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脱贫攻坚优秀党员事迹范本,农村党支部书记合集_先进个人

脱贫攻坚优秀党员事迹范本,农村党支部书记合集_先进个人

时间:2024-03-24 08:44: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脱贫攻坚优秀党员事迹范本,农村党支部书记合集_先进个人,供大家参考。

脱贫攻坚优秀党员事迹范本,农村党支部书记合集_先进个人

【网编辑按】 “种植草皮也能致富。”xx市武鸣区灵马镇新龙村党员彭冬花,凭着一股吃苦耐劳 永不服输…初心优秀优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脱贫攻坚优秀党员事迹优秀优秀范文 农村党支部书记5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脱贫攻坚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种植草皮也能致富。”xx市武鸣区灵马镇新龙村党员彭冬花,凭着一股吃苦耐劳 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做到了。

近年来,彭冬花抓住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的机遇,不断钻研草皮种植技术。她种植的草皮成活率高达99%,亩产增值达20%以上,销售态势良好。看到有种草皮意愿的村民没有经验和技术时,她倾囊相授,主动解答乡亲们的疑难问题。目前,全村草皮种植面积超过150亩,参与种植农户10多户。草皮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管理,她优先招收贫困户,每年支付此类照顾性的劳动酬劳超过10万元,大大提高了村中贫困户家庭收入。

如今,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特殊是绿化环境要求的提高,推动了绿化苗木业的发展。彭冬花又瞄准了风景树这一市场,多次走出去考察 学习,与先进种植户交流,不断提高种植水平。村民们在她的带领和帮助下,利用50多亩荒山种植了风景树。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

——记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伍勤忠
 

在村民眼中,他不仅是第一书记,更是村民的贴心人,是村里最受欢迎的人。他就是天等县都康乡把孔村第一书记伍勤忠。

2015年秋天,伍勤忠到把孔村担任第一书记。他用一个多月时间,摸清了村里的情况,决定引导村民发展富硒水稻种植。他主动联系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专家来实地调研,在村里实施“1000亩富硒水稻技术推广示范”项目,通过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 测土配方施肥 化肥减量等技术,集成科学施肥 绿色防控 优良品种的方式生产富硒红米 黑米和白米。同时,引进天等鲜谷农贸公司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对村里的富硒米进行订单收购,每亩比一般水稻增收1000元。3年多来,全村累计推广种植富硒水稻6000亩,产值600多万元,129户贫困户受益,并逐步辐射到周边几个村屯。

“种植富硒米,每亩增收近200公斤,加上政府的产业奖补,一亩田总共增收2000多元。”贫困户黄建国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脸.。2018年,他通过种植富硒水稻成功脱贫。

短平快养蚕项目也是伍勤忠重点打造的一个扶贫产业。村里共有15户群众种桑养蚕,户月均收入超800元,5户贫困户由此脱贫。除此之外,他还帮助把孔村发展了系列产业——建立100亩柑橘种植示范基地,每亩可增收5000元,35户贫困户受益;
在洞古屯建成两个面积达520平方米的肉牛生态养殖小区,通过养殖能人带动10户贫困户养牛增收,每头牛年保底增收4000元;
依托孔香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推广村民种植的富硒花生 富硒黑豆等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了9.7万元。

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很要害。伍勤忠组织带领把孔村党总支部开展党员“亮身份·送服务”活动,在各村屯路口设立“党员服务队信息公示牌”,让群众有艰难就能立即找到党组织,让党员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 解难题。

多牛屯贫困户覃冠球一直想养兔,但因不懂技术 缺资金 胆怯失败而迟迟没有行动。伍勤忠了解到他的艰难和需求,立即与党员干部一道想办法请来技术员,手把手教他技术。此刻覃冠球的兔子年出栏500多只,成了村里养兔能手,2017年成功脱贫。

驻村以来,他带领村支部组织举办各种种养技能培训班20期,培训1240人次,培育初具规模的种养大户10户,为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基础。

伍勤忠待村民如亲人,结对帮扶黄光仁等4户贫困户都按期脱贫出列。他每年都给这4户的8位在校贫困生购买书籍和 学习用品,并先后协助20名贫困学子申报雨露计划,协同19户办理小额信贷手续,动员32户进行移民易地搬迁,为8人办理慢性病卡。他还多次开车护送贫困户智障患者黄玉柳到乡派出所,协调解决其户口和身份证办理问题,使其能及时享受低保 危旧房改造等扶贫政策。日常的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暖人心。

“我们这样的穷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书记当记头功!”对伍勤忠,把孔村支书 村主任农桂忠赞誉之情溢于言表。

伍勤忠舍小家顾大家,儿子中考 母亲病重住院 叔叔去世都没办法抽出时间回去陪伴和料理。他不知疲乏地奔走于县直各部门 单位之间,跑项目 要政策 争资金,引导动员成功人士反哺家乡助力脱贫。

如今,把孔村从昔日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变成了“功能全 有保障 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18年被评为“xx市脱贫攻坚红旗村”。

伍勤忠被评为2016-2017年度“全区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获2016-2017年度“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贡献奖”,201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
xxxx市灌阳县永富村第一书记苑守瑞,带领村民成立产销专业合作社,让红薯粉焕发新生命——

靠传统作物走出致富新路(时代青春派)


 

靠传统作物走出致富新路(时代青春派)

7月初,一场夜雨过后,天微微亮,xxxx市灌阳县新街镇永富村村民周景杰就起床了,他要去自家的红薯种植基地看看,“红薯苗刚种下去,这么大的雨,可别出什么岔子。”

站在地头,看着茁壮成长的红薯苗,周景杰眉飞色舞,“多亏苑书记,给我们找出了这条致富的好路子。”

周景杰所说的苑书记,是村里的党支部第一书记苑守瑞。苑守瑞是xx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学工组组长,2015年10月起担任新街镇扶贫工作队队长 永富村驻村第一书记。

先干了件“得罪人的事儿”

灌阳县位于xx东北部,属山地丘陵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素有“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庄”之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也是xx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永富村地理位置僻静,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从xx市区出发,要2个多小时的车程才干来到村里。第一次进村时,苑守瑞有点蒙:住的地方就是村委的一间小办公室,里面除了一张床 一张小桌,别无他物。吃也是大问题,按照要求,第一书记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但村委会没有食堂,苑守瑞便开始了长期吃方便面的生活。

生活还没理清,工作的重担就已经落到肩上:2015年,xx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行动,苑守瑞正好赶上。

“这是个得罪人的事儿,精准识别有进有出,有的人不符合条件就得清理出去,取消贫困户待遇,就有人不愿意了。”苑守瑞说,那时自己刚来,村民跟自己不熟悉,他们既怕被取消待遇,也烦被问那么多问题。村支书王熙槐打趣说:“小苑书记那时在部分村民心里,可以算是最不受欢迎的人了!”

“有一段时间自己也挺迷茫,放下原本舒适的工作环境来到这里,想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谁知却成了‘不受欢迎的人’,有点难受,心里也打过退堂鼓。”苑守瑞坦言。

但是,想着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任务和使命,想着家人 学校领导对自己的期望和殷殷嘱托,苑守瑞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他坚持公平公正,挨家挨户走访核查。最终,按照上级的要求与部署,和工作队员成功完成了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对全村400余户 近1500人进行了逐一入户调查评估打分,完成了统分 核查 评议 公示 系统录入等工作。

一张响当当的致富新名片

苑守瑞刚担任第一书记时,永富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黑李种植,村里每家每户基本都种黑李。“有的年头收入还可以,但也是‘靠天吃饭’,售价方面也存在‘大小年’,比如2017年,由于第一季度天气偏冷且降雨频繁,每户黑李的产量减产了90%左右。”王熙槐说。

既然种植养殖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发展什么产业才干降低风险又能可持续地增加农民收入?边干边想,苑守瑞想到一条“以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打造特色产业新名片”的路子。

在灌阳,村民一直有种红薯 加工红薯粉的传统,灌阳红薯粉也有一定名气,但是分散种植 家庭手工作坊式加工 零散销售的生产经营模式却没有给村民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收益。

“我的想法就是让传统农产品焕发新生命,变成村民脱贫的致富产业。”苑守瑞说。2017年,在学校提供的12万元启动资金支持下,苑守瑞带领永富村村民成立了永盈红薯粉产销专业合作社,这样既可以将红薯粉生产产业化,也能为村民自己加工的红薯粉集中找销路。

想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刚开始很多村民都不看好合作社的前景,更别说拿出真金白银入股了,本来家里底子就薄,再亏本可怎么办?”苑守瑞说,为了发动村民,他和村里的干部开始一户户走访,讲解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和规划前景,同时,对贫困户实行“入一分股,收两分红”的政策,只要入股就赠送一股红利钱。就这样,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全村近60%的贫困户入股合作社。

新建厂房,添置机器设备,完善管理制度,与xx市知名餐饮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合作社在大家的期盼中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永盈牌红薯粉已经成了永富村一张响当当的致富新名片。2017年,通过加入合作社发展红薯粉的相关产业,入股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最开始加入还有点迟疑,但此刻觉得那时的决定太正确了。”合作社成员周景杰说。正是靠着合作社,周景杰去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销路有了,为了确保红薯粉加工厂能有优质的红薯供应,苑守瑞又提议在永富村建成近200亩的优质红薯种植基地,并争取到了后盾单位7万元扶贫资金支持,不少贫困户都种了红薯,周景杰就是其中之一。

“小苑书记是个能干事的人”

除了发展红薯粉产业,苑守瑞还帮助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聚集了1000亩土地,成立了家庭农场,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让农户的土地最大化利用起来。同时,他与村两委共同争取资金500多万元,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看着苑守瑞将这些事一点点地推动起来,村民们纷纷点赞,“小苑书记是个能干事的!”

“这些第一书记都是好样的!从2015年10月派出6位驻村第一书记到此刻,xx理工大学对口联系帮扶灌阳县6个贫困村已经两年有余。两年多来,这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灌阳县县委书记陆桂弟说。

根据统计,两年多的时间里,xx理工大学先后筹措600余万元资金用于灌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截至2017年底,包括永富村在内,xx理工大学联系的6个贫困村中的5个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670余个家庭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000余元增加到2017年的4200余元。

“在帮助贫困村脱贫的同时,我们还锻炼了自己的青年干部。”xx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李国忠说,此刻学校里很多老师都是毕业就留校,一直在象牙塔中生活,到基层磨练一番,到复杂环境中锻炼一下,对于青年干部的成长非常有意义。

“我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2010年从xx理工大学毕业后就留校工作,去基层之前都是在学校里面生活,人生经历相对单薄。这两年多的基层工作经验让我收获很多,对我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让我的人生更出色。”苑守瑞说。

2018年4月,苑守瑞的第一书记任期结束,被授予全区“美丽xx”乡村建设(扶贫)优秀个人,载誉而归。前来接替他的李少华也是xx理工大学的老师,比他更年轻。“看着不断有新奇血液补充,我不仅为村民们快乐,也为年轻干部能得到这样的锻炼机会快乐,一切都充满期望。”苑守瑞说。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

——三江布代村第一书记徐海雄小记

 

不忘初心,艰苦奋斗,舍小家为大家。”对徐海雄而言,这些并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切实的行动。驻村期间,他经历了孩子早产重症抢救2个多月 老人病重等家庭重大艰难,依然坚持奋战在扶贫一线,先后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代村争取到各项帮扶资金990万元,引入项目38个,让群众增收致富,让农村产业发展,被评为“xx市最美第一书记” 2016-2018年区级“优秀第一书记”。

徐海雄是自治区农业厅畜牧钻研所干部。2015年10月,他被派驻布代村第一书记 八江镇党委副书记 镇扶贫工作队队长。踏上布代土地的第一天,“乡亲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成为他的座右铭。

布代村地处山区,偏远封闭,道路不通 通讯不畅,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如何打开工作局面?徐海雄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从落实“精准”着手,他严格按照“四清”“五评”“六看”要求与程序,经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338户1513人,切实做到贫困户识别不错一户 不少一人,取得了村民的初步信任。

之后,他团结干群,集思广益分析致贫原因,提出了“重教育 强党建 抓产业 促脱贫”的发展思路。

他发明村里没有幼儿园,就四处奔走,协调县教育局拨款100万元建设幼儿园一所。他担心艰难学生的生活,就协调后盾单位共青团赴村内开展“小牧渔暖心系列行动”,筹集社会公益捐赠款40万元。他关注布代的就业创业新出路,协调63名三江籍贫困中学生到xx水产畜牧学校就读,并赋予每人每年帮扶4500元。对于返乡农民工 致富带头人 党员 贫困户等人,他通过举办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技术,两年来,在村内开展养殖技能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918人次。

徐海雄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指导村民成立以经营本村特色农产品为主的“三江贵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率先在全县创建贫困村农产品品牌“布代熊”。通过电商平台,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路难问题,受益群众覆盖全村740户农户(含贫困户338户)。

要脱贫,产业是重点。通过发展“田里养鱼 林下养鸡 山上养牛”的路线,按照“规模养殖和小农生产”相结合的模式,以建设示范基地和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徐海雄筹集产业发展资金220万元,成立合作社2个,大力发展稻田养鱼 种草养畜 林下养殖 生态养猪等“短平快”项目,养殖户每户每年可增收1800元。目前,全村养鸡1.5万羽 鸭2万羽 牛150头,建立稻田生态种养示范基地80亩,优质牧草示范基地12亩,村级鱼苗繁育场1个,肉猪生态养殖示范场1个。全村种植茶叶3400亩,覆盖贫困户100%;
稻田养鱼500亩,覆盖贫困户80%。

为改善村里的基础建设,徐海雄先后协调各级资金500万元,修缮和新建村委办公楼2座;
硬化村屯道路8公里 产业路11公里,结束了布代村屯屯通路难的历史。新建戏台2座,人饮工程修缮2处,巷道 污水沟整改及水利维修22处。2016年,布代村荣获市级“生态乡村”称号,彻底甩掉了多年的“脏乱差”帽子。他还注重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构建布代村草苗文化艺术品牌,每年组织开展1次草苗文化艺术传承节大型活动,并帮助注册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名。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
——“把最好的年华献给扶贫事业”——记罗城集环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江山

 

“黄书记,你前年种的毛葡萄结果了。”6月20日,正在xx市人防办值班的黄江山,收到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集环村村民发来的微信。此时,他已经卸任集环村第一书记两个多月,但对村里的变化 村民的快乐事,大家都乐于和他分享。

集环村地处九万大山深处,391户中贫困户多达216户。2014年4月,28岁的黄江山主动申请到集环村当第一书记。他说:“把最好的年华献给扶贫事业,我无怨无悔。”

集环村的路不好走,有的路段两个人对面走,要错开身子才干过去。村民吴昌明的遭遇,更是深深刺激了黄江山。吴昌明辛辛劳苦养了4头猪,还没赶到镇上就死了3头。

“一定要把路修起来,然后发动群众把产业搞起来。”黄江山确定了工作思路,下决心无论多艰苦 多艰难,也要帮集环村修好路 发展好产业。

一些群众并不买账。发动群众集资修路,有人反对:“这里的路要是好修,还等到你来?”动员流转土地发展产业,有人指责他是要政绩:“土地整合出来,你干两年就走了,以后怎么办?”

面对艰难,黄江山没有退缩,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他骑上摩托车,一个屯一个屯地走,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次进村遇到大雨,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滑下山坡,摩托车彻底报废。第二天,又买了辆二手摩托车继续上路。

走村入户让他把村里的底子摸清了,还真正了解了群众的疾苦。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多,黄江山经常去探望,嘘寒问暖,送米送油。吴美枝一家9口,有4人视力残疾,黄江山牵线搭桥让两个孩子 学习按摩技术,自食其力,又发动朋友资助另外两个读书……渐渐地,村民逐渐接受了他,“烂摩托车书记”的名头,开始在集环村叫响。

说一千遍,不如做一遍。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黄江山一边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一边发动群众先行修路。他开始跑资金 跑工程 跑材料,经常是一瓶水 一两根黄瓜就撑过了一天,一个月瘦了十几斤。凭着这股韧劲,他争取到资金1000多万元,修建了17.6公里水泥路,实现了屯屯通。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合集 脱贫攻坚优秀党员事迹范本 农村党支部书记合集_先进个人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