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宏观经济论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宏观经济学小论文
【摘要】
本文由1999年大学扩招到2011年的现状出发,将从结构性视角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剖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结构性 劳动力市场分割 就业难
1.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凸显,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为人才供给充裕与人才需求紧缩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高校扩招带来的是大量大学生涌入人才市场;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下降。
1.1 人才供给充裕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今日莘莘学子已不像昔日天之骄子深受社会各类用人单位的青睐,有数据显示,自1999 年以来,我国高校逐年以20%左右的速度扩招,2002 年高校毕业生为145万,而时至2011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60 万。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剧。
①庞大的大学生队伍涌入人才市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巨大冲击,2009-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75%之间。
②面对残酷的现实,虽然大学生不断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遭遇毕业即失业的不幸,历年未就业人员累计已达到100 万左右,总计2011 年要解决800 多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高校与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人才需求紧缩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
全球,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多数企业遭遇低增长、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经济状况。今年爆发的欧洲几个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也造成了世界经济处于萧条之中的局面,我们外向型企业受此影响比较严重,外贸订单明显减少,加之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这些以出口为主吸纳了很大部分毕业生的中小型企业处境十分艰难,收入减少自然要求企业节省开支,与往年同期用工荒的局面相比,很多操作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都已经减少了很多,大学生就业也是同样的情况,许多用人单位通过不招收新的员工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人才市场的需求量顿时大大下降,这就使原本十分艰难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例如,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采用让企业免费参加就业双选会的方法,鼓励企业招纳贤才,然而参会的用人单位仍然比预期的要少,而参会的企业或者需求量缩水,或者只是到场宣传自己,扩大知名度,而非招聘。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各类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总量失衡;高校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但能力有缺陷等等,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是从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的,笔者认为,这些解释都或多或少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大学生真的已经过剩了吗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 年我国从业人员仍以具有初中和小学教育水平的人员为主体,占75%左右,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4.7%,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 年。这种受教育程度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5%,仅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起步阶段,而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球经济相互依赖加深,人才紧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并不是大学生总量过剩,而是结构性的过剩。根据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失业的类型一般有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隐性失业。结合中国转轨时期的具体国情,我认为用结构性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歧视理论来解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有说服力,下面我们将主要从这两个角度展开论述。
2.1 结构性解释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表现在技能结构失衡、文化结构失衡、区域机构失衡、年龄结构失衡等许多方面。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结构性失业并不一定表现为劳动力总量上的供大于求,即使在供求平衡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失业与空位并存的局面。像民工荒现象。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
认为造成结构性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存在弊病以及经济结构的局限。
2.1.1 劳动力市场供给
大学生培训教育结构和培养模式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很不合理,受市场短期热点的驱动,许多大学热衷于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而一些学科出现无人问津,其实,专业的冷与热都是相对而言。前些年的计算机热、法学热、国际贸易热已经使许多毕业生大吃苦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很快,受市场驱动的专业设置导致许多原来热门的专业没有几年光景就供给过剩。另外,国内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也不平衡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多重的。由于内、外部劳动力市场收入差距大、流动性差,大学毕业生扎堆于东部沿海地区、大中城市, 云集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赢利较好的企业等内部劳动力市场。原就趋于饱和的东部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及优势行业更是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及另一些劣势行业又出现人才短缺 的严峻局面。
2.1.2 劳动力市场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市场上紧缺的是有专门技术的人才,轻实践能力培养,学的都是宽口径很泛的东西,尤其是普通本科大学按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很难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而改革开放以来 ,我 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所 占的比重明显
下降,第二、三产业所 占的比重不断加大 。许多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专业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业 ( 如信息产业、通信业、金融保险业等) 迅速崛起,大大增加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之下 ,目前我 国高校专业设置还没有适应体制转轨、 结构转型的要求。他们或是无视市场需求,单凭已有的师资力量开设专业;或是盲目追求热 门专业, 不仅师资力量无法跟上,毕业生质量偏低,而且还造成同一专业毕业生过多的现象。
2.1.3劳动力市场需求方
市场对人才层次的需求是金字塔型的。社会需要科研型人才,以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而需要更多的是应用型人才、高级技能型的人才。尽管我国已经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但总体说来,我国高等教育还未能摆脱精英教育的模子。大学定位盲目攀高。普通大学基本上 都在照搬研究型大学的模式,重研究轻技能。由此产生的结果是,研究型人才缺乏科研能力,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又严重匮乏,与市场需求产生脱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严重,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不足4 %,而企业的需求 比例 在 1 4 %以上 。
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解释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是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多林格尔和迈克尔皮奥雷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对劳动力市场按行业、地理区域,或者按性别、种族之类的人口特
点而进行的分类。该理论认为,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被划分为相互隔绝、自成系统的,而且被分割的不同部分,它又认为新古典理论对工资差异的探讨是不充分的,其差异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在不同职业和领域存在着不平等。
在这些分割因素中,有性别、种族、学历,家庭背景等,不过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更多地表现为制度性分割。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其投资的动力是它能给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带来较高的回报。如果获得的收益不能超过或至少抵消投资的成本,投资教育就是一项不划算的事情。而投资收益的获得是以找到适宜的工作岗位为条件的,因此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对大学生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发展经济学认为,教育的收益是预期的,因此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估算教育收益时必须对教育未来年份的收入进行贴现,然后把收入的贴现值和成本的贴息值进行比较。一个家庭是否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和投资多少,取决于贴现收入与贴现成本的关系.如果贴现收入大于贴现成本,投资就是有利的,反之,如果贴现成本大于贴现收入,投资就不值得进行。
因此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大学生对自己的收入有较高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而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呈持续的扩大趋势.从地区差距看,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国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所划分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人均收入差距都呈扩大趋势。从城镇来看,1985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收入之比为0.87:0.79:1,20 年后,情况已发生逆转,2005 年该数据变为1.523:1.003:1,东部地区明显处于优势;在农村,东中西三大地带收入差距的阶梯态势则更加明显,1985 年农村人均收入东中西之比为1.59:1.18:1,2005年为1.98:1.24:1,差距进一步拉大。从所有制看,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的收入差距是不断拉大的,1985 年国有单位职工收入为集体单位的1.25 倍,2005 年这种差距扩大到1.71 倍,20 年间增长了36.8%,另外,如果考虑到我国的国有单位职工,除了从企业和单位领取货币收入外,还能受到住房、医疗、劳保甚至托儿、食堂、交通等福利待遇,各种补贴一般占职工总收入的40%左右。而集体所有制单位这方面通常比国有单位差。这就意味着,国有单位与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实际收入的差别比名义收入的差别要大。
从行业看,在分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里,第三产业中与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科研服务等相关的行业收入在所有行业中最高,而传统的第一产业收入在所有行业中最低,2005 年收入最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0558元,比上年增长了15.9%,收入最低的为农、林、牧、渔业,仅为8309 元,比上年增长了9.1%,高低收入行业的差距由上年的4.6 倍扩大到4.88 倍,由以上劳动力市场上各种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大学生就业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主要劳动力市场无疑更能满足大学生的追求高薪收入的需求,因此往往成为就业竞争的热点。但大学生喜欢去的地方恰恰吸纳能力小。选择偏好与实际岗位需求有限性的差异无疑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另外劳动市场上的一些制度性因素也阻碍了大学生就业的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及其所导致的高流动成本,大大缩小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使得劳动者要想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高级劳动力市场是很困难的。大学毕业生是理性的劳动者,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他们当然不会将农村和中小企业作为自己就业的首选对象,而是想方设法要留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甚至不惜暂时的失业。可以说,现时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毕业生适应我国现行制度环境的结果,而不能简单地将之归结为大学毕业生观念落后了事。
3.解决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结构失衡和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提高其就业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合理调整教育结构
当前人才供求明显存在着结构性的失衡,完善教育结构还需做进一步的努力。政府应根据市场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蓝领人才,同时适度缩减大学生的招生规模,调整其学科层次,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分层,精英教育和普通教育可以并行不悖,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发展模式,使劳动力的供给知识结构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
大学是人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阶梯,晚上人学的过渡作用不关重要。学校应该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如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等。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增强社会对人学生的认可度。完善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体系,增加企业人员走进校园进行职业信息与市场信息的讲授,同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进行调查,了解社会需求,增加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了解。加强针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人学的自我认知,更好的做到人职匹配。学校还应该鼓励教育人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使大学生更多的走向基层,走进西部。
3.2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这不仅仅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路。大学生毕竟是受过一定的知识技能培养的,其应该而且也能够从事较高级的劳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适宜的工作岗位,让其价值充分发挥,而且两者还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跟多的知识精英进入现代产业,对工业化的推进无疑是有利的,这是一个双赢和良性循环的过程,产业发展和高等教育都将获得巨大发展。
3.3 发展和规范次要劳动力市场
改善该部门的就业环境,缩小与市场的差距,逐步实现两级市场一体化。政府要大力发展民营和乡镇企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企业的技术含量,合理调整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同时健全和完善劳动立法,提高执法和监督的力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最后,还要废除一些束缚人才流动的人事制度如户口制度和档案制度等,这样,就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跨地域流动的人才提供便利,最终实现全国人才市场一体化。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要依赖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越快,就业机会就越多。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人学生白己创业,设立人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予以特殊优惠。用人单位要改变错误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此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用人单位要着眼」长远目标,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出来,缺乏实践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形成梯队。总之,用人单位需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
1. 张志军 ,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透视大学生就业市场[期刊论文] 思想理论教育 2007( 3 )
2. 万娟 ,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与对策 [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 2010(24)
3. 姚裕群,走向市场的中国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4. 王能,邹娜,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期刊论文]求索,2006(9)
范文二:宏观经济学应用-失业问题
一 宏观经济内容摘要: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西方经济学从产生至今,大致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主要阶段。经济学是关于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又被称为选择的学问。
在解决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时形成了三种体制,现代社会主要采取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平衡
价格影响需求,价格影响供给。经济学把价格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非价格因素引起的变动称为需求变动。
市场分析主要是均衡分析,包括均衡稳定分析和均衡移动分析。生产要素的供给来自要素所有者。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购买一种商品的均衡原则边际效用要大于或等于价格。购买多种商品的均衡原则:收入和价格既定时,要是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同其他商品相同。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实际消费者均衡的关键。
第四章 厂商理论
生产函数式反应投入产出关系的一个概念。经济学通过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组合模型,来表现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一定技术条件下,一定的要素同时同比例投入会有一定的规模和效益。规模经济反应产量规模扩大与投入的成本变化的关系。
第五章 市场理论:竞争与垄断
厂商根据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即四种类型厂商根据均衡条件MR=MC来确定产量。厂商数量、产品差别程度、替代程度、进出行业难易度、对价格控制的程度是决定厂商的市场均衡条件是厂商上目标选择的关键点。不同类型市场经济效益不同。
第六章 外部性、公共物品与政府
经济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影响最优资源配置。外部问题可通过一定手段予以克服。完全满足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叫纯公共物品。两个特征只居其一的叫非纯公共物品。针对市场失灵而采取的政策叫微观经济政策。
第七章 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
GDP是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它的变化将引起失业率和价格水平的变化。总供给模型是指用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模型来说明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水平乃至整个经济的波动。
第八章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总需求与总供给及二者相互作用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取决与收费和消费倾向。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如他变化则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凯恩斯根据消费与储蓄对国民收入的不同影响得出节俭的反论。乘数原理是凯恩斯说明投资效应的理论工具。
第九章 事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国民收入均衡只要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就会出现失业。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人们用费利普斯曲线说明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
第十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内容,经济周期是指一国总体经济的波动,即经济周期的扩张、收缩、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时要逆经济风向调节。政府实施财政政策时,会遇到赤字财政政策和挤出效应等。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有各自特点,不同情况效果不同。
失业问题:
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的供不应求将是一个长期现象。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经常爆发严重的失业问题,迟至1980年代初和1990年代初,主要发达国家仍都出现了较高的失业率。而我国近年的失业问题也日益严重,虽然每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城镇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口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却不能有效地减少。探讨失业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对策不仅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经济理论工作,更是一项迫切而棘手的现实任务。
国内基本观点
失业的成因很多,有体制型失业、磨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等等。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社会经济背景下,有不同的失业特点。我国目前失业的主要原因应是体制型和结构性失业。
1.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体制型失业
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和不同的制度框架里,失业内涵不同。我国处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因体制轨轨引起企业组织制度变革,产业结构调整使劳动力在不同企业、产业和地区间进行重新配置,进入就业失业就业的运行过程中,当失业者不能即时就业就形成体制型失业,包括公有经济内部的隐性失业以及隐性失业显性化所导致的失业现象。体制型失业正是造成我国下岗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内,城镇劳动力资源采取了国家统包统配、安排就业的行政性配置方式。于是大量的潜在劳动力资源过量的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冗员和在职剩余劳动力广泛存在。其结果是在旧体制内广泛存在隐性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化运作,使企业逐步转向自负盈亏、具有刚性预算约束、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市场主体。在这种变革使企业对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选择,就不再依据上级的指令,而是依据市场规律办事。企业如果不减员增效,就会破产倒闭。因此,大量的隐性失业逐渐显化,形成体制型失业。
2. 科技进步和发展产生结构性失业
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科技发展创造了新的产业,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但是就在新的就业岗位产生的同时,传统产业不断用新技术进行改造,劳动力供求结构再次变动。当劳动者在知识结构和专有技能上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需求时,则造成劳动力供求总量均衡下的结构性失业。
科技进步导致部分职工下岗或失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必然推动国民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职工下岗或失业;二是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企业降低成本,可使企业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企业的技术进步对企业职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些不适应要求的职工就难免下岗或失业;三是由于技术进步,现代化的设备和管理会代替部分人力。
本人的基本想法
在中国,从业是人们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很多百姓来说,就业既是一种谋生手段,又是他们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最主要的渠道,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丧失就业机会,不仅意味着收入减少乃至断绝生计,他们个人和整个家庭的生活都会因此而陷入困境。同时,其个人和家庭的不良境遇集聚起来也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我国应该实行劳动人口再就业。再就业实质是就业问题,其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创造各种就业机会。我国是人口大国,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决定了创造就业机会是我国再就业的最根本的战略选择。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在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可以适当的扶持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业、文体用品业、皮革业、食品加工和制造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塑料制品业。这10个行业均是最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加工程度比较浅、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发展能容纳更多劳动力就业的第三产业、非国有经济、中小企业以及区街经济、社区服务等新的就业增长点,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安置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国内外的经验证明,经济越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大,创造的就业岗位就越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还很不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31%,因而相比之下,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其解决就业的潜力是巨大的。同时我国应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企业机制改革力度。深入研究企业的自身特色,发现本企业的效益增长点,并研究如何实现在不减员的前提下对人员编制策略进行调整。在企业经济效益的好转和企业的扩大过程中,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会有所增加。并且,大力发展非正规部门就业、弹性工作、非全日制工作、小时工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以拓宽就业渠道。
政策: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分析:
对失业问题,凯恩斯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套以国家干预、扩大需求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
1、政府干预。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缺乏调节需求使之达到充分就业的力量,而且社会越富足,消费倾向递减和投资下降就越严重,因而经济危机和失业现象就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由政府出面,采取干预经济的办法,通过税收、利率、政府投资等措施进行调节,才能消灭金融危机和失业。
2、扩大消费需求。凯恩斯认为,国家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扩大消费者需求,侧重点有两个:其一是增加消费乃至挥霍浪费,反对节俭和储蓄;其二是对所得进行再分配,通过征收各种所得税来缩小财富所得的过分悬殊,以促进消费,进而提高就业水平。3、扩大投资需求。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是相对稳定、一时不易改变的,所以扩大投资就成为重点。对此他提出实行全国范围的调节投资的计划。该计划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调节私人投资,即国家通过增加货币数量、降低借贷利息来刺激私人投资;其二是投资社会化,即由政府直接承办公共工程,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消除投资者的悲观心理,使经济自动复兴。凯恩斯强调,这种投资是一种能带来一系列相关部分的发展,从而形成国民收入总量翻倍增长和就业翻倍增长的投资,故只须投资量增加少许,就可达到充分就业 4、增加货币发行,压低利息和工资。通过增发货币和压低利息来刺激投资,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对策措施
在一个尽可能短的时期内,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成社会基础设施建立,即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个人住宅的贷款购买制度、工伤保险制度、人寿保险制度,建立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把这些制度从仅仅覆盖国有部门转型到覆盖所有城市经济部门。并通过这些制度为失业者与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形成良好的社会安全网,从而实现社会稳定。
在治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上,我们采用从供需均衡的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的思路。
(1)结构性失业治理中的需求治理。在需求治理的政策中必须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也就是在刺激内需的同时考虑失业结构性特征,在经济增长中逐步解决结构性问题。
第一,保持目前的经济增长率。我们知道加速经济增长率会直接造成更多的就业机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供给,从而降低失业率。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还会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健康、良好的宏观环境,促进其发展。
第二,继续目前已经在实行的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放松银根,但是一定要注意在资金的分配方式上要更多的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而不是计划的分配方式,否则将会出现新一轮的结构重复。
第三,增加对中小企业政策上的支持。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有更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非国有经济类型,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足,而且目前对非国有经济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信贷支持政策。因此,在新一轮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施行过程中,在资金供给上,应该对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同等对待,国有银行也应从盈利的角度来决定贷款的方向。
第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发展的最大比较优势就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节省资本、多用劳动的工业化技术路线,更符合我国国情;从长远来看,要逐渐地、有选择地增加发展资本密集、资源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包括: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积极发展已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贸易;还可以有组织的促进劳务输出。
加强对失业者的职业培训,促进再就业。结构性失业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的技能、经验、知识结构与可供选择的职位空缺不相适应,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加强对失业者的职业培训。
【 参考 文献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凯恩斯通论新释》海曼P明斯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