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国际贸易实务毕业论文

国际贸易实务毕业论文

时间:2022-08-05 09:1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际贸易实务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贸易实务毕业论文

  篇1

  浅谈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也有了显著的增长,由1990年的5560.1亿美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36420.6亿美元,大量的进出口贸易也加大了我国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国际贸易的特性又要求国际贸易的操作人员有必要掌握除两种或以上语言(尤其是英语)的能力。本文就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

  一、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涉及合同价格的计算、贸易术语的介绍及选择、保险险种的介绍及选择、支付方式、理赔和索赔等很多内容,几乎涵盖了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全部环节。而由于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伙伴一般都是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因此,在进行商务谈判和各项条款的制定时往往不是仅仅使用本国语言就能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的,而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进行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各种条款的英文名称,英文表达方式,尤其是关于英文的销售合同的具体事项上能有提前的了解,这对学生将来真正的进入国贸相关的行业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以免因语言不通而导致误解某项条款或产品的信息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二、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就现阶段而言,很多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比较低,认为只要在国内把专业做好,学生把专业知识学好,掌不掌握外语能力无足轻重。而这种理念会直接的体现到对师资的选择和培养,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教材的选择等等很多方面。

  (二)师资水平需要提高。

  虽然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掌握外语的能力和增加学生的国际视野,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是遇到了一定的问题。首先,双语教学对师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知识外,还要能够用两种语言把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而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的教师目前还比较缺乏,往往是很好的专业教师外语水平不足以连贯的讲课,而外语好的老师专业知识水平缺乏,众所周知,师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因此提高师资水平对加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收能力有限。

  除了教师能够流利的用第二语言教授课程外,学生也需要用第二语言学习,而大部分学生由于从小没有受过双语课程的训练,对于用非母语教学很不适应,而且大家的外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基础好的同学可能很容易就领会了老师讲的内容,而基础不好的同学可能连老师讲的外语的中文意思都弄不清楚,更何况是新授的专业课程了。

  三、解决对策

  (一)首先要认识到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贸易术语等都具有极强的涉外性和国际通用性,有的术语和法规都是直接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因此,双语教学可以更好的了解很多术语和法规的实质,以免由于翻译版本的不同导致个人理解得不同,而在将来的实践中产生纠纷。另外,由于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仅仅熟悉各项贸易术语在本国语言中的表达方式是无法开展真正的国际贸易的。

  (二)要加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双语授课,以便学生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虽然双语教学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非常重要,但也并非有益于所有学生,对外语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没有任何针对性的双语教学无疑加大了学生对新知识接受的难度,且如果同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外语能力相差太大的话,不仅学生接受课程的程度相差很大,老师授课的正常进度也会受到影响,产生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进度慢,基础差些的学生觉得进度快的结果,进而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因此,开课前对学生的外语能力进行测试并进行分级分班授课会更有利于教师授课进度的整体性,另外对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有必要进行一定的额外的语言培训,且在开课初期可以适当降低外语授课的份额,增加中文授课的份额,循序渐进,使学生慢慢适应双语授课方式,而对于语言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大外语授课的比例,甚至完全使用外语授课,如果因为各种条件限制,不能分班授课的话也要兼顾双方以达到最佳的平衡。

  (三)提高师资水平,建设合格的双语教师团队。

  由于双语课程对教师既有专业知识的要求,同时也有用外语授课的要求,因此,对师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学校是否能为课程配备优秀的双语师资也就成了双语课程建设的关键。尤其是在课程开设之初,如何找到合格的师资来授课往往是最难解决的困难。另一方面,师资水平的提高又并非一蹴而就的,并不是对现有的专业课教师简单的进行一下英语培训或随意的招聘几名海归或聘任几名外教就能够解决的,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培养才能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师。而就师资的培养而言,应首先考虑对现有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为主,这样既可以对教师的水平有更多的了解也不至于一旦课程取消而产生多余教师难以安置的问题。

  因此,首先要选拔出一批具有基本双语授课能力的教师,选拔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物质激励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其次,要对选中的教师进行长期的培养,如专业英语培训,旁听名师授课,出国交流学习等,只有建立起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师资水平的稳定和不断提高,而也只有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够确保学生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而在实践中各种贸易术语以及与外方的各种交流致使语言的要求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一点外语基础都没有的人能够完全胜任国际贸易的工作,因此,做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工作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燕.国际贸易专业课推行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毕永竹.大学双语教学有效性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3]田俊辉,黄辉.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实施[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

  篇2

  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改革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现行的考核形式,不能客观地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课程考核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出建构一套在内容上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和形式上注重多种类别的组合考核方式的考核改革方案,希望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发展建设做一点贡献。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实践能力

  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之时,高校特别注重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确立,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下对经贸人才的需要。只有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来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水平,才更加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知识的运用,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它以商品进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外贸方针政策为指导,阐明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检验都离不开课程考核这一重要环节,因为它能客观地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为此,作为国贸专业的核心课程,更需建构一套客观有效、切合实际且操作性强的考核改革方案,运用到课程教学的体系中。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考核一直沿袭着传统的以闭卷笔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法,有的学校虽然也加大了课堂表现力的考核改革形式,如把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平时出勤和期末笔试组合在一起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实际上并没有实质的改变。此外,虽然也有考核改革方式的多样性的提议,但没有探讨出可实施的方案。

  可见,传统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内容上偏重理论考核,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核少;形式上客观性试题偏多,主观性试题较少;方式上终结性考试多,没有过程考核。考试题型标准化和形式单一化夸大了分数的功能,而且试题答案多数是唯一的,能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笔者在从事多年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体会到,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出名副其实的人才,必须建立起一套在内容上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和形式上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的考核改革方案,并将其运用到教学的综合评价中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应在符合本课程的特点与性质的前提下,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综合和积累,体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新的形势下对外贸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考核内容注重综合能力。

  传统考试的考核内容,一般对合同各个条款,如品质、数量、包装、价格术语、运输方式、保险类别、结算方式等条款内容着重专业术语和贸易惯例知识的记忆考核;由于考核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的范围,绝大部分学生就会去搜寻现有的考试资料,浏览课堂笔记,或只复习任课教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知识,这样就使学生形成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样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

  因此,对考核内容的改革应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情况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掌握现代化技术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改革,理论知识部分可以选用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进行检查考核;实践运用部分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考核形式,在问题的提出和题型设计上要因地制宜,把学生上课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到设计某一批货物贸易的进出口业务中,如进出口报价部分应考核学生商品成本核算的能力,磋商部分考核贸易谈判的能力,订舱、报检、报关以及结算部分等的考核可以通过一票进出口业务的制单来进行。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定的参考书目等内容也应列入考核范围,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形成良好学风,便于学生对课程系统知识的掌握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考试中,除基本概念和理论等使用客观试题外,适当增加主观题比重,即简答、综合性论述题,建立一种主客观题并存、分值比例合理的测试模式,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把考试内容转变为检测学生的能力水平,才能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增强其自学能力,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二)考核形式应实行多种类别的组合考核。

  传统考试的考核形式闭卷考核多,开卷考核少;笔试形式多,答辩、机试等形式少。因此,为提高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应实行多种形式类别的组合考核方式。

  如谈判磋商部分可以通过答辩方式进行考核,答辩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由抒发见解,充分展现才能,对学生学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仪表风度、个性特征等,均能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观察和检测。课程设计、论文、实验报告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机试可以用于学生认知领域的考核,还可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操作技能领域的模拟操作,进出口业务的制单、信用证审核部分可以用这种考试方式,在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的今天,应大力开发和利用这种考试方法。

  (三)考核方式变结果考核为过程性考核。

  传统考核方式往往重结果、轻过程,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将考核知识的累积、记忆作为目标,属于静态考核。如此一来,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分数结果上,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综合和积累,以及试卷分析、反馈等重要环节。为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应加强平时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重,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采取平时成绩、阶段考试、期末考试与实验技能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考查学生全学期的学习状况,包括课堂表现、完成作业等,在考查学生识记、理解等智力因素的同时,也考察了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由此激发他们持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学风。阶段考试成绩则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要求,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论文等方式获取信息反馈,达到督促学习的作用。

  其中,作业以巩固所学为目的,内容上应更多地考虑现实性和拓展性,使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和创新空间,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实训题,例如合同条款翻译、案例分析、修改信用证等,以加强学生对实际业务工作的演练,增强其实际运用能力;课程论文能够提高学生完成拓展性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检验学生课外学习效果,评定学生学习过程;模拟实验可以对一些关键性环节,如进出口成本核算、信用证审核等进行指导,并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进行修正和讲解。

  考试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伴随着考试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比考试自身还重要。过程性考核强化了过程控制,达到了考核学生和检验教学质量、效果的双重目的。变结果考核为过程性考核不仅可以适时地、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而且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产生紧迫感,认识到过程不努力则难以应对综合性考核。过程性考核有利于教与学双边互动,对教与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反馈、修正作用,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引导学生重视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既要有理论的反映,也要有实践教学过程的记录,这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约束,不仅规范了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和公正,也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实施,使考试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学习,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莫红梅,钟芸香.关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4.

  [2]严艳荣,刘成群.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0.

  [3]张伟锋,陈春梅.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5.

  篇3

  浅谈国际贸易发展困境与对策

  一、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1.国际贸易趋向高端化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国际贸易始,我国信息化技术也正式起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逐步发展,科学技术研究飞速进步,我国顺利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更多活力。目前,国家间交往越来越频繁,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走向了高端化。首先,在国际贸易中,高新技术占据的比重逐渐提高。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从90年代开始,我国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产品逐渐受到国际社会民众普遍关注,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总量、出口量都呈现出了明显的持续上涨趋势,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中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次,国际贸易结构逐渐趋向高端化。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等关键要素的进步,进一步优化了国际贸易的内部结构,促使国际贸易中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逐渐下降,新型技术产品、制造业产品比重不断提高。

  2.利益格局发生变化

  当前,国际贸易主要包含两个交易主体,一个是发达国家,另一个是发展中国家,且两个交易主体间的经济发展实力呈现出悬殊差异,促使整个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格局趋向两极化。据相关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在国家贸易的整体利益分配格局中,发达国家约占80%以上的利润,特别是位居领头地位的美国,其拥有的国际贸易利润就达到了利润总量的1/3以上。这种利益分配失衡局面,导致发展中国家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的同时又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严峻的考验。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更具利润分配优势。

  二、国际贸易发展遭遇的困境

  1.粗放型经济无法满足新时代要求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开放范围越来越广,这使得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迅速加快,国际贸易规模上升到一个空前高度,国家整体外贸水平持续上升。从形式上看,我国国际贸易已取得非凡成就。但若将已取得的成就进行细化就会发现,当前,我国所达到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还远远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距离新时代要求还差一大截。这主要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速度慢,国际贸易量多质低,导致我国国际贸易结构始终无法优化,外贸产品质量难以有效提升。纵观当前,我国粗放型经济下的进出口产品层次依旧保持低水平,创新力强、自主知识产权到位的高端经济产品少,且产品几乎不具备品牌优势。

  2.外贸经济环境越来越不理想

  国际贸易是我国贸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纵观当前,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主要是中小外贸企业。然而,我国政府部门等职能机构却未给中小外贸企业提供国际贸易便利条件,促使中小企业在积极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频频遭遇困境。如我国出台的一些行政管理条例严格限定了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规模;税收政策明显偏向大型外贸企业,导致中小企业频频受挫。如我国中小企业需比一般纳税人缴纳更多的税收额;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未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威胁进行适当的法律保护,如我国出台的《企业法》、《公司法》等法案制定的条例过于笼统,且在细化条例中,满足中小企业特殊性要求、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保障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合法权益的法案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理想。与此同时,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过分聚焦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甚至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资金筹集政策,土地使用优惠政策等多方面特权优惠政策来鼓励这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导致国际贸易发展资源配置出现不合理局面,整体外贸经济环境越来越不理想。

  3.国际贸易的风险程度不断加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国际贸易涉及范围逐渐扩大,国际贸易深化程度显著提高。尽管我国国际贸易受此影响获得了更多向前发展的机遇,但同时,我国国际贸易各主体需承担的贸易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首先,我国主要向其他国家输出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小,而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量则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际贸易产品层次低,产品技术含量小,企业难以取得较大利润,外贸各主体极容易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被剔除。其次,由于我国出口其他国家的产品比重越来越大,引起其他国家的防范,导致我国国际贸易风险加大。如近年来,俄罗斯等国家多次对我国出口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使我国出口产品品牌、出口企业信用在无形中受到打击,客户忠诚度显著降低,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逐渐降低,加之各国为保护本国消费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使得我国国际贸易风险被迫逐渐加大。

  4.本币升值势头持续向上攀升

  从国家保护本国国际交易的角度来看,若本国币值减小,则国际购买本国国际贸易产品的费用降低,各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本国国际贸易产品将以量取胜,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相反,若本国币值提高,他国购买本国出口的产品就需花费更多的费用,顾客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量将骤减,本国国际经济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有可能直接拖延本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近年来,我国向国际社会输出的产品越来越多,国际客户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利益空间,以至于这些国家开始寻求多种借口或手段,如砍断我国境外进口商的资金链、恶意拖欠我国贷款、实现大幅度的贸易保护等来逼迫我国人民币升值,促使我国人民币升值势头持续向上攀升。尽管2015年我国曾多次对人民币实行贬值,但外部驱动人民币升值风险依旧存在。

  三、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对策

  1.转变我国现行的国际贸易增长方式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易浪费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适应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这也意味着我国必须要进一步转变当前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与增长方式,全面推进我国国际贸易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对此,可逐渐在国际贸易中贯彻落实集约型经济。集约型经济是一种追求产品高附加值,增加贸易利润的增长方式。而要在我国国际贸易中实行集约型经济,首先要细化市场,鼓励不同市场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其次,进一步落实品牌战略,加强出口产品的品牌宣传,向国际客户宣扬出口产品的优势之处,增强国际客户的购买欲望;最后,不断优化我国国际贸易产品格局,尽可能加大高端产品的出口比例,降低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真正以产品质量取胜国际市场。

  2.持续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向前发展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不断国际社会如何变化,国际贸易结构如何调整,都必须要将国际贸易的重点放在推动国际贸易经济向前发展上。尤其是在我国高度强调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现实方针下,必须要严格遵守原有的发展方针与原则。否则,若经济发展出现不稳定现象,我国社会将陷入一个严重的经济危机中。而要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向前发展,首先要不断调整我国现行的国际贸易经济体制,优化并落实税收政策,适度强化政府对国际贸易的政策等支持;其次,要构建与完善为我国国际贸易服务的各个信息服务机构。因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对信息资源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若能构建与完善信息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快速获取对称性信息,将有利于我国国际贸易取得更大市场优势,同时,信息服务机构的建立与完善,还可有效扶持我国中小企业等外贸主体不断向前发展,为我国经济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进而增强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3.强化国际贸易的法律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加快,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与完善,都让我国逐渐意识到了完全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性。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法律法律主要聚焦国内经济贸易,而在国际贸易方面却还未出台系统化的法律法规,这也使得我国国际贸易过程缺乏法律保障,贸易风险层出不穷。对此,我国有必要强化国际贸易的法律体系建设。首先,立法机构要积极了解国际贸易标准,并将部分国际贸易标准引入我国国际贸易规范与法律体系中,防止我国国际贸易在出现纠纷时处于劣势;积极研读我国现行的国际贸易法律与国际贸易协定、条约,并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的国际贸易法律体系,进而增强法律保护的可行性;最后,组建专家团研究应对其他国家的反倾销控诉,尽可能从法律的角度规避他国对我国实行的不正当反倾销活动。

  4.改变收付货币方式并丰富避险工具

  对于专门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外贸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是其业务发展不可避免的潜在风险。不少外贸企业也对此感到非常焦虑。但事实上,人民币升值风险并不是不可避免的。首先,外贸企业可适当地更改现行的货币收付方式。如当前,美国依旧是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虽然美国为规避债台高筑风险有使美元持续走弱趋势,但基于美国金融霸权地位,美元贬值不易。因此,我国外贸企业可采取收美元等升值空间大的货币、付人民币等升值风险大的货币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确保企业发展利润与行业利润;其次,我国外贸企业可适当丰富自身的避险工具,防止汇率风险冲击。如目前,我国大部分国际贸易都是无法实现立即支付与收取的,交易存在一定的时间汇率风险。此时,我国外贸企业可与他国企业、消费者签订远期合同,灵活使用买卖外汇期货等方式来套期保值,以防范交易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并由此保障我国国际贸易利益,推动我国国际贸易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四、结语

  国际贸易是利益与风险并存的经济活动。要想取得国际贸易的最大化利益,首先要了解国际贸易发展困境,剖析风险聚焦点,并针对发展困境采取合理的应对举措,全力消除国际贸易发展风险,保障国际贸易稳定发展,进而保证国家国际贸易经济权益。这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期望本文研究能够为同行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推荐访问:国际贸易实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实务 国际贸易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