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做法成效、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推荐)

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做法成效、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推荐)

时间:2024-02-04 09:2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做法成效、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做法成效、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推荐)

    社会救助是扶危济困、救急救难的兜底性制度安排,是扎稳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防护线,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制度安排。针对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我们以务实的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存在困难、问题也不少,让救助资源与需求配置更加合理,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任重而道远。

一、做法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健全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定期调度,压实责任,统筹推进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工作落实。

(二)创新理念,破解短板。着眼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明确村级民政信息员兼任社会救助协理员,负责辖区社会救助工作;
下放城乡低保审批确认权限,社区申报、入户、初审、公示,乡镇(街道)入户核实、评议、再审核;
完善流浪乞讨救助制度,掌握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情况和动态。探索完善救助制度、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服务,为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提供借鉴和示范。

(三)动态管理,阳光救助。严格执行社会救助对象公开评议制度,杜绝“关系保”“人情保”,强化监督、保持公平。加强社会救助人员的规范化动态管理,确保救助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标准有升有降,对因死亡或因生活水平提高超过相关救助标准的对象及时进行注销、停发,对因灾因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对象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灵活使用“救急难”政策,对因突发事件导致生活短暂陷入困境的对象,采用快审快核快批的方式,及时进行救助。

(四)完善政策,强化培训。制定下发《关于城市低保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政策,推动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化、具体化、实践化。采取集中学习、辅导讲座、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全面领会《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的意见》的精神实质,扎实推进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截至**,共发放低保金**万元,临时救助群众**户**人(次),发放救助金**元,特困人员救助金**元。新增城乡低保和特困对象**户、**人。累计认定低收入人口**人。

二、困难问题

(一)动态管理难度大。随着各级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进一步深入,在许多方面,低保身份成为社会救助的“准入门槛”。从乡镇(街道)的情况来看,基于低保对象的主要救助政策包括了廉租房保障、社会医疗救助、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减免、水电费补助等多个方面,这使得大部分困难群众认为,有了低保就有了很多优惠,失去低保将失去很多利益,造成低保对象动态管理难度大,不符合条件的家庭挖空心思往低保里钻。

(二)标准把控难度大。救助对象的审核标准比较难把握,比如低保对象的界定,对于乡镇(街道)社区来说,单纯以家庭是否有住房、有汽车等为依据难以进行一个全面评估,再者家庭收入也难以核准,特别是隐形收入方面不好掌握,就会造成一些家庭收入错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

(三)信息核实难度大。一是社区工作人员少,需核信息多,难以全面兼顾;
二是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自主到社区认证难,容易漏核;
三是户籍地与居住地信息不对称,上门核实难;
四是信息共享不畅,高龄保健补助和长寿补助及残疾人两项补助容易出现漏发、错发、重发现象。

(四)观念纠偏难度大。社会救助观念存在偏差,一是贫困者在需要救助时难于启齿,不敢维护自己的受助权,不能及时受到救助;
二是一些城乡居民把城乡低保当成国家发放的福利,觉得自己困难与否都该享受低保补助,“过度聚焦”会造成对象失准和引发矛盾纠纷。

(五)基础保障难度大。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大,救助资金保障难;
二是救助社会化程度不高,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够,社会慈善事业发展不足,救济水平偏低;
三是基层队伍力量有待加强,事务多、要求高与人员少、待遇低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救助工作质量。

三、对策建议

一是深化机制改革。不断加强经费保障和经办能力,理顺权责关系,细化工作流程,确保审批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建立完善主动发现机制,畅通求助渠道,优化救助程序,加快服务转型升级,打造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

二是强化协同配合。落实部门责任,强化政策衔接,推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提升社会参与度,弥补社会救助范围、方式的不足,进一步完善社会慈善环境和社会救济体系。

三是提升基层能力。充实基层社会救助人员力量,设立社会救助协理员,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
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强化经费保障;
关爱基层工作人员,统筹待遇保障;
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政治素质和服务能力。

四是完善救助立法。完善社会救助立法,把社会救助提升到法律的层次,改变人民群众的社会救助观念,完善与社会救助相关的法律条款,构造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五是发展志愿服务。加强社会救助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积极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支持、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发布、动员、组织、实施社会救助类志愿服务项目。

推荐访问:成效 对策 社会救助 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做法成效、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