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报告,某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汇报,供大家参考。
某人社局 2020 年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汇报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突出人才优先,招才引智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1.强化企业用工保障。建立民营企业招工用工服务平台,常年免费提供招工服务;有计划的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和巡回招聘,确保民营企业用工需求。xx 年至今,组织大型现场招聘会 10 场,新增就业 9051 人,为企业发放稳岗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 534 万元;组织大学生就业见习 185 人,发放创业补贴 142.3 万元,新增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 93 人、返乡农民工创业 2302 人,带动就业7245 人。
2.鼓励企业技能提升培训。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对新招录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标准给予一定的职业培训补贴,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以人社部门牵头的技能人才培育机制,推行校企双师联合培养,广泛开展"订单式""委培式"等培训,促进技能人才快速成长。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绵阳市级和江油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分别给予所在企业 50 万元、20 万元、10 万元、5 万元奖励。对在绵阳市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高技能人才,分层次给予最高 50 万元奖励。xx 年以来,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 4112 人,品牌培训 381 人,创业培训 464 人;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式"培训 3 期,培训的 133 人中有 85 人晋升高级工。
3.实施招才引智服务。鼓励民营企业全职引进一、二、三类领军
人才和高级人才,支持柔性引才聚智。按标准给予一定的引才奖励和购房、租房补贴,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每年单列 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每年 400 万元人才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认真配合升级出台以"三大人才引进计划""五大培育激励工程"为主体、涵盖 47 个政策点的"李白故里英才计划"。目前,围绕"一基地一集群"和四川先进制造强县建设,已建成 21 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 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 家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吸纳各类"双高"人才 60 余名。xx 年新增引进高层次人才 53 人,发放各类人才补贴 556.26 万元。
(二)持续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1.构建宽松经营环境。突出优化政务服务,继续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积极推进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近年来,市人社局进一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执法检查预案规定,除发生投诉和上级专项检查行动外,劳动保险监察机构均不随意到企业进行监察;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减少抽查的比例和频次;严格落实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评价制度,对连续三年被评为劳动保障诚信"A"级的企业,一个评定周期内免于日常巡视检查。认真落实"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社会保险登记工作,企业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企业社会保险登记时,统一采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再发放社会保险登记证,也不对已参保企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证换证,并取消社会保险登记证的年检
和验证。
2.落实社保降费补贴。按照政策规定,积极落实社保补贴,严格落实社保降费政策,推进阶段性降低保险费率工作,为企业经营减负。自 20xx5 月 1 日起,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 19%降至16%;5 月 1 日至 2020 年 4 月 30 日,继续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其间:失业保险总费率降至 1%;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在现行基准费率基础上下调 50%;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全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300%,下限 20xx 为 50%,2020年为 55%,2021 年为 60%。
3.提供便捷法律服务。为企业提供劳动用工管理顾问服务;实行劳动争议仲裁流动仲裁审理制。依申请,仲裁机构可到用人单位开庭审理案件;协助建立健全内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提升企业自主预防解决争议的能力,助力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截止目前,20xx 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184 件,在用人单位开庭一次;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138 家。
4.紧扣改革转职能。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作改革。扎实做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征收政策调整宣传解释。主动谋划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安置工作,积极做好社保费征收职能划转工作。
(三)突出服务意识、聚焦"放管服"改革,加速推进群众满意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修订人社工作纪律和服务规范,建立四级巡查督查机制,强化服务作风。提高服务品质,
完善一次性告知书制度,疏理公布"取消证明""最多跑一次"两个清单,取消证明 58 项。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 169 项,全程网办 164 项,均超过全部事项的 90%。
2.扎实开展疏堵去痛解难活动。开展"换位体验""局长跑窗口""网友进大厅"等活动,查找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增设"社保卡信息维护"窗口,协调各银行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办卡流程;整合退休窗口和流程,实现一条龙快捷服务,提速 50%以上。
3.认真开展多样化便民服务。加强乡镇、村(社区)基层平台建设,下延服务 42 项,推行"一站式办结"+"上门、延伸、代办"的"1+3"服务模式。坚持周六延时服务,积极引进一体化自助服务机,自主开发政策查询机,大力推广绵阳智慧人社 App、人社微信号,全力拓展"互联网+人社"服务范畴。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技术工人、青壮年需求大,供给少。同时由于外部经济形势不佳,可能引发农民工返乡潮,稳定就业难度不断增大。二是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带来挑战。目前正处于社保征管体制改革、医保、生育保险职能划出改革的关键期,如何平稳过渡、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如何形成较好的部门协作仍需思考探索。三是人才工作还有差距。人才工作的手段拓展不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和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江油发展需求,特别是对技能人才需求较大。四是信息化建设滞后,
部分业务仍无法实现网上办理。
(二)对策建议
1.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全面发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一是着力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新建高端人才服务中心、农民工保障服务中心、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等功能区域,探索市场化运营管理,组织"春风行动"等系列大型招聘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二是确保全市就业稳定。扎实做好去产能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实现全年新增就业 8000 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的工作目标。三是全力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积极参加"衢州绵阳"等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活动,在拓展本市就业岗位同时,进一步稳定农民工外出就业规模,确保全市农民工转移就业稳定在 23 万人。
2.坚持"产业为基"聚焦"项目为大",大力实施人才振兴战略。一是全面实施人才新政。配合市委组织部实施好高端人才"领聚计划"、骨干人才"融聚计划"、柔性引才"智聚计划"三大人才计划和企管人才"领航工程"、技能工匠"锻造工程"、乡村人才"振兴工程"、英才激励"博爱工程"五大培育激励工程。加大人才招引和服务力度,逐步完善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机制,全年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 50 人以上。二是大力推进"技能江油"建设,紧贴"一区多园一走廊"工业发展需求,实施"诗城工匠"培养工程,新建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职业教育,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按照不同工种和等级进行1000 至 6000 元的补贴,加快培育一批实用性技术工人和顶尖技能人
才,为江油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合格的产业大军。
3.夯实民生底板增强群众"三感",扎紧织密社会保障网。一是加速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增强群众幸福感。以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为目标,健全全民参保信息系统,实施精准扩面。畅通各类保险转移接续,不断优化服务机制、提高保障水平。认真做好社保基金和就业基金的风险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系统性风险。二是稳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增强群众安全感。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稳妥会同税务部门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改革,切实按照机构改革部署做好社保、医保职能划分与协调配合,妥善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调整后的参保安置工作。三是大力实施"江油人社事、最多跑一次"建设,增强群众获得感。持续优化便民服务,深入推进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乡镇、村(社区)平台标准化建设,打造 15 分钟人社服务圈。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社银一体化"、"综合柜员制"和人社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窗口队伍建设,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全力疏堵去痛解难,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四是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按照上级部署,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实施失业保险技能提升"展翅"行动和援企稳岗"护航"行动,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确保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为全市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4.严格依法行政打造阳光仲裁,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一是支持服务实体企业规范用工。开展政策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增强
企业依法用工意识,提高职工依法维权能力。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处理劳动关系矛盾,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以调为先,统筹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调动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企业和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二是加强治欠保支工作。加强日常巡察和专项检查,认真做好迎接国家、省、绵阳考核工作。在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推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等制度落地落实,确保农民工工资建账率、直发率、按月实名发放率 90%以上,工资保证金、政府项目清偿率 100%,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三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加强调裁审衔接,推进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建设。
某人社局2020 年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汇报
20xx 以来,市人社局积极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效能,充分发挥人社工作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推动作用,为加快安阳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近年,市人社局围绕如何服务好企业,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优化提升工程。人社部门优化了全市人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梳理"最多跑一次"和"网上办理"事项清单。在办理流程、申请材料上做"减法",压缩审批办理时限,实现申报材料减少 60%,基本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服务标准;
主动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决策部署,按照"六个一律"原则,取消不必要的证明事项,全面清理各项烦扰企业群众的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提升服务效能。
"我们还深入推进业务"综合柜员制",将全局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到一个科室,实现"一窗对外受理后台分类经办"办理模式,大大简化办事流程。全面规划设计人社大厅,整合社保柜台、自助一体机、网上服务平台等多种经办服务模式,将"一门式"服务和"网厅一体化"有机结合,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扩展"综合柜员制"经办服务内容,促进业务前移、业务下延,全面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20xx,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分别减征 2.5 亿元、963.2 万元、9400 万元(数据均不含滑县),极大地减轻了企业负担。同时,推动创业担保贷款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全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8.04 亿元,扶持 6934 人创业,深入解决中小企业创业融资难题。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康优良的劳动市场监管体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其关键在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市人社局坚持政策落在基层,监督抓在基层原则,开展专项行动保障劳动市场秩序,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大力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集中整治人力资源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全年共检查用人单位 1704 户,涉及劳动者 9.13 万人,督促
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 3090 份。
同时,人社部门积极推动"互联网+监管"信息化建设,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智慧化、精准化水平,提升监管效率。向社会公布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结果和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并积极将相关企业违法信息推送至相关信用信息平台,实现部门间的联合惩戒。对发现的欠薪问题,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依法从重处罚;对重大欠薪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20xx,我市共受理农民工欠薪案件 106 起,办结 106 起,办结率100%;涉及农民工 1.23 万人,金额 2898 万元,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 11 起,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重大违法案件 7 起,列入黑名单 5 起;无一起因重大欠薪案件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招才纳贤培养人才
营商环境,创造驱动,人才先行。"乘众人之智,则无往不利",人才工作关乎发展、关乎未来。
全市人社部门积极搭建就业平台,聚焦用工难问题,深入调查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精心组织"高效毕业生双选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为企业招贤育才。20xx 全年共举办现场招聘会 17 场,参会单位 915 家,需求总人数 22106 人,达成就业意向 12832 人,进场求职者 27000 人次。
人社部门积极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鼓励企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项目,开展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大力
培养企业技能人才,开展技能人才鉴定 60 余批次,参加技能人才鉴定考核 10344 人。
某人社局 2020 年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汇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工作要求,坚持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减流程、压时限、降成本、强监管、优服务;坚持以优化环境为保障,积极打造审批更少、机制更活、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坚持以创新创业为动能,形成具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营商环境高地;坚持以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快捷度、满意度为衡量标准,推动政务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人社部门。
二、工作措施
(一)夯实职能基础,提升服务实效。一是着力加强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落实,为优化营商环境增添新动力。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力度;组织开展创业设计大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氛围;推进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二是着力加强人事人才工作,积极组织系列人才招聘活动,运用市场方式或"一事一议"办法招引高端人才及团队,引进各类急需优秀人才,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着力加强劳动保障,为优化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完成全年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的处理工作,着力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切实保护劳动者、经营者合法权益。开展涉企
检查的部门和单位应在年初制定涉企常规检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涉企检查向县优化办备案制度。开展综合监督单位要健全检查前备案,同时注重过程跟踪和结果追踪,助力优化综合公共服务。继续深化改革,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努力降低企业成本。
(二)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根据全省人社系统统一部署,逐步实现一个窗口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严格按照"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的要求,精简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限,最大程度实现利企便民。二是搭建企业反映问题"直通车"和"受理平台"。向企业公布局班子成员、相关股室和局属各单位的负责人联系方式,企业负责人可以直接反映问题。在局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受理平台",向企业公开反映问题热线电话、电子邮箱、信箱和接待地址,及时将反映问题转交相关职能股室和局属部门单位办理。三是深入企业内部调研。相关股室和局属部门单位要进入企业一线实地调研,搜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三)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一是推动服务效能提升。建立健全智能化、规范化、精细化计划的行政服务效能监管体系。加强行政服务效能电子监控系统应用管理,推进网上政务实时在线监管全覆盖。实现数据常态化、标准化汇聚。二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要求,不断取消、归并、压缩审批环节,持续深化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实现社保用工登记"二合一",
将原用工登记和社保登记两个环节合并为一个环节,方便企业网上一步办理。全面推广电子营业执照,达到用人单位开办企业社保事项,仅凭电子营业执照即可办理参保登记。二是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严格权力运行监督,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内控力,坚决杜绝"慵懒散慢"等现象。三是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强化依法行政。完善咨询和信访举报工作机制,通过群众举报、"互联网+监督"、12345 热线受理和信访直接受理,要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对影响行政服务效能和营商环境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线索"积极向纪检监察部门反映。四是推行就地办理制度。企业在办事环节和生产经营中,向单位直接反映情况的,相关股室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帮助企业解困。企业通过其他途径实名反映的,相关职能股室和部门单位要在收到"企业反映问题交办单"后,当天与企业取得联系,3 日内回复办理情况。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股室负责人、局属部门单位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设办公室,行政审批股股长任办公室主任。
(二)贯彻落实《条例》。深入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严格依据《条例》规定,全面清理涉及营商环境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准确传递权威信息,提高政策的知晓率、覆盖面。
(三)营造浓厚氛围。通过电台、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
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总结推广人社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利企便民的新做法、新成效,树立先进典型,推动形成竞相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局面。
(四)严格落实责任。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责任,细化任务,扎实推进。要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强化工作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及时反馈至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工作报告 某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汇报 工作报告 情况汇报 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