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策划方案,供大家参考。
一、主要目标。
20xx年,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排水防涝、海绵城市建设及黑臭水体治理,新改扩建城市道路1200公里、城乡地下管网4500公里、绿道1000公里,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万个,新改扩建城乡公厕2100座,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500公里,进一步改善城乡景观面貌。
二、重点任务
(一)交通畅通工程
1.城市道路建设。加快推进福州城区北向第二通道,厦门第二西通道,泉州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漳州南江滨路、三明城市快速通道二期,南平九峰和杨真隧道,龙岩大道高架桥,宁德连城路、平潭麒麟大道东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整治城市交通拥堵路段和节点,完善人行过街设施,改造城市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全省新增各类城市道路1200公里,完成2万盏LED路灯和一批城市景观照明设施节能改造,推进城市桥梁防撞、分隔等安全设施排查整治。
2.公共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地铁建设,建成通车福州地铁2号线、厦门地铁2号线,加快福州地铁4号线、5号线、6号线、1号线二期,厦门地铁4号线和6号线建设。推进22个公交首末站和枢纽站、公交专用道建设,逐步扩大公交专用道范围。
3.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公园、大型商场等利用符合条件的场所、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合理设置道路夜间泊位、临时停车泊位。全省新增路外公共停车泊位3万个,新建公共充电桩8500个。
4.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断头路及未达二级标准路段的提级建设,建成普通国省干线285公里,改造国省道路面150公里。继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推进贫困地区扶贫公路和通多个建制村公路“单改双”建设,推进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全省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500公里。
(二)水环境治理工程
1.城市污水治理和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推进老旧污水管网改造、破损修复、淤积管道疏浚,建立污水管网常态化养护机制,提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全省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000公里。巩固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达到长制久清。
2.农村污水治理。全省完成50个以上乡镇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全省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采用截污纳管集中处理、配建小型污水处理站、三格化粪池分散处理等方式继续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全省完成村庄生活污水治理40万户。
(三)供水安全工程
1.水源地保护。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巩固设区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成效,按时完成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保障建设。县级以上重要水库水源地组织编制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保障建设方案并开展自评估,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
2.提升城市供水水质。完成20座城市供水厂工艺提升改造,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000公里。开展城市供水管网排查,建立管网电子信息档案。加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有序推进管网分区计量,完成2万户供水设施“一户一表”改造。启用省级供水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设区市出厂水、管网水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
3.农村饮用水安全。推动农村供水一体化试点建设,新建、改造农村规模化水厂30处,实现受益人口50万人。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管护水平,完善消毒、净化等水处理设施,加强水质检测和监测,提高供水水质合格率。
(四)防洪防涝工程
1.防洪设施建设。加快“五江一溪”等主要支流防洪治理及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福州市江北城区、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漳平、周宁、寿宁、连城、浦城高水高排等防洪工程建设,提升防洪安全保障能力。
2.防涝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易涝点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完善省级排水防涝应急指挥平台,九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及福清、长乐、晋江、石狮、南安等易涝城市完成排水防涝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省、市互联互通。全省新建改造城乡雨水管网(渠)1500公里以上。
3.海绵城市建设。福州完成鹤林、三江口片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任务,有序推进福州中心区水系综合治理及运营维护PPP项目等一批内河整治项目。各市、县积极开展海绵城市试点。
(五)城乡洁净工程
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基本建成闽侯、罗源、南平、福安、福鼎、仙游、漳州南部、红庙岭三期等8座生活垃圾焚烧厂、上杭二期填埋场、平潭餐厨垃圾处理厂和龙岩大件垃圾处理厂;
开工建设福州大件垃圾(含园林垃圾)、厨余垃圾处理厂和泉州餐厨垃圾处理厂及闽侯、罗源焚烧厂配套的飞灰填埋场,鼓励相邻的县(市)合建垃圾终端处理设施。重点推进15座位于自然保护地等敏感区域的城市存量垃圾堆放场治理,加强餐厨剩余物监管。推进环卫市场化,推行管干分离,加大城市道路机械化设备投入,推广新能源环卫车辆。20xx年底前,全面划定城市蓝线及河湖管理范围,整治蓝线范围内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20xx年底前基本完成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完善村庄保洁长效机制,推进65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
3.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福州市城市建成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6个试点区加快建设完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设施等垃圾分类体系,探索推进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融合,建设兼具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功能的交投点和中转站。
4.城乡公厕建设。安排新建改造700座城市公厕,新建改造400座乡镇公厕、1000座农村公厕。推进城市新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公厕建设,鼓励沿街单位厕所对外开放,规范、完善引导标识设置,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5.危险废物处置和建筑垃圾消纳。建设一批危险废物综合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园区配套、飞灰填埋以及医疗废物处置或综合利用项目,重点推进莆田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福州、泉州建筑垃圾管理试点,推动各地开展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利用。
(六)管网建设工程
1.地下综合管廊和燃气管网建设。完成厦门、平潭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全省力争建成20公里。推动周宁、寿宁、松溪、武夷山全面启动管道燃气项目建设,新建住宅区和高层建筑同步配套管道燃气,全省新建改造燃气管网1000公里以上。
2.电网建设。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县域薄弱电网建设,加大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老区苏区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力度,推进福州、厦门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
3.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入实施新时代“数字福建·宽带工程”行动计划,加快千兆城市和百兆农村建设,固定宽带家庭用户达到1600万户,百兆用户占比超过75%。打造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建成一批全国领先“数字经济”共享示范小区。加快4G网络深度覆盖,有序推进5G站点建设,实现全省窄带物联网络全覆盖。
(七)景观提升工程
1.城市园林和绿道建设。实施园林绿化“五个提升”工程,着力建设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南平、宁德力争通过国家森林城市验收。全省完成900公顷公园绿地建设,加快福州晋安湖公园、漳州西湖生态园启动区、南平建阳区考亭水美城市等一批公园绿地建设,全省新建、提升绿道1000公里以上。
2.老旧小区改造。全省改造200个以上老旧小区,加快供水、排水、污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地下管线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住宅建筑加装电梯,完善消防、停车、照明等设施及社区服务设施,推进沿街立面和周边环境整治,改善居住条件。
3.整治修复城镇老旧街巷(坊)。重点保护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塑造地域特色、活化功能业态,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街巷风貌和市民活动节点,形成城市名片。全省重点跟踪10条以上老旧街巷(坊)项目。
4.美丽乡村及特色景观带建设。全省整治1000个村庄并打造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突出农房整治、农村公厕新建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每个县(市、区)要创建1条,全省创建10条以上优秀美丽乡村特色景观带。
5.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6月底前全面完成杭深、合福线沿线整治。7月起,开展向莆线建宁县北-福州段、永泰-莆田段以及赣龙复线长汀南-龙岩段、龙厦线整治,年底前完成沿线红线两侧1000米可视范围内杂乱搭盖和违规设置的广告设施拆除、杆线整治、卫生清理、绿化(除种植外)、铁路用地红线内违章建筑和破弃建筑物拆除,红线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房屋立面整治。
6.提升乡村建筑风貌。深入推进农房整治行动,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和设计下乡服务,探索新闽派民居建设,完善农房质量安全防控制度机制。每个设区市抓1个农房整治试点县、1个新闽派民居村镇住宅试点小区和1个以上新闽派民居试点村庄;
平潭综合实验区和每个县(市、区)抓1个试点乡镇、开展5个以上中心村农房整治,新建成一批示范农房;
每个乡镇镇区推进1条以上主要街道综合整治。
(八)配套服务工程
1.文化设施建设。推进中国(福建)公共数字文化大数据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批乡村特色文化文物小镇,挖掘文化内涵,配套特色文化设施,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整合建设一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平台。
2.健身设施建设。新建90个多功能运动场、60个笼式足球场、30个笼式篮球场和30个门球场;
市县两级投入相应资金推动体育公园建设,结合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配建多功能运动场和健身路径,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建设健身广场和设施。
3.物流设施建设。实施20xx年物流园区提升工程,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信息化水平,加强农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快(邮)件箱,在城市新功能区和大型住宅区配套建设新型邮政网点和快递服务网点。合理确定城市配送车辆的通行、停靠装卸时段,利用配建的公共停车场以及内部停车场等公共资源临时停靠装卸,保障城市物流(快递)配送的需要。
4.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逐步完善公共交通工具无障碍设备配置,公共停车场所按规定设立无障碍停车位。实施一批城市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人行道、交通信号设施等无障碍建设、改造。
5.社保服务设施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和政府综合场所加快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前期工作,补齐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短板。推动市、县服务设施提升,进一步拓展平台服务功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九)智慧城市工程
推进各类市政设施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运行管理数据库。加快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建设、功能拓展和智慧化升级,完善数字城管运行管理机制。推动邵武、建瓯、顺昌、光泽、松溪、福安、霞浦、古田、屏南、寿宁、周宁、柘荣等12个市县启动数字城管平台建设,宁德市本级、龙海、诏安、平和、华安、宁化、大田、泰宁、漳平、政和、浦城、福鼎等12个市县的数字城管平台基本建成,具备条件的设区市一级数字城管覆盖到所辖区。泉州、莆田完成国家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打造湄洲岛全域智能网联智慧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快组织实施。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要按照省里下达的任务指标,细化分解到县(市、区),梳理筛选形成具体项目清单,完善领导挂钩、定期会商、问题专报、跟踪督办等工作机制,推进一线考察干部。各地要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建立项目储备库有序滚动推进。省直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上下联动、督促协调的工作机制,加强专家指导、标准指导和示范带动,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适时召开现场会予以推广。
(二)优化投融资方式。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和省直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投资工程包、规范实施PPP等创新模式,加大城乡民生领域基础设施投入。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禁各种形式的变相举债,注重防范新增隐性债务风险,注重集中财力办大事。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入,财政性资金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
(三)严把质量安全。落实项目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严把设计、施工、验收关,推行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标准化,严格控制施工扬尘、污水排放、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等,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安全水平,建设精品工程。
(四)加强协调推动。对工作不落实、严重影响项目进度的单位,省宜居办予以督办和通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推荐访问: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策划方案 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