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解读【精选推荐】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解读【精选推荐】

时间:2022-09-04 08:2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解读【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解读【精选推荐】

  很荣幸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很荣幸见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高光时刻;很荣幸见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并全面概括了其基本内涵并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伟大建党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党的血脉之中,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奋勇向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经劫难,为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尝试了多种救国方案,但均以失败告终。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锐利思想武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真理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克服重重艰险,接连创造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牢牢地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领导人民群众改变了近代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领导人民群众改写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领导人民群众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新征程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始终做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要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特别是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不断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将党的远大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统一,坚定不移地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初心和使命集中反映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自诞生之日起就毅然扛起了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担,即使面临的形势万分艰难,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初心如磐、本色不变;即使前进的道路上充满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都勇立时代潮头、敢于冲锋陷阵。践行初心方可行稳致远,担当使命才能开创未来。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可以说,正是因为坚守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至关键历史节点,在这个重要的交汇期,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做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进取姿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继续以不可阻挡的步伐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始终做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也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积贫积弱、民族危急存亡的旧中国,党在创立之初就致力于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浴血奋战、英勇斗争,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牺牲斗争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因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我们党的先烈才能展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英勇无畏、才能拥有“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坚贞不屈,才能体现“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大义凛然。和平建设时期,正是因为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我们党才能形成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才能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化蒙尘的旧中国改变成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文化繁荣的全面小康之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我们党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必须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做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从政治上分析研判问题的能力,做到“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要提高斗争意识、振奋斗争精神,在风险考验面前敢于“拔刀亮剑”,在歪风邪气面前勇于斗争到底,不畏牺牲、殒身不恤,不断提高斗争的勇气和韧性,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首要政治品质,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一个仅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百年大党强党,就在于广大党员在风险考验面前对党忠贞不渝,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变其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本色。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百年以来,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建设,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领导人民群众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绝对贫困,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性、历史性壮举。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新征程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要自觉践行“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忠于党的事业、忠于党的信仰,忠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坚决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思想就是力量,思想的伟力最深刻、最持久、最强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刻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一刻也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史,不仅是一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史,也是一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血浓于水、鱼水情深的马克思主义理想奋斗史,更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世界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实践史。新征程上,以史为践、开创未来,唯有深刻洞察百年党史中的信仰力量、价值情怀与思想方法,才能脚下有力量、行稳致远,才能站稳立场、坚守初心,才能提升本领、改变世界,让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从1920年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时的“真理的味道有点甜”,到1927年共产党人杨闇公受尽酷刑折磨后喊出的“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从孔繁森、焦裕禄、王进喜等共产党人矢志不渝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再到脱贫攻坚一线1800多位党员干部用热血燃烧出信仰的熊熊之光,这背后都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支撑。可以说,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光辉奋斗史中最鲜亮夺目感人的精神底色,也是中国共产党引领民族复兴实现三次伟大飞跃的不竭精神动力。

  但是,今天仍然有很多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有各种错误的认识,突出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在有些党员干部头脑中的失位,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批判的:“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一些人那里,有的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有的党员干部甚至出现“不信马列信鬼神”的现象;也表现为在有的工作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现象。毫无疑问,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人心,影响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之路。

  因此,在新征程上,让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路,就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既要善于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孜孜不倦、气而不馁的学习态度力求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弥坚信仰,也要做到学史增信,认真学习感悟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不断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奋斗之路。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百年历史,实际上就是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而赢得革命战争胜利的斗争史,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而推进发展的改革史,就是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接续努力的奋斗史。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都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可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行的政治保证。

  在新征程上,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我们继续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心”,坚持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唯如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凝聚人、激励人。

  一部百年党史,一部中华民族复兴史,实际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史。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经”捕捉和解决“中国问题”。毛泽东同志针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6年长征结束15年时间中党内存在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思想路线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思想方法,为我们党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最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用白猫黑猫论等思想方法,解决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发展的束缚等问题,并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针对党的理论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问题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针对“唯GDP”论的片面发展观,以人为本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步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如何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篇章这一根本性问题,坚持顶层设计、问题导向等思想方法,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复兴问题始终交织在一起。

  在新的征程中,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更重要的是搞清楚理论问题,既科学、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又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信仰者、坚守者和运用者。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作为普遍真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历史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它。”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站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践行与运用依然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密码。

(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的赶考之路,就是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之后,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新的赶考路上,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大局添彩。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与时俱进强化理论武装。从我们党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新的赶考路上,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特别是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道路问题至关重要。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回顾百年党史,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正是走上了这条道路,我国才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新的赶考路上,必须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胸怀“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辉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成就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新的赶考路上,必须牢固树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勇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提出和概括出伟大建党精神,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可以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丰富和扩展。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诸多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回望历史,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新的赶考路上,必须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做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推荐访问: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讲话精神 解读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