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有关国际经济学年论文范本

2022有关国际经济学年论文范本

时间:2022-09-14 09:4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有关国际经济学年论文范本,供大家参考。

2022有关国际经济学年论文范本

  篇1

  浅探国际经济热点问题

  2012年1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继续回暖,劳动力与房地产市场虽有所复苏,但前景仍不明朗,美国经济复苏之路仍不平坦。欧洲经济前景堪忧,衰退风险逐渐加大。受季节性因素推动,国内制造业重回扩张区间,非制造业经济重拾升势。

  美国经济前景仍不确定

  美国制造业继续回暖。美国供应管理学会公布,2011年12月制造业PMI从11月份的52.7%上升至53.9%;12月份非制造业PMI从11月份的52%上升到52.6%。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1月工厂订单环比增长1.8%,创4个月以来的最大月度增幅;美国11月耐用品订单修正值环比增长3.7%。美国非制造业活动继续扩张。

  美国房地产市场现改善迹象,但行业复苏仍将缓慢。从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1年11月营建支出环比增长1.2%,其中,住宅支出环比增长1.8%,非住宅支出环比增长0.9%。虽然11月份营建支出增幅高于预期,但是10月份的营建支出数据环比增长率减少0.2%。

  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就业复苏强劲。美国民间就业服务机构(ADP Employer Service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就业人数增加32.5万人,就业人数创2001年该数据发布以来的最大增幅。美国劳工部公布的2011年12月份就业数据显示,就业增长强劲,12月份失业率由11月的8.7%下降为8.5%,失业率创2009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同时12月份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0万人,季调后私营部门就业人口增加21.2万人。

  虽然最近公布的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就业复苏强劲,但是我们认为美国就业市场仍难言乐观。首先,季节性因素可能导致2011年12月份就业增长超预期增长。根据美国劳工部的就业报告,12月份就业增长主要来自于运输和仓储业、零售业、制造业等。其中,运输和仓储业就业增长5万人,这主要来自于投递与快递行业(就业增长4.2万人),而该行业在12月份的季节性雇佣尤为突出,该行业就业能否持续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另外2011年12月北美反常温和天气也可能推动部分行业的就业增长。其次,劳动力总量下降导致失业率下降。12月份美国劳动人口为1.54亿人,比11月减少5万人。再次,大量长期失业人口可能导致未来再就业困难。12月份就业数据表明,长期失业人口(失业时间达到或超过27周以上)达560万人,占失业人口的比重为42.5%。长期的失业可能导致劳动技能丧失,使得未来再就业面临较大困难,部分人可能因此而被迫退出劳动力市场。

  欧洲经济衰退风险逐渐加大

  欧元区制造业连续下滑。市场调查公司(Markit Economics)数据显示,2011年12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终值为46.9%,连续五个月低于50%的荣枯分界线;意大利12月份制造业PMI为50.3%;法国12月份制造业PMI终值为48.9%;德国12月份制造业PMI终值为48.4%。德国经济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1月份制造业订单环比大幅下降4.8%,其中国内订单下降1.1%,国外订单下降7.8%。欧元区服务业仍不乐观,欧元区2011年12月份服务业PMI终值从11月的47.5%升至48.8%,但该指数仍然连续四个月低于50%的荣枯分水岭。分国别来看,德国12月服务业PMI终值为52.4%,为7月以来最高水平;法国12月服务业PMI终值升至50.3%,为最近三个月的高位;意大利12月服务业PMI为44.5%。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2月制造业PMI从11月的47.7%上升至49.6%;服务业PMI从11月的52.1%升至54%,创五个月高位。

  欧元区劳动力市场仍然低迷。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11年11月份失业人数约为1637.2万人,为1995年1月欧元区失业数据编制以来的最高水平;欧元区11月失业率10.3%,与10月份并列1998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意大利就业疲软。意大利统计局公布,2011年11月季调后失业率从10月的8.5%升至8.6%,创2010年5月以来最高;15~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30.1%,创2004年以来最高。德国就业市场强健。德国联邦劳工局数据显示,德国12月季调后失业率降至6.8%,失业率创纪录低位,且2011年平均失业率创1991年以来最低水平。

  欧元区消费不振。欧盟统计局公布,欧元区11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8%,降幅超出市场预期,创2011年5月以来最大环比降幅。从同比来看,欧元区11月零售销售下降2.5%,创2009年9月以来最大降幅。从国家来看,德国、法国、波兰和西班牙11月份零售销售均出现下降。此外,欧盟27国11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6%。

  欧元区物价增速放缓,为进一步降息创造空间。欧盟统计局公布,欧元区2011年12月CPI为2.8%,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PPI数据显示,欧元区2011年1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增幅再度回落。欧元区11月PPI环比上升0.2%,同比上升5.3%;剔除能源后,欧元区11月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升3%。通胀压力的回落,或为欧洲央行出台进一步刺激措施提供空间。我们认为,如果欧洲经济继续恶化,未来欧洲央行可能进一步降低基准利率。

  中国制造业重回扩张区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2011年12月份制造业PMI为50.3%,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从分项指数来看,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进口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有所回升。其中,生产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同时,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0.6%,比上月明显回落2.5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产品库存积压有所缓解,总需求有所恢复。虽然制造业PMI环比上升,但这部分受春节即将来临、节日效应提前释放所带动。此外,12月汇丰制造业PMI终值回落至48.7%,仍位于荣枯分水岭50%的下方,说明中小型企业生产继续放缓。因此,当前经济趋稳态势能否持续,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欧洲债务危机会不会进一步恶化。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恶化蔓延。目前,欧洲主权债务虽然得到了逐步控制,但危机扩散的风险依然存在。从短期看,2012年4月欧猪五国将迎来再融资高峰,金融市场将面临新的考验;从中期看,各国需要通过财政紧缩和结构调整来重建竞争力;从长期看,则需要通过建立财政联盟来解决统一货币与分散财政之间的矛盾。欧债危机的进展将直接左右2012年世界经济表现:如果市场认同欧洲的救助措施,则危机能得到缓解,欧洲和世界经济会筑底反弹;反之,如果危机进一步恶化,则欧洲极有可能出现负增长,从而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美联储会不会推出QE3。2011年7月份,伯南克在国会证词中提出,如果经济持续疲软,以及再度出现通缩风险,美联储将在必要时采取额外的货币刺激措施。从近期公布的数据来看,虽然美国经济现改善迹象,但是前景仍不乐观。我们认为,如果以下条件成立,那么美联储很有可能在2012年扭转操作到期之后推出QE3。一是欧债危机继续恶化,并拖累美国经济增长;二是美国通胀回落预期明显;三是美国就业仍没有明显改善。

  国内房地产调控会不会放松。2010年政府推出房地产新政以来,虽然国内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部分城市房价依然较高。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表明中央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我们认为,除非固定资产投资和外需出现超预期下滑,导致GDP增速大幅下降,否则中央政府不会轻言放松房地产调控。

  稳健货币政策如何实施。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2012年货币政策将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基础上比2011年略松,但幅度不会很大。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回落、外部需求不振,货币政策继续紧缩的经济基础减弱;另一方面,2012年通胀压力仍然较大,房地产调控处于关键期,政策大幅放松将导致前期调控成果功亏一篑。因此,2012年货币政策会适度放松,但大幅放松的可能性很小。在具体操作上,将以数量型工具为主,但也不排除价格型工具。同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将回归常态。

  调结构如何推进。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2012年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我们认为,应该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改革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因此,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不断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要想兼顾好稳增长、调结构与防通胀三个目标,还应该从深化改革上着手。一是要素市场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普通商品价格实现了市场化,但是要素市场价格改革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明显偏低。

  如果能够在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等要素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就能够进一步释放要素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二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改革。最关键的是落实民间投资相关政策,切实打破部分行业的垄断,卸掉玻璃门和弹簧门,改善和优化民间投资环境,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篇2

  论国际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国际 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 社会经济 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经济;中国经济;影响

  1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1.1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具体表现为:(1)国际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我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与设备和 管理 经验。(2)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从而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比重的逐步提高有助于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以获取更大利益。(4)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1.2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在外贸领域引资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为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建立了一座桥梁。使我们清楚的看到,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从目前世界投资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引资面临许多有利条件:第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势头强劲,跨国公司正在成为各国大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将更加频繁。第二,由于我国经济目前增势良好,有望保持一个稳定快速的增长,这将对国际大量的剩余资本形成有利的吸引。第三,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大批新兴国家清偿力和信心迅速下降,对外信贷评级降低,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流入这些国家的外资将大大减少。这些国家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会使我国的竞争力相对上升,在吸收西方投资中占有不断上升的优势。

  1.3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之后,我国不断进行对外开放,因而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 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速度大约为7%-8%,其中靠对外贸易拉动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比大约是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国每年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来实现的。

  在此情况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增长,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资本流动加快,并呈多元化趋势。由于可以便利的进行国际间资金的划拨和结算,从而为我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是我国的资金余缺能在世界范围内调配,闲置的资金可以转变为盈利的资本,使我国的贸易可以不完全受制于国内储蓄和资金的积累,从而可以更好的发展对外贸易。

  2 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冲击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一体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我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我国的市场发育不太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如果国内政策不当,就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甚至整个经济危机。

  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连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过去,我国凭借严格的贸易保护建立了许多本国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外国商品和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这些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巨大冲击,有的产业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

  第三,经济全球化可能危及到我国的的经济安全。这具体表现在:(1)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处于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原来具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2)全球性的自由贸易规则使我国敞开自己的大门,保护自己产业和市场的能力大大削弱。(3)我国的重要经济领域可能受到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操纵,使还很小且不健全的市场和脆弱的民族工业处于困境。(4)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大量投机资本的存在使我国小而不健全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冲击。

  2.2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领域引资的影响。资金是贸易的源泉,我国对外贸易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很好的招商引资。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之后,从我国贸易引资情况看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第一,东南亚危机所导致的该地区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将会使欧美国家对亚洲的贷款和投资更加谨慎,使流向亚洲的资本大量减少,从而给中国21世纪的引资带来更大困难。

  第二,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间的双向流动为主的趋势在当前不会有根本的改观,同时许多新兴地区也在大力引进投资,这使中国引进外资所面临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第三,拉美地区和转轨后的东欧与独联体各国也都放宽了引资政策,使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投资 热点的增加,各国竞相吸引外资,将使中国利用外资在21世纪初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2.3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第一,从货物贸易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全球化,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日趋不利,削弱了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二,从服务贸易看:信息革命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柱,我国服务贸易的滞后会拖住国民经济的后腿。

  第三,从加工贸易看:产业内分工是全球化的基础,加工贸易便是其表现形式,但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更多地获得分工的利益。

  第四,从贸易政策看: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结伴而行,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若不加快改革,贸易政策将难以适应自由化的过程。

  3 我国外贸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3.1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作出的对策。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们应该积极作出回应,根据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1)改革应着力于制度创新,开放要着眼于提升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2)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3)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才资源利用率。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要求,才能既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又能抵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

  3.2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外贸作出的对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制定出我国总的发展对策之后,根据我国外贸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应该做到:

  (1)发展对外投资,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

  (2)扩大外贸出口,改善外贸结构。以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改变以往主要依赖产品贸易出口的模式。

  (3)转移我国明显过剩的生产能力,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4)到境外利用外资,在当地利用直接、间接和政策性融资。

  (5)通过参与全球资源分配,获取或直接利用当地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国际竞争,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在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面对这个国际大市场,我国参与到了激烈的竞争中来,利用自己本国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努力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促进了本国生产力的提高,因而我国的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增长。

推荐访问:有关国际经济学年论文范本 学年 范本 经济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