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众从众心理的典型例子2篇

从众从众心理的典型例子2篇

时间:2023-08-28 12:1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从众从众心理的典型例子

  

  网民的从众心理例子

  【篇一:网民的从众心理例子】

  很黄很暴力——一名13岁女学生在去年

  央视

  《新闻联播》的一则新闻中说的五个字,短短十几天内,竟成了2008年网上第一流行语。不少网民以此来命名自己的msn昵称和qq个性签名,还有人在论坛上不断灌水,发表各种很黄很暴力的联想原创。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个女孩竟从此陷入了被网民恶搞的厄运:关于她的视频、图片、恶搞漫画、帖子一夜之间泛滥成灾,甚至以她为主角,恶搞出大量色情漫画、打油诗、诅咒信等,这位可怜的女孩正在招受着极大的心灵伤害和名誉侵权。

  你可以去批评一个人,但不可以侮辱一个人;你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但是不能影响到他人的合法利益。如果网友们是纯属娱乐,或者仅仅是追求流行语的心态来频频使用这句话,尚可以理解与原谅,但如果用它去伤害别人的自尊,甚至盲目跟风,参与一场专门针对一个幼小心灵的网络暴力的炮制却是道德的沦丧,让有良知的人心寒。

  自虐猫事件后,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等又接踵而至,网络暴力现象似乎愈演愈烈。那此类的网络暴力事件到底为何屡屡得逞?这固然与外部的网络环境有关:一些网络媒体一味的追求点击率与人气,对暴力事件煽风点火;另外,有些传统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事件未经调查核实就加以报道,更是火上浇油;加上网络监管的缺位与监督的乏力导致了网络暴力事件的泛滥。

  但笔者认为外因还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网络暴力的现实存在,除了与日益恶化的网络生态环境有关外,还与部分网民缺乏理性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缺乏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这点上可以透过他们的多种心态折射出来,诸如道德审判、狂欢凑热闹、喜欢恶搞等心理,而其中起着支配和统帅作用的就是网民严重的从众心理。

  一、网民在网络暴力中的从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认为,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态度的变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或想象到的压力会促使个人产生符合社会或者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尤其是当个人缺乏自信或冷静判断时,往往会产生追随多数人没有错的心理,甚至在根本信念上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的意见,最终产生了从众的行为。

  从众是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解除与群体冲突、增强安全感的一种较好的选择,因此也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中,很多网民就是在它的支配下表现为对凡事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以寻求一种集体认同的安全感。

  网络用它的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现实的精神文化空间,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它以信息海量、更新迅速、互动性强等优点最大限度地吸引了网民的眼球,其信息的娱乐性、多奇性,更是强化了网民的视觉注意力。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网民的从众行为比比皆是,有许多社会性热点新闻,事实还没有水落石出,网友们就开始盲目的跟帖,出现一边倒的极端化现象。例如著名的极品男事件就是起源于最初的一篇万言网文。文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人大研究生王奔在火车上与邻座女生搭讪的种种不堪情形,其动作细节与个人特征的描述可以说是淋漓尽致,还不时穿插大段伴有侮辱性的评论,网友们群而哄之,拼命跟帖追击,挖掘其隐私,都希望一睹这位恶心男的风采……王奔万万没想到几天功夫自己竟成了网络中的极品男,人格上遭到的莫大侮辱令他精神崩溃,这不得不说是网络的悲哀!

  退一步讲,即便该事件是完全真实的,但由于是文章作者的一面之词,写作上肯定多多少少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臆断与任意夸大的成分。而绝大部分的网民却习惯于不辨真伪,不经独立地思考与判断,对事件本身也不进行调查分析,就开始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跟风追捧。这种盲目的从众行为所形成的声势浩大的舆论合力,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与名誉损坏。

  二、网络暴力中网名从众心理的成因

  从众心理在网络暴力事件炮制的作用确实很大,那到底是什么让网友频频失去理智,盲目跟风呢?其原因我想应该是多方面的。从众源于一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在群体中,由于个体不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所以当他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保持一致时就有了没有错的安全感。一般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

  二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

  三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

  无论是以上哪种形式,都带有不同程度地盲目性,网民在表达自我意见时既有口服心服的真从众,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从众。真从众往往是

  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无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数人在一起不会错的随大流思想。假从众则往往是碍于情面或者免受群体的指责和惩罚所致。

  【篇二:网民的从众心理例子】

  摘要:近几年来,网络红人掀起了一场“丑角”风暴,网民的从众心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具体的“小月月”事件的呈现,深入探讨网民从众心理的表现、成因,并为规范和引导网络从众行为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国论文网/7/view-2984049.htm

  关键词:小月月

  从众心理

  引导

  2010年10月5日,天涯网友“蓉荣”发布的一个帖子《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深度八做留念》,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迅速蹿红网络,受到数千万网民的追捧。

  此帖讲述了“小月月”带着刚认识的男友“小w”到上海看世博,在上海打工的“蓉荣”作为东道主进行接待所遭遇的无比复杂而痛苦的经历。女主角“小月月”体态肥胖,行为怪异,喜怒无常,被贴上“人格变态”、“性欲倒错”、“怪癖症”等标签,遭到网民的火速膜拜,已然形成“拜月神教”。截至2010年10月26日下午5时,“小月月”原帖点击率超过4600万,网友回复10.5万余条。

  已有事实证明,“小月月”事件是某书商利用网民口味策划的一次低俗文化炒作,但这并没有停止网民的疯狂,有关“小月月”的衍生品,如贴吧、小组、论坛、插图等应运而生,甚至出现了“小月月官方网站”。随着事态的发展,以及传统媒体的介入,“小月月”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拜月潮”。

  “小月月”的走红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网民的从众心理无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众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理,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网民的需要。但“小月月”事件中网民的从众心理对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不容轻视。如果任由“泡沫化”网络红人泛滥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因此,“小月月”事件中网民从众心理的表现、成因以及引导策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小月月”事件中网民从众心理的表现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

  和行为现象,所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最好的写照。从众心理对网络受众的行为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小月月”事件中存在明显的从众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网络群体的“结盟”。网络群体“结盟”,实际上是具有共同点的网民群体的组合。他们共同的经历、心态以及爱好使其交往的可能性和频繁性增加。网民或出于猎奇心与窥私欲,或持调侃、戏谑的看客态度,进行一场“审丑”的狂欢。如果有人说不知道“小月月”,会被认为与时尚脱轨,有人甚至相互攀比炫耀所收集的“小月月”资料。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股网络盲流中,形成所谓的“拜月神教”。心理专家廖丽娟认为,因为小月月而产生的“拜月神教”其实是一种群体激烈情绪的渲染和表达,“你去问群体中的个人,似乎没有人能说出‘拜’小月月的哪种言行,但集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种来势汹汹的氛围和舆论”。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网络流行语指在一定时期内网络平台上被网民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它带有很强的媒介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网络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语言的流行更多的是一种从众现象,是网络情境下网民社会心理变化的反映。源于小月月事件的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带着当下人们精神生活的特点风靡网络,被千万网友复制引用,并广泛地应用到了社会生活语境当中。它的盛行及其句式的广为仿造,有赖于广大网络受众的推波助澜。网络语言的普遍使用成为网民从众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大量无意义的跟帖。巨大的网络点击率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网民大量无意义的跟帖。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和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副教授李君认为,心理空虚是“小月月”事件的症结所在。内心的空虚通过没有内涵与意义的表达来实现,网络行为的传染使无谓的表达在短时间内病毒式蔓延着。

  网民通过从众的过程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当大量的网民态度一致的时候,在信息强势的影响传染下,出现众多没有对事态进行认真分析思考的追随者。在群体压力和跟风的双重影响下,“小月月”便在从众跟帖中出笼了。

  网民从众心理形成的原因

  网络受众:自我“把关”的缺失。较之现实社会中相对狭小的话语空间,网络使网民的话语主动权获得了空前的提升,具有相同心理倾

  向的受众发出相对“强势”的声音。在网络舆论强势的影响下,许多持质疑观点的人选择沉默或加入优势方。越来越多不知情的追随者蜂拥而至。现实社会中无法得到的东西,在网络中却得到了另一种满足和补充。这种角色和可能性的提升,极大地膨胀了网民的认知,从模范的听众,到小心地尝试参与,再到大声“呐喊”,极短的时间和社区互动,就可以将一个网民从无知者变成无畏者。

  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利益多元化,导致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和信仰的迷茫。在网络事件面前,网民并不会认真考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而是一味追随信息发布者的口吻。网络传播的海量信息使受众不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而导致随波逐流,淹没在对“小月月”式网络红人的盲目崇拜浪潮中。

  非主流文化:角逐传统价值观。美国尼尔森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62%的中国网民患上了“坏消息综合征”这一怪病,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作为旁观者享受那种置身事外的幸运感。众多美女、帅哥在行业包装和各种传播媒介的宣传下纷纷亮相,使大众在审美鉴赏中产生疲劳,转而进入“审丑”时代,于是,“犀利哥”、“凤姐”、“小月月”等一批网络红人成为众网民追捧拥趸的对象。网民在审丑过程中体验到自我感觉的良好,获得满足,很少关注是否造成对当事人的伤害,是否有真实的根据。“娱乐”包裹下的网络红人与包括伦理美在内的现实审美评价日趋远离,使其更近于“感官享乐”。此外,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期望网络红人式的一夜成名,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和行为与传统价值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截然相反。

  《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0年6月,中国网民中10~19岁人口占到了29.9%,20~29岁人口占到了28.1%,30~39岁人口占到了22.8%,年轻人占了网民人数中的一半以上。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他们是网络这类新媒介的主力,这使得他们在相当程度上主导了公众舆论的走向。而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并未完成,他们的心理状态还不是非常成熟,容易受到网络群体行为的极大影响。他们的无意义表达行为,体现了盲目的网络从众特点。

  某些传统媒体为提高关注度和发行量,对这些话题或人物盲目跟进,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助推作用并增加了焦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网民从众心理的引导策略

  从众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表现为积极效果的从众是有前提的,理性是从众的基础。盲目地

  从众不仅造成对传统价值观和现实社会的影响,甚至导致过激行为与网络暴力。因此,我们应根据网民从众心理的表现及成因,采取相应策略对其规范引导。

  巧用“皇帝的新装”效应。《皇帝的新装》中一个童言无忌的孩子发出“他什么都没穿”的不同声音后,人们狂热的从众行为便土崩瓦解了。“皇帝的新装”效应即通过建立网络预警机制,设立评论员队伍,形成“意见领袖”,从而对网络公众舆论起到理性引导作用。网路管理部门应吸引和组织高端群体以网民身份参与评论,在网络舆情形成阶段做到洞察与引导。他们发表有影响的意见,提出导向性见解,鼓动并引导公众认识社会问题。其意见对事件发展有较大的助推作用,能够形成正面舆论的强大攻势。

  此外,还应做好网络监管工作,相关的网站和论坛应该严格自律,对网络争议帖及时监督和处理,政府应当为网络公关划定界限,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这样才方便管理。

  以主流思想主导网络文化。“小月月”事件体现了大众文化追求娱乐而忽视责任的后现代特征。个人的“叛逆”与某些人的“狂欢”应在道德宽容与约束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让主流的思想与价值观念、民族文化的精品来主导网络文化,引导网民在虚拟世界里判断好坏和甄别真假。

  除了继续运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站和知名度较高的门户网站坚守和扩大主流文化建设和宣传的阵地外,我们还应大力扶持博物馆等高端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打造精品栏目,满足网民们不断高涨的文化需求,挤压“三俗”的活动空间,改变受众偏颇的需求结构。针对甄别力尚不完备的青少年,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辟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积极引导其正确认识主流文化,形成“网络荣辱观”,建立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主流思想在网络上的形成和构建对于抑制网络低俗化现象有着重要作用。

  构建合理的网络群体结构。网民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业结构是非理性网络舆论产生的重要条件。网民所处的年龄阶段以及他们的知识结构、职业结构对其能否理性地看待客观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结果,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中国网民年龄结构更为优化,并且更加均衡,但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因此,合理构建网络群体结构,提升成熟网民所占比重,加强知识分子的话语权,使其趋向成熟化

  和理性化,可有效掌握公众舆论走向,避免网络从众行为的发生,降低网络群体行为发生的概率。

  虽然“小月月”至今“热”度未消,但其本身底蕴的浅薄决定了她终将成为网络红人集体记忆中的一员,然而网络红人的出现会越来越超出一个临界点。正视网络红人事件,明确网络从众的意义与可能的现实影响力,对正确引导和规范受众网络行为,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芸:《“小月月”事件说明什么》,《青年科学》,2010(12)。

  2.杨玲:《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郑波:《网络事件中的从众分析――以典型网络事件为例》,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2010年。

  4.赵尚:《野百合的春天有多远?对“网络红人”现象的传播学解读》,《新闻爱好者》,2007(4)。

  5.刘建明:《舆论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半数网络争议热帖后有推手,芙蓉凤姐小月月均由此蹿红》,引自http://xiaoyueyue.省略

  7.桑丽:《论非理性网络舆论产生的条件》,《西安社会科学》,2010(6)。

  8.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7月。

  (汪青云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硕导;付沛沛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09级硕士生)

  编校:赵

  亮

  【篇三:网民的从众心理例子】

  三、网民从众心理的引导

  经过以上从众原因的分析,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去引导网民们的从众心理?怎样避免网民从众心理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推波助澜的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但在探讨问题解决方案之前,我想首先我们应该来全面地认识一下从众心理以及从众行为。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陈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

  恼如误会等。因此,对“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墙上一棵草,风吹一边倒”。

  在网络信息传播中,我们要扬网民“从众”的积极面,而避开“从众”的消极面,致力于培养和提高我国网民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时,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理性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促进网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发扬良好的道德风尚,抵制网络中不良社会风气与极端思想观念的传播。

  首先,对网民进行引导

  包括开展对网络暴力问题的讨论,让专家与网民、网民与网民经常“对对表”,使大家达成共识、把握好分寸,找到维护正义与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平衡点,守住道德与法律底线。这个过程也是对网民处理问题、把握分寸能力的培养。除提高网民自律、提升网络素养外,还应从网民的心理教育入手,培养健全的人格。要实现人格的不断完善,需要人们不断地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避免盲目的从众。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在本能的原始冲动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达到动态的平衡,从而保持对人性的真正尊重,使其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升,让网络行为日趋合法、合理合情,促进网络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

  其次,建立有效机制实行文责自负

  对那些在网上故意恶搞他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的行为,要实行有力的惩处,避免“跟着起哄”的网民心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由于目前网上恶搞成本极低、但网络管理成本却很高,所以对极少数不法分子很难管理。尽管目前条件还不成熟,但从长远看,还是可以实行“网络前台匿名、后台实名”,“行政执法部门对互联网站经营实行备案’等方法,有利于提高网上犯罪的成本,降低网络管理的成本。总之,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需要网民形成共识,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网络新秩序。

  再次,健全与完善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与法规

  网络暴力已经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伤害,超越了法律的底线。健全相关法治规则、依法惩治是规范网络行为、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基本保障。《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清理网络不良现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还应该针对已有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和空白进行完善,增强其操作性,加大惩戒力度,如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这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是非常迫切的。总之,通过

  进一步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划清言论自由与侵权的界限,对侵犯个人权利尤其是隐私权的网上言论,使侵权者不能逃脱应负的法律责任。让所有网民明白:在行使个人自由权利的同时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同等权利。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有时容易“意气用事”,虽然网络的开放使它有一种强大的自我纠错功能,能够为言论自由和社会的完善提供更好的环境,但网络、网民、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将自律、他律充分结合起来,把握好言论自由及暴力言论的度,把网络暴力之场转化为互联网之善,把网民的从众心理转化为弘扬社会正气的新风尚。只有在遵循网络道德的前提下善用网络舆论,才是我们最明智的抉择。

  参考文献:

  1.王刚,《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传媒观察第37期2007年1月

  2.孙微,《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暴力”成因》,传媒频道2008年2月

  3.王丽平、刘大鹏,《开展互联网上舆情控制的方针、对策》,《新闻与传播》2006年7月

  4.赖黎捷,网络暴力现象解析,《新闻界》2007年1月

  5.《新闻晚报》,“恶搞小学生,真的“很黄很暴力”2008年1月8日

  6.岑国桢,对8-16岁小年儿童认同从众反应原因的研究《心理学报》1994年26卷第三期

  7.周心怡,社会心理学关于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理论

  物语2008年2月18日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

篇二:从众从众心理的典型例子

  

  生活中的从众心理现象

  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每天都要和很多人打交道,我们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我们有自己的个性,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群体,或是因为怕显得自己不够潮流,或是怕自己不被别人接受或喜欢,久而久之,从众心理就成为了我们很多社会人会自觉遵守的社会“潜规则”。今天就想以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社会或个人行为来谈谈从众心理现象。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正确的,但是处于从众心理中的人们往往缺乏自己的理性思考,而仅仅是盲目跟从。这种情况下,从众的危害就会非常明显。下面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遵从从众心理的行为。

  记得中学时代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习题、作业。有的时候同学们也会一起讨论某道题目,这种时候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座位周边的五六个同学都认为这道题的答案是A,只有“你”觉得应该选C。那么大多数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做呢?我想绝大数人都会放弃自己原来的想法,换成大多数人认为的那个正确答案。我也曾经多次这样“屈服”过,有的时候甚至是毫不犹豫的,最后的事实证明大多情况下多数人的答案就是正确答案,但有的时候,虽然只有你一个人这样认为,但却偏偏只有你的答案是正确的,而你可能却因为从众心理的作祟,没能坚持自己的想法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出现。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从众行为,那就是在多数人支持的强大压力下不能坚持个人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倒向多数人的阵营。

  还有在穿着上的例子。记得以前冬天大家为了御寒都会穿厚厚的秋裤毛裤,把自己包裹的厚厚实实的。但不知从何时起,打底裤配雪地靴就忽然成了大街小巷女孩子们的普遍装扮。走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尤其是在校园里或者是在商场里,你会看见各种花色各种厚度的打底裤,并且通常情况下它们都会伴着或长或短的毛茸茸的雪地靴出现。从个人经验来看,打底裤往往是不能够御寒的,但很多女生为了风度都不惜牺牲温度,纷纷穿起打底裤来。我认为这种穿着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从众心理而导致的结果,很多女生仅是因为看见其他女生都这样打扮才也模仿着这样打扮的。实际上经科学验证,寒冷的冬天打底裤配雪地靴的穿着

  是会引起一种叫做寒冷性脂膜炎的疾病的,但我想其实很多女生也知道这样的搭配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不适,但是为什么她们还“前仆后继”的加入“打底裤搭雪地靴”大军呢?这就是大众的力量,女生们看到其他很多人都这样装扮自己,于是就会从心底里觉得这是潮流,这是大众的装扮,如果自己不这样,好像就不够跟上时代,就不够成为女生中的一员。这种现象也是从众心理在生活中的一种表现,大多时候,某种潮流也就是这样成为潮流的。

  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更为有趣的从众现象,那就是从众排队。记得有一年去深圳欢乐谷游玩,当时走在园区内,看到有一条排得相当长的队伍,长到你站在队伍的末端都没法看清人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在排队。于是我就问了下站在最后的以为游客她在排什么队伍,没想到她竟然跟我说她不知道仅仅是先排着。这位游客的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从众行为,因为很多人在排队似乎就在暗示前方有某个非常吸引人的事物,所以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即使不知道前方有什么但仍有人愿意冒着烈日排着长队。这种从众排队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真是再常见不过了,而这一心理也让很多商家受益匪浅。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够买某样东西并不是因为自己感受过这件东西的质量有多好,而是因为我们看到有很多人在为这件产品排队,所以我们就也有一只购买欲。就好像在你面对两家从没吃过的饭店时,你肯定会选择顾客多的那家店,因为人们总会觉得多数人相信的一定就会是最好的。从众心理之所以会产生,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源自于孤立的个体希望从群体里获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往往是潜意识的无条件的。

  举了上述例子后,我们可以大致归纳下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是渴望获得正确的信息。人们对于自己的直觉、感受、判断与行为表现都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当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没有客观的权威性标准可供比较,往往以他人的意见或行为作为自身行动的参考依据,因为社会现实是由多数人的共同信念和思想所构成的,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事物作为判断的准则。当个人的想法或做法跟所处的社会中的其他人相同时,就会产生“没有错”的安全感。另外,当个人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中,发现原有的判断标准和行为规范与新的环境不相适宜时,自然也容易从其他人身上寻找出可供参照的信息。

  之前例举的排长队,选择顾客多的饭店就是很好的例子。有的时候走在街上,看到哪里有很多人围着,我就喜欢凑上前去看个究竟,尽管很挤但我却也会绞尽

  脑汁挤进去,我想这就是因为我渴望获得正确信息,我会认为之所以有那么多人驻足观看就一定有他们观看的理由。

  二是为了被喜欢和接受。个体通常会希望获得他人的喜爱和友好的对待,害怕被别人拒绝。符合全体规范行为的成员很可能得到群体的接纳和喜欢,而违反规范的个体将感受到群体一致性的压力,遭到群体的拒绝和排斥,在心理上产生对偏离的恐惧。所以,个人为了免受群体其他成员的非议和孤立,往往做出从众的行为,从而获得同伴的好评。这一点可能是很多女生选择从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其实有些时候她们可能并不赞同别人的做法或观点,但为了获得和别人的友好关系、被群体接受就会从某种程度上偏离自己个人的想法。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一个很典型的小女生,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就是不太会违背自己所在小群体的一致意见。比如有的时候我们几个女生一起去逛街,看到某件衣服,大家都觉得很好看,但从我的个人审美出发我并不觉得好看,但通常情况下我会回答:“不错,挺好看的。”我想我这种行为就是为了能被喜欢和接受,我希望这样能显得我和我的朋友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观或立场,这样我才能在朋友圈里有着不错的形象。又比如当几个同学在讲另一个同学的坏话,而我可能并不熟悉那位同学或者就我和她的相处而言我并不觉得她有不好的地方,但当周围几个同学问我的意见时,我却可能顺着她们的意思嚼几句舌头,虽然心里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我却在更多时候选择这样做,我想这也是为了获得群体的好感。

  三是为了减缓群体压力。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压力会促使个人产生符合社会或团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个体不仅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而且在信念上也改变了原来的观点,放弃了原有的意见,从而产生了从众的行为。个体在解决某个问题时,一方面可能按自己的意图、愿望而采取行动;另一方面也可能根据群体规范、领导意见或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向制定行动策略,而随大流、人云亦云总是安全的、不担风险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

  关于减缓群体压力这一点,我亲身也有不少体会。比如当大多数同学某项作业没有完成时,原本想完成作业的我可能也会选择不做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不做我也不会承担风险,这样我能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很常见但危害性也很大的从众行为那就是流言的传播。当网络上盛传某种言论时,很多人不会去验证这种言论的正确性就盲目跟从,譬如之前谣言说海水因受到日本核泄漏影响,因此所提炼的食盐有害,这种言论引起人们大量抢购食用盐甚至导致盐荒。在这种流言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就是通过这种从众性的传播行为来增强安全感,以求得心理平衡,减少内心的矛盾冲突。

  从众行为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大众行为,虽然每个人因不同的性格、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会对某件事情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但不得不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从众行为,这是正常的,而且大都时候从众行为会给我们带来正确的信息,提供便利,帮助我们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但是从众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它会让我们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或者说让我们选择了一条并不适合我们的路。无论怎样,只要在做事之前认真进行理性分析,看好自己要走的路不会后悔就行了。

  从众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利用好从众心理,不要一味从众,要知道群众的眼睛不一定就是雪亮的。在从众和自我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

推荐访问:从众从众心理的典型例子 从众 例子 典型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