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七一脱贫攻坚党员事迹材料,农村党支部书记合集_先进个人

2023年七一脱贫攻坚党员事迹材料,农村党支部书记合集_先进个人

时间:2024-01-07 16:0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七一脱贫攻坚党员事迹材料,农村党支部书记合集_先进个人,供大家参考。

2023年七一脱贫攻坚党员事迹材料,农村党支部书记合集_先进个人

【网编辑按】 2005年,都安瑶族自治县永安镇八达村的党员韦任文买回4只羊,开始了创业之路。依靠自己摸…初心优秀优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七一脱贫攻坚党员事迹材料 农村党支部书记5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脱贫攻坚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2005年,都安瑶族自治县永安镇八达村的党员韦任文买回4只羊,开始了创业之路。依靠自己摸索和请教村里的养羊能手,他逐步累积经验,第一年就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016年,他成立一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羊存栏150只。

一人富裕不是福,共同致富才是福。为了帮助艰难户赵汉业,韦任文从自己的30只羊中分出5只送给他养殖,并经常上门为他提供技术指导。

下坳乡吉隆村下拉队的艰难户崖增恒 崖增管,身有残疾,生活艰辛。韦任文多次上门动员其发展养殖。在他的技术指导下,崖家两兄弟养羊规模逐渐增大,跳出贫困圈,成为带富一方的能手。

此刻,已有7户贫困户与韦任文合作,他们出资或者出羊投入羊场,由韦任文打理,待羊出栏后一起分红。韦任文还为周边养殖户免费提供优质种羊 创业培训 技术支持等。

“作为党员,我会不断努力,传递正能量,带富众乡亲,创新人生价值。”韦任文始终 牢记自己的使命。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

——三江布代村第一书记徐海雄小记

 

不忘初心,艰苦奋斗,舍小家为大家。”对徐海雄而言,这些并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切实的行动。驻村期间,他经历了孩子早产重症抢救2个多月 老人病重等家庭重大艰难,依然坚持奋战在扶贫一线,先后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代村争取到各项帮扶资金990万元,引入项目38个,让群众增收致富,让农村产业发展,被评为“xx市最美第一书记” 2016-2018年区级“优秀第一书记”。

徐海雄是自治区农业厅畜牧钻研所干部。2015年10月,他被派驻布代村第一书记 八江镇党委副书记 镇扶贫工作队队长。踏上布代土地的第一天,“乡亲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成为他的座右铭。

布代村地处山区,偏远封闭,道路不通 通讯不畅,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如何打开工作局面?徐海雄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从落实“精准”着手,他严格按照“四清”“五评”“六看”要求与程序,经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338户1513人,切实做到贫困户识别不错一户 不少一人,取得了村民的初步信任。

之后,他团结干群,集思广益分析致贫原因,提出了“重教育 强党建 抓产业 促脱贫”的发展思路。

他发明村里没有幼儿园,就四处奔走,协调县教育局拨款100万元建设幼儿园一所。他担心艰难学生的生活,就协调后盾单位共青团赴村内开展“小牧渔暖心系列行动”,筹集社会公益捐赠款40万元。他关注布代的就业创业新出路,协调63名三江籍贫困中学生到xx水产畜牧学校就读,并赋予每人每年帮扶4500元。对于返乡农民工 致富带头人 党员 贫困户等人,他通过举办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技术,两年来,在村内开展养殖技能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918人次。

徐海雄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指导村民成立以经营本村特色农产品为主的“三江贵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率先在全县创建贫困村农产品品牌“布代熊”。通过电商平台,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路难问题,受益群众覆盖全村740户农户(含贫困户338户)。

要脱贫,产业是重点。通过发展“田里养鱼 林下养鸡 山上养牛”的路线,按照“规模养殖和小农生产”相结合的模式,以建设示范基地和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徐海雄筹集产业发展资金220万元,成立合作社2个,大力发展稻田养鱼 种草养畜 林下养殖 生态养猪等“短平快”项目,养殖户每户每年可增收1800元。目前,全村养鸡1.5万羽 鸭2万羽 牛150头,建立稻田生态种养示范基地80亩,优质牧草示范基地12亩,村级鱼苗繁育场1个,肉猪生态养殖示范场1个。全村种植茶叶3400亩,覆盖贫困户100%;
稻田养鱼500亩,覆盖贫困户80%。

为改善村里的基础建设,徐海雄先后协调各级资金500万元,修缮和新建村委办公楼2座;
硬化村屯道路8公里 产业路11公里,结束了布代村屯屯通路难的历史。新建戏台2座,人饮工程修缮2处,巷道 污水沟整改及水利维修22处。2016年,布代村荣获市级“生态乡村”称号,彻底甩掉了多年的“脏乱差”帽子。他还注重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构建布代村草苗文化艺术品牌,每年组织开展1次草苗文化艺术传承节大型活动,并帮助注册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名。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
——“把最好的年华献给扶贫事业”——记罗城集环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江山

 

“黄书记,你前年种的毛葡萄结果了。”6月20日,正在xx市人防办值班的黄江山,收到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集环村村民发来的微信。此时,他已经卸任集环村第一书记两个多月,但对村里的变化 村民的快乐事,大家都乐于和他分享。

集环村地处九万大山深处,391户中贫困户多达216户。2014年4月,28岁的黄江山主动申请到集环村当第一书记。他说:“把最好的年华献给扶贫事业,我无怨无悔。”

集环村的路不好走,有的路段两个人对面走,要错开身子才干过去。村民吴昌明的遭遇,更是深深刺激了黄江山。吴昌明辛辛劳苦养了4头猪,还没赶到镇上就死了3头。

“一定要把路修起来,然后发动群众把产业搞起来。”黄江山确定了工作思路,下决心无论多艰苦 多艰难,也要帮集环村修好路 发展好产业。

一些群众并不买账。发动群众集资修路,有人反对:“这里的路要是好修,还等到你来?”动员流转土地发展产业,有人指责他是要政绩:“土地整合出来,你干两年就走了,以后怎么办?”

面对艰难,黄江山没有退缩,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他骑上摩托车,一个屯一个屯地走,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次进村遇到大雨,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滑下山坡,摩托车彻底报废。第二天,又买了辆二手摩托车继续上路。

走村入户让他把村里的底子摸清了,还真正了解了群众的疾苦。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多,黄江山经常去探望,嘘寒问暖,送米送油。吴美枝一家9口,有4人视力残疾,黄江山牵线搭桥让两个孩子 学习按摩技术,自食其力,又发动朋友资助另外两个读书……渐渐地,村民逐渐接受了他,“烂摩托车书记”的名头,开始在集环村叫响。

说一千遍,不如做一遍。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黄江山一边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一边发动群众先行修路。他开始跑资金 跑工程 跑材料,经常是一瓶水 一两根黄瓜就撑过了一天,一个月瘦了十几斤。凭着这股韧劲,他争取到资金1000多万元,修建了17.6公里水泥路,实现了屯屯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黄江山既注重长远规划,又兼顾短期效益,发动群众种植毛葡萄 花椒 青蒿,养牛 养鸡等。如今,集环村已发展毛葡萄460亩 花椒400亩 青蒿500亩,养牛近200头,覆盖了93%的贫困户。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决战脱贫攻坚的驻村第一书记
苗山深处:两任驻村“第一书记”接力扶贫

  七一前夕,曾在xx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大德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黄光海回到村里,得知最偏远的一个屯水泥路几天前修通了,非常快乐。3个月前接任的驻村“第一书记”吴李东告诉黄光海,按照进度,全村所有屯通水泥路的计划可以如期完成。

  大德村的这两任驻村“第一书记”都来自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黄光海是xx车务段的车间副主任,曾担任过车站站长;吴李东是xx机务段运二车间党支部书记,开过10多年火车。

  前后任驻村“第一书记”见面,话题都是村里脱贫攻坚的事:群众种植辣椒的收成如何,林下养殖进展怎样,小学的电教室运转是否正常……

  “黄光海在村里做了很多实事,效果好。我刚来不久,接过‘接力棒’抓紧干。”吴李东对记者说。

  大德村地处xx北部苗山深处,山高坡陡 群众居住分散,全村目前还有贫困户207户950人,贫困发生率40%以上,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铁路xx局集团对口帮扶大德村,黄光海被选派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5年10月正式到任。为了寻求脱贫之策,黄光海走村串户调研。

  大德村有19个自然屯,全部走一遍要花很长时间,到最偏远的村屯要步行两个小时的山路。“那时都是泥巴路,遇到下雨塌方,进屯后路断了出不来,就在村民家住。”黄光海说。

  经过调研,黄光海认为,惟独改善基础设施,把产业做大,群众才干脱贫。在后援单位的支持下,黄光海紧紧盯着通屯道路项目,千方百计推进。同时,铁路xx局集团帮助村委建起了党员活动室,为丹阳小学拉通了输电线路并新建了电教室。

  为了动员群众发展辣椒产业,黄光海一边耐心地做群众工作,一边发动村干部 党员 返乡青年带头示范,成立合作社,激励缺乏劳动力的农户以资金 土地等形式入股。经过几年努力,全村辣椒种植面积从2015年70亩增加到此刻的400亩,上百贫困户因此脱贫。

  “黄书记帮我算了账,我就下决心种了两亩辣椒,光这一项就有两万多的收入。”去年脱贫的丹阳屯村民张孟龙对记者说。

  今年3月,吴李东接过了黄光海的扶贫“接力棒”。为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他开展产业普查,动员群众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扶贫产业。“这3个月走的路和说的话,比过去一整年都要多。”吴李东说。

  在吴李东和村“两委”的努力下,大德村群众脱贫有了更多产业支撑:通过育苗带动周边村屯种植辣椒上百亩;成立返乡创业合作社,带动20多户贫困户参与林下养鸡 养鹅;引进公司和村民合作,种植优质红薯120亩……

  黄光海和吴李东告诉记者,他们俩在一线,身后是整个后援单位的大力支持。近年来,xx局集团整合多部门力量投入大德村扶贫,修建饮水池解决60多贫困户的饮水艰难,在村道两侧种植数百棵紫荆花 桂花等树木美化环境,对通村输电线路进行维护,定期到丹阳小学开展英语教学 安全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还将为通屯路安装太阳能路灯,并修建一座铁架桥。

  “脱贫攻坚需要持续用力 久久为功。我有信心在前任打下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战果。”吴李东说。(完)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决战脱贫攻坚的驻村第一书记
从城里娃到“历练黑” “85后”第一书记扶贫“变形记”

  “我们村来了一个白白净净城里娃,说是第一书记。这小伙子工作时总是穿着一件奇怪衣服,而且他是北方人又听不懂我们的壮话,还扶什么贫呀?”在xxxx市上林县璀璨镇塘隆村的村民看来,第一书记孙一博的到来成了当地的新奇事。

  今年3月底,受中共xx市委组织部委派,孙一博从xx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团委书记变成贫困村的第一书记。然而这位29年来从没在农村待过一晚的小伙子,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凭着带恒心和毅力,带领贫困户在脱贫道路上走得坚定自信。

一件特殊的小马甲

  “我是黑龙江人,当地村民说的是壮话,我完全不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而且他们觉得我很年轻,也不相信我是第一书记。”回忆起第一天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时的场景,孙一博总觉得和村民之间隔着一堵墙。

  为了能够拉近与贫困户之间的距离,孙一博思量着假如把个人信息印在衣服上,那么工作是否会顺利些,因为身份一亮,村民看到也就一目了然。不久后,村民口中“奇怪的衣服”便应运而生。

  马甲前胸印有村名,后背印着队员职务和姓名,果然,这件橘色马甲穿在身上,就成了一张别具一格的“流动名片”,村民们倍感亲切。大家天天看到橘色马甲在村里忙前忙后,感受到了孙一博的对于脱贫工作的诚心和决心,慢慢地也就接受了他。

  80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韦锦平感慨地说:“看到我们村的第一书记,看到这身马甲,让我感到特殊亲切,有了这样好的帮扶干部,我要教育自家后生,人家城市来的干部都能跟着我们一起吃苦,我们自己也要艰苦奋斗,早日脱贫!”

  一件接地气的马甲拉近了孙一博和村民的距离,这种亲民又创新的工作方式很快传遍了整个上林,同时得到了上林县委书记的认可。目前孙一博的工作方式得到推广,全县决定在第一书记和扶贫专干中普及并制作工作马甲,以此来亮明身份,并接受群众监督。

写给村民的一封信

  塘隆村一共有26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有176户未脱贫,孙一博的工作任重道远。

  在两个月马不停蹄的走村入户中,孙一博发明塘隆村部分贫困户不能够脱贫“摘帽”,原因在于常年疾病缠身而导致他们因病致贫。

  看着贫困户对生活的无奈和无望,一天夜里孙一博坐不住了,他坐在电脑前给村民们写了一封信,期望以此来激发贫困户脱贫的斗志。

  信中这么写道:“虽然驻村的日子将会把我从最初的城市白变成此刻的历练黑,但我并不胆怯。父老乡亲们,接下来的两年中,我就是塘隆村的一份子,我牵挂着塘隆村这个大家庭每一个成员的点点滴滴……”

  当这封信发放到每一位贫困户手中时,孙一博也践行着信里一字一句的承诺。

  当得知村里的贫困户杨永红大哥患有重大疾病时,孙一博立即联系后盾单位xx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杨大哥全部免除术后的复查费用。当驻村入户调查发明80岁的韦锦平奶奶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抚养孙子孙女时,孙一博四处奔走,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为韦奶奶一家争取补助和慰问金。

  两个多月的驻村工作,不仅提高了孙一博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历练了他的工作能力: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夏天的到来让孙一博居住的十平米房间闷热不已,晚上他忍受着蚊虫的叮咬,白天顶着烈日的暴晒工作,右边的额头甚至长满了湿疹。这些艰辛的付出只为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而他也从白白净净的城市娃变成了家人 同事调侃的“历练黑”。

  说起孙一博,韦锦平很是感激:“我都已经把孙一博当成孙子了,他天天的工作这么忙,还主动来帮我干农活,他是体谅我啊。人家爸爸妈妈把儿子养大,来我们这里却是跟着我们吃苦,你说人家图的是什么啊。”

一支能干的好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孙一博也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然而,塘隆村的村干部受限于文化教育水平,对于脱贫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塘隆村村支书温勇景告诉记者:“在任务急 工作重的情况下,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大家工作都很重很多,不能够花大把时间去解读上头的文件,所以有时候开展工作起来会束手束脚。”

  孙一博的到来,为村里干部的作风和工作注入新奇的血液。对于无法完全解读的文件,他多次不厌其烦地跑部门问根底,甚至会利用市 县领导下乡考察的时间,大胆地向领导请教。在完全领会吃透文件精神后,孙一博第一时间挨个向村干部们传达,直到所有人都明白为止。

  此外,为了能够让村民们迅速地了解扶贫工作队,孙一博根据两个月的走村入户总结出了“四个一”工作法,即一件马甲 一张联系卡 一封公开信 一个信息公开。其中一张联系卡上印有扶贫工作队队员的姓名 职务 手机号码和微信二维码;信息公开是指扶贫队员的信息全部公开在村委会的墙上,接受群众的监督。

  孙一博务实的工作风格带动了村两委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家如今在村里忙碌着活跃着,对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信心坚定。看着孙一博在扶贫工作上的满腔热血,扶贫专干孙宇一天夜里给孙一博发来了一条短信:“孙书记,这两年请你多费心带带我。”这简短的一行字,道出了村干部扶贫的决心,也说明了村干部对孙一博工作的肯定和钦佩。

  从城里娃变成“历练黑”,“85后”第一书记孙一博扶贫“变形记”才刚刚开始,谈及自己所努力打造的扶贫班子和工作期许,他眼神中透露着坚定:“我期望我任期结束后,留下一支优秀的村两委班子,让他们继续为村民服务;我也期望2年的工作下来,流的泪水都是喜极而泣的,留的汗水也都是值得的。”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合集 七一脱贫攻坚党员事迹材料 农村党支部书记合集_先进个人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