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范本(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3篇
【篇1】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
“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
——〈实 验 报 告〉
一、问题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基本宗旨,以真善美社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1、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美育是人全面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正如决定中指出的“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重要的是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成长。” 2、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美育具有开发人的创新意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功能,根据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美育对人的右脑和智力的开发,有着巨大的功能,尤其对发展提高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有直接的作用。美育的内容(自然美、精神美)也决定了实施美育必须在自然实践中,与人的交往中才能得以展开。由此可见,美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有着独到的作用。正如决定中指出的“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对于促进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育中包含了强烈的情感因素,具有激励人主动发展的动因及机制。所以可以充分运用各学科中内涵美的内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3、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学校教育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包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美好的心灵。实施美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情操、性格、意志和信念,从而起到塑造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 4、学校办学传统的需要 “建设特色学校,培养新世纪人才”是我校多年来的办学目标,在构建 美育教育方面做了些研究和探索,但如何向深层次发展,使之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就要作些科学的研究。从美育和主体性艺术教育着手,创设校园良好的精神氛围,培养新世纪所需的高质量人才。 鉴于以上认识及分析,我校决定进一步强化美育教育,全面推进实施学校的素质教育。 二、课题的界定
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其定义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美育特色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美育融入到学校教育全过程中,是弥漫于整个校园的以美育人的氛围,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多学科、多渠道渗透美,。在备课中,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
在上课时,精心展示教学活动过程中一切美的事物,在师生互动中,努力建构美的互动形式。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展示学生和教师的个性美。倡导追求教学过程的和谐美、纯朴美、自然美。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素质,达到以美育人的教育境界的过程。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三、理论依据
1、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成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坚实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党的教育方针。
3、科学研究依据
(1)1967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获得者,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博士,关于裂脑的系统性研究以及左,右脑功能研究,可提供生理学的依据。
(2)我国学者通过美术,音乐等形式训练培养儿童的实验表明,美育在挖掘人脑的潜能,启迪灵感思维,培养创造型人才有重要作用。
(3)教育学心理学依据。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实验目标
经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使全校教师形成新的美育教育的理念,建立“以美修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美育框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挖掘美的事物,拓宽美的领域,利用美的因素,探索美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实现“双重(教师学生)”育人目的。深入研究美育与创新的关系;
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途径。
五、实验内容
美育问题的研究现在在教育领域已经蓬勃地开展起来,但是如何使美育注入新的内涵,使美育真正的起来,为教育教学服务,是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我们后石小学做为“省美育名校”将会认真学习国内外的一些新的美育研究理念,并融合于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其它几育的发展。我们将提供高素质的教师,提供高素质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经济来保证深入对美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1、以美促德规范、引导人。
德育和美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教师按照美的规范塑造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才能承担实施美育的任务。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大量审美因素能使学生透过美而更深刻地求取真。同时,教育过程的审美化可以缓解德育中的机械灌输性,增加自觉和活力。教育中的审美氛围有助于学生树立美好的生活理想,产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并推动他们完善人格的形成。
2、 以美的环境熏陶人。
学生的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密切,校园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对学生的培养起着陶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建设好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美化自然环境,让校园处处体现美的情趣,陶冶美的情操;
优化人文环境,让每一面墙壁说话。做到六个“一”。即一个“新”,新颖,有独创性;
一个“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个“远”,眼光要远,有超前性,随时代发展不落后;
一个“高”,层次起步高,体现真善美的要求;
一个“严”,严密、细致、质量好;
一个“美”,美观,协调一致,和谐多样,给人美感。 3、以美的教学教育人。 (1)教学,是人们按照教学规律所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实践活动。它是科学,又是艺术。当代教育的发展,又赋予这一命题以更丰富、更深刻、更富有时代的内涵。教学科学艺术化和教学艺术科学化是教师的一种对美的追求。“以美立艺”,即要求教师正确认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教学艺术的规律,自觉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素养 。 (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掌握教学艺术进而形成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以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传递具体的直观的信息材料,进行学科的教学 。 (3)由于美育有助于开发人的右脑,使其左、右大脑的机能得到发展,从而增强了学生各种能力(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因此在学科教育中要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运用美育的方法,来促进学科知识的获取及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以美辅德、以美陶情、以美益智、以美健体”的目的。 (4)挖掘学科中美育的内容,运用美的情感来唤起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把学生推上主体的地位,从而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达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意向。 (5)美育与各学科相互渗透,进行学科整合。各学科都有明确的美育教学目标,都担负着美育的任务。例如,语文要学习关于艺术的美学知识,要认识汉字的结构美、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体育要学习人的健康美和形体美等。运用各学科的内涵的美来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通过美的感受体验并运用有关的手段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智力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以低年级重点陶冶爱美的心灵;
中年级重点培养审美的情感;
高年级重点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为活动的基本内容。 4、以美的艺术智慧人。
美育的独特作用,通过美育与主体性艺术教育的结合,做到以“美”导“真”、以“美”辅“德”、以“美”促“新”。以艺术作为媒介,引发、释放和发挥儿童的潜在能力,促进艺术教育的内化,切实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每个学生身上。扩大儿童音乐、美术审美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夯实艺术基础,为将来发展建立丰厚的生长点。
5、以美的心灵完善人。
近年来,对审美心理的研究已经初步揭示出美会使人的各项心理能力处于极其和谐的状态,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相配合,每一种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同时又能兼顾到整体,而不损害整体的统一。美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给人心灵以本质的定性,也就是要使人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心灵,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并开发其它各育无法完成的人的各种潜力。
六、实验过程
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在每个学科教学之中我校倡导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创境准备入境美
通过谈话法、歌曲感染,图形展示,结合电视录相、投影仪等电教媒体创境引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师生间教学共振,情感共鸣,形成畅通的信息交流网,显示出课堂教学高效性、入境美。
2、教法新颖形式美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采用尝试法,探究法等,结合多媒体,提高学生兴趣。促进美中启智、美中促学、美中促能、美中施教。
3、挖掘内容展示美
注重挖掘多科教材中美育因素,展示“美”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社会课上让学生体会人类历史美,祖国河山美。语文课上,让学生体会语言美、行为美;
美术课欣赏画面艺术美,作画时的创作美;
数学课的数学美、图形美;
体育课做到场地设计美,队形排列美,广播操的韵律美、和谐美。尤其是音乐课,构建了“创设情境入境美,技能训练和谐美。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教学内容的美感得到充分显示。学生在追寻美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有益于综合素质的形成。
4、情感贯穿体验美
没有情感的教学,永远是枯燥的、乏味的。教师端正、得体的仪表,紧随课堂节奏,内容或激昂、或沉静、或愉悦或悲伤、语言无时不在投入一种情感,时时感染学生,使学生随之而动,充分感受着美,体验着美,达到情景交融,身临其境。
5、实践创新创造美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给学生大胆想象的空间,发挥潜能,动手、动脑大胆实践。
6、多种活动培育美
学校开展艺术周活动;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大自然中寻找美;
有机整合感悟美;
“文、画”共生 鲜活学生的日记与习作;
演绎课本剧,活化教材。
七、实验成果
我校大力加强“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使学生学有所长,学生由原来的绘画到现在的粘贴、石雕等艺术创作,由原来的模仿向自我创造型发展,而且学生的作品形成系列画,有彩笔画,有国画,有剪纸,有粘贴,有石雕等,走进美术展室,琳琅满目的书法绘画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充分展示了美育研究的成功,那奕奕闪光的奖牌,那一张张来自全国各地,的奖状,证书,都满含着教育者辛勤的汗水。学生的绘画,经常参加各级比赛,并获得奖项,其中有7幅作品收入全国小学作品丛书之中,。再现了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在音乐方面,我校又加强了实体建设,投资上万元购进电子琴等乐器,配备了大型鼓号队,使艺术特色一年上一个台阶。我校参加市大合唱演出,多次荣获优秀节目奖,优胜单位奖。各种美术班、音乐队在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表演,并给予很高评价。大大推进我校艺术工作的蓬勃发展,给我校带来可喜变化。学校呈现四新局面即:学校有新形象;
领导有新水平;
教师有新素质;
学生有新质量。教师们在探索美中品位提高,在研究美中素质发展,呈现出四提升局面即: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得到提升;
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研究氛围、合作意识得到提升;
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多次在省、市、区进行大型的教学观摩研讨,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学骨干队伍日趋壮大。涌现出一批省、市、区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近年来,我校被评为“东三省美育名校”、“省美育名校”、“美育先进校”,校长被评为美育先进工作者,教师多次获得省、市、校级优秀课,所撰写的美育论文也曾多次获得省市校级优秀论文。04年至05年间,连续两年溪湖区在我校召开“溪湖区小学校本课程研发阶段现场会”和“全面落实课程计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场会,同时我校近年的教育教学成果倍受新闻界的关注,我校的《探究式多维赏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走出“朝雾暮霭” 扬起课改风帆》等教学经验曾在《辽宁教育》、《本溪教育》、《本溪日报》等刊物上发表,市教育电视台、市电台、电视台也给予多次系列报道。正是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推动了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前进,推动了我校的整体发展。
溪湖区后石小学
“学校美育、艺术教育融入
学校教育全过程的研究”
——〈实 验 报 告〉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后石小学
【篇2】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
“做中学”教育理论研究
国内外教育学家及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做中学”的意义,从杜威,到陶行知,到各学科普通教师。本文将从内涵、背景与目标、理论基础、实施方式等方面,对当代“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与杜威“从做中学”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进行比较,以求对当前“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内涵的比较 这里的内涵具体指“做”什么?怎样“做”?以及“教”、“学”、“做”的关系。 (一)杜威“从做中学”的内涵 杜威的“从做中学”不完全针对科学教学,而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地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它涉及各种用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由此可见,杜威的“做”至少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三方面,而且,他在教学实践中更重视手工活动。 杜威非常重视科学方法,把科学方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他认为“在时间先后和重要程度上,把科学作为方法的看法优于把科学作为事实材料的看法”,把科学方法作为“做”的依据和程序,具体分成五个基本阶段: 1.出现一个问题情境; 2.将起初的疑难明确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3.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猜想; 4.判断各种假设的含义和结果,从中选择最可能解决问题的假设; 5.投入解决问题,证明假设。 杜威特别强调学生的本能和兴趣,他认为,“从做中学”时,必须排除由于外部强制或命令的行动。所以,杜威建议取消讲授,主要采用答疑和活动作业。他认为“教师有权为教师,正是因为他最懂得儿童的需要和可能,从而能够计划他们的工作。” (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内涵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也不是专门针对科学教学。他更强调做生活中的事,做社会中的事。例如,陶行知大胆地组织晓庄师范师生参与中国科学社在南京附近进行的科学调查研究活动,开展了晓庄地质、晓庄昆虫、晓庄野兽、晓庄鸟雀、晓庄农产、晓庄草药及生物分布情况等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陶行知还率先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教育领域,他在重庆育才学校开设了《科学方法》课。其中既包括学习的方法,科研的方法,探讨创造的方法,还有科学的发明创造过程中的思想和心理素质的训练。 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他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充满着辩证统一思想,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做”这个实践过程中得到良性的运作,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陶先生还鼓励教师的创造性,认为:“倘使不照书本上所说而能独出心裁地指导小朋友在做上追求真知,那就格外的好了。” (三)当代“做中学”的具体内涵 与前两者不同,当代“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明确针对科学教育而言,“做”和“学”特指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学习。通常是通过学生提问或通过教师提出一个源于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全部感官“摸、尝、看、闻、听”,引领着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的答案,在探究中逐步构架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让儿童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做”的过程比杜威和陶行知“做”的过程更明确和精致。 “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为儿童创设一种情境,使儿童能在这种情境中发现和思考问题;当问题提出来以后,教师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帮助孩子构建新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中是儿童探究过程的合作者、联络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引领者,而不是控制者、策划者和主导者。 二、背景与目标的比较 (一)杜威“从做中学”的背景与目标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由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强国,社会需要大批既有科学知识又能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人。但美国当时的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承袭英国和欧洲大陆的老传统,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仍占统治地位,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所以杜威致力于通过“从做中学”培养面向不断变化社会的实用人才。在他看来,儿童通过自己的做,既学会了如何做,也增强了信心,又培养了社会精神,从而在面对新的环境时就会无所畏惧。 (二)“教学做合一”的背景与目标 陶行知生活在旧中国动荡的年代,长期的军阀混战、外寇入侵使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严重落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社会不仅需要科学技术人才,也需要广大民众对科学的了解;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唤起民众的社会责任感。而这时的中国还延续着封建社会的教育传统,死读书、读死书,即使在科学课程中,也仍旧按读经书的方法。曾在美国师从杜威的陶行知回国后,面对当时国内教育的现状和弊端,积极倡导“教学做合一”,希望通过教育改革为新中国培养科学人才,普及科学,创造富强的社会。 (三)当代“做中学”的背景与目标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长期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传授轻学生探究,重实用价值轻科学精神教育等问题。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开始全面启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改革经验,加强儿童科学教育,改变传统的“说科学、听科学”方式,实施“做中学”,是科学教育改革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共同诉求。它的目标是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其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并期望从科学教育改革入手,探索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三、理论基础比较 (一)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基础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过感官被动获得的一些散乱的感觉印象,而是指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杜威把教育看成是“经验的改造和重新组织”,教学就是通过儿童主动活动去检验一切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在社会观方面,杜威接受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庸俗进化论。在他看来,人在不安定的世界能延续下来不是靠所谓的“真理”,而是靠不断改造的经验,或者从根本上说是凭借经验中所具有的反省思维即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的养成需要不断地行动,不断地进行实验和探索。本能论心理学是杜威教育思想的又一理论基础。杜威认为,心理活动的实质在于有机体采取一定的行动来适应环境满足自己需要。教育就是要把儿童的“天赋资源”挖掘出来。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及他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体系。 (二)“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基础 陶行知曾师从于杜威,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但他并不同意杜威的唯心主义观点。他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阳明学说”,并吸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他批评杜威把生活从属于教育,把社会缩小进学校,过分注重学生天性。他把杜威理论翻转了一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三)当代“做中学”理论基础 与前两者不同,“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是科学家主导的。无论是“Hands-on”的发起人、美国的科学能力建设委员会主席勒德曼博士,“LaMain a La Pate(LMLAP)”的领导者、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萨帕克教授,还是中国“做中学”项目的倡导者和积极推进者韦钰院士,他们都是关心教育的科学家。他们更具有对现代科学教育的理解,对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过程深刻的把握。 “做中学”理论基础除了传统教育学理论,还吸收了建构主义理论,以及以概念转化等内容为中心的现代学习理论和儿童发展心理学。在这之前的科学探究主要强调的是探究过程,后来虽受到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的影响,重视科学概念的建立,但也仅仅认为儿童科学概念的建立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不受外界的影响,强调的是“发现”。“做中学”探究式学习则强调科学探究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的建构过程,既强调过程也强调内容,既强调在探究的过程中要“动手”,更强调要“动脑”,在探究中完成概念的形成或转化。就像韦钰提出的“要围绕科学概念来组织科学教育”,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效率明显提高了。 脑科学与学习科学的结合是当代“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脑成像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使得科学家可以更精细地研究人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过程,甚至可以用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到有关学生学习科学概念过程的脑图像,这就使我们对儿童科学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大大提高了,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科学教学。 四、实施方式比较 (一)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改革实施方式 杜威曾创办实验学校来试验他的教育主张,其中最著名的是在1896-1903年创办的“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这是构成杜威全部教育理论的实验基础。据说,“实验学校儿童中途退学极少,毕业后升入州立大学、工业专门学校或商业专科者占该校几年来毕业生人数的三分之一”。但后来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被改为仅供学生试教的实习学校,改革实验被迫停止。 (二)“教学做合一”教育改革实施方式 陶行知为了实现他的教育理想,也先后在南京晓庄师范、上海“自然学园”、重庆育才学校等地从事科学教育实践。与杜威不同的是,陶行知十分重视教师培养。 (三)当代“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施方式 当前我国“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是有组织的,具有明确的教育理念、目标和准则,追求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有一套合理的现代化运作模式。重视师资培养和案例开发与改进的互动,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对儿童学习特点和“做中学”科学教育原则的理解,通过教师参与进行案例设计和实践改进,并借助于科学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员,逐步开发出一批优秀的“做中学”案例。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杜威、陶行知的教育主张与今日科学教育界正在实施的“做中学”有相通之处和内在联系:它们都是针对社会和教育现实中的弊端发起的一种教学改革活动;都是在考虑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基础上倡导的强调动手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都倡导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性,注重科学方法学习;都在理论指导下进行了教学试验,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当代“做中学”绝不是杜威或者陶行知思想的简单继承和翻版,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内涵、背景、目标、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 杜威的“从做中学”把儿童的主动性理想化,忽视了教师指导和系统知识传授,正如有的学者评论,杜威“从做中学”这一理论表面上保护儿童“个人的主动性”,实质上使他们在其所经历的有限的、自发的经验过程中,顺便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和科学知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加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对杜威“从做中学”的校正和本土化,但由于当时社会原因,也由于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方法和一套推广的措施和支持系统,最终没能真正改变中国科学教育的状况。 而我国“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基于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由政府支持的国家科学教育改革实验,案例式的推进、基于“做中学”实践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多方参与和社会共建的整合、基于网络支持的国际合作等都使得“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得以稳定和迅速发展。 “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为今后初中、高中实施以探究学习为主的科学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而且,这种探究学习方式会深深影响儿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在学校乃至社会形成“爱科学、做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文化氛围。它必将对健全、完善我国科学教育体系,发展、丰富科学教育理论,提高科学教育质量,推进全社会科学文化建设,提高民族素质具有深远影响
【篇3】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
高校学生教育治理研究1突出“育人宗旨”理念
高校教育的第一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综合素养水平强的全面型人才,所以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治理工作要以“培养全面型人才”理念指导高校学生治理工作,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自身的优点,突出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进展,让学生在高校受教育阶段接受到先进的教育知识,掌握社会需求的技能,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引
导学生主动理解社会,了解真实世界,促动学生社会实践水平的进展。2贯穿“以人为本”理念
学生治理工作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归根结底就是以学生的中意度以及对高校教育的要求作为评价高校学生治理工作的标准,所以高校学生治理工作要以服务学生、尊重学生、关怀学生为立足点。服务学生:高校学生教育治理者要具有服务理念,其所从事的工作是为学生而服务的,大到学生的学习环境小到学生的宿舍日常卫生,都需要学生治理工作者的细微工作,学生治理者其性质就相当于学生的家长,处处要以服务学生为根本工作原则;
关怀学生:高校教育治理者要即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经济收入、学习成绩、个性爱好以及生活阅历等等,将了解到的学生基本情况记录到学生的个人档案中,以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属于特别群体的学生(贫困生、单亲生、残疾生)高校要对其实行一定的心理辅导教育,给予他们特别的物质照顾和心理安慰;
尊重学生: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形成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兼顾被动接受教育的措施,积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实行学习创新,幸免出现以惩处为目的的处罚,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高校要尽量减少行政处罚,而是以促动学生进展为目的,对其实行思想教育工作。
3强调“自我治理”理念
素养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的学生治理工作也要突破传统的治理模式,建立以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治理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自我治理就是学生要以治理主体的身份参与高校的学生教育治理工作,改变学生在教育治理中的地位,通过学生自我治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自立水平等等。高校学生教育治理者要建立以高校学生处负责,辅导员、班主任为基础,学生干部为中心的学生教育治理方式,培养学生自己治理自己的习惯,并且以学生干部为具体治理措施的监督与引导,实现学生之间的自我治理,促动学生治理模式的创新。4坚持“精细化治理”理念
学生治理工作的主要特点与难点就是教育治理的事务繁琐、细微,所以高校学生治理教育者要在工作中坚持“精细化治理”理念,将规范学生治理工作每个环节的程序与步骤。首先将学生治理规范做到细微化,注重对于学生治理工作环节的每个细微处,杜绝发生因为细微隐患造成的事故进展,同时严格规范学生治理规章制度,将治理工作责任落实到实处,量化到具体责任人;
其次学生治理工作要使用科学的治理手段,要积极借助先进的治理技术,分析学生治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即时总结经验,促动学生教育治理工作的进展;
最后学生教育治理工作要深入,学生治理对象是学生,学生是高校教育主要活动者,学生在高校期间面临着很多问题,所以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要做到具体,幸免出现形象化治理。5增强“队伍建设”理念
学生教育治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一支思想牢靠、技术过硬的专业治理队伍学生教育治理工作在高校治理中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从学生工作进展趋势来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必须走专业化道路。第一,高校要增强对学生教育治理工作者思想素养的教育,提升学生教育治理者的思想素养与个性化综合水平,即时对学生教育治理者实行先进教育治理理念的培训;
第二,完善高校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公平竞争机制,为有水平的学生治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广阔的进展平台,
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同时高校通过优越的环境政策引进具有专业水平强的专业人才;
第三,定期对学生教育治理者实行再教育培训。学生教育治理者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治理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高校的学生教育治理方式与思想也要即时更新。高校学生教育治理研究
推荐访问:理论研究 范本 通用 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范本(通用3篇) 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 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加强什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