动学习等学生奖惩没有太大的区别,导致学生没有积极性。

  5、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有的组员不商量,不讨论,并没有真正参

  与到课堂的讨论与合作中去。

  6、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展示的效果也不理想,其他

  学生老师还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加以分析,使教学任务完不成,影响教学进度。

  7、由于教师个人素质不尽相同,对教材不能很好的进行整合,使

  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

  8、教师有时在设置问题时存在问题,不是不到位就是没有讨论的价值。

  9、课时不够用,没有预习和复习的时间。

  10、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篇: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侯兆辉

  平原县第五中学

  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平原县第五中学

  侯兆辉

  一个班集体,难免会有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后进生,他们虽然在

  班里占的比重不大,但对提高全班学生的成绩却有着重要影响。那么,我们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如何转化后进生呢?自己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后进生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后进生只是暂时的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他们仍有着强烈的进取意识。比如:平常学习,他们抄袭作业;考试时,他们违规作弊??这种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他们违犯了纪律,而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他们还要求积极上进,他们的内心仍然渴望进步,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我们的许多老师并没有看到这些,在教学中只关注那些成绩好的优等生,而对后进生采取忽视、冷落的态度,致使他们不但没有“后来”进步,甚至永远失去了追赶“先进”的机会,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的现象。这些不仅严重的伤害了后进生,而且还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我们要善于捕捉他们在课堂上的闪光点,以此为契入点来激励表扬他们。这样有助于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并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正确的方面来,成为他们进步的转机。这样慢慢地他们在班级中能够抬起头来,有了自信心,对学习也会渐渐地感兴趣了。

  二、在精神上鼓励后进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鼓励他们,这就相当于给这辆奔跑的汽车“加油”,促使其不断的奔跑下去,而后进生本身就“油量小”,如不再及时“加油”就会因失去动力而停滞下来。我们的后进生普遍存有“自卑”、“自馁”、“自暴自弃”等消极想法,极需要教师在精神上鼓励他们。

  自己在教学中,对于后进生格外“照顾”。上课时自己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充满热情的话语都可使他们“精神振奋”。当他们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自己采取宽容、理解、鼓励的态度,鼓励他们不要气馁,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当他们因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自我松懈时,自己及时地鞭策他们:学无止境、勇攀高峰,要用自己

  学习中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自己在学业上的巨大成功。

  自己还在生活中格外“照顾”他们,由于学生们食宿都在学校,生活上难免遇到困难。当天冷时,自己就从家中带来衣物;当学生生病时,自己就问有没有钱、需要什么东西;当学生之间闹别扭时,自己就去开导他们,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生需要鼓励,尤其是后进生,只有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老师没有忽视他们,在精神上认识到老师没有歧视他们,而是时时有鼓励、处处有温暖,他们才能真正燃起前进的动力。

  三、在行动上帮扶后进生

  帮扶后进生,重要的还是教师的具体行动。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自己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严格要求后进生

  严格要求,就是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教育、培养和训练,使他们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文化知识和能力水平都符合要求。严格不是一味严厉,而是要做到有理想、有能力、有秩序、有情感。

  转变后进生,光靠教师一个人的教育和管理是绝对不行的,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这样就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心中有一把衡量自己的尺子。为此,我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我班的实际特别是后进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使学生在严格地控制和自控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后

  进生常出现的不按时完成作业和课上不遵守纪律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自己在《班规》中特别明确关于这两项奖励和批评的具体办法。为了帮助一个经常拖拉作业的学生,我每天站、坐在他身边,看着他把作业完成好,整整坚持2个月,他不好意思了,后来他的作业再也没有拖拉过一次。

  2.帮助后进生改进学习方法

  后进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面不得法而导致学习掉队的,比如:他们学习常常靠死记硬背,缺乏理解性的思维活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边读边想和边想边读的学习方法,帮助后进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综合应用多种记忆方法,有利于提高他们

  的思维活动水平,要鼓励和指导他们克服畏难心理,要向他们讲清:只要弄懂运算规律中知识之间各种依附的关系,掌握和记忆一些基本的运算规律,是可以逐步适应基本的逻辑思维程序、提高学习成绩的。

  3.开展“一帮一”活动

  自己还针对班内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与后进生结成好朋友,相互帮助、相互勉励,形成你追我赶、共同前进之势,这无疑是一条转化后进生的成功经验。期间,教师要经常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监督、注意信息的反馈。在期末考评中,对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和鼓励,可以设立“进步奖”组织大家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总之,面对后进生转化这一大难题,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坚持不懈的做工作,并能因材施教,采取多方面的得力措施,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一定会有丰厚回报的。

  第三篇: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发布人:

  白玲娣

  时间:2010-04-23点击:

  32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双向五环模式,突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充分地发展,在课堂上以学案为主,学生通过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在教师的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陶冶情操,张扬个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这一段时间学生运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最初的豪情壮志,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开学一周,从来没有在一节课中完成学习任务,总是一节课40分钟只能完成双向五环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一张导学案却需要2至3个课时才能完成,就是这样周检测反馈回来的成绩还是差极了。全班四十多份作业,正确率仅百分之四十,单因为计算顺序不正确和书写格式不正确导致错误的就各占了百分之二十,其它因学习习惯不好导致错误占百分之十??

  回想这段时间的课堂情况,我们教研组反复讨论研究发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这种新型模式学习下,教师的评价跟不上、学生

  的不适应等等,最关键的还是导学案编制的实用性和教师的引导上出了问题,例如在编制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

  (一)》第一课时导学案时,如果在例1解答过程旁边加一句提示或在学生展示质疑过程中,教师引导强调解答四则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效果会更好些。另外在高效课堂展示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生的说,学生眼高手低,从而导致了诸多问题。高效课堂的真正实施有许多细节还要我们不断的思索,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讨论。我相信,随着教师思想的不断更新和新的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随着学生在高效课堂中的不断成长,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真正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有感

  高效课堂是打破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走向成功的必由途径。

  高效课堂模式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做到课前预习,预习是一切学习的起点,是展示课的基础,预习催生自信,自信繁衍成功,成功激活快乐。而且有很多时候,老师教不会的学生不一定学不会,学生听不懂的却不一定学不懂。课前预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当我们以后踏入社会,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身旁再也没有老师的踪影,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只能自己摸索、探究,这时,你才能体会到高效课堂为将来社会上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高效课堂最重要的过程就是展示,高效课堂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它打破的是框子,打破的是两千多年传统教学对孩子们的束缚,对教学观念的束缚功不可没,它锻炼了我们的应变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优点,训练了我们的口才和思维能力,现在的我们是鸟儿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召唤曙光,我们走出封闭的樊篱,迎接自由,生活因充实而快乐,课堂因展示而精彩。

  高效课堂还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它要求小组间交流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小组不仅是一个基本的学习组织单位,也是一个充满合作与竞争的利益共同体,它要求我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教会我们要善于合作,善于合作的人将是进步最快的人,也是实力最强的人。

  高效课堂还注重课堂反馈,如果说预习课好比是学生跳一跳摘桃

  子,那么反馈纠好比是学生张开包袱收桃子,我们要及时总结并加以复习,在脑海呈现出一张知识网络图,归纳所以的知识点,使知识点清晰明了。

  高效课堂打破常规教学,使课堂活化了。我们要以“我参与,我快乐,我成功,我自信,我愿学,我乐学”这样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课改模式下培育起了自信合作的信条还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的提升必将会让每一位学生终身受益。教改,心灵的风帆,理想的翅膀,让我们在这里洒下希望的种子,茁壮成长!

  高二(13)班

  王倩媛

  分享

  0顶

  第四篇: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

  军辉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问题一:由于学习不够,加上过程管理没有跟上,高效课堂建设重视了形式而忽视了内容。课堂上出现热热闹闹景象,花里胡哨的方法。课堂成了教师作秀的场所,成了学生演戏的场所。预习、展示、反馈三大环节的功能和作用没有把握好。自学不知道学什么,展示一窝蜂,反馈就是做做题。课堂容量、深度不够,大量的时间被一些无效的环节所占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控制,环节、节奏、时间、内容全由学生牵引,导致当堂教学任务完不成,只好在下课的铃声中匆匆结束一节课。无目的的“泛展示”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教师一看时间不够用,任务完不成,就图简单,一讲了之。新瓶装旧酒,仅仅是学生分了组,学生的坐姿发生了一点变化。上课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还是根据自己准备好的教案进行教学。教师仍然一讲到底,高效课堂成了“搞笑课堂”。

  对策:(一)明确高效的标准,用标准严格规范课堂教学。崔其升用三个标准来评价课堂是否有效或高效。学生学习兴趣是否高涨、研究问

  题是否有独到见解、学了之后是否有观点生成能力提高。最近,县教研室依据这一观点,制定了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该标准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方法是科学的。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情绪是积极的,教师因材施教,授之以渔。学生的状态是自主、合作、探究。二流程是简洁的。较好的体现高效课堂的三大环节,即快乐自学,激励导学与展示,务实反馈与训练。三兴趣是浓厚的。四负担是适中的。呈现的知识不多不少作业当堂完成,测试发挥诊断功能。五课堂环境是生态的。师生关系和谐、教学环境阳光、合作氛围积极、整体情绪快乐。六课堂价值是实惠的。课堂教学达成率高,学生知识掌握扎实,课堂效益最大化。我们要用全新的评价方式来判断高效课堂,哪个老师把全部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他就是一位好老师,哪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收获,他就是一名好学生。哪节课能让学生的能力提升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一节优质课。让“不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成为我们的共识,更成为我们评价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

  (二)明确高效课堂构成因素,用科学实用的各个系统支撑课堂教学改革。杜金山认为,高效课堂的“高效”,是由六个子系统来支撑的。一是导学案系统。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导学案,按课时编写导学案,科学调控每节课的知识量。二是小组建设。学习小组的建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三是课堂流程设计。去年为了指导高效课堂建设,我们提出了“九步操作程序”(初中教研计划提出的是六大程序,大同小异),即:明确教学目标、围绕导学案自学、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展示解决方案、师生归纳提升、教师评价反馈、学生整理学案、课后分层训练。这一流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请各校落实好。四是评价体系。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学习收获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五是呈现方式。课堂呈现的最佳方式就是做到人人参与。六是文化支撑。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课改深处是文化。

  (三)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因地制宜,创造性的运用杜郎口的模式,尽量剔除一些无效的,唯形式的环节,提高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外,现阶段要尽量多搞一些小展示,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大展示。

  问题二:教师专业素质与高效课堂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观念陈旧,面对新的高效课堂要求,不能尽快进入角色,没有彻底转变教学方式,没有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意识,对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放心,不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习小组积极性,课堂沉闷,没有达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效果。部分教师认为让学生探究花费的时间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只是在有人听课时才象征性的组织学生讨论,或者点名让几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几个问题,平时上课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二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差,要么放任,要么仍然控制课堂。在学生学习产生障碍,提升出现困难,产生歧义,甚至出现错误时教师点拨不到位,错过拓展升华的时机。三是教师缺乏激情,不能点燃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激情。四是不能熟练运用现代技术装备。

  对策:

  (一)加强教师培训,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教育是靠思想行走的事业。李炳亭强调:高效课堂有三大系统做支撑(全新的教学系统;以学评教的评价系统;开放搞活的文化系统),强调“两唯”(唯生、唯学)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现在教育急需要重建两个关系,即教服务于学,师服务于生。要求教师念好“三字经”,即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会学”;突出“思”字,从让学生“答”转到“问”;突出“乐”,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真正做到“五让”,能让学生自学的就让学生自学,能让学生思考的就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就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

  追求,“责任心是最大的道德”。要把“爱学生和尽责任”作为教师最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的底线要求,消除职业倦怠,使教师始终充满激情和工作热情,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热情激发热情,用思想碰撞思想。要求教师认真完成“六个一”任务,一套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导学案”,一节高效课堂实录,一节高效课堂汇报课,一本教学反思,一个课题(教学问题)研究,一篇高质量的课改论文。

  (三)建立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按照高效课堂要求,发挥学科教研组集体智慧,每一节导学案都要经教师个人备形成个案、学科组集体备形成共案,再由教师课前二次备形成学案、课中续备、课后补备五个环节,力争每位教师上的每节课都成为全校同学科最高水平的课。

  (四)建立课后反思制度。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学校要重视和加强教学反思,建立制度,落实任务,使之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成为文化。每位教师每节课都要写出反思,每周写出不少于500字反思。

  问题三: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与高效课堂不相适应。一是不会学,二是学习效率低,三是不善于合作学习,四是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课改后不配合教师。一些学生拿到导学案后,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按导学案要求去学,预习速度跟不上课堂节奏,效率低下。学生不能借助学习对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多数课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

  对策:这里核心是会不会学问题:“没有训练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可能会学。如果单纯依赖‘喂’,给双筷子也自然不会吃”。

  (一)加强学法指导。利用班会、校会、课堂等途径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指导学生会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会学、学会、乐学、创学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读书习惯、思考习惯、自己纠错习惯、质疑习惯。抓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各校务必抓紧抓实。

  (三)加强小组建设。“课改是学生的事,要发动学生,光动教师没用,不能就技术而技术,给马车换发动机是没用的。”各校要把学习小组建设做为高效课堂建设的关键来抓,要选拔好学习小组组长,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学习小组长是学习小组的火车头、动车组,要善于利用学习领袖,把任务下放给小组组长。要让每个孩子有机会当组长,都有不同的角色体验。

  问题四:导学案。一是被动编写导致质量不高。过去备课可以马马虎虎,现在的导学案要发到学生手中,要接受同行以及学生的评价。编写导学案比编教案难度要大,花费的时间、精力要比过去多得多,认为麻烦,增加了自己的负担和工作量,心里不乐意,出现了应付差事的现象。二是缺乏分层教学要求,对A、B、C三个层次目标、任务不明确;三是设计、布局不合理;四是没有理顺与教材的关系,有的照搬教材,有的成习题集,缺乏“指导性”;五是有的直接从网上下载,脱离学生实际;六是由旧教案直接改头换面而来;六是管理层普遍对导学案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策:专家将导学案比作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是GPS、是渡船,足见其重要性。何为导学案?引导学习的方案就是导学案,学是核心,案是设计。导学案就像学步车,让学生由“学步”到“奔跑”。导学案是辅助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学生会学。导学案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出示目标,这节课学什么,一目了然。学生接到导学案,哪些会哪些不会非常清楚,学会不会的,就达到目的了。

  第二步:围绕目标制定学法指导,以前是备教材,现在是备学情,备学法。李炳亭讲,编导学案就像老妈做饭,她知道哪个孩子喜欢吃什么东西,所以做饭菜可口适宜。建议老师用八成精力来编导学案,把一成精力放在课堂上。导学案要有重点提示,要有具体的学法指导。导学案奥妙在“分层”,在因材施教上,老师下再大功夫都不为过。

  第三步:学习过程设计。按照自学,展示,反馈三个环节进行设计。学又分为:独学、对学、群学,一切好的课堂都是这样的流程。李先生强调,要利用好黑板,高效课堂神奇在黑板上,它像超市的货

  架子,要想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必须多设置黑板,让学生有充分展示的舞台。成人都爱面子,学生更乐于表现。你让学生展示,如果不会,他就会向人请教。要无限放大展示,一人一块黑板,不会,抄一遍也是学习。靠讲,永远没有希望!要分层教学,给学生具体的学法指导,利用好学习小组,互相找出问题,老师研究出现的问题。高效课堂就是学会不会的,围绕问题研究问题。

  第四步:研究达标测评问题。达标测评是高效课堂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一次学情调查,也是教师写导学案的依据。李炳亭先生提出的高效课堂最佳境界是学生利用“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把圈出来的问题解决掉,你学你的,我学我的,他学他的,各人忙活自己的事。解决完了自己的问题,再去解决其它的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高效!

  第五篇: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完善?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重大事务在行政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领导体制。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对集体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不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式,而是由行政首长最后定夺。这是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最大的特征。

  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权力过大,责任过小,缺乏监督,权力和责任严重失衡问题。导致产生了许多腐败现象:

  1、党政大权一把抓,财务审批一支笔。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缓的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自称是“党内个体户”,市委常委会他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政府计划、财政收支情况、城建计划等,他不在市委常委会上作详细报告,工作部署模糊不清。重大项目以及大块土地批租,都由他个人自作主张,土地出让金说免就免。

  2、肆无忌惮地任用亲信,干部任免“一锤定音”。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19年有期徒刑的原沈阳市物价局局长王秀珍,既是局长,又是党组书记,财务收支她“一支笔”审批,干部任免、人员调入、工程招标等更是她一人说了算。一次,王秀珍决定让一名转业干部进

  物价局,直到办手续时,她才告诉班子其他成员。

  3、大肆收受贿赂,利用权力帮助他人招揽工程或干预基建项目。鞍山一名叫周伟的干部向慕绥新行贿后,慕便力主举荐他到沈阳任烟草局副局长、局长。在要求省烟草局吸收周当党组成员遭拒绝时,慕狂妄地表示:不给这个职务就不交税。仅此一项给国家造成税收损失高达上亿元。

  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

  1、正确界定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负责”内涵.我国理论界对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认识逐渐深入,但对这一行政领导制度中的核心内容“负责”的涵义至今也未曾予以明确界定。责任应该包括两层第一层是政治责任它是指行政首长由于行使行政权不当而引起政治后果,依照宪法应承担的责任。第二层是法律责任它是指行政首长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2、理顺行政首长个人负责与党的领导关系。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保障。具体到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实践,那就是:(1)党主要是通过权力机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决议,交予行政首长执行;(2)党主要是对行政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对于具体的行政执行事务,全部由行政首长依法处理;(3)党通过向权力机关推荐行政首长候选人,将素质好、水平高、政治立场坚定的党员推荐到行政首长的领导岗位上;(4)党对行政首长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效能情况实施政党监督,向权力机关提出建议,这是完善首长负责制与坚持党的领导的统一体。其次,进一步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就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应该做到党对行政事务不包办代替,不干预插手,通过政治组织领导去实现党对行政机关的领导。

  3、健全对行政首长的法律监督机制。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监督机制不顺畅,纪委权力来源、依附于同级党委,很难履行对同级党委及其领导成员的监督制约;监督重点不明确,多为对下级监督,没有形成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监督机制;党的民主生活会制度不能坚持,没有形成有效的上下结合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监督的不

  完善是导致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不少问题的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1)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效能。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核心的监督,也是宪法赋予权力机关的一项职责。权力机关对行政首长的监督,可以通过四种途径实现。第一,通过严格的选任制,去实现监督。权力机关要与党的组织部门一起,按照干部的“四化”要求将那些素质好、水平高、能力强的人推荐到行政首长的职位上;第二,充分行使质询权,实现过程监督。第三,罢免、辞职制度化、法律化。罢免、辞职直接关系到行政首长的政治生命,也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利益,所以这一制度的法律化是十分迫切的、必要的。第四,运用人大的管“钱包”功能,实行财政监督。财政监督是许多国家议会对政府进行监督的重要形式。(2)重视国家的审计监督。第一,提高审计机关的地位,以促使其正直独立地行使审计权。第二,要增加审计机关的审计权限。第三,思想上重视审计监督的作用。(3)运用诉讼手段,监督行政首长运用诉讼手段监督行政首长是行政法治原则的要求。司法机关对行政首长行政行为的监督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行政诉讼程序,即人民法院通过对具体行政案件的审判,来确定行政首长及其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否适当,从而监督行政首长维护行政法治原则。二是宪法诉讼。行政首长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处于核心地位,其行为直接关系到宪法的实施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以,对行政首长的行为开展宪法诉讼同样是十分有意义的监督行为。三是建立弹劾制度。对行政首长的叛国、违反宪法或法律的行为进行弹劾,这是现代国家通行作法。当然,我国建立弹劾制度必须与国情相结合,必须反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本要求。除了上述的人大监督、审计监督、法律专门机关的监督之外,还有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群众组织的监督。目前国家正在组织制定监督法,相信该法将对行政首长的监督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00730830901蔡美华

推荐访问: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过程中 课程 实施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